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而当我进一步走进心斋坊,了解现实中的了凡先生,竟然发现出奇的巧合,他和明朝袁了凡先生在命运轨迹上有着极其相似的经历。
【第2句】:佛学里把这个世界叫做“娑婆世界”,翻译过来便是能容纳许多缺陷的世界。这个世界本来就是有缺憾的,没有缺憾就不会被称为“人世间”。
【第3句】:功夫做到转身处……譬如穷子,久失慈母,十字街头,忽然撞见,执手牵衣,彼此双泪如雨,当此之时,只合欢笑,因甚却哭?不是苦心人不知。——《天如和尚文案》
【第4句】:我们常常无法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应该在乎什么,应该放下什么,所以被心魔所困。其实,只要放下散乱的心,提起专注的心:放下专注的心,提起统一的心;放下统一的心,提起自在心,就能放松身心,提起正念,就能彻底放下。
【第5句】:佛教的“信”,具体包括六个方面:信事、信理、信因、信果、信自、信他。缺少其中之一部不是完整的信,能做到完全相信,是极为困难的。
【第6句】:譬如火烧木,须臾作灰烬,智火焚业薪,当知亦如是。又如灯破暗,一念尽无余,诸业之暗冥,多劫所积聚,牟尼智灯照,刹那悉除灭。《大乘密严经》卷中,显示自作品
【第7句】:学佛须先了解无常的道理,如能了彻此理,才能来去自在,做自己生命的主人,迈向光明的境界。
【第8句】:【禅语悟道】对无缘的人,不起排斥、恼恨心;对有缘的人,不起贪著、执爱心。
【第9句】:长沙景岑禅师说:“热即取凉,寒即向火。”南宋无门慧开禅师有诗偈:“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菜根谭》上说:“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看天上云卷云舒。”这些都是“平常心”的最佳体现。
【第10句】:经书禁咒术,工巧诸技艺,尽现行此事,饶益诸群生。《维摩经》卷中,佛道品
【第11句】:众生无边誓愿度,福智无边誓愿集,法门无边誓愿学,如来无边誓愿事,无上菩提誓愿成。《发菩提心戒仪》
【第12句】:多一分对他人的疑虑,就少一分对自己的信心;否定世间的一切,自己的信念也将随之消失。
【第13句】:做人不一定要像水晶玻璃透明胶,可以保留一点,让人去体味,这远胜过直肠子去得罪人。
【第14句】:【佛心禅语】 不要因眼前的成绩而忘乎所以,把自己看得低一点就会多一分防范, 高一分警惕;而心一旦飘起来,脚就会高起来,脚下的石头就会松动。只 要脚下的石头一松动,就有坠入深渊的危险。
【第15句】:无我为学问第一。调伏身心励令清净为持戒第一。利他不贪为布施第一。观照自心为口诀第一。知一切如幻为对治根尘第一。不同凡夫为行动第一。远离三毒为成就第一。一切不贪着为神通第一。常居卑下为忍辱行第一。舍离世事为精进第一。妄心不起为禅定第一。一切相不取不着为智慧第一。(古印度)阿底峡
【第16句】:见妙女色起贪心者,应起四种厌离之想,云何为四?所谓退失想、颠坠想、行厕想、脓溃粪秽不净之想。……若起此想犹生贪心,又应更起三种亲想:所谓于母等类起于母想,姊妹等类起姊妹想,于女等类而起女想。《大宝积经》卷四十四,菩萨藏会
【第17句】:我们都想让不安定的心安定,却很难做到,反而浮躁、焦虑,原因是我们从生到死一直在不断向外求。已经获得一些世间的成功,却仍然不满足,并为追求更大的成功不停地造业。有些人失败,却体认不到因果报应,仍然继续造业。现在我们的所思所做,注定了难以获得内心安定,更不用说稳固或发挥功用了。
【第18句】:慈心无害想,不害于众生,心常无怨结,是则升天路。《杂阿含经》卷四十九,第1229经
【第19句】:【天天禅语】对于有意识地去生活者而言,人生就是一场修行之旅,但对于无意识地去生活的人来说,人生的确是一种大的惩罚。
【第20句】:若常愁苦,愁遂增长;如人喜眠,眠则增多;贪淫嗜酒,亦复如是。《大般涅槃经》卷十七,梵行品
【第21句】:于是菩萨惠施佛、辟支佛,下及凡人,皆悉平均,不选择人。恒作斯念:一切由食而存,无食则丧。是谓菩萨成就此初法,具足六度。《增一阿含经》卷十九
【第22句】:要评论人吗?要发表不同意见吗?等一等!先问一问我们的心:是不是心平气和?是不是柔软慈悲?若不是,慎开其口。
【第23句】:以是发心当得佛故,应知此人即与三世诸佛同等,即与三世诸佛如来境界平等,即与三世诸佛如来功德平等。……才发心时,即为十方一切诸佛所共称叹。《华严经》卷十七,初发心功德品
【第24句】:多数人正在从事自己既不热爱也不打算认真干好的事,但仍然凭着忍耐力、责任感和天生的勤劳坚持着,这很可敬,也很可悲。值得热爱的工作很多,总可找到一样;找不到的原因,只是没有理解工作的意义。
【第25句】:在行走时,保持持续地觉知禅修业处,这是在修止;持续地观照行走的名色法,或观照名色法的无常、苦、无我,这是在修观。
【第26句】: 生活中不应该存在失望和绝望,世界是美好的。不要总是因为一点小 事而失去生活的希望,不要轻易发脾气。对生活应该充满希望,因为生命 中有很多人、很多事值得我们去努力、去争取。
【第27句】:凡所见色,即是见心。心不自心,因色故有。(唐)道一禅师《古尊宿文案》卷一
【第28句】:若夫瑜伽、唯识,乃极数之书也;《华严》、《楞严》,穷理之经也。数、理俱精,如不透禅宗,乃叶公画龙耳,岂能兴云作电哉?(明)真可《紫柏尊者全集》卷五,《法派宗派说》
【第29句】: 执著,听起来是一个人的优点,然而,它也是一个人最大的缺点。执 著,说得不好听一点,就是顽固不化,就是死钻牛角尖。
【第30句】:【禅悟人生】人生有四苦:一是看不透。看不透人际中的纠结、争斗后的隐伤,看不透喧嚣中的平淡、繁华后的宁静。二是舍不得。舍不得曾经的精彩,舍不得得意处的掌声。三是输不起。输不起一段情感之失,输不起一截人生之败。四是放不下。放不下已经走远的人与事,放不下早已尘封的是与非。
【第31句】:因为单纯,所以内心的渴求十分简单,不分别、不虚伪,只是以纯净的心来应对生活的需求。仔细观察婴儿,他们都有非常专注的本事,真的活在当下,不挂虑过去,也不担忧未来,饿了就哭、吃饱就睡,哭的时候专心哭,笑的时候专心笑,就是那么单纯。——永固法师
【第32句】:若菩萨作是言:我当庄严佛土,是不名菩萨。何以故?如来说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第33句】:别总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学会自己欣赏自己,等于拥有了获取快乐的金钥匙。欣赏自己不是孤芳自赏,欣赏自己不是唯我独尊,欣赏自己不是自我陶醉,欣赏自己更不是故步白封……经常要自己给自己过节,学会寻找愉悦的心情。
【第34句】:【天天禅语】有时我处理一件困难的事情,即使是一件大事,我仍然能坦然、从容且顺利地解决,究其原因,发现当时的我自我没有那么强大,私心也没那么严重;有时我处理一件困难的事情,哪怕是一件小事,自己却心烦意乱,处理得不够融洽,究其原因,发现当时的我自我高大,私心严重。总之,一切唯心所造。
【第35句】:报应真的会发生吗?佛日:善恶之事,自由心作。祸福由人,如影追形,响之应声。一《佛说阿难分别经》
【第36句】:身在俗世操劳一生,却能心安身安,这着实是一件不容易实现的事。想做到心安身安,需要我们转换对生活的态度,持一颗清静的心,将眼前的每一件事兰5做修行,把生活和修行结合起来,在忙碌中实践并体验生活。
【第37句】: 什么是洪荒?这就是。什么是永恒?这就是。相遇一万年, 纠缠一万年,拥抱一万年,独立一万年,石头还是那石头,流水还是 那流水。仿佛两个相依的灵魂,仿佛两颗相连的心,踏着相同的旋 律,上演着永恒的二重奏。这是来自蛮荒的交响,相似却绝不重复, 总是让你常听常新,永不厌倦。
【第38句】:(五)大乘戒于乘缓者,乃名为缓,于戒缓者,不名为缓。《大般涅槃经》卷六,如来性品有声闻乘持清净戒,于菩萨乘名大破
【第39句】:贫中之贫的人,不仅物资、知识贫乏,见识也窄浅;更有既贫且病者,心态孤僻,常觉得自己被人遗弃……我们应设法给予更多的关怀和引导,才能帮助他们脱离苦难。
【第40句】:慈心观众生,如母念一子,于仇不追恶,更生怜悯心。《菩萨念佛三昧经》卷三
【第41句】:烦恼由心产生,世间烦恼本是庸人自扰。一个人如果在面对世事变幻的时候,能够始终保持自己的本心,不生妄念,又何来烦恼呢?
【第42句】:一切世间所有福德,不及如来一毛功德。《优婆塞戒经》卷一,修三十二相业品
【第43句】:佛门即空门,悟极返空,既然众生都在苦苦求索着“空门”的真谛,佛祖自然不会将门关闭,而是大开佛门,只待有缘人。空是悟后所抵达的一种境界,悟来悟去终是空。
【第44句】: 透过每缕禅语都能见到太阳,通过每段祥事都能抵达心灵;禅是面镜子可以照亮人的心境,禅是盏明灯可以指引人的心路。
【第45句】:要保持能永远处于喜乐状态的世界出现,唯一有效的方式,就是你内在的态度——你的批判消失!一切你看不顺眼的人、你看不顺眼的事、你看不顺眼的物、你看不顺眼的情境、你看不顺眼的环境、你的那个看不顺眼的心境彻底地?肖失。一庄圆法师
【第46句】:于不定事中,必应用不定智。……若人于一切法中决定知,是人则必堕必定邪论中。若一切法必定,则诸所为应不须人工方便而得。《十住毗婆沙论》卷十
【第47句】:无方便慧缚,有方便慧解;无慧方便缚,有慧方便解。《维摩经》卷中,文殊师利问疾品
【第48句】:婚姻法则:遮遮掩掩过一生,坦坦荡荡过三天。康熙皇帝曾说过一句话:不聋不瞎,不配当家。一个好的婚姻存在于“盲妻子”和“聋丈夫”之间!
【第49句】:住戒有慧人,修习心与慧,有勤智比丘,彼当解此结。《杂阿含经》卷二十二,第599经
【第50句】:穿过时光的长廊,回望经年的风景。淡淡里,出尘,若画;入尘,若禅。指尖如蝶翩落的文字,有温润,有潮湿,有感动,有珍惜。
【第51句】: 因为慈悲,人生路更宽 慈悲是学佛的最高境界,慈悲是在为我们修福,对别人慈悲就是对自 己慈悲。
【第52句】:恋爱时,他想你只能给你打电话发短信;而结婚后,他可以对你呼之即来,挥之即去。
【第53句】:人的生命本来微不足道,但是有一样东西却重于泰山,那就是——慧命。它可以不断延续,发挥良能,让后世的人循着这个脚步不断前进。
【第54句】:问:“云何为空?若道有空,还同质碍,若说无空,即何所皈依?”答:“只为未见性,是以说空;若见本性,空亦不有。如此见者,是名皈依。”——《神会文案》
【第55句】:富有的人常常为管理钱财而烦恼;贫困的人往往为找求生计而烦恼;老年人经常为养老治病而烦恼;年少的人往往为学习成绩而烦恼。毕竟是处于轮回,无论贫富贵贱,还是男女老少,都各有各的执著、烦恼与痛苦。这就是轮回的本质,也是世间的事实。学佛就是为了让我们从轮回苦海中彻底获得解脱并圆满觉悟。
【第56句】:佛陀在《三摩地王经》中曾说:“眼耳及鼻非正量,舌身意亦非正量,倘若诸根是正量,圣道为谁为何用。”由于我们凡夫的六根不是正量,所以我们所看到、听到、知道的一切的一切不是绝对的真理。假如我们凡夫的六根是正量,看到、听到和知道的一切都是真理的话,那么佛陀的圣道为谁起到何作用呢?
【第57句】: 人是生而不独立的,生而与他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阳 光、空气、水,民族、国家、社会,以及世间的一切,被所有的人共 享、争夺,没有谁能够置身事外。唯有灵魂属于个人,一个人能否坚 持自己独立的灵魂,自己要负全责,没有任何理由推诿。崇尚独立的 人们,先要自问自己的灵魂是否已经独立。
【第58句】:观色如聚沫,受如水上泡,想如春时焰,诸行如芭蕉,诸识法如幻。……无实不坚固,无有我我所。《杂阿含经》卷十一,第265经
【第59句】:彼诸菩萨求正法时,当何所求?……以要言之,当求一切菩萨藏法、声闻藏法,一切外论、一切世间工业处论。(古印度)弥勒《瑜珈师地论》卷三十八
【第60句】:正确地放下,是一个人生理与心理健康成熟的表现。我们应该根据自己 的实际情况,放下自己能力以外、精力不及的部分,放下那些不切实际的目 标,唯有如此才能从中解脱出来,把握住正确的道路和方向。只要随遇而安 就能自得其乐;只要放下就能解脱。放下是一种选择、一种智慧。
【第61句】: 偶尔说蠢话做蠢事,是人都在所难免。但说过做过之后必须 自觉,能够反思,争取今后少犯点蠢,才是人生要义。
【第62句】:心净指我们每个人的心性,我们每个人的心性净了,每个人的佛土清净了,那么国土就能清净了。
【第63句】:【执迷反而失更多,无心栽花花自发】1.珍惜自己所有,努力奋斗想要的。2.不患得患失,方可决胜千里。3.得失可以转化,记着:你不放弃生活,生活绝不会放弃你。4.莫因小失大,为人处世莫耍小聪明。
【第64句】:现今社会有一种通病——“缺爱症”。大家若能先由自我做起,充足自己的爱心,然后互相付出,将这分爱充足于社会,社会就能祥和。
【第65句】:太多时候,因为太在乎一个人,太想留住一些美好的东西,太想抓住某种名利或地位,反而失去了它原本的初衷。太想得到的幸福越抓得紧,它消失得越快;太想得到的爱人越靠得近,他离得越远;太想拥有的成功,因为太急功近利,最后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第66句】:万物因为大地的宽容显现无尽生机,百花因为严冬的宽容才有浓浓春意。宽容,于人于己都是一种“精神补品”。
【第67句】:人命极短,在世须臾间耳。生死长远,多诸畏难。若死来至,于中啼哭,骨节离解,身体烦疼,而是无有救者,非有父母妻子奴婢仆从国土人民所能救也。《增一阿含经》卷五十,大爱道般涅槃品
【第68句】:任何人的行为不会消失,它会回来与主人相会。作恶的蠢人将在另一世界看到自己受苦。《经集》第三品,第十章《拘迦利耶经》
【第69句】:师生之间不仅是靠知识结缘,更要靠德义相感。知识从哪位老师那儿都可以学到,老师的人格和品德,是学生从老师那儿得到的最具独特价值的东西。
【第70句】:佛经上说:“生又何尝生?死又何曾死?”本来生生死死、死死生生都是在同一个循环中。所以说:死是生的开头,生是死的起点。——证严法师
【第71句】:长久以来,我们的思维都进入了误区,总觉得执着是好的,坚持是好 的,百折不挠是最好的,要想达到目的,这是最好的“捷径”了:只要执 着、坚持、百折不挠,就一定能实现“1+1》2”,奋斗和成功之间可以直接 划等号。
【第72句】:禅告诉我们,人必须把覆盖在真我之上的虚伪面具撕下来,这样才能生活得轻松自在,显露出朝气和活力。——郑石岩
【第73句】:五蕴五大种,六根及六处,无知烦恼暗,自性悉清净。《佛说大悲空智金刚大教王仪轨经》卷三
【第74句】:譬如种在良田则能生长,如是迦叶,菩萨亦尔,有诸结使,离世间法,能长佛法。譬如高原陆地不生莲花,菩萨亦复如是,于无为中不生佛法。迦叶,譬如卑湿淤泥中乃生莲花,菩萨亦尔,生死淤泥邪定众生,能生佛法。《大宝积经》卷一一二,普明菩萨会
【第75句】:路是人走出来的。千里之路,必须从第一步开始;圣人的境域,也是自凡夫起步。
【第76句】:上来。放下心中的妄念、放松身体、放松心情,没有负担是最舒服的事,人只有无依无求,才能体会到真正的快乐。
【第77句】:真诚源于感恩之心:无论众生以顺缘的方式利益我们,还是以逆缘的方式伤害我们,都会使我们成长、坚强与成就,所以对我们恩德很大,我们对众生值得真诚。包容源于平等之心:无论任何民族、任何宗教与任何国家,都怀着同一个梦想而共存于同一个世界,地球是一个大家庭,我们应该相互包容、相互与谐。
【第78句】:首先,以身体的行为清净让不安定的心安定;中问,以口的言语清净让安定的心稳阎;最后,以意的思想清净让稳同的心发挥功用。这就是身、口、意三门清净的修持过程。
【第79句】:舍一切烦恼是布施,与诸法无所起是持戒,与诸法无所念是忍辱,与诸法离相是精进,与诸法无所住是禅定,与诸法无戏论是智慧。
【第80句】:宁愿跑起来被绊倒无数次,也不要规规矩矩走一辈子;真正的规矩都是在反复的错乱之后,平静大都缘于喧哗,拿起方能放下!
【第81句】:见身无实是佛身,了心如幻是佛幻,了得身心本性空,斯人与佛何殊别?拘留孙佛偈《五灯会元》卷一
【第82句】:如来虽为一切众生演说诸法,实无所说。何以故?有所说者名有为法,如来世尊非是有为,是故无说。《大般涅槃经》卷二十,婴儿行品
【第83句】:在花费方面量力而行是非常必要的。如果你为了给自己争面子而铺张,那么最终吃亏和难受的只能是你自己。
【第84句】:什么是布施?受人误解你泰然处之,你是在布施自在;受人漫骂你坦然一笑,你是在布施宽容;被人欺骗,你风轻云淡,你是在布施真诚;布施可以用任何形式存在。
【第85句】:整日陷于比较、计较,怎能悟道呢?大鹏鸟一展翅能飞几百里,但仍不能飞越生死。看透了这一点,就会明白:人与人之间没有比较的必要,走好自己的路,就能创造属于自己的独特价值。
【第86句】:不浮不燥,不争不抢,不去计较浮华之事,不去在意卑劣之人!永远不要让自己迷失在别人的纷言纷语中,因为没有谁可以拥有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无敌魅力,所以没必要因为一个人的一句话就轻易改变自己,坚持做自己,才是独一无二!
【第87句】:佛家认为众生平等,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万事万物皆有生命,皆有灵性,皆有佛心。在诞生之始,在生命之末,所有的人和物都是平等无异的。
【第88句】:万缘放下,一念单提,如救头燃,如丧考妣,如鸡抱卵,如龙养珠,不期小效,不求速成。但只一心常恁么念,是名无上深妙禅门。此则根身器界,密随其心念念转变。《彻悟禅师文案》
【第89句】:能寂静意故名人,以五趣中能寂静意无如人者。故契经说:人有三事胜于诸天:一勇猛,二忆念,三梵行。《大毗婆沙论》卷一百七十二
【第90句】:我们在遇到绝路时,要鼓起勇气,去开辟一条道路。勇气存在于每个人的心底,只看我们能否将它激发出来。其实,现实生活中的勇气就存在于你对未来存有的希望中。很多时候,有些事情看起来没有回旋的余地,但只要不放弃,坚持到最后一刻,就可能出现转机。
【第91句】:慈悲待人并不需要过多的话语,微微一笑就能把慈悲的善念传达给他人。慈悲是一种真实的能量,它能融化人们内心的冰雪。
【第92句】:【处事圆融,可助成功】 懂得顺应各种对象、不同环境来改变自己的态度,以最恰当的方法 让对方接受自己的主张,就可能助你成功。
【第93句】:没有数字的代价,即为“无量”。不辞劳苦的付出,便是“大慈悲”。付出劳力又服务得很欢喜,便叫做“喜舍”。
【第94句】:要培养一分清净无染的爱。在感情上不要有得失心,不要想回收,就不会有烦恼。
【第95句】:如来藏不老不死、无量无边、不生不灭、不常不断。《大宝积经》卷三十二,出现光明会
【第96句】:而把握空闲的时间,挖一口属于自己的井,当未来年纪大了,不管是体力还 是智力都比不过年轻人了,还是有水喝,而且喝得很悠闲。
【第97句】:当我们处于顺境之时,如果顺境成为修行的障碍,我们不应心安理得地享乐,应以惭愧之心好好忏悔;当我们处于逆境之时,如果逆境成为修行的助缘,我们不应灰心丧气,应以坚强之心勇往直前。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凡是圆满福德资粮与增长智慧资粮的事情,我们都乐意接受。
【第98句】: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乃至梦中,尚不忘失菩提之心,况复觉时。《胜天王般若经》卷二
【第99句】:若欲礼佛者,当来及过去,当观空无法,此名礼佛义。《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八,听法品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