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佑三是什么人
后人应该铭记的医药界的伟人 王,男,汉族,1936年3月安徽省蒙城县漆园,国家新药证书获得者,20世纪60年代发明了“水下无影取气机”受到周恩来总理的表扬,并在全国召开推广现场会,后因研究皮肤功能效应而发现了“皮脑”学说,创立了平衡医学,从事这方面的研究达30余年。
1987年9月以<<医界狂徒--王佑三和他的X效应>>为题,披露了他的事迹。
1988年8月27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用38种语言,向全世界庄严宣告∶平衡医学已在中国诞生。
1989年2月高正文先生撰写的王佑三报告文学专集<<医道怪杰>>,由重庆出版社出版发行;1990年6月他的医学理论专著<<平衡医疗方法学>>,由北京出版社出版发行。
1991年5月<<人民日报>>海外版对此作过连续报道;1992年4月他所研制的超常规药物,在首届全国老年用品博览会上荣获三枚金奖;同年6月,在墨西哥中国实用技术及产品贸易展览会上又荣获一枚金奖。
王佑三先生大事记 1933年出生。
1938年进私塾馆 1939年上小学。
同年“儿童节”获全县演讲第一名。
1945年投考蒙城县立中学,以优异成绩取得全县第一名。
同年投考怀远县“怀西中学”(美国教会学校)。
以第一名的成绩被录取(后未上学)。
前后求学有十年,成绩在班里均为第一名。
1956年修淮河(凤台县八公山筑堤),担任收土方工作。
其收土方准确率达到98%,淮委提倡整个工地推广“王佑三收方法”。
1958年搞水利,是全县第一个使用自制风车排水的人,继而又成为全县第一个“万向风车”(不受风向影响)的设计人。
1959年全国大搞沼气时,被县推荐到阜阳刘集“沼气短训班”学习六个月,结业获第一名。
同年,发明了“水下无影取气机”、“打眼机”和“万能水冲钻”,为此同年秋季中央领导在蒙城主持召开现场会,推广其发明。
还受到省委书记曾希圣、地委书记任松筠的贺电嘉奖。
1962年底建立私人医学实验室,从事人体天然防御力的活动规律和消长关系的研究工作。
理论上由原来的“扶解学说”上升为生物学意义的医疗学。
以此作借鉴,用自己饲养的实验室的动物作试验,并在自己身上注射试验药物6000次左右,割肉使其反复发炎百余处(次),5次危及生命。
研究出了一系列有独特疗效的药物。
1964年,提出未来的前沿科学是探讨人体生命和人体潜能的科学——即“人体生物意义医疗科学”——“平衡医学”。
1965年发明“华夏一号”,即后来的“佑三复方樟脑软膏”。
1966年实验室被“红卫兵”彻底破坏,实验动物被勒令砸死,1356册医学和其他科技书籍被没收,数百万实验记录被焚。
遭游斗。
但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仍坚持科学研究。
1966年农村开展合作医疗,被吸收为大队卫生所“赤脚医生”。
1968年发明了注射剂2647。
1978年,中央电台播放了王佑三先生治疗肾炎和拥军的专题介绍。
1980年10月,罗马尼亚共和国电台,播放王佑三先生创立的“平衡医学”及其治病的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
1981年10月27日,中央人发广播电台播出王佑三治疗肾炎的高痊愈率的消息后,全国各地前往求医者日益增多。
1988年发明注射剂新五号。
1985年5月24日,安徽省人民电台又播送了王佑三义务行医的动人事迹。
到1985年的7月,王佑三接受求医者遍及全国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单以医治疑难疾病之病人,就不下数千人。
1986年5月24日,安徽省广播电台播放了王佑三的科研情况及其动人事迹。
电波道出了“金凤凰”的美誉。
1986年6月25日,《新闻实践报》介绍王佑三二十多年来,为数千人的一个自然村,减免药费的惊人事实。
1987年5月17日,《香港商报》及美国《华侨日报》等四家报纸,报导了王佑三先生治疗肾炎和尿毒症情况,文中说:治疗肾炎病“有一手”。
1987年7月,国防部长张爱萍为“华夏一号外用药”的科研工作给予关心并做出重要批示。
1987年10月3日,《经济新闻报》介绍“华夏一号药”治疗脚裂、冻伤“疗效达92%”。
1987年11月《光明日报》两次载文介绍“医界狂徒”王佑三。
1988年3月,《安徽日报》刊出报导“蒙城县成立人体生态平衡研究所(王佑三任所长)”的文章。
1988年8月27日,中国国际电台邀请王佑三作“谈谈平衡医学”的学术报告。
并用38种语言实况播放。
同时,向世界宣告中国首先提出并发现了人体细胞潜激活剂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超级药物。
1988年11月,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在对华侨广播中,介绍了王佑三治疗有关疑难疾病的报导(诸如小儿哮喘、习惯性流产、颈椎退行性变化、顽固性小儿腹泻等世界性疑难疾病)。
1988年12月,《当代人报》刊出报道“蒙城人体生态平衡研究所派代表慰问老山边防战士”的文章。
1989年10月、1990年1月,中华人发共和国卫生部下达文件,为王佑三发明的“华夏一号外用药”进行了技术鉴定,并作出“具有发展新型药物的科学评价”。
1989年12月2日,《中医药信息报》刊载王佑三的论文《论人类医学危机存在於医学方法论之中》。
1989年,中国中西医药结合研究会、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医药预测课题组”召开“中医药未来的突破”讨论会议,王佑三的论文《明天的医学向何处去——平衡医学方法论略谈》在大会上宣读,会后该论文被收在《第一届全国中医未来学研讨会论文集》的首篇。
1990年2月4日,《文摘报》(光明日报主办)刊出文章:《平衡医学及其创始人——王佑三》。
1990年3月,《中医药信息报》连载王佑三的论文《明天的医学向何处去——平衡医学方法论》。
1990年3月21日,破译“太极八卦图”,指出:“太极图,是三而不是二,无阴不生,孤阳不长,即不是简单的阴到阳的‘阴阳平衡’,而是阴一定要通过临介质才能到阳的阴阳平衡。
根据动态的不同,临介质有相对动态稳态或相对静态稳态之分。
太极图中间的一道‘S’形的弧线就是‘临介质’。
临介质是‘态’也是‘相’。
对万事万物而言,临介质是继往开来的必然过渡。
临介质是动、是静;是有形、是无形;是时间、是空间;是大、是小;是生、是死;是有、是无;是宇宙、时空态;宇宙相或物质相是过度(过桥)、极限。
过桥、极限也是‘相’”。
并指出:阴和阳必须通过“稳态相”才能到达“平衡相”,继则“平衡稳态相”,再则“不平衡相”等等。
任何事物的开始、生成过程和终结都是由“三”来派生的。
人类的医学发展规律也是如此,“平衡医学”出现更是应运而生的新学科。
1990年6月,北京出版社出版了王佑三的论著《平衡医学方法论——人体健康的钥匙》一书。
1992年获得中华人民共合国卫生部新药证书,是我国唯一一位获得该名誉的个人。
1993年,王佑三研制的产品在中国首届老年人用品博览会上,在全部10枚金奖中独占3枚。
2000年7月21日,在《人民日报》(海外版)上发表文章:《“皮脑”,人体的天然抗病魔罩》。
2000年8月11日,《健康报》发表文章:《中医专家王佑三提出“皮脑学说”》。
2002年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药证书。
2004年12月,百家出版社出版王佑三的论著《另一种思维:人体内环保》。
有关许地山的资料
许地山,字地山,笔名落华生(古时“华”同“花”,所以也叫落花生)。
籍贯广东揭阳,生于台湾一个爱国志士家庭。
1917年考入北京大学文学院,1926年毕业并留校任教。
期间与瞿秋白、郑振铎等人联合主办《新社会》旬刊,积极宣传革命。
“五·四”前后从事文学活动,后转入英国牛津大学曼斯菲尔学院研究宗教学、印度哲学、梵文等。
1935年应聘为香港大学文学院主任教授,遂举家迁往香港。
在港期间曾兼任香港中英文化协会主席。
一生著作颇多,有《花》《落花生》等。
中文名许地山外文名Xu Dishan别 名名赞堃,字地山国 籍中国民 族汉出生地台湾台南出生日期1894年2月3日逝世日期1941年8月4日职 业作家、文学家、教授毕业院校燕京大学信 仰基督教代表作品《空山灵雨》《缀网劳蛛》《危巢坠筒》《道学史》《印度文学》故 居广东徐闻县笔 名落华生许地山(1893~1941年)名赞堃,号地山,是中国现代著名小说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许地山家、散文家、“五四”时期新文学运动先驱者之一。
在梵文、宗教方面亦有研究硕果。
许地山,其父许南英是个富有爱国思想的知识分子,祖籍广东揭阳,出生于台湾台南。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许南英临危受命,担任台湾筹防局统领。
他激于民族大义,率众奋起反抗日军的入侵,日寇占领台湾后,遂将全家迁回大陆。
当时因清政府不准内渡官员保持台湾籍贯,许南英便在福建龙溪落籍。
1913年受聘到缅甸仰光华侨创办的中华学校任职。
两年的海外生活,他的思想受到一定影响,后来,他创作的不少作品都取材于此。
1915年12月,许地山回国,住在漳州大岸顶(今苍园街一带),后在漳州华英中学任教,1917年,他重回省立二师,并兼任附小主事(校长)。
1917年暑假,许地山以优异成绩考入燕京大学文学院,学会多种外文和方言。
并经常和瞿秋白、郑振铎、耿济之等人在一起谈论时政,寻求真理,探索改造社会、振兴中华的道路。
他们在北京青年会图书馆编辑《新社会旬刊》,宣传革命思想,发表新文学作品。
当“五四”运动爆发时,许地山作为学生代表经常上街演讲,在天安门前参加游行集会,积极投身反帝反封建斗争。
许地山散文1921年1月,许地山和沈雁冰、叶圣陶、郑振铎、周作人等12人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创办《小说月报》,成为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新文学刊物。
许地山以落华生为笔名在刊物上发表了第一篇小说《命命鸟》,写了一对缅甸青年男女在封建礼教桎梏束缚下的爱情悲剧,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共鸣。
他从此开始了文学创作生涯。
1922年2月10日,许地山在《小说月报》上发表的短篇小说《缀网劳蛛》,为其早期的代表作。
小说反映了作者对吃人的封建礼教的愤懑并给予深刻批判,充分显示“五四”时期新文学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精神。
1922年8月,许地山与梁实秋、谢婉莹等到美国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哲学系学习,1924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并以“研究生”资格进入美国牛津大学曼斯菲尔学院研究宗教史、印度哲学、梵文、人类学及民俗学,两年后又获牛津大学研究院文学学士学位。
1921年到1926年是许地山创作的第一次高潮时期。
这期间,他的12篇短篇小说结集为《缀网劳蛛》;44篇散文小品,由商务印书馆以《空山灵雨》为书名出版。
脍炙人口的《落花生》,以童年漳州生活为背景,明确主张做人要“像花生,因为它是有用的,不是伟大、好看的东西。
”1927年许地山学成回国后,在燕京大学文学院任教。
与此同时,许地山还写了不少宗教书。
如《大藏经索引》、《道教思想与道教》、《中国道教史》(上卷)、《云笈七签校异》、《摩尼之二宗三际论》等,并着手编纂《道教辞典》。
其学术成就,学界有口皆碑。
抗战期间,许地山作为一名热爱祖国的左翼作家,奔走呼号,声讨日寇罪行。
然而,却受当时燕大任教务长司徒雷登的排挤而被解聘。
后避居香港,被聘为香港大学文学院主任教授。
许地山在港大任教期间,在改革教育、教学的同时,积极从事社会教育和文化活动。
他先后发起和组织了“香港新文学学会”、“中国文化协会”,并兼“广东丛书编印委员会”、“中国教育电影协会香港分会”常务理事。
他积极提倡改良中小学课程,建议教育当局创办香港中小学教师讨论会,并担任“香港中小学教员暑期讨论班”主任以及多所中小学校董。
对香港的文化教育事业做出不少贡献,受到各界人士好评,曾被选为香港中英文化协会主席。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后,许地山更是义无反顾地投身抗日救亡运动。
他走出书斋,奔波于香港、九龙等地,在群众集会上发表演讲,帮助流亡青年补习文化课,还在报刊上发表了《七七感言》、《造成伟大民族底条件》等杂文,宣传抗战,反对投降。
在上海沦入日寇铁蹄之下时,著名作家郑振铎冒险收藏了3300多本明、清时代的刊本、抄本,打算转移到香港。
许地山得知后,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不被敌人掠走,毅然答应帮助寄存许地山散文选集。
1938年3月,在汉口成立的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许地山和郭沫若、茅盾、巴金、夏衍等45人当选为理事。
当时大批文化人与青年学生流亡到香港,成立了“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香港会员通讯处”,许地山任常务理事兼总务。
他写了长篇论文《国粹与国学》,在当时影响很大。
他还写了抗日小说《铁鱼的鳃》,作品通过主人公的不幸遭遇,表达了人民坚持抗战的意志和坚强的民族自尊心,受到文艺界的极大好评,被认为是“中国小说界不可多得的作品”。
许地山积劳成疾,导致心脏病逐渐严重。
天不假年,1941年8月4日下午2时,他心脏病再次复发,英年早逝,年仅49岁。
噩耗传出,第一个送来花圈的是宋庆龄。
梅兰芳、叶恭绰、郁达夫、徐悲鸿等许多知名人士送了花圈、挽联。
当天,香港所有的机构和学校下半旗,港九钟楼鸣钟致哀
9月21日香港文化界400多个团体近千名代表举行“许地山先生追悼大会”。
国内及新加坡等地也都隆重集会,痛悼这位新文学运动的先驱者、爱国者
学雷锋的故事
重庆明确雷锋精神具体内涵 在校园掀“学雷锋”热 2011年03月06日 17: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15)
【字体:↑大 ↓小】 中新网重庆3月6日电 (张燕)虽然刚进入“学雷锋月”,但3月的重庆各中小学校园里早已涌动着一股“学雷锋”热潮。
而由重庆市教委号召在该市中小学生中开展的“弘扬雷锋精神,争当雷锋式少年”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也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6日,记者从重庆市教委获悉,2010-2011学年度,重庆将在全市全日制中小学校评选100个雷锋式班集体、100名雷锋式学生。
同时,也明确了雷锋精神的具体内涵:即爱党爱国,忠诚坚定;服务人民,无私奉献;爱岗敬业,螺丝钉精神;刻苦钻研,钉子精神;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言行一致,知行合一;团结友爱,乐于助人;脚踏实地,平凡不凡。
从点滴做起 “雷锋式少年”在身边 在重庆巴南区鱼洞第二小学六年级的蒋梓琪同学眼里,他们班上的包欣怡就是这样的一名“雷锋式少年”。
蒋梓琪记得,在
【第5句】:12地震那天,班上的同学们都吓得往教室外跑,本来已经跑到半途的包欣怡却逆着人流又跑回教室,硬是把班上一名身患疾病、行动不便的同学背出教室,并从三楼一直背到了一楼。
“包欣怡的行动感动了班上的每一个同学,也让班上的同学们感到‘雷锋’其实并不遥远,就在我们身边
”蒋梓琪说,事实上,六年以来,包欣怡一直坚持照顾着班上这位身患先天性疾病的同学。
巴南区鱼洞第二小学的教师告诉记者,以前是学校组织学生们去看望慰问孤寡老人,后来变成学生主动去,而现在每到假期学生们还会带着家长去为孤寡老人们服务。
助人为乐已经成为同学们的习惯,并从学校延伸到家长,延伸到社会。
只要有少先队在,就有献爱心的身影和故事。
师生共同参与 让“学习雷锋”常态化 来自重庆大渡口区37中学的代老师,从身边学生们的故事讲起,同学之间互帮互助、学生拾金不昧、关爱留守儿童、看望孤寡老人等系列学习和生活中的小事,让她至今记忆犹深。
代老师感言,学习雷锋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在平凡的生活中力所能及地去帮助他人,感染和带动周围的人们。
大渡口区教委副主任刘华介绍,“学雷锋活动”融入教育和教学,贯穿在学生们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是该区的特色。
去年以来,该区开展的“小黄帽行动”,全区有近600明中小学生走进社区,帮助孤寡老人打扫房间、陪老人们唠家常。
此外,该区中小学校的老师们组建了家教义工队,常年有1300余名教师为需要帮助的孩子们做免费家教,受益学生达到1万余人次。
重庆江北区教委的陈岳南老师说,多年来,该区劳卫小学、洋河小学、18中的部分班级,在班主任和辅导员的带领下,争做新时期的小雷锋和学习雷锋志愿者,长期坚持走进街道和社区,给孤寡老人、留守儿童、贫困学生献爱心,弘扬雷锋精神已成为该区德育工作的传统和一项常规工作。
(完)
雷锋的故事感悟50字
三一文库()\\\/心得体会范文\\\/心得体会缅怀革命先烈心得体会 缅怀革命先烈心得体会一: 今天是清明节,我想很多同学都回家祭祖扫墓了。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说的就是每当这个特殊的时候,人们都会倍加思念已经死去的亲人,心情难免伤感。
今天在这庄严的升旗仪式上,我们凝视着烈士鲜血所染的国旗,不觉思绪又回到那艰苦峥嵘的岁月:旧中国饱受战争的创伤和帝国主义的欺凌,人民受尽磨难和屈辱。
旧上海的公园门口曾立着一块醒目的牌子,上面写着“华人与狗不得入内。
”外国轮船在黄浦江上肆意闯荡,撞翻中国民船,淹死中国人也不管。
那时洋人在中国土地上为所欲为,国人已丧失了最起码的做人尊严。
祖国危难之时,无数爱国志士挺身而出,为了祖国的独立统一和人民的解放,甘洒一腔热血。
从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的女侠秋瑾,到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的邹容;从江姐到刘胡兰;从黄继光到董存瑞……无数英烈用他们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壮烈的爱国乐章。
难道他们不知道生命的可贵吗?不!他们非常珍惜自己的生命,但是他们深深懂得:在祖国危亡之时,作为一个中国人,保卫祖国,拯救祖国是自己的责任,为了祖国的解放,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战火中出生入死,监牢里坚贞不屈,刑场上大义凛然。
他们用生命、热血换来了华夏民族的新生。
时代的列车已进入 如果,如果没有那些先烈们英勇的奋战,中华民族怎么会迎来今天 是呀
赞美志愿者的赞美词,不用太煽情。
朴实一点
通讯作者一般指整个课题的负责人,承担课题的经费,设计,文章的书写等。
他也是文章和研究材料的联系人。
最重要的是,他担负着文章可靠性的责任。
通讯作者的好处是能和外界建立更广泛的联系。
一些杂志会约你申稿,写综述。
这些会大大地提高你在科学界的地位。
第一作者一般是本文工作中贡献最大的研究人员。
此作者不仅有最多和最重要的图表 (即体力上的贡献),也是文章初稿的撰写人(即对本文的智力贡献)。
如果从知识产权上来说,研究成果算是通讯作者的。
要,说明你的原因,不然会被拒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