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狗急了——要跳墙
【第2句】:三横加一竖——想称王了
【第3句】:我正跟小伙伴们玩,妈妈却让我回家写作业,我不愿回去,非要再玩一会儿。妈妈摇摇头说:“唉,真是有尾巴的狗跳,没尾巴的狗也跟着跳。”(广西·博白)
【第4句】:【龙归沧海,虎入深山】释义:沧海:大海。比喻人们各自回到有所作为的地方去。例句:龙归沧海,虎入深山,各有所利耳。不可在此久停,可上白云山聚义。
【第5句】:【老和尚的木鱼儿——天生挨揍的货】(歇)木鱼儿:僧尼念经或化缘时敲打的响器,用木头镂空制成。货:本指货物、东西,转指人(骂人的话)。指没有出息,生来就是挨打挨批的人。含责骂意。 也作老和尚的木鱼儿——挨敲打的木头疙瘩。 老和尚的木鱼儿——该着挨敲。
【第6句】:期中考试临近了,我才忙着翻书。妈妈说:“你这是临上轿现穿耳朵眼,早干什么去了?”(河南·西华)
【第7句】:妈妈责备爸爸说:“你啊,怎么能把钱借给外村人呢,难道不怕被骗了?”爸爸说:“你说你的,我做我的,反正是豆芽炒虾米——各有各的弯子。”(江苏·灌云)
【第8句】:【正月可栽大树】(谚)农历正月,土地剐开始解冻,此时栽大树,成活率最高。
【第9句】:【初一雨落井泉浮,初二雨落井泉枯,初三雨落连太湖】释义:五月初一下雨,井中涌出泉水;五月初二下雨,井里泉眼要干枯;五月初三下雨,井水外流通太湖。例句:五月,谚云:“初一雨落井泉浮,初二雨落井泉枯,初三雨落连太湖。”又云:“一日值雨,人食百草。”
【第10句】:【戴紧箍咒】(惯)紧箍咒:小说《西游记》中唐僧用来制服孙悟空的咒语,能使套在孙悟空头上的金箍缩紧,令他头疼。比喻被人管制、束缚。
【第11句】:【王八脖子缩回去/做缩头乌龟】鳖头能缩回甲壳。形容畏 缩,后退。成语:畏葸不前。香港电影:“坐了二十年牢,天 天想报仇,报仇的机会到了,又做了缩头乌龟。”
【第12句】:【驴不知自丑,猴不嫌脸瘦】(谚)比喻人总缺乏自知之明,看不到自身的错误和短处。
【第13句】:凳子翻个——四脚朝天
【第14句】:新闻中播出了又一个仿造人民币的犯罪团伙被捕获的消息,爸爸高兴地说:“栽李不结桃,假的真不了。那些黑心人早晚会被严惩的。”(福建·福州)
【第15句】:我不爱锻炼身体,可我的理想却是将来能成为一名优秀的运动员。妈妈说我是“鸡娃吃黄豆,想吃咽不下;九十岁的老翁学打拳,心有余而力不足”。(河南·浙川)
【第16句】:清道夫拉货——拉的全是废物
【第17句】:我和母亲挖地回来,我怕踩坏自家的庄稼苗儿,就走在别人家的地里。母亲生气地说:“东西地,南北馆儿,人人都有个偏心眼儿。我可不喜欢你这样,快出来!”(河南·西平)
【第18句】:吃了一肚子账本——心中有数;肚里有数
【第19句】:戏子的脸蛋——要哭就哭,要笑就笑
【第20句】:【求爷爷告奶奶】(惯)形容到处低三下四地向人求助。 也作求爹爹告奶奶。 求爹爹拜奶奶。
【第21句】:【疤瘌眼照镜子,自找难看】将自己置于尴尬处境。疤瘌, 也说:扒拉、歪嘴。尤凤伟《中国一九五七》:“叫人家吃野菜 怎么行?这可是扒着眼照镜子——自找难看的事。”
【第22句】:舅舅给我家送来了几包棉籽壳,叫种蘑菇。爸爸看着棉籽壳,皱皱眉头说:“种,没有时间;不种,棉籽壳又浪费了。怎么办呢?”妈妈说:“你遇事总是心问口,口问心。种!我包了。”说完就笑起来,我和爸爸也笑了。(山东·临沂)
【第23句】:【拿人血染红顶子】见“用人血染红顶子”。
【第24句】:【骨头没有四两重】谓人没有多大分量,没有多大本领。 清代《品花宝鉴》:“几句话说得潘其观骨头没有四两重了。”
【第25句】:黄鼠狼给鸡拜年——不安好心;不怀好意;没安好心;没有什么好心眼
【第26句】:玉米秸里的虫儿——钻(专)心
【第27句】:【吃了五谷想六谷,做了皇帝想登仙】释义:比喻人的贪欲是无止境的。例句:俗谚有云:“吃了五谷想六谷,做了皇帝想登仙。”人类欲望之无穷,大抵然矣。
【第28句】:【豆腐多了一包水,空话多了无人信】(谚)空话:不实的话。豆腐多了水分就多,空话多了谁也不会相信。指说话要取得人们的信任,就必须实话实说,有根有据。
【第29句】:【 让龙头摆起来】旧俗春节要耍龙灯,龙头摆动,龙身随着 舞动,比喻关键事情要首先做好。《北京日报》(1986,2,3): “让龙头摆起来。耍龙灯,龙头摆起来,龙身龙尾也就动起 来了。规划、设计和勘测,是城市建设的龙头。对开创首都 建设新局面至关重要。”
【第30句】:【又抱西瓜,又拣芝麻】(惯)比喻大事小事全都抓。
【第31句】:【牛皮灯笼肚里亮】指心里明白。又指里头好,外表看不 出。袁静孔厥《新儿女英雄传》:“哼,牛皮灯笼肚里亮,你心 里还不明白?”
【第32句】:卖孩子唱大戏——庆的什么功
【第33句】:【麻绳熬断铁索链】(谚)麻绳虽弱,却能把铁索链熬断。比喻力量虽小,只要坚持不断,也能完成看起来是难以办到的事。
【第34句】:【外头赶兔,屋里失獐】(惯)獐:獐子,哺乳动物,像鹿而比鹿小,头小而尖,毛较粗,没有角,皮可制革。外头赶着捉兔子,家里却丢了獐子。比喻贪小而失大。
【第35句】:【方寸】“方寸”指人的内心。如“方寸已乱”、“聊表寸心。” 关于方寸一词,有个典故。东汉末年,群雄争霸。刘备礼贤下士,广纳天下人才。当时,刘备身边有一个叫徐庶的人,足智多谋,诸葛亮就是他推荐的。曹操为得到徐庶,为己所用,就软禁了徐庶的母亲。徐庶是个孝子,听说母亲被俘,心急如焚,决心回到母亲身边尽孝道。徐庶辞别刘备时,指着自己的心说:“本欲与将军共图王霸之业者,以此方寸之地也。今已失老母,方寸乱矣,无益于事,请从此别。”于是徐庶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投奔曹操去了。才引出了“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指一计不献)”。 “方寸”在古代指一寸见方的心部,又作“寸心”,后来人们用它来表示“心”,心烦意乱则称“方寸已乱”。
【第36句】:我和妈妈走亲戚,看着妈妈走得并不快,可我总是跟不上。妈妈笑着说:“紧走赶不上慢不歇呀,孩子。”(河南·尉氏)
【第37句】:【的确凉】“的确凉”又叫涤纶,是一种常见的合成纤维。的确凉这么通俗好听的名字,却是翻译过来的,有趣的是,它不是按照普通话的音来翻译,而是按照广东方言来音译的。原来,美国叫涤纶为“达克纶”,在香港市场上出现以后,人们按广东话把它音译为“的确凉”。由于“的确凉”这个名字通俗、好记,便在内地普遍沿用开了。说来也凑巧,“的确凉”好似意译。不论从字面上,还是从肉眼直观上,都有特别凉快的感觉。因为的确凉做的夏装,白如雪片,薄如蝉翼,所以深受人们的青睐。其实,它并不比其他的夏季衣料凉快。的确凉的特点是弹性好,穿起来挺括,洗后不走样,结实耐穿。不过,它吸水性差,不吸汗,通气性不好。
【第38句】:【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歇)姜太公:太公望吕尚的俗称,字子牙,传说曾于渭水边用无饵的直钩在离水面三尺之上钓鱼,说:“负命者上钩来!”比喻心甘情愿去做某事。也指心甘情愿落入圈套。 也作姜太公稳坐钓鱼台——愿者上钩。 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第39句】:【买金偏撞不着卖金的】(惯)比喻偏偏遇不上称心如意的配偶。 也作“买金的遇不上卖金的”。
【第40句】:【关起门来骂皇上】释义:对有权威的人,不敢公开骂,只敢背地骂。例句:伍参谋道:“自古常言讲得好,关起门子还敢骂皇上呢。这里没人去报功领赏!”
【第41句】:【家丑家丑,家家都有】(谚)指家庭内部发生丢人败兴的事,是家家都难免的。
【第42句】:【顶高帽子】见“戴高帽子”。
【第43句】:拿着擀面杖当箫吹——实心眼儿
【第44句】:【麻布袋上面绣不得花】(谚)粗糙的麻布袋上面无法绣花。比喻基础太差、秉性粗疏的人,无法培养提高。
【第45句】:农贸市场上的烂冬瓜——随行就市
【第46句】:【库里有粮心不慌】(谚)仓库里积存着足够的粮食,人心就稳定。指积存粮食备荒是头等大事。
【第47句】:【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谚)指住在山旁,就靠山里的资源生活;住在水边,就靠水里的资源生活。泛指入哪一行,就靠干哪一行的营生来谋生存。 也作靠山吃山,靠海吃海。 在山靠山,在水靠水。
【第48句】:我扯下连衣裙上的纽扣让奶奶给缀到衬衣上。“唉,你可真是拆了西墙补东墙,要用生铁了就去砸破锅。这怎么行?快,再去买几个纽扣来!”奶奶说。(湖北·钟祥)
【第49句】:【盆朝天,碗朝地】(惯)形容东西放置无序,乱七八糟。
【第50句】:钢条做钉子——宁折不弯
【第51句】:【茶壶不强好嘴子】(惯)比喻虽然没有本事,却特别能说会道。
【第52句】:【破天荒】“破天荒”有开天辟地头一回的意思,意为打破常规,首先出现的事物。源出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和宋朝孙光宪《北梦琐言》等文献。据记载,唐代的荆州南部地区(今湖北),虽然文人书生很多,但每年解送(即选送)举人进京赴考,很少有考中成名的,因而被人称为“天荒解”,即解送的考生没有一个考中。意同现在某中学高考无人考上戏称“剃光兴”一样。唐宣宗大中四年,终于有一个名叫刘蜕的举人考中了进士,这才破了“天荒”。当时魏国公崔铉镇守荆南,他感谢刘蜕为荆南争了光,赠给刘蜕“破天荒”钱70万以示资助。刘蜕从不轻易接收别人馈赠,遂谢绝了崔铉的好意,并回信感谢说:“五十年来,自是人废;一千里外,岂日天荒。”大意是说,五十年来是人们荒废学业造成荆南地区的文化落后,以地理概念而言,荆南一千多里的地域又怎能称得上是天荒之地呢?言外之意是对“破天荒”之说有意见,不能接受。由于刘蜕脱颖而出的“破天荒”壮举,使人们改变了对荆南地区的偏见,而“破天荒”也成为一个典故流传下来。
【第53句】:小蚕吃桑叶——星半点
【第54句】:【英雄只怕病来磨】见“好汉就怕病来磨”。
【第55句】:灶王爷伸手——稳拿糖瓜儿
【第56句】:【 抱着粗腿不放】一心投靠某种势力。从维熙《大墙下的 红玉兰》:“可是,事情总得有个界限,你要是总抱着他的粗 腿不放,盲人骑瞎马,那你可离悬崖不远了。”
【第57句】:【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谚)比喻机会难得,不能随便错过。
【第58句】:【人非草木,谁能无情】(谚)人不是花草树木,谁能没有感情?指人都是有感情的。 也作人非草木,岂能无情。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人非草木,焉能无情。
【第59句】:【拉住黄牛当马骑】释义:比喻让能力小或条件差的承担繁重任务。例句:我们既要面对厂里的实际情况,更要看到国家和人民的需要。咱们要拉住黄牛当马骑。
【第60句】:【下半旗致哀】“下半旗”是当今世界上通行的一种致哀方式。当一个国家领导人逝世,或者发生重大灾难,习惯上要把国旗升起后下降到离国旗杆顶端一段距离(距杆顶三分之一处),以表示对死者的哀悼。周恩来去世后,不仅中国下半旗致哀,就连联合国也为周总理破格下半旗。因为联合国规定只为联合国成员国的元首下半旗。足见周总理的威望之高。用下半旗表示哀悼的做法,据说最早出现在1612年。一天,一艘名叫“哈兹·伊斯”号的英雄船徐徐驶进泰晤士河,它的桅杆上飘半旗,象征船员们对已故船长的敬意。该船长是在北美北部海岸探寻通向太平洋的水道时不幸去世的。他在船员中的威信极高,他去世后,船员极度悲痛,便把桅杆上的旗降下一半,表示对船长的敬仰和悼念。以后许多船只沿用了这种哀悼方式。随着时间的流逝,用下半旗表示哀悼的做法便流传到陆地上,后来被官方承认,并为世界各国所采用。
【第61句】:【蚂蚁尿到书上——湿不了两个字】(歇)湿:谐“识”。指识字不多。
【第62句】:三个手指头捡田螺——十拿九稳
【第63句】:【得人一牛,还人一马】(谚)马的价值,远比牛高。比喻受人的恩惠,要加倍还报。
【第64句】:【七情六欲】“七情六欲”一词,源于儒家典籍。“七情”是儒家所指的人的七种感情,语出《礼记·礼运》,指人的喜、怒、哀、惧、爱,恶、欲,是与生俱来的,不用学习。中医讲的七情是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感的总称。七情的变化,一般属于生理活动范围。而“六欲”是指人的各种欲望,《吕氏春秋·贵生》对六欲作了解释,东汉高诱作了注释,认为所谓六欲,是指生、死、耳、目、口、鼻。佛教引进后,从佛家角度对六欲作了新的概括,佛家以色欲、形貌欲、威仪姿态欲、言语音声欲、细滑欲、人想欲为“六欲”。后来,人们把“七情”和“六欲”联系起来,用来泛指人的各种感情和欲望。如《金瓶梅词话》“单道世上人,营营逐逐,急急巴巴,跳不出七情六欲的关头,打不破酒色财气圈子。”直到现在,“七情六欲”一词还经常被使用。
【第65句】:【老狗砍掉尾巴——装羊】(歇)羊:谐“样”。指装模作样,欺骗人。
【第66句】:【刀搁在脖子上】释义:比喻死亡临头,或用杀头威胁。例句:乡亲们,我们是大清的官兵,脚踩着先帝打下的江山,吃着父老兄弟的饷粮,没有皇帝的谕旨,就是刀搁在脖子上,我们也不能退半步!
【第67句】:【人没了人群找,羊丢了羊群找】(谚)要找人,就到人群中去找;要找羊,就到羊群里去找。指寻人找物必须对路,不能漫无目标。
【第68句】:【受尧之诛,不能称尧】(谚)尧:唐尧,古代圣君。诛:惩罚。受到唐尧惩处的人,不会称颂唐尧的功德。泛指不论对谁进行惩罚,对方都会怀恨在心。
【第69句】:眉毛上吊猪胆——苦在眼前前
【第70句】:彭祖遇寿星——各有千秋
【第71句】:【茶壶里煮饺子,肚里有货,嘴里倒不出来】释义:茶壶肚大嘴小,饺子在里面倒不出来。比喻人嘴笨不善表达;或有难言苦衷,不好开口。例句:周丑孩给众人讲,两手比画着,脖子都急红了,嘴里却结结巴巴地说不出来。张有义笑着说:“哎呀周教官,你可是茶壶里煮饺子,肚里有货,嘴里倒不出来。还是叫马教官吧!”
【第72句】:熟透的疖子一不攻自破
【第73句】:一个同学修改病句,改了半天,也没找出病句的真正错误。老师开玩笑说:“哭了半天,也不知谁死了。”(山东·莱阳)
【第74句】:【三寸不烂之舌】“三寸不烂之舌”,是指能说会道,伶牙俐齿,嘴上功夫过硬。这个俗语出自两个典故。 “三寸不烂之舌”,本作“三寸舌”,出自《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这出自有名的“毛遂自荐”的故事。周赧王五十八年(前257年),秦军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赵国危在旦夕,赵王急命平原君赴楚国去请援兵,并签订联楚抗秦条约,任务十分艰巨,平原君立即挑选赴楚随员。一个名叫毛遂的门客找上门来,自荐前往。经面试,平原君同意毛遂前去。到了楚国后,经双方艰苦谈判,楚王还是不想出兵。毛遂见状,手提佩剑,闯到楚王面前,逼楚王出兵,楚王想躲已来不及了,只好服软。毛遂便义正词严地分析楚秦两国的利害关系,坦陈赵楚两国缔约的重要意义,楚王觉得毛遂说得有理,遂即缔约,并出兵解了邯郸之围。平原君回到赵国之后,感慨地对别人说:“毛先生这次使楚,办成这么大的事情,他的‘三寸舌’真是厉害,胜这百万之师啊!” 那么,为何“三寸舌”又成了“三寸不烂之舌”呢?原来这跟佛教有关。相传和尚只要将《法华经》诵读千遍,死后舌头不烂。而且还有例证,《法苑珠林》卷十八记载,一个名叫释道裕的和尚死后“至十一年,依言发之,身肉都尽,唯舌不朽。” 《史记》中的“三寸舌”和佛教的“不烂舌”联系在一起,就成了“三寸不烂之舌”了。
【第75句】:【三寸不烂之舌】(惯)形容人能言善辩。 也作三寸不烂舌。 三寸不烂之舌,两行伶俐之齿。
【第76句】:【猪八戒摆手儿——不伺猴】(歇)猪八戒:《西游记》中人物,原是天界的天蓬元帅,因调戏嫦娥被贬,误投猪胎,变成猪的模样,后与孙悟空、沙僧一起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成为孙悟空的师弟。猴:即孙悟空,原是花果山上的猴王,谐“候”。指甩手不干。
【第77句】:阿明哥大学毕业后坚持要到山区工作,家人都反对,他爸爸更是生气。我爸爸劝他说:“树大树开权,儿大儿说话。孩子有他自己的想法,咱们就甭搀和了!”(广东·化州)
【第78句】:大吊车吊小平板——稳拿
【第79句】:包公铡陈世美——大快人心;皇亲国戚不例外
【第80句】:【不怕硬的,就怕横的;不怕横的,就怕不要命的】(谚)横:蛮横不讲理。指蛮横的比强硬的难对付,但最难对付的还数那种连命都豁出去的人。
【第81句】:老鼠投的胎——尖嘴巴
【第82句】:眼镜蛇打喷嚏——满嘴放毒
【第83句】:【人不说不知,木不钻不透】释义:话说清楚别人才能明白。例句:“三爷三嫂都是劳苦人民,一说就通!就是可惜呀,咱们说的还不够;人不说不知,木不钻不透啊!”
【第84句】:【不知人间有羞耻事】(惯)指人厚颜无耻。 也作“不识人间有羞耻事”。
【第85句】:【问官答花——驴唇不对马嘴】(歇)问的是“官”,答的是“花”。比喻答非所问,或把毫不相干的东西胡乱扯在一起。
【第86句】:【进门一把火,出门一把锁】(惯)进门点火做饭,出来锁门走人。指单身一人过日子。 也作“出门一把锁,进门一把火”。
【第87句】:阎王殿里玩戏法——鬼花招
【第88句】:金盆打水银盆装——圆亮(原谅)
【第89句】:【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释义:廖化:三国时蜀国将军,武艺不太出众。三国后期,蜀国名将相继死亡,廖化就成了突出的人物。比喻当地没有出色人物或主事者,个别一般人物就担当了重任或出了名。例句:“好比何来?”亭面糊学着乡里说书的人的口气。“好比无牛捉了马耕田:好比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
【第90句】:【死马当活马医】“死马当活马医”,其含义是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做出的拯救举动。典出宋·朱翌《猗觉寮杂记》。在古时候,有一个人的良马死了,伤心地闭门谢客。郭璞找上门来,说可以将马救活,那人先是不信,后来一想,反正马已死了,姑且听听他怎么说吧。郭璞何许人也,晋书有《郭璞传》,郭璞不仅是一位文学家、训古学家,还是一位高明的兽医。郭璞指点:“派一个健壮劳力,拿一根长竹竿,往东行走二三十里,遇到一片树林,就用竹竿猛打,会得到一个小动物,把它拿回来,马就能活过来。” 那人按照他的吩咐去做,果然得到一只像小猴子的小动物,这个小动物一见死马,立即凑过去,与马接吻,猛吸马的鼻子,不一会,这马就站起来,又跳又叫,与平常无不异。这就是“死马当活马医”的出处。
【第91句】:弟弟一本正经地要去给邻居劝架,奶奶笑着说:“你倒真是吹糖人儿的出身,口气怪大。小小年纪的,蚂蚁戴眼镜——自觉脸面不小啊!”(江苏·盐城)
【第92句】:【跑江湖】见“走江湖”。
【第93句】:【双肩抬一张嘴巴】见“两个肩膀扛张嘴”。
【第94句】:鸭子下水——呱呱叫;嘴上前;各奔前程
【第95句】:【公元】“公元”是“公历纪元”的简称,是国际通行的纪年体系。在我国称之为“公历”或“阳历”,是相对于我国的“农历”或“阴历”而言。 “公历纪元”以传说中耶稣基督的生平为公历元年,相当于我国西汉末期平帝的元始元年。 “公元”产生于基督教盛行的六世纪。当时,为了扩大教会的统治势力,僧侣们把任何事情都附在基督教上。公元525年,一个叫狄奥尼西的僧侣,为了预先推算七年后复活节的日期,提出了所谓耶稣诞生在狄奥克列颠纪元之前284年的说法,并主张以耶稣诞生作为纪元。这一主张得到了教会的大力支持。公元532年,教会把狄奥克列颠纪元之前的284年作为公元元年,并在教会中使用。到1582年,罗马教皇制定格里高利历时,继续采用了这种纪年法。我国是辛亥革命后开始引入公历的,直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才完全使用公元纪年。
【第96句】:肚子里长草——闹饥荒
【第97句】:【扣子对扣门,歪把跟歪瓢】(惯)指脾气、秉性相投的人容易聚在一起。讥讽不好的人喜欢聚在一起。
【第98句】:出门戴口罩——嘴上一套
【第99句】:【昧着惺惺使糊涂】(惯)昧:隐藏。惺惺:清醒。指心里明白,装作糊涂。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