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变与质变随笔
思想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量变才能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趋势和结果。
阐释:“沉默啊沉默,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爆发”到“灭亡”这是一种质变。引起这种质变的就是沉默的量变。“其实世界上并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成了路”,这是质变,在此之前,则是一个漫长的量变的过程。“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如果停止量变,哪怕只剩下最后一筐土,那也达不到“九仞山”这一质变。生活中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我们很多时候都是失败在接近成功的那一瞬。譬如中国的足球,往往输在最后两分钟。有人把这种失败怪罪于命运,以为是命运在捉弄人,而事实上,是因为我们在临近成功的时候便以为成功的'质变已经发生了。结果我们的心松懈了,改变甚至停止了量变,没有足够的量变,成功便与我们失之交臂。
思想2:度,是事物质和量的统一。
阐释:度是事物质与量最佳的结合点。无论过,还是不及,事物都达不到最佳状态:譬如做饭,水放多了,饭就太稀,放少了,饭又太干,甚至夹生;火候也是,太猛不行,太温也不行,水适度,火候适度,饭做出来才能恰到好处。儒家的中庸哲学讲究不偏不倚,其实就是在寻找事物的一个度。黑格尔曾说,凡一切人间的事物、财富、荣誉、权力甚至快乐痛苦等,皆有其确定的限度,超越这限度,就会招致毁灭。这话不可谓不深刻!当然,不能超越限度并不是说我们不需要达到一个度。不能左倾,并不等于说我们可以右倾,过犹不及。禁欲与纵欲同样不好。另外,我们寻求一个度,也不等于折中主义、和稀泥,求得一团和气;度,不是两者相加除以二那么简单。
量变与质变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识记:
①量变和质变的含义;
②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理解:
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能力方面⑴观察和分析事物的能力。结合学生日常生活的体验,引导学生分析比较量变是指事物在数量上的增减和程度的变化,是不显著的变化,而质变是指事物显著的、根本性质的变化。通过这种方式,提高学生观察和分析事物的能力。
⑵辩证思维能力:通过事例论证学习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提高学生辩证地思考问题的能力。
觉悟方面
认识到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变化的两种状态,既要注重量的积累,又要抓住质变,推动事物的发展。
教学重点
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教学难点
事物在总体上数量不变,由于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了变化,也能引起质变。
教学方法
“阅读——议论——讲授”相结合。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1)请同学背诵《荀子·劝学》。
(2)用幻灯出示《荀子·劝学》中的片断。(目的在于通过学生熟悉的课文、事例人手,进行分析导入新课,引出概念。)
(背诵或出示材料后请同学继续阅读教材第126页第3自然段。)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荀子·劝学》
请同学们思考:
①教材第126页第3自然段右下角老子的话说明了什么道理?
②事物发展的原因有内因和外因,那么,事物发展的状态有哪些呢?
(设计这两个问题的目的是引起同学思考,引出量变、质变概念。)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前面的事例都说明,事物的运动变化。总是先从微小的、不显著的变化开始,经过逐步积累而达到显著的、根本性质的变化。
第三节事物发展的状态
【第1句】:量变与质变
1.量变、质变的含义
(l)什么是量变
事物在数量和程度上的逐渐的、不显著的变化,叫做量变。
事物的量变不论在自然界还是在人类社会,也不论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还是在人们的日常的学习、生活中,都普遍地存在着。
事物的量变是由事物内部矛盾着的双方相互依存、相互斗争引起的,是矛盾双方在斗争中发生的力量上的增减。因为矛盾双方的斗争是在统一体内进行的,通俗地说,还在原矛盾的内部进行的,还没有引起矛盾双方依存关系的瓦解,事物还是他自身,没有变成另一事物。因此,在事物量变的过程中,有一个特点,就是事物的运动是逐渐的、不显著的。
(l)什么是质变 事物显著的、根本性质的变化,叫做质变。
提问:事物的性质是由什么决定的?
(学生回答后,教师讲解。)
前面我们学过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事物内部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事物性质的根本改变(即事物的质变),说到底是由于事物内部矛盾引起的,是矛盾双方的斗争在力量的变化上达到了一定程度,使双方的主次地位发生了根本的改变。通俗地说,原矛盾的统一体破裂了。事物不是它自身,变成了另一事物。事物的运动呈现出显著变动的状态,这就是质变的特点。
下面,我们根据量变、质变的概念和特点的不同,来分析一个具体事例。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127页第2自然段的事例。
(学生阅读后,教师讲解。)
液态的水变成气态的水蒸气的整个过程,经过了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分别呈现出逐渐的、不显著的变化和显著的、根本性质的变化两种特点,这也正是量变和质变的区别。
100C≥100C
实际上,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状态。
2.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这一问题是本课重点之一,因为这是唯物辩证法基本内容之一,占有重要地位;同时,准确掌握运用这一原理,对做好各项工作有重大意义。
掌握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首先要区别二者:量变是指事物在数量和程度上的逐渐的、不显著的变化;质变是指事物显著的、根本性质的变化。可见,“不显著”是量变的特点,体现了事物的连续性。“显著”是质变的特点,体现了事物连续性的中断。
掌握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还要弄清二者的紧密联系。二者的联系表现在:
(1)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先从量变开始,只有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才能发生质变,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不过必须注意量变引起质变有两种情形:一是量的增加或减少达到一定程度时;引起质变;二是构成事物的成分在排列次序上的变化引起质变。
(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一定要引起事物性质的变化。质变是旧质向新质转化的决定环节,是新旧交替的关节点。质变既是前阶段量变的结束,又是新阶段量变的开始。把握质变这一关节点,是正确理解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关键。
量变是事物在数量和程度上的变化,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在量变过程中事物呈现相对静止的状态,在质变过程中事物则呈现显著变动的状态。可见量变和质变有着明显的区别。那么;二者之间又有什么联系呢?下面我们继续学习量变和质变的关系。
(l)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①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没有量变作准备就不会有质变发生。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127页第3自然段至第128页第1自然段。
教师提问:
1)水的物理性质的变化(由液态到气态),是不是突如其来、凭空发生的?
2)如果没有原于序数即核电荷数的'递增,会有元素化学性质的变化吗?(此时可出示元素周期表,加深同学印象。)
(教师归纳、总结。)
液态的水变成水蒸气,是因为,由于水温升高,水分子的热运动渐趋激烈,扩散趋势增强,最终超过了水分子的凝聚趋势而上升为矛盾的主要方面,从而引起了物理性质的根本变化。
从元素周期表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元素化学性质的变化是直接依赖于原子核所带阳电荷单位数的变化的,并且随着原子核电荷数的依次递增,元素的化学性质发生着周期性的变化。
可见,无论是水,还是化学元素,任何质变的发生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决不是突如其来、无缘无故地发生的。没有量变做准备就不会有质变发生。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不过,事物的量变能够引起质变,是不是仅仅表现在数量上的增减,即事物在大小、速度、程度和规模等方面的变化上呢?在事物总体数量不变的情况下,能不能发生质变呢?这就涉及事物量变的另一种形式。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128页第2自然段至第3自然段。看看教材列举了哪些事例来说明事物量变的另一种形式。这种形式是什么?同学们还能补充哪些事例进一步说明这种形式?
(学生阅读、发言后,教师归纳)
②由于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变化引起的质变(板书)教材上列举了很多事例,说明了事物量变的另一种形式;即事物在总体上数量不变,只是由于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了变化,也能引起质变。
“田忌赛马”说的是战国时齐威王与大臣田忌赛马,两人各出上、中、下三匹马,上马与上马赛,中马与中马赛,下马与下马赛,结果田忌三战三败。后来,军事家孙膑给田忌出了个主意,以下马对上马,以上马对中马,以中马对下马,比赛结果,一败二胜,反操胜券。由败到胜,是一个质变,但这一质变并不是由增加马的数量来实现的,而是由上、中、下三匹马排列组合方式的不同造成的。
下面再补充几个事例。(教师可酌情选用。)
人数和素质相同的军队,由于组成方式不同,会导致胜利或失败的不同质的结果;人数和素质相同的劳动力,由于组织和安排的不同,会引起生产结果的质的差异;我国现在正在进行的政治和经济体制的改革,所涉及的就是各种政治要素和经济要素构成方式的变化,一个僵化的经济活动的组成方式与一个有活力的组成方式,必然会造成不同质的经济效果。
只要我们善于观察,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事例比比皆是。如音乐符号【第1句】:【第2句】:【第3句】:【第4句】:【第5句】:【第6句】:7,本身并不表达什么具体形象,但如同木头、砖头等经过人的劳动加工后就构成房屋一样,音符经过作曲家的创造,既能组成雄浑、美妙的旋律,也能组成使人意志消沉的靡靡之音。26个英文字母,由于不同的排列组合,可以构成不同的字、词,并且还能进一步构成宏篇巨著;流传千古。显然,这种质变决非仅仅由音符、字母的数量增减所决定,而是由排列组合的不同所引起的。
在学习上,运用这一道理,就可以科学地运筹时间,适当转换兴奋中心,合理地把读书与其他活动穿插起来,从而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如在学校广为流传的“4十4<8”和“8一I>8”的“公式”,说的就是每天埋头苦读8小时效果并不好;每天学习7小时,抽出l小时锻炼身体,参加课外活动,学习效率反而会比原来更高。有些学生读了不少书,但仅仅满足于死记硬背,不懂得把一点一滴的知识排列组合起来,做到融会贯通,就很难使自己的知识水平有质的飞跃。而有些同学则善于把已知的各种知识巧妙地结合、串联起来,应用于新知识的学习,指导自己的思想、工作和行动,就能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
金刚石和石墨的比较
提问;那么,事物的发展能不能永远停留在量变的水平上?
(启发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讲解。)
(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①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必然引起质变,事物的发展最终是要通过质变实现的。
量变是质变的前提,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但是,量变毕竟不等于质变。而没有质变,事物就不会发生根本的变化,就不会有飞跃,就不会有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一句话,就没有事物的发展。所以,事物的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必然引起事物的质变。
②量的变化只有超过一定的范围和限度才会发生质变。
请同学阅读教材第129页第2自然段、第3自然段。
多媒体显示:
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20xx年10月15日上午9时整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升空。
已经于20xx年10月15日发射成功的“神舟”五号雄姿
中国太空第一人杨利伟
黑格尔在《小逻辑》一书中说:“例如,问一粒麦是否可以形成一堆麦,又如问从马尾上拔去一根毛,是否可以形成一秃的马尾?”“这种看起来好像不相干的增减也有其限度,只要最后一达到这极点,则继续再加一粒麦就可形成一堆麦,继续再拔一根毛,就可产生一秃的马尾。”
教材上举的宇宙速度的事例和黑格尔的这段话都说明了,在“一定范围和限度之内”的量变并不影响事物的存在,不会改变事物的性质。量的变化只有超过一定的范围和限度,事物才会发生质变,由一事物变为他事物。
黑格尔那段话的后面,还有一段话,说明了同样的道理:“……据说有一个农人,当他看见他的驴子驮着东西愉快地行走时,他继续一两一两地不断增加它的负担,一直到后来,这驴子担负不起这重量而倒下了。”
请同学思考第129页“议一议”小栏目中的问题。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一定的程度”、“一定的范围和限度”,就是度。所谓度,就是一定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限度,或者叫关节点、临界点。
课堂总结
总之,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当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引起质变。并且,事物是不断地经过“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两种状态的循环往复,永不停息地向前发展的。
量变与质变课堂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识记量变、质变的含义;理解量变是质量的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能力方面:本课的教学,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分析和运用的能力为主。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善于联系、联想的思考能力。
觉悟方面:引导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分析问题,为下一框题进行正确的方法论、人生观教学奠定理论基础。
教学重点:
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了变化,也会引起质变。
教学方法:
运用故事、漫画等具体的事例,启发、引导学生通过讨论理解抽象的概念和哲理。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故事导入新课)古时候,有个人饿极了,一连吃了六个烧饼,还觉得饿,就又买了一个,谁知道只吃了一半就饱了。这时,他十分恼火,打了自己一个耳光,并责骂道:我是多么不会过日子的人啊!早知道这半个烧饼就能吃饱,我为什么不先吃它呢?前面的六个烧饼,都被我白白浪费了!
(分析)大家看完了故事,就会发现这个人的行为是非常可笑的。如果没有前面六个的量的积累,他只吃半个烧饼是吃不饱的,从哲学上来看,他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只看到事物的质变而忽视量变的积累,为了防止犯类似的错误,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的基本原理。
首选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量变与质变的科学含义。(师生互动)
【第1句】:量变与质变的科学含义
量变:事物在数量和程度上逐渐的、不显著的变化叫量变
质变:事物显著的、根本性质的变化叫质变
师:对比分析量变和质变这两个概念的区别,并举例说明?
生:量变是数量程度上的变化;质变是根本性质的变化。
量变是逐渐、不显著的变化;质变是显蓍的变化。
生:烧开水,烧的过程是量变,烧到100摄氐度是沸腾了、烧开了是质变。
师:(归纳)
项目
变化指向
变化状态
变化结果
量变
数量程度
逐渐不显著
一事物仍是该事物,性质没变
质变
根本性质
剧烈显著
一事物变为它事物,性质改变
大家掌握了二者的区别没有?
思考:量变与质变哪种状态延续的时间长一些?并举例说明。
生:(略)
师:一面闹钟摆在这里,每天都在趋向陈旧老化,但变化不显著,这种变化是量变。某天这面闹钟突然停止了转动,这面钟坏了,这种根本性质的瞬间发生的快捷显著变化是质变。很明显,量变与质变相比,一般来说,量变延续的时间长一些,质变延续的时间短一些。
大家理解了量变与质变的区别,二者有什么共同点?量变与质变都是运动变化状态。下面学习二者的关系。
【第2句】: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第1句】: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讨论:如果只有质变没有量变作为前提和基础会出现什么情况?
生:没有量变,只有质变,闹钟才一摆出来就会坏掉,不能使用。
生:吃烧饼时,一咬就会产生饱的质变。
师:如果没有量变作为前提和必要准备,那么事物的运动变化中就只有质变。只有变化,那么事物时刻会变成它事物,当我们正要去认识它、改造它时的时候,它又会变为它事物,那么我们就既不能认识世界,也不能改造世界,从而会陷入不可知论。其实是只承认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可见从理论上分析是错误的。
从现实上分析只有质变而没有量变也是不可行的。例如:放月假回家,可能就由于事物时刻变为了它事物而不认识自己的家、自己的父母了。可见从理论还是从现实来分析,没有量变作为前提和基础是不行的。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基础。
【第2句】: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讨论:如果只有量变没有质变会出现什么情况?
生:如果只有量变没有质变,古猿就永远不能进化成为
生:社会永远不能进步,永远为茹毛饮血、刀耕火种的年代
师:如果只有量变而没有质变,那么事物永久为同一事物,那么世界就能向前发展,其实是只承认相对静止否认运动,从理论上分析是错误的。从现实上分析只有量变没有质变也是不可行的,就好比吃烧饼,吃一个、十个、一万个、十万个都没有吃饱的质变。可见无论从理论上还是现实上来分析,只有量变没有质变的结果是不行的,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综上所知: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量变和质变是相联的,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基础,那么,量变引起质变的情形有几种?
【第3句】:量变引起质变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事物在数量上的培养,即事物在大小、速度、程度和规模等方面的变化引起质变。另一种是事物在总体上数量不变,只是由于构成事物的成份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了变化,引起质变。
师:分两大组举例说明量变引起质变的两种情形,比一比哪组同学的事例更丰富、更形象
一大组:一棵树不能成森林,许多树构成了森林。
一双筷子很易折断,十双筷子很难折断。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一粒沙不成堆,很多沙成沙堆。
二大组:氧气和臭氧都由氧元素构成,但由于氧原子排列不同,物理化学性质就完全不同。
屡战屡败与屡败屡战,排列不同,表达效果绝然不同。
音乐符号【第1句】:【第2句】:【第3句】:【第4句】:【第5句】:【第6句】:7经过作曲家创造,能组成不同的乐曲
师:量变引起质变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事物在数量上的培养引起质变。另一种是数量不同,但是内部结构、排列次序的变化能引起矛盾力量双方对比的改变,从而导致事物性质改变。如田忌赛马(分析略)数量不变结构的调整引起质变,运用到经济生活中,要求我们进行经济结构调整,走集约化增长的道路,从而提高经济效益,增强经济实力。
师:有了量变是不是必然有质变?
生:量变只有达到一定程度能才变化质变
【第4句】:量的变化只有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发生质变
师:为什么说量变只有到一定程度时,才会引起质变?
生:因为事物的变化发展是由事物的内部矛盾引起的。当矛盾双方在斗争中力量的增减还没有引起依存关系的破裂时,事物处于量变状态。而当矛盾双方在力量上的变化达到一定程度时,必然引起矛盾双方地位的变化,从而使依存关系破裂,事物的不会发生根本变化。
师: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改变,而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
师: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一次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就等于事物发展变化的终结吗?并举例说明:
生:吃饭——吃饱——再吃——再吃饱——……
生:小学——初中——高中——大学——……
【第3句】:事物是不断地通过“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这两种状态循环往复,永不停息地向前发展的。
师:一次量变到质量,整个世界并不能真正向前发展,事物只有经过量变和质变这样两种状态的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永不停息地向前发展,才能推动世界日新月异不断进步。
小结:
课堂作业
【第1句】:单选题
【第1句】: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是(C)
A、运动和静止
B、新事物和旧事物
C、量变和质变
D、速度和质量
【第2句】:“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哲学寓意是(B)
A、要重视事物数量上的变化
B、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C、路要一步步的走
D、生命在于运动
【第2句】:问答题
材料: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徐特立,早年赴法国勤工俭学坚持学法文。有人说他年龄大,学习太难。他说:“我今年43岁,一天学一个字,一个可以学365个字,七年可以学2555个字,到了50岁,不就是一个通法文的人了吗?”后来,经过【第4句】:五年的学习,他终于能用法文阅读科学书籍。试分析该材料中,包含了什么哲学道理?
答案:(1)材料中包含了量变质变的辩证关系的原理。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2)要取得通一国文字的质变,必须一点一滴地学,进行量的积累,只有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引起质变。
《量变与质变的关系》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人民老师,我们要有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反思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量变与质变的关系》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在新课改理念指导下,教学工作要结合学生实际,贴近生活。课堂教学可以运用小游戏、视频、漫画(动画)等多种形式,借助多媒体技术手段,创设情景,引导学生阅读、思考、讨论、回答,从而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中,掌握知识、生成能力、提高觉悟。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让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动情读、动手做、动脑思、动口议、动位展。
在此次教学中,我讲的课题是《量变与质变的关系》。教学指导思想是贯彻新课标理念。“量变与质变”这一框题既是对第二课发展观点的进一步具体和深化。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识记量变、质变的含义,理解量变与质变的关系。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分析和运用的能力为主,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善于联系、联想的思考能力和探究能力。使学生明确任何成功的`取得都需要长期的艰苦努力,从而培养学生的恒心、毅力和坚持不懈的品质。教学重点是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难点是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了变化,也会引起质变。
环节设计有,知识回顾——新课导入(吹气球游戏)——教学目标展示——探究活动——分组讨论——总结归纳——一分钟视频,激励学生。
总体而言,完成了既定教学目标。通过各位老师的评课,也发现了许多问题。一是与学生互动不足。二是教学内容设置过多、过细。
通过此次公开课,我深受启发,作为年轻教师,应该多学习,多创新,用于打破常规,推陈出新。这是对我最大的启发,也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思想政治课教学也同样要努力追求一种感情抑扬顿挫,或奔腾似江水,或抒缓如清流的课堂教学环境,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可见,要使课堂教学富有“人情味”,充满“活力”,师生之间建立纯洁的情感联系至关重要,学生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这就要求教师善于抓住“情感点”去了解学生,热爱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关心他们的成长,耐心解答他们的问题,帮助他们克服各种困难,以博得学生的信任,从而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具体说来,课堂教学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我认为:
首先,教师应该全面提高自身素质。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有创新型教师。体现创新不仅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而且具有良好的业务素质来驾驭课堂教学,要保持自己的一桶水常满常新,这样,课堂上才能有效进行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情感知识的双向交流,才能对学生提出的高、难、深的问题进行令学生信服的点拨和说明。从而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教师只有不断创新,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适应新课改的需要。
其次,引导学生敢于打破常规,进行逆向思维。善于“给现象,巧设问”,给现象包括情景、材料、图表和观点;巧设问就是对重大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问题,特别是热点问题进行设计,引导学生去思考、探索。
再次,课堂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意识,不断提高学生质疑的水平和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合作,以诚相见,相互支持的精神,尊重他人的独创见解和创造性言行的集体风尚。
最后,我们要正确认识基础知识与能力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不是消弱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相反,要求学生牢固的掌握基础知识。所以,要重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正确理解,基础知识是各种能力的载体,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就谈不上能力的培养。
课堂教学要创新,作为年轻教师更应该多学习多钻研,尽快提升业务水平和业务能力。构建师生、生生多变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共同分享课堂教学成果。我会多请教师傅和各位老师,尽快成长起来。
上一篇:领导的重要性名言-经典名人名言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