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一篇对鲁迅的感想
鲁迅先生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旗手和开路先锋,一生致力于中国国民性的批判。
在他的各种文体著述中,对国民劣根性及其社会根由的锐利透析、辛辣讽刺、无情抨击及活脱脱的摹写、刻画比比皆是,充分体现了一代宗师对真、善、美的热情歌颂,对假、恶、丑的无情批判。
而其中最能体现先生意愿的便是被后人称颂的“立人”思想 。
“立人为本”是鲁迅精神的灵魂。
实际上,鲁迅从青年时代起就自觉地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了推动中国社会现代转型这样一个巨大的社会工作上去了。
国族遭受凌辱的历史困境曾使鲁迅十分痛心,这激发了他对人的精神麻木,尤其是中国人的精神麻木的自觉而深入的关注。
他在日本留学期间无意间看到影像中麻木的中国人,这件事对鲁迅刺痛最深,他在《呐喊自序》里写到:“这一学年没有完毕,我已经到了东京了,因为从那一回以后,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
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
只有当具有个体尊严和独立思考能力的人被确立起来,一个现代意义上的中国的崛起和强大才是可能的。
”鲁迅在这里讲到的个体尊严和个体意识的觉醒,就是他“立人为本”思想的精髓。
“立人”的根本在于“尊个性而扬精神”,只有建立起完善的个性,人才会去发现“精神”。
精神是自由的,还是压抑的,这直接关系到是安于现状还是奋起反抗
先生说过:“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这正是立人所必经的考验。
经过先驱者的启蒙、教育,无数的“闰土”、“阿Q”清醒过来,不在沉默、胆怯、徘徊,“立人”的思想才会一步步清晰明确起来
他就具有了真正的勇气,他就可以“横眉冷对千夫指”了。
他也就可以拥有“一个人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这样一种坦荡的胸怀了。
所以,个体意识着重于人的生命价值和意义的追求,以及人的精神气度的养成。
拥有了个体尊严和个体生命的自觉意识,也就拥有了鲁迅所说的“自信力”。
而这些拥有自信力的人,才是中国的脊梁。
鲁迅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中就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所以,鲁迅接着指出:“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
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觉醒人的个体尊严,激活人的个体生命意识,这是鲁迅人格与精神的首要之点,具有个体尊严和清醒的个体意识是他特别看重的精神品质。
从“立人”出发,鲁迅又终其一生追求着自身的独立个性和思想自由,也就是个性主义。
但在鲁迅的时代以及中国的一贯的观念里看,“个性主义”就是“个人主义(利己主义)”。
在新中国成立后,冯雪峰仅仅指出鲁迅“尊重和保护自己这个战士的力量和地位,也要尊重和保护自己这个战士的尊严与荣誉”这一事实,就被认为是对鲁迅的最大歪曲。
据说这是把鲁迅描绘为一个“个人主义者”,“维护个人利益、地位、尊严”=“个人主义(利己主义)”。
这种反常的心理在我国盛行多年,反倒成了“常理”了。
但在鲁迅看来,既然要立人,当然就要维护人的正当权益、地位、尊严,自然也包括自己的正当权益、地位、尊严。
在鲁迅的思想中,虽然有着“自我牺牲”的因素——这是他受进化论的影响以及托尔斯泰的人道主义的影响,也是他作为现代知识分子对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的体现,是与他的“幼者、弱者、下者本位主义”的思想是一致的。
但鲁迅拒绝无条件的牺牲以至泯灭了自己,失去了自己的个性。
就如钱理群说的,“他没有因为片面强调为国家、民族、社会及后代牺牲,而根本泯灭了自己的个性,走想变相的新奴隶主义” 。
鲁迅的牺牲,是有限度的,而且有对象的,那就是广大的中国人民,而不是少数谋私利者。
对于那些为了谋取私利而利用鲁迅或其他真正的改革者的“自我牺牲”的人和行为,鲁迅是极其敏感的,总是毫不犹豫的做出最猛烈的反击。
在《牺牲谟》里,鲁迅对那借着“同志”、“牺牲”的名义,要穷尽余力地剥夺“我”的一切,甚至连最后一条“裤子”也要夺去的人与行为进行了无情的讽刺与攻击。
作为一个现代知识分子,鲁迅很自觉地保持着自己的独立个性和人格。
在他的一生中,虽然真心支持革命,但又自觉地与各政党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不为某一集团某一政党所专用。
而一旦他发觉那些所谓的“革命者”借“革命”之名来贩卖自己私货,甚至使用残暴的手段来压迫人民的时候,鲁迅总是毫不妥协地进行抗争。
在“五卅惨案”之后,鲁迅就彻底与国民党决裂了;之前他与国民党之间也进行过激烈的斗争。
而在著名的“两个口号”之争的事件以及与周扬的论战中,鲁迅更是异常敏感地觉察到,徐懋庸等人接着“革命”的名义与政府的权力来压迫进步知识分子,限制人们思想自由,动辄加之以“莫须有”之罪名,甚至威胁要“实际解决”,以此来牟取个人私利的“新奴隶主义”本质。
他指出徐懋庸等“欲以‘国防文学’一口号去统一作家,也先豫备了‘汉奸文学’这名词作为后日批评别人之用。
这实在是出色的宗派主义的理论”,说 “那些表面上扮着‘革命’的面孔,而轻易诬陷别人为‘内奸’,为‘反革命’,为‘托派’,以至为‘汉奸’者,大半不是正路人;因为他们巧妙地格杀革命的民族的力量,不顾革命的大众的利益,而只借革命以营私。
”对于这种打着“革命”的旗帜来行“新奴隶主义”的行径,鲁迅是看得非常透彻而且非常警惕的,因此他一针见血地指出他们为“奴隶总管”,他们的“新奴隶主义”也是封建主义的变种。
鲁迅是一个人间的挚爱者,也是一个伟大的战士。
他洞察一切的眼光使他能“从天上看见深渊”;而他坚定的“立人”理念与执着的自由精神、独特的个性,使他成为了一名不屈的反封建斗士。
鲁迅的精神是伟大的,他所奠定的现代知识分子话语和现代文化,不仅启蒙了当时的人们,而且在今天,它依然烛照着人们,尤其是当代的知识分子的道路,指引着正确的价值取向,为当代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正确的思想依据和强大了的精神动力。
鲁迅的作品以深刻的思想内涵、深厚的文化意蕴、卓越的艺术成就,高耸于近现代文学的顶峰,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震天撼地的艺术魅力。
他的杂文,充满真情实感,真知灼见,既是投枪、匕首,又是解剖刀、手术刀、显微镜,成为人们了解历史、认识社会、规范人生、追求未来的有力思想武器。
它的美学价值、艺术魅力从根本上来说,在于鲁迅深谙历史、忠于人民、知识渊博、爱憎分明、敢于和善于直面人生。
也正因为如此,所以他的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面对新的社会、新的形势、新的任务、新的事业、新的人生追求,如何学习和发扬鲁迅精神
这确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我以为在这个问题上,也需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今天要弘扬鲁迅精神,就应像他那样刻苦学习,从古今中外的文化宝库中不断吸取营养,充实和丰富自己,做一个大写的人。
我对鲁迅先生的感受。
急
在现代中国的文,鲁迅无疑是个大物。
无论是当时还是,人们大多对他有种天然的。
可是,只要你多了解一下就会发现,其实他也是个凡人,甚至可以说他也是个“俗人”,即和你我一样的平常之人。
最近听了孔庆东先生说鲁迅的节目后,我的这种感觉就更强烈了。
鲁迅的平常,首先表现在他的作品里。
我们只要看看他笔下的那些小人物就知道了。
润土、阿Q、孔乙己、祥林嫂……,一个个都那么卑微,却又那么亲切。
而鲁迅先生则从不居高临下,从不以“精英”自居,总是把自己放在与这些小人物平等的位置上,对他们寄予了深切的同情和理解。
每每读他笔下的这些小人物,仿佛都能触摸到一颗善良、温暖的心在跳动。
我一直以为,从文学的角度说,鲁迅作品中最精华、最具人文价值的不是他的杂文,也不是他的诗歌和散文,而是他的那些以小人物为主要描写对象的小说。
和其他作家不同的是,鲁迅毕竟又是个写杂文的大家,因而在写那些小人物时,往往又多了几分深刻与冷峻,给我印象最深的当数他的那篇名为《孤独者》的小说。
他通过讲述一个奋力反抗封建世俗却最终被封建世俗所吞噬的小职员的悲剧,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与人性的丑恶。
主人公连殳的“冬天的公园是没有人去的”和“他们父子俩一生的事业就是为了逐出借住在我家里的那个女工”,那份同情让我刻骨铭心,那种冷峻让我不寒而栗
是我听到过的最经典的文学语言之一,真是永生难忘。
鲁迅的平常还表现在他的生活中。
也许很多人都想不到,他还是个在经济上很“计较”的人。
我读过他的日记,记的大多是些生活琐事,而且都是“流水账”的形式。
比如前天收到了一笔什么钱,昨天又买了个什么东西,今天谁又借去了一本什么书等等。
而对发表他文章的报社和杂志社所付给他的稿费,他更是斤斤计较,毫不客气。
他虽然对当时的统治者极为不满,但却并不拒绝去官方的机构里任职。
原因很简单:因为在那里有优厚的待遇,可以拿到很多的钱。
但如果我们因此而以为鲁迅先生不怎么高尚那就错了。
他的理论是,人在世上首先得活着,然后才能去帮助别人,才能去追求你的理想和抱负。
也就是说,首先得有个饭碗,要有饭吃,然后才谈得上其他。
为了活下去,而且还力求活的舒适一点,那么,就必须在现实面前做出某种妥协,去干那些自己也许并不怎么喜欢但却能让自己活下去的事情,这就是鲁迅人生哲学的另一面。
他的这种处事态度,是很有些辩证法的,甚至可以说是一种人生的智慧。
这不仅在当时,就是在今天,也同样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由此推而广之,有了鲁迅先生这种把饭碗与理想分开来看的思维,我们还可以把很多的事情分开来看,比如爱情与婚姻,情感与理智,思想与行动、高雅与通俗……等等。
鲁迅向生活和现实低头的事例还有很多,比如他的第一个妻子就不是许广平,而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一个家乡女子。
尽管他并不喜欢,但为了不让父母生气又只好从命。
所以当他完婚回来后,别人问他回老家干啥去了
他的回答是:“母亲娶媳妇”——无奈而又睿智
又一句很经典的鲁迅式的黑色幽默。
另外还有他的兄弟恩仇,那就更是人人皆知的事情了。
同为中国文坛巨匠的周作人是他的胞弟,可兄弟俩却为了某些至今都不为世人所完全知晓的原因而反目为仇,直到死都再也不曾相见
也许有些人会大惑不解:都是那么了不得的人啊,怎么为点家庭矛盾就成仇人了呢
不可思议吧
其实大家忘了,鲁迅和周作人虽然是大作家,但他们首先是人。
既然是人,就有七情六欲,就有恩怨情仇,就有想不开拎不起的时候。
我以为,这才叫活得真实,这才像个人。
除了“母亲娶媳妇”和兄弟恩仇,鲁迅还喜欢自嘲,喜欢发牢骚,喜欢写点打油诗,处处都体现出他的凡夫俗子本性。
读读他的那首《自嘲》诗吧:“运交华盖欲何求
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斗志不怎么昂扬吧
再读读他的那首打油诗《好东西歌》吧:“南边整天开大会,北边忽地起烽烟,北人逃难南人嚷,请愿打电闹连天。
还有你骂我来我骂你,说得自己蜜样甜。
文的笑道岳飞假,武的却云秦桧奸。
相骂声中失土地,相骂声中捐铜钱,失了土地捐过钱,喊声骂声也寂然。
文的牙齿痛,武的上温泉。
后来知道谁也不是岳飞或秦桧,声明误解释前嫌,大家都是好东西,终于聚首一堂来吸雪茄烟。
”这样的打油诗当然登不了大雅之堂,也不会流传千古,但却实实在在是鲁迅写的。
读了这些,难道你不觉得鲁迅更可爱了吗
不过,最能表现鲁迅的平常人和平常心的,无疑应该是人人皆知的那两句诗了:“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这就是鲁迅的情怀,虽然不一定很“伟大”,但绝对很真实。
这就是我听鲁迅的一点感想
悼鲁迅先生感想50字
1\\\\另一面的鲁迅 ---------忆鲁迅先生》读后感 前两天到图借书,看到书架上有一本箫红的集子,就把它取了下来。
我读书就是这样,摸到那本读那本,没有什么计划性。
封皮上写着她的两部代表作〈呼兰河传〉和〈小城三月〉的标题。
回到宿舍,随手翻翻,发现最后一篇是她写的纪念鲁迅的回忆录〈回忆鲁迅先生〉。
读之欣欣然,竟然先把这最后一篇给一气呵成地读完了。
读过回忆鲁迅的文章不多,但可以说,此篇是为数不多的佳作。
正如本书的序言里所说的那样:自从我们失掉了鲁迅夫子之后,我们收获了多少怀念的好文章,但箫红的这一篇可说是空前的绝唱。
曾有人批评箫红,说她由于没有受到完整正式的教育,写的文章中有的句子有语病。
但我想,文章贵在思想,而散文贵在一种真实的对于生活的体悟。
在这篇文章中,箫红以她独特的女性的视角,细腻的笔触,给我们留下了不可多的宝贵的鲁迅先生的另一面。
中学时,语文老师介绍鲁迅时说道:鲁迅的杂文如一把匕首,刺向敌人的心脏。
当时对鲁迅的感觉很冰冷,视他为杀手一般。
前些日子和朋友谈起鲁迅,朋友说,有人说鲁迅的文章如他的胡子-----又直又硬。
其实,鲁迅和鲁迅的文章并不是完全是这样的。
如果我是一个语文老师,我倒是先把鲁迅的散文介绍给我的学生。
曾有一段时间,我的枕头边放着一本鲁迅的散文集。
早晨起床时,我不敢摸它,因为一旦打开便放不下。
〈故乡〉,〈社戏〉,〈从北草园到三味书屋〉〈风筝〉都是我特别喜欢的文章。
还有他的人物回忆,比如〈范爱农〉,〈藤野先生〉,文字温暖,真挚,感人。
这些文章读了很多遍,每一次都是爱不释手,掩卷之余,怅然若失。
我曾看到鲁迅的很多照片,他总是神情严肃,甚至有一张他躺坐在一堆坟冢之中,还有他的题词:我躺在厦门的坟中间,显得放浪形骸。
箫红在本篇的开头就写鲁迅的笑:鲁迅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喜欢。
下面还有写他的笑的:“……鲁迅的笑声冲下楼梯来,原来有几个朋友在楼上也正谈的热闹”。
生活中的鲁迅细致,周到。
有一次鲁迅伤风初愈,夜里十二点谈话后,仍然坚持下来送箫红。
临别时,他提醒箫红下次再来时辨认门的方法。
箫红出门后回头看时,鲁迅先生那一排房子黑黑的,若不是告诉的那样清楚,下次来她怕要记不住的。
鲁迅在临终前,仍然忘我的写作,翻译,关心青年。
我曾看到一张鲁迅的一张在去世前不久和青年文学爱好着一起讨论的照片。
照片中的他,只能看到半张瘦削的脸庞,做着手势,背挺的笔直。
1936年5,6月份,鲁迅重病在身,有一段时间,高烧不止,卧床不起。
箫红去看望他。
“天气热起来了,客厅的门窗都打开着,阳光跳跃在门外的花园里。
麻雀来了停在夹竹桃上叫了三两声就又飞去,院子里的小孩子门唧唧喳喳地玩耍着,风吹进来好象带着热风,扑到人的身上。
天气从刚刚发芽的春天,变为夏天了” 我读到这里时,心情沉重。
如果以后我要是有机会作导演拍〈鲁迅〉电影时,我一定把这一段插进去。
一边是生,另一边是死;一边是阳光明媚,另一边是死气沉沉;一边是希望,另一边却是绝望。
最后是结尾。
1936年10月17日,鲁迅先生病又发了,又是气喘。
17日,一夜未眠。
18日,终日喘者。
19日,鲁迅安详地睡着了。
鲁迅逝世时箫红远在日本,并未在场,但她写的如在场一般。
2\\\\《回忆鲁迅先生》感想: “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
” 这样的文字是萧红写下的。
一直以来萧红都给我水火相容的感觉。
看《呼兰河传》,十分惊讶天下竟有女子能将国恨家愁、东北的硬朗粗犷和微物的细腻敏感、以及朦胧的青年人的怀旧和对新时代的向往结合得如此天衣无缝。
这篇纪念鲁迅先生的文章,开首是写鲁迅先生的笑的,也是风流风骨相得益彰的好作品。
伟人生平的文章里,惯常的总是将他\\\/她塑造成万世流芳的形象,仿佛不是人类。
但萧红不同。
她告诉了我一个对世界和生活充满爱的鲁迅先生。
大爱尽在不言中。
一切,都始于一个笑,“是从心里的欢喜。
”
读了《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后的感受
我又复习了一遍《我父先生》,再一次被鲁迅先生为自得少、人想得多的精神和热情关心培养青少年成长的品德感动。
文章中有这样的一个情节:伯父谈到《水浒传》里的人物时,我张冠李戴地乱说一气,伯父笑着说:“还是我的记性好。
”这句话实际上是批评“我”读书不认真。
读到这儿,我想到自己也跟作者一样看书囫囵吞枣。
比如,有一次,妈妈要我看一篇文章,并做一做后面的作业,我无可奈何地坐在椅子上看起来,不到几分钟我就看完了。
妈妈在书上挑了一道问题考我,我半天不知道答案。
妈妈说:“你看书不认真,答案就在书后。
”从此以后,我读书不再马虎了。
看到“伯父”关心女佣阿三的时候,我脑海里呈现出了以前姐姐家的保姆形象。
那个保姆很胖,叫小燕。
以前姐姐不太喜欢她,经常给她制造麻烦,有时东西不见了也叫她赔。
可有一天,我们一起出去玩时,小燕为了不让姐姐被车撞到而自己却受了伤,这时我才觉得小燕没有想像中的那么讨厌了。
后来小燕伤好了,可她不在姐姐家做了,我很伤心,以后我再也不能和她一起玩了。
读完这篇课文,我知道了鲁迅先生为什么受人爱戴,因为他为自己想得太少,替别人想得很多,热爱所有的人。
我长大一定要做像鲁迅先生一样的人。
今天我们学习了周晔写的《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三件事,第一件事是我和伯父谈《水浒传》,第二件事是我和伯父谈碰壁,第三件事是爸爸、伯父一起救助一位车夫。
这几件事给我的印象很深,让我体会到了鲁迅先生的品质。
第一件事主要讲了作者读书不认真,看《水浒传》只注意紧张动人的情节,伯父问作者,她就张冠李戴乱说一气,伯父说:“哈哈
还是我的记性好。
”这句话表面上伯父是在夸自己的记性好,实际是在批评作者读书不认真。
我以前买书只看封面好不好看,再看插图好不好就买下了,回到家一看,结果一点也不好看,读了这个故事,我心里感到愧疚。
第二件事是主要讲了“我”和伯父谈起了鼻子,“我”对伯父说“伯父,您跟爸爸哪都像,就是有一点不像。
”伯父问:“哪一点不像呢
”作者说“爸爸的鼻子又高又直,您呢,又扁又平。
”伯父说小的时候碰了几次壁,把鼻子碰扁了。
这句话表面上是伯父碰壁把鼻子碰扁了,实际上是伯父与反动势力做斗争时受到的残酷迫害。
第三个故事告诉了我们要助人为乐。
鲁迅救了一个车夫,还给了他一些钱,鲁迅的品质太高尚了。
在帮助了车夫后文章中说“我”看到伯父的脸变得严肃起来。
我对这句话不太懂,问了老师后才明白了。
因为鲁迅先生为自己想的少,为别人想的多,所以得到很多人的爱戴。
我要学习鲁迅先生这种为自己想的少,为别人想的多的高尚的品质。
对鲁迅名句的感想
鲁迅先生的话让我明白了,学习必须要博采众长,这样才能丰富起自己的学问,学成气候。
遇到困难的时候,如果一个人能够坚定不移地坚持奋斗,即使每一步都走得很艰难,即使遭遇过很多失败,但他一定能够克服困难,抵达心中的目标。
读了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之后的有什么感想
我感受到鲁迅先生那种“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写照,读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后,我更体会到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精神。
假如鲁迅先生还在,看到中国现在这副样子,会有什么感想
去日本绝不会悔恨的,中国现在的问题就是因为封建思想还是很顽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