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第十五课落花生的作者资料作者
许地山,字地山,笔名落华生(古时“华”同“花”,所以也叫落花生)。
籍贯广东揭阳,生于台湾一个爱国志士家庭。
1917年考入北京大学文学院,1926年毕业并留校任教。
期间与瞿秋白、郑振铎等人联合主办《新社会》旬刊,积极宣传革命。
“五·四”前后从事文学活动,后转入英国牛津大学曼斯菲尔学院研究宗教学、印度哲学、梵文等。
1935年应聘为香港大学文学院主任教授,遂举家迁往香港。
在港期间曾兼任香港中英文化协会主席。
一生著作颇多,有《花》《落花生》等。
中文名许地山外文名Xu Dishan别 名名赞堃,字地山国 籍中国民 族汉出生地台湾台南出生日期1894年2月3日逝世日期1941年8月4日职 业作家、文学家、教授毕业院校燕京大学信 仰基督教代表作品《空山灵雨》《缀网劳蛛》《危巢坠筒》《道学史》《印度文学》故 居广东徐闻县笔 名落华生许地山(1893~1941年)名赞堃,号地山,是中国现代著名小说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许地山家、散文家、“五四”时期新文学运动先驱者之一。
在梵文、宗教方面亦有研究硕果。
许地山,其父许南英是个富有爱国思想的知识分子,祖籍广东揭阳,出生于台湾台南。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许南英临危受命,担任台湾筹防局统领。
他激于民族大义,率众奋起反抗日军的入侵,日寇占领台湾后,遂将全家迁回大陆。
当时因清政府不准内渡官员保持台湾籍贯,许南英便在福建龙溪落籍。
1913年受聘到缅甸仰光华侨创办的中华学校任职。
两年的海外生活,他的思想受到一定影响,后来,他创作的不少作品都取材于此。
1915年12月,许地山回国,住在漳州大岸顶(今苍园街一带),后在漳州华英中学任教,1917年,他重回省立二师,并兼任附小主事(校长)。
1917年暑假,许地山以优异成绩考入燕京大学文学院,学会多种外文和方言。
并经常和瞿秋白、郑振铎、耿济之等人在一起谈论时政,寻求真理,探索改造社会、振兴中华的道路。
他们在北京青年会图书馆编辑《新社会旬刊》,宣传革命思想,发表新文学作品。
当“五四”运动爆发时,许地山作为学生代表经常上街演讲,在天安门前参加游行集会,积极投身反帝反封建斗争。
许地山散文1921年1月,许地山和沈雁冰、叶圣陶、郑振铎、周作人等12人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创办《小说月报》,成为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新文学刊物。
许地山以落华生为笔名在刊物上发表了第一篇小说《命命鸟》,写了一对缅甸青年男女在封建礼教桎梏束缚下的爱情悲剧,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共鸣。
他从此开始了文学创作生涯。
1922年2月10日,许地山在《小说月报》上发表的短篇小说《缀网劳蛛》,为其早期的代表作。
小说反映了作者对吃人的封建礼教的愤懑并给予深刻批判,充分显示“五四”时期新文学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精神。
1922年8月,许地山与梁实秋、谢婉莹等到美国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哲学系学习,1924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并以“研究生”资格进入美国牛津大学曼斯菲尔学院研究宗教史、印度哲学、梵文、人类学及民俗学,两年后又获牛津大学研究院文学学士学位。
1921年到1926年是许地山创作的第一次高潮时期。
这期间,他的12篇短篇小说结集为《缀网劳蛛》;44篇散文小品,由商务印书馆以《空山灵雨》为书名出版。
脍炙人口的《落花生》,以童年漳州生活为背景,明确主张做人要“像花生,因为它是有用的,不是伟大、好看的东西。
”1927年许地山学成回国后,在燕京大学文学院任教。
与此同时,许地山还写了不少宗教书。
如《大藏经索引》、《道教思想与道教》、《中国道教史》(上卷)、《云笈七签校异》、《摩尼之二宗三际论》等,并着手编纂《道教辞典》。
其学术成就,学界有口皆碑。
抗战期间,许地山作为一名热爱祖国的左翼作家,奔走呼号,声讨日寇罪行。
然而,却受当时燕大任教务长司徒雷登的排挤而被解聘。
后避居香港,被聘为香港大学文学院主任教授。
许地山在港大任教期间,在改革教育、教学的同时,积极从事社会教育和文化活动。
他先后发起和组织了“香港新文学学会”、“中国文化协会”,并兼“广东丛书编印委员会”、“中国教育电影协会香港分会”常务理事。
他积极提倡改良中小学课程,建议教育当局创办香港中小学教师讨论会,并担任“香港中小学教员暑期讨论班”主任以及多所中小学校董。
对香港的文化教育事业做出不少贡献,受到各界人士好评,曾被选为香港中英文化协会主席。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后,许地山更是义无反顾地投身抗日救亡运动。
他走出书斋,奔波于香港、九龙等地,在群众集会上发表演讲,帮助流亡青年补习文化课,还在报刊上发表了《七七感言》、《造成伟大民族底条件》等杂文,宣传抗战,反对投降。
在上海沦入日寇铁蹄之下时,著名作家郑振铎冒险收藏了3300多本明、清时代的刊本、抄本,打算转移到香港。
许地山得知后,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不被敌人掠走,毅然答应帮助寄存许地山散文选集。
1938年3月,在汉口成立的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许地山和郭沫若、茅盾、巴金、夏衍等45人当选为理事。
当时大批文化人与青年学生流亡到香港,成立了“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香港会员通讯处”,许地山任常务理事兼总务。
他写了长篇论文《国粹与国学》,在当时影响很大。
他还写了抗日小说《铁鱼的鳃》,作品通过主人公的不幸遭遇,表达了人民坚持抗战的意志和坚强的民族自尊心,受到文艺界的极大好评,被认为是“中国小说界不可多得的作品”。
许地山积劳成疾,导致心脏病逐渐严重。
天不假年,1941年8月4日下午2时,他心脏病再次复发,英年早逝,年仅49岁。
噩耗传出,第一个送来花圈的是宋庆龄。
梅兰芳、叶恭绰、郁达夫、徐悲鸿等许多知名人士送了花圈、挽联。
当天,香港所有的机构和学校下半旗,港九钟楼鸣钟致哀
9月21日香港文化界400多个团体近千名代表举行“许地山先生追悼大会”。
国内及新加坡等地也都隆重集会,痛悼这位新文学运动的先驱者、爱国者
中国人大学毕业时为什么要穿学士服
崇洋媚外。
外国固然有他们先进的东西,那些我们拿来学习、拿来用没问题。
学士服有什么先进的
有什么比我们传统服装高明的
很多人“拿来主义拿来惯了,就把没什么名堂的东西也拿来了。
有人说一个人一辈子有多少次毕业啊,当然要穿穿了——可是为什么这么重要的时候,要拿外国货来充门面呢
难道国人自己没有比得上这学士服的
只是我们在被同化而很多人不知。
落花生的作者
【第1句】:海伦·凯勒(Helen Keller 1880年6月27日-1968年6月1日),19世纪美国盲聋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
她以自强不息的顽强毅力,在安妮.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掌握了英、法、德等五国语言。
完成了她的一系列著作,并致力于为残疾人造福,建立慈善机构,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美国十大英雄偶像,荣获“总统自由勋章”等奖项。
主要著作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生活》、《我的老师》等。
【第2句】:斯蒂芬·威廉·霍金,曾先后毕业于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并获剑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他之所以在轮椅上坐了47年,是因为他在21岁时就不幸患上了会使肌肉萎缩的卢伽雷氏症,演讲和问答只能通过语音合成器来完成。
1973年,他考虑黑洞附近的量子效应,发现黑洞会像黑体一样发出辐射,其辐射的温度和黑洞质量成反比,这样黑洞就会因为辐射而慢慢变小,而温度却越变越高,它以最后一刻的爆炸而告终。
黑洞辐射的发现具有极其基本的意义,它将引力、量子力学和统计力学统一在一起。
【第3句】: 孙膑(?-前316年),其本名孙伯灵(山东孙氏族谱可查),是中国战国时期军事家。
汉族,山东鄄城人。
生于战国时期的齐国阿鄄之间(今山东省的阳谷县阿城镇,鄄城县北一带)。
孙武后代。
身长七尺约为161cm(周的一尺合今
【第23句】:1cm)与庞涓同学兵法,后庞涓为魏惠王将军,骗孙膑到魏,用刖刑(即砍去双脚),被齐国使者偷偷救回齐国后,被齐威王任为军师,马陵之战,身居辎车,计杀庞涓,大败魏军。
著作有《孙膑兵法》,久已失传。
1972年山东省临沂银雀山出土残简,有一万一千余字。
关于孙膑膑刑其实是错误的,在太史公自序这本书中提到“孙子膑脚,《兵法》修列”,讲的是孙膑被砍掉双脚,而不是挖掉膝盖骨。
【第4句】:张海迪(1955年9月16日-),生于济南,中国著名残疾人作家,哲学硕士。
现任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委员,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1960年张海迪五岁时因患脊髓血管瘤导致高位截瘫,1970年又随父母下放至山东聊城莘县,自学完成了小学、中学和大学的学习,并学习针灸,在当地行医。
1982年7月23日同王佐良结婚。
1983年中国共产党决定将张海迪树立为宣传偶像。
张海迪得到了两个赞誉:一个是“八十年代新雷锋”,一个是“当代保尔”。
张海迪历任第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
2008年11月当选中国残联第五届主席团主席。
南丁格尔的简介
南丁简介 1820年,南丁格尔出生于英国一有的家庭。
她的父母希望习文学艺术。
南丁格尔说摆在我面前的只有三条路:一是成为文学家;二是结婚当主妇;三是当护士。
”她不顾父母的反对,毅然选择了第三条道路。
19世纪50年代,英国,法国,土耳其和俄国进行了克里米亚战争,英国的战地战士死亡率高达42%。
南丁格尔主动申请,自愿担任战地护士。
她率领38名护士抵达前线,在战地医院服务。
她竭尽全力排除各种困难,为伤员解决必须的生活用品和食品,对他们进行认真的护理。
仅仅半年左右的时间伤病员的死亡率就下降到2%。
每个夜晚,她都手执油灯巡视,伤病员们亲切地称她为提灯女士。
战争结束后,南丁格尔回到英国,被人们推崇为民族英雄。
1860年,南丁格尔用政府奖励的4000多英镑创建了世界上第一所正规的护士学校,随后,她又创办了助产士及经济贫困的医院护士培训班,被人们誉为现代护理教育的奠基人。
1910年,南丁格尔逝世。
为表达对她的敬仰,人们把她的生日——5月12日定为“国际护士节”。
南丁格尔逝世后,遵照她的遗嘱,未举行国葬。
后人饮誉她为“伤员的天使”和“提灯女士”。
北京师大版教材第六单元第三课《白衣天使》讲述了她的故事。
求问,第一通讯作者是什么意思
论文一审休回,更改双通讯作者的顺序需给编辑额外发邮件说明情况吗
通讯作者一般指整个课题的负责人,承担课题的经费,设计,文章的书写等。
他也是文章和研究材料的联系人。
最重要的是,他担负着文章可靠性的责任。
通讯作者的好处是能和外界建立更广泛的联系。
一些杂志会约你申稿,写综述。
这些会大大地提高你在科学界的地位。
第一作者一般是本文工作中贡献最大的研究人员。
此作者不仅有最多和最重要的图表 (即体力上的贡献),也是文章初稿的撰写人(即对本文的智力贡献)。
如果从知识产权上来说,研究成果算是通讯作者的。
要,说明你的原因,不然会被拒绝的
许地山对人类的供献
他是中国现代小说家、散文家、“五四”时期新文学运动先驱者之一。
七七”芦沟桥事变后,许地山更是义无反顾地投身抗日救亡运动。
在梵文、宗教方面亦有研究硕果。
主要经历(含贡献)如下: 1917年考入燕京大学,曾积极参加五四运动,合办《新社会》旬刊。
1920年毕业时获文学学士学位,翌年参与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
1922年又毕业于燕大宗教学院。
1923—1926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和英国牛津大学研究宗教史、哲学、民俗学等。
回国途中短期逗留印度,研究梵文及佛学。
1922年2月10日,许地山在《小说月报》上发表的短篇小说《缀网劳蛛》,为其早期的代表作。
小说反映了作者对吃人的封建礼教的愤懑并给予深刻批判,充分显示“五四”时期新文学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精神。
1927年起任燕京大学教授、《燕京学报》编委,并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兼课。
1927年许地山学成回国后,在燕京大学文学院任教。
与此同时,许地山还写了不少宗教书。
如《大藏经索引》、《道教思想与道教》、《中国道教史》(上卷)、《云笈七签校异》、《摩尼之二宗三际论》等,并着手编纂《道教辞典》。
其学术成就,学界有口皆碑。
1935年因与燕大校长司徒雷登不合,去香港大学任教授。
1937年“七七”芦沟桥事变后,许地山更是义无反顾地投身抗日救亡运动。
他走出书斋,奔波于香港、九龙等地,在群众集会上发表演讲,帮助流亡青年补习文化课,还在报刊上发表了《七七感言》、《造成伟大民族底条件》等杂文,宣传抗战,反对投降。
1937年抗日战争开始后,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香港分会常务理事,为抗日救国事业奔走呼号,展开各项组织和教育工作。
后终因劳累过渡而病逝。
注: 许地山,字地山,笔名落华生(古时华同花,所以也叫落花生)。
籍贯广东揭阳,生于台湾一个爱国志士家庭。
1917年考入北京大学文学院,1926年毕业并留校任教。
期间与瞿秋白、郑振铎等人联合主办《新社会》旬刊,积极宣传革命。
五·四前后从事文学活动,后转入英国牛津大学曼斯菲尔学院研究宗教学、印度哲学、梵文等。
1935年应聘为香港大学文学院主任教授,遂举家迁往香港。
在港期间曾兼任香港中英文化协会主席。
一生著作颇多,有《花》、《落花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