欢迎访问散文集文学网!

英雄不问出处演讲稿【三篇】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演讲稿并不能独立地完成演讲任务,它只是演讲的一个文字依据,是整个演讲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演讲主体、听众对象、特定的时空条件,共同构成了演讲活动的整体。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英雄不问出处演讲稿【三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篇一】英雄不问出处演讲稿

战争年代,有千里走单骑的将军,更有为人民解放事业和共和国建设事业英勇献身、前赴后继的烈士;“核”平年代,更有本着“自我研发,掌握核心技术”的信念攻克研发难关的科研技术人员此类“新时代英雄”。

习近平指出:伟大出自平凡,英雄来自人民。把每一项平凡工作做好就是不平凡。

古有一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村夫”-----诸葛亮。他在出山之前,隐居隆中,常以管仲、乐毅自比,虽他如此自高,但除水镜先生、徐庶等看重,极少有人瞧上他。诸葛亮作为蜀国军师,一是助刘备进行“隆中对”事业规划,二是不负刘备托孤尽职尽责,平定南蛮内乱,三是进行北伐事业直到累死前线结束一生。此类英雄,当属洁身自好、静待其时的英雄志士,出道之前无显赫名声,但才能非凡。故而说:英雄不问出处。

有人说:时势造英雄。我认为此句中的英雄是指在时势这某一时期特定动荡中,仍能稳定自己应坚守的岗位、明确自己责任并付诸行动之人。像是疫情“吹哨人”李文亮,在发现疫情后的第一时间内向外界发出防护预警,即便遭受质疑仍执行职责;像是高龄院士钟南山所带领的众医护人员,他们刨根问底,救人治病,谨记国家安危;像是发来前线播报的新闻记者们,他们连通着世界各地关切的人心;像是捐献自家蔬菜的农民、上门为医护人员理发的理发师、帮助社区的居委会志愿者们······《人命日报》中有一句:英雄就是普通人拥有一颗伟大的心。普通人们从事着各行各业,尽着自己的本职责任,在关键时期、非常时期不退缩,在被需要的那一刻能站出来,带来良知与爱,以及奇迹。我们身边的英雄,不断一一涌现,心系国家人民,帮扶天下苍生,不用身披金甲圣衣,也自带光芒。

英雄,一个滚在舌尖使心灵慰贴的词语,一道引领人们不畏前险不断前行的身影,一位身边面对现实、直视当下、肩负时代所赋予其责任、创造未来的榜样,是在历史深处仍散发余温的灰烬,是人人为之向往的未来。

英雄不问出处,历史不忘英雄,人人皆可为英雄。

【篇二】英雄不问出处演讲稿

明朝人杨基在《感怀》中写道“英雄各有见,何必问出处”。杨基以邓禹和诸葛亮为例,指出邓禹生于南阳新野,后来追随光武帝刘秀,提出“延揽英雄,务悦民心,立高祖之业,救万民之命”的方略,被刘秀“恃之以为萧何”,成就了一番事业;诸葛亮出山前居于隆中,刘备三顾茅庐力邀其入幕,后来诸葛亮辅佐刘备争得三分天下。这两个人最终功成名就,可谓之为“英雄”,但是成名之后,人们更在乎英雄的见解和谋略,而不会在意英雄的出身贵贱与否。后人也常把“英雄莫问出处”或“英雄不论出处”当作一句俗语,鼓励人们努力拼搏、顽强奋斗去建功立业,而不要在意出身的高低贵贱。

  英雄不论出处,对于想成为英雄的人来说,要有突破自我的勇气和能力。要渴望成功,敢于成功,努力向上奋斗。不论身处何种境地,都不要放弃让自己努力进取的决心,不断增强自身能力和素质,当机遇来临的时候,要善于抓住机会,展示自我,成就丰功伟绩。

  人才的培养、选拔和使用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唐代政治家、文学家韩愈在《马说》中写到:“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千里马需要伯乐的慧眼,否则只能埋没。同理,人才也需要人才使用者的慧眼识珠。选用人才必须突破资历学历的局限,不按个人好恶、亲疏远近,坚持唯才是举、德才兼备。选才用才当效“九方皋相马”,真正做到不为表象所迷惑,能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对那些有一技之长的人才,看准了就要不拘一格的选用。当然,破格不能出格,必须牢牢立足于本地发展实际,结合现实需要选拔,使具有真才实学之人脱颖而出,学以致用。

  习近平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英雄不论出处,谁有本事谁就揭榜”,旨在鼓励有真才实学的科研人才不要被自身处境所局限,要勇于挑战核心技术,拿出干事业的激情与活力,真正做到人尽其才,发挥自己所长,最大限度地实现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

【篇三】英雄不问出处演讲稿

  大江东去浪淘尽,淘出千古英雄。既是英雄,何问出处?(以问代议,开门见山,起笔不凡。)

  “三顾频频天下计,千载谁堪伯仲间。”躬耕于垄亩,闲唱《梁父吟》,蜗居草庐之中,却难掩他的才华横溢。曾是街头地痞,区区十里亭长,既无文韬亦无武略,却在顷刻间成为天下的主人、汉室的帝王。昔日忍辱胯下,出身市井之中,授食于漂母,却成为汉王的宠臣,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们虽出身低微,却全都是历史长河中难以磨灭的印记,是历经千万年淘洗、沉积而留下的斑斑黄金,更是千古难遇的英雄。英雄,出身,本就没有必然的渊源。(三个典型例证构成排比,叙述概括,说理上势如破竹,结论自然水到渠成。)

  穿越千年,时间定格在现在。当我看见杂志上连篇累牍的是关于各种“富二代”的报道时,我迟疑了。当我看到文章中农村大学生举债完成学业却无从就业时,我茫然了。当我看到报纸上“官二代”年纪轻轻就官居高位时,我愤怒了。为什么时隔千年,“英雄”却一定要问出处呢?难道出身真的如此重要吗?(又一组排比构成现实的写照,和上一段形成鲜明的对比,“迟疑”、“茫然”、“愤怒”写出了作者的困惑在蓄积,情绪在变化。)

  在春晚的舞台上,当我看见“旭日阳刚”动情地歌唱《春天里》,“西单女孩”用纯净到一尘不染的声音吟唱《想家》,“农民工街舞团”潇洒自如的尽情舞蹈时,心中一切的迟疑与茫然都烟消云散了,只因为我知道这个世界还可以有草根英雄,还有人能靠自己的真实能力赢得鲜花、掌声和世人的尊重,还有人记得那句英雄不问出处。(又一组材料的排比,解疑,扣题。)

  古今中外,似乎总有人只看重别人的地位却忽视了他的才华,就像他们忘记了“英雄重在他的丰功伟绩而非出身”。于是英雄常常会被淹没,常常没有用武之地,但这又如何呢?是金子终会发光,这个世上仍有伯乐。所以英雄们,当你们遭受不白之冤、壮志难酬、潦倒颓废时,请记住这句话“英雄不问出处”。

  滚滚波涛东逝去,奔腾后,平静时,河底沙石间的黄金终会显露。既是英雄,不问出处。

104206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