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散文集文学网!

黑龙江对话战役英雄观看感言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读英雄故事有感

《英雄人物——刘胡兰》读后感  xxxxxx  刘胡兰小小年纪就参加革命,但在一九四七年一月八日,当天国民党袭击了刘胡兰所在的村子,不辛地被敌人抓走了.  敌人逼她说出哪里还有共产党员,她只回答说;不知道,没见过.敌人再问:难道你不怕死吗

刘胡兰又说:怕死就不当共产党员

最后刘胡兰和五位同志押到台旁,可是她一点也不怕死。

那年她牺牲时才十五岁。

  刘胡兰是勇敢又伟大的女英雄,她宁死不屈的英勇事迹,领我们很敬佩和感动。

她爱国爱民的精神直得我们学习。

毛主席亲自为她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读《狼牙山五壮士》有感  星港学校一(2)班 谢逸顺  我读了《狼牙山五壮士》,觉得五壮士很勇敢。

  他们为了掩护主力部队和军区机关转移的更远一些,更安全一些,坚守到了太阳落山,直到子弹打光。

本来他们可以早点走的,不用牺牲,可为了更多战士的安全,他们留到了最后。

为了不成为日本鬼子的俘虏,跳下了悬崖,连日本鬼子都佩服他们的顽强。

  狼牙山五壮士他们的勇敢和顽强斗争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读“小萝卜头”的故事有感  星港学校一(2)班 沈睿怡  小萝卜头——宋振中的故事让我非常感动,他是中国革命年龄最小的烈士,从小跟随母亲在监狱中长大,非常懂事,经常体贴照顾妈妈。

在艰苦的环境中小萝卜头学习非常刻苦、记忆力很强、也很懂礼貌、尊敬老师。

同时他还利用自己人小,不被特务注意,帮助狱中同志放哨、传递信息。

  今天我们有这样良好的环境更应刻苦学习、尊敬师长,珍惜革命先烈为我们创造的幸福生活。

  读“刘英俊”的故事有感  星港学校一(2)班 王倚天  英雄刘英俊是黑龙江省佳木斯市部队炮连的一名小战士.在一次训练中为了不让受惊的炮车的马冲向人群,他用自己的身体阻挡马车,更为了六个吓呆在马车前方的儿童而奋不顾身的踢倒马车,最后自己被压在车下由于伤势过重而光荣牺牲了。

  我读了这个故事非常非常感动。

我觉得他是那么勇敢那么伟大。

他用自己年轻年轻的生命换来了大家的生命安全,我们都要好好学习他舍己为人勇敢的精神,他永远是我们的好榜样

  读<<小萝卜头>>有感  星港学校一(2)班 钱奕欣  今天,我读了<<小萝卜头>>这个故事.故事主要讲述了中国革命年龄最小的烈士宋振中在狱中生活的故事.他八个月的时候就和父母一起被国民党反动派关进了监狱.小萝卜头从小就很懂事,在狱中学习非常刻苦,还经常帮助大人做秘密工作.在反动派溃逃之前,特务们杀害了小萝卜头。

  读了这个故事我很感动.我应该珍惜现在的学习环境,要向小萝卜头一样刻苦学习,将来要做一个有用的人。

  读《刘胡兰》有感  星港学校一(2)班 彭思曼  今天,我读了革命英雄刘胡兰的故事,她宁死不屈,英勇就义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

  刘胡兰出生在山西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从小就接受党的教育,参加了革命,十四岁就入党了。

1947年,敌人突然攻击他们的村庄,刘胡兰镇静地站在敌人面前说:“只要一口气活着,就要为人民干到底,决不投降”,牺牲的时候只有15岁。

毛主席为她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我要学习她勇敢、不怕死的精神,平常的学习、生活中要不怕困难,坚强一点。

  还要学习她为别人着想,不考虑自己安危的精神,对待同学、朋友要真诚,不能自私。

  我还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学好本领,长大当个有出息的人,为祖国争光

  读“黄继光”故事有感  星港学校一(2)班 凌毅诚  我今天和爸爸一起看了朝鲜战争中英雄黄继光的故事。

1952年10月20日在朝鲜江原道金化郡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所在的营奉命夺取某高地,当连续攻下敌人数处阵地后,被敌人一个集团火力点所困。

黄继光挺身而出,要求担负爆破任务,勇敢地冲向敌人地堡。

当他掷完手雷,打垮几个火力点后,发现还有一个火力点在顽抗,就忍着重伤巨痛,跌倒了爬起来,毅然直扑上去,以胸膛堵住敌人正在扫射的机枪射孔,保证部队完成攻克高地的任务,全歼敌人两个营,自己壮烈牺牲。

  读了这个故事,我很感动。

黄继光以自己的生命保证了任务的完成,他的勇敢无畏的精神激励着我们,我们要向他学习,在自己的学习生涯中,要不畏艰难,勇敢的面对遇到的任何困难。

要认真学习,掌握真本领,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读“小英雄王璞”故事有感  星港学校一(2)班 卫芷歆  周六晚上,我在网上看了小英雄王璞的故事。

他年纪和我差不多大,却担任儿童团团长。

他帮大人们站岗放哨,查路条,办事认真、细致,绝不放过一个可疑分子。

他和小伙伴山虎、二兴等学做地雷。

虽然和大人们做的不太一样,但威力也很大,把三个坏蛋(一个鬼子、翻译官和汉奸)炸成了大花脸。

他也很能干,晚上独自一人把一个八路军护送到了安全的地方。

后来由于内部叛徒的告密,鬼子来到了他们藏身的山沟里,逼他们说出八路军的去向、藏的枪支弹药和粮食。

但王璞和妈妈以及118名乡亲宁愿抗日死,也不愿当忘国奴,最后都惨死在鬼子的屠刀下。

  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由像王璞一样千千万万的革命英雄用生命换来的,小朋友们要珍惜,努力学习,掌握真本领以后建设强大的祖国,不受外国的欺凌。

  读《小兵张嘎》故事有感  小兵张嘎这个故事描写了在抗日战争时期,小男孩张嘎为了掩护在家养伤的八路军侦察连长钟亮历经艰辛,找到了八路军,当上了一名小侦察员的故事。

  张嘎子的机智、勇敢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嘎子与我们年龄相仿,但他面对敌人,却一点也不害怕他的那种的为了新中国,为了革命胜利,顽强的斗争精神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看了故事,我知道了:我们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我要好好珍惜,努力读书,长大了也要保卫自己的国家!  读《英雄的儿童团长--李爱民》有感  我看了《英雄的儿童团长--李爱民》,我知道了李爱民是一个佃农家的孩子,1930年生于山西武乡县白家庄。

抗日战争后任本村儿童团长,积极为抗战工作。

  1943年,他和各村民兵到日本鬼子据点附近抢收庄稼.返回路上,与日本鬼子的巡逻兵相遇。

为了掩护民兵和乡亲的安全,他挺身而出,被鬼子逮捕。

在鬼子的威吓和毒打下,他坚贞不屈,被打得皮开肉绽、双脚骨折仍痛斥敌人,最后牺牲在鬼子的刺刀下,年仅13岁。

13岁的年纪,为掩护民兵和乡亲挺身而出,为坚守抗日的秘密忍受毒刑拷打,真是动人心弦.气壮山河!  我觉得李爱民很勇敢,我们要向他学习。

我很讨厌日本鬼子,因为他们杀害了许多中国人.李爱民为了村民们安全自己却牺牲在日本鬼子的手里。

所以我们要认真学习,珍惜生活,长大后建设强大的祖国!  《董存瑞的故事》读后感  战斗英雄董存瑞在1948年5月25日解放隆化的战斗中,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暗堡,前进中左腿负伤,顽强坚持冲至桥下。

由于桥型暗堡距地面超过身高,两头桥台又无法放置炸药包。

危急关头,他毫不犹豫地用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导火索,高喊:“为了新中国,冲啊

”碉堡被炸毁,董存瑞以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当时他才19岁。

  我读了战斗英雄董存瑞的故事后,非常感动,觉得董存瑞叔叔真是一位了不起的英雄,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都是革命英雄们用生命换来的,我现在就要抓紧好好学习,学了本领,将来为社会多作贡献。

  读《歌唱英雄少年王小二》有感  这几天,我读了很多抗战英雄少年故事,都被每个故事里的英雄少年所感动。

其中放牛娃王小二的故事最让我难忘。

  王小二知道,要是把日本鬼子引进村子,他父母和乡亲们都要被鬼子杀死。

要是不带鬼子进村,鬼子就要杀死他。

为了乡亲们的安全,他不顾自己的生死,把日本鬼子引到八路军的埋伏圈。

鬼子气极了,就把小二杀死了。

  王小二的那种不顾自己生命的忘我精神是我们每位小朋友都要学习的,同时我们更应珍惜现在的和平生活,这是无数革命先辈用生命换来的。

  我一定要学会《歌唱二小放牛郎》这首歌,让小二的英雄形象一直在我心中。

  读《黄继光》故事有感  朝鲜战争的时候,敌人的机枪挡住了志愿军前进的步伐,黄继光看着一排一排的战士倒下,他就奋不顾身的用胸膛顶住了枪口。

  我们要向英雄黄继光学习,学习他把自己的生命换取了战斗的胜利。

我们要向他学习,不怕苦难,不怕牺牲,顽强斗争的精神。

我们要以他为榜样,认真学习,长大了为祖国、为人民服务。

《抗日战争》500字读后感

抗日战争读后感抗日战争是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中国人民进行的8年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也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这场战争是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有社会各界、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抗日团体、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和海外侨胞广泛参加的全民族抗战。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组成部分。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了九·一八事变。

蒋介石下令“绝对不抵抗”,东北军一枪未发,即让出沈阳城。

日军得寸进尺,4个多月内,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全部沦陷。

日本强占东北后,中国人民就开始了武装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

但在1937年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前,未能形成全国性的民族战争。

1937年7月7日夜,日本侵略军在北平西南的卢沟桥附近,以军事演习为名,突然向当地中国驻军第29军发动进攻,第29军奋起抵抗。

中国抗日民族解放战争从此开始。

8月13日,日军又进攻上海,同样遭到中国守军的顽强抵抗。

至此,中国结束了对日本侵略者步步退让的不正常状况,开始了有组织的全面抗战。

中国共-产-党面对民族危亡的严重形势,率先捐弃前嫌,主张国共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共同挽救中华民族。

1935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发表了《八一宣言》,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并就此同国民党进行了多次谈判。

1937年8月,中共中央在陕北洛川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作为领导全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根本方针。

在中国共-产-党的倡议和督促下,1937年9月,国共两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宣告成立。

抗日战争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是战略防御阶段。

卢沟桥事变揭开了全国抗战的序幕。

当时,日本侵略者把国民党作为主要作战对象,所以由国民党军担负的正面战场是抗击日军进攻的主要战常在全国抗战初期,国民党表现了一定的抗日积极性,先后进行了平津会战、淞沪会战、忻口会战、徐州会战、太原会战、武汉会战等重要战役,并取得了台儿庄战役的胜利,阻滞了日军的推进,粉碎了日军3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企图。

但是,由于国民党在政治上实行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的片面抗战路线,在军事上则采取单纯防御的战略方针,所以,尽管国民党军队的许多官兵对日军的进攻进行了英勇的抵抗,但正面战场的战局仍非常不利,先后丢失了华北、华中的大-片领土,国民政府亦迁都重庆。

而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提出一条依靠人民群众的全面抗战的路线。

1937年8月下旬,共-产-党领导的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开赴华北抗日前线;10月间,南方各省的红军游击队也改编为新四军,开赴华中前线。

八路军和新四军深入敌后,开辟敌后战场,主要从战略上配合国民党军作战。

第二阶段:从1938年10月至1943年12月,是战略相持阶段。

随着战局的扩大,战线的延长和长期战争的消耗,日军的财力、物力、兵力严重不足,已无力再发动大规模的战略进攻。

敌后游击战争的发展和抗日根据地的扩大,使日军在其占领区内只能控制主要交通线和一些大城市,广大农村均控制在以八路军、新四军为主的中国-军队手中。

1938年9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六届六中全会,毛泽东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问题,批判和克服了王明的右倾机会主义路线,坚持了独立自主的原则,保证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进行。

在此阶段,日本的侵华方针有了重大变化:逐渐将其主要兵力用于打击在敌后战场的八路军和新四军,而对国民党政府则采取以政治诱降为主的方针。

日本侵略军集中了大部分兵力和几乎全部伪军,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了残酷的“大扫荡”。

抗日根据地军民开展了艰苦的斗争,坚决地进行反“扫荡”、反“蚕食”斗争,敌后战场逐渐成为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常在日本政府的诱降下,国民政府内亲日派头子汪精卫公开投降。

1940年3月,他在南京成立了伪国民政府,组织伪军,协同日本侵略军进攻抗日根据地。

同时,国民党的反共倾向也日渐增长,蒋介石采劝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政策,掀起了三次反共高-潮,妄图消灭共-产-党和敌后抗日根据地。

中国共-产-党坚持“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方针,领导解放区军民一面抗击日伪军的“大扫荡”,一面打退了国民党的三次反共高-潮,巩固和发展了抗日根据地。

至1943年12月,日军在兵力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被-迫收缩战线,华北方面军停止向抗日根据地的进攻。

第三阶段:从1944年1月解放区战场局部反-攻至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是战略反-攻阶段。

1944年,共-产-党领导的敌后军民在华北、华中、华南地区,对日伪军普遍发起局部反-攻。

与此同时,国民党正面战场却出现了大溃败的局面,先后丧失了河南、湖南、广西、广东等省的大部分和贵州省的一部。

1945年,八路军、新四军向日军发动了大规模的春、夏季攻势,扩大了解放区,打通了许多解放区之间的联系。

当时,由于国民党军队主力分散在中国的西南、西北大后方地区,日军占领的大部分城镇、交通要道和沿海地区都处在解放区军民的包围之中,因此全面反-攻的任务,自然地主要由敌后抗日根据地的人民军队来进行。

1945年5月,苏军攻克柏林,德军正式向盟军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的战争宣告结束。

1945年8月,美国-军队在太平洋战场上对日作战胜利,逼近日本本土。

8月6日和9日,美国在日本的广岛、长崎投掷了两颗原子弹。

8月8日,苏联政府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

8月9日,毛泽东发表了《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声明,要求八路军、新四军及其他人民军队,在一切可能的条件下,对一切不愿投降的侵略者及其走狗实行广泛的进攻。

1945年8月14日,日本政府照会美、英、苏、中四国政府,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

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以广播“终战诏书”的形式正式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

9月2日,日本投降的签字仪式在停泊于日本东京湾的美国战列舰“密苏里号”上举行。

9月9日,在南京陆军总部举行的中国战区受降仪式上,日本驻中国侵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代表日本大本营在投降书上签字,并交出他的随身佩刀,以表示侵华日军正式向中国缴械投降。

至此,抗日战争胜利结束。

抗日英雄马占山的故事

马占山,字秀芳,祖籍河北丰润县,1885年11月30日生于辽宁怀德(今属吉林)县一个农民家庭。

贫苦农民,行伍出身。

他从小给地主放马,后因丢失一匹马,被抓进官府,遭毒打和 关押并被逼赔偿。

后来,那匹马跑回来,地主仍不退钱。

马占山一怒之下,上山落草,因善骑射,为人讲义气,不久被推为头领。

  清光绪 三十四年(1908年),马占山决定金盆洗手,率弟兄接受从军。

1911 年他投靠清军奉天后路巡防营统领吴峻升,从四营中哨哨长、连长、营长、团长、旅长升任东北边防军骑兵师师长和黑河警备司令等职。

1925年11月,郭松龄反奉,张作霖在新民巨流河一带组织力量抵抗郭军。

同年12月,马占山随同吴俊升在辽宁新民白旗堡附近,同郭松龄军展开激战。

郭军大败,马占山部尾随搜索,并活捉郭松龄夫妇。

同年,马占山升任东北陆军第17师骑兵第五旅旅长。

  1928年6月 4日,日本侵略者在皇始屯炸死张作霖和吴俊升,他发誓公仇私恨,必报复之。

1929年被张学良任命为黑龙江省骑兵总指挥。

任黑龙江省骑兵总指挥兼黑河警备司令。

1930年,任黑河警备司令兼步兵第三旅旅长。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张学良张任命他出任黑龙江省政府代理主席兼军事总指挥。

当日本关东军无理要求中国军队撤离江桥(嫩江铁桥)时,10月16日,伪军张海鹏部向嫩江江桥发起进攻,马占山率部将其击溃。

他明确表示“吾奉命为一省主席,守土有责”,“一息尚存,决不敢使尺寸土地沦于异族”。

在日军进犯江桥时,守军将桥破坏三孔。

11月3日,马占山拒绝日军的最后通牒。

4日,日军向江桥守军阵地发起猛攻。

他下令抵抗。

由于敌众我寡,没有后援,加上装备简陋,伤亡很大,鏖战了半个月,不得不撤离江桥。

马占山亲临前线指挥抗击,挫败日军多次进攻。

马部血战江桥抗战,给全国人民以莫大的鼓舞,马占山的名字,迅速传遍全国,慰问函电如雪片飞来。

人们称赞他“为国家保疆土,为民族争光荣”,是当代的“爱国军人”和“民族英雄”。

但由于日军不断增援,而马部却是孤军奋战,至18日,在消灭日伪军一千余人后,不得不撤往齐齐哈尔。

21日,退至海伦,继续抗敌。

12月,国民党政府任命他为黑龙江省主席。

上海、哈尔滨等地组织了”援马抗日团“,卷烟厂还生产了”马占山牌“香烟。

  1932年,马占山诈降,出任伪黑龙江省长兼任伪满州国军政部总长之职后,秘密用12辆汽车、6辆轿车、将2400万元款项、300匹战马及其它军需物资运出城外,再次举起了抗日的旗帜。

马占山在拜泉约集李杜、丁超等各路军的代表开会,改黑河警备司令部为省府行署。

三路人马共7000人,公推马占山为黑龙江省救国军总司令,会上做出三路出击日军的战斗部署。

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马占山率部给日伪军以重创,大灭日军侵略气焰。

后因战事失利,退到苏联。

  1933年6月3日,马占山从苏联返回上海,曾先后3次面见蒋介石,请缨抗战。

1936年12月至西安,参与西安事变,支持张学良、杨虎城逼蒋抗日发动的西安事变。

1937年,蒋介石任命马占山为挺进军司令兼东北四省招抚。

后任黑龙江省政府主席率部继续抗日。

1938年11月,马占山因病到延安就医,康复后,中共中央和陕甘宁边区举行盛大的欢迎会。

毛泽东在会上致词,称赞他是始终如一、抗战到底的民族英雄。

  1947年,蒋介石任命马占山为东北保安副司令,但他不肯就任。

1948年平津战役时,马占山毅然决定弃暗投明,出面帮助傅作义拿定主意和平交出北平城,推动了北平和平解放的进程。

1949年初,曾劝说傅作义接受和平改编,并向傅建议请邓宝珊做同中共谈判的代表,为促进北平的和平解放做了有益的工作,促使北平和平解放。

  1950年11月29日,马占山病逝于北京,终年65岁。

  永远的丰碑  马占山:打响武装抗日第一枪  ■抗日英雄谱  1931年11月4日,在黑龙江省嫩江桥面,东北军爱国将领马占山率领中国军队,向发动进攻的日本侵略者奋起反击,打响了武装抗日斗争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国武装抗日的序幕。

  马占山又名秀芳,1885年生于吉林怀德,祖籍河北丰润。

绿林出身,精于骑射。

1929年被张学良任命为黑龙江省骑兵总指挥。

1930年任黑河警备司令兼黑龙江省陆军步兵第三旅旅长。

“九·一八”事变后,时任黑龙江省政府代主席兼军事总指挥的马占山,不满于蒋介石奉行的不抵抗错误政策,决心进行抵御。

11月4日,日军在飞机、大炮和装甲车掩护下,出动4000多人,向嫩江桥发起进攻。

中国守军奋起还击,江桥战役正式打响。

中国军队在嫩江桥及其附近的大兴地区,与日军展开了一场场殊死拼杀。

马占山将军一面调兵遣将,一面亲临前线指挥。

这次战斗,日军共损失兵力1000余人,是“九·一八”事变以来首次受到的重挫。

中国军队也付出了沉重代价,伤亡600余人。

  嫩江桥抗战,打响了武装抗击日本侵略者的第一枪,得到全中国人民的高度赞扬与支持,激发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

  1932年2月,日军攻占哈尔滨后,马占山曾投降日本,就任伪黑龙江省省长,后又任伪满洲国军政部长。

同年4月摆脱日军监视,在黑河举兵反正,通电继续抗日,并揭露伪满内幕,任东北救国抗日联军总司令。

1936年参与张学良、杨虎城发动的西安事变,后任东北挺进军总司令。

1940年任黑龙江省主席,后被选为国民党中央候补执行委员。

1946年任东北保安副司令长官。

1949年1月与傅作义、邓宝珊等人一起接受中国共产党和平解放北平的条件,宣布起义。

  马占山题诗匡庐  贺伟  1933年7月11日,在天津赋闲的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委员马占山将军来到庐山。

  在登上牯岭山城之前,他先来到庐山西麓的株岭,拜谒岳飞母亲和夫人的陵墓。

望着历经800年风雨而安然无损的岳母岳夫人墓,马占山心情很不平静。

岳飞投军之时,岳母手拿银针在他背上刺下“精忠报国”四个字,并指着高悬天际的 北斗星,要儿子永远朝着北斗星指引的方向走,竭尽全力收复国土。

可是岳飞却没能实现母亲的心愿。

不是他无能,不是他怕死,而是一腔热血,无处可洒,精忠报国,难以为报啊

他多么希望能直捣黄龙,“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却没想到,打得强敌丧魂落魄,自己却屈死于风波亭中

怎不令后人扼腕叹息,愤恨填膺。

  马占山曾经在西湖岳飞墓前洒过英雄泪,面对着岳母墓,他又无法控制自己的感情。

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军相继侵占辽宁、吉林,又向黑龙江省进攻。

时任黑龙江省代主席的马占山,不顾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率部在嫩江桥奋起阻击,打响了中华民族抗日的第一枪,震动了中外。

马占山成为举国敬仰的抗日英雄,市场上还出现了“马占山”牌香烟。

没想到,蒋介石对马占山的抗日行动非常恼恨,将其调职,给了一个国民党军委会委员的虚职,让他赋闲天津。

眼睁睁地看着东三省父老乡亲惨遭日军蹂躏,眼睁睁地看着敌寇磨刀霍霍,大有吞并整个中国之心,身为高级将领,却不能驰骋疆场,只在碌碌无为中虚度时光,怎不令人痛彻心脾,悲愤难捺

他一再向蒋介石请求率兵抗日,却一再遭到训斥,但他仍不肯罢休。

他这次来庐山,还是要当面向蒋介石陈词,希望能够举国抗战,早日收复国土。

虽然他知道希望渺茫,但还是要犯颜直谏,据理力争。

  果然,正忙于布置第五次围剿红军的蒋介石根本听不进马占山的进言,反而训斥他头脑简单,不懂国事,攘外必先安内,内不安,如何集中精力攘外

马占山直言中国共产党一向坚决主张对日作战,并且派杨靖宇、赵尚志、周保中等到东北组织抗日义勇军,在极为艰苦的环境中坚持抗战,不能不令人钦佩。

大敌当前,我们却在互相厮杀,消耗精锐,怎不令仇敌拍手称快、国人痛心疾首

马占山说得慷慨激昂,动情处还声泪俱下,蒋介石却丝毫不动心。

当马占山离开蒋介石的 别墅“美庐”时,心情非常沉重。

  7月14日下午,《中央日报》等几家报社记者前来马占山下榻的“仙岩饭店”采访他。

一位记者拿出一个“马占山”牌的空烟盒请他签名,马占山摇了摇头,缓缓地说道:“愧对国人赞誉,有负国人厚望,我深感内疚和不安啊

”他指了指窗外的牯牛岭说:“中国就像是一头大牯牛,日本就像是老鼠。

老鼠吃牛,好像是不可能,但是如果这头牛站着不动,任凭老鼠撕咬,那也会被咬垮咬死的。

身为军人,却不能为国抵御外辱,任凭大好河山遭践踏,父老兄弟为刀下鱼肉,实在是令人忧心如焚,昼夜难宁啊

”记者们听着马占山的言语,无不为之动容。

  记者们刚刚离去,同样遭冷落的李烈钧将军又来看望马占山。

李烈钧见马占山心情不好,便邀他一同出去散散步。

  两位力主抗战的将军沿“大林路”慢慢地踱着。

盛夏的庐山十分热闹,红男绿女、达官贵人来来往往,洋人们更是珠光宝气,旁若无人。

马占山苦笑一下说:“庐山倒是一派歌舞升平的太平景象。

”李烈钧叹了一口气说:“这太平景象不知能维持到多久啊

”  两人边走边谈。

马占山见路旁一块石壁上刻着一首诗,便停下脚步,先看诗的落款:“余江吴迈民国十九年夏”,马占山问:“吴迈

莫非是大名鼎鼎的‘火镖律师’么

”李烈钧点头说:“正是此公

我们江西一杰

”马占山顿时肃然起敬。

吴迈是近代著名律师,曾任过国民革命军新编第三军政治部少将主任。

一次他在汉口坐车执行公务时须穿过英租界,一个印度巡捕大声呵斥,要他脱下将服,不带卫兵,不坐汽车,只身便服步行过去。

吴迈大怒,当即返回军部,甩下将服,扬长而去。

从此,他奔波大江上下,以维护国权、维护中国公民权为己任。

1929年,在南京召开的国民党中常委扩大会议上,以特邀贵宾身份出席会议的吴迈突闯主席台,指着蒋介石等官员大声责问道:“号称国民革命政府,为什么不革命

你们不要以为大权在握就可以为所欲为,须知民不可欺,众怒难犯

”吴迈的胆量使他赢得“火镖律师”的美誉,声震中华。

1930年,吴迈借住庐山大林寺,撰写《运动收回领事裁判权写真》一书,详细记载他与各国驻华使节激烈斗争的过程。

1936年“西安事变”爆发,在香港的吴迈准备飞赴西安会见张学良,未及启程便被暴徒暗杀,时年51岁。

  马占山停下脚步,一字一字地读着石壁上的诗:“读书大林寺,航空来自天。

泉石固所好,国耻恨未湔。

众志乃成城,斯任须并肩。

疥壁意云何,愿言共勉旃。

”读毕,马占山击掌赞叹道:“好诗,好诗

淋漓慷慨,正气凛然,甚合吾意

不愧是出自火镖律师之手。

明志于此,当可流芳千古。

”  李烈钧也点头赞道:“吴迈放着将军不做,为了国家的利益,四处奔走呼号,不怕高官,不怕洋人,连生命都置之度外,的确是令人钦佩呀

”  马占山说:“烈钧兄说的是呀。

身为朝廷命官,更应殚精竭力为国尽忠,岂可贪图个人的安逸享受。

古人还讲究个雁过留声、人过留名嘛

”  李烈钧又笑着说:“占山兄前年江桥一战,大灭日寇之威风,也当永垂青史啊

”  马占山连忙摇头说:“哪里,哪里,都是过去的事了,不值一提

”他停了停,又叹了口气,说道:“原想在嫩江桥挫挫敌寇锐气,说明中国人不是好欺负的

谁想东三省还是白白丢了,16万军队竟挡不住1万日军,有何面目见全国父老乡亲

烈钧兄,什么时候才能痛痛快快地和小日本干哪,就这样看着他霸着东三省、看着他要侵吞全中国吗

”李烈钧听着,默然无语。

二人转头,慢慢往回走。

  吃过晚饭后,马占山的心情仍难平静。

天色渐渐暗了,明月从大月山上升了起来,山谷间一阵阵松涛轰鸣。

马占山想去“松树路”走走,卫士说晚上风大,就不要出去了。

马占山说风大怕什么,都说松树路松涛有名,正好去听听。

  如水的月光透过繁密的松枝,斑斑驳驳地洒在蜿蜒的山径上。

马占山在松林中慢慢踱着,静谧的天地之间阵阵松涛格外清晰、真切:有时像闷雷从远处隆隆滚来,一到近处又变得那么雄浑、凌厉,像是千军万马疾驶过平野;有时倏地一阵狂风,万木怒吼,卷起惊涛骇浪,猛烈地撞击着天空,撞击着峰峦,撞击着马占山的心胸。

马占山感到非常痛快,一股豪情从心底涌起。

他不禁吟咏起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  马占山走走停停,停停走走,忽然看见前面松林中一片黑黝黝的东西,朦朦月光中似在跃跃蠕动,像是一群躁动不安的於菟(小老虎)。

走近一看,原来是一片形状不一的岩石。

他不禁笑了,拍着石块,心想,莫非这些石头都能理解他的心情,仿佛都要化做生气勃勃的小老虎,去飞食日寇之肉

  倾听着阵阵松涛,抚拍着身边的山石,马占山心潮起伏,激情难捺,脱口吟出一首古风:  百战赋归来,言游匡山麓。

  爱此嵚崎石,状如於菟伏。

  摩挲舒长啸,狂飚振林木。

  国难今方殷,国仇犹未复。

  禹迹遍荆榛,恐汝眠难熟。

  何当奋爪牙,万里飞食肉。

  这首诗慷慨激昂,颇有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的遗风,借“狂飚”抒发自己心中的激情,又把林中的“嵚崎石”想像为欲奋“爪牙”的“於菟”(小老虎),欲飞越万里关山,去吞食日寇之肉,借以表达中国军人和四万万同胞欲与日寇血战到底的誓愿。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人世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马占山当年驱逐外虏的志愿早已实现。

他1950年在北京病逝前,再三叮嘱子女要跟着共产党走,珍惜来之不易的新生活,把新中国建设好。

  马占山的这首诗刻在松树路的岩石上,至今清晰如昨。

后人读着它,还能触摸到将军那颗滚烫的心,那腔沸腾的血。

鸦片战争的过程是什么

第一片战争的过程  (一)战前形势和战争爆原因  

【第1句】:英双方的态度  中国禁烟的消息英国,英国政府决定武装侵华,采取了一系列步骤和措施进行战争部署,并且多次对中国进行武装挑衅。

  林则徐预感到可能要发生一场战争,他在严禁鸦片的同时,积极进行战备。

一是注意吸收敌方军事技术方面的长处,有的放矢地加强己方,主要是在船炮水军的建设上下功夫。

另一是比较重视民众的力量,认为“民心可用”。

  

【第2句】: 战争爆发原因  1839年7月,九龙尖沙咀村发生林维喜案。

英国水兵在村内醉酒闹事,打死村民林维喜。

林维喜案成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线。

  1839年8月初,中国禁烟消息传至英国,英国国会对此进行激烈辩论,在女皇维多利亚的影响下,最终以271票对262票通过军事行动。

10月1日,英国内阁作出“派遣舰队去中国海”的决定。

1840年2月,英国政府任命懿律和义律为正\\\/副全权代表,懿律为侵华英军总司令。

4月,英国议会正式通过发动战争的决议案,派兵侵略中国。

同年6月,懿律率领的英国舰船40余艘及士兵4000人到达中国海面,标志着第一次鸦片战争正式开始。

  也可以说林则徐的禁烟运动是鸦片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

根本原因是工业革命后,英国为夺取原料产地和消费市场,推行殖民扩张政策,决意用武力打开中国大门。

  (二)战争的三个阶段  

【第1句】:18

【第40句】:6-18

【第41句】:1(定海、大沽、广东战事;所谓《穿鼻草约》;英军强占香港岛)  

【第2句】:18

【第41句】:1-18

【第41句】:5(广东战事;《广州和约》;三元里抗英)  

【第3句】:18

【第41句】:8-18

【第42句】:8(厦门、浙东、长江战事)  具体战争过程如下:  1839年9月4日,中英在九龙发生冲突,英军首先开炮,英方参战五艘非正规舰只;清军出动三艘战船,有岸炮支援。

战斗持续四个小时,双方损失轻微。

  1839年11月3日,中英穿鼻之战,关天培率领的水师被击退,英军无人员伤亡。

  1840年6月22日,英军部分主力准备完毕,按计划开始以主力北上舟山。

只留少数舰船在虎门执行封锁。

  1840年6月28日,英国侵华军后续部队到达广州海面,至此第一批侵华英军到齐,共计海军战舰16艘,东印度公司武装轮船4艘,地面部队4000人,海陆合计7000左右。

(另有辅助舰只)   1840年6月30日,第一批英军到达舟山。

  1840年7月2日,英军后续舰队9艘(其中战舰三艘)途径厦门,英远征军司令命一艘战舰向厦门官员递交《致中国宰相书(副本)》,该舰驶入厦门南水道下锚。

  1840年7月3日,驶入厦门南水道的英舰派翻译驾小艇登岸送信,被清军武力阻止,英战舰则向岸上开炮,引发了一场小规模炮战。

(此役双方损失轻微,上报到朝廷时变成了一场胜仗)   1840年7月5日,舟山海面英军开始进攻定海,战至黄昏,英军停止进攻。

  1840年7月6日晨,英军攻入定海。

定海知县投水自尽,总兵张朝发已于昨日战死。

是役,清军参战仅1540人,伤、亡各仅13人。

定海水师在九分钟内覆没,英军所有舰船仅中弹三发,无人员伤亡。

  1840年7月20日,定海失守的消息到达北京。

  1840年8月11日,英军抵达天津,并沿途留兵封锁中国沿海。

直隶总督琦善与英军司令咨会,随后将《致中国宰相书》进呈道光帝。

  1840年8月19日,道光帝收到公文。

道光帝本无战心,又由于严重的误译,道光以为英军此来是为了“申焚烧鸦片之冤”,所以道光帝允许为之伸冤,“以折服其心”(所以罢免了林则徐,但英方并无此要求);拒绝赔偿鸦片损失;拒绝割让岛屿。

并令其:“反棹南还,听候办理”。

英军当然不肯答应,双方继续交涉。

但由于翻译和文化差异等诸多问题,双方无实质进展。

  1840年9月15日,英军感到在北京地区作战并无把握,季风也将结束,同意返航。

要求到广东继续谈判。

  1840年9月28日,英舰队回到舟山,得知先前留在定海的英军疫病严重(至年底此处共计病死448人)。

  1840年10月3日,道光派琦善南下广东,“怀抚”英夷。

  1840年11月25日,在舟山和浙江官员谈判了一些日子后,不懂中国官场“潜规则”的懿律被当猴耍而不自知,发布了浙江停战的命令,率英军南下广东(不久以后英军就放弃定海)。

  1840年11月29日,琦善到达广州,中英广州谈判开始。

但由于双方开价差距悬殊,一开始就进入了扯皮阶段。

  1840年12月25日,道光帝收到琦善的第一期奏折,得知英人的要求如此过分(和南京条约的内容相似),下令备战。

  1840年12月30日,道光帝收到琦善第二期奏折,认为谈判已无希望,下令琦善“勿得示弱”,同时命令川、湘、黔三省向广东派援军。

  1841年1月6日,道光帝收到琦善第三期奏折,下严令:“逆夷要求过身……非情理可谕,即当大军挞伐……逆夷再或投字帖,亦不准收受”, 同时重新启用被革职的林则徐等。

在谈判期间,琦善不断从广东各地调兵至虎门,虎门兵力达到11000人。

虎门也成为中国在鸦片战争中火力最强大的炮台。

  1841年1月7日,英军发动进攻,虎门战役开始。

英军攻占大角、沙角炮台,并击败清军水师。

比起先前的表现,守军作战也很勇敢,共计战死282人,受伤462人,沉没战船11艘,直至炮台被打塌后才开始后退。

英军仅受伤38人。

  1841年1月8日,琦善要求重开谈判,英军同意,暂时停战。

此后一直在谈判。

  1841年1月26日,英军强占香港,并要求割让(香港仍有清军)。

  1841年1月30日,道光帝得知虎门战事,革除琦善职,授奕山为靖逆将军,南下统兵。

大概也是这一时期,道光帝派“强硬派”的裕谦和颜伯焘分别负责两江和闽浙,两人到任后立即开始尽最大力度整军备战。

  1841年2月24日,本来就毫无希望的谈判已经破裂,英军开始向虎门核心阵地布置进攻。

26日清晨,英军正式发起进攻,到当天下午五时,英军击败全部8500名守军,关天培壮烈牺牲。

由于主要在射程外炮击,英军损失轻微。

  1841年3月18日,英军攻入广州西南的英国商馆,后来撤离。

由于前两败,此战中国守军士气低落,未战先溃,英军损失轻微。

新任参赞大臣杨芳在奏章里对失败绝口不提,反而说已屡败英军,唯恐其逃窜。

  1841年4月14日,奕山到达广州,耗时达57天,被俄国武官当成笑料。

  1841年5月初,各地援军相继抵粤,道光帝也反复下令“分路兜剿,务使该夷片帆不留”,如果英军“闻风远遁”,惟将军是问。

21日,奕山下令对英军舰船火攻,英军略受损失。

24日,英军进攻广州,至25日,已经攻占广州城外主要制高点和炮台。

此役英军战死9人,受伤68人。

27日,清方向围城的英军要求谈判,于是又暂时停战。

并且交纳赔款。

从6月1日起,英军全部撤回香港。

在此期间,奕山的奏折对失败只字未提,反而是打了大胜仗,并说英军举白旗乞和。

道光得知大喜,允许其求和,同时命令沿海撤防(节省军费)。

正好老天有眼,此时英军中瘟疫横行,英舰队又突遭台风袭击,损失惨重。

因此老天无意中帮奕山圆了谎。

  1841年5月30日,三元里民众与英军交战,其采用战术之成功足以使任何清军将领汗颜。

但英军最终还是突围,英军战死5人,受伤23人。

另有一名少校疲劳过度而死。

31日,民众包围英军占领的四方炮台。

时值停战期间,清方派主战的官吏余保纯将民众劝归。

(这个倒霉的家伙在当时就被不明真相的人当成了大汉奸,直到现在。

)   1841年5月31日,英国外相认为义律对中国过于保守,改派璞鼎查接替中国事务。

  1841年8月10日,璞鼎查到任。

从伦敦到澳门,只用了67天,其中还有十天在孟买处理公务,所以路上只用了57天。

  1841年8月22日,英军主力北上厦门,奕山隐瞒不报(他吹牛说英军已退)。

幸亏奕山的牛皮早被厦门的颜伯焘识破,故颜伯焘一直抗旨不撤防。

并且在厦门投巨资建立了中国沿海最坚固的防线——厦门石壁。

炮台的火力也相当强大,有火炮四百余门,守军5680人(仅次于虎门,但远远比虎门炮台坚固)。

  1841年8月26日,英军围攻厦门。

英军战术无非是正面佯攻,侧面迂回,轻松绕开石壁。

如此简单的战术,英军已用过多次,但是由于瞒报严重,颜伯焘和道光帝并不知情。

守军一的开始抵抗也较为激烈,但是腹背受敌,且炮台失去作用,很快不支。

到了黄昏,清军外围阵地已全部失守。

英军也停止进攻。

  1841年8月27日,英军攻打厦门城。

守军已于夜里逃散,厦门失守。

此役,清军阵亡总兵一名,副将以下军官7员。

士兵减员324名。

英军战死一人,受伤16人。

战后英军对石壁炮台的防御力评价相当高。

战后道光帝首次得知:此次来华的英军中还有陆军。

  1841年9月5日,主力英军(海陆军共计四千人)北上浙江。

此时浙江由头号主战派裕谦主持,浙东防务与战前相比也已得到全面加强,降职的林则徐曾一度在镇海协助组织防务,经历了几次战斗的林则徐认识到定海必然守不住,应该主动放弃。

这个建议当然不可能被采纳。

  1841年9月25日,英军本来打算攻击镇海的主力海陆军四千余人受到风力影响,集结于镇、定之间的海面。

随后的几天,定海清军与英军屡有交火,均损失轻微。

  1841年10月1日晨,英军向定海发动总攻,至下午2时,五千多守军全部被击败。

定海三总兵牺牲。

英军战死2人,伤27人。

  1841年10月10日,英军向镇海发起攻击,几小时后,外围阵地纷纷失守。

此时战斗虽未结束,正在镇海东城墙指挥的两江总督裕谦已经知道希望全无,遂跳水自尽。

  1841年10月13日,英军逼近宁波,负责此处的太子太保余步云弃城逃跑,宁波失守。

  1841年10月30日,“协办大学士吏部尚书步军统领正黄旗满洲都统崇文门监督正红旗宗室总族长雍正帝四世孙前黑龙江将军前盛京将军”奕经受封为扬威将军,调集八省援军入援浙江。

  1842年3月10日凌晨,经过四个多月的准备之后,鸦片战争中唯一一次收复失地的反攻在奕经的指挥下打响,四小时后,规模庞大的反攻宣告失败。

  1842年3月21日,浙江巡抚刘韵珂上“十可虑”折,虽未明说,但暗示战争已毫无希望,且充满危险。

  1842年5月7日,英军撤离宁波,集结兵力准备沿长江向内地进攻。

  1842年5月18日,英军2000人攻破乍浦,此役清军抵抗激烈,战败自杀者甚众。

英军阵亡9救人(其中一名中校),受伤55人。

  1842年6月16日凌晨,乍浦的英军全部出动攻击吴淞。

吴淞是江苏海防重点,新任两江总督牛鉴亲自坐镇于此。

但战斗至中午12点,清军全部逃散。

清军阵亡江南水路提督陈化成以下88人,英军被击毙两人,受伤25人。

同日,英军第二期增援部队到达吴淞口,在华英军总兵力达到20000人。

与清军相比,不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这都算是一支空前强大的军队。

  1842年6月19日,英军占领上海。

  1842年7月5日,英军战舰十二艘,轮船十艘,运输船51艘,士兵7000人组成舰队从上海出发,直扑镇江。

  1842年7月13日,清军开始增援镇江。

  1842年7月21日,英军开始攻城。

此时镇江城内驻军仅有1600人,城外2700人,火炮很少。

而英军仅参加攻城的兵力就达6905人,英军占绝对优势。

战斗开始后,英海军组织火力猛轰城外清军,城外清军缺少掩护也没有任何反击手段,很快便溃散。

与此同时,登陆的英陆军开始攻城,由于缺少火炮掩护,英军只能用云梯攻城,被守城清军痛击。

随后英军组织火力轰击城墙,可是城内驻军有1185人是驻防在此的京口八旗。

他们安家此地已经200多年,所以仍然节节阻击。

同时英海军组织小船沿水路攻击镇江西门,遭到城墙上清军火炮的有效轰击,狼狈退出。

最后,占尽火力优势的英军从北、西、南三个方向突入城内,守军一直坚持巷战到深夜。

城内清军的伤亡率达30%。

镇江的火力兵力远远不及虎门,城墙坚固远远不及厦门,战前动员远远不及定海,准备周密远远不及浙东,但是此役英军有39人毙命,130人受伤,3人失踪。

多于上述四战役所毙伤敌军的总和。

  1842年8月2日,英军离开镇江,准备进攻南京。

在此之前,清方决定求和。

  1842年8月31日,道光帝正式下旨同意签订条约。

可是29日,摸透道光心思的前方大臣已经签署了《中英南京条约》。

  1842年9月1日,清朝负责谈判的官员向璞鼎查发出照会,对南京条约提出了十二项交涉内容。

这十二项自讨苦吃的内容为中国今后的苦难留下了隐患;也为下一次战争埋下了祸根。

(与此同时,北京的道光帝、杭州的刘韵珂都给南京的官员写信,内容居然也是要求作出类似的交涉,而这些信件还在路上。

)   1842年9月7日,道光帝正式同意签约的谕旨到达南京,第一次鸦片战争早已结束。

  1842年10月,奕山奏报广东仿造西式战舰一艘,并且提议停止建造旧时战船,经费用于建造西式战舰。

此事最终不了了之。

  (三)战争失败原因的分析  

【第1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  第一、清朝社会制度的腐朽和经济、科技的落后。

清王朝处于封建制度的衰败时期,政治昏暗,各种矛盾加剧,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禁锢,使得社会生产力低下,科学技术落后,财政拮据,军备废弛,武器低劣,封建统治自身已陷入严重危机,连其本阶级的有识士都感到面临“末世”,在这种情况下,御外必然受到很大限制。

  第二,统治集团昏庸腐败。

“时代呼唤巨人,上台的却是侏儒。

”鸦片战争当中,清政府各级决策者错误频出,上层指挥简单低效,各级官员欺上瞒下,导致不知己不知彼,对战局应变低效。

两年的战争过程中,同样的决策错误在各地重复上演。

这既是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所致,也是清政府腐败的具体表现。

正是在清朝统治集团的这种状况下,英国方面的优势才得以显示和发挥出来。

读烈士故事有感

《黄继光》读后感  含着脉脉深情,我读完了《黄继光》这篇感人肺腑的文章。

我闭上眼睛,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静。

黄继光那光辉的形象怎么也挥散不去。

忆往昔峥嵘岁月,我的思绪仿佛回到了半个世纪前那个战火纷飞的岁月,耳边又回响起嘹亮、威武、雄壮的红色摇滚--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

为了保卫祖国,为了保卫家乡,打败美帝保卫和平,我们的先辈去朝鲜打仗,英勇战斗是民族的脊梁,鸭绿江水在静静地流淌,嘹亮地军歌在耳边回荡。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黄继光就是无数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中国好儿女中的一员。

为了在黎明前攻下5

【第97句】:9高地,身中数弹的他像暴风雨中的巨人一样顽强地站起来,冲了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豪气贯日月,英风动大地”。

英勇的志愿军战士趁势攻克了敌人的阵地,夺取了胜利。

这真是“我自横刀向天笑”,多么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啊

  当我读到“他转过身来坚定地对指导员说:“指导员,请把这个任务交给我吧

”这句话时,我浑身发热,黄继光是多么主动呀。

可是我连妈妈交给的的任务都不做,比如说妈妈常常对我说,长大了,能帮大人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了,就拿扫地来说吧,一天,妈妈叫我扫地,我随便扫了一下,很不干净,妈妈见了,批评我说:“戴健,你连这点家务都做不好,还能干什么

”妈妈就要我重新扫地,我找了一个借口,跟妈妈顶嘴。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这一切,我多么不对呀。

  当我读到“他张开双臂,向喷射着火舌的火力点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枪口。

”这句时,我的心灵被深深地震撼了,泪水无声地滑落下来。

黄继光,这个伟大的战士,面临着生命的危险,忍着伤痛,像巨人一样冒着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

黄继光,一个普通志愿军战士,却有一种不怕牺牲的精神,究竟是什么力量鼓舞着他呢

哦,是最光荣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促使他将生死置之度外。

而我呢,却连一点小小的磨难都经受不起。

遇到一点鸡毛蒜皮的事就大呼小叫,那一次,我在改正考试发下来的试卷,这是一份提高卷,我做错了好几题,马马虎虎地应付修改,然后拿给爸爸看,爸爸耐心地讲解,我听得不耐烦,生气地说:“你没完没了,真烦。

”爸爸严厉批评我,说:“遇到难题就绕道走,你这是逃避困难。

和革命先烈相比,你还差得远呢

”是啊,生活在幸福时代的我,虽然谈不上战争时代浴血奋战,但连起码的学习困难都不敢去战胜,我是多么渺小啊

  同学们

当你读了这篇文章,你不感到黄继光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吗

黄继光不正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吗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需马革裹尸还。

”黄继光、邱少云、毛岸英等无数志愿军烈士永远长眠于朝鲜半岛的三千里江山,多少手足、忠魂埋骨它乡,这正是英雄“山草离离兮掩我骨,沧海荡荡兮浸我尸”的豪迈绝唱

  “斩尽妖魔平天下,山河日月重安排。

”正是这支由无数个黄继光组成的、高举毛泽东旗帜的人民子弟兵,他们铁血军魂所铸就的钢铁长城,忠勇耿耿,精忠报国,纵横无敌,谁与争锋,打败了号称世界第一的美帝野心狼,保卫了新中国摇篮,保卫了世界社会主义阵营,奠定了新的世界政治格局。

“自古英雄出炼狱,拓马长枪定乾坤

”我们的幸福今天,正是英雄们在昨天以生命热血创造的明天,没有他们的牺牲就没有今天的一切。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我们青年一代何惜百死报家国,要为祖国、家乡的富强崛起而奋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洒泪祭雄杰,扬眉剑出鞘。

青春儒钢的我,愿守土复开疆,堂堂中国要让四方来贺

  《英雄人物——刘胡兰》读后感  刘胡兰小小年纪就参加革命,但在一九四七年一月八日,当天国民党袭击了刘胡兰所在的村子,不辛地被敌人抓走了.  敌人逼她说出哪里还有共产党员,她只回答说;不知道,没见过.敌人再问:难道你不怕死吗

刘胡兰又说:怕死就不当共产党员

最后刘胡兰和五位同志押到台旁,可是她一点也不怕死。

那年她牺牲时才十五岁。

  刘胡兰是勇敢又伟大的女英雄,她宁死不屈的英勇事迹,领我们很敬佩和感动。

她爱国爱民的精神直得我们学习。

毛主席亲自为她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读《狼牙山五壮士》有感  我读了《狼牙山五壮士》,觉得五壮士很勇敢。

  他们为了掩护主力部队和军区机关转移的更远一些,更安全一些,坚守到了太阳落山,直到子弹打光。

本来他们可以早点走的,不用牺牲,可为了更多战士的安全,他们留到了最后。

为了不成为日本鬼子的俘虏,跳下了悬崖,连日本鬼子都佩服他们的顽强。

  狼牙山五壮士他们的勇敢和顽强斗争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读“小萝卜头”的故事有感  小萝卜头——宋振中的故事让我非常感动,他是中国革命年龄最小的烈士,从小跟随母亲在监狱中长大,非常懂事,经常体贴照顾妈妈。

在艰苦的环境中小萝卜头学习非常刻苦、记忆力很强、也很懂礼貌、尊敬老师。

同时他还利用自己人小,不被特务注意,帮助狱中同志放哨、传递信息。

  今天我们有这样良好的环境更应刻苦学习、尊敬师长,珍惜革命先烈为我们创造的幸福生活。

  读“刘英俊”的故事有感  英雄刘英俊是黑龙江省佳木斯市部队炮连的一名小战士.在一次训练中为了不让受惊的炮车的马冲向人群,他用自己的身体阻挡马车,更为了六个吓呆在马车前方的儿童而奋不顾身的踢倒马车,最后自己被压在车下由于伤势过重而光荣牺牲了。

  我读了这个故事非常非常感动。

我觉得他是那么勇敢那么伟大。

他用自己年轻年轻的生命换来了大家的生命安全,我们都要好好学习他舍己为人勇敢的精神,他永远是我们的好榜样

  读<<小萝卜头>>有感  今天,我读了<<小萝卜头>>这个故事.故事主要讲述了中国革命年龄最小的烈士宋振中在狱中生活的故事.他八个月的时候就和父母一起被国民党反动派关进了监狱.小萝卜头从小就很懂事,在狱中学习非常刻苦,还经常帮助大人做秘密工作.在反动派溃逃之前,特务们杀害了小萝卜头。

  读了这个故事我很感动.我应该珍惜现在的学习环境,要向小萝卜头一样刻苦学习,将来要做一个有用的人。

  读《刘胡兰》有感  今天,我读了革命英雄刘胡兰的故事,她宁死不屈,英勇就义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

  刘胡兰出生在山西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从小就接受党的教育,参加了革命,十四岁就入党了。

1947年,敌人突然攻击他们的村庄,刘胡兰镇静地站在敌人面前说:“只要一口气活着,就要为人民干到底,决不投降”,牺牲的时候只有15岁。

毛主席为她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我要学习她勇敢、不怕死的精神,平常的学习、生活中要不怕困难,坚强一点。

  还要学习她为别人着想,不考虑自己安危的精神,对待同学、朋友要真诚,不能自私。

  我还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学好本领,长大当个有出息的人,为祖国争光

  读“黄继光”故事有感  我今天和爸爸一起看了朝鲜战争中英雄黄继光的故事。

1952年10月20日在朝鲜江原道金化郡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所在的营奉命夺取某高地,当连续攻下敌人数处阵地后,被敌人一个集团火力点所困。

黄继光挺身而出,要求担负爆破任务,勇敢地冲向敌人地堡。

当他掷完手雷,打垮几个火力点后,发现还有一个火力点在顽抗,就忍着重伤巨痛,跌倒了爬起来,毅然直扑上去,以胸膛堵住敌人正在扫射的机枪射孔,保证部队完成攻克高地的任务,全歼敌人两个营,自己壮烈牺牲。

  读了这个故事,我很感动。

黄继光以自己的生命保证了任务的完成,他的勇敢无畏的精神激励着我们,我们要向他学习,在自己的学习生涯中,要不畏艰难,勇敢的面对遇到的任何困难。

要认真学习,掌握真本领,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读“小英雄王璞”故事有感  周六晚上,我在网上看了小英雄王璞的故事。

他年纪和我差不多大,却担任儿童团团长。

他帮大人们站岗放哨,查路条,办事认真、细致,绝不放过一个可疑分子。

他和小伙伴山虎、二兴等学做地雷。

虽然和大人们做的不太一样,但威力也很大,把三个坏蛋(一个鬼子、翻译官和汉奸)炸成了大花脸。

他也很能干,晚上独自一人把一个八路军护送到了安全的地方。

后来由于内部叛徒的告密,鬼子来到了他们藏身的山沟里,逼他们说出八路军的去向、藏的枪支弹药和粮食。

但王璞和妈妈以及118名乡亲宁愿抗日死,也不愿当忘国奴,最后都惨死在鬼子的屠刀下。

  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由像王璞一样千千万万的革命英雄用生命换来的,小朋友们要珍惜,努力学习,掌握真本领以后建设强大的祖国,不受外国的欺凌。

  读《小兵张嘎》故事有感  小兵张嘎这个故事描写了在抗日战争时期,小男孩张嘎为了掩护在家养伤的八路军侦察连长钟亮历经艰辛,找到了八路军,当上了一名小侦察员的故事。

  张嘎子的机智、勇敢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嘎子与我们年龄相仿,但他面对敌人,却一点也不害怕他的那种的为了新中国,为了革命胜利,顽强的斗争精神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看了故事,我知道了:我们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我要好好珍惜,努力读书,长大了也要保卫自己的国家!  读《英雄的儿童团长--李爱民》有感  我看了《英雄的儿童团长--李爱民》,我知道了李爱民是一个佃农家的孩子,1930年生于山西武乡县白家庄。

抗日战争后任本村儿童团长,积极为抗战工作。

  1943年,他和各村民兵到日本鬼子据点附近抢收庄稼.返回路上,与日本鬼子的巡逻兵相遇。

为了掩护民兵和乡亲的安全,他挺身而出,被鬼子逮捕。

在鬼子的威吓和毒打下,他坚贞不屈,被打得皮开肉绽、双脚骨折仍痛斥敌人,最后牺牲在鬼子的刺刀下,年仅13岁。

13岁的年纪,为掩护民兵和乡亲挺身而出,为坚守抗日的秘密忍受毒刑拷打,真是动人心弦.气壮山河!  我觉得李爱民很勇敢,我们要向他学习。

我很讨厌日本鬼子,因为他们杀害了许多中国人.李爱民为了村民们安全自己却牺牲在日本鬼子的手里。

所以我们要认真学习,珍惜生活,长大后建设强大的祖国!  《董存瑞的故事》读后感  战斗英雄董存瑞在1948年5月25日解放隆化的战斗中,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暗堡,前进中左腿负伤,顽强坚持冲至桥下。

由于桥型暗堡距地面超过身高,两头桥台又无法放置炸药包。

危急关头,他毫不犹豫地用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导火索,高喊:“为了新中国,冲啊

”碉堡被炸毁,董存瑞以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当时他才19岁。

  我读了战斗英雄董存瑞的故事后,非常感动,觉得董存瑞叔叔真是一位了不起的英雄,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都是革命英雄们用生命换来的,我现在就要抓紧好好学习,学了本领,将来为社会多作贡献。

  读《歌唱英雄少年王小二》有感  这几天,我读了很多抗战英雄少年故事,都被每个故事里的英雄少年所感动。

其中放牛娃王小二的故事最让我难忘。

  王小二知道,要是把日本鬼子引进村子,他父母和乡亲们都要被鬼子杀死。

要是不带鬼子进村,鬼子就要杀死他。

为了乡亲们的安全,他不顾自己的生死,把日本鬼子引到八路军的埋伏圈。

鬼子气极了,就把小二杀死了。

  王小二的那种不顾自己生命的忘我精神是我们每位小朋友都要学习的,同时我们更应珍惜现在的和平生活,这是无数革命先辈用生命换来的。

  我一定要学会《歌唱二小放牛郎》这首歌,让小二的英雄形象一直在我心中。

  读《黄继光》故事有感  朝鲜战争的时候,敌人的机枪挡住了志愿军前进的步伐,黄继光看着一排一排的战士倒下,他就奋不顾身的用胸膛顶住了枪口。

  我们要向英雄黄继光学习,学习他把自己的生命换取了战斗的胜利。

我们要向他学习,不怕苦难,不怕牺牲,顽强斗争的精神。

我们要以他为榜样,认真学习,长大了为祖国、为人民服务。

  《英雄人物故事》读后感  这本书讲述了一个个宁死不屈的英雄人物,有在熊熊烈火中永生的邱少云,有舍身驱顽敌的杨春增,还有国际主义战士罗盛教……  有一个个动人的故事,还有一幕幕感人的场景,真叫人热泪盈眶,也带着我经历了一段刻骨铭心的英雄往事。

  让我最难忘的就是刘胡兰。

刘胡兰同志面对凶恶的阎锡山匪军,她坚定不移地守护着村民,不幸被捕。

敌人的严刑拷打和六个村民的相继牺牲,也没能使刘胡兰说出共产党的机密。

最终英勇地牺牲于敌人的铡刀之下,年仅15岁。

刘胡兰这种大无畏的精神值得我们敬佩,她那种坚决同恶势力抗争到底的品性值得我们学习。

我要像刘胡兰一样,做一个正直、有骨气的人。

  邱少云是一个伟大的革命战士。

在朝鲜金化以西391高地主峰的石壁上,镌刻着这样一行字:  “为整体、为胜利而自我牺牲的伟大战士邱少云同志永垂不朽

”  邱少云多次不顾个人安危,舍己救人,让战士与百姓远离了危险,而自己一个人承受着死亡。

在面对烈火缠身,他为了500多名战士的生命,他毅然放弃了扑灭自己身上的大火,火在他身上整整烧了30分钟,而他在烈火烧身的剧痛中,始终没有动一下,吭一声直到牺牲。

我要像他一样以集体为主,为集体作出贡献。

游东宁要塞作文600字(游记)

【第1句】:抗日英雄杨靖宇 杨是著名的抗日民雄、东北抗日联建人和领导人杨靖宇后,当残忍的日军割头剖腹,发现他的胃里尽是枯草、树皮和棉絮,竟无一粒粮食,也无不为之震惊。

在《杨靖宇将军的英雄事迹》里,我们详细讲述了他的英雄事迹,这里再做一些简述。

杨靖宇,1905年生于河南省确山县。

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27年4月参与领导确山农民暴动,同年5月转入中国共产党。

大革命失败后,组织确山起义,任农民革命军总指挥。

1928年后,在河南、东北等地从事秘密革命工作。

曾5次被捕入狱,屡受酷刑,坚贞不屈。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他任中共哈尔滨市委书记、兼满洲省委军委代理书记。

1932年秋被派往南满,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二军南满游击队,任政治委员,创建了以磐石红石砬子为中心的游击根据地。

1933年9月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独立师师长兼政治委员。

1934年4月联合17支抗日武装成立抗日联合军总指挥部,任总指挥。

后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军长兼政治委员、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治委员。

率部长期转战东南满大地,威震东北,配合了全国的抗日战争。

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曾致电向以杨靖宇为代表的东北抗日武装表示慰问,赞之为“冰天雪地里与敌周旋7年多的不怕困苦艰难奋斗之模范”。

1939年在东南满地区秋冬季反“讨伐”作战中,他与魏拯民等指挥部队化整为零、分散游击。

自己率警卫旅转战于蒙江一带,最后只身与敌周旋5昼夜。

1940年2月23日在吉林蒙江三道崴子壮烈牺牲,时年35岁。

为纪念他,1946年东北民主联军通化支队改名为杨靖宇支队,蒙江县改名为靖宇县。

【第2句】:抗日英雄吉鸿昌1931年9月21日,矢志抗日的吉鸿昌将军被蒋介石逼迫下野,到国外“考察实业”。

船到美国,吉鸿昌就接二连三地遭到意想不到的刺激,如那里的头等旅馆不接待中国人,而对日本人却奉若神明。

有一次,吉鸿昌要往国内邮寄衣物,邮局职员竟说不知道中国。

陪同的人对吉鸿昌说:“你说自己是日本人,就可受到礼遇。

”吉鸿昌当即怒斥:“你觉得当中国人丢脸,我觉得当中国人光荣

”为抗议帝国主义者对中国人的歧视,维护民族尊严,他找来一块木牌,用英文在上面写上:“我是中国人

【第3句】:抗日英雄王小二王小二是中国少年抗日英雄,1929年生于河北省涞源县上庄村。

抗日战争时期,王二小的家乡是八路军抗日根据地,经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扫荡”,王二小是儿童团员,他常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

1942年10月25日(农历9月16日),日本鬼子又来“扫荡”,走到山口时迷了路。

敌人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

王二小装着听话的样子走在前面,为了保卫转移躲藏的乡亲,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

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敌人知道上了当,就气急败坏地用刺刀挑死了王二小。

机智勇敢的小英雄王二小,就这样被日本侵略者残酷地杀害了,牺牲在涞源县狼牙口村,年仅13岁。

正在这时候,八路军从山上冲下来,消灭了全部敌人稍微过一点啊,原谅了!

【第4句】:抗日英雄赵一曼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赵一曼被中国共产党派到东北地区领导革命斗争。

1934年担任中共珠河中心县委委员兼铁道北区委书记,组织抗日自卫队,与日军展开游击战争。

1935年担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3军第1师第2团政委,11月,与日伪军作战时不幸因腿部受伤被捕。

日军为了从赵一曼口中获取到有价值的情报,找了一名军医对其腿伤进行了简单治疗后,连夜对其进行了严酷的审讯。

面对凶恶的日军,将生死置之度外的赵一曼忍着伤痛怒斥日军侵略中国以来的各种的罪行。

凶残的日军见赵一曼不肯屈服,使用马鞭狠戳其腿部伤口。

身负重伤的赵一曼表现出了一个共产党员坚强的意志和誓死抗日的决心,痛的几次昏了过去,仍坚定地说:“我的目的,我的主义,我的信念,就是反满抗日。

”没说出一字有关抗联的情况。

1935年12月13日,因赵一曼腿部伤势严重,生命垂危,日军为得到重要口供,将她送到哈尔滨市立医院进行监视治疗。

赵一曼在住院期间,利用各种机会向看守她的警察董宪勋与女护士韩勇义进行反日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两人深受感动,决定帮助赵一曼逃离日军魔掌。

1936年6月28日,董宪勋与韩勇义将赵一曼背出医院送上了事先雇来的小汽车,经过辗转后,赵一曼到了阿城县境内的金家窝棚董宪勋的叔叔家中。

6月30日,赵一曼在准备奔往抗日游击区的途中不幸被追捕的日军赶上,再次落入日军的魔掌。

赵一曼被带回哈尔滨后,凶残的日本军警对她进行了老虎凳、辣椒水等更加严酷的刑讯,但她始终坚贞不屈。

日军知道从赵一曼的口中得不到有用的情报,决定把她送回珠河县处死“示众”。

8月2日,赵一曼被押上去珠河县(现尚志市)的火车,她知道日军要将她枪毙了,此时,她想起了远在四川的儿子,她向押送的警察要了纸笔,给儿子写了一封催人泪下的遗书:“母亲对于你没有能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

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

希望你,宁儿啊

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

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 中国人民会永远牢记女民族英雄赵一曼可歌可泣的抗日事迹。

新中国成立后,朱德为赵一曼题写了“革命英雄赵一曼烈士永垂不朽”的题词,哈尔滨市将她战斗过的一条主街命名为一曼大街。

【第5句】:抗日英雄赵尚志赵尚志三个字,曾让侵华日军闻风丧胆,“小小的‘满洲国’,大大的赵尚志”,是倭寇发出的无奈而又钦佩的感慨。

被日伪称为最顽固的“反满抗日”分子

当年东北流传一种说法,叫“南杨北赵”。

“南杨”指的是杨靖宇,“北赵”就是赵尚志,他十七岁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就读黄埔军校第五期,历经艰难困苦,抗日决心毫不动摇,即使最后负伤被俘,依然宁死不屈。

一位专家说,东北很多著名抗日英烈因为地下工作需要,用的都不是原名,惟有赵尚志一直用原来的名字。

但很少有人知道,赵尚志也曾用过另外一个名字。

据尚志市烈士纪念馆馆长刘莉介绍,赵尚志曾担任1940年创刊的《东北红星壁报》主笔。

“向之”的主笔笔名,后来发现的手稿原迹证实,是在“尚志”两字基础上修改而来的。

据刘莉馆长介绍,赵尚志除了写过报纸上这些文章诗歌之外,还曾为《白山黑水》这首抗日歌曲写过歌词,并写下两篇关于抗日战争的论文。

印象中,赵尚志应和抗日英雄杨靖宇一样身材高大,气宇轩昂,目前发现的惟一一张赵尚志将军生前的照片,是1932年8月赵尚志担任巴彦抗日游击队政委时与游击队指挥部成员的合影,赵尚志手拿马鞭坐在中间前排,二十四岁的他明显比两边的人矮半头。

巴彦游击队失败以后,赵尚志加入抗日义勇军孙朝杨部,后率六人赴珠河创建抗日游击队。

到1934年,这支抗日武装不断壮大,达到数千人。

后来赵尚志将军担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军长。

赵尚志嗓门很大,常常在大会上向战士们讲述抗日救国的道理,描绘鬼子打跑以后国家未来的模样。

1942年2月,年仅三十四岁的赵尚志在战斗中,遭到混入部队的日满特务暗算,重伤被俘后血尽而死。

随后日寇将其遗体肢解成两部分,身体沉入松花江,头颅送伪满“首都”新京(今长春)请功,而后下落不明;历经六十余载,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之际,东北抗日烈士赵尚志将军的头颅在长春找到了。

这位民族英雄的故事将要画上一个句号,但对他的事迹的寻访和传颂却不会停止„„

【第6句】:抗日英雄之八女投江抗日战争时期,以冷云为首的东北抗日联军8名女官兵,在顽强抗击日本侵略军的战斗中投江殉国,表现了中华民族同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在人民群众中广为传颂。

她们是第2路军第5军妇女团的指导员冷云,班长胡秀芝、杨贵珍,战士郭桂琴、黄桂清、王惠民、李凤善和被服厂厂长安顺福。

冷云,原名郑志民,1915年生,黑龙江省桦川县人。

1931年入桦川县立女子师范学校读书。

“九一八”事变后,她积极参加抗日救国活动。

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佳木斯从事秘密抗日活动。

1936年,与具有爱国思想的吉乃臣(后改名周维仁)加入东北抗联第5军,后经组织批准两人结为革命伴侣,志同道合,共同进行抗日斗争。

冷云先在军部秘书处做文化教育工作,后调到5军妇女团担任小队长和指导员。

1938年夏,冷云强忍丈夫英勇牺牲的巨大悲痛,告别刚刚出生两个月的婴儿,随5军1师部队西征,任妇女团政治指导员。

在西征队伍中,妇女团的战士们和男战士一样跋山涉水,英勇作战。

7月12日参加了攻打楼山镇战斗。

10月上旬,该部在牡丹江地区乌斯浑河渡口与日伪军千余人遭遇。

已行至河边准备渡河的妇女团的上述8名成员,为掩护大部队突围,毅然放弃渡河,在冷云率领下,分成3个战斗小组,与日伪军展开激战。

她们主动吸引日伪军火力,使部队主力得以迅速摆脱敌人的攻击,但是她们却被敌围困于河边。

在背水作战至弹尽的情况下,面对日伪军逼降,誓死不屈。

冷云坚定地对大家说:“同志们,我们是共产党员、抗联战士,宁死也不做俘虏

为祖国的解放而战死,是我们最大的光荣

”她们毁掉枪支,挽臂涉入乌斯浑河,高唱着《国际歌》:“„„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集体沉江,壮烈殉国。

牺牲时,她们年龄最大的冷云23岁,最小的王惠民才13岁。

为弘扬八女先烈的精神,1986年9月7日在牡丹江市举行“八女投江纪念碑”奠基典礼。

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妇联主席的康克清为工程奠基题词:“八女英灵,永垂不朽

” 在纪念碑上有着用金字刻的她们八人的名字,后面注着她们的民族以及所属的队伍。

【第7句】:抗日英雄之狼牙山五壮士 抗日战争时期,在河北省易县狼牙山战斗中英勇抗击日伪军的八路军5位英雄。

他们是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1军分区第1团第7连第6班班长、共产党员马宝玉,副班长、共产党员葛振林,战士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

1941年8月,侵华日本军队华北方面军调集7万余人的兵力,对晋察冀边区所属的北岳、平西(今北京西部)根据地进行毁灭性大扫荡。

9月25日,日伪军约3 500余人围攻易县城西南的狼牙山地区,企图歼灭该地区的八路军和地方党政机关。

第7连奉命掩护党政机关、部队和群众转移。

完成任务撤离时,留下第6班马宝玉等5名战士担负后卫阻击,掩护全连转移。

第6班5名战士坚定沉着,利用有利地形,奋勇还击,打退日伪军多次进攻,毙伤90余人。

次日,为了不让日伪军发现连队转移方向,他们边打边撤,将日伪军引向狼牙山棋盘陀峰顶绝路。

日伪军误认咬住了八路军主力,遂发起猛攻。

5位战士临危不惧,英勇阻击,子弹打光后,用石块还击,一直坚持战斗到日落。

面对步步逼近的日伪军,他们宁死不屈,毁掉枪支,义无反顾,纵身跳下数十丈深的悬崖。

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壮烈殉国;葛振林、宋学义被山腰树枝挂住,幸免于难。

巍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

在朝鲜的每一天都些东西感动着;我的思想感情水,在放纵奔流着;我想把一西都告诉给我祖国的朋友们。

但我最急于告诉你们的,是我思想感情的一段重要经历,这就是:我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

我们的战士,我感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也许还有人心里隐隐约约地说:你说的就是那些“兵”吗

他们看来是很平凡、很简单的哩,既看不出他们有什么高深的知识,又看不出他们有什么丰富的感情。

可是,我要说,这是由于他跟我们的战士接触太少,还没有了解我们的战士: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让我还是来说一段故事吧。

还是在二次战役的时候,有一支志愿军的部队向敌后猛插,去切断军隅里敌人的逃路。

当他们赶到书堂站时,逃敌也恰恰赶到那里,眼看就要从汽车路上开过去。

这支部队的先头边就匆匆占领了汽车路边一个很低的光光的小山冈,阻住敌人。

一场壮烈的搏斗就开始了。

敌人为了逃命,用了32架飞机、10多辆坦克发起集团冲锋,向这个连的阵地汹涌卷来,整个山顶的土都被打翻了,汽油弹的火焰把这个阵地烧红了。

但是,勇士们在这烟与火的山冈上,高喊着口号,一次又一次把敌人打死在阵地前面。

敌人的死尸像谷子似的在山前堆满了,血也把这山冈流红了。

可是敌人还是要拼死争夺,好使自己的主力不致覆灭。

这场激战整整持续了八个小时。

最后,勇士们的子弹打光了。

蜂拥上来的敌人占领了山头,把他们压到山脚。

飞机掷下的汽油弹把他们的身上烧着了火。

这时候,勇士们是仍然不会后退的呀,他们把枪一摔,向敌人扑去,身上帽子上呼呼地冒着火苗,把敌人抱住,让身上的火,也把占领阵地的敌人烧死。

……据这个营的营长告诉我,战后,这个连的阵地上,枪支完全摔碎了,机枪零件扔得满山都是。

烈士们的遗体,保留着各种各样的姿势,。

有抱住敌人腰的,有抱住敌人头的,有掐住敌人脖子把敌人摁倒在地上的,和敌人倒在一起,烧在一起。

有一个战士,他手里还紧握着一个手榴弹,弹体上沾满脑浆;和他死在一起的美国鬼子,脑浆迸裂,涂了一地。

另一个战士,嘴里还衔着敌人的半块耳朵。

在掩埋烈士遗体的时候,由于他们两手扣着,把敌人抱得那样紧,分都分不开,以致把有些人的手指都掰断了。

……这个连虽然伤亡很大,他们却打死了300多敌人,更重要的,他们使得我们部队的主力赶上来,聚歼了敌人。

这就是朝鲜战场上一次最壮烈的战头——松骨峰战斗,或者叫书堂站战斗。

假若需要立纪念碑的话,让我把带火扑敌和用刺刀跟敌人拼死在一起的烈士们的名字记下吧。

他们的名字是:王金传、邢玉堂、井玉琢、王文英、熊官全、王金侯、赵锡杰、隋金山、李玉安、丁振岱、张贵生、崔玉亮、李树国。

还有一个战士,已经不可能知道他的名字了。

让我们的烈士们千载万世永垂不朽吧

这个营的营长向我叙说了以上的情形,他的声调是缓慢的,他的感情是沉重的。

他说在阵地上掩埋烈士的时候,他掉了眼泪。

但是,他接着说:“你不要以为我是为他们伤心,不,我是为他们骄傲

我觉得我们的战士太伟大了,太可爱了,我不能不被他们感动得掉下泪来。

”朋友,当你听到这段英雄事迹的时候,你的感想如何呢

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

你不以我们的祖国有着这样的英雄而自豪吗

我们的战士,对敌人这样狠,而对朝鲜人民却是那样的爱,充满国际主义的深厚热情。

在汉江北岸,我遇到一个青年战士,他今年才21岁,名叫马玉祥,是黑龙江青冈县人。

他长着一副微黑透红的脸膛,高高的个儿,站在那儿,像秋天田野里一株红高粱那样淳朴可爱。

不过因为他才从阵地上下来,显得稍微疲劳些,眼里的红丝还没有退净。

他原来是炮兵连的。

有一天夜里,他被一阵哭声惊醒了,出去一看,是一个朝鲜老妈妈坐在山冈上哭。

原来她的房子被炸毁了,她在山里搭了个窝棚,窝棚又被炸毁了。

回来,他马上到连部要求调到步兵连去,正好步兵连也需要人,就批准了他。

我说:“在炮兵连不是一样打敌人吗

”“那,不同

”他说,“离敌人越近,越觉着打得过瘾,越觉着打得解恨

”在汉江南岸阻击敌人的日子里,有一天他从阵地上下来做饭。

刚一进村,有几架敌机袭过来,打了一阵机关炮,接着就扔下了两个大燃烧弹。

有几间房子着了火,火又盛,烟又大,使人不敢到跟前去。

这时候,他听见烟火里有一个小孩子哇哇哭叫的声音。

他马上穿过浓烟到近处一看,一个朝鲜的中年男人在院子里倒着,小孩子的哭声还在屋里。

他走到屋门口,屋门口的火苗呼呼的,已经进不去人,门窗的纸已经烧着。

小孩子的哭声随着那滚滚的浓烟传出来,听得真真切切。

当他叙述到这里的时候,他说:“我能够不进去吗

我不能

我想,要在祖国遇见这种情形,我能够进去,那么,在朝鲜我就可以不进去吗

朝鲜人民和我们祖国的人民不是一样的吗

我就踹开门,扑了进去。

满屋子灰洞洞的烟,只能听见小孩哭,看不见人。

我的眼也睁不开,脸烫得像刀割一般。

我也不知道自己的身上着了火没有,我也不管它了,只是在地上乱摸。

先摸着一个大人,拉了拉没拉动;又向大人的身后摸,才摸着小孩的腿,我就一把抓着抱起来,跳出门去。

我一看小孩子,是挺好的一个小孩儿啊。

他穿着小短褂儿,光着两条小腿儿,小腿儿乱蹬着,哇哇地哭。

我心想:‘不管你哭不哭,不救活你家大人,谁养活你哩

’这时候,火更大了,屋子里的家具什物也烧着了。

我就把他往地上一放,就又从那火门里钻了进去一拉那个大人,她哼了一声,我就使劲往外拉,见她又不动了。

凑近一看,见她脸上流下来的血已经把她胸前的白衣染红了,眼睛已经闭上。

我知道她不行了,才赶忙跳出门外,扑灭身上的火苗,抱起这个无父无母的孩子。

……”朋友,当你听到这段事迹的时候,你的感觉又是如何呢

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最可爱的人吗

谁都知道,朝鲜战场是艰苦些。

但战士们是怎样想的呢

有一次,我见到一个战士,在防空洞里,吃一口炒面,就一口雪。

我问他:“你不觉得苦吗

”他把正送往嘴里的一勺雪收回来,笑了笑,说:“怎么能不觉得

我们革命军队又不是个怪物。

不过我们的光荣也就在这里。

”他把小勺儿干脆放下,兴奋地说,“就拿吃雪来说吧。

我在这里吃雪,正是为了我们祖国的人民不吃雪。

他们可以坐在挺豁亮的屋子里,泡上一壶茶,守住个小火炉子,想吃点什么就做点什么。

”他又指了指狭小潮湿的防空洞说,“再比如蹲防空洞吧,多憋闷得慌哩,眼看着外面好好的太阳不能晒,光光的马路不能走。

可是我在这里蹲防空洞,祖国的人民就可以不蹲防空洞啊,他们就可以在马路上不慌不忙地走啊。

他们想骑车子也行,想走路也行,边遛达边说话也行。

只要能使人民得到幸福,就是我们最大的幸福。

所以,”他又把雪放到嘴里,像总结似的说“我在这里流点血不算什么,吃这点苦又算什么哩

”我又问:“你想不想祖国啊

”他笑起来:“谁不想哩,说不想,那是假话,可是我不愿意回去。

如果回去,祖国的老百姓问,‘我们托付给你们的任务完成得怎么样啦

’我怎么答对呢

我说‘朝鲜半边红,半边黑’,这算什么话呢

”我接着问:“你们经历了这么多危险,吃了这么多苦,你们对祖国对朝鲜有什么要求吗

”他想了一下,才回答我:“我们什么也不要。

可是说心里话,——我这话可不一定恰当啊,我们是想要这么大的一个东西……”他笑着,用手指比个铜子儿大小,怕我不明白,“一块‘朝鲜解放纪念章’,我们愿意戴在胸脯上,回到咱们的祖国去。

”朋友们,用不着多举例,你们已经可以了解我们的战士是怎样一种人,这种人有一种什么品质,他们的灵魂多么地美丽和宽广。

他们是历史上、世界上第一流的战士,第一流的人

他们是世界上一切伟大人民的优秀之花

是我们值得骄傲,我们以我们的祖国有这样的英雄而骄傲,我们以生在这个英雄的国度而自豪

亲爱的朋友们,当你坐上早晨第一列电车驰向工厂的时候,当你扛上犁耙走向田野的时候,当你喝完一杯豆浆、提着书包走向学校的时候,当你坐到办公桌前开始这一天工作的时候,当你往孩子口里塞苹果的时候,当你和爱人一起散步的时候……朋友,你是否意识到你是在幸福之中呢

你也许很惊讶地说:“这是很平常的呀

”可是,从朝鲜归来的人,会知道你正生活在幸福中。

请你意识到这是一种幸福吧,因为只有你意识到这一点,你才能更深刻了解我们的战士在朝鲜奋不顾身的原因。

朋友

你是这么爱我们的祖国,爱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你一定会深深地爱我们的战士,——他们确实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77435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