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散文集文学网!

形容好大喜功的名言-经典名人名言

文心雕龙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有为有不为阅读训练附答案

“有为”与“无为”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两个重要范畴。一般认为,儒家、墨家、法家主张“有为”,道家、佛家包括禅宗主张“无为”。这里主要以儒、道两家为例作点分析。

儒家主张“有为”论,《易经》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种刚健有为的观点是“有为”论最早、最经典的表达。后来儒家的代表人物孔子主张积极入世、救世,并积极用他的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哲学和以“礼”为核心的政治哲学来挽救“礼崩乐坏”的社会,周游列国,奔走呼号,终其一生。儒家的另外两个代表人物是孟子和荀子,孟子的至大至刚和浩然正气之说,荀子的“制天命而用之”的理论,……都表达了一种刚健有为、积极入世的哲学观点和处世态度。

道家主张无为。道家的代表人物老子主张“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可见,老子是主张无为的,但他的无为论不是最彻底的。他也承认有“有为”,他认为“无为”就是“有为”,或者是通过“无为”达到“有为”。但总的来说,在“有为”与“无为”二者的天枰上,老子还是倾向、偏重于“无为”的。道家的另一个代表人物庄子,可以说是一个彻底的“无为”论者,在庄子看来,“无为”是真正的目的。他主张人只能晏然顺从于天,不能有所作为,也不必有所作为。这就是荀子批评的:“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

应该说,“有为”论和“无为”论都有其合理成分,都有其重要的思想价值和意义。“有为”与“无为”这一矛盾是辩证矛盾。我们在思考这一矛盾时,不能把二者绝对对立起来,而要正确地把握其辩证统一关系、互补关系、平衡关系。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我们既要采取有为的态度,又要采取某种无为的态度,要把二者结合起来,实现二者的互补,保持二者的平衡。一方面要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利用自然,使自然为人服务。这是“有为”。另一方面,我们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又要老老实实尊重自然、敬畏自然、珍爱自然、顺应自然,按自然规律办事,不要违拗自然、破坏自然、践踏自然。这就是“无为”。

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一方面要深刻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按社会发展规律来积极改造社会,推动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这可以叫做“有为”。另一方面又不要瞎折腾,不要拔苗助长,不要扰民扰世,避免无效的“有为”和有害的“有为”。这就是“无为”。坚持发展又“不折腾”,这就是“有为”与“无为”的统一。老子有一句名言很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品味:“治大国若烹小鲜”。他的意思是说治国要象烹小鱼那样,不要随便乱翻动。“治大国”、“烹小鲜”是“有为”,不要乱翻、乱动是“无为”。

在人的处世态度方面,我们同样要坚持“有为”与“无为”的统【第1句】:互补。一方面我们要自强不息,刚健雄强,积极入世,奋发向上,这是处世方面的“有为”。另一方面,我们又不要急功近利、好大喜功,就是有所不为。在处世方面的“无为”,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淡泊名利,保持精神和心灵的清虚、超然。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第1句】:下列关于“无为”的说法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在“有为”与“无为”二者的天枰上,老子还是倾向、偏重于“无为”的。

B.庄子是一个“无为”论者,彻底否认“有为”,“无为”是真正的目的。

C.“治大国若烹小鲜”表明老子对待治理国家方面的主张是既要有为又要无为。

D.庄子认为人只能顺从于天。而荀子认为无需发挥人的'主动性,人应该“有为”。

【第2句】: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有为”论主张改造自然、征服自然;“无为”论主张顺应自然、返回自然。

B.孔子、墨翟、荀子主张“有为”,而老子、庄子主张“无为”。

C.“有为”论和“无为”论大部分都是合理成分,都有其重要的思想价值和意义。

D.在人的处世态度方面,既要积极进取、奋发有为,做入世的事业;又要有精神上的空灵超然、淡泊虚静的精神情怀。

【第3句】:根据文章有关信息进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向大自然进军中,我们既要尊重自然规律,又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B.积极利用“有为”与“无为”的辩证统一关系、互补关系、平衡关系。我们无需考虑他们的对立关系。

C.在处世态度方面的“无为”,来源于人的精神中的无欲,要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D.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作者的观点是有利的“有为”和有效的“无为”要统一。

参考答案:

【第1句】:【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原文第三段“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是说要发挥人的主动性。

【第2句】:【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原文第四段为“‘有为’论和‘无为’论都有其合理成分”,选项夸大了合理成分。

【第3句】:【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通过原文【第5句】:【第6句】:七段我们可以分析:要摒弃他们的对立关系,充分发挥各自的优点。

“每临大事有静气”阅读训练附答案

①“每临大事有静气。”这是晚清两代帝师翁同龢教导弟子时所言,他认为:自古以来贤圣之人,越是遇到惊天动地的大事、险事,越能心静如水,处变不惊。。

②何谓静气?古人云:“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通俗地讲,静气就是“能沉得住气”。历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战,东晋不足十万的兵力要抵御前秦百万虎狼之师,形势不可谓不凶险。但是,主帅谢安此时却在后方指挥所里不慌不忙下着围棋。等到前线军报传来,他只随意地看了一眼,然后又继续下棋。陪他下棋的人实在忍不住了,询问战况,谢安才轻描淡写地说道:“小儿辈已破敌。”毛泽东在长征途中面对万千敌军的围追堵截,泰然处之,用“静气”一次次带领红军化解危机,创造出夺占娄山关、四渡赤水等一系列辉煌战例,在危急关头力挽狂澜于既倒。

③一个人的静气从哪里来?它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需要自己不断地去历练和积累。航天英雄杨利伟,在航天飞行的整个过程心率始终在70次左右,绝对称得上心如止水。在飞船里戴着航空手套用手持操作棒按电脑键盘,难度之大不言而喻。尤其是在万众瞩目、全球媒体关注的情况下,要保证200多次各种各样的操作实现零失误,对于常人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杨利伟做到了,并且完成得如平时练习一样镇定从容。载誉归来时,面对记者他吐露真情:经过十几年如一日不厌其烦的刻苦训练,不断积累经验,普通人也能完成这样的操作。的确,培养静气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这个过程就如“铁杵磨针”一样充满了艰辛和耐心的历练。

④现实生活中,有些人一遇大事就惊慌失措,很大程度是因为心里没底,也就是没有驾驭大事的能力和本领。俗话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书籍就是精神食粮,通过读书,我们可以汲取前人的智慧,增长才干,克服本领恐慌。所以,越是博学的人,视野越开阔,头脑越冷静。还要善养正气。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写道:“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静气要靠正气来支撑。只有正气在身,才能淡泊名利,无欲则刚,才能不为进退滋扰,做到宠辱不惊。

⑤我们正处在战略机遇期,各种问题和矛盾错综复杂,各级领导干部都有一定的压力和紧迫感。越是在这种情况下,就越要“每临大事有静气”,保持轻松的心态和冷静的头脑,做到举重若轻。这样才能担重任而不急,临危难而不乱,科学地制定措施,把握好大局,处理好大事。

(选自《报刊文萃》2012年第1期,有删改)

【第20句】:请结合第②段内容,为第①段横线处补写一个观点句。(2分)

【第21句】:第②段引用古人的话有什么作用?(2分)

【第22句】:阅读③~④段,简述作者是怎样围绕“如何培养静气”展开论述的。(4分)

参考答案:

【第20句】:古往今来,凡成大事者必有静气。评分:本题2分。

【第21句】:形象地阐释了静气的具体表现,引出“静气”的含义。评分:本题2分。每个要点1分。

【第22句】:示例:作者是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的。第③段列举杨利伟的事例来论述培养静气需要不断历练和积累,在第④段先从反面强调培养静气需要广泛阅读,接着又从正面引用诸葛亮《诫子书》中的话来论述培养静气需要善养正气。评分:本题4分。论述思路3分,表达条理清晰1分。

《去年的树》阅读训练附答案

“立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呢?”鸟儿问树根。

树根回答:“伐木人用斧子把它砍倒,拉到山谷里去了。”

鸟儿向山谷里飞去。

山谷里有座很大的工厂,锯木头的声音“沙--沙--”地响着。鸟儿落在工厂的大门上。她问大门:“门先生,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您知道吗?”

门回答说:“树么,在厂子里给切成细条条儿,做成火柴,运到那边的村子里卖掉了。”

鸟儿向村子里飞去。

在一盏煤油灯旁,坐着个小女孩。鸟儿问女孩:“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

小女孩回答说:“火柴已经用光了。可是,火柴点燃的`火,还在这盏灯里亮着。”

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

接着,她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

唱完歌儿,鸟儿以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飞走了。

【第1句】:这个文段选自课文《去年的树》。

【第2句】:在第8自然段空白的地方加上标点。

【第3句】:文中有哪些让你感动的文案,请用线划下来,并文案为什么感动?

答:因为写出了鸟儿十分重友情。

【第4句】:鸟儿两次看着灯火,它会想些什么呢,先想像一下,然后写出来。

答:鸟儿第一看想:树朋友,我终于找到你了,我来给你唱歌。

鸟儿第二个看想:树朋友,我唱的歌你听见了吗?再见了。

【第5句】:你喜欢故事中的鸟儿和树吗?你有什么话想对它们说?

我想对鸟儿说:你真是一只诚实守信的小鸟。

我想对树说:你也是一棵重友情的树。

【第6句】:学了这篇童话,我明白了我们要(做人要遵守诺言)的道理。

阅读理解训练习题附答案

枪响鸟不惊

记得小时候,父辈们常用一道智力题来考我们:树上共有十只鸟,“叭”的一枪打掉一只,还有几只?我那时不谙世事,暗笑父辈们“愚”,当然“九只”。后来经开导方知枪响之后,其余九只鸟便吓跑了,正确答案应为“零”。

我却有一个奇思怪想:假如鸟儿胆子特别大,面对枪口不以为然呢?假如鸟儿机灵,知道猎人不会再放第二枪呢?那么这十减一等于零的答案成立吗?

我的假设并非无稽之谈。你看,在交通安全问题方面就有类似这样的“鸟”,他们“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交警部门“杀一”难“儆百”十减一等于九,而且也可能是【第90句】:九百、九千……。

有一则事例,某地某校学生为贪图上学、回家方便,竟横穿高速公路,致使几名学生被轧死于车轮之下,事故发生以后,尽管学校再三告诫学生不要走高速公路上学、回家,但走高速公路的学生仍然屡禁不止。[17教育网]

“血”的教训为什么不能引起人们的重视呢?为什么不遵守交通规则的人没有减少呢?如此可见,“枪响”未必“鸟惊”

人们常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偶然是必然的表现”。主要原因不外乎两个:一是人们交通安全意识的淡薄。那些不遵守交通规则的人,不清楚国家交通法规,或者对交通安全知识置若罔闻,甚至产生“一回无事,二回成习惯”的侥幸心理。二是有些地方交通管理力度不够,政策落实不到位,常碍于人情,处罚不力,教育滞后。在打“鸟”的过程中,我们的交警“猎人”态度不坚决,或者视线模糊,或不能明察秋毫,或不能“防患于未然”,或对“打鸟”虚张声势,致使“鸟”有惊无险,面对“猎人”的'“枪”常常无所顾忌,依旧我行我“路”。

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交通工具不m断增多,交通安全便尤显重要。因此,交通安全问题必须引起全民的重视,交警部门更应采取各种措施,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在社会上普及交通安全知识,营造一种“遵守交通规则光荣,违反交通规则可耻”的良好氛围。同时,大力提高交警部门的执法水平,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防患于未然”。如此,交通安全十减一等于零的命题才会真正成立。

(选自《杂文天地网》有改动)

【第9句】: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作者的观点。(4分)

【第10句】:划线文案在文中引什么作用?试简要分析。(5分)

【第11句】:阅读本文,文案为什么会“枪响鸟不惊”?请你举出一例证明。(7分)

【第12句】:本文的语言亲切自然,生动形象。请从文中找出你最欣赏的两句,并做简要分析(6分)

(二)【第9句】:呼吁吸取“血”的教训,注意交通安全。【第10句】:过渡作用、点明作者的观点。【第11句】:一交通完全意识淡薄;二交通管理力度不够。例略。【第12句】:故事的引入,鸟的比喻,恰当的引用。能自圆其说均可。

253435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