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散文集文学网!

临别西安感言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军训感言之——我的90后连长

国民党主席连战访大陆的国际政治意义  2005年5月3日,中国国民党主席、前台湾行政院院长连战及国民党大陆访问团结束了在南京、北京、西安和上海等地的8天访问返回台湾。

临行前,连战先生在上海浦东机场发表临别感言时表示,待到“杨柳又青了”的时候再相见。

现在,伴随着连战先生的话音,台湾海峡两岸已然翻卷起和解的春潮。

东亚地缘政治格局很可能因为这股春潮而掀开新的一页。

  ·台湾问题:“外力”的存在总是将水越搅越混  台湾海峡两岸的分裂与分治,是56年前国、共内战的结果,也是当时世界冷战格局的产物。

在今年世界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的伟大时刻,1943年11月的《开罗宣言》和1945年8月《波茨坦公告》作为国际法律文件,早就庄严宣告台湾是中国一部分,中国政府对台湾享有主权的神圣地位。

美国乔治顿大学法学院院长沃尔曼教授曾专门撰文指出,台湾作为中国一部分的主权归属,清晰得根本不需要再专门制定任何一项国际法文件来予以确认。

  然而,冷战使得台湾变成了美国围堵所谓“中共扩张”的前哨阵地,也使得台湾问题与美国在东亚的地缘战略利益形成了千丝万缕的联系。

一湾浅浅的海水,带来了数不尽的乡愁。

  90年代初冷战结束了,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台湾岛内的政治民主化原本应该为两岸和平与统一创造历史性的契机,但由于李登辉等台独势力作祟,两岸关系悲剧性地日趋紧张。

1999年9月李登辉抛出“两国论”,妄图借助大国政治中利益竞争的复杂和诡异,“挟洋自重”,竭力想走一条背叛祖国、实现台独的分离主义路线。

  2000年台湾政党轮替,带有鲜明台独党纲的民进党上台执政,形形色色的台独势力更加猖狂。

泛绿阵营为了拉拢选票,达到长期执政的目的,不惜大肆煽动“台湾意识”以对抗和瓦解“中国认同”,借由“撕裂族群”疯狂地鼓吹和叫嚣台湾要“走自己的路”。

2004年3月20日的台湾大选将这种人为的“蓝绿对立”以及“中国与台湾”的对立推进到了新的高度。

陈水扁虽然在2004年5月20日的就职演说中重申了“四不一没有”,但由于台湾当局台独主张未变,一切为了票源的“逢中必反”政策不变,台独势力早就一直在争取的“共投、制宪和正名”的可能性仍在提升,“去中国化”行动在台湾岛内也不断发展。

  面对两岸局势的浓浓阴霾,2005年3月中国大陆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并由国家主席胡锦涛提出“四点建议”向台湾当局昭示了中国政府和人民反台独的决心和愿意对话的善意。

  两岸局势从90年代初一路走来,可谓风雨飘摇、几度经历危机。

究其原因,一是因为台独势力竭力利用各种国际因素对抗中国大陆的主权诉求,坚持走台独冒险主义道路;二是因为国际局势的风云变幻,台湾问题事实上成为了大国角逐的看不见硝烟的“战场”。

台湾当局也频频出招,利用自己手中的“民主牌”、“民意牌”和“经贸牌”等手段,妄图达到台独目的;即便无法实现实质台独,也要在法律、文化和观念等领域与中国“划清界限”。

台独势力背后各种“外力”的干预与影响,一直是台湾海峡两岸关系动荡最深刻的根源之一。

  中国政府一再严正声明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任何国家无权干涉;然而,国际关系中实力对比的微妙现实,以及大国政治中私利至上的权力本质,客观上也难以完全厘清台湾问题是“国内”、还是“国际”问题的界限,更让台湾问题总是随着东亚政治的变化而起伏跌宕。

  ·两岸中国人有能力解决自己的问题  连战先生此次率团访问大陆,不仅和胡锦涛总书记进行直接对话,建立起了海峡两岸党对党的沟通与协商机制;最重要的是,两党领导人时隔59年的握手,向国际社会宣示了两岸中国人有决心、有能力自己解决两岸分歧与冲突;建立台海两岸和平、稳定与发展的新架构,不但是两岸人民的共同心愿,也是两岸政治家可以共同开创的美好前景。

  随着亲民党主席宋楚瑜5月5日赴大陆访问和目前正在商讨中的台湾新党主席郁慕明的来访,两岸政治人物直接对话的新现实已经出现。

台湾的陈水扁“政府”尽管在短期内还不会实质性地跟进,从而借助连先生访问的东风彻底开启两岸当局者之间对话的大门,但“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当然,我们对连战访问能否带来台湾岛内政治生态的改变和多大程度上触动民进党政府还不能盲目乐观。

然而,台湾岛内真正着眼于人民幸福和华夏子孙共创民族振兴的各种政治势力,事实上已经无法躲避两岸政治对话的大潮。

正如连战先生4月29日在北京大学演讲时所提到的,他的来访是顺应“民意潮流”和“历史潮流 ”的双重结果。

连战来访与中国大陆方面所达成的广泛成果,是90年代到现在15年间两岸关系没有出现的历史转变,是开启两岸未来发展历史新进程的“钥匙”,更是国际社会在若干个月之前还很难预期的伟大愿景。

  对于东亚的国际关系来说,连战先生的此次访问,是打破台海僵局、转变两岸关系长期紧张的重要时刻。

台海的和平、稳定和发展,符合东亚各国人民的利益,更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合作。

两岸政治对话进程的启动,将开始扭转90年代以来台湾政局发展一直不利于中国大陆的消极趋势,给台湾问题增加了前所未有的两岸沟通对话的积极因素。

在这一历史时刻,在东亚地缘政治环境中,台湾问题难得一见地开始出现向“中国大陆”倾斜的建设性态势。

这无疑将有利于巩固和发展中国在东亚的战略地位,赋予中国政府更多的主动性来与其他国家讨论普遍关心的台湾问题。

  同时,对于出于牵制中国崛起的各种国际势力来说,两岸中国人自己在台海问题上逐步开始走出困境,建立起包括广泛经贸联系、军事信任措施以及更深层的社会互动基础上的“紧密型”联系,无疑能打击他们与台湾加强军事与战略联系的政治意愿,让那些想要在台湾问题上做文章、做手脚以防范所谓“中国威胁”的势力头脑要“清醒”一些,在和台独势力“眉来眼去”时的热情要多少“收敛”一些。

虽然不是现在,也很可能还有漫长的时间,但历史终将证明,在冷战时期由于意识形态对抗,而在后冷战时代又由于台独势力的挟洋自重而导致的“外力”介入台海事务的过程,从此次连战先生访问开始,将逐步进入一个“衰退期”。

  中国政府此次抓住历史机遇,与中国国民党一起开创两岸政党交流新时期的抉择,沉重地打击了台独势力,扩大了岛内维护现状与稳定的主流民意,为防止台海局势失控、逐步消除台海紧张这一长期的区域热点问题,提供了最为坚实和可靠的路径。

在和平、稳定与发展为主题的两岸关系务实开拓的历史潮流带动下,台湾问题的“降温”将会给东亚区域合作带来新的生机,也有可能逐步促成东亚多边地区安全合作制度的建立。

(朱锋)  中国日报网站

小义工怎么写呢

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 秋已迈着婆娑地步伐走进了我们的校园。

道路两旁的树木已被她的巧手染成金黄。

清风徐来,树叶飒飒作响,偶有几片便从树枝上脱落,犹如一只只翩翩起舞的金蝶火焰般地划过天际,留下一出优美的弧线,而之悄然坠地。

一切仿佛都酣睡未醒,而我们志愿者协会的会员们却早已踏上了寻找快乐的征程。

队伍由八个人组成,他们是志协雷锋站修车的队员。

会员们个自带着行李箱迈着轻盈的步伐,穿梭在校园的幽径上,去寻找需要帮助的人们。

“我奉献,我快乐”这整齐而又清脆的口号不仅喊出了他们内心的虔诚,而且喊出了他们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精神。

看呀

他们或者两个人一起或者三个人结伴,拿出工具便开始忙碌起来,他们的每一个动作都是那样的小心认真,秋的太阳虽不那么骄躁,但仍有几份浮威,汗水慢慢地滑过他们的脸颊,他们顾不得擦去送走手中的这辆自行车,便又迎来了下辆,就这样重复着单调而又枯燥的动作,然尔却听不到他们一丝的怨言,有的只是金属碰撞的声音。

而使他们奉献并快乐的是车主那一丝满意的微笑和一声真诚的感谢。

是啊,“我奉献,我快乐”当我再次读出这句响亮的口号时。

不自觉得便从心里腾出一种神圣的使命感。

这不仅仅是我们的口号也是我们新一代共青团员的口号是我们应具备的精神。

我们以服务大家为目的,以无私奉献为使命,以收获快乐为报酬,这不仅仅发扬了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美德,更增进了我们共青团员的思想意识。

雷锋曾经说过:“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我的奉献是无限的。

”因此作为共青团员的一员,我们更应该追求这种无私的品质,而这种品质也是我们即将加入中国共产党必备的精神。

“我奉献,我快乐”明了而又简短,虔诚而又无私,当我想到自己是一个共青团员时我不禁为之骄傲。

夕阳西下,太阳把金色的余晖洒向大地,依依不舍地吻别。

修车队的队员们依旧紧张的忙碌着,让我们双手合十为他们祝福,在心中墨念“我奉献,我快乐”。

义工服务:我奉献我快乐 □记者周炜通讯员李栋 他们来自各行各业,他们免费为社会提供服务,用自己的行动体现奉献精神,用自己的技能服务社会。

他们是活跃在碑林各个角落的1432个义工服务组织的5万余在册义工。

党员带活一盘棋 今年74岁的党员刘康贤,是东关南街大新社区居民。

尽管记忆力已大不如前,但为干好自己认领了的“社区低保审核发放”岗位,老刘艰难地记下3万余字学习笔记。

面对厚厚一摞剪贴本,一居民钦佩地说:“凭这,老刘都能办个培训班

” 大新社区的吴老太,年轻时曾为国家做过贡献。

结合其家庭实际,吴老太不能享受低保,但她却多次到街办、社区申请。

为做好吴老太的工作,老刘反复与其谈话不下10余次,并最终争得了理解。

类似的情况,老刘先后做了不下30人、200余次。

据居委会主任薄亚莉介绍,起初大新社区仅有安全监督、信息咨询等13个义务岗位,但因为党员的参与积极性很高,随后各居委会还结合自身实际又增设了治安巡逻、扶贫帮困、文体活动等多个岗位。

有了这些老党员们的艰辛付出,居民们高兴地说:“党员义工足以撑起咱们社区的半边天了。

” 来的都是“亲儿子” 和往常一样,张师如期来到文艺路星光老年公寓。

在89岁老人宋治川的床前,他一边为老人理发,一边听老人讲长征故事。

受条件限制过程虽然很辛苦,但却丝毫没有影响到他们的服务热情。

用义工焦师的话说:“我觉得自己就跟老人的亲儿子一样

” 张师、焦师都是“灰姑娘”义工服务队的成员。

自2001年“灰姑娘”连锁店进驻西安,他们便坚持利用工作间隙,义务为周边群众理发。

截至目前,“灰姑娘”的200余员工已累计为2万余人次提供免费理发服务。

自去年和4个老年公寓签订服务协议,“灰姑娘”每两周都会选派技术过硬的发艺师,到各个公寓为老人提供上门理剪服务。

除了“灰姑娘”,碑林区还有“流动电脑医院”等专业服务队伍。

义工服务也由起初松散型、一般性公益活动逐步走向经常化和规范化的轨道。

随着服务项目的增多和专业化发展趋势,一居民高兴地说:“现在社区越来越像个大家庭

” 传递爱心接力棒 眼看上大四,面临学习任务和就业压力,来自重庆的赵礼英不得不离开自己干了一年多的义务家教岗位。

临别时,赵礼英所带的初中生吕如杰,特意给赵礼英送了一张大头贴。

他说:“以后看到这个你就会想起我……”闻此,赵礼英的眼睛湿润了。

赵礼英是西安建筑科大的一名在校生。

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加入了文艺路街道党工委与学校社团联合开展的“爱心家教”助学活动。

此后,赵礼英便义务为低保户子女吕如杰和吕如玉姐弟担当家教。

截至目前,“爱心家教”已累计为辖区200余低保户家庭子女免费提供家教超过6000小时,服务范围也从碑林扩展到雁塔。

与此同时,碑林辖区高校也纷纷加入义工服务的行列。

西电、西安理工、西工大等也分别与张家村、东关南街、长乐坊等各街道联合开展了“家教助学”、“家电维修”、“卫生清理”等志愿服务项目。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正是基于义工们的默默奉献,一幕幕真情在不断上演,我们的家园也变得更加美好。

参考资料:仅供参

64776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