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了国学经典你有什么收获
国学经典伴我行(征文8篇)国学经典伴我成长,如黑夜中的一颗明星,点缀了夜空。
它又如沙漠中的一颗小草,点染了沙土。
而在当今,他好似一个知识宝库,点亮了我们的心灵 。
刚读小学时,我就一直跟着老师读国学,国学就和普通的书没什么两样。
老师一直告诉我们读国学很好,而且初中以后也要考这些问题。
那时我特别不耐烦。
心里想:反正初中还早呢
再说了 ,读国学有什么好的,不就是叽里呱啦地读下去吗
为什么老师还强烈我们去读国学呢
算了,还是听老师的话去读国学吧,可能真的对我们有帮助。
随着读国学的次数越来越多,我对国学有点了解,对国学的看法也有了些改变 。
奶奶正和楼下几位邻居聊天,其中一位邻居说:“现在国家的政策真是越来越好了,什么东西都干得有模有样。
”听了她的话,我心里想:国家这些年为了使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不断推出和改进各项政策,让人民拥有更大的权利,使我们收到了更好的教育。
奶奶突然说道:“真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啊
”我听后连忙纠正道:“奶奶 ,现在这句话不适合了,现在流行说:停车坐爱枫林晚,。
”她们听了我的话,便哈哈大笑了起来。
国学,是你让我的知识一天天充实,是你让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我要大声对你说:“谢谢你 。
”读有感某个周末的傍晚,我吃过晚饭以后,和往常一样,坐在窗边细细体会着读书的乐趣,这一次我所读的书本是。
“经典”无疑是一个蕴含着情感力量与神圣感召力的字眼。
一个民族的经典是这个民族的印记,是构建民族精神的基本元素。
国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它对中国政治、军事等方面都有极大的影响,对于传统文明,增强民族凝聚力,以及中华民族的复兴都起着莫大的重要作用。
只有通过慢慢品味,文明才能悟出其中的妙处。
例如刘禹锡的,诗中的“自古”与“我言”两词将作者的独见完全体现出来,整首诗立意新奇,蕴含着诗人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让我读完后感到舒畅不已。
又例如温庭筠的,一个“似”字用得十分恰当,语意灵动轻妙,与全诗平淡中见真情的风格相统一,而诗人丰富曲折的联想和自然平易的表达,将自己对溪水源源不断的深情全都投入到诗中,真是妙不可言。
诸子百家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这些灿烂的篇章和飞扬的文采,绽放出中国文化独特的艺术魅力和韵味,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和标志。
“”,我们虽然无法通过有限的篇章尽览伟大传统的幽深风景,但我们希望充当一个尽职合格的小导游,由此可以走进传统文化的家园,进而自己去寻幽探胜。
作为一个中国人,古典和国学是我们的精神产业,正如台湾作家张晓风所说:“在读书之余,我们要把最高的敬意归给历代作者,是他们把世界上最美的事物记录了下来。
是他们,用精粹简练的语言替众生说出了种种感受。
也是他们,给了整个民族共同的记忆。
”诵读这些篇章,犹如穿越了时空的隧道,感受人性的关怀与尊严,传承文明,持续未来。
国学经典是古代圣贤的思想精髓。
文明诵读经典,能够聆听圣贤的教诲,这是莫大的幸事。
学贵力行,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会坚持不懈地阅读经典,把圣贤的教诲贯彻到生活和学习之中,落实到一言一行。
《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在忙碌的今天,它依然能够打动我,让我静静去品读,让我去探索这历史悠久的灿烂文化。
你们,所有和我一样热爱读书的朋友们,你们是否愿意停下那匆促的脚步,和我一起诵读这本《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品中华文化呢
国学伴我成长“儿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儿子,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还记得小时候妈妈教育我时,从她嘴里总是冒出这半文半白令我一头雾水的话,我知道那是古话,所以嘴里虽然附和着,但心里却直笑她迂腐。
“人之初,性本善……,可以为师矣” ……伴着郎郎的读书声,去年,我们班开始了每天必修的课程——国学。
“咦,这些东西怎么那么耳熟呢
跟妈妈所说的那些话……”我心里有点纳闷。
后来老师告诉我们说,所谓国学,就是一些古人的名人名言,但是可别小看了这些古文,它所表达的道理却对现代人很有帮助。
在老师逐句逐句的讲解下,我才晓得其内容博大精深,真是受益匪浅,我深深地爱上了国学。
学习国学,让我知道“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以前放学回家,我总想玩或看课外书,外婆叫我做作业,我总说:“外婆,我再看十分钟。
”十分钟后,外婆再叫我,我又说再等两分钟,或是又要上厕所,拖拖拉拉不想做作业。
现在我认识到时间的宝贵,生命的短暂“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于是就抓紧时间做所有的事,我还要抓紧时间学习,长大以后做一个对社会有用之人。
我很贪玩,取得一点成绩就沾沾自喜,妈妈教育时我总爱提到xx(班上一些优秀生)又做了什么错事让老师批评,以此来反驳妈妈。
“三人行,必有我师,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学了国学,我才知道这话蕴含的意味深长的道理。
国学使我懂得要有礼貌,要孝敬父母长辈,要乐于助人,要珍惜时间勤奋学习等等,现在,妈妈再引用古人的话教育我时,我可不敢取笑而是更加佩服妈妈了。
我一定要把这些从书本中学到的道理和知识,用到我的生活中,做一个优秀的好学生。
思无邪在我国悠久的文化历史当中,经典无疑是一颗璀璨的明珠。
正如序言所讲,“‘经典’无疑是一个蕴含着情感力量与神圣感召力的字眼。
”诸子百家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每一个都是闪耀着金色光芒的明珠。
是呀,古人,用一句诗,一句词,便可以概括自身的千言万语,概括了自己的心情。
泱泱中华,无数文人墨客挥动笔杆写下鸿篇巨著,让后人品读、体会。
秦汉的文人风骨凝就了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盛唐的明月美酒流淌出流传千古的锦句华章;宋代的古笔酽墨书写着一朝盛世的婉约风骨;明清的演义传奇描摹出一个时代的人世沧桑。
古老的文化犹如一杯香茗,透过历史的尘封散发出无尽的幽香;古老的文化犹如一阵清新的微风,透过亘古的光阴迎面扑来。
品读经典,在时光的轨道中自由穿梭,与名家大师进行思想的对话,受益匪浅、回味无穷。
我十分庆幸,在我的小学学习生涯中能够遇见,当真是我的运气。
其中,有朗朗上口的,“,莫待无花空折枝”叫人回味无穷,有气概豪迈的,“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仿佛自己就得到了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
品诗,亦是品人。
读李白之诗,仿佛就看到了身着一袭白衣,诗句信手拈来,笑看风起云涌;豪放不羁的东坡居士抬头见明月,大醉做《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经典犹如一曲古筝,净化心灵,升华灵魂。
读经典,品经典,已然成为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经典已经让我成为一个恬静的女孩,永远“思无邪”。
经典文学,我的追求有什么能比乘一叶轻舟在浩瀚的大海上漂泊更让人心醉神驰,浑然忘俗呢
那满载思想的小船便是书——名家经典。
它带着我漂过知识的海洋,智慧的溪流,驶向诱人的港湾,神秘的小岛,未知的远方。
名家经典真是个奇妙的东西,那上面一个个字就像一块块具有魔力的磁石,拽引人们的眼睛和灵魂。
无论何时,只要一巻在手,能使你忘却世俗繁华,融入别样的人间仙境。
我是从三年级开始认识经典的。
那时候,根本不知经典是什么。
通过老师引导,才慢慢认识经典,了解经典。
我认识经典已有两年了。
老师上的每一堂生动的课堂,我都能体会到经典文学它非凡的魅力。
我都能体会到经典文学中每一个字的意义、每一句的含义。
经典文学,我的伙伴,我的老师,我的追求
经典文学,在我的成长道路上刻上了一个令人震撼的印章。
经典,伴我成长在中华民族历尽风霜的苍茫大地上,燃烧着五千年传承不息的文明之火。
“经典”无疑是一个蕴涵着情感力量与神圣感召力的字眼。
品读经典,在时光的轨道中自由穿梭,与名家大师进行思想的对话,妙趣横生。
《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展现了五千年以来的社会变迁、战争战事、风云人物、诗词歌赋、文学名著等。
学海无涯,历史人物写出的种种篇章,让我们走向更加丰盈优雅的人生。
正如颜真卿所言:“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若不读书,岂非虚度光阴
古人的字字句句,谆谆教诲,让我们受益匪浅。
书中的《笠翁对韵》更是为我们奉上了滋养头脑,愉悦身心的书籍盛宴。
《三字经》、《千字文》等蒙学经典,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人性的关怀与生命的尊严,传承文明,是做一个炎黄子孙的基本,古典和国学就是我们的精神产业。
泱泱华夏,滚滚逝水,多少文人墨客留下脍炙人口的鸿篇巨制。
在历史的画卷前回首抑或前瞻,总有千般华彩、万种风流等待后人品味与鉴赏。
让我们随经典一起愉悦地欣赏锦句华章,欢乐成长吧
让经典成为力量学校自开展国学经典诵读以来,师生风貌发生可很大的变化,语文学科建设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学习着,实践着,收获着,快乐着,我们有这样的体会:一、有效地促进了学校教学工作的发展。
诵读国学经典活动的开展,不但拓宽了语文教学的时空,而且推动了学校德育工作、校园美化等各项工作的开展,也促进了良好的校风、学风、班风的形成,有效地促进了校园文化建设。
诵读活动实现了育人和学校“三风”建设的结合,使教师的思想观念得到转变,师生的“精、气、神”得到提升,使学生的行为习惯进一步规范,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进一步得到提高。
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国学经典,不仅语言精炼优美,而且意蕴深刻,是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好材料。
首先,国学诵读对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情操,陶冶高尚情趣的起到了积极健康的作用。
其次,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学生对经典一遍遍地诵读,每一遍都是一个感知过程。
在反复诵读中,诵读的水平在步步提高,诵读者的理解、体会也在层层加深。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
学生在朗读水平大面积提高的同时,形成了良好的语感,对语言的感知和理解能力也大大提高。
然后,是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
学生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不但提高文学修养,而且开阔了视野,知识面不断扩大。
最后,促进了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
俗语说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厚积薄发”。
只有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才能“厚积薄发”,“下笔如有神”。
诵读可以使学生积累大量的妙词佳句,他们的语言“材料库”在诵读中不断地丰富,而且在诵读中也学习到一些表达方法。
从学生的一篇篇习作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天天在进步。
为了培养学生们的诵读兴趣,我尝试了多种方法,以下就培养小学生诵读兴趣的探索和思考与大家分享: 一、介绍诵读意义,教师体验先行 经典中蕴含着大量的“言外之意”和“弦外之音”,这些内容只有通过我们亲身的诵读才能深刻体味,也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我们才能够亲近和获得圣人们的“不言之教”。
诵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所特有的学习方式,最核心的原理不是当今科学界所采用的逻辑推理,而是一种“直觉启发式”。
这一点作为当前我们学习内容与方法的重要补充,理应保持与国学经典内容相匹配的特有的学习方式,而这一学习方式能否教给学生,首先与教师自身是否正确认识诵读密切相关。
教师对诵读意义的了解和介绍是以其具备一定的诵读实践为基础的。
对于诵读的意义,我在教学之前已经实践过一段时间,取得了一些初步的体验,这一点恰恰是非常关键的教学准备环节。
因为,教师体验先行是学生诵读的第一步。
二、建构诵读环境,体验清静自然 在诵读之前,给学生放一些轻柔的民族音乐,引导学生在音乐的伴奏下,放松身心,感受心灵和身体的宁静自然,缓解和消除平时的紧张或压抑感,这一点非常重要。
因为现代社会环境下的传统文化教学,如果是在喧嚣忙碌的城市氛围中,这种氛围本身与经典文化所要传递和表达的宁静、悠远是不一致的。
如果学生们找不到清静自然的身心感觉,那么经典诵读也往往停留在动口不动心的状态,难以深入体会经典的博大精深。
事实证明,学生也非常喜欢这种音乐沐浴下身心放松的体验。
也许在人们日益忙碌的现代社会,哪怕是片刻的身心放松,找回清静自然的感觉, 三、有声有色,音声相合 针对很多学生诵读一段时间之后出现的兴趣减退和注意力分散的问题,笔者曾运用“内观经典诵读法”[2],让学生们尝试在熟背的基础之上,闭目回想经典中的字句。
这种方法不仅可以解决注意力涣散的问题,还可以激发学生右脑的图像思维,让整个诵读或背诵的过程不那么枯燥,而是“有声有色”,进一步提升诵读的兴趣。
尽管国学经典诵读有以上诸种方法,但并不是所有学生都能感受到诵读的兴趣。
这时,教师的亲身示范与表演,鼓励学生勤于实践,经受住最初一段时间的“无聊期”,逐步找到诵读的乐趣与感觉,是非常重要的。
前一阶段如果唤起了学生的思考和共鸣,那么下一环节学生就会更有热情和参与意识,自然也会把这种学习的喜悦感和收获感带入到诵读环节中去,有助于他们静下心来专注于诵读体验。
总之,培养学生的诵读兴趣,是让学生接近国学经典、体会国学精髓的重要方面。
对于表演节目,孩子们的真实感受是什么
现在国学类书籍大热,版本非常多。
个人感觉只要选择可靠地出版社的就可以,比如中华书局,上海古籍,人民文学等等。
虽然不能说这些出版社的书一定好,但是相对来说从内容、选材来看比较可靠。
中华书局有一套《中华经典藏书》系列。
最好是选一些短浅有趣又经典的小古文,深入浅出,读起来朗朗上口,同时图文并茂,孩子才有兴趣学。
我给孩子买了很多国学书,最后这些是我觉得适合一年级孩子读的:(三字经)、(弟子规)、(小学生小古文200课)系列。
前两个是名篇必读,但是不全面,(小学生小古文200课)可以作为课外书来读,涵盖所有经典的古文、诗词,配上有趣的插图,图文并茂的形式可以帮助孩子理解,加强记忆,最适合一年级的孩子看了。
怎么写国学经典观后感
学习国学可以提高自己的素养。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修身是一切的根本,欲修其身,先要获得完善的知识,只有用知识武装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德行,才能再谈家国天下。
正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再远大的理想,再美好的打算,在没有实现之前一定要先把眼前的做好。
知识能够让你更懂得怎么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去完善。
比如:在工作中,我们要做的不是发怒不是指责,要从自身找不足,或是制定一个短期和长期目标,放在一个最显眼的位置,能够时时的看到,这样你就能比较容易的实现目标。
《国学》让我学会感恩、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孔子说:“学生,在家里孝顺父母,在外要敬爱兄长,做事谨慎而诚实,博爱众人,而亲近仁德的人,躬行实践之后有剩余的力量,再去学习《诗》《书》等经典。
”通过学习《国学》,我明白了许多人生道理,如对自己的父母应该以感恩的心去对待;对有困难的人应该从乐于助人的心去对待;对犯错的人应该以宽容的心去对待……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
孩子从小就被教育要讲礼貌,尊敬长辈等。
它在教我们如何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孝顺父母的人、做一个有礼貌的人。
可以说,国学知识里面对人生道理仿佛是指明人生方向的一个指南针,在你看不清前方时,为你拨开眼前的迷雾,为你指出正确的方向。
《国学》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国粹,它承载着中华五千多年的文化内涵。
今后,我要多加学习,让“国学经典”中的智慧之光,引悟自己走出迷茫,使自己的人生轻松而洒脱。
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以此为傲,也希望大家能继承并发扬中国传统国学文化,使其在历史的舞台上熠熠生辉、永不衰竭
幼儿园国学经典诵读园长发言稿
《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这本书收录了十八首古诗和六则千字文,其中古诗有六种类型:采莲、清溪、劳者、边塞、气概、沧桑。
我喜欢采莲这类古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它描写了夏秋之际江南水乡采莲的时节,采莲姑娘们劳动时欢快的心情,让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感受到生机勃勃的景象。
书中收录的千字文均为四字句,读上去朗朗上口,而又字字深奥。
它从开天辟地到各种自然现象,从远古时期的三皇五帝到百家学子,从社会历史到礼乐文化,都在有限的篇幅中向我们娓娓道来。
虽然这本书中作品的创作时间离现在很远,但是在诵读它的过程中,我能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渊远流长,既让我增长了许多知识,又明白了许多道理。
非常幸运,与几位朋友(海光夫妇、伟哥、慧小姐)一道,应成都市机关二幼贺园长和成都市十六幼儿园余园长的邀约,参加了她们组织的国学经典诵读活动联合团队启动仪式的活动。
这一活动,让我看到了成都市最优秀的幼儿园与最杰出的幼儿园园长所精心设计与组织的活动,让我对成都市的幼儿教育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活动中,“跟世界冠军学跑步,向国学经典借智慧。
”这一标语留给我很深的印象,很显然,跟世界冠军学跑步,一下子就把自己的起点定位很高,一下子就让自己的跑步技能进入最优秀的行列;向国学经典借智慧,一下子就给自己的“智力大背景”涂抹上一道最为靓丽的底色,一下子就把自己的发展建构在一个很高的平台上。
在这样的背景下,“常常让自己与伟人们在一起,想不伟大都难呀!”老师们有关幼儿园引进国学经典诵读利与弊的辩论,让我更清晰地认识到幼儿诵读国学经典的重要性,也让我更加冷静地看到了在幼儿园推进国学经典诵读的困难,还让我深深感受到两个幼儿园老师的整体素质的优秀;现场的诵、画、写、舞、说……让我看看这两个幼儿园老师的多才多艺。
听着两个幼儿园老师的辩论,我进入了沉思……我思考着,国学经典诵读的最大特点是什么?国学经典诵读的价值到底应当如何认识?我思考着,国学经典诵读到底能否走近幼儿园?幼儿园进行国学经典诵读最关键的问题是什么?国学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让我们显得特别地无知、肤浅;经典的底蕴厚重、气息宁静,让我们显得格外地浮躁、喧嚣。
走近国学经典,我以为,它最大的特点是:宁静、潜心。
只有具有类似特征的人们,才能真正走近国学经典;只有静得下来的人、潜得下来的人,才有可能从内心中容下国学经典。
当我们被现代社会许多时尚的、流行的、快餐的文化捆住自己的心灵、手脚的时候,当我们内心深处的小农意识、急功近利的心态没有消除的时候,我们不可能在自己的心中留住国学经典的脚步,更不可能在自己的生命中延续国学经典的精髓。
朋友们,让我们潜下心来、静下气来,与浮躁的心态道声再见,与快餐文化保持一定的距离,不仅走近、更要走进国学殿堂,与大师为友,和经典同行!国学经典高屋建瓴,国学经典朴实无华。
当我们走近国学经典的时候,我们发现,它对于我们每一个人的成长很有价值,我把这种价值归纳为“修身、养性、培气、弘志”。
从“修身”来看,国学经典可以增长我们的智慧,尤其是让我们的智慧含金量大幅度提升、纯净,系统学习国学经典,可以为我们奠定坚实的人文素养基础,可以不断增加我们语言的、情感的、音乐的、审美的智慧;从“养性”来看,国学经典可以有效地培植我们良好的心性,让我们面对生活更加快乐、与人相处更加友善、对人对己更加宽容、面对工作更有信心,使我们面对一切更加开朗、乐观、大方、自信;从“培气”来看,国学经典可以很好地培育我们做人做事所需要的“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底气、“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的大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骨气、“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灵气;从“弘志”来看,国学经典可以让我们从小立下“鸿鹄之志”,从“格物致知”做起,经过“修身养性”,最终达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伟大目标。
博大的国学经典,让我等胸怀逐渐宽广,让我等心性逐渐纯净,让我等人生志存高远,让我等生活品质卓越。
从国学经典所蕴含的人生哲理,我们以为它完全可以走近幼儿;从国学经典所承载的格律音韵,我们以为它完全可以为孩子接受。
尤其是当我们把孩子看做是一张张白纸的时候,作为家长、作为孩子成长历程中最早的最重要的见证人——幼儿教师,责无旁贷应当为孩子铺垫上最靓丽的、最智慧的、最经久的生命底色。
用人类公认的、千百年历史已经见证的国学经典作为这样的生命底色,是我们对孩子一生真正负责的表现,是我们这一代成人必须承担的历史使命。
千百年来的儿童教育历程告诉我们:在幼儿时代,孩子们的学习很多时候、很大程度上,并不需要理解其本意,因此“不求甚解,只求熟读”这一重要的幼儿诵读教育原则至今仍然有用。
当我们的孩子从小就学习了不少经典以后,我们做大人的需要的是一份等待,这是一份美丽的等待;这是需要战略眼光的等待,需要我们付出时间与心血的等待。
亲爱的朋友,你可知道:在动物生长中的反刍原理,那就是一些哺乳动物预先吃下去的一些食物,在其胃里慢慢蠕动、消化,最后成为它所需要的养料。
将这一原理引申到人们的学习中,那就是知识的学习性消费是自然人的天赋本能,是自然人大脑对他人生产的知识产品的理解、消化、掌握、储存的一种思维,称之为大脑思维的反刍。
芬芳的白酒,往往都是人们等待需多年以后才能品味的,因为它必须在所有的原材料经过充分的发酵以后,才能酿成醇香的美酒。
幼儿时候囫囵吞枣的东西,积淀在我们神秘的大脑里,我们的大脑就像一个无形的酒窖,囫囵吞枣的东西会在时间里悄悄发酵,最后芬芳四溢。
我们今天与孩子们一起学习、诵读的国学经典,就是我们为孩子们在未来酿成醇香美酒所准备的最优质的原材料,时间会丢掉很多信息,但经典在记忆和精神里发酵。
忘记是正常的,具体话语忘了不要紧,重要的是把一种精神留下来了,语言感觉已经在心里留下。
朋友们,潜下心来,静下气来,与孩子们一道走近国学经典,一道走进国学经典,在人类最好的精神家园中找到回家的路,在中华最美的精神营养中滋养我们的灵魂,让我们的精神更健康、情感更富有、人生更绚丽!让我们的人生之路,永远有温馨相依,有温柔相伴,有温润相随,有温软相融,一路芬芳四溢,一路快乐幸福,一路……
表扬孩子得奖状的话
宝宝真棒,妈妈为你感到骄傲。
这都是努力的结果,以后也要像现在一样加油。
祝你取得更好的成绩~~
参加经典诵读比赛感想作文450字左右
比赛开始了。
第一个是一一班朗诵的《小弟与小猫》。
我们朗诵的是晨读对韵,扮演李白的同学穿着古代的服装,我们抿着嘴巴,生怕笑出来。
要知道,张老师看见我们笑了,就会批评我们不严肃。
“朝对暮,盛对衰,舞榭对歌台。
风清对月朗。
。
。
。
。
。
孩子们,这就是对韵。
”“哦,我明白了。
”我们回答着,想笑。
跳皮筋的出来了。
“天对地,室对家,落日对流霞,黄莺对翠鸟。
。
。
。
。
。
”“啪,啪,啪,啪。
。
。
。
。
。
”我们拍手。
背完了“天对地,室对家。
。
。
。
。
。
”张老师和另一个老师出来领读了:“优对劣,丑对佳,肃静对喧哗。
。
。
。
。
。
”“优对劣,丑对佳,肃静对喧哗。
。
。
。
。
。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我喊:“起立
”岳依琪(打不出她的yi和qi)出场了:“荣对辱,喜对忧,皓齿对明眸……”“荣对辱,喜对忧,皓齿对明眸。
。
。
。
。
。
”我又喊:“敬礼
礼毕
”完了。
我们在掌声中下了台。
我记忆最深刻的是四年级一号班级的《世纪某某(记不得了)》。
“。
。
。
。
。
。
冷酷的雪花,覆盖在坚韧的樱花上。
‘我要教你学会爱
’爱,怎么能拒绝呢
冷酷的雪花,融化了,融化了。
融化在樱花的花心里
”还有另外一个四年级某某班的《千里共婵娟》:“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是淤滩上的驳船 。
。
。
。
。
。
(太长了,我就不写全文了)”“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 郡亭枕上看潮头。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 吴娃双舞醉芙蓉。
早晚得相逢! ”我们在操场上看了一天,可好看啦
课也没上,就吃了顿饭,其他时间就是在操场看比赛。
其他学校的老师也来啦,教育局局长也来啦
我们学校,真好
有科技节、艺术节、歌唱比赛等多彩的活动。
成绩下来了。
我们班二等奖,得了200元班费
我们其实离一等奖并不远,只是差0.3分而已。
团结一致,多么重要
如果我们不团结一致,那比赛就乱成一锅粥啦,更别说拿奖了,更别说有那么多精彩的朗诵了。
放学,我细细回想着,生怕忘掉,所以,我把它写下来,希望大家喜欢。
( 万景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