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散文集文学网!

很经典民间俗语俗话文案,句句精辟透彻!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1句】:张飞扮姑娘——咋搞昨不像

【第2句】:【买卖成交一句话】(谚)凭着一句肯定的话,买卖就成交了。指做生意得讲信用。

【第3句】:【孙猴子的脸——说变就变】(歇)《西游记》第二回描写,孙悟空从菩提祖师学成七十二般变化,念个咒语,要变什么就变成什么。形容多变,难以预测。

【第4句】:【英雄造时势,时势造英雄】(谚)时势:当时的形势。指英雄人物能创造时势,时势也能造就英雄。

【第5句】:【一步棋走错满盘输】指犯了关键性的错误。相关的:走错 了一步棋/棋差一着便为输/下棋干着,全看最后一着。姚 雪垠《李自成》:“自成明白,在这千钧一发的危险时刻,一步 棋走错就会全盘输掉,所以他尽管非常愤怒和激动,却不肯 马上下命令。”

【第6句】:一棵草易凋,一滴水易干。

【第7句】:狗吃主人心肝一忘恩负义

【第8句】:【 前有车,后有辙】辙,轮迹。谓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 袁静孔厥《新儿女英雄传》:“前有车,后有辙,双喜就是我的 榜样!”

【第9句】:【三句甜,两句苦】(惯)指一会儿软的,一会儿硬的,连劝带吓唬。 也作三句苦,两句甜。 三声紧,两声慢。

【第10句】:【一身不入是非门】极力避免陷入是非、纠纷。成语:明哲 保身。茅盾《子夜》:“要么乘公司还没露出败相的时候就把 资本抽出来吧,不管他们的八个厂将来有多少好处,总之是 一身不入是非门吧!”

【第11句】:【藕断丝不断】(惯)藕:莲的地下茎,长形,肥大有节,白色,中间有许多管状的孔,折断后有丝。 藕被切断以后,上面还有丝连着。 比喻从外表上看关系是断了,感情并未断绝。多指男女之情也作“藕断丝连”。

【第12句】:念九九表——说话算数

【第13句】:【宁作治世犬,莫作乱离人】(谚)治世:没有动乱的太平盛世。乱离:兵荒马乱的动荡时局。宁可在太平年间做狗,也不要在动乱年间做人。指动乱年间人们苦不堪言。 也作宁做太平狗,莫做乱世人。 宁作太平犬,毋为乱世人。

【第14句】:一口棺材睡两人——死对头

【第15句】:爷爷要浇花时,一会儿叫奶奶去帮忙拿水壶,一会儿又吩咐奶奶去放水。奶奶不耐烦地说:“你呀,吹箫还让别人帮你捺眼,自己净图省事!”(安徽·宣州)

【第16句】:【 功劳记在自己账上】功劳全归自己。夸大自己的作用,抹 煞别人的成绩。类似的:功劳归自己,错误推旁人。张涛之 《中华人民共和国演义》:“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个人是渺小 的,不管作出多么大的成绩,都不要把功劳记在自己账上。”

【第17句】:老师批改作业时找不到红笔,就问:“谁有红笔,让老师用用?”同学们立刻给老师递了好几枝。老师用了一枝,不显;又换了一枝,还是不显。老师笑着说:“你看看,这圆珠笔还认生哩!”(河南·孟津)

【第18句】:鹅卯石砌墙根——根基不稳

【第19句】:【一人作罪一人当】(谚)自己犯下的罪行,由他自己承担。指刑罚只处分直接犯罪的人,不得株连他人。 也作一人有罪一人当。 一人犯法一人当。

【第20句】:【哑子掘着藏金——心里说不出的欢喜】(歇)指事情正合心意,心里有无法用言语表述的欢喜。

【第21句】:【打翻了五昧瓶——甜酸苦辣咸样样全】(歇)五味:指酸、甜、苦、辣、咸,泛指各种味道。形容心情极其复杂,各种感受都有。 也作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都有。 碰翻了五味瓶——咸酸苦辣都涌上心头。 泼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咸各色俱全。

【第22句】:【平地一声雷】(惯)比喻突然发生一件震动人心的大事。 也作平地一声惊雷。 平地起雷。

【第23句】:【想当然】“想当然”指做事没有根据,不加考证,只凭主观想象。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太普遍了。 “想当然”源自《后汉书·孔融传》。东汉末年,曹操与袁绍共争天下。有一次,曹操打了胜仗,长子曹丕私自将袁绍的儿媳甄氏纳为妾。孔融听说后写信给曹操,提到武王曾把纣王的妃子赐给弟弟周公旦。曹操没有领会到孔融是在讽刺自己,便问此事出自何典,孔融随口答道:“以今度之,想当然耳。”意思是以今之事,想起当年。名人一句话,形成一个词。楷模“楷模”指榜样、模范。“楷模”一词源于两种树木,据《资治通鉴》卷五十五记载,东汉时期的太学生中广泛流传有“天下楷模李元礼”这样的说法。北宋人陈奕在其所编著的《履斋示儿编》一书的卷十三中说:“孔子冢上生楷,周公冢上生模,故后世人以为楷模。”

【第24句】:属王八的——缩头缩脑

【第25句】:金弹打麻雀——不惜代价;得不偿失;因小失大

【第26句】:【打肿脸充胖子】要面子,硬充好汉。类似的:鼓着腮帮去 充胖。巴金《谈(秋)》:“他宁肯有病装健康人,打肿脸充胖 子,不让任何一个人知道真实情况。” 当面鼓,背后锣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耍两面派。类似 的:人前一面鼓,人后一面锣。汪幸福《浪迹台湾岛》:“商人 那种人前一面鼓,人后一面锣的本领,自然运用得娴熟自 如。”

【第27句】:【多深的水,养多大的鱼】释义:比喻有什么样的条件才有什么样的人。例句:我不用了解就猜个八九不离十。多深的水,养多大的鱼,她准是嫌咱这湾子水浅了。其实,咱无风港轮船都跑得开,再大的鱼也养得了她。 ………

【第28句】:忍渴上床,起身健康。

【第29句】:【蚂蚁进磨盘——条条是道】(歇)磨盘:磨的底盘。道:本指磨的底盘里条形的沟槽,转指道路。 形容可走的道路很多。

【第30句】:【吊桶落在井里】释义:比喻陷入无法摆脱的困境,听人摆布。例句:婆惜道:“好呀!我只道‘吊桶落在井里’,原来也有‘井落在吊桶里’!”

【第31句】:【 只管耕耘,不问收获】只是努力工作,无过高要求。中杰 英《在地震的废墟上》:“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无论什么样的 灾难降临也不罢手,像一个苦行僧那样虔诚。”

【第32句】:【拿别人的鞭子抽自己】(惯)比喻拿别人制定的不合理的规章制度来惩罚自己。

【第33句】:【猎狗的鼻子药农的眼】(谚)猎狗的鼻子最灵,任何异味一嗅便知;药农的眼睛最亮,在纷繁的草丛中一眼能认出要找的草药。指具有专业技能的专门人才是无可替代的。

【第34句】:【蚂蚁撼泰山】谓力量不够,推不动。明代《醒世恒言》: “琴娘无计奈何,坐在和尚身边,用尖尖玉手去摇那和尚时, 一似蜻蜓摇石柱,蝼蚁撼泰山。”

【第35句】:【黄瓜菜都凉了】(惯)比喻错过了时机,事情无可挽回。

【第36句】:【人哭天没泪】(惯)指陷入困境,无人同情、帮助。

【第37句】:【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一眼能看到,情况十分明显。 成语:了如指掌、显而易见。王蒙《相见时难》:“她又犯了小 人——翁式含!秃子脑袋上的虱子,明摆着。下楼以前,热 如春风,再上楼以后,冷若冰霜!好你个姓翁的!”

【第38句】:锯子锯掉烂木头——摧枯拉朽

【第39句】:【 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书须作笔记,以加强记忆和理解。 语文图书:“在积累知识过程中要勤于手抄笔录,要手脑结 合,古人说:不动笔墨不读书。这是很有道理的。”

【第40句】:【能吃过头饭,不说过头话】见“宁吃过头饭,莫说过头话”。

【第41句】:狗嘴里抛骨头——投其所好

【第42句】:【瓜儿恋秧,孩儿恋娘】(谚)就像瓜离不开瓜蔓一样,孩子离不开生身的娘亲。指孩子离不开娘亲是天性。也借指游子恋着故土完全出于真情。

【第43句】:【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谚)时机到来时,要紧紧把握好,一旦失去就不会再来。指机缘可贵,稍纵即逝。 也作机不可失,时不我待。 时不再来,机不可失。

【第44句】:【汉子外边走,带着老婆两只手】见“男人往外走,带着娘们手”。

【第45句】:【狗咬骨头——干咽唾】(歇)原指想吃却吃不上,转指心里很想要,却到不了手。 也作“狗咬骨头——空咽涎唾”。

【第46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谚)冰冻到三尺厚,绝不是一天的寒冷所能达到的。比喻事物的形成,有着长时间的渐变过程,绝非偶然。

【第47句】:【有理讲倒人】有理讲理,无须采取欺诈或暴力方式。浩 然《艳阳天》:“快回去吧,我们有理讲倒人,为什么要打架?”

【第48句】:【出不了边,过不了界】无越轨行为。浩然《艳阳天》:“他也 不圆你,也不扁你,就是让你吃饭干活儿、干活儿吃饭,出不 了边,也过不了界!”

【第49句】:【不知者不作罪】(谚)指不了解情况而误犯了别人,应当得到别人的原谅与宽恕。 也作不知者不怪。 不知者莫怪罪。 不知者不为过。

【第50句】:奶奶六十多岁了,总爱说一些有趣的民谣。一天,吃饭的时候,她看见桌上摆着一碗蒸熟的大虾,就高兴地说道:“虾吹箫,蟹打鼓,螳螂拿旗舞呀舞,水蛙坐轿眼凸凸。”我们听了,都乐得哈哈大笑起来。(福建·罗源)

【第51句】:【不怕凶,只怕穷】(谚)凶:蛮横。 指不怕欠债人不讲理,就怕他穷得一无所有,债主也就毫无办法。

【第52句】:【抖搂包袱底儿】(惯)包袱底儿:比喻最拿手的本领。指把最拿手的本领亮出来。

【第53句】:【应声虫】“应声虫”用以比喻讽刺那些无主见、随声附和的人。明代田艺蘅的《留青日札》便说:“己无特见,一一随人之声而和之,譬之应声虫焉。”那么,世上真有应声虫么?宋代陈正敏《遁斋闲览》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北宋末年“六贼”之一的杨勔得了一种怪病,每次说话的时候,肚子里都有一个小声音在仿效。数年之间,这个声音越来越大。一个道士见到后十分惊讶,他说:“这是应声虫,如久不治,会传给妻子儿女,应当去读《本草》,读到哪味药,虫子不答应了,服用了就可治病。”杨勔照着去做,当他读到雷丸时,虫子忽然不做声了,于是赶快吃了一些,病就好了。据《中国药典》载,雷丸又名竹苓、雷应、竹铃芝,属白蘑科真菌类,有杀虫消积功能,用于绦虫、钩虫、蛔虫病,虫积腹痛,小儿疳积等病的治疗。不知“应声虫”是什么怪病,但雷丸治肚子里的虫子,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应声虫是传说,传说是靠不住的。但,为我们留下了“应声虫”这一词语,比喻只知道随声附和的人再合适不过了。

【第54句】:星期天晚上,我告诉妈妈:“上午姑姑给了我本《新作文选》,下午二姨又给我买了文具盒。”妈妈笑着说:“好事都叫你碰上了,净拾蹦蹦枣儿!”(河南·镇平)

【第55句】:【隔着皮儿看不透瓤儿】(谚)瓤(rang):皮或壳里包着的东西。指隔着表层看不透内里。比喻人或事物的内情与本质不容易了解清楚。 也作“隔着皮看不见瓤”。

【第56句】:【披的人皮,做的鬼事】释义:比喻外表像人,暗地里尽做坏事。例句:“你们朝廷无道,奸贪横行,一个个披的人皮,做的鬼事,弄得民不聊生,走投无路。”

【第57句】:【躲过初一,躲不过十五】(谚)指躲得了今天躲不了明天,终归躲不过去。

【第58句】:狗头长角——装羊(佯)

【第59句】:【吃错了药/吃错了耗子药】做事反常,颠三倒四。韩志君 等《古船·女人和网》:“你吃错药了吧?她是我老婆,还是你 老婆?”

【第60句】:【得不的风儿,就是雨儿】(惯)得不的:不能得到,这里指不能听到。 风儿:风声。听不到风声,就断定是下雨。1比喻刚听到一点儿消息,就不辨虚实,立刻行动。2比喻造谣传谣。

【第61句】:笤帚当扫把——混上去了

【第62句】:【狐狸打不成,倒惹了一屁股臊】(惯)比喻没得到好处倒惹了一身的麻烦。 也作“狐子没打着,倒落一身骚”。

【第63句】:驴子拉磨——跑不出这个圈;走的老道儿;兜圈子

【第64句】:破茶壶掉进水里——几头吃水

【第65句】:奶奶用了多年的龙头拐杖被我弄坏了,我请爸爸又给买了一根新的。奶奶却并不高兴,说:“砸烂旧缸赔新缸,新缸没有旧缸光。”(江苏·邗江)

【第66句】:【树老虫多,人老病多】释义:人上了年纪往往体弱多病。例句:老爹想了想又说:“树老虫多,人老病多。我最近身体也不好,如果这趟去北京不顺利,我也不会活了的多久。”

【第67句】:【人有前后眼,富贵一千年】(谚)前后眼:既能看清过去,也能远瞻未来。指人做事倘能借鉴过去,远瞻未来,不只看眼前利益,就能长久地享受富贵,无灾无祸。

【第68句】:村里挖水渠,叔叔总是早去晚归,拼命干活。婶婶劝他悠着点儿,说:“你这样发狠,会搞垮身体的!”叔叔笑着说:“别担心,井水挑不干,力气用不完。”(湖南·永州)

【第69句】:【下台阶】(惯)比喻摆脱困窘的处境。

【第70句】:【扶不起的阿斗】(惯)阿斗:三国时蜀汉后主刘禅的小名,生性懦弱、无为,虽有诸葛亮尽心辅佐,但在诸葛亮去世后仍没有保住蜀汉的基业。比喻软弱、无能,别人扶持不起来的人。 也作“扶不起的刘阿斗”。

【第71句】:【小品】在报纸杂志上经常可以看到“知识小品”、“科技小品”等栏目,打开电视可以看到相声、小品等曲艺类节目。小品并不是一种新的文学体裁,在我国古代就有“六朝小品”、“唐人小品”等,它们很早就成为文学家族的一员。因为小品有隽永而精辟的特点,文章短小,写来容易,所以,一直沿用至今,并有所发展。鲁迅先生的小品文达到了高峰。 “小品”源自古老的佛教经典。因为在佛经中,有全本和节本之分,全本称为“大品”,节本称之为“小品”。如后秦高僧鸠摩罗什翻译的《摩呵般若波罗蜜经》,就有二十七卷本和十卷本两种。二十七卷本称为《大品般若经》,十卷本称为《小品般若经》。文学中的“小品”便由此而来。小品又向文艺领域发展,并且异军突起,一枝独秀,是当前民众离不开的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特别是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上的小品节目,更是受到亿万观众的青睐。

【第72句】:【打哈哈】(惯)1指凑趣,逗笑。 2指对事情敷衍、应付。

【第73句】:【 死牛顶墙根】形容人脾气犟,固执,死心眼儿。《解放区 短篇小说选》:“他是那样一种人:不大说话,也不管别人的 闲事;不过要是一有了主张,那主张就在他脑子里生了根, 而且这些根子不晓得会到多长。这就是,别人叫做‘死牛 人’,或者叫做‘死牛顶墙根’的那种人。”

【第74句】:【船到桥头自然直】桥洞较窄,迫使船身直线前进。谓有 办法解决,不必担心。台湾琼瑶《几度夕阳红》:“船到桥头 自然直,今年,我想他是没问题了。有人会为他想办法的。”

【第75句】:八卦阵里骑马——闯不出路子

【第76句】:爸爸买了一条活鱼回来,十分高兴地对妈妈说:“赶快做做吧!猪要吃叫的,鱼要吃跳的!”(湖南·醴陵)

【第77句】:【先小人,后君子】先讲明了,按规矩办事,才能讲友好,讲 礼貌。老舍《四世同堂》:“我们先讲好了诊费吧?先小人后 君子!”

【第78句】:【一家不知一家事】(谚)各人家里的事,别家不知道。指各家、各人都有自己的难处,而别人往往不理解。

【第79句】:【砍的不如镟的圆】(谚)镟(xuan):用车床或刀刃转着圈地削。指用刀斧砍的不如镟下的圆。 比喻编造的假话不如顺情合理的话可信。也指做事死搬硬套不如灵活应付好。 也作“砍的不圆镟的圆”。

【第80句】:【不出门的聪明汉,不如周游的愚笨人】(谚)周游:游遍各地。聪明人不出家门,反倒不如到处游览的愚笨人有见识。指出外游览能增长人的智慧,开阔人的眼界。

【第81句】:【当地不当路,买地不买河】(谚)当(dang):典卖。卖地时不能连路一起卖掉,买地时不能连河一起买回。指凡事都有个限制,不能任由自己的主观意愿行事。

【第82句】:【 水高漫不过船去】指无法超越。刘绍棠《蒲柳人家》:“莲 姑娘还是我跟你大嫂的干闺女,我们也是她的一层父母;水 高漫不过船去,我们两口子不乐意,你也白搭。”

【第83句】:儿子多次劝爹妈要孝敬爷爷,可他们就是不听。儿子气呼呼地说:“跟着啥人学啥人,比着葫芦还画不出瓢?当心将来你们是我的榜样。”这招儿还真灵,从此父母对老人百般地敬爱。(河南·郸城)

【第84句】:木船上失火——底好

【第85句】:黄鼠狼问鸡卦一凶多鸡(吉)少

【第86句】:【烂泥摇桩,越摇越深】(谚)在烂泥里摇动木桩,越摇动木桩陷得越深。比喻做事陷入困境,越挣扎越陷得深,终至于不能自拔。

【第87句】:【六畜】农民盼望的是“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六畜”的说法最早见于春秋战国时期。《韩非子·难二》中说:“务于蓄养之理,察于土地之宜,六畜遂,五谷殖,则人多。”它说明了掌握蓄养的规律和明了土地的特性,六畜才能顺利生长,五谷才能迅速繁殖,收入就会增多。六畜,指的是牛、马、羊、豕(猪)、鸡、犬(狗)六种家畜。《左传·僖公十九年》说:“古者六畜不相为用。”六畜之中,牛和马主要用来耕作、驮运、拉车,羊、豕、鸡主要供食用,犬则守户。现在,六畜的使用价值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羊来说,除了食用外,增加了毛纺,以牛和豕来说,增加了皮革制品。而牛和马的耕种作用大大弱化,被现代科技所取代。

【第88句】:【话怕三对六面,事怕挖根抽蔓】(谚)三对六面:三方面人当面质对证实。挖根抽蔓:挖出根、抽起蔓查找根源。指面对问题要查对核实、追根究底,彻底弄清。

【第89句】:【内藏虎狼之心,外饰温恭之貌】(惯)指人内心凶残狠毒,外表却装出温良恭谦的样子。

【第90句】:骏马的蹄力有限,人民的智慧无穷。

【第91句】:【 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能满足一切要求,要什么有什么。 类似的:要东有东,要西有西。香港梁凤仪《千堆雪》:“自出 娘胎,就锦衣玉食,穿金戴银……自懂性以来,就要风得风, 要雨得雨。”

【第92句】:【 打一巴掌揉三揉】又打击又拉拢。成语:软硬兼施。老 舍《骆驼祥子》:“她撇开嘴,露出两个虎牙来。‘不屈心,我 真疼你,你也别不知好歹!跟我犯牛脖子,没你的好儿,告 诉你!“不……’祥子想说,‘不用打一巴掌揉三揉’,可是没 有想齐全。”

【第93句】:爸爸的一位朋友终年在家养鸡,搞科学种田,几位亲戚劝他进城去做生意,说那比养鸡、种田要合算多了。可那位叔叔却不这样想,他说:“打鱼的不离船边,找柴的不离山边,我这个庄稼汉怎能离开田边?”(江苏·海安)

【第94句】:【老母猪吃万年糠】(惯)比喻重提老早以前的事。 也作“老母猪嚼万年糠”。

【第95句】:宋太祖陈桥兵变——取而代之

【第96句】:【天下事难尽如人意】事情往往不顺利,不圆满,或希望难 以实现。成语:事与愿违。茅盾《子夜》:“他现在看明白了: 家乡的匪祸不但使他损失了五六万,还压住了他的两个五 六万,不能抽到手头来应用。他稍稍感到天下事不能尽如 人意了。”

【第97句】:恶狼装羊——居心不良

【第98句】:【不会种田看上垄】(谚)垄:田地分界的稍稍高起的小路。不会种田的,看看人家上垄田地如何种,学着样种就行。泛指自己不会的,就照着别人的样子做。

【第99句】:【一巧破千斤】(谚)凭着心灵手巧,可以破开他千斤重力。指巧用技艺或智谋,就能胜过身壮力大的人。

166802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