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散文集文学网!

与喜羊羊押韵的口号汇编50条

文心雕龙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数学《找规律》教学设计

数学《找规律》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下册第88页例5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实验,使学生巩固已学过的各种规律及找规律的方法,能灵活运用发现的规律与所学的知识进行推理,确定后续或缺失的图形。

2.熟练掌握并运用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重点:发现规律,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从不同的起点,方向观察,找到规律。

教学准备:课件、学具

教学过程:

【第1句】: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一)创设情境:

1.复习旧知:哪位同学来说一说,前面我们学习了找规律的哪些知识?(让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加以引导与整理。)

2.情境创设:看来大家对我们学习的找规律的知识已经基本掌握了,那么,你能不能运用所学的知识来帮助小红解决她遇到的难题呢?(课件呈现例5的手链图。)

(二)引入课题: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用规律——穿珠子。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让学生快速地进入到学习的状态中,同时设置问题情境,激发起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

【第2句】:引导探究,解决问题

(一)阅读理解:完整呈现例5

1.你从题目中知道了什么?让学生与同伴先说一说。

2.你认为在这个题目中,哪个词语最关键?

3.师:对,关键词就是“按规律”,那她是按什么规律来穿的呢?学生可能会说出:

(1)这串手链是用2颗黄珠子、1颗蓝珠子为一组,依次重复穿出来的。

(2)这串手链是用1颗黄珠子、1颗蓝珠子、1颗黄珠子,为一组,依次重复穿出来的。

对于学生所发现的规律,教师都应给予肯定,并引导学生说出:第一种规律是从左往右观察得到的。第二种规律是从右往左观察得到的。

3.题目让我们帮小红解决什么问题?

引导学生说出:手链断了,掉了两颗珠子,问掉的是哪2颗珠子。

(二)分析解答

1.我们刚才找到的规律是什么?那我们能不能利用我们发现的规律来解答呢?

2.引导:你从哪边开始看?(左边)所以找到的规律是黄黄蓝为一组重复排列。掉的珠子应该是1颗蓝色的,1颗黄色的。(课件演示,圈一组)

3.你还有不同的发现吗?从右边开始看,发现的规律是黄蓝黄为一组重复排列,掉的珠子应该是1颗蓝色的,1颗黄色的。(课件演示,圈一组)

4.师小结:我们发现,从不同的起点,不同的方向看,找到的规律是不一样的。

(三)回顾反思

1.我们的解答正确吗?如何证明是正确的呢?引导学生说出:要动手摆一摆,看看是否正确。

2.同桌合作:利用学具摆出她的手链,看符不符合她穿的规律。

3.汇报结果:学生汇报时,教师利用课件动态演示。得出:通过摆一摆,证明刚才同学们的回答是正确的。

【设计意图:在这几个环节中,教师既要加强对学生解决问题过程的指导,又要注意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让学生在继续经历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的同时,不断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

4.整理小结

(1)说一说:师:刚才我们在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是先怎么做的?

(2)师生共同小结(师板书):

①认真审题,发现规律;

②找准起点,圈出一组;

③按照规律,补上珠子;

④动手操作,检验解答。

(四)练习反馈

课件呈现P88的“做一做”

1.小英也穿了一串手链,但掉了3颗珠子,你们也来帮帮她,好吗?

2.引导学生利用以上的解答步骤来独立解决问题。

3.交流反馈:请学生代表说出自己的解答步骤,师生给予评价。教师对学生解决问题过程中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

【设计意图:通过小结与反馈练习,让学生再次经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进一步巩固利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体会所学数学知识的价值。】

【第3句】:实践应用,巩固拓展

(一)基本练习

P90练习二十第9题。

本题与上面的两题相比,规律其实都是一样的,都是一组相同的珠子简单的重复,但在颜色与形状上稍稍复杂一点,所以让学生独立完成。

(二)提高练习

P89练习二十第4题:

1.让学生按照以上的解题步骤去完成。

2.在说规律时,着重引导学生发现规律:黄珠数量不变,蓝珠数量是依次增加的。

(三)拓展练习

P91练习二十的“思考题”:

1.以小组比赛的形式完成。

2.交流汇报,展示成果。

【设计意图: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不断加深学生对规律的认识与理解,不断提升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丰富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让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与推理能力、概括和归纳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进一步得到发展与提高。】

【第4句】:回顾小结,提出希望

(一)回顾小结:本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二)师生共同梳理: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三)知识延伸:处处留心皆学问,如果我们能在以后生活与学习中都能做一个有心人,那么你将会发现更多、更有趣、更神奇的规律。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共同梳理,让学生对本课与本单元的知识结构能有系统的认识,同时教师适时地对学生今后的学习提出希望,让学生今后的学习充满信心,更加期待。

数学《找规律》教学设计2

教材分析:

《找规律》数学课程标准在探索规律的内容中明确说明:“发现给定的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并给出具体例子。在日堂生活中,很多有规律的事物都是有规律的存在,这为数学的角度去探索事物的规律提供了很多的素材。

教学目标:

【第1句】:使学生能过游戏、观察、实践、猜测、推理等教学活动发现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

【第2句】:通过涂一涂,摆一摆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创新意识。

【第3句】: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

【第4句】: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教学重点:从图形中找出规律。

教学难点:在数量变化图形中找出规律。

教学过程:

【第1句】:探索新知

【第1句】:观察贴图找寻规律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美丽的小花,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贴两组红黄小花)

问:谁能知道接下来贴出的会是什么颜色?(红色)

问:为什么你会猜是红色呢?(叫多人回答)

师:我们就一起来验证一下你们刚刚的猜测是不是正确的。(三组)

师:仔细观察下这些小花,你会发现它们的排列是有规律的。(板书规律)那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找规律(板书找)

问:谁能上来将小花重复的部分圈起来?(提醒从前往后,圈出红黄)

小结:小花的排列的规律是,将红黄作为一组,再一组一组的往下排。

【第2句】:动手找寻规律。

师:谁能用这些小花排出另外一种规律?(两位同学来排,其他的在座位上思考)(黄红黄红)

问:你能发现这组小花的排列规律吗?(黄红为一组,再一组一组的往下排)

【第3句】:提升观察(三个为一组)

师:将小花按照红黄黄、红黄黄依次排列下去,让学生找寻规律。

问:你能说出这组小花的排列规律吗?(红黄黄为一组,一组一组往下排)

问:这与前面摆的两组小花的规律有何不同?(前面为两个一组,这个是三个一组)

小结:看来不仅可以两个为一组,还可以三个为一组,当然也可以4个、5个、甚至更多个为一组。

【第2句】:应用新知

问:通过刚刚的学习,你能找出生活中其它事物的排列规律吗?

【第3句】:总结

小结:这节课小朋友们表现的都很棒,希望你们学了这节课后能用你们敏锐的小眼睛发现生活中更多事物的排列规律,谢谢大家。

数学《找规律》教学设计3

学习内容:简单的图形与数字的排列规律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实验、猜测、推理等活动能找出图形的变化规律,会根据规律指出下一个物体。

2.培养初步观察、推理等能力,提高学生合作交流与创新意识。3.通过学习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学习重点:理解“规律”含义,掌握找规律的方法。

学习难点:能够表述发现的规律,并会用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具准备:课件<主题图>、幻灯片、图片

学习过程:

【第1句】:创设情景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出示两幅水果图:一幅图是有规律排列的,另一幅图是杂乱无章放置,让学生说一说哪一幅图好记忆,并说明原因。

师总结归纳,肯定生有道理的解答。强调有规律摆放的图形便于记忆。有规律摆放的事物不仅便于记忆,还能带给我们美的享受。生活中处处有规律,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找规律”。(揭示主题)

【设计意图:水果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猜图片制造冲突,让学生产生质疑,从而引出课题。】

【第2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习例1——图形的简单排列规律)

【第1句】: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观察情景主题图:

(1)情景主题图中有什么?他们在干什么?

(2)你能发现什么规律?(揭示:图中的人和物都是按规律排列的。)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认真观察,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第2句】:小组合作交流: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主题图中的各种规律。并理解“规律”。

请把你找到的小秘密悄悄告诉小组同学: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交流:发现的规律及方法。

学生展示:

图中彩旗的排列规律是:()

图中彩花的排列规律是:()

图中灯笼的排列规律是:()

图中小朋友的排列规律是:()

结合学生的汇报,引导学生用笔圈出彩旗、彩花、彩灯、小朋友重复的部分。教师用课件闪光灯一组一组圈出进行验证。

【第3句】:总结:彩旗、灯笼、彩花的摆放和小朋友的队伍是有规律的,都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出现的。

像彩旗、小花、灯笼、小朋友这样,几个为一组重复出现的规律叫做重复排列的规律。(板书:一组一组重复)

【设计意图:通过提高对“一组”的认识,引出“重复出现”,对“重复出现”进行理解,也是找规律中的第二个要素。(生读“重复出现”。)】

【第4句】:教师强调:一组事物依次不断的重复出现,至少2次或2次以上,才能称为有规律。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教学比较详细、具体,先让学生自己去找彩旗、彩花、灯笼、小朋友的排列规律,学会用语言表述规律,同时利用教师的引导,让学生感受到“一组”的规律性排列中的重要性,并通过对圈出、画出重复部分的操作活动,突出规律的“核心”,加深学生对于规律的理解,也为学生下一环节的学习做了充分的铺垫。】

【第5句】:巩固练习:摆一摆:

(1)让学生自己摆出后面2个图形:__

(2)指名回答摆了哪2个图形,为什么这样摆?

(3)同桌合作:你来摆,我来说规律。

【设计意图:即时练习,强化了学生对找规律知识的理解】

【第3句】:数形结合、拓展认知规律(学习例2——简单数字的排列规律)

(一)呈现例2的第(1)题,让学生先观察:

1.说一说:

(1)你发现了碗的排列有什么规律?

(2)你能圈出其中的一组吗?

(3)碗的排列规律与前面所学的规律有不同之处?引导学生发现:颜色上没有变化,但数量上有变化。而且数量上的变化规律还可以用数字表示出来。

2.试一试:

(1)你能将碗的数量上的变化规律用数字表示出来吗?请学生说出相对应的碗的下面的数字。

(2)教师用课件闪光灯一闪一闪完整呈现例2的第(1)题:

3.议一议:碗的排列规律与数字的排列规律相同吗?

(1)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理解:数字表示的是相对应的那种图形的个数,所以图形的排列有什么规律,数字的排列就有相应的变化规律。

(2)同时让学生感受:它们可以表示相同的规律,只不过形式不同而已。

(二)、自主完成课本例2的第(2)题

13131()—————————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方式,如看、听、读,对“一组”加深理解,经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找“规律”练习,帮助学生通过对图形形状、数量的分析,更全面、深刻地认识规律,掌握到找规律的方法。】

【第4句】:闯关游戏

第一关:猜一猜下一个是谁?(课件对比出现)

提问:几个为一组?

小结:有的两个一组,有的三个一组,还有多个一组的。有的颜色相同,但形状不同;有的形状相同,但颜色不同。

第二关:按自己喜欢的规律涂上颜色。(第85页做一做)

第三关:火眼金睛(课件出示)。

小结:有的颜色不相同,形状也不同。

第四关:真假色——摆一摆(课件出示)。

如果继续摆下去,第5个是蓝色吗?

【设计意图:通过闯关的形式,由易到难,有梯度题型增加了学生学习的乐趣。同时,通过说一说、猜一猜等活动,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此环节重在体现新标准“玩中学、做中学”的新理念,以“听会忘,看能记住,做才能学会”的教育理论为指导。】

【第5句】:回归生活、寻找规律

【第1句】: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规律。

【第2句】:欣赏有规律的图片。并配有押韵的语句。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生活中找规律、欣赏规律、创造规律在让学生意识到生活离不开数学,并感受到有规律的事物能带来美感。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又体现“学习生活中的数学、学有用的数学”,符合新课标和新理念。】

【第6句】: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谈谈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不足之处?今后需要注意什么?

【第7句】:附板书设计:

图形与数字的变化规律

彩旗

彩花一组一组重复出现

灯笼至少2次或2次以上

小朋友

数学《找规律》教学设计4

找规律

教学目标:

【第1句】: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使学生发现图形和数的排列规律。

【第2句】: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

【第3句】: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使学生知道生活中事物有规律的排列隐含着数学知识。

教学重、难点:

通过操作、观察、猜测等活动去发现规律,找出有新意的排列规律。

教学准备:

给每对同桌学生提供3组图片学具。

教学过程:

【第1句】:观察引入:

【第1句】:观察(出示教科书第115页墙面图、地面图)

师:小东家厨房装饰得真漂亮,你能发现瓷砖的排列有什么规律吗?

(先让学生自己观察,如果学生只看到斜行的规律,则教师酌情启发学生注意横行、竖行的规律,要是还有困难,教师可进一步启发)

a、每行有几种瓷砖?

b、这几种瓷砖排列的顺序是怎样的?

(1)学生交流

(2)揭示课题:找规律

【第2句】:合作探究,发现规律:

【第1句】:让学生小组合作找出墙面和地面装饰的瓷砖的图形排列规律,并用规范的语言来描述规律,帮助总结:

(1)从看的方向不同来寻找规律

(2)从图形的不同来寻找规律

(3)从图形的排列来寻找规律

【第2句】:把同学们发现的规律进行分析,像这样几个图形按一定的规律不断重复地排列,我们叫这种排列为循环排列规律。

【第3句】:每个同学在学习小组内把自己的想法,或别人好的想法说一说。

[设计意图]:创设学生熟悉的活动情境,引发学生自觉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使知识的发现过程融于丰富、有趣的活动之中,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

【第3句】:动手实践,创造规律:

【第1句】:如果你是小小建筑设计师,你能设计出什么样的美丽图案?老师和同学拿出各种各样的图形卡片,请大家设计一些有循环规律的图案。

【第2句】:展示:□○△、△□○、△□○、○△□

【第3句】:让学生按要求去思考,下面的图形应当怎样摆。

生:这图形是后面的向前循环移动一个位置,所以应该是□○△,与第一个图一样。

【第4句】:出示练习题:a、一只鸭子头像和两只鸟的头像循环排的

b、看书第115页,你发现了什么?

[设计意图]:这个活动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巩固了新知,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第4句】: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掌握了什么规律?

【第5句】:提高练习:

出示小黑板:

【第1句】:我爱数学、学我爱数、数学我爱、。

【第2句】:上下、下右、右左、左右、上左、下上、。

【第3句】:12【第34句】:41【第23句】:34【第12句】:。

第二课时:图形的变化规律

教学内容:

课本第116页例1

教学目标:

【第1句】: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的排列规律。

【第2句】: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充分感受数学的价值,知道生活中事物有规律的排列隐含着数学知识,初步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第3句】:通过教学活动初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发现和理解图形的变化规律

教学准备:

图片若干、小黑板

教学过程:

【第1句】:复习旧知引入:

【第1句】:出示小黑板,让学生独立完成

(1)14710

(2)46810

(3)△▲△▲

今天我们来学习图形的变化规律(揭示课题)

【第2句】:请大家看书第117页,用已掌握的知识把第2题最后一个图的时针和分针画在书上,并文案为什么这样画?

【第3句】:出示小黑板:

第一行贴图片:小熊、兔子、猴子、青蛙

第二行贴图片:兔子、猴子、青蛙、小熊

第三行贴图片:猴子、青蛙、小熊、兔子

第四行怎样贴呢?由学生来贴,说出为什么要这样贴?

【第4句】:问:你们从图中发现了什么?

【第2句】:教学新课:

【第1句】:出示例【第1句】:画一画

◇□■、□■◇、□■◇

请同学们小组讨论,认真审题,明确解题要求

【第2句】:请同学们尝试,动手画一画

【第3句】:让学生小组交流讨论

【第4句】:请学生汇报一下这幅图的排列有什么规律。

(1)它们全是四种图形组成的

(2)从右边起,每组图形中的第一个图形在下一组中变成第四个图形,第二

个图形变成第一个图形......如此循环排列。

(3)看成动态的就是图在向前一格一格地移动。

【第5句】:完成第116页例1下面的做一做,同组同学交流自己是怎样想的。

【第6句】:请几个同学来说一说,应该怎样画?为什么要这样画?

[设计意图]: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让学生在动手实践、合作交流中自主探索,很好地突破难点。

【第3句】:教学效果测评:

【第1句】:引导学生完成练习二十三中第【第1句】:3题

【第2句】:自由设计有规律的图案,并文案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它的规律是什么?

【第4句】: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掌握了哪些规律?

【第5句】:课堂作业:作业本P52页

第三课时:图形和数列的变化规律

教学内容:

课本第116页例2

教学目标:

【第1句】:让学生发现、探究图形和数字的排列规律,通过比较,从而理解并掌握找规律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推理能力。

【第2句】: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并能合理、清楚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第3句】: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图形和数字的对应关系,并结合图形的变化规律,发现相应的数字变化规律,很好地实现从图形变化规律的认识过渡到数字变化规律的认识上来。

教学准备:

情境挂图、正方形卡片

教学过程:

【第1句】:激发兴趣,引出课题:

【第1句】:出示情境挂图

你们看哪些图案是有规律的?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

【第2句】:同学们在图上找到了那么多的规律,看来生活中许多事物都是有规律的。我们今天就继续学习找规律(板书课题)

【第2句】: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第1句】:教学例2

a、仔细观察我们刚才找到的规律,你发现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b、出示例2的小正方形,你能看出这些图形的排列规律吗?拿出学具试一试。

c、谁来告诉大家这些图形的规律是什么?

d、括号里应填几?再往后你会摆吗?应摆几个?为什么?

(1)括号里应填16,再摆16个正方形

(2)我们根据正方形的个数的特点:1+1=2,2+2=4,4+3=7,7+4=11

11+()=(),肯定是11+5=16

【第2句】:你可以仿照例2的规律自己创造出一些拥有这些规律的图形吗?

【第3句】:展示你创造出来的规律,并汇报你的规律是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说一说,摆一摆等活动发现新的规律,并找出和原来的规律的不同点,然后放手让学生在此基础上探究,进一步了解这些规律的特点,最后再设计活动,创造性地利用规律,巩固新知。

【第3句】:深入探究,应用规律:

【第1句】:四人小组讨论,你能找到其中隐藏着的秘密规律吗?

【第2句】:你找到规律了吗?请告诉大家应该填几?为什么?

【第3句】:出示巩固练习题

(1)括号里的数字是什么?

【第1句】:【第2句】:【第3句】:【第5句】:【第8句】:【第13句】:【第21句】:()、55

(2)【第96句】:()、【第24句】:【第12句】:【第6句】:3

[设计意图]:在例2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自己探究做一做的规律,并总结出找规律的方法,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活动中积极思考。

【第4句】:教学效果测评:

【第1句】:引导学生完成课本p118页4-7题

要求学生说出规律和找规律的方法,并同时渗透数轴的知识和数位的知识。

【第2句】:出示课本p118页8的思考题,先由学生四人小组讨论,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动脑,仔细思考,认真倾听。

【第5句】: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不但找出了图形的变化规律,还找出了数字的变化规律。每组图形的个数是怎么变化的,就有了相应的数字变化规律。

【第6句】:课堂作业:作业本p53

数学《找规律》教学设计5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着重让学生找出间隔排列的物体之间的规律,安排了一道例题。教科书第48页的例题着重引导学生探索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的关系以及类似现象中的数量之间的关系,发现相应的规律。教材以有趣的童话场景为素材,根据间隔排列的手帕与夹子图、蘑菇与兔子图、篱笆与木桩图分别提出相应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分别感受两者个数之间的关系,感知这些事物之间的共同特点。接着让学生思考、归纳,发现其中的规律。因此,学好本课是比较重要的,是为以后学习其他的“规律”打基础。

学情分析

【第1句】:多数班级缺乏良好的学习风气。班内学生的上进心不强,没有学习的主动性,学生把学习作为一种负担,有一种想要放弃但父母与老师盯着又不敢放手的状态。只要老师与父母一松,他们就不想学。因此,整个年级段很难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风气。

【第2句】:作业质量不高。作业是训练学习知识与技能的有力武器,作业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了学习的成绩。由于本年级段的学生家长多数来自农村,自身文化素质有所欠缺,他们或是不懂教学方法,或是缺乏文化知识,或是对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从而造成学生的家庭作业存在着严重的拖拉现象,作业的质量也无法保证。家长对孩子的成绩期望很高,却又缺乏提高学习成绩的有效措施,从而造成对教师的压力增大。

【第3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不强。学生缺乏理解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不能很好的理解题意;对概念的理解不深;计算能力有待提高;粗心大意,审题失误,答题技巧不高;部分学生答题时间分配不得法。等等,造成部分同学的学习成绩存在问题。

教学目标

【第1句】:通过合作探究,找到“两个物体间隔排列时,两端的物体比中间的多1,中间的物体比两端的少1”这一规律。

【第2句】:能够利用这一规律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第3句】: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交流合作中,掌握观察、分析、比较的方法。

【第4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的思想。培养学生发现与应用规律的积极性和好奇心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找这样的数学规律:1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成一排,两端的物体相同,这种物体的个数比另一种物体多一。2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成一圈,这两种物体的个数相等。拓展: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成一排,两端的物体不同,这两种物体的个数相等。

教学难点:学生能在课上、课后用恰当的方式表述找到的规律。

数学《找规律》教学设计6

教学内容:苏教版课程标准教材小学数学第七册第【第48句】:49页。

教学目标:

【第1句】:通过合作探究,找到“两个物体间隔排列时,两端的物体比中间的多1,中间的物体比两端的少1”这一规律。

【第2句】:能够利用这一规律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第3句】: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交流合作中,掌握观察、分析、比较的方法。

【第4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的思想。培养学生发现与应用规律的积极性和好奇心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生经历间隔排列规律的探索过程,找到“两种物体间隔排列时,两端的物体比中间的物体多1,中间的物体比两端的物体少1”这一规律。

教学难点:学生能用恰当的方式表述找到的规律

课前准备:每小组若干小棒和圆片,课件,表格。

课前谈话,感知规律:

师:今天在这里上课和我们平时有什么不同啊?

(预设:学生:教室大,有很多老师来听课,座位进行了调整)

师:今天的座位安排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学生初步感知间隔排列)

教学过程:

【第1句】:创设情境,探索规律:

1、寻找规律:

出示例题里的场景图

师: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这幅图中有这样三组排列。这些排列都蕴涵着规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找规律。

师:每幅图中两种物体是怎样排列的?

师:这属于一种间隔排列,图1中夹子排在开始和最后,我们把它看作“两端的物体”,手帕排在中间,我们把它看作“中间的物”

谁能文案下面两幅图中,两端的物体和中间的物体各是什么?

2、探究规律:

师:看到这三组排列,你还想提出什么问题?

课件出示:每组排列中两种物体的数目有什么关系?(先独立完成表格,再在小组里说一说)

两端的物体数目中间的物体数目

夹子手帕

兔子蘑菇

木桩篱笆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在小组里说一说。

小组汇报。

【第3句】:动手操作,验证规律:

1、师:是不是这样排列的两种物体都有这样的规律呢?下面我们动手验证一下。

2、动手操作:

课件出示要求:任意拿几根小棒,在桌上摆成一排,再在每两根小棒中间摆1个圆。数数小棒的根数与圆的个数,看看有什么关系。

3、集体交流:

师:谁来和大家文案你是怎样摆的?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其实这里的小棒就可以代表一切两端的物体,圆片就可以代表一切中间的物体。像这样排列,它们都有这样的规律:两端的物体比中间的物体多1。

【第4句】:联系实际,应用规律:

1、列举规律:

师:生活中你见到过有这种规律的现象吗?

2、应用规律:

(1)基本练习:

①出示一组排列。

填空:两端的物体是(),中间的物体是(),()比()多1个。

②这根绳子被打了6个结,这根绳子被分成了多少段?你是怎么想的?

③经过了15个白天,那么经过了多少个黑夜?

(2)变式练习:

①间隔问题:(课件出示刘翔跨栏图)

师:看!这是谁?刘翔在20xx年雅典奥运会上一举夺得男子110米栏的冠军,成为中国人心中的骄傲。其实在刘翔的运动场地上也有咱们今天研究的规律呢。

出示:110米跨栏,10个栏中间有多少个间隔?

②锯木料问题:想想做做第2题

把一根木料锯3次,能锯成多少段?

引导学生用图表示出锯木料的过程,再结合所学的规律来分析。

③圆周问题:

欣赏:西湖苏堤春晓图

师:人们常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的美在于西湖的美,前人在苏堤的岸边栽了一行柳树,再在每棵柳树中间栽一棵桃树,这样就有了“桃柳夹岸,桃红柳绿”之说。

如果在西湖的一周栽75棵柳树,每两棵柳树中间栽一棵桃树,可以栽桃树多少棵?

a:质疑:有的同学说74棵,有的同学说75棵,还有的说76棵,那像这样栽柳树和桃树,它们的棵数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

b:探究规律:你们能想办法找出来吗?在小组内试一试。

c:汇报小结:谁给大家介绍介绍你们小组想到的方法,你们发现了什么?

小结:把桃树和柳树像这样栽成一周,桃树和柳树的棵数怎么样?那在西湖的一周栽75棵柳树,中间间隔着栽桃树,可以栽多少棵桃树?

d:对比联系:

师:前面发现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两端的物体比中间的物体多1,而在圆周上,它们为什么又是相等的呢?

(课件演示:把直线转化成圆周,两端的物体重合)

④机动练习:

师:国庆节就要到了,学校计划在校园主干道一边按照一一间隔的规律来摆设鲜花美化校园。(课件出示图)

有25盆蓝花,猜猜看有多少盆红花?你是怎么想的?还有其他的想法吗?

师:大家想到了三种方案,这些方案都是可行的,看来,你们要是做美化设计师还是挺称职的。课后大家可以利用今天学的规律来设计美化教室或者自己的卧室。

【第5句】:总结评价:

师:今天我们研究了一些排列的规律,当我们面对新的事物或者更复杂的情况时,要学会寻求方法来探索规律解决问题。

【第6句】:板书设计:(略)

教学后记:个别习题学生掌握地好像可以,说得头头是道,一做综合习题就犯糊涂。但总的来说,学生掌握地较好。

数学《找规律》教学设计7

【第1句】:教材分析

此教学内容是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中《找规律》的第一课时。本课时让学生找的都是一些直观图形和事物的变化规律,还未抽象到数,所以我在课堂中结合了多媒体来辅助教学,让学生能在直观、生动的学习环境中找出事物的变化规律。为了能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找出事物的变化规律,我拟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第1句】: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找出直观事物的变化规律。

【第2句】: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概括和推理的能力,提高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第3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第2句】:设计理念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在教学中就要努力挖掘学生身边的学习资源,为他们创建一个发现、探究的思维空间,使学生能更好地去发现,去创造。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以学生喜欢的“六一联欢会”为主线展开教学,通过“布置联欢会场”──“填入场券”──“参加联欢会节目”(节目是由一些找规律、藏规律等内容组成的游戏活动),使学生在自己喜欢的实践活动中探究、发现事物的规律,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概括、推理能力,以及提高学生间相互合作的意识。

【第3句】:教学流程

(一)欣赏中感知

【第1句】:欣赏图片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些美丽的照片,一起来看看吧!

(课件出示:西湖边的“桃柳夹岸”、商店门口的'彩旗等有规律的照片。)

【第2句】:感知规律

这些图片美吗?美在哪?

师小结:这些照片中事物的排列都是有规律的,有规律的事物多美啊,这节课我们就来找规律。

【通过欣赏,学生可以初步感知到在我们身边有些事物是有规律的,有规律的事物是很美的。同时也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二)探究中发现

【第1句】:第一次探究

六一节快到了,同学们打算庆祝一下,开个联欢会。瞧,他们正在布置会场呢!

(屏幕出示未布置完的会场)

看了这个会场,你想说些什么?

是啊,这些彩灯、彩旗和彩花挂的时候是有规律的,小组讨论一下,有什么规律呢?

(小组讨论后汇报)

大家已经发现了彩灯、彩旗和彩花布置的规律,但这个会场还没布置完,如果继续布置的话,该怎样布置呢?下面我们就帮他们布置完吧!(学生汇报)

【创设学生熟悉的活动情境,引发学生自觉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使知识的发现过程融于丰富、有趣的生活活动之中,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

【第2句】:第二次探究

经过大家的努力,看看我们共同布置的会场漂亮吗?(展示布置完的会场。)

【将学生们自己的学习成果展现在他们面前,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建立学习的自信心。】

会场布置好了,小朋友们在会场中跳起舞来。(课件演示10个小朋友手拉手跳舞,并伴随着“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的音乐。)仔细观察,跳舞的同学又是按怎样的规律站的?(音乐停,10个小朋友静止。)

生1:跳舞的同学是按一男一女这样的规律站的。

生2:我认为他们是按一个女同学一个男同学这样的规律站的。

生3:我觉得他们说得都对。如果跳舞的10个小朋友其中两人放开手,男同学带头就是按一男一女这样的规律站的,女同学带头就是按一女一男这样的规律站的。

你真会动脑筋,大家看。(课件演示10个小朋友其中两人放开手排成一排的两种情况)

【通过多媒体演示,让学生加深对“生3”的回答的理解,突破难点。】

(三)活动中创造

【第1句】:出示入场券

你们想不想参加联欢会啊?那就得出示联欢会的入场券,你只要按入场券上的要求涂对了,画对了,就能参加联欢会。(学生拿出课先发下的“入场券”,涂的涂,画的画。)

谁来当验票员?(请一名学生上台验一验另一学生的“入场券”)——同桌互相验。

【第2句】:参加联欢会

(1)第一个节目是“请你跟我做一做”

①跟着老师做

我做一串有规律的动作,当我停下来的时候,大家就跟着往下做。

②跟着一名学生做

(2)第二个节目是“请你跟我摆一摆”

①跟着老师摆

我在上面摆图形,当我停下来的时候,大家就把我接下去要摆的那个图形举得高高的,好吗?

②自己摆一条规律

我摆的规律都被大家找到了,你们想自己来摆规律吗?

(小组合作,用各种图形创造一条规律。)

③小组汇报。

【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图形创造一条规律,给学生一个运用新知充分发散思维的空间,引导学生去发现、去创造,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3)以其中一个小组摆的规律为例,我们来进行第三个节目──“变一变”。

①你能用其他形式把这条规律表示出来吗?(引导学生用肢体动作等形式把规律表示出来。)

②你能把这个规律写下来吗?

【从具体的动作中抽象出它的变化规律,用数字、图形等符号表示出来,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他们的“符号感”。】

(四)总结中提高

联欢会结束了,通过今天的联欢会,大家有什么收获吗?

一年级数学找规律教学反思

《找规律》这节课教材让学生找的都是一些直观图形和事物的变化规律,还未抽象到数,所以在课堂我结合了多媒体来辅助教学,让学生能在直观、生动的学习环境中找出事物的变化规律。开始给出了一幅学生举行联欢会的情景图,装饰的彩花和彩旗都是有规律地排列的,学生男女间隔成圆圈跳舞,让学生观察并发现排列的规律。

【第1句】:创设情境,让学生乐于学习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执教找规律一课时,让学生猜一猜智慧星的颜色,一组是“红黄红黄红黄……”有规律的出现,另一组是没有规律的出现,通过对比给学生的学习提供了独立思考的机会,尝试的机会,猜想的机会,成功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同时促进学生主动建构有关的数学知识。

【第2句】:让学生多角度观察,找出规律

在教学例题时,引导学生规律可以从左往右看,还可以从右往左看;规律可以从图形观察,还可以从颜色,数量观察。比如,学生说出灯笼有规律后,我不仅让学生文案接下来应该是什么颜色,还让学生文案如果把灯笼往前摆,又是什么颜色呢?还有,教材中对彩花的出示只是简单的红绿红绿红绿,将原课本中的规律改为两绿三红的排列,让学生明白数量也是有规律的,同时也为以后数字规律教学做铺垫。

【第3句】: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同桌文案你发现了什么规律,目的在于让学生主动学习,互相发现自身的不足;创造规律时,我也是让学生先同桌商量一下,摆一条什么样的规律,哪组摆的又快又有创意,让学生意识到只有同桌合作,才能完成任务,达到要求。

【第4句】:联系生活,感受生活中的规律美。

多媒体展示欣赏一张张图片的出现,使学生感受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让学生意识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是有用的,体现了“学生活中的数学、学有用的数学”的理念。本课的最后,希望同学们用自己的眼睛找找生活中的规律美,进一步体现了数学的生活化。

【第5句】:注重培养学生概括表达能力

一年级学生的语言表达正处于起步阶段,是语言发展的最佳时期。在本节课中,注重培养让学生把话说规范的习惯,学生在认识颜色变化的规律时,先由老师“扶”着说出,是几个图形为一组,每组是按什么顺序一组一组重复排列的,再到老师“放”开让学生自己说,使学生的语言逐步达到用词准确,表达完整,思维清晰。

但是,在我的实际操作与我的设想有一定的距离,存在很多的不足。同时,我也产生了很多的困惑,比如:学生的概括表达能力仍有不足,课堂中还应注意让生,中等生,后进生的语言表达,要注重让学生自己说。课堂纪律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如何让学生的课堂纪律与教学质量成正比。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我一定会不断完善自我,找出不足,及时反思,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数学《找规律》教学设计8

【第1句】:教材分析

此教学内容是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中《找规律》的第一课时。本课时让学生找的都是一些直观图形和事物的变化规律,还未抽象到数,所以我在课堂中结合了多媒体来辅助教学,让学生亲自动手画一画、摆一摆等活动在直观、生动的学习环境中找出事物的变化规律。

【第2句】: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简单的排列规律,会用自己的方式如声音、动作、图形符号等来表现不同的规律,并联系实际感知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规律。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概括、推理和创新的能力,提高学生交流的意识。

3.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第3句】: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通过活动发现简单的图形规律并能尝试自己创造一些有规律的组合。

【第4句】:设计理念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在教学中就要努力挖掘学生身边的学习资源,为他们创建一个发现、探究的思维空间,使学生能更好地去发现,去创造。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通过“找简单的规律——画规律——找生活中的规律——动手创造规律”等活动。使学生在自己喜欢的实践活动中探究、发现事物的规律,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概括、推理能力,以及提高学生间相互合作的意识。

【第5句】:教学过程

(一)情境中感知规律

【第1句】:引入情境

“六一”节快到了,羊村里的大肥羊学校准备开个联欢会,瞧,这懒羊羊和喜羊羊布臵的教室。(出示电脑图片)

【第2句】:引起争议

他们俩都认为自己布臵的漂亮,于是就争吵起来,小朋友,你们认为谁布臵的漂亮呢?为什么呢?

【第3句】:引导交流

【第4句】:引出目标

同学们都认为喜羊羊布臵的教室比较漂亮,为什么呢?这正是这节课我们要探讨的重要问题。其实刚才已经有人说到点子上了:有位同学说喜羊羊布臵的小旗是按一红一黄一红一黄排列的,象小旗这样一红一黄一红一黄的重复出现至少3次以上的,我们就说小旗的排列是有规律的。下面我们就进一步来找一找、认一认一些简单图形的规律,并能运用所学的有关规律的知识进行创造。(揭示课题)

(二)探究中认识规律

【第1句】:找一找,认一认

(出示主题图):大肥羊学校最后决定用喜羊羊布臵的教室来开联欢会,喜羊羊还邀请了一些小朋友们来参加呢!瞧,现在他们已经高兴得又唱又跳了。请仔细观察图,同桌一起找一找,看看你还有什么发现?

指名汇报:谁来文案你的发现?说得真好,谁能把这句话再说一遍。还能找到其他规律吗?

【第2句】:猜一猜,说一说

①大家真不简单,图上的规律都找着了,根据它们各自的规律,你能猜出后一个是什么吗?请把书翻到88页,自已完成例1,比比谁圈得又对又快。

②汇报交流:花有什么规律?灯笼呢?……指名回答。

③小结:看来同学们已经认识了规律,也就是一组事物依次不断重复的排列。还能根据规律猜出接下去的应是什么。

(三)运用中理解规律

【第1句】:第一关:涂一涂,画一画

①孩子们想不想参加喜羊羊它们的联欢会呢?那就要闯过喜羊羊设臵的智力关哦,大家有信心吗?(出示挂图:例2例3)这就是喜羊羊它们设臵的联欢会的两种入场门票,也就是书上的例【第2句】:例3,只要你按门票上的要求画对了、涂对了,就能来参加联欢会了。同桌合作每人完成一道题,完成后同桌互相检查,看看你的同桌对了吗?对了就来参加,如果错了,你就帮忙教教他好吗?先看题目要求:例2要求大家接下去摆,你认为摆什么就画在横线上,例3是接下去该涂什么颜色。赶快动起来吧!

②交流评价:请一组同学来汇报。

a.门票1:接下去摆什么呢?为什么?你们同意吗?通过你的检查,你的同桌可以参加吗?

b.例3:文案接下去涂什么?为什么?**检票员,你认为他涂对了吗?c.你们都涂对了吗?看来难不倒大家,那我们一起去参加联欢会吧。

【第2句】:第二关:涂一涂,摆一摆

①大家已经来到联欢会上了,喜羊羊想让我们也表演个节目,可他不知该让谁来表演呢?于是喜羊羊想出了一个办法:他出了一道题,谁做错就要上台表演。(课件出题:a.例3的做一做:涂一涂,要求涂上合适的颜色,如果涂错了要为大家表演一个节目好吗?)

②交流评价:涂什么?为什么?是什么规律?涂错的同学请上台来。(都对啦,看来大家对新知识规律掌握的不错)

(四)创造中深化规律

【第1句】:排一排

我提议我们来个小组唱吧!先排个好看的队形。(请5男5女上来,指名一个排队。)

你还能变一变,排出不同的规律吗?人数不够的你再请下面的同学上来。

【第2句】:你能用不同的声音、动作或图形符号来表现这一队伍的规律吗?

【第3句】:画一画

大家不但能用声音动作来表现不同的规律了,真是了不起。现在请同学们用手中的纸和笔来画一画有规律的图形。同桌先商量要按什么规律画,再动手合作画在纸上,比一比哪一组在规定的时间内画的规律多。

①哪个小组最勇敢先来展示你们的作品。你们有什么问题想问他们组吗?(他们组真会创造啊)

②还有哪个小组来展示。啊,真美!我们一起来欣赏吧,你能根据自己摆的规律出个问题考考大家吗?

③请各小组长拿高作品,让大家欣赏欣赏。你们组完成了吗?请仔细看,这样有规律吗?为什么?

④小结:对啊,要一组事物不断重复的排列至少三次才叫规律。同学们真聪明只用彩笔就画出这么多有规律的美丽图案。课后我们就用这些图来装扮教室吧!

(五)生活中欣赏规律

在刚才的活动中我们一起认识了规律,还创造了一些简单的规律,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有规律的事物和现象,你能介绍给大家吗?(课件出示图片)

大家介绍的真好,只要大家细心观察肯定还能发现更多有规律的事物。

(六)延伸中体现规律

【第1句】:反思:你对这节课的学习有什么想说的?我们认识了规律,还会创造规律,更是认识了生活中有许多有规律的事物在美化我们的生活。我们要去发现它运用它,将来把我们周围的环境打扮得更加美丽。

【第2句】:延伸:看同学们这节课的表现,老师知道你们特别喜欢联欢会,眼看六一节就快到了,我们也来开个联欢会,不过老师希望同学们在联欢会中都要有所表现,让规律为我们的联欢会服务,请同学们先做好以下准备:如先画出教室的布臵图稿,或是在才艺展示中画一幅有规律的图案,或是自已设计一些有规律的舞蹈动作,或是编一组有规律的声音,或是为小组唱、合唱设计队形等等。

《找规律》数学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115~116页。

[教学目标]

通过看一看、摆一摆、猜一猜发现图形的排列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使学生知道生活中事物有规律的排列隐含有数学的知识。

[教学重点]

找出图形排列的规律,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具准备]

表格,学具,星星,动物图片,水果图片及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第1句】:创设情境

1.师:同学们,一年级我们学过“找规律”,现在,美术老师想给教室的墙面设计一个有规律的图案,选出了四种瓷砖(黑板出示瓷砖图案)

师:请同学们拿出小表格,把这4种图案的瓷砖有规律地放人表格里,正好摆满表格。

2.师:大家都设计好了,老师这里也有几个同学设计的图案。

(课件出示4幅图,前3幅是简单的排列规律,最后一幅是教科书第115页的主题图中的墙面)

师:同桌之间互相文案,你从这4幅图案中找到了什么规律?你们认为哪幅图案设计得最有创意?

生:第4幅图设计得最复杂。

师:好,那我们就一起来找找这幅图的规律。

【第2句】:寻找规律

1.课件出示放大的主题图──墙面。

师:请看,图案的第一行瓷砖的顺序是1号、2号、3号、4号,第二行是2号、3号、4号、1号,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第一行的1号在第二行变成了最后一个,其他的顺序不变。

师:好,请你们仔细观察第二行和第三行;第三行和第四行,它们之间又藏有什么小秘密,4人小组文案,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

(小组讨论,各抒己见。)

生1:每种瓷砖都有4个。

生2:每一行4种瓷砖都出现一次。

生3:每一行的第一个瓷砖到了第二行就移动到最后一个。

生4:从左到右看和从上到下看都一样,竖着看每一列的第一个到了第二列就移动到最后一个。

2.看一看、找一找。

(课件出示表格)师:4人小组文案,最后两行的小动物按什么规律排队呢?(学生说,教师点击出示后两行的动物排列顺序)

猪蛇狗兔

蛇狗兔猪

【第3句】:巩固练习

1.摆一摆。

师:每一桌同学都有一袋图案或动物头像,请按照刚才我们发现的规律在课桌上摆一摆,注意,要同桌合作,一人摆一行,开始。

师:摆好的同桌可以互相参观其他同桌的作品,文案有什么规律。

(学生互相说其他同桌是按什么规律来摆的。)

2.比较、发现规律。

(1)黑板同时出示教科书第116页的例1和“做一做”。

______

______

师:老师这里也有两组图形的排列,请仔细观察,比较一下,这两组图形的排列规律一样吗?它们之间有什么秘密?4人小组文案,如果接着往下摆,该怎样摆?

(学生讨论)

师:谁上来摆一摆?

指名学生上黑板按规律贴图形。

【第4句】: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

1.师:同学们,大显身手的时候到了,现在,我们就来为美术室设计一组墙面,以4人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都有4张表格。本组组员的'图形都相同,先4人小组讨论选出一种排列规律,然后本组的组员都按这个规律各自把图形贴人表格,最后,再把

4张表格合起来,组成一个大表格,现在开始。

2.学生合作完成,展示作品,设计出的图案规律不定。

【第5句】:全课总结

[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

倘若教师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是让学生机械地跟着自己的教学步骤走,那么学生就不能进入到主动探究学习的最佳状态。所以,一开始我就创设情境:请同学们为美术室的墙面设计一个有规律的图案,现在,你们就是小小设计师,发挥你们的想象,说不定你的作品就会出现在校园里并获得大奖!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提升起来,个个动手在表格里摆图案,同时也起到了复习旧知识的作用。

2.欣赏数学美。

二年级的学生已有了一定的评价能力和审美观。所以在导入主题图时,我并没有马上出示,而是在大屏幕上同时出示四幅设计图案,前三幅是按简单的规律排列图形,第四幅是课本主题图,让学生整体观察,自己评价,文案哪一幅图的设计最精细,最有创意,由学生选出课本主题图,课件再出示放大的主题图。这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而且还培养了学生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3.化难为易。

一年级的找规律,是对单列的图形排列规律的认识,而二年级的找规律是对组合的方块图形的整体规律的认识,难度很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给每种图案的瓷砖编上号码(1到4号),学生就能较快地发现数字之间位置的变化并能快而准地找出主题图中的图案排列规律。不但化难而易,突破了重难点,还为下一节课“由图形的排列规律过渡到数字的排列规律”做了铺垫。

4.观察对比。

在课本第116页中,例l和“做一做”是分开的,可是仔细观察对比后发现,例l的图形排列规律是前面的第1个图形移动到最后,依次循环;而“做一做”中的图形排列规律是最后的图形移动到最前面第l位,所以它们的规律正好相反。所以,在教学中,我把例1和“做一做”同时出示在黑板上,让学生观察、对比,同桌交流,找出它们的图形排列规律。

5.动手操作,合作学习。

有位专家曾指出:合作学习的问题要有一定难度,要有实效性,要有合作的必要,不能“为了合作而合作”。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第一次合作是:同桌合作,用星星或动物头像在桌上按规律摆放,每人摆一行。看似简单,其实是精心设计。首先,这个同桌合作出现在观察主题图发现规律之后,学生对刚发现的规律还较生疏,让他们马上按这个规律摆东西有一定难度。其次,每人摆一行,不但体现了分工合作,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自主探究、自己评价,当有学生摆错时,另一个学生则提醒他,叫他改正,最后从实际操作中学到知识,加深对新规律的认识。第二次合作是4人小组合作,每个小组都有4张表格,本组组员的图形相同。先4人小组讨论选出一种排列规律,然后本组的组员都按这个规律各自把图形贴入表格,最后,再把4张表格合起来,拼成一个大表格。这个活动难度大,要求高,在讨论的时候,就是学生思维碰撞的时候,自主探究、创新思维在这里得到体现和发挥;当4张表格合成一幅大表格时,学生充分尝试到成功的乐趣,树立了学好数学的信心,培养了对数学的兴趣及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找规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第1句】: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第2句】:使学生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以及方法逐步优化的过程。

【第3句】: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

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教学过程

【第1句】:体会周期现象

【第1句】:初步感知。

谈话:昨天五(1)班同学在文体活动课上做了一个游戏:穿珠子比赛。老师从中选择三串珠子,想看吗?(出示三串不同颜色有规律排放的珠子,图略。)

提问:好看吗?仔细看一看,有什么样的规律?(板书:规律)

学生可能这样回答:一个红珠和一个黄珠间隔排列;两个红珠夹着一个黄珠……

引导:我们可以把几个珠子看作一组照这样依次往下排呢?

明确:第一串以“红黄”两个为一组依次往下排列,第二串以“红蓝黄”三个为一组依次往下排列,第三串以“蓝蓝红红”四个为一组依次往下排列。

【第2句】:提出问题。

谈话:刚才,同学们很快找到了三串珠子排列的规律,(板书:找)非常好。看到这样有规律排列的珠子,你想研究什么样的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这样回答:想研究第200颗是什么颜色?想研究第一串珠子中有几颗红珠?……

(根据情况加以肯定)

谈话:我也想提一个问题,行吗?照这样穿下去,第17颗珠子是什么颜色?

[说明:学生的学习兴趣经常源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教师“引导者”作用的体现之一。这一段教学,利用学生熟悉的、喜欢的现实材料,让他们感受现象中存在规律,把学习心向凝聚到发现规律上来。

发现规律需要逐一研究各个客观事物的特点,还要概括一类现象共同的本质特征。引导学生展开数学思考是教师“引导者”作用的又一体现。在教学中,抓住“把几个珠子看成一组”这一关键问题,引导学生经历由表及里、从富有个性到具有共性的认识过程。]

【第2句】:发现周期规律

【第1句】:独立思考(出示第一串珠子)。

启发:第17颗珠子是什么颜色?你有什么办法来解决?动动脑,动动笔吧。

【第2句】:小组交流。

谈话:你是用什么方法来解决的?四人小组交流一下。一人介绍,其他三人做评委,看他的方法究竟行不行?

【第3句】:全班交流。

提问:谁来告诉大家你是用什么方法解决的?

学生中可能会出现:

(1)●○●○●○●○●○●○●○●○●→红

(2)奇数为红珠,偶数为黄珠,17是奇数→红

(3)17÷2=8(组)……1(个)→红

交流时重点理解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提问:谁能讲讲算式中的四个数分别表示什么意思?(着重引导学生理解余数“1”表示的是第9组珠子中的第一个。)

【第4句】:解决第【第2句】:三串珠子里的问题。

谈话:刚才大家想出了不同的方法解决了第一串珠子里的问题,这几种方法都很好。那么第二串、第三串珠子中,第17颗珠子分别是什么颜色呢?用你喜欢的方法试试看。

估计大多数学生会采用计算的.方法:

17÷3=5(组)……2(个)→蓝

17÷4=4(组)……1(个)→蓝

引导:采用计算的方法的人举手。为什么不用刚才的第一种或第二种方法呢?

【第5句】:小结。

引导学生交流下列三个问题。

(1)这三题都是求第17颗珠子的颜色,为什么第1题除以2,第2题除以3,第3题除以4呢?

(2)你怎么知道第1题是红色,第2题、第3题是蓝色的呢?

(3)要算出某一颗珠子是什么颜色?关键是找准什么?然后看什么来确定?

[说明: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由于各人的思维习惯、认知策略以及选择的学习活动不同,因而班集体内必然会呈现多样的方法。教学应该尊重学生提出的每一种方法,还要适度优化方法。

解决第一串珠子的问题,学生分别使用了画图、用奇数与偶数推理、用除法计算等多种方法。教学把精力放在解释除法算式的具体含义上,让学生体会这种方法的数学化程度高,适用面宽,从而在解决第【第2句】:三串珠子的问题时,自觉使用除法,达到优化方法的目的。]

【第3句】:运用周期规律

【第1句】:出示例题中彩旗、彩灯、盆花画面。

谈适:每逢过节,一些单位都喜欢用彩旗、彩灯、盆花来装扮,一起来看这幅图。漂亮吗?彩旗、彩灯、盆花的排列有规律吗?每组图中排在第21个的是什么?用计算的方法算算看。

学生自主解决,并组织交流。

(1)21÷4=5(组)……1(面)→红旗

(2)21÷3=7(组)→绿灯

(3)21÷2=10(组)……1(盆)→蓝花

提问:第(2)题没有余数,你怎么知道是绿灯的?

追问:像这样的题目,有余数的怎样看?没有余数的又怎样看?

谈话:那现在我来说余数,你来抢答是什么,好吗?

师生共同活动。(第1题彩旗,余【第2句】:3;第2题彩灯:余1;第3题盆花:没有余数)

【第2句】:谈话:我发现你们学数学很有灵感,想不想再来检测一下自己?(出示“练一练”第3题)

提问:你能画出每组的第32个图形是什么吗?

【第3句】:当回设计师。

谈话:你也能设计像这样有规律的图形吗?试试看,再算出第32个图形是什么。

学生活动,并与同桌交流。

小结:你觉得像这样有规律排列的物体怎样知道第几个是什么?

【第4句】:拓展练习。

谈话:小军还在穿珠子呢!一起来看,他用红、黄两种珠子,按这样的顺序穿的。(黄、黄、红)

结合情境引导学生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1)第18颗珠子是什么颜色?

(2)还是3颗为一组,为确保第18颗是红色,还可以怎样穿?你是怎么知道的?

(3)还是3颗为一组,确保第22颗是红色,可以怎样穿?你又是怎样知道的?

[说明:在变式或开放的问题情境中进一步理解周期规律,是本课的一个亮点。判断第21盏灯的颜色,把根据余数作判断的经验迁移到没有余数的情况;设计的穿红、黄珠子的拓展练习,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

【第5句】:联系生活实际举例。

提问:其实生活中像这样有规律的事情太多了,你能举例吗?

提问:你们对十二生肖有了解吗?文案看。

(1)你今年几岁?属什么?今年多少岁的人跟你是同一属相?

(2)小明今年11岁,属牛,他妈妈也属牛,他妈妈今年多大?

【第4句】:课堂总结

提问:这节课有收获吗?有疑问吗?

设疑:还是继续来看穿珠子吧:(出示画面)小红穿的60颗珠子中,有几颗红珠,几颗蓝珠呢?课后去研究。

[总说明]

综观这节课,在教学目标里合理处理了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的关系,重视解决问题策略的形成和优化,关注学生的成功体验和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在教学中,努力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实际提供丰富的研究材料,让学生充分开展“找”规律的活动;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激发并维持了学习热情;利用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经历研究、发现周期规律的过程,实现了预设的目标。

《找规律》教学设计

《找规律》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第1句】: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事物中简单的排列规律,理解规律的含义并能描述和表示规律。

【第2句】: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概括、推理和逻辑思维的能力,提高合作交流的意识。

【第3句】: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感受到数学的规律美,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理解规律的含义,掌握找规律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能够表述发现的规律,并会运用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学具

教学过程:

【第1句】:情境创设,理解规律

(一)生活引入

师:同学们,我们班要举行一个联欢会,你们打算怎么来布置自己的教室呢?

1.学生交流汇报

2.老师的想法也和大家的差不多(呈现例1的情境图中的上半部),你们看,漂亮吗?

3.请大家仔细观察:看看老师的设计有什么特点。

4.引导学生说出:彩旗、灯笼和花朵都是按一定的顺序来排列的。并指出:这样的排列就叫有规律的排列。

5.教师说明:一般来说,一组实物依次不断重复地排列(至少重复出现3次),我们就可以称为有规律的排列。

(二)点明课题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找规律——图形与数字的变化规律

【第2句】:引导探究,寻找规律

(一)寻找彩旗的排列规律

1.找一找:让学生自己观察,去找一找彩旗的排列规律。

2.说一说:

(1)让学生说出彩旗的排列规律,教师注意引导学生用完整的语言来表述:彩旗是按一面黄旗一面红旗的规律来排列的。

(2)教师提问:

彩旗是每排几面就出现重复的?引导学生说出:每两面出现重复。

那我们能不能把这两面看成一组,所有的这些彩旗都是这样一组一组的重复排列的呢?

这一组中的第一面彩旗是什么颜色的?

3.圈一圈:让学生圈出彩旗重复的部分。

4.画一画:你能按照彩旗的排列规律再继续画出这样的一组吗?

(二)寻找小花、灯笼与小朋友的排列规律

1.圈一圈:让学生圈出小花、灯笼与小朋友排列中的一组重复部分。

2.说一说:

(1)让学生分别说一说小花、灯笼与小朋友的排列规律分别是什么?教师注意引导学生语言表述的准确性与完整性。

(2)分别说一说:小花、灯笼与小朋友是把什么作为一组,一组中的第一个分别是什么?特别强调:灯笼是三个为一组。

(三)反馈练习

1.摆一摆:你能用手中的小花,按照书上的规律再摆出4个来吗?

2.补一补:课件呈现小朋友的排列图,从中去掉3个小朋友,让学生将空缺的人补上去。

3.涂一涂: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规律来涂色,完成P85的“做一做”。

4.我来摆,你来说规律:让学生每两个人一组,一人利用学具有规律的摆放,另一人说出规律(一人摆一次,说一次)。

【第3句】:数形结合,认知规律

(一)呈现例2的第(1)题,让学生先观察:

1.说一说:

(1)你发现了碗的排列有什么规律?

(2)你能圈出其中的一组吗?

(3)碗的排列规律与前面所学的规律有不同之处?引导学生发现:颜色上没有变化,但数量上有变化。而且数量上的变化规律还可以用数字表示出来。

2.试一试:

(1)你能将碗的数量上的变化规律用数字表示出来吗?请学生说出相对应的碗的下面的数字。

(2)完整呈现例2的第(1)题:

3.议一议:碗的排列规律与数字的排列规律相同吗?

(1)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理解:数字表示的是相对应的那种图形的个数,所以图形的排列有什么规律,数字的排列就有相应的变化规律。

(2)同时让学生感受:它们可以表示相同的规律,只不过形式不同而已。

(二)呈现例2的第(2)题:

1.让学生自己在书上完成填空。

2.说一说:图形与数字有什么排列规律?

3.完成P86“做一做”第【第1句】:2题。

4.如果再让你继续摆下去和写下去,你应该怎么摆?怎么写?能摆得完、写得完吗?

【第3句】:巩固练习,强化认知

(一)数学游戏

做动作,猜规律:

课件分步呈现每个动作,让学生跟着一起做。做了三组后,让学生猜下一个动作是什么。并说出这些动作的排列规律。

(二)基本练习

练习二十第2题。

(三)提高练习

练习二十第【第1句】:【第10句】:13题。

【第4句】:欣赏设计,总结延伸

(一)课件呈现:生活中的规律美

(二)学生自己设计一幅有规律的作品。

(三)全课小结:其实,在生活中处处都有规律带给我们的美,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做一个有心人,你一定会有更多的发现!

(四)课外延伸:请每个小朋友在家长的帮助上,去寻找身边的有规律的事物,可以拍成照片,也可以上网去查找。

《找规律》教学设计2

【第1句】:教材分析

此教学内容是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中《找规律》的第一课时。本课时让学生找的都是一些直观图形和事物的变化规律,还未抽象到数,所以我在课堂中结合了多媒体来辅助教学,让学生能在直观、生动的学习环境中找出事物的变化规律。为了能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找出事物的变化规律。

【第2句】:教学目标

【第1句】:通过观察、试验、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事物中简单的排列规律。

【第2句】: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

【第3句】:培养发现和欣赏数学规律的意识,提高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

【第3句】:本课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

重点:理解规律的含义,掌握找规律的基本方法。

难点:能够表述发现的规律,炳辉运用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关键:通过找一找、摆一摆、画一画等认识简单规律和创造规律,让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

【第4句】:设计理念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在教学中就要努力挖掘学生身边的学习资源,为他们创建一个发现、探究的思维空间,使学生能更好地去发现,去创造。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一学生喜欢的“做游戏”为引子,通过“找简单的规律——摆规律——画规律——找生活中的规律——动手创造规律”等活动。使学生在自己喜欢的实践活动中探究、发现事物的规律,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概括、推理能力,以及提高学生间相互合作的意识。

【第5句】:本课采用的教法和学法

学法:小组合作、讨论、动手操作。

教法: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

【第6句】:教学准备和采用的教学媒体

教具:小旗,胶带等。

学具:学生摆的学具若干等。

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

【第7句】:教学过程:

(一)、利用游戏,感知规律

【第1句】:师:同学们,我们一起玩个游戏好吗?(好)那先看看老师怎么做,然后你们再接着做下去!比一比,看谁看的仔细、听的认真。

口念:石头剪刀布石头剪刀布石头剪刀布,接下来老师会说什么?为什么?

动作:拍手、叉腰拍手、叉腰拍手、叉腰,接下来的动作是怎样的?为什么?

【第2句】:小结:对,刚才我们所做的动作和发出的声音都是就有规律的。(板书:规律)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找一找生活中这样的规律。(板书:找)

出示课件:找规律(生齐读)

(二)、引导探究,认识规律

【第1句】:师:(出示课件“联欢会”)元旦马上就到了,瞧,这是同学们布置的教室,多漂亮呀!仔细观察这幅图,你看到了什么?图中哪些物体的排列有规律?请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1)、二人小组讨论联欢会上的规律。

(2)、学生汇报:

a、小旗的规律:

学生汇报:小旗的规律是:一面黄旗,一面红旗,……

师:还有谁发现了小旗的规律?你能在黑板上贴出小旗的规律吗?

学生说,生在黑板上贴黄旗、红旗图片

学生再次完整的说小旗的规律:一面黄旗,一面红旗,又一面黄旗,一面红旗,又一面黄旗,一面红旗

师:先是一面黄旗和一面红旗,后面跟前面是一样的,我们就把一面黄旗和一面红旗称为是“一组”。(板书:一组,齐读:一组)

为了更好的看出谁和谁是一组,我们用圈把一组圈起来。(圈出一组)

当我们要找图形排列的规律的时候,只要找到一组是什么?再看是不是按照一组一组重复地排列(板书:重复排列,齐读:重复排列),至少重复三次这样的排列,我们就说他是有规律地排列。

问:那在这行当中谁和谁为一组重复排列?(要求语言表述完整)

如果再挂一面小旗的话,会是什么颜色?再挂一面呢?为什么?

b、灯笼的规律:灯笼的规律是?

如果再挂一个灯笼,是什么颜色?

c、花朵的规律:

d、小朋友队伍的规律:

【第3句】:小练习(分层次设计)

师:你们可真厉害,找到了这么多规律,老师这还有几个这样的难题,你们愿意帮老师吗?(愿意)一起来看看。

①问:图中的物体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

那按这样的规律横线上应该出现什么图形?

②星星的后面藏着什么图形?为什么?

如果后面再排一个圆是什么颜色?再排一个呢?

③问号后面藏着什么图形?为什么?

(三)、动手操作,巩固发展:

【第1句】:动手操作,摆一摆规律

师:同学们的眼睛真是太厉害了,个个都是火眼金睛。那我们的小手,请把你的小手拿出来,我们都有一双灵巧的小手,你能用你灵巧的小手摆出有规律的图形吗?请拿出学具袋里的学具,同桌2人合作摆规律,看哪一组同学摆出的规律最有创意。

(学生操作,师巡视,最后反馈了3组有特点的)谁来当当小评委,文案他摆的规律。

老师表扬下面摆的有创意的同学。

(提示:收起学具,看哪一组的同桌收的快)

【第2句】:涂一涂规律:

师:你能用你灵巧的小手为图形涂上有规律的颜色吗?请你拿出水彩笔,为学习单上的图形涂上你喜欢的规律,看谁涂的漂亮,比一比,看谁是最有创意的设计师。

①学生画规律,师巡视,并注意表扬动作比较快的同学和提醒速度(画好的同学坐端正,同时也要注意时间,比一比哪个同学的动作最快。)

②汇报展示:(选几幅有代表性的)请小作者介绍自己的规律

③下面的同学,请你给你的同桌文案你涂的规律是什么?

【第3句】:找一找生活中的规律

师:有规律的东西是很美丽的,在我们生活和学习中,有很多这样的事物,你能找一找吗?

老师也带来了一些生活中的规律,请同学们欣赏。

【第4句】:动手做一做——用不同的方法表示规律:

师:这节课,同学们的表现可真好,你们为自己鼓鼓掌吧!你能让你的掌声有规律吗?(一个同学做,全班齐做)

师:谁也能用这样的动作或声音来表示规律呢?(请一到两个同学来表示规律)

(四)、总结收获,课后延伸:

【第1句】:师:这节课你开心吗?为什么?

师:今天我们班的同学可真能干,不仅学会了找规律,小手能摆出有创意的规律,还能画出美丽的规律,真了不起。有规律的事物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很多,希望同学们课后能够多仔细观察,发现更多美丽的有规律的事物。

【第2句】:你能根据我们今天学习的规律,为妈妈设计一条有规律的漂亮的手链吗?

(五)、板书设计

找规律

一组重复排列

展示区

《找规律》教学设计3

【第1句】:教材分析

此教学内容是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中《找规律》的第一课时。本课时让学生找的都是一些直观图形和事物的变化规律,还未抽象到数,所以我在课堂中结合了多媒体来辅助教学,让学生亲自动手画一画、摆一摆等活动在直观、生动的学习环境中找出事物的变化规律。

【第2句】: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简单的排列规律,会用自己的方式如声音、动作、图形符号等来表现不同的规律,并联系实际感知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规律。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概括、推理和创新的能力,提高学生交流的意识。

3.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第3句】: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通过活动发现简单的图形规律并能尝试自己创造一些有规律的组合。

【第4句】:设计理念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在教学中就要努力挖掘学生身边的学习资源,为他们创建一个发现、探究的思维空间,使学生能更好地去发现,去创造。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通过“找简单的规律——画规律——找生活中的规律——动手创造规律”等活动。使学生在自己喜欢的实践活动中探究、发现事物的规律,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概括、推理能力,以及提高学生间相互合作的意识。

【第5句】:教学过程

(一)情境中感知规律

【第1句】:引入情境

“六一”节快到了,羊村里的大肥羊学校准备开个联欢会,瞧,这懒羊羊和喜羊羊布臵的教室。(出示电脑图片)

【第2句】:引起争议

他们俩都认为自己布臵的漂亮,于是就争吵起来,小朋友,你们认为谁布臵的漂亮呢?为什么呢?

【第3句】:引导交流

【第4句】:引出目标

同学们都认为喜羊羊布臵的教室比较漂亮,为什么呢?这正是这节课我们要探讨的重要问题。其实刚才已经有人说到点子上了:有位同学说喜羊羊布臵的小旗是按一红一黄一红一黄排列的,象小旗这样一红一黄一红一黄的重复出现至少3次以上的,我们就说小旗的排列是有规律的。下面我们就进一步来找一找、认一认一些简单图形的规律,并能运用所学的有关规律的知识进行创造。(揭示课题)

(二)探究中认识规律

【第1句】:找一找,认一认

(出示主题图):大肥羊学校最后决定用喜羊羊布臵的教室来开联欢会,喜羊羊还邀请了一些小朋友们来参加呢!瞧,现在他们已经高兴得又唱又跳了。请仔细观察图,同桌一起找一找,看看你还有什么发现?

指名汇报:谁来文案你的发现?说得真好,谁能把这句话再说一遍。还能找到其他规律吗?

【第2句】:猜一猜,说一说

①大家真不简单,图上的规律都找着了,根据它们各自的规律,你能猜出后一个是什么吗?请把书翻到88页,自已完成例1,比比谁圈得又对又快。

②汇报交流:花有什么规律?灯笼呢?……指名回答。

③小结:看来同学们已经认识了规律,也就是一组事物依次不断重复的排列。还能根据规律猜出接下去的应是什么。

(三)运用中理解规律

【第1句】:第一关:涂一涂,画一画

①孩子们想不想参加喜羊羊它们的联欢会呢?那就要闯过喜羊羊设臵的智力关哦,大家有信心吗?(出示挂图:例2例3)这就是喜羊羊它们设臵的联欢会的两种入场门票,也就是书上的例【第2句】:例3,只要你按门票上的要求画对了、涂对了,就能来参加联欢会了。同桌合作每人完成一道题,完成后同桌互相检查,看看你的同桌对了吗?对了就来参加,如果错了,你就帮忙教教他好吗?先看题目要求:例2要求大家接下去摆,你认为摆什么就画在横线上,例3是接下去该涂什么颜色。赶快动起来吧!

②交流评价:请一组同学来汇报。

a.门票1:接下去摆什么呢?为什么?你们同意吗?通过你的检查,你的同桌可以参加吗?

b.例3:文案接下去涂什么?为什么?**检票员,你认为他涂对了吗?c.你们都涂对了吗?看来难不倒大家,那我们一起去参加联欢会吧。

【第2句】:第二关:涂一涂,摆一摆

①大家已经来到联欢会上了,喜羊羊想让我们也表演个节目,可他不知该让谁来表演呢?于是喜羊羊想出了一个办法:他出了一道题,谁做错就要上台表演。(课件出题:a.例3的做一做:涂一涂,要求涂上合适的颜色,如果涂错了要为大家表演一个节目好吗?)

②交流评价:涂什么?为什么?是什么规律?涂错的同学请上台来。(都对啦,看来大家对新知识规律掌握的不错)

(四)创造中深化规律

【第1句】:排一排

我提议我们来个小组唱吧!先排个好看的队形。(请5男5女上来,指名一个排队。)

你还能变一变,排出不同的规律吗?人数不够的你再请下面的同学上来。

【第2句】:你能用不同的声音、动作或图形符号来表现这一队伍的规律吗?

【第3句】:画一画

大家不但能用声音动作来表现不同的规律了,真是了不起。现在请同学们用手中的纸和笔来画一画有规律的图形。同桌先商量要按什么规律画,再动手合作画在纸上,比一比哪一组在规定的时间内画的规律多。

①哪个小组最勇敢先来展示你们的作品。你们有什么问题想问他们组吗?(他们组真会创造啊)

②还有哪个小组来展示。啊,真美!我们一起来欣赏吧,你能根据自己摆的规律出个问题考考大家吗?

③请各小组长拿高作品,让大家欣赏欣赏。你们组完成了吗?请仔细看,这样有规律吗?为什么?

④小结:对啊,要一组事物不断重复的排列至少三次才叫规律。同学们真聪明只用彩笔就画出这么多有规律的美丽图案。课后我们就用这些图来装扮教室吧!

(五)生活中欣赏规律

在刚才的活动中我们一起认识了规律,还创造了一些简单的规律,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有规律的事物和现象,你能介绍给大家吗?(课件出示图片)

大家介绍的真好,只要大家细心观察肯定还能发现更多有规律的事物。

(六)延伸中体现规律

【第1句】:反思:你对这节课的学习有什么想说的?我们认识了规律,还会创造规律,更是认识了生活中有许多有规律的事物在美化我们的生活。我们要去发现它运用它,将来把我们周围的环境打扮得更加美丽。

【第2句】:延伸:看同学们这节课的表现,老师知道你们特别喜欢联欢会,眼看六一节就快到了,我们也来开个联欢会,不过老师希望同学们在联欢会中都要有所表现,让规律为我们的联欢会服务,请同学们先做好以下准备:如先画出教室的布臵图稿,或是在才艺展示中画一幅有规律的图案,或是自已设计一些有规律的舞蹈动作,或是编一组有规律的声音,或是为小组唱、合唱设计队形等等。

《找规律》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基本技能:让学生发现、经历、探究图形简单的排列规律,通过比较,从而理解并掌握找规律的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操作、推理能力。

2.数学思考:在教学过程中,发展合理推理能力,并合理、清晰的阐述自己的观点。

3.解决问题:合作中逐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4.情感态度: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教学重点:发现图形的排列规律。

教学难点:体会一组图形重复出现多次就是排列规律。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两种颜色的圆片。

教学过程:

【第1句】:情景导入感知规律

【第1句】:有星期和电话号码让学生感知规律重要

板书:重复出现

什么在重复出现?

我们把这几个数,叫一组,也就是一组一组地。板书:一组一组地

2.教学生读,让人感应什么在重复的方法。

【第3句】:板书:找规律

小结:你们为什么不能记住我的手机号,是因为我的手机号没有规律,看来规律是非常重要的,今天我们就来发现规律、研究规律、运用规律、并去找生活中的规律。

【第2句】:引导探究,寻找规律

出示熊大熊二为了阻止光头强破坏森林而建造的围墙图。

(一)寻找围墙的排列规律

1.找一找:让学生自己观察,去找一找围墙的排列规律。

2.说一说:

(1)让学生说出围墙的排列规律,教师注意引导学生用完整的语言来表述:围墙的颜色是有规律的。

(2)教师提问:什么在重复?

红黄一组在不断的重复。

3.圈一圈:让学生圈出围墙重复的.部分。

4.修一修:你能按照围墙的排列规律再继续把围墙修好吧。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教学比较详细、具体,先让学生自己去找围墙的排列规律,学会用语言表述规律,同时利用教师的引导,让学生感受到“一组”的规律性排列中的重要性,并通过对圈出、画出重复部分的操作活动,突出规律的“核心”,加深学生对于规律的理解,也为学生下一环节的学习做了充分的铺垫。】

(二)感知方向的排列规律

从游戏中感知左右的重复排列,从而引出方向也有规律。

(三)过桥问题

【第1句】:生找规律。

【第2句】:读规律。

【第3句】:使生认识到此处的规律由两个一组变成了三个一组,当两个一组找不到时,可以试着三个一组找一找

【设计意图:通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规律”,帮助学生通过对比性的分析,更全面、深刻地认识规律。】

(四)饼干问题

【小结:这里不再是颜色,而变成了形状上的规律,不再是两个一组,也不是三个一组,而变成了四个一组。】

(五)地板和窗帘问题

【第1句】:找规律。有颜色、形状、大小、方向四方面的规律。

【第2句】:拍手读规律。

【小结:在熊二家我们发现了那么多的图形,它们都有规律,今天,我们就用学到的规律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第3句】:闯关游戏,运用规律

第一关:说一说。

第二关:猜一猜。

第三关、摆一摆。让学生创造规律。

第四关、从形状和颜色两方面寻找规律。增加了题的难度。

【设计意图:通过闯关的形式,由易到难,有梯度题型增加了学生学习的乐趣。同时,通过说一说、猜一猜等活动,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此环节重在体现新标准“玩中学、做中学”的新理念,以“听会忘,看能记住,做才能学会”的教育理论为指导。】

【第4句】:回归生活、寻找规律

【第1句】: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规律。

2欣赏有规律的图片。并配有押韵的语句。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生活中找规律、欣赏规律、创造规律在让学生意识到生活离不开数学,并感受到有规律的事物能带来美感。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又体现“学习生活中的数学、学有用的数学”,符合新课标和新理念。】

【第5句】:课堂总结

这一环节我总结全课,为本节课画上了一个句号,同时鼓励学生创造出更多美得规律来点缀我们的生活。

【第6句】:作业

让学生设计一串手链送给自己喜欢的人。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规律美,让学生切实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通过自己设计作品,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创造美,并且通过课外延伸,让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再次走进生活,培养学生发现与欣赏数学美的意识与能力。】

板书设计:

《找规律》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第1句】:通过经历观察、猜测、推理、操作等活动,让学生发现图形和生活中一些事物的简单的排列规律。

【第2句】:培养学生的初步观察,推理等能力,提高学生合作交流与创新意识。

【第3句】:借助变一变、找一找等活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发现和欣赏数学的美。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发现图形和事物的简单排列规律。

教学难点:一组图形或事物排列中有多个组合的。

教具准备:花边、图形(教具盒)、复印纸纸、小三角形、磁铁

教学过程:

【第1句】:在游戏中感知规律

【第1句】:从里面分别逐一抽出有规律的三角旗,让学生猜一猜接下去会是什么颜色的?(猜得真准呀)

【第2句】:从里面分别逐一抽出没有规律的三角旗,让学生猜一猜接下来是什么?

问:为什么第二次猜不准,而第一次猜的又快又准呢?这里到底有什么秘密呢?(生发表意见)

【第3句】:出示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规律。(板书:规律)

【第4句】:你观察两条彩带,哪条美一点?(师:嗯,看来规律可以你我们带来美感!)

【第2句】:在探究中发现规律

(一)颜色不一样的花边(两个一组)

【第1句】:猜一猜:出示花边红绿红,猜一猜接下来是什么颜色的花?(随学生的猜出示花)

师:你们真厉害,又猜对了,有什么发现吗?(生说)

【第2句】:交流:文案你们的想法。(按红绿红绿红绿这个规律排列的)

【第3句】:变长:按红绿红绿红绿这个规律排列,你能把这花边变长吗?

(生说师贴:先往左贴,在往右贴)

(二)颜色一样,形状有规律的(二个一组)

【第1句】:找一找:仔细观察有什么规律?

【第2句】:全班交流:有什么发现?谁来文案。(苹果都是1个,梨子一次比一次多1个。)

【第3句】:变长:根据这样的规律,如果继续延长,应怎样摆?(让学生报)

(三)颜色或方向、大小都有规律的(三个一组)

【第1句】:找一找:生找一找有没有规律?

【第2句】:同桌交流:有没有规律,如果有那么有怎样的规律?把找出的规律说给同桌的小朋友听一听?(找规律)

【第3句】:全班交流:指名说一说

(四)猜一猜(体验一条规律中一组图形一般要重复出现三次)

(1)※○◎○□+×¥

(2)○◎○◎※○◎○◎※○◎○◎※

(3)#※#※#※#※#※#※

小结: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至少三次)。

【第3句】:巩固练习

【第1句】:圈一圈:(书上第88页例1)

【第2句】:我会画:(书上第89页)

(1)颜色规律

(2)颜色、方向的规律

(3)颜色、形状规律

【第3句】:节秦中发现规律

(1)师拍:……

(2)生接着拍、文案规律。

问:为什么这么快跟上节奏?(有规律的)

(3)你能根据这个节奏编一段动作吗?(动作中也可以有规律)

(4)自己编一段有规律的节奏或动作让桌猜。

如:伸伸手、拍拍肩、伸伸手、拍拍肩。。。。。。

【第4句】: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事情也是有规律?

小结:刚才小朋友们发现了很多规律,有的规律是大自然本身就存在的,如:斑马身上的条纹、一年四季、白天黑夜等等,有的规律是人们创造出来的,如衣服上的花纹,项链等等)这些规律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第5句】:小小设计师(创造规律)

(1)创造规律:形状、颜色上有规律或别的

(2)展示作品

(3)评价作品

【第6句】:机动:欣赏有规律的图片(再一次感受规律美)

【第4句】:课堂总结:这些有规律的事物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丽,希望你们能做一个善于发现美,创造美的有心人!

《找规律》教学设计6

找规律

教学目标:

【第1句】: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使学生发现图形和数的排列规律。

【第2句】: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

【第3句】: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使学生知道生活中事物有规律的排列隐含着数学知识。

教学重、难点:

通过操作、观察、猜测等活动去发现规律,找出有新意的排列规律。

教学准备:

给每对同桌学生提供3组图片学具。

教学过程:

【第1句】:观察引入:

【第1句】:观察(出示教科书第115页墙面图、地面图)

师:小东家厨房装饰得真漂亮,你能发现瓷砖的排列有什么规律吗?

(先让学生自己观察,如果学生只看到斜行的规律,则教师酌情启发学生注意横行、竖行的规律,要是还有困难,教师可进一步启发)

a、每行有几种瓷砖?

b、这几种瓷砖排列的顺序是怎样的?

(1)学生交流

(2)揭示课题:找规律

【第2句】:合作探究,发现规律:

【第1句】:让学生小组合作找出墙面和地面装饰的瓷砖的图形排列规律,并用规范的语言来描述规律,帮助总结:

(1)从看的方向不同来寻找规律

(2)从图形的不同来寻找规律

(3)从图形的排列来寻找规律

【第2句】:把同学们发现的规律进行分析,像这样几个图形按一定的规律不断重复地排列,我们叫这种排列为循环排列规律。

【第3句】:每个同学在学习小组内把自己的想法,或别人好的想法说一说。

[设计意图]:创设学生熟悉的活动情境,引发学生自觉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使知识的发现过程融于丰富、有趣的活动之中,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

【第3句】:动手实践,创造规律:

【第1句】:如果你是小小建筑设计师,你能设计出什么样的美丽图案?老师和同学拿出各种各样的图形卡片,请大家设计一些有循环规律的图案。

【第2句】:展示:□○△、△□○、△□○、○△□

【第3句】:让学生按要求去思考,下面的图形应当怎样摆。

生:这图形是后面的向前循环移动一个位置,所以应该是□○△,与第一个图一样。

【第4句】:出示练习题:a、一只鸭子头像和两只鸟的头像循环排的

b、看书第115页,你发现了什么?

[设计意图]:这个活动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巩固了新知,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第4句】: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掌握了什么规律?

【第5句】:提高练习:

出示小黑板:

【第1句】:我爱数学、学我爱数、数学我爱、。

【第2句】:上下、下右、右左、左右、上左、下上、。

【第3句】:12【第34句】:41【第23句】:34【第12句】:。

第二课时:图形的变化规律

教学内容:

课本第116页例1

教学目标:

【第1句】: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的排列规律。

【第2句】: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充分感受数学的价值,知道生活中事物有规律的排列隐含着数学知识,初步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第3句】:通过教学活动初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发现和理解图形的变化规律

教学准备:

图片若干、小黑板

教学过程:

【第1句】:复习旧知引入:

【第1句】:出示小黑板,让学生独立完成

(1)14710

(2)46810

(3)△▲△▲

今天我们来学习图形的变化规律(揭示课题)

【第2句】:请大家看书第117页,用已掌握的知识把第2题最后一个图的时针和分针画在书上,并文案为什么这样画?

【第3句】:出示小黑板:

第一行贴图片:小熊、兔子、猴子、青蛙

第二行贴图片:兔子、猴子、青蛙、小熊

第三行贴图片:猴子、青蛙、小熊、兔子

第四行怎样贴呢?由学生来贴,说出为什么要这样贴?

【第4句】:问:你们从图中发现了什么?

【第2句】:教学新课:

【第1句】:出示例【第1句】:画一画

◇□■、□■◇、□■◇

请同学们小组讨论,认真审题,明确解题要求

【第2句】:请同学们尝试,动手画一画

【第3句】:让学生小组交流讨论

【第4句】:请学生汇报一下这幅图的排列有什么规律。

(1)它们全是四种图形组成的

(2)从右边起,每组图形中的第一个图形在下一组中变成第四个图形,第二

个图形变成第一个图形......如此循环排列。

(3)看成动态的就是图在向前一格一格地移动。

【第5句】:完成第116页例1下面的做一做,同组同学交流自己是怎样想的。

【第6句】:请几个同学来说一说,应该怎样画?为什么要这样画?

[设计意图]: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让学生在动手实践、合作交流中自主探索,很好地突破难点。

【第3句】:教学效果测评:

【第1句】:引导学生完成练习二十三中第【第1句】:3题

【第2句】:自由设计有规律的图案,并文案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它的规律是什么?

【第4句】: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掌握了哪些规律?

【第5句】:课堂作业:作业本P52页

第三课时:图形和数列的变化规律

教学内容:

课本第116页例2

教学目标:

【第1句】:让学生发现、探究图形和数字的排列规律,通过比较,从而理解并掌握找规律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推理能力。

【第2句】: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并能合理、清楚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第3句】: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图形和数字的对应关系,并结合图形的变化规律,发现相应的数字变化规律,很好地实现从图形变化规律的认识过渡到数字变化规律的认识上来。

教学准备:

情境挂图、正方形卡片

教学过程:

【第1句】:激发兴趣,引出课题:

【第1句】:出示情境挂图

你们看哪些图案是有规律的?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

【第2句】:同学们在图上找到了那么多的规律,看来生活中许多事物都是有规律的。我们今天就继续学习找规律(板书课题)

【第2句】: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第1句】:教学例2

a、仔细观察我们刚才找到的规律,你发现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b、出示例2的小正方形,你能看出这些图形的排列规律吗?拿出学具试一试。

c、谁来告诉大家这些图形的规律是什么?

d、括号里应填几?再往后你会摆吗?应摆几个?为什么?

(1)括号里应填16,再摆16个正方形

(2)我们根据正方形的个数的特点:1+1=2,2+2=4,4+3=7,7+4=11

11+()=(),肯定是11+5=16

【第2句】:你可以仿照例2的规律自己创造出一些拥有这些规律的图形吗?

【第3句】:展示你创造出来的规律,并汇报你的规律是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说一说,摆一摆等活动发现新的规律,并找出和原来的规律的不同点,然后放手让学生在此基础上探究,进一步了解这些规律的特点,最后再设计活动,创造性地利用规律,巩固新知。

【第3句】:深入探究,应用规律:

【第1句】:四人小组讨论,你能找到其中隐藏着的秘密规律吗?

【第2句】:你找到规律了吗?请告诉大家应该填几?为什么?

【第3句】:出示巩固练习题

(1)括号里的数字是什么?

【第1句】:【第2句】:【第3句】:【第5句】:【第8句】:【第13句】:【第21句】:()、55

(2)【第96句】:()、【第24句】:【第12句】:【第6句】:3

[设计意图]:在例2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自己探究做一做的规律,并总结出找规律的方法,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活动中积极思考。

【第4句】:教学效果测评:

【第1句】:引导学生完成课本p118页4-7题

要求学生说出规律和找规律的方法,并同时渗透数轴的知识和数位的知识。

【第2句】:出示课本p118页8的思考题,先由学生四人小组讨论,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动脑,仔细思考,认真倾听。

【第5句】: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不但找出了图形的变化规律,还找出了数字的变化规律。每组图形的个数是怎么变化的,就有了相应的数字变化规律。

【第6句】:课堂作业:作业本p53

《找规律》教学设计7

教学内容:第115~116页例1。

教学目的

【第1句】: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的排列规律。

【第2句】: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充分感受数学的价值,知道生活中事物有规律的排列隐含着数学知识,初步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第3句】:通过教学活动,初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具、学具设备

图片若干。

教学设计

【第1句】:旧知回顾

师:请同学们看几道题,你们发现了什么?

□○□○□__

13579__

246810__

(让学生观察,说出每道题中的规律)

导语:今天我们继续来“找规律”。(板书课题)

【第2句】:设置情境,感知循环排列

【第1句】:动物园里举行运动会,小动物们可高兴了,你瞧,他们排着整齐的队伍走出来了。老师分步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第一步逐一贴出图片:小熊兔子猴子青蛙

第二步逐一贴出图片:兔子猴子青蛙小熊

第三步逐一贴出图片:猴子青蛙小熊兔子

第四步怎样贴呢,学生试贴:青蛙小熊兔子猴子

师:为什么这样贴呢?说出你的理由。

【第2句】:观察整幅方阵图,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1:小动物们轮流做排头。

生2:图案的对角线处的图案一样。

……

【第3句】:请四个学生上台前做类似方阵图中动物的排列,四位同学不停的停换位置。(体会其中循环排列的含义)

师:深入观察,你们还发现了什么?

生:同学们像在不停地转圈,重复轮流做排头。

师:刚才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形容出其中的排列规律,我们还可以说这种排列方式是循环排列的规律。

【第4句】:小东家搞装修,房子是怎样布置的呢?我们一起参观参观,有什么规律呢?(出示第115页两幅图)学生讨论讲解:墙面与地面都是循环排列的规律。

【第3句】:自由设计,加深感知

(1)同学们都很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现在来到小东的房间,小东拿出一些贴画。你能设计出有规律的图案吗?试一试。(学生独立设计,展示交流)。

(2)根据下面的排列,你能接着画吗?

◇□■◇■□□■◇————

(3)讨论:有何规律,与上面的相同吗?

☆○●●☆○○●☆————

得出:其中的循环排列与上面的方向正好相反。

(4)试着画一画,你有什么发现。

□■△□▲△——□■

△▲▲□■□——△▲

得出:图形的排列呈顺时针循环排列。

(5)练习二十三的第2题(针面规律)

【第4句】:课后总结

体验快乐体验成功

──《找规律》说课设计

第二实验小学二年级数学教研组肖君

【第1句】:教材分析

教材编排意图:

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找规律”是在学生已有的基础知识上的延续学习。一年级下学期以简单的周期排列为主,在此基础上,本单元则以图形中的循环排列规律为主。

教学目标:

【第1句】: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排列规律。

【第2句】: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充分感受数学的价值,知道生活中事物有规律的排列隐含着数学知识,初步培养学习发现规律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第3句】:通过数学活动,初步培养学习的想象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

发现图形循环排列的规律。

【第2句】:教学策略

设计理念:

在变化无穷的课堂里,到处充满着课改的气息,成功的教学不是强制性的灌输,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动手、动脑,使学生主动发展。本节课我就从以人为本这一理念出发,变教师角色由单纯的指导者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合作者,拉近师生的心理距离、情感距离,给孩子一个自主发现与创造的空间,使他们体验成功,体验快乐,产生不断学习的内心需要。

学情分析:

鉴于学生对周期排列规律的了解,我充分为学生提供猜想、活动交流的机会,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使学生在描述、思考和讨论交流活动过程中充分感受图形循环的规律。

教学方法:

对于二年级学生而言,要彻底理解图形中的循环规律不是易事。因此我在教学方法的思路体现是:

教就是为学服务的,教法应根据低年级学生好动、好奇、思维具体形象等特征。

我用游戏教学法、直观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提高教学效果。

说学法:

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配合现代教学手段等,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快乐地学习氛围。

采用小组讨论的方法各抒几见,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我的教学理念:让每一位孩子在我的课堂里找到自信。

【第3句】:教学程序

【第1句】:游戏激趣、回顾旧知

回顾旧知,感受生活中的规律,便于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延续学习。

【第2句】:游戏激趣、引入新知

注重创设开放的教学情景,给学生以充分的思维空间。

新课开始,我就以学生们喜爱的小动物引入,让学生观察不同的排列顺序,并让学生进行排列表演,使集中精力,自然地进入学习境地,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以利于大面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情绪、注意状态等,使教师的授课能象磁铁一样吸引住学生的心魄。

【第3句】:自主探究、发现新知

这些图案都是内容色彩丰富,都是同学们平时喜欢的。使学生在“玩中学”充分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

使学生以最佳的学习心理去获取知识,让他们尽快进入课堂角色,成为学习的主人。出示小东家墙面、地面问题,这一活动既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又巩固了新知,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欣赏美的能力。使学生在观察思考的基础上发现规律,提示规律。

【第4句】:自由设计、深化新知

我为学生营造了大胆发挥想象,大胆创造设计的氛围。

我希望学生在课堂上能设计出不同的循环排列规律。

反复实践、巩固新知

“趣”是人们认识某种事物或参与某种活动的积极倾向,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也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和获得能力的一种强烈欲望。

感受生活中的数学和转盘游戏。设计有趣、形式多样的活动,效果绝对是事半功倍的。

总之,这节课是根据低年级儿童趋乐性理特点设计的,师生在和谐的教学活动中各有所得。课虽尽,味犹存。

《找规律》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通过物品的有序排列,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会根据规律指出下一个物体。

2.通过涂色、摆学具、画一画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3.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第4句】: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美的意识和创新能力。

教学重、难点:能够学会找简单规律的方法。

教具准备:课件,学具,相机,水彩笔

教学设计:

【第1句】:玩游戏,引入规律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生:喜欢。)

师:那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好吗?(生:好。)

师:老师说一个词,你们来做动作。举手,放下,举手,放下,举手,放下。(学生跟着老师的指令做动作。)

师:猜一猜,老师接下来会说什么?请用你们的动作告诉我。(大部分学生都会举手)师:你们都猜对了。谁来告诉我,你是怎么猜到的?(生1:我听老师是按举手,放下,举手,放下,这样说的,所以,我就猜是举手。生2:老师的口令是有规律的,举手,放下,举手,放下,按照这样的顺序说的。)

师:你们观察得很仔细,说的非常准确。

师揭示课题: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像这样的规律,你们想不想把他们找出来?(生:想。)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找规律。板书课题:找规律。生齐读:找规律。

【第2句】:引导探索,认识规律

1.播放儿歌,课件出示主题图——小朋友在漂亮的教室里跳舞。

师: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有规律的事物?(生:彩旗,彩花,灯笼,小朋友。)

2.课件出示——彩旗图。

师:让我们先来找找彩旗排列的规律。(彩旗按红、黄交替出现,最后一面没有颜色)师:猜一猜,这面旗会是什么颜色?(生:??)

师:看看猜得对不对(点击播放)。你们是怎么想的?(生:??)

【第3句】:课件回到主题图

师(小结过渡):彩旗的规律找到了,请小朋友再认真观察,把你发现的其它事物的规律小声地告诉同桌。(学生观察、思考、交流)

师:谁愿意把你的发现向全班宣布?(生:??)

(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点击播放课件)

师:你是怎么想的?(生:??)

灯笼、彩花小朋友

【第4句】:小结:彩旗、灯笼、彩花的摆放和小朋友的队伍都是有规律的,都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出现。

【第3句】:动手操作,迁移发展

1.规律的多样性

做一做:①立体图形的规律

课件出示正方体、圆柱体交替。让学生跟着做一做,猜一猜,你发现了什么规律?每组中都有什么图形?都有什么颜色?

②平面图形的规律

首先课件出示平面图形,让学生猜下面的两个会是什么?为什么?再让学生找出平面图形的排列规律是什么。

让学生知道这组图形和上面的几组有所不同,它们是三角形、圆形、正方形三种图形交替出现。

2.涂一涂。打开书本P89

⑴实物投影,出示涂色卡(课本89页“涂一涂”)

师:老师这里有张卡片,想请大家帮个忙,能按照规律涂颜色吗?(学生动手涂色)涂什么?为什么?是什么规律?

师:谁愿意上来展示你的作品?(让几位学生上台展示,组织评议)

⑵师:还想不想做涂色比赛?(课本89页“做一做”)继续涂色。(学生涂色)师:在四人小组中同学互相评一评,涂对了吗?(学生评议、订正)

3.摆一摆,猜一猜。(机动)

⑴摆一摆(设计规律,摆学具“○、△、☆”)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一些规律,小朋友们能不能自己创造新的规律?用学具把它摆出来。(学生动手操作)

【第4句】:联系生活,寻找规律。

师:在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有规律的事物,小朋友还知道哪些东西的排列是有规律的呢?谁来文案?(课件出示“生活中的规律图”)

【第5句】:课后练习。(课本P92,1,2题)

《找规律》教学设计9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下册第88页例5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实验,使学生巩固已学过的各种规律及找规律的方法,能灵活运用发现的规律与所学的知识进行推理,确定后续或缺失的图形。

2.熟练掌握并运用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重点:发现规律,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从不同的起点,方向观察,找到规律。

教学准备:课件、学具

教学过程:

【第1句】: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一)创设情境:

1.复习旧知:哪位同学来说一说,前面我们学习了找规律的哪些知识?(让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加以引导与整理。)

2.情境创设:看来大家对我们学习的找规律的知识已经基本掌握了,那么,你能不能运用所学的知识来帮助小红解决她遇到的难题呢?(课件呈现例5的手链图。)

(二)引入课题: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用规律——穿珠子。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让学生快速地进入到学习的状态中,同时设置问题情境,激发起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

【第2句】:引导探究,解决问题

(一)阅读理解:完整呈现例5

1.你从题目中知道了什么?让学生与同伴先说一说。

2.你认为在这个题目中,哪个词语最关键?

3.师:对,关键词就是“按规律”,那她是按什么规律来穿的呢?学生可能会说出:

(1)这串手链是用2颗黄珠子、1颗蓝珠子为一组,依次重复穿出来的。

(2)这串手链是用1颗黄珠子、1颗蓝珠子、1颗黄珠子,为一组,依次重复穿出来的。

对于学生所发现的规律,教师都应给予肯定,并引导学生说出:第一种规律是从左往右观察得到的。第二种规律是从右往左观察得到的。

3.题目让我们帮小红解决什么问题?

引导学生说出:手链断了,掉了两颗珠子,问掉的是哪2颗珠子。

(二)分析解答

1.我们刚才找到的规律是什么?那我们能不能利用我们发现的规律来解答呢?

2.引导:你从哪边开始看?(左边)所以找到的规律是黄黄蓝为一组重复排列。掉的珠子应该是1颗蓝色的,1颗黄色的。(课件演示,圈一组)

3.你还有不同的发现吗?从右边开始看,发现的规律是黄蓝黄为一组重复排列,掉的珠子应该是1颗蓝色的,1颗黄色的。(课件演示,圈一组)

4.师小结:我们发现,从不同的起点,不同的方向看,找到的规律是不一样的。

(三)回顾反思

1.我们的解答正确吗?如何证明是正确的呢?引导学生说出:要动手摆一摆,看看是否正确。

2.同桌合作:利用学具摆出她的手链,看符不符合她穿的规律。

3.汇报结果:学生汇报时,教师利用课件动态演示。得出:通过摆一摆,证明刚才同学们的回答是正确的。

【设计意图:在这几个环节中,教师既要加强对学生解决问题过程的指导,又要注意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让学生在继续经历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的同时,不断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

4.整理小结

(1)说一说:师:刚才我们在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是先怎么做的?

(2)师生共同小结(师板书):

①认真审题,发现规律;

②找准起点,圈出一组;

③按照规律,补上珠子;

④动手操作,检验解答。

(四)练习反馈

课件呈现P88的“做一做”

1.小英也穿了一串手链,但掉了3颗珠子,你们也来帮帮她,好吗?

2.引导学生利用以上的解答步骤来独立解决问题。

3.交流反馈:请学生代表说出自己的解答步骤,师生给予评价。教师对学生解决问题过程中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

【设计意图:通过小结与反馈练习,让学生再次经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进一步巩固利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体会所学数学知识的价值。】

【第3句】:实践应用,巩固拓展

(一)基本练习

P90练习二十第9题。

本题与上面的两题相比,规律其实都是一样的,都是一组相同的珠子简单的重复,但在颜色与形状上稍稍复杂一点,所以让学生独立完成。

(二)提高练习

P89练习二十第4题:

1.让学生按照以上的解题步骤去完成。

2.在说规律时,着重引导学生发现规律:黄珠数量不变,蓝珠数量是依次增加的。

(三)拓展练习

P91练习二十的“思考题”:

1.以小组比赛的形式完成。

2.交流汇报,展示成果。

【设计意图: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不断加深学生对规律的认识与理解,不断提升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丰富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让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与推理能力、概括和归纳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进一步得到发展与提高。】

【第4句】:回顾小结,提出希望

(一)回顾小结:本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二)师生共同梳理: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三)知识延伸:处处留心皆学问,如果我们能在以后生活与学习中都能做一个有心人,那么你将会发现更多、更有趣、更神奇的规律。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共同梳理,让学生对本课与本单元的知识结构能有系统的认识,同时教师适时地对学生今后的学习提出希望,让学生今后的学习充满信心,更加期待。

《找规律》教学设计10

教学内容:苏教版课程标准教材小学数学第七册第【第48句】:49页。

教学目标:

【第1句】:通过合作探究,找到“两个物体间隔排列时,两端的物体比中间的多1,中间的物体比两端的少1”这一规律。

【第2句】:能够利用这一规律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第3句】: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交流合作中,掌握观察、分析、比较的方法。

【第4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的思想。培养学生发现与应用规律的积极性和好奇心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生经历间隔排列规律的探索过程,找到“两种物体间隔排列时,两端的物体比中间的物体多1,中间的物体比两端的物体少1”这一规律。

教学难点:学生能用恰当的方式表述找到的规律

课前准备:每小组若干小棒和圆片,课件,表格。

课前谈话,感知规律:

师:今天在这里上课和我们平时有什么不同啊?

(预设:学生:教室大,有很多老师来听课,座位进行了调整)

师:今天的座位安排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学生初步感知间隔排列)

教学过程:

【第1句】:创设情境,探索规律:

1、寻找规律:

出示例题里的场景图

师: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这幅图中有这样三组排列。这些排列都蕴涵着规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找规律。

师:每幅图中两种物体是怎样排列的?

师:这属于一种间隔排列,图1中夹子排在开始和最后,我们把它看作“两端的物体”,手帕排在中间,我们把它看作“中间的物”

谁能文案下面两幅图中,两端的物体和中间的物体各是什么?

2、探究规律:

师:看到这三组排列,你还想提出什么问题?

课件出示:每组排列中两种物体的数目有什么关系?(先独立完成表格,再在小组里说一说)

两端的物体数目中间的物体数目

夹子手帕

兔子蘑菇

木桩篱笆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在小组里说一说。

小组汇报。

【第3句】:动手操作,验证规律:

1、师:是不是这样排列的两种物体都有这样的规律呢?下面我们动手验证一下。

2、动手操作:

课件出示要求:任意拿几根小棒,在桌上摆成一排,再在每两根小棒中间摆1个圆。数数小棒的根数与圆的个数,看看有什么关系。

3、集体交流:

师:谁来和大家文案你是怎样摆的?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其实这里的小棒就可以代表一切两端的物体,圆片就可以代表一切中间的物体。像这样排列,它们都有这样的规律:两端的物体比中间的物体多1。

【第4句】:联系实际,应用规律:

1、列举规律:

师:生活中你见到过有这种规律的现象吗?

2、应用规律:

(1)基本练习:

①出示一组排列。

填空:两端的物体是(),中间的物体是(),()比()多1个。

②这根绳子被打了6个结,这根绳子被分成了多少段?你是怎么想的?

③经过了15个白天,那么经过了多少个黑夜?

(2)变式练习:

①间隔问题:(课件出示刘翔跨栏图)

师:看!这是谁?刘翔在20xx年雅典奥运会上一举夺得男子110米栏的冠军,成为中国人心中的骄傲。其实在刘翔的运动场地上也有咱们今天研究的规律呢。

出示:110米跨栏,10个栏中间有多少个间隔?

②锯木料问题:想想做做第2题

把一根木料锯3次,能锯成多少段?

引导学生用图表示出锯木料的过程,再结合所学的规律来分析。

③圆周问题:

欣赏:西湖苏堤春晓图

师:人们常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的美在于西湖的美,前人在苏堤的岸边栽了一行柳树,再在每棵柳树中间栽一棵桃树,这样就有了“桃柳夹岸,桃红柳绿”之说。

如果在西湖的一周栽75棵柳树,每两棵柳树中间栽一棵桃树,可以栽桃树多少棵?

a:质疑:有的同学说74棵,有的同学说75棵,还有的说76棵,那像这样栽柳树和桃树,它们的棵数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

b:探究规律:你们能想办法找出来吗?在小组内试一试。

c:汇报小结:谁给大家介绍介绍你们小组想到的方法,你们发现了什么?

小结:把桃树和柳树像这样栽成一周,桃树和柳树的棵数怎么样?那在西湖的一周栽75棵柳树,中间间隔着栽桃树,可以栽多少棵桃树?

d:对比联系:

师:前面发现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两端的物体比中间的物体多1,而在圆周上,它们为什么又是相等的呢?

(课件演示:把直线转化成圆周,两端的物体重合)

④机动练习:

师:国庆节就要到了,学校计划在校园主干道一边按照一一间隔的规律来摆设鲜花美化校园。(课件出示图)

有25盆蓝花,猜猜看有多少盆红花?你是怎么想的?还有其他的想法吗?

师:大家想到了三种方案,这些方案都是可行的,看来,你们要是做美化设计师还是挺称职的。课后大家可以利用今天学的规律来设计美化教室或者自己的卧室。

【第5句】:总结评价:

师:今天我们研究了一些排列的规律,当我们面对新的事物或者更复杂的情况时,要学会寻求方法来探索规律解决问题。

【第6句】:板书设计:(略)

教学后记:个别习题学生掌握地好像可以,说得头头是道,一做综合习题就犯糊涂。但总的来说,学生掌握地较好。

信息流广告 网络推广 周易 易经 代理招生 二手车 网络营销 招生代理 旅游攻略 非物质文化遗产 查字典 精雕图 戏曲下载 抖音代运营 易学网 互联网资讯 成语 成语故事 诗词 工商注册 注册公司 抖音带货 云南旅游网 网络游戏 代理记账 短视频运营 在线题库 国学网 知识产权 抖音运营 雕龙客 雕塑 奇石 散文 自学教程 常用文书 河北生活网 好书推荐 游戏攻略 心理测试 好做题 石家庄人才网 考研真题 汉语知识 心理咨询 手游安卓版下载 兴趣爱好 网络知识 十大品牌排行榜 商标交易 单机游戏下载 短视频代运营 宝宝起名 范文网 电商设计 职业培训 免费发布信息 服装服饰 律师咨询 搜救犬 Chat GPT中文版 经典范文 优质范文 工作总结 二手车估价 实用范文 爱采购代运营 古诗词 衡水人才网 石家庄点痣 养花 名酒回收 石家庄代理记账 女士发型 搜搜作文 石家庄人才网 铜雕 词典 围棋 chatGPT 读后感 玄机派 企业服务 法律咨询 chatGPT国内版 chatGPT官网 励志名言 河北代理记账公司 文玩 朋友圈文案 语料库 游戏推荐 男士发型 高考作文 PS修图 儿童文学 买车咨询 工作计划 礼品厂 舟舟培训 IT教程 手机游戏推荐排行榜 暖通,电采暖, 女性健康 苗木供应 主题模板 短视频培训 优秀个人博客 包装网 创业赚钱 养生 民间借贷律师 绿色软件 安卓手机游戏 手机软件下载 手机游戏下载 单机游戏大全 免费软件下载 石家庄网络推广 石家庄招聘 石家庄网络营销 培训网 网赚 手游下载 游戏盒子 职业培训 资格考试 成语大全 英语培训 艺术培训 少儿培训 苗木网 雕塑网 好玩的手机游戏推荐 汉语词典 中国机械网 美文欣赏 红楼梦 道德经 网站转让 鲜花
354485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