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散文集文学网!

离开外交部的感言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耿爽为什么要卸任外交部发言人

九·一八事变指1931年9月18日在中国东北爆发的一次军事冲突和政治事件。

冲突双方是中国东北军和日本关东军。

根据冲突爆发的日期,史称“九·一八事变”。

由于当时中国东北地区称为满洲,因此日本方面将这次事变称为“满洲事变”。

九·一八事件爆发后,日本与中国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而在日本国内,主战的日本军部地位上升,导致日本走上全面侵华的道路。

这次事件爆发后的几年时间内,东北三省全部被日本关东军占领,因此被中国民众视为国耻,直至今日,九月十八日在中国许多非正式场合都被称为“国耻日”。

在国际上,这起事件经常被拿来与纳粹德国的国会纵火案相提并论。

事变背景 主要人物:张学良、板垣征四郎

【第1句】:日本国内情况 1921年华盛顿会议后,日本开始大规模裁军。

1921年日本的军费为七亿三千万日元,1930年则裁减到五亿日元以下,裁减额达40%。

可是大规模裁军却引起了军人们的强烈不满。

自从明治维新以来,日本一直奉行军事优先的原则,培养了大批职业军人。

对于职业军人来说,除了军事以外他们没有其他特长,裁军等于砸他们的饭碗。

此外,裁军以前职业军人是社会上最受尊敬的人,军队是最光荣的职业。

但裁军开始后,职业军人一下变成社会上多余的人,最好的学生不再报考军事院校,一些饭店甚至拒绝穿军服者进入。

裁军给职业军人们带来的失落感和焦躁感是可想而知的。

不满的军人开始秘密集会,天剑党、樱会、一夕会等军人秘密组织纷纷成立,后来广为中国人所熟悉的东条英机、冈村宁次等人,都是一夕会的成员。

不过当时最有名的还是石原莞尔,是他提出“满蒙生命线”的理论。

石原也是后来9·18事变的主谋。

【第2句】:日本控制东北铁路 1905年,日本在日俄战争中获胜,通过日俄讲和条约,将中国旅顺、大连等地的租借权和长春-旅顺的铁路及附属设施的财产权利占为己有。

此后,日本创立“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并有关东军负责铁路沿线的警备。

【第3句】:田中奏折 1927年6月,日本召开“东方会议”,并制定了《对华政策纲要》(即田中奏摺)。

在田中奏摺中曾经提到:“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惟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

倘支那完全可被我国征服,其他如小中细亚及印度、南洋等异服之族,必畏我敬我而降于我。

”这份奏摺在1929年被曝光,当时的南京国民政府以及日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均认为是日本奉行侵略中国政策的证明。

田中奏摺的真实性受到包括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日本研究所所长蒋立峰在内的学者质疑,当前的主流说法多认为其应为国民政府所伪造。

然而时至今日查考史料及历史脉络,当时日本图谋全面侵华已久确为事实。

【第4句】:皇姑屯事件与东北易帜 当初,日军与东北军阀张作霖维持了合作关系,但渐渐的,日本开始将张作霖视为障碍。

1928年,关东军将张作霖乘坐的列车炸毁,张作霖重伤不治身亡,史称皇姑屯事件。

日本关东军希望籍此事件造成东北出现群龙无首的局面。

皇姑屯事件并未引起日军所期待的东北混乱,相反,1928年12月29日,张作霖的继承人张学良突然宣布全东北易帜,接受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的领导。

张学良进一步对日本采取不合作的态度,并开始在南满洲铁路附近建设新的铁路设施,通过低廉的价格与之竞争,导致南满洲铁路陷入了经营危机。

感到危机感的关东军不断提出抗议,但张学良并不愿意妥协。

因此日军石原莞尔、板垣征四郎等人决定发动战争来夺得主导权。

【第5句】:万宝山事件 1931年,中国人郝永德,未经政府批准,骗取万宝山村附近12户农民的土地,并违法转租给188名朝鲜人耕种水稻。

这些朝鲜人开掘水渠,截流筑坝。

这一工程侵害了当地农户的利益,马家哨口200余农民上告。

吉林省政府批示:“令朝侨出境”。

然而日本驻长春领事田代重德,派遣日本警察制止朝鲜人撤走,且限令于7月5日前完成筑渠。

7月1日,中国农民400余人,联合起来平沟拆坝。

7月2日,日本警察镇压平沟的中国农民,双方对峙,后日本增武装警察,在日本军警保护下,工程于7月5日完成。

同时,日本通过朝鲜日报记者金利三,捏造新闻,说朝鲜人在万宝山被杀,掀起朝鲜半岛大规模的排华活动,当地华侨死伤数百人。

日本却以此次事件诬陷中国伤害朝鲜侨民。

【第6句】:中村事件 1931年6月,日本关东军中村震太郎大尉和井杉延太郎在兴安岭索伦一带作军事调查,被中国东北军兴安屯垦公署第三团团副董昆吾发现并扣留,在证据确凿情况下,团长关玉衡下令秘密处决中村震太郎。

日本藉机宣称东北军士兵因谋财害命而杀死中村,威逼中国交出关玉衡,并在日本民众中煽风点火,用“中村事件”和“万宝山事件”诬陷中国“损害日韩移民”。

事变经过

【第1句】:柳条湖事件 1931年9月18日傍晚,日本关东军虎石台独立守备队第2营第3连离开原驻地虎石台兵营,沿南满铁路向南行进。

夜22时20分左右,不部队长官柳条湖分遣队队长河本末守中尉为首一个小分队在奉天(现沈阳)北面约7.5公里处的柳条湖南满铁路段上引爆小型炸药,炸毁了小段铁路。

并将3具身穿东北军士兵服装的中国人尸体放在现场,作为东北军破坏铁路的证据。

爆炸后,驻扎中方北大营和沈阳城的日军兵分南北两路,向中国军队驻地北大营进攻。

南军为平田幸弘指挥关东军第2师步兵第2旅第29团,北军为岛本正一指挥的铁路守备队第2营。

当时,北大营驻守的东北军第七旅毫无防备,被打得措手不及。

而事前张学良曾训令东北军不得抵抗,驻守部队并未做出激烈反击。

第七旅三个团中有两个团按指示撤走,只有王铁汉的620团未及时接到撤退命令,被迫自卫抵抗,最后突围撤走。

由于执行不抵抗命令,北大营逾万名守军被只有500多人的日军击溃。

【第2句】:辽宁、吉林主要城镇沦陷 日军在沈阳当独立守备队向北大营进攻的同时,关东军第2师第3旅第29团向奉天城攻击。

9月19日凌晨,关东军司令本庄繁下令:辽阳的第2师主力增援对奉天的进攻;独立守备队第3营进攻营口、第4营进攻凤凰城、安东(今丹东);第2师第3旅主力、骑兵第2团、独立守备第1营分别进攻长春宽城子、二道沟、南岭等地。

至9月19日10时,日军先后攻占奉天、四平、营口、凤凰城、安东等南满铁路、安奉铁路沿线18座城镇。

长春地区的东北军自发反击,战至次日,长春陷落。

9月21日,东北边防军驻吉林省副司令长官公署参谋长熙洽率部投敌,日军第2师主力占领吉林。

【第3句】:黑龙江主要城镇沦陷 10月1日,东北军黑龙江洮南镇守使张海鹏投敌,且奉日军命令派出3个团进攻齐齐哈尔。

10月16日在嫩江桥,被黑龙江省防军击退。

守军炸毁嫩江铁路桥的第

【第1句】:第

【第2句】:第5号桥,以阻止日伪军进犯。

10月26日,关东军第2师第29团占领四洮铁路沿线主要城镇。

11月4日,关东军嫩江支队攻击嫩江桥北守军。

黑龙江省政府代主席兼代东北边防军驻江副司令长官马占山指挥3个旅,5个团共1.6万余人进行江桥抗战,战至11月18日,终因伤亡惨重而弃守省城齐齐哈尔,撤往克山、海伦。

11月19日,日军攻陷齐齐哈尔。

【第4句】:锦州、哈尔滨沦陷 张学良在事件爆发后离开奉天,带领属下转移到锦州。

1931年10月8日,关东军派出12架轰炸机空袭锦州。

对此,南次郎陆军大臣依然对若槻礼次郎首相声称“由于受到中国军队的防空炮火攻击,才不得已采取自卫行动”,此后关东军发表公开声明,宣称“张学良在锦州集结大量兵力,如果置之不理,恐将对日本权益造成损害。

为了尽快解决满蒙问题,关东军有必要驱逐锦州政权。

”此后,币原主张的国际协调主义外交政策受到了严重的挫折,日本在军国主义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日军攻占黑龙江省主要城镇后,开始进攻辽西地区。

12月15日,关东军进攻锦州。

12月17日,日本陆军中央部由日本本土增派混成第8旅,并从朝鲜调第20师司令部、混成第38旅、重轰炸飞行中队以增援关东军。

12月28日,第2师主力渡过辽河进攻锦州;12月30日,混成第39旅进攻打虎山(今大虎山)。

1932年1月3日,第20师司令部率混成第38旅占领锦州。

驻锦州的东北军第

【第12句】:第20旅和骑兵第3旅已奉命撤退至河北滦东地区和热河。

1月28日关东军第3旅由长春向哈尔滨进犯,同时从辽西地区调第2师增援。

当时为了转移国际社会对满洲的关注,日本在国际大城市上海挑起事端,引发了一·二八事变。

1月31日,依兰镇守使兼第24旅旅长李杜率吉林自卫军进行哈尔滨保卫战。

激战五天,自卫军伤亡惨重,撤往宾县。

2月5日,日军攻陷哈尔滨。

【第5句】:满洲国成立 由于受到了国际舆论的普遍谴责,关东军不敢悍然武力占领满洲全境,因此考虑建立傀儡政权。

当时担任特务机关负责人的土肥原贤二大佐游说了已经退位的清朝末代皇帝溥仪。

当时关东军以复兴满清为条件,说服溥仪回到东北。

11月10日,溥仪从天津出发,11月13日到达营口,最后停留在驻守旅顺的日本军营内。

1932年3月1日,日本扶植的满洲国正式成立。

溥仪担任国家元首,首都定在「新京」(现在的长春),年号定为「大同」。

上述宣言都在东北行政委员会委员长张景惠的公馆发表。

国际联盟强烈谴责日本政府的行为,并不承认满洲国政府的合法性。

日本表示抗议并且脱离国际联盟。

3月9日,溥仪登基仪式在新京举行。

1932年9月15日,日本与伪满洲国签订《日满议定书》,满洲国承认日本的既得权益,并允许关东军在满洲国内驻军。

各方反应

【第1句】:国民政府

【第1句】:外交努力 9月19日,中国驻国际联盟的全权代表施肇基向国联报告事件,请国联主持公道; 9月19日,中国外交部长王正廷向日本公使重光葵提出严重抗议; 9月21日,施肇基正式向国联提出申诉; 9月23日,中国政府就此事照会美国政府,希望对方「深切关怀」。

【第2句】:不抵抗政策 1991年其重获自由后,张学良在各种场合多次承认“不抵抗”的决策完全是其一人所为。

与蒋介石无关。

尽管日本在万宝山事件和中村事件多次挑衅,张学良仍于9月6日致电东北军参谋长荣臻及东北三省政务委员会:“现在日方对我外交渐趋积极,应付一切,极宜力求稳慎,对于日人无论其如何寻事,我方务须万方容忍,不可与之反抗,致酿事端。

希迅即密电各属,切实注意为要。

” 在九一八事变中,张学良落下了“不抵抗将军”的评价。

然而对于张学良的不抵抗行为,后来逐渐评价为:他错误判断日军目的,若其知道日军并非“寻事”,而是要吞并东北。

作为东北少帅,他不至于会将东北拱手让给日本。

张学良1990年接受日本国营电视台采访时,表示他当时认为「战争不合乎日本政府的利益,日本政府应会约束关东军」。

【第2句】:中国共产党 9月20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发表《为日本帝国主义强暴占领东三省事件宣言》,谴责日军侵略。

9月22日,中共中央通过《关于日本帝国主义强占满洲事变的决议》,向全党指出:“立刻发动与组织广大工农群众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占领满洲”是党的中心任务,特别在满洲应组织武装力量,“直接给日本帝国主义以严重打击”,并连续多次发表宣言,作出决议,声讨日本法西斯的侵略罪行,揭露蒋介石国民党的反动政策,号召全国人民奋起抗击日本侵略者,以民族革命战争,驱逐日本侵略者出中国,以求中华民族的彻底解放和独立。

在中国共产党的号召和一些地方党组织的领导下,全国人民掀起了空前规模的抗日救国高潮,北平、上海、南京、天津、杭州、武汉、太原、广州、济南、福州等地的大中学生和市民纷纷集会游行,通电抗日救国,并结队赴南京请愿、示威,要求政府出兵抗日。

【第3句】:日本政府

【第1句】:内阁不扩大方针 1931年9月19日,日本政府召开紧急内阁会议。

南次郎陆军大臣强调这是关东军的自卫行动,但是币原喜重郎外务大臣(男爵)怀疑这是关东军的阴谋,并且试图通过外交手段解决这次事端。

9月24日,内阁会议决定了「不将事态进一步扩大」的方针。

然而关东军无视政府的决定,以自卫为名,不断扩大战线。

【第2句】:若槻礼次郎内阁总辞 12月11日,若槻礼次郎内阁总辞。

次日,犬养毅任首相兼外相,荒木贞夫任陆军大臣。

6五一五事件 1932年3月12日,犬养毅内阁作出决定“满蒙市从中国本土分离独立的统治地域,今后,(日本将)帮助其建立国家体制。

”事实上,日本政府在这次事件上被动地被独断专行的关东军制约。

(同年日本爆发五・一五事件,犬养毅被暗杀。

【第4句】:国际社会 国际联盟及李顿调查团 国际联盟派出调查团调查事变始末。

1932年10月2日,该调查团发表李顿报告,指出日本发动的事变是侵略中国的行为。

由于国联拒绝承认满洲国为独立国家,令日本撤出国联。

调查团在事变后一年多后才发表报告,诚然是为时已晚——日本不理会国联的谴责,继续侵略行动。

我国驻英公使郭泰祺在国联特会上演说,反对国联对中国问题不顾多数国家的反对,仅秉英、法两国之意旨草拟袒日报告书。

【第5句】:美国 1932年1月7日,美国国务卿亨利·史汀生向日本和中国发表照会,宣布日本对满洲的侵略是对中国领土内政的干涉,违反了凡尔赛和约,因此美国政府对此不予承认。

这被称为“史汀生主义”。

中国和当时欧洲各国对此都普遍表示赞同,但是日本却无视这一通告。

美国对“九·一八”事变的反应,经历了一个由消极观望,到与国联合作,再到“不承认主义”的过程,总的趋势是朝着逐渐强硬的方向发展。

但由于美国没有采取强有力的实质性行动,美国的反应对日本的遏制是软弱无力的。

民间运动 东北抗日联军 ⑴游行集会 9月28日,北平20万人举行抗日救国大会,要求对日宣战,收复失地。

9月28日,南京、上海的二千多学生请愿,冲击国民政府外交部。

外交部长王正廷被学生打伤,后被迫辞职。

⑵抵制日货运动 1931年7月,由于万宝山事件,日本煽动朝鲜排华反华,中国国内再次爆发抵制日货运动;九一八事变后,运动愈演愈烈。

文艺作品 张寒晖《松花江上》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军大举进攻中国东三省,蒋介石采取不抵抗政策,驱赶“剿共”前线的东北军官兵,携老带子,布满西安街头。

他们被迫流亡关内,有家不能归,有仇不能报,却要为反共反人民的内战去卖命,从心头都郁结着悲苦怨愤,要倾吐,要爆发 。

正是在如此的背景下,张寒晖谱写了这首感人肺腑的独唱曲,以含着热泪的哭泣似的音调,唱出了悲愤交加的声音。

他把自己的这首歌教给学生、群众演唱,然后,他带领群众到西安的城墙上,街头中去演唱,悲怨壮烈的歌声深深打动了广大东北军官兵的心,竟有数万名官兵听后落泪。

“西安事变”爆发前后,西安城里已到处可以听到《松花江上》的歌声,并迅速传遍全国。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

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这是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曾被誉为“流亡三部曲”之一,而风靡中华大地的抗战歌曲《松花江上》。

西安事变前夕,西安爱国青年去临潼请愿时,行至十里铺,张学良将军驱车赶来,劝导学生勿去临潼,怕有危险。

这时,有人唱起了“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

流浪,流浪……”悲壮的歌声令人断肠。

张学良听了,沉痛地说:“请大家相信我,我是要抗日的……我在一周之内,用事实来答复你们。

” 抗战开始后,周恩来曾代表中共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出席东北军军官会议。

会议结束时,周指挥与会军官唱了这首歌。

悲愤的歌声激起了大家思念故乡的情绪。

当歌声进入“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

”时,全场军官有的热泪盈眶,有的低头哭泣,有的举起了拳头,“一定要打回老家去

”的决心,充溢着歌唱者的胸膛。

《松花江上》初由省立二中唱起,后流传东北军,并迅速唱遍了大江南北和长城内外。

当时,这首歌曲并没有出版,而且谁也不知道作者是张寒晖,可是,那旋律中凝聚的血泪却强烈地感染着爱国的中华儿女们,人们争相传抄传唱,在祖国破碎山河的上空,到处飘荡着歌曲中的呼号。

1938年7月7日晚,武汉举行了抗日周年的盛大活动,十多万群众分乘几百条木船,举着火把汇聚在长江之上。

这时候,不知是谁领头唱起了《松花江上》,立即引起大家的呼应,十几万人的歌声掀起了巨大的声浪,汇成了人间罕见的、血泪凝聚的感情的交响。

一直埋头苦干的革命音乐家张寒晖,就是这样代表着人民倾吐呼号,为我们留下了这首不朽的战斗性的悲歌。

歌曲赏析 这首歌以带尾声的二部曲式为结构。

倾诉性的音调贯穿全曲,并兼有叙事和抒情的特点,真切感人。

旋律以环回萦绕,反复咏唱的方式引伸展开,感情越来越激动,具有回肠欲断的效果。

当尾声唱出呼天唤地似的旋律时,歌曲达到了高潮,在声泪俱下的悲痛中,蕴藏着要求起来抗争的力量。

歌词全文: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森林煤矿, 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我的同胞, 还有那衰老的爹娘。

“九一八”,“九一八”,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九一八”,“九一八”,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脱离了我的家乡, 抛弃那无尽的宝藏, 流浪

流浪

整日价在关内流浪

哪年,哪月, 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

哪年,哪月, 才能够收回那无尽的宝藏

爹娘啊,爹娘啊, 什么时候, 才能欢聚一堂

纪念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1991年9月18日在沈阳开放了九一八事变陈列馆。

前日本首相桥本龙太郎在1997年访华时拜访过这个地方。

9月18日被不少中国人认为是「国耻日」,而中国民间要求将9月18日定为国耻日的诉求也不时出现。

沈阳市从1995年始,每年在9月18日晚上鸣响防空警报3分钟,以警示民众勿忘国耻。

事变思考 1931年的今天,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了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

这场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空前的灾难和损失,也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历史血鉴。

今天,面对第76个“九一八”,勿忘国耻,我们思考的应当更多、更深。

其一,勿忘国耻当思国运。

走进沈阳市“九一八”历史博物馆,让人深思再三的莫过于“国运”二字。

从高耸的残历碑到蜿蜒的展厅,如同是用一串串“难”字勾画出的国难图,国家的灾难、民族的苦难、抗争的磨难……抚今追昔,百感化作一念:当苦日子离去的时间越久远,当富日子光临的越急匆,我们心系国家、民族的命运,如何才能让国耻一去不复返

历史实践告诉我们,国家与民族的兴衰成败,需要全国人民的人心支撑,而要把十三亿人的力量凝集起来,惟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其二,勿忘国耻当思发展。

76年前,我国经济落后也是造成国门洞开、生灵涂炭的一个重要原因。

看昨天知国耻,看今天想国兴,看明天盼国强。

只有致力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为了不再做“弱肉”,不再被“强食”,我们必须励精图治、奋发图强,以科学发展来大踏步地向前追赶。

我们要清醒地看到,我国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不发达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我国经济总体规模虽然比较大,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还排在世界100位之后。

面对现实,倍感发展之急迫,不思发展就如同当年的不抵抗,有发展才谈得上民族尊严,才能在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中,使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真正巍峨挺立。

其三,勿忘国耻当思忧患。

古往今来,我们的民族不乏“忧论”:忧国忧民、居安思危、先忧后乐、进亦忧退亦忧,等等。

忧,具有很重要的道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然而,这个道理,似乎没有“直奔主题”,没有“坐落”到目的上——忧患是为了图强,而图强又必须先进。

如今,我国人民先进意识大大增强,国家也正在欣欣向荣地强大起来。

这是个大醒、大幸。

然而,世界风云变幻,“落后就要挨打”还将是一个长久而严酷的现实。

因此,面对76年后的“九一八”,正如中央领导同志指出,“居安思危”应成为我们须臾不可忘却的忧患意识。

史路迢迢,多有一鉴:“兢兢以强,迤迤乃亡”;“盛世不怠,奋发图强”。

惟有人人不怠,才有举国不怠;惟有举国不怠,我们民族才能长盛不衰,明天才会更加美好。

策动人员 “九一八”事变的策动者及其结局 1931年9月18日,盘踞在我国东北境内的日本关东军精心策划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拉开了日本侵华战争的序幕。

板垣征四郎、石原莞尔、土肥原贤二,是“九一八”事变的直接策划者和实施者。

坂垣征四郎被称为关东军的“大刀”。

他1916年从日本陆军大学毕业后,任陆军参谋本部中国课课员,1919年任中国驻军参谋,之后任云南、汉口等处日军特务机关长,1929年任关东军高级参谋。

1930年6月,坂垣征四郎在与石原莞尔进行了多次密谋后,组织了横跨中国东北三省的“参谋旅行”。

“参谋旅行”是他们策划“九一八”事变的前哨战。

他们在哈尔滨、锦州、旅顺等地制定了日军在这些地区作战的攻防战略,在“旅行”中提出了日本占领满蒙的计划,并称,“在对俄作战上,满蒙是主要战场,在对美作战上,满蒙是补给的源泉。

实际上,满蒙在对美、俄、中的作战上,都有最大的关系”。

石原莞尔被称为关东军的“大脑”。

1918年,他以全校第二名的总成绩毕业于日本陆军大学,当时曾有人评价说,石原莞尔的头脑是陆军大学“有史以来第一的头脑”。

1922年,他留学德国,研究过拿破仑军事思想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史,但他的全部兴趣和爱好,都集中在如何完成日本的侵略扩张方面。

1928年10月,他由日本陆军大学教官调任关东军作战参谋,与坂垣征四郎、土肥原贤二形成团伙,策划发动了“九一八”事变。

土肥原贤二是日军中的“中国通”。

他1912年从日本陆军大学毕业后,任职于日本陆军参谋本部,随即被派往中国,开始了长达30年的特务生涯。

他能讲一口流利的北京话,还会讲几种中国方言,1930年任天津特务机关长,“九一八” 事变前30天,他调任沈阳特务机关长。

虽然“九一八”事变发生时,他不在沈阳,但由他主持的土肥原特务机关却是发动事变的中心。

事变发生后3天,土肥原贤二即从东京返回,就任沈阳市市长。

“九一八”事变后,坂垣征四郎任沈阳特务机关长、伪满洲国军政最高顾问,1936年任关东军参谋长,并在1937年以日军第五师团长的身份率日军入侵中国华北。

战后,他被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定为甲级战犯,并于1948年12月23日被处以绞刑。

事变后,石原莞尔被任命为关东军副参谋长,后升任日本陆军中将。

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后,石原莞尔见风使舵、混淆视听,逃脱了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审判。

1949年8月15日,他因膀胱癌病死家中,终年60岁。

“九一八”事变后,土肥原贤二还参与策划了一系列侵略中国的阴谋事件,如“华北自治”、扶植汪精卫伪政权、“张北事件”“七七”事变等。

日本战败投降后,土肥原贤二被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定为甲级战犯,并处以绞刑。

1931年日军为取得更大利益,于当年9月18日突然对东北军发动攻击。

在不抵抗命令下,东北军撤出东北,日本策划伪满州国成立,从此东北民众开始了日军统治的14年悲惨生涯。

抗战胜利后,每年的9月18日被中国人视为国耻日!参考资料:

求篇周润发《孔子》观后感 不需要太多字400到500就好

《孔子》观后感 孔子》 《孔子》 一部描述孔子一生经历的磨难, , 体现儒家的 “礼、 乐、 仁、和”的时代大片,从开播以来我都没有主动地想去观赏,可能是 开播以来的影评太差,或是我不喜欢历史影片的枯燥乏味,但当在课 上看了这部片子之后,我对它有了新的认识,觉得其实里面是有很多 礼仪知识值得我们去学习的。

这部片的导演曾说过:“《孔子》是一部一定能让你记住很多故 事情节的影片。

”但它带给我的却不仅仅是故事和情节那么简单。

孔 子,留下的是一个形象,一种精神,一份文化的传承,连同他身后的 弟子,大多是文弱的书生,但我感受到的却是如巨浪般的千军万马, 统领着一个伟大的时代。

孔子的个人魅力和深度体现在他的一言一行, 无论是处理家事还 是国事,他那坚定淡定的眼神,娓娓道来的神韵,都让我们感受到这 位老人不平凡的一生。

而孔子对于 “礼” 的执着, 更让我们惊叹不已。

在他去见鲁公的时候,还没有走到通往大殿的台阶便开始拜谒,连伺 候君主的宫人都没有如此的礼仪, 并且孔子所行的是当时已不流行的 周朝旧礼。

可见, “礼”对于孔子来说有多么重要。

而且孔子行礼从 不因人而异, 对于君主、 上级, 他彬彬有礼, 对于学生同样以礼相待, 甚至于对于名声不好的卫国君夫人,孔子仍是对她行了大礼。

孔子不 但要求自己守礼,对弟子也是如此,他的弟子,子路在临死的时候还 谨记“夫子有教,就是死,冠帽也要堂堂正正”。

由此可见,孔子的 “礼”已深入人心,而他提倡的是“用礼治国”,更是一个人人向往 的大同社会,也是我们当今社会不断努力的一个目标。

孔子的思想和智慧能够流传下来全靠他的强大信念及弟子的忠 诚,十几年的颠沛流离没有磨灭他那颗怀有理想的心,而作为孔子后 代的我们,更应该继承中华民族这个礼仪之邦的优秀传统,努力实现 我们的“礼、乐、仁、和” 。

《孔子》观后感 孔子》在近期的国学研读课上,我观看了电影《孔子》 。

其实在去年的时候已经看过一遍这部片子。

当时正是高三,而语文选修也正在上孔子的著作《论语》 。

在老师的推荐下看了这部电影。

但是因为才开始进行论语的进一步学习, 所以影片中涉及到的很多孔子的言行, 他的事迹不 是很了解,看了以后,也就是感觉孔子在当时社会中,要推行他所谓的仁政,并不是一件很 容易的事情。

而现在,重新观看了这部影片,它给我留下的就比第一次看后的感想要深刻了。

影片开篇讲 述了孔子进入鲁国的事,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影片中孔子一直不顾旁人的劝说行古礼,他坚 守周公之礼的行为在整部电影里都有贯穿。

再来的场景就是季氏家族的活人殉葬, 孔子收留 了一个逃跑的小家奴,孔子看到了活人殉葬的弊端,要求君上废止。

“仁者爱人,以礼杀人, 则非礼也。

”由此引出了孔子的仁爱观。

再来讲述了孔子当上大司寇后鲁国与齐国的夹谷会 盟,用牛车蒙骗了齐王,让鲁国有惊无险。

还有他当上代理国相后修建武子台,堕三都,我 在学习孔子的时候没有学到以上的事件,通过影片我有所了解。

然而孔子的治国之道还是没能抵押住三环的势力,最终失去重用凄惨地离开了鲁国。

孔子 指着面前的道路教导颜回前途充满崎岖时,我想起了马克思的一句话:“在科学的道路 上是没有平坦的大道可走的, 只有在崎岖的小路的攀登上不畏劳苦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 辉的顶点。

” 随后,孔子的一众学生也从鲁国赶了出来,与颜回一道欲追随老师离开鲁国。

孔子的万 世师表之风,在这一幕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在孔子在晋见卫国君夫人时,说出了前文中提到的那句话:“我的信念是朝闻道,夕死可 矣……” 卫国君夫人只说了一句话:“世人皆知夫子的痛苦,但未必能体会夫子在痛苦中领悟到的意 境。

” 我不知道在历史中真正的孔子,其“朝闻道,夕死可矣”是否真如电影中所讲述的那样出自此 处,但我相信,单凭此情此景,是绝对无法诠释这句话的全部含义的。

离开了为卫国, 继续他的流亡生活。

世人都不理解他所谓的道义, 而他却还是坚守仁义之道。

影片中,孔子与学生被困山中,断水绝粮,孔子“以弦乐为餐”,为了让子路进食,孔子 轻抿肉汤:“你看,我喝了,你也喝一口吧

”然后,孔子又命颜回将肉汤分与众学生, 自己始终未饮一口, 最后仆倒在了琴上。

倒下前, 面前虚实难辨的景象令他泪眼模糊…… 当马车过冰之时,冰破,书简尽落于寒水之中,颜回不顾性命,在冰寒彻骨的水中,将 书简一卷一卷地捡起……孔子痛哭:“回,你快上来,你赶快给我上来啊

”也许很多人 甚至觉得这个场景十分可笑, 人的性命, 难道比一竹一简更加卑贱么

颜回最终冻死在了水 中……也不知人们可曾想过,颜回为之而死的,难道只是些硬邦邦的竹简么

他是殉道士, 他是为自己的信念和理想而死,如果他不那么做,今天,后人也许就看不到充满智慧的《春 秋》或《论语》了。

为老师护道。

那便是颜回至死所坚持的“道”。

子路被卫国看中出仕大夫,孔子没有阻拦……后来卫国内乱,子路惨死。

死前,子路说: “夫子曾经说过,真君子,即便是死,也要衣帽端正。

”说罢,正冠系带,无不悲壮而亡。

末了,孔子终于被召返鲁。

孔子一如既往,在城门外行着那周朝“旧礼”——门外跪拜。

这最后一次,镜头意味深长地给了一个仰拍:“鲁国,生我养我的故国啊,我终于可以 回来了……” 影片中,孔子在弥留之际说了一句:“世人认识我,是因为此书(指《春秋》,误解我,也 ) 是因为此书……”说完便与世长辞。

孔子知道,对于梦想与闻道的传承,将永远继续。

《孔子》观后感 史诗片《孔子》自上映以来,不仅以唯美的画面与宏大的场面震 慑了观众的眼球,还有圣人那波折跌宕的传奇故事、浩连广宇的伟大 情怀,及其门生弟子舍生取义的事迹,也令不少观众感触至深甚至感 动落泪。

首先介绍下孔子的生平简历: 孔子 Confucius 名丘,字仲尼,鲁国人 生于:公元前 551 年 9 月 28 日 卒于:公元前 479 年 4 月 11 日 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于公元 前 551 年出生在春秋时代的鲁国,即如今中国东北部的山东省。

他幼 年丧父,与母亲过着贫困的生活。

年青时,这位未来的哲学家做过小 官,几年后辞官不做。

他在随后的十六年中教书,招募了大批信仰其 哲学的弟子。

约在 50 岁时,他在鲁国担任要职。

四年后,被反对派 逼下台, 在随后的十三年中, 他四处游说, 晚年返回鲁国。

五年后 (前 479 年)与世长辞。

在他的一生中完成了《易》《诗》《书》《礼》 、 、 、 、 《乐》《春秋》六经。

他的学说成为历代儒生们的必修之课。

在其死 、 后,他的学生们将他的言语整理编撰成《论语》 ,他的理论影响了中 国乃至世界 2500 年之久。

孔子者,中国文化之中心也。

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

自孔子以前 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传;自孔子以后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开 (引自中国现代文化学之父柳翼谋所著 《中国文化史》 <孔子>一节) , 。

目前,世界各地的中国文化产业常以“孔子”为名,实在是因为自从 几百年前孔子被意大利传教士马窦带到西方后,在西方人的眼里 ——“孔子”就是中国的代表,是中国代言人。

接下来我简单陈述下自己对这部电影的内容理解。

影片从孔子政 治生涯上最春风得意的时刻开始, 夹谷会盟恐怕是最为展示孔子外交 谋略的事件。

在这次会盟中,孔子机制勇敢,随机应变,以“周礼” 为武器,有礼有节的同齐国君臣进行了斗争,粉碎了齐国的预谋,光 凭动动嘴皮子就收复了郓、讙、龟阴三处田地。

因此,让鲁王对他的 信任大增。

而正是因为这份信任,让孔子把自己的政治抱负完全寄托 在了鲁王身上,孔子为削弱实际掌权的三桓,采取了堕三都的措施。

后来堕三都的行动半途而废,孔子与三桓的矛盾也随之暴露。

齐国送 80 名美女到鲁国,季桓氏接受了女乐,君臣迷恋歌舞,多日不理朝 政,孔子非常失望。

不久鲁国举行郊祭,祭祀后按惯例送祭肉给大夫 们时并没有送给孔子,孔子等来的却是一块分离的玉石。

孔子在不得 已的情况下离开鲁国,开始了周游列国的旅程。

影片对夹谷会盟的描写应该是最为成功的, 也是特效使用最为集 中的。

其后的战争场面的描述尚可,只是特效镜头做得有些假,特别 是兵卒被火烧的场面。

从孔子与老子对话后,那份天人合一的唯美场 面之后,影片就急转直下,开始了流水账式的记述。

后半部分主要展 示了孔子坎坷崎岖的余生,还有他的弟子对他的追随。

孔子最为得意 的两位弟子,子路和颜回,可谓都是惨死。

前者在要战死的时候,因 为谨记子曾曰“为官者,每日当外正衣冠、内正品德心灵。

”所以, 在要死的时候还要去戴正官帽,而被一群人从背后刺死。

颜回为了保 护和挽救那些落水的竹简,而最终淹死在冰冷的河水中。

我不得不佩 服精神导师的力量,在我看来,这两位本可以有更好的发展,但是很 难量定,是老师光芒盖过了学生,还是学生的执拗自我毁灭,他们的 一生似乎都被某种力量所牵扯,并没有活出自己的样子。

最后是个人通过电影《孔子》对孔子思想及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 的解读。

活人殉葬 绝望凄凉周礼有活人殉葬的野蛮传统。

在鲁国“三桓”之一季成子的豪华葬礼 上,成百的奴婢家臣被军队赶进坟墓,残忍杀戮作为对主人的殉葬。

片中一个未被杀死的小女孩,在漆黑死寂的坟墓里,眼睁睁看着如豆 的烛光最后熄灭,呼喊着“妈妈”的声音越来越弱,透骨而来的绝望 凄凉感染了银幕下的观众。

而当孔子为一个从坟墓逃出的小奴请命之 时,他的仁心与机智令观众感叹不已。

战鼓敲碎 圣者之心武子台下,嚣张跋扈的公山纽带领叛军,高呼“杀死孔子、驱逐鲁 君”,向台上万箭齐发……险恶万分情况下,孔子夺过士兵手上的鼓 槌,奋力地擂响大立鼓。

鼓声作气,鲁军士气大振,居高临下攻击叛 军。

更有装满热油的大铜缸,点燃之后向下倾泻,火海横流令叛军溃 败,死伤惨烈。

而孔子仍然一次次地擂响大鼓,苍凉伟岸的背影因叛 军士兵的死伤而痛苦得扭曲。

一松手,鼓槌坠落在地,用尽了自己最 后一丝力气。

即使是以正义之名,不得已于战,但战争的惨忍、生灵 的涂炭,令“仁者爱人”的圣人痛彻心扉。

天地无仁 圣人落魄鲁定公御驾亲征,包围郕邑已有数日,但仍然久攻不下,只能望城兴 叹。

孔子看出他已萌生退意,不愿功亏一篑,便苦苦相劝,却无奈鲁 定公只是颓然地摇摇头,“战败了,谁还会在乎你有没有仁义

世间 只有成败,仁与不仁,那只是说辞而已。

”面对三桓的排挤和鲁君的 黯弱,孔子无语,眼中闪过无边的失落与迷茫。

他痛苦又无奈地低下 了头,那矢志克复周礼的博大圣心被周遭的诡秘氛围,压抑得快要窒 息了,他强烈地感觉到,失败正一步步地袭来…… 生死以国 缘尽一“玦” 孔子曾经向弟子们说过,“苟利国家,生死以之。

”他为官的生涯无 不在践行这一诺言。

然而鲁君临阵退缩、“堕三都”无病而终,令一 腔治国平天下的抱负尽付东流。

“三桓”和黎殂的离间更让他内外交 困,而此时的鲁君早已将国事抛之脑后,沉浸在齐国送来的美酒女乐 中了。

站在窗边的孔子失神的望着窗外,却仍旧怀着一丝侥幸,企盼着君上 能召见或者派人送来祭肉, 然而他盼来的却是季孙斯假冒国君之名送 来的一块玉玦

玦者,诀别也。

他强忍悲伤,告别爱妻子女,告别父 母之邦,在漫天大雨中,踽踽远去。

“夫子是形,弟子是影” 悲从中来的孔子一马一车,向漫无目的的远方独行,一场大雨浇灭了 他心中的政治之火。

天地虽大, 何不能用

漫漫黄沙, 是绝望与埋葬

他凄凄凉凉的前行,天涯孤旅。

却发现在路途上,心爱的弟子颜回跪 地等待着。

“夫子是形,弟子是影”,当听到颜回无论天涯海角,都 愿意放弃自己的家业来追随自己时,旷茫世间,都被这深厚的师徒之 情感动了。

子路、子贡等其它弟子也带着书卷行李随后赶来,告别家 人母国,追随老师。

孔子向弟子们深深下跪,弟子们也向老师下跪。

旷野茫茫,只有无边的风云在有形的天地中间动荡呜咽。

丧家之犬 为世不容孔子师徒一行周游列国, 四处讲学。

在卫国, 卫灵公欲委以修兵重任, 但他不愿对抗自己的祖国——鲁国, 也不愿委身于“好德如好色”者 之下。

十数年在列国中周转,皆不受重用。

门生越来越多,但处境日 益艰难。

一心渴望将自己的主张传播天下,让百姓安居乐业,却未曾 想自己的后半生都在不停的徒劳奔波。

在郑国被形容做“丧家之狗” 时,他乐呵呵的接受了,那笑容里所隐藏的痛楚恐怕只有他自己体会 的最为深彻,弟子颜回看得真真切切,禁不住流下热泪:“是夫子的 道太高,不能被世人理解”。

陈蔡绝粮 死生以共颠沛流离,辗转数年,孔子已是年过花甲、满头白发。

数年间,春秋 各国战乱频仍,相互吞并,陈国灭了蔡国。

师徒一行前到陈蔡交界的 一个村庄,兵荒马乱下,已是无粮可食。

众弟子服侍孔子休息,大家 只能互相依偎取暖。

孔子为弟子们奏琴疗饥,弟子颜回捧上最后一碗 马肉汤。

孔子看子路饿得的奄奄一息,让子路喝。

但子路坚决要让老 师喝。

孔子浅浅的喝了一口,对子路说,“看,我喝了,你也喝吧”, 然后让众弟子们一人一口喝下。

老迈的孔子连续数日抚琴鼓励弟子们 坚持。

最终昏倒在地,不省人事。

比西方圣人耶酥基督最后的晚餐, 更有一种死生以共的感触。

冰河救书 颜回殉道颜回是孔子最心爱的弟子。

终其一生,对老师最是推崇备至。

曾经众 多弟子都跑去听别人讲学,独颜回始终跟随孔子,不离不弃。

影片对 颜回的死作了戏剧化的处理,放大了这位圣人爱徒以身殉道的历程。

当孔子师徒行经冰河,书卷重压之下,冰河碎裂。

颜回为救回老师珍 爱的书卷,一次一次地扎入冰冷的河水中,抢救这记载着孔子的思想 与学说、象征着圣人的信念与道义的竹卷……苍老的孔子眉毛、胡须 上都附着冰渣,涕泪横流的呼喊:“回,你快上来,为师什么都不要 了,只要你上来……”颜回用自己的生命换回那一车竹简,换回了茫 茫华夏千百年来代代相传的信念。

舍生取义 壮哉子路子路也是孔子心爱的弟子。

并且他有武力,一路伴随左右,为老师保 驾护航。

为了实际老师的政治理想,子路出仕卫国。

阳虎动乱,子路 为保护幼小的卫君,浴血挥长剑砍杀来犯者,以一挡百,尽显忠义

身中数剑、血流如柱的他渐渐不支,在生命垂危的那一刻,他突然跪 了起来, 坚持将冠帽捡了起来, 端端正正戴在头上, 用尽最后的力气, 泰然自若地说:“我的夫子有教,君子就是死,冠帽也要戴得堂堂正 正

”子路悲壮,舍生取义。

顿失爱足的白发孔子得知消息,老泪纵 横,为弟子的牺牲而悲伤,为弟子的牺牲而叹惜。

壮志难酬 终回故土从公元前 497 年到公元前 484 年,整整十四年间,孔子远离故土,在 列国之间周游讲学。

一心想要报效鲁国的他, 却只能做一个局外之人。

齐伐鲁,弟子冉求率领鲁军冲锋陷阵立下战功,恳求当政的季孙斯将 飘泊在外的孔子请回鲁国。

白发苍苍的孔子回到故土那一刻,拄着拐 杖热泪盈眶地走向城门,深深跪拜:“鲁国,我的父母之邦,我们终 于回来了

”圣人迟暮,壮志难酬,数年后即因病撒手去世。

他被后 世尊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在生前却为世不容,被贬为“丧家之 犬”;他的思想与学说千百年来被发扬光大、泽被苍生,即在 21 世 纪也被认为是解救世界危机的“济世良药”,受到全世界的尊崇,然 而,在他有生之年,却满腔热血雄心,徒付东流。

呜呼,哀哉

电影片尾,孔子说: “后人理解我,因为这部书;误解我,也是 因为这部书。

是呀, ” 孔子的思想博大精深, 而记录他言行思想的 《论 语》也只能任人解读了…… 我不能说这部电影是成功还是失败, 但是电影所表达的思想是每 个人都能深深体会得到的。

从文化的角度讲,我们应该能收获很多东 西。

相信孔子的思想会一直伴随着我们每个人成长

《孔子》观后感摘要: 《孔子》 ,这部上映于 2010 年 1 月 22 日由胡玫导演的电影,自从上映有关 此片的“口水战”就从未停息,“正史”和“戏说”的争论尤为激烈,事实证明 这是一部重温中国传统文化的力作。

不论《孔子》它是否真的蕴涵的是中国几千 年的深邃文化, 大气、 厚重, 但是它带给人们更多的思考, 我想这才是它的意义。

关键词:儒家、封建统治、孔子思想 电影《孔子》改编了史书中记载的堕三都、周游列国、子见南子、孔子回国 以及韦编三绝等故事,除了阐述中国儒家“仁义礼乐”思想外,两千多年前的陪 葬祭祀、叩拜礼数、木简文书、建筑风格等都映射着中国深厚的传统文化。

片中 孔子带领弟子离开鲁国踏上周游列国的颠沛之路——他们走过四季轮回, 在传道 授业的同时遭受百姓非议、经历饥寒和战乱、忍受弟子死亡的切肤之痛等场景, 气壮悲歌,令人敬畏。

既然是电影,便会有虚构,就会掺杂导演的价值观,所以面对当今纷繁的世 界, 《孔子》立意深刻,编剧为世界给出了孔子“夫子礼治”、“大同思想”以 及“仁义礼乐”的儒家思想, 同时表达出“凡非礼者, 勿言、 勿视、 勿听”和“己 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中国处世哲学。

由于孔子的儒家思想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和 政治产生了深远影响,孔子被后人称作圣贤。

因此,关于此片,也就有了更多的 关注和见仁见智的解读。

有人便认为,“孔子”、“儒家思想”、“中国传统文化”是该片最大的卖 点,可以看出传统文化仍是当前的主流。

随着《孔子》的热映,将再次掀起国学 热,并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新一轮的思考和传承。

除孔子周游列国的剧情略显松散和平淡外,整部电影张弛有度,剧情紧凑。

曾拍过 《雍正王朝》 、 《汉武大帝》 等电视剧的第五代女导演胡玫, 联手曾凭借 《卧 虎藏龙》获奥斯卡最佳摄影的鲍德熹,将《孔子》的画面打造得诗意、唯美与考 究,而周润发诠释的孔子,更代表了一个女性导演心目中的孔子形象。

所以电影 《孔子》像是一杯清茶,值得观众细细品味。

影片更注重孔子儒家文化的影响力,尽管在视觉冲击上, 《孔子》不能与商 业大片匹敌,然而古典儒雅的台词和流畅自然的故事叙述。

让《孔子》这部包涵 深厚文化底蕴的电影,有着它特有的市场吸引力。

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

孔子 培养了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

他以六艺教育学生。

六艺即礼、乐、射、御、书、 数。

这在当时是很全面的,包括了德、智、体、美的各个方面,其中以德育为先。

他说: “弟子入则孝,出则梯,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 (《论语·学而》)孔子主张仁政和德治;提倡推已及人, “己所不欲,勿施放人” 的“忠恕”之道;重视平民教育和伦理道德的培养。

但由于当时的种种原因,孔 子生前不能行其道,所以他把他的主要精力用于培养能够实现他政治理想的人 才,取得了很大成功。

他的学说,广为传播二千多年,对后世影响极为巨大,一 直是中华民族文化生活的最高指导原则。

孔子思想已深入千家万户,穷乡僻壤, 它已超越了文字传播的局限,通过各种礼俗,多种渠道,融化在中华民族的血液 里,积淀在民族心理的深处,成为共同心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长期以来或尊 孔,或持不同观念者,及要捞取政治本钱的投机人士的反孔、批孔,时起时伏, 绵延至今。

这在人类思想史上,有如此深远广泛影响的思想家,是绝无仅有的, 可见孔子影响之大。

这也是美国出版的《世界名人大辞典》和英国出版的《人民 年鉴手册》把孔子列为十大思想家和文化名人之首的主要原因。

然而有的论者却认为中国所经历的二千年封建时代是历代王朝利用孔子思 想进行反动统治的时代,封建时代有赖孔子儒学得以维护和巩固。

于是孔子背上 了为封建专制统治提供理论服务,对人民进行残酷剥削压迫的罪名。

可是,迄至 今日,这些论者中还没有任何一人在抵制孔子的同时,能够说明如果没有孔子思 想的存在,是不是中国就没有二千年的封建统治

欧洲倒是没有孔子思想,却也 存在着漫长的封建时代。

和欧洲不同的是,中国利用孔子思想,维持长治久安, 国家统一,防止了中世纪神权政治的黑暗。

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和导师伏尔泰极 力赞扬中国文化尤其是儒家学说的真正价值,认为“中国文人的宗教(指儒学) 是令人钦佩的。

他们没有任何迷信和荒谬的传说,也没有悔辱理性和曲解自然。

” 伏尔泰认为儒学是最好最合人类理性的哲学,并以中国为理想国,提倡以中国文 化为标准,向往中国的理性道德,推祟孔子。

这表明儒学对十八世纪欧洲反封建 的启蒙运动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也是儒学为世界文明的发展所作出的贡献。

由 此也可看出,那些把孔子思想与封建统治划等号论者的荒谬。

奇怪的是,不是说 老百姓因孔子思想为封建专制统治服务而饱受压迫剥削吗

可是, 在那封建时代 里,老百姓所企盼的正是为政以德、节用爱人等孔子教化的实现。

与此同时,世 界各国都在经历着封建时代, 唯有中国的孔子及其儒学后继者敢于作出言论批评 与劝谏当时的帝王,要行仁政,不要暴政,及不迷信怪力乱神,始终强调民为邦 本,提倡重民、爱民、富民、保民,提出“省刑罚” “薄税敛” “使民以时” 、 、 、 “博施济众” 等主张; 提倡人道主义、 独立人格, 把人从神权的统治下解放出来; 尊崇尧、舜这样的圣君,而贬斥桀、纣那样的暴君,颂扬汤、武革命,认为汤、 武诛桀、纣、只是诛一独夫,而非臣弑其君;强调’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 , “水可载舟,也可覆舟”“道重于君” , ,主张“从道不从君” ,以儒学之道来约束、 限制封建君主。

由此可见,孔子虽生在封建时代,但他的思想自有超越时空的成 份,而具有永恒的价值。

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孔孟儒者是封建时代反封建暴政 的革命先行者,其名言“苛政猛放虎” ,正是对封建弊政的批判。

又怎么可以说 孔子是封建专制统治的维护者, 而背上对人民进行残酷剥削压迫的罪名呢

这实 在是一个极大的误解和曲说。

中国是一个文明大国,有十二亿多人口,有五十六种民族。

以儒学为主题的 中国文化是人类古文化中唯一从未中断,延续至今的一种文化,它维系了国家的 统一和民族的团结。

我们要珍惜这一文化传统, 用孔于思想作为团结全国各民族、 各界人士,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华人的精神纽带。

在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 程中, 孔子的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

孔子提出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少数民族, 他说: “柔远人,则四方归之。

”(《中庸》)主张以德服人,而反对用武力强加于人。

孔子说: “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既来之,则安之。

”(《论语·季氏》) 即是以文明道德来教化, 而不是以武力来征服周边的少数民族, 这样使得 “四夷” 民族悦而归之,认同华夏文明,并渐次归化融合于中华民族大家庭。

孔子“和而 不同”的思想体现了儒家的和合人文精神,它不仅有助于批判强权政治、霸权主 义,化解当今世界各文明之间的冲突,使之和平共处,共同发展,而且其多元融 合的包容性原理亦可纠正单一信仰,单一文化的专一观念的偏差,把彼此不同的 事物统一于相互依存的和合体中, 并在不同之事物多元和合的过程中, 求同存异, 吸取各国事物的优长而弃其短,使之达到最佳组合,由此促进新事物的产生,推 动事物的发展。

比如新加坡的发展吸取了儒学及西方文化等各种不同文明的价 值,提倡协商共识、避免冲突、种族和谐、宗教宽容的原则,倡导种族与种族、 语言与语言的和谐,体现了“和而不同” 、多元互补的精神,由此保持了国家的 稳定和发展。

这种做法值得借鉴和提倡。

相反,前苏联和前南斯拉夫及各东欧国 家,忽视原有的传统文化信仰,忽视各民族、各宗教的特色及其存在的理由和价 值,以一种模式、一种思想来规范多民族多文化的国家,导致民族虚无主义,遗 弃民族传统文化,结果造成国家的解体,民族矛盾加深和战乱频繁发生。

对此, 我们应该引以为鉴。

中国作为历史最久的文明古国,被举世公认为礼义之邦,可是现在还大力提 倡建设传统精神文明,说明在这方面还有欠缺,优秀的传统道德已有所丧失。

这 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我们在发展经济,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的同时,确实应大力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在当前提倡的精神文明建设中,实际上可以说没有一项离得 开中国的传统礼义。

例如:孝顺父母,尊老爱幼,见利思义,公而忘私,团结友 爱,诚信忠恕,见义勇为,和睦坦荡,先人后己,礼貌待人,遵纪守法,上下有 序,学无止境,普及教育,德智兼备,讲求公德,廉洁奉公,重民爱民等等,无 一不是孔子的教诲,这些亦即孔教教义的内容,均须在今天大力弘扬。

中国外交的小故事

清粥小菜化  胡传忠(前驻英国参赞)  总理交手段的确很灵活。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部长会议主席访华,向中国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援助要求。

周总理说无法完全满足,双方因此僵持不下。

周总理就指示同志第二天请代表们访问大寨,并交待说明天的晚餐就吃小米粥、玉米,再准备几个简单素菜和一个荤菜。

当时,负责的人都不相信,说招待外宾怎么只有一个荤菜呢,于是又给准备了两个,但总的来说吃得还是比较简朴。

  从大寨回来以后,周总理就对阿方代表说了:“你看中国目前的情况还是比较艰苦的,我们多送给你一吨米,我们就要勒紧自己的裤带。

”后来,那个阿尔巴尼亚代表团就降低了要价。

  出访亚非:皇帝招待的奶油蛋糕上落了苍蝇  1963年12月3日到1964年3月1日,冀朝铸随同周总理出访亚非一些国家和阿尔巴尼亚,共14国。

  “当时的苍蝇很多,多到可以飞进你的鼻子里。

在皇帝招待中国客人的宴会上,我看到一块,非常高兴,因为我最喜欢吃巧克力。

但我没想到,当侍者去拿那块蛋糕时,用手一挥,很多苍蝇都飞跑了,原来是一块奶油蛋糕。

”  冀朝铸随周总理在埃及时,每次给周总理当翻译都是坐在总理身后的一张小凳子上。

即使是在举行宴会时,也是如此。

“当纳赛尔劝周总理多吃一点时,周总理说他已经饱得很,不能再吃了。

我一面把总理的话翻成英文对纳赛尔说,一面听到自己肚子里饥肠辘辘的叫声。

” 后来中国代表团向埃及方面提出交涉。

埃及方面答复,他们的宴会只是请中国的总理和其他贵宾,不请翻译。

“我方又一再交涉之后,对方同意在宴会时给我一杯自来水。

组织上为了照顾我,每次宴会之前都收集一些巧克力和饼干之类的食品,让我先吃了再去。

”  “周总理在整个访问期间都是同我们在一起吃饭,随便找一个位子坐下,然后在一起有说有笑,不分彼此。

周总理的卫士长杨德中身材高大,很有气派。

因为他是卫士长,吃饭时要站在那里看着大家都入座后他才坐下。

而周总理进入餐厅后,经常就随便坐在一个座位上,其他人也都不愿意坐在总理应该坐的位子上,所以最后只剩下那个位子给杨德中。

由于这种情况,在加纳时,当地服务人员想当然地认为他一定就是总理。

每次上菜都先给他,对他特别殷勤。

直到访问快结束时,周总理向各位服务人员一一握手表示感谢,那些人才恍然大悟。

他们异口同声地说‘中国的总理真好。

’”  邓小平告诉美国人:“那位教授在撒谎。

”  1979年元旦,中美正式建交。

紧接着在1月28日至2月5日,邓小平副总理夫妇访问美国,担任翻译的冀朝铸已年近半百。

自从1973年去驻美联络处,除了乔冠华要他为当三次翻译之外(每次只十几分钟),就再也没有为国家领导人当过翻译。

但是邓小平坚持让冀朝铸担任翻译。

  访美期间有一件事,给冀老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卡特总统欢迎邓小平副总理的国宴上,美国著名女演员雪莉·麦克兰提到自己几年前曾访问过中国的一个农村,遇到一位正在田里种西红柿的教授。

她问教授是否觉得在偏远的乡下干这种体力活儿是种损失,因为这完全脱离了他在大学里的科研工作。

那位教授说他非常高兴和贫下中农在一起,从贫下中农那里他可以学到很多东西。

邓小平听完麦克兰的话后,脸上顿时变得很严肃地说:“那位教授在撒谎。

”这使麦克兰大吃一惊。

卡特当时也正在听着邓小平和麦克兰的谈话,他马上理解了邓小平的意思,就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我认为邓小平的意思是,大教授长期在农村劳动是大浪费,而那位教授说他在农村劳动很有好处是假话。

”  美国归来后,冀朝铸被任命为美大司副司长,离开了长达17年的翻译岗位。

  周恩来在接见美国乒乓球队时说:“你们在中美两国人民的关系上打开了一个新篇章。

我相信,我们友谊的这一新开端必将受到我们两国多数人民的支持。

”1972年4月11日,回访美国。

中美两国乒乓球队互访轰动了国际舆论,成为举世瞩目的重大事件  [毛泽东在打乒乓球中]  毛泽东在打乒乓球中  ,被媒体称为“”。

从此结束了中美两国20多年来人员交往隔绝的局面,使中美和解随即取得历史性突破。

1972年2月21日,,中美关系终于走向了正常化的道路。

  1971年4月10日至17日,参加在举行的第三十一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的美国乒乓球代表团,应中国乒乓球代表团的邀请访问我国,打开了隔绝22年的中美交往的大门,被国际舆论誉为“乒乓外交”。

  在第三十一届乒乓球赛举行期间,美国乒乓球代表团曾向中国乒乓球代表团表示,在比赛结束之后,希望到中国访问。

4月6日,比赛已接近尾声,毛泽东主席断然改变原意,作出决定,邀请美国乒乓球代表团访问我国。

  4月10日, 美国乒乓球协会主席、团长和运动员科恩、雷塞克等人抵达北京。

周恩来总理对访问作了具体安排,指出这次访问对于打开中美关系的局面是一个非常好的时机。

此举对中美关系的突破产生了影响,被誉为“小球推动大球”  周恩来接见建国后首次来访的美国体育代表团  美国乒乓球代表团成员游览长城  4月14日, 周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美国、加拿大、哥伦比亚等国乒乓球代表团,并同美国代表团进行了长时间谈话。

中美两国乒乓球队举行了友谊比赛。

美国朋友还游览了长城,参观了清华大学等地。

同日,美国总统尼克松发表声明,就改善、松动两国关系采取一系列措施。

耿爽卸任外交部发言人是真的吗

黄远生的新闻生涯虽然短暂,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有人他说是“民初的‘黑幕’中升起的明星和被这一‘黑幕’吞噬的冤魂”。

1915年12月27日,蔡锷“为国民争人格”的枪声已在西南响起,而在遥远的异乡、大洋彼岸,黄远生却像一颗耀眼的流星般地划落了。

历经多少年的风霜雨雪之后,阅读他那些吸引过、打动过无数人心的文字,仰望天幕,我仿佛依稀看到了流星划落前刹那的光华。

一 1915年12月27日晚,美国旧金山唐人街,一声枪响,年仅32岁的中国记者黄远生倒在血泊之中。

他遇害的噩耗传来,海内震惊;他的死因长期以来众说纷纭,暗杀者到底是谁,暗杀出于何故,曾经成了一个谜。

他的生命虽然短暂,却以他卓越的才华和首创的新闻文体———通讯而名满天下,被戈公振誉为“报界之奇才”。

他的新闻思想和实践,无疑具有重要的价值。

他以笔为枪反对专制黑暗、为争取社会进步而不倦奋斗的经历和勇于自我反省的精神,至今仍感动着后来者。

黄远生所生活的年代,正是清末民初政局动荡、新旧思潮交汇的时期。

他17岁进南浔公学就读时,常写下自认为大逆不道的“悖谬之文字”,热烈地谈论革命、自由、民权等字眼。

他和同学在《中外日报》电贺南洋公学学生的罢课运动,恭贺他们“全体脱离专制学校之苦”。

他自己后来却主动投考南洋公学。

对此他曾自我解嘲:“昔日电贺他人之脱离专制,今乃自己脱去自由之校,而欲求入专制之校且不可得,无主义,无理想,无节操,自余少时盖已然矣

”他一方面热衷新学,另一方面又一再踏入科举的陷阱。

他16岁中秀才、20岁中举人,21岁即成为清末最后一批进士中最年轻的一个,可谓春风得意。

铺在他面前的似乎是一条坦途,可他却不愿做官,经再三请求被派往日本留学,进日本中央大学专攻法律,同时学习英文、日文。

1909年,他学成回国,被授予邮传部员外郎兼参议厅行走、编译局纂修官等职,他也常给《东方杂志》等京、沪报刊写稿。

同乡李盛铎(1905出国考察宪政的五大臣之一)的一席话对他下决心做职业记者起了重要的作用:“西洋方面那些熟识近代史和国际情况的,大都是报馆的撰述人员。

你如果做个新闻记者,那一定是个名记者。

”辛亥革命后,他立意告别官场,不做官、不做议员,自愿做一个记者、律师。

他之所以不愿做官,而以一个新闻记者的身份奔走呼号,为社会鸣不平,就是期望在改造社会中改造自己,通过改造自己去改造社会。

他中过进士,留过学,新、旧学贯通,又做过清廷的官儿,对国际时事和国内政治都十分熟悉。

他先后担任过上海著名的《时报》《申报》和北京《亚细亚报》等报刊特约通讯员或撰述,比一般“访员”有更多的便利。

他的笔下以政治、财政、外交等国家大事的记载和评论为主,其中包含了许多极有价值的意见和批评。

他社会交往广阔,平易近人,博闻强记,健谈工辩,他的性情近于消极,却并不颓唐。

他在聊天时一旦有了感触,能立即动笔写论说或通讯,一挥而就。

他的文字和他的为人一样,天真活泼,有什么说什么,质朴、亲切、自然,什么样的杂乱无章的议论、谈话,到了他的笔下都那么有条有理,或触类旁通,引申出许多深刻的道理来。

他在赴美途中写的《国人之公毒》,认为辛亥革命后政治专制依旧,官场腐败依旧,人心颓唐依旧,在于中国专制传统长久、科举制度流毒至深,没有真正探讨新学问,没有睁眼看清世界科学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

他的结论是:“(一)负面,笼统,故专制,故武断,故尚形式,故沉滞,故腐败。

(二)正面,明画,故怀疑,故研究,故自由,故实验,故改良,故进步。

”①揭露这个“负面”、展现“正面”,就是他从事新闻事业的动机。

虽然他正式从事新闻工作不过三四年时间,但在新闻界早已名声斐然,与刘少少、丁佛言同被誉为“新闻界三杰”。

梁启超的《中国三少年》一文曾对民初三个年轻人大加赞赏,第一人就是他,其余二人是张君劢和蓝公武。

梁漱溟称他“在舆论界的影响仅次于梁启超、章太炎诸先辈”②。

他的政论,像一把锋利的解剖刀,犀利深刻,深入浅出,京、沪各大报争相载阅;他的通讯,生动活泼,发人深省,创造了一种崭新的新闻文体;他的采访,消息灵通,才思敏捷,笔势纵横,为新闻界所称颂;他的办报思想,要求资料确凿,判断切实,指斥时弊。

他身后搜集整理的《远生遗著》四卷包括论说、通讯、时评、杂著等共223篇,其中通讯153篇,占了2/3。

他的通讯是民初政治风云真实而详尽的记录,既是新闻,也是信史,对研究民初政治史、财政史、外交史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他的友人在纪念他时说:“同是记者最翩翩,脱手新闻万口传。

” 二 黄远生在《庸言》《少年中国》《东方》等杂志发表的一系列文章中明确表达了他的办报思想:主持公理,指斥时弊。

在《少年中国之自白》文中,他主张办报应“主持正论公理,以廓清腐秽,而养国家之元气”“而以公明督责,督责此最有权力者”。

他回忆辛亥革命前虽然“文字祸烈,专制淫威”“酷法严刑”,尚能“指斥权贵”,不料到了民国,讲真话的自由、批评的自由反而不及当年,禁不住发出了“顾其自由不及前清远甚”的慨叹。

在为《亚细亚报》创刊周年写的《祝之欤诅之欤》中,他直截了当地说那些不揭露社会黑暗、不为人民说话而“以社会耳目口舌美誉自赞的报人”,比起农夫“实在是刍狗之辈”。

他在新闻报道上力求客观、真实、公正、全面、超然,在为《庸言》发表的《本报之新生命》中他指出:“吾曹此后,将力变其主观的态度,而易为客观。

故吾曹对于政局,对于时事,乃至对于一切事物,固当本所信,发挥自以为正确之主张。

但决不以吾曹之主张为唯一之主张,决不以一主张之故,而排斥其他主张。

且吾曹有所主张,以及撷取其他之主张之时,其视综合事实而后下一判断之主张,较之凭恃理想所发挥之空论,尤为宝贵。

若令吾人所综合事实,尚未足令吾人下笔判断之时,则吾人与其妄发主张,贻后日之忏悔,不如仅仅提出事实,以供吾曹及社会异日之参考资料,而决不急急于有主张。

盖吾人此后所发表者,演绎的理论,决不如归纳的事实之多。

”在《三大势力之警告》《个人势力与国家权力之别》等文中,他没有因为当时隶属进步党、朋友中进步党人居多而袒护进步党,他在比较进步、国民两党之后,认为进步党之弊在于“保守”;对袁世凯,他指出:“扶植个人之势力……终将为亡国之罪魁。

” 他主张记者要善于调查研究、认真思考,敢于讲真话,互相尊重彼此人格,反对凭空杜撰和诬陷无辜,他提出“新闻记者须有四能”,即脑筋能想,腿脚能奔走,耳能听,手能写。

“调查研究,有种种素养,是谓能想;交游肆应,能深知各方面势力之存在,以时访接,是谓能奔走;闻一知十,闻此知彼,由显达隐,由旁得通,是谓能听;刻画叙述,不溢不漏,尊重彼此之人格,力求绅士之态度,是谓能写”。

他一贯不轻信,不盲从,不凭道听途说,而是深入采访。

其观察之敏锐、调查之细致,令人感叹不已。

日本以支持袁世凯称帝为条件,提出“二十一条”,他写了《日本人之心心念念》《中日交涉近闻》《日人欲以我为墨西哥耶》等通讯;袁向各国借款,他写的《大借款波折详记》《借款里面之秘密》《借款内脉之解剖》《断送蒙古声中的大借款》《痛苦之新年》《惨痛之外交》《奈何桥上之大借款》等一系列通讯,都建立在大量第一手材料基础之上。

三 黄远生首创了通讯这一独立的新闻文体,并成功地运用这一文体进行新闻报道,这是一种比消息更详细、更生动地报道客观事物或典型人物的新闻体裁,他当时采用的大部分是日记体,他在《新闻日记》开场白中说每日以日记体登通讯一篇:“是日有独特之新闻则纪新闻,无新闻则取内外之新闻而评论之,至并评论之新闻而无之时,则以吾自身为此通信之主人翁,吾所怀之感想,吾友朋之谈话,乃至吾夙昔所记忆之零星琐碎,皆一一笔之,又吾此后所谓新闻者,不必尽为朝章国故也。

市井琐屑,街谈巷议,皆一一做新闻观,此在日报中实为创格。

”黄流沙《从进士到记者的黄远生》、宋云彬《民初名记者———黄远生》都说:“我国报纸之有通讯,实以黄远生为始。

”黄天鹏在《新闻学概论》中也说:“自黄远生出,而新闻通讯放一异彩……为报界创一新局面。

”他追求通俗活泼的文风,一扫黑压压几千年形成的暮气,打破了晦涩深奥、矫饰造作的积弊。

他主张写实,在《消极之乐观》一文中说:“吾人皆自述其思想,且以最诚实单纯之感想为限,而决不假于造作与劝化的口吻。

”他把文学手法引进了新闻写作,如《遁甲术专门之袁总统》《乔装打扮之内阁》《奈何桥上之大借款》等,单是标题就奇特新颖。

在他的笔下,政治外交的内幕、统治者的暴戾、侵略者的凶悍、流亡者的痛苦、饥民的哀号、妓女的辛酸泪……一一跃然纸上。

有人甚至称他为“印象派大师”“后世报告文学草创的鼻祖”。

他的通讯亦庄亦谐、绘声绘色,有着鲜明的特色。

他写的大多是政坛上的人和事,因为他深知其中的腐败与黑暗,随见、随听、随感、随议,不拘一格,挥洒自如,所以无论是写“开国大典”还是议会党争,或是社会新闻,无不嬉笑怒骂,淋漓尽致,如《喜喜日日记》《外交部之厨子》等,刻画人物则“须眉毕现,影无遁形”,针砭时弊则“发聩振聋,暮鼓晨钟”,对民众的启迪实在不下于政论、时评。

他说:“文艺第一义在大胆,第二义在诚实不欺。

”“余既不能修饰其思想,则亦不能修饰其文字,若真有见之发怒而冷笑者,则即余文之价值也。

” 由于他的通讯鞭辟入里,妙语天成,所以名声鹊起,一时有洛阳纸贵之誉。

邹韬奋评论他的文风“流利、畅达、爽快、诚恳、幽默”。

由他创造、使用的通讯文体后来被人们广泛接受、采用。

他活跃在中国新闻界的短短四年,是中国近代史上极为重要的转型时期,新旧交替,希望与绝望并存,黑暗与混乱没有结束,光明和安定没有到来,他和无数关心民族命运的知识分子一样,苦苦地探索着出路。

正是在那样的大时代,他登上新闻界的舞台,挥动三寸羊毫,成为反对社会黑暗和政治专制的斗士。

他说:“我国之政治舞台,乃有黑幕而无明幕。

”面对内忧外患,他写下了《我意今尚非高谈建设之时》。

他的报道以财政、外交两方面的问题居多,他认为大借款是“饮鸠止渴”,警告当政者不要做“亡国之罪人”,正告他们“多行不义必自毙”。

他认为辛亥革命后“不过去一班旧食人者,而换取一班新食人者”“官僚之侵蚀如故,独夫之荼毒如故”“袁世凯作总统固无效,袁世凯即使有人推戴作皇帝,亦决无效”。

他一针见血地指出:“政治之日趋险恶,非他人为之,乃袁总统自为之也。

彼等及今而不改此度者,则吾国命运可二言定之,盖瓦解于前清,而鱼烂于袁总统而已。

”他对“置多数人民利害于不顾”“私人利害重于国家”的“党争”“党祸”深恶痛绝,主张“不许此两派私人之势力,假政治为口实,而相与赌民国之基础为胜负”,要重在讨论与国家前途有关的政治、法律问题。

他在《新旧思想之冲突》文中说:“吾国秦汉以来,推崇一尊,排斥异说,闭关自守,习常蹈故,以至今日,余焰不死。

”“吾国所有一切现象,莫非八股。

”“政治家无主张以战胜舆论,则最后之手段,惟有专制。

”他痛心疾首,不断揭露袁世凯“扶植个人之势力”“惯以收养游民为得策,鸡鸣狗盗之士,天下以袁门为最多”“国体既变,而专制之官样文章,则愈接愈厉”。

他的《官迷论》专门分析了专制官僚体制下的社会心理病———“官迷病”,认为官迷的由来是由于政治腐败,“民国时代之内外纷纷以争权夺利为诟病。

争者何权,官权是也。

夺者何利,官利是也。

有直接而争者,有间接而争者,有用旧势力旧资格而争者,有用新势力新资格而争者。

”“而恶劣之心理,遂影响于一切政治。

”“今有官迷,则社会之人,各欲奴隶人而鱼肉人,则其去政治之轨道也远已。

”无论是分析现实,还是概括历史都是入木三分。

他说:“以中国社会制度言之,无复个性之存在。

大抵人之一身,为其祖父之奴隶,为其家族之奴隶,为其亲党之奴隶,为其同乡之奴隶……忍

一切皆忍,是可名为忍的笼统主义。

故由家而国,乃以相忍为国也。

”正是他看到了社会的积弊,所以他主张批评、怀疑、比较以至必要的破坏,主张尽快冲破过渡时期的悲哀和彷徨,打碎“往日所奉为权威之宗教道德学术文艺”,而以“同等权威之宗教道德学术文艺起而代兴”。

这是历史转折关头超前、清醒、理性的声音。

面对民国初年的黑暗,他在《忏悔录》结尾清楚地提出:“今日无论何等方面,自以改革为第一要义。

夫欲改革国家,必须改造社会;欲改造社会,必须改造个人。

社会者,国家之根柢也;个人者,社会之根柢也。

”因此他大声提倡“个人修养”“独立自尊”“神圣职业”“人格主义”。

这些见解即使放在今天依然让人触目惊心,有着不容忽视的价值,是他留下的珍贵思想遗产。

四 黄远生被暗杀前夕在《东方》杂志发表《反省》一文称:“世间一切唯心所造,故历史乃人类心灵之所集成。

”他以自己敏感的心灵体会到社会的不平、政治的腐败、统治者的暴戾。

“一方面警告袁总统勿惯用此等恶辣政策,一方面警告今日社会之贤者,勿自甘为游民,而为人所利用也。

夫必有独立之生计,而后其人乃能独立自尊。

然生计之道,在勤俭而寡欲。

故夫哲人有言,寡欲者改革家之要素。

今日社会,第一当去奢存朴,第二在独立生计,第三益以必要之道德,第四独立自尊”。

他自己就实践了这样的人生理想,他摆脱官场的诱惑,甘愿做一个记者,首先是作为“独立之生计”,寻求经济自立。

也只有不依附于权力或任何特殊势力,才有可能保持一个知识分子独立自尊的人格,坚持独立的社会批判。

他非常不满袁世凯不尊重法律的暴虐统治,而主张法治,提倡人权,认为:“人人服从相当之法律……袁总统泄溺于途,警察得而执之,罚金几角至几元,乃与吾辈等。

”对这个在日本学法律、中国最早期的律师来说,追求一个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社会,乃是最自然不过的了。

但这些在古老的中国只是水月镜花,所以他说律师不可为,一是没有司法独立,二是社会误解,三是律师流品太杂。

他早年深受梁启超的影响,曾参加过进步党,目睹了民初党争的祸害,他认为政党是“万恶之傀儡”,因此在1913年登报公开声明不参加任何政党,“自今以往,余之名字,誓与一切党会断绝连贯的关系”。

他决心靠自己手中的笔独立奋斗,以保持新闻记者超然的地位。

他一再痛斥各政党只知一党之私,不以国脉民命为念,认为政党的作用只是误国。

这些直率无忌的言论只能招来各党派的忌恨,说他后来为中华革命党派人所杀也没什么奇怪。

虽然他一度对袁世凯抱有幻想,称袁“并非不可与为善之人”,还举出袁的“五点长处”,给袁上过条陈,但和那些趋炎附势、利欲熏心、献媚邀宠者不同。

袁称帝的阴谋尚在酝酿之时,他即在《申报》的“京华通讯”专栏做了一些大胆披露和警告。

1915年,袁称帝的呼声甚嚣尘上,鉴于黄远生在舆论界的声望,袁指使人直接找他,要他写一篇表态支持帝制文章。

他为此苦恼不已,拖了七八天,袁那边天天催逼,无奈之下他只好写了一篇语意模糊、似是而非、顾左右而言他的文章以应付。

对此,他后来曾两次致函《甲寅》杂志(章士钊在日本创办):“直言不讳地申明自己的政治见解,痛陈衷曲,公布袁氏见逼之情状。

”“表示渴望得到海内人士的谅解,承认那篇论国体问题的文章是一篇‘不通之文字’,虽有一些东拉西扯的话,但‘劈头便言此事(国体问题)在法律上不得讨论’,即虽有违心之处,仍坚持了不得改变国体的大原则,可说‘主旨尚未过于没却良心’。

”③这样的文章袁世凯看了当然不满意,又叫人逼他重写,试图以种种手段迫他变节入其毂中。

他进退维谷,陷于痛苦之中,知道这文章不能再写,写了,有违他的道德、良心,不写袁党的人决不会放过他,事后他曾以“图穷匕见”来形容当时的处境。

这是他“人格上争死活的最后一关”,在权势和良心之间他最终选择了良心,9月3日,他仓皇离开北京,只身南下上海。

当时,上海各报赫然登着袁的御用报纸《亚细亚日报》(沪版)的预告,说黄远生是该报主笔,袁的人还到处散布他赞成帝制的说法,他发表《黄远生致〈大陆报〉书》予以澄清:“《大陆报》曾刊载新闻说远生已担任《亚细亚日报》主笔,实际系传闻之误。

”同时,他在上海各大报登出《黄远庸启事》:“鄙人现已离京,所有曾担任之《申报》驻京通信员及承某君预约上海某报之撰述,一概脱离。

至鄙人对于时局宗旨,与《申报》近日同人启事相同,谨此。

”④《申报》把他的启事放在第一张第一版报头左侧,以大字刊出,连登9天。

这一启事,对袁的打击不小。

不久,他就动身赴美,“其动机不是远离是非之地寻求个人安全,而是经过一番沉思为自己立下新的生活目标”⑤。

他临行前发表的《忏悔录》充满了内心的痛苦与挣扎,灵魂与躯壳的冲突,他说一身分为二截,一是“傀儡”,一是“他人之眼光”。

这种人格分裂多年来一直折磨他的精神,他的自责“痛切而真实”,他的忏悔出自真诚。

在给《甲寅》的公开信中,他表示:“此后将努力求学,专求自立为人之道’,‘期于恢复人类之价值于一二’。

”⑥在权势者一手遮天的中国,做一个不依附于任何势力的独立记者谈何容易,他彷徨过,痛苦过,他不想得罪袁世凯,所以才写了那篇模棱两可的文章,最终也过不了关。

所以,他只能憧憬着在异国他乡“一意做人”,开始全新的生活。

不料几个月后,他在旧金山遭暗杀殒命。

直到1985年,广州博物馆前馆长黄流沙掌握确凿证据,才揭开黄远生被杀之谜:他是被中华革命党旅美支部派人刺杀的。

国民党极力遮掩这一真相。

其实,事发当时,旧金山的报纸就有报道。

他的新闻生涯虽然短暂,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虽文笔犀利、闪烁着锋芒,但他一生中少有私敌,他死后国内各大报刊都做了显著报道,不同政治倾向的人都始终怀念他。

直到他被害12年后,1927年12月,北京新闻学会还专门召开纪念会。

有人说他是“民初的‘黑幕’中升起的明星和被这一‘黑幕’吞噬的冤魂”。

1915年12月27日,蔡锷“为国民争人格”的枪声已在西南响起,而在遥远的异乡、大洋彼岸,黄远生像一颗耀眼的流星般划落了。

历经多少年的风霜雨雪之后,阅读他那些吸引过、打动过无数人心的文字,仰望天幕,我仿佛依稀看到了流星划落前刹那的光华。

注释: ①引自《远生遗著》影印本,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文中引文未注明出处者,均引自该书。

②③⑤⑥《梁漱溟全集》第七卷,第6

【第28句】:6

【第30句】:6

【第31句】:631页,山东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④《申报》1915年9月6日。

【第1句】: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 )事变,侵占了我国东北地区.

“九一八”事变  事变概述  九·一八事变指1931年918日本在中国东北爆发的一次军事冲突和政治事件。

冲突双方是中国东北军和日本关东军。

根据冲突爆发的日期,史称“九·一八事变”。

由于当时中国东北地区称为满洲,因此日本方面将这次事变称为“满洲事变”。

  九·一八事件爆发后,日本与中国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而在日本国内,主战的日本军部地位上升,导致日本走上全面侵华的道路。

这次事件爆发后的几年时间内,东北三省全部被日本关东军占领,因此被中国民众视为国耻,直至今日,九月十八日在中国许多非正式场合都被称为“国耻日”。

在国际上,这起事件经常被拿来与纳粹德国的国会纵火案相提并论。

  事变背景  主要人物:张学良、板垣征四郎  

【第1句】:日本国内情况  1921年华盛顿会议后,日本开始大规模裁军。

1921年日本的军费为七亿三千万日元,1930年则裁减到五亿日元以下,裁减额达40%。

可是大规模裁军却引起了军人们的强烈不满。

自从明治维新以来,日本一直奉行军事优先的原则,培养了大批职业军人。

对于职业军人来说,除了军事以外他们没有其他特长,裁军等于砸他们的饭碗。

此外,裁军以前职业军人是社会上最受尊敬的人,军队是最光荣的职业。

但裁军开始后,职业军人一下变成社会上多余的人,最好的学生不再报考军事院校,一些饭店甚至拒绝穿军服者进入。

裁军给职业军人们带来的失落感和焦躁感是可想而知的。

  不满的军人开始秘密集会,天剑党、樱会、一夕会等军人秘密组织纷纷成立,后来广为中国人所熟悉的东条英机、冈村宁次等人,都是一夕会的成员。

不过当时最有名的还是石原莞尔,是他提出“满蒙生命线”的理论。

石原也是后来9·18事变的主谋。

  

【第2句】:日本控制东北铁路  1905年,日本在日俄战争中获胜,通过日俄讲和条约,将中国旅顺、大连等地的租借权和长春-旅顺的铁路及附属设施的财产权利占为己有。

此后,日本创立“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并有关东军负责铁路沿线的警备。

  

【第3句】:田中奏折  1927年6月,日本召开“东方会议”,并制定了《对华政策纲要》(即田中奏摺)。

在田中奏摺中曾经提到:“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惟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

倘支那完全可被我国征服,其他如小中细亚及印度、南洋等异服之族,必畏我敬我而降于我。

”这份奏摺在1929年被曝光,当时的南京国民政府以及日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均认为是日本奉行侵略中国政策的证明。

  田中奏摺的真实性受到包括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日本研究所所长蒋立峰在内的学者质疑,当前的主流说法多认为其应为国民政府所伪造。

然而时至今日查考史料及历史脉络,当时日本图谋全面侵华已久确为事实。

  

【第4句】:皇姑屯事件与东北易帜  当初,日军与东北军阀张作霖维持了合作关系,但渐渐的,日本开始将张作霖视为障碍。

1928年,关东军将张作霖乘坐的列车炸毁,张作霖重伤不治身亡,史称皇姑屯事件。

日本关东军希望籍此事件造成东北出现群龙无首的局面。

  皇姑屯事件并未引起日军所期待的东北混乱,相反,1928年12月29日,张作霖的继承人张学良突然宣布全东北易帜,接受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的领导。

张学良进一步对日本采取不合作的态度,并开始在南满洲铁路附近建设新的铁路设施,通过低廉的价格与之竞争,导致南满洲铁路陷入了经营危机。

感到危机感的关东军不断提出抗议,但张学良并不愿意妥协。

因此日军石原莞尔、板垣征四郎等人决定发动战争来夺得主导权。

  

【第5句】:万宝山事件  1931年,中国人郝永德,未经政府批准,骗取万宝山村附近12户农民的土地,并违法转租给188名朝鲜人耕种水稻。

这些朝鲜人开掘水渠,截流筑坝。

这一工程侵害了当地农户的利益,马家哨口200余农民上告。

吉林省政府批示:“令朝侨出境”。

然而日本驻长春领事田代重德,派遣日本警察制止朝鲜人撤走,且限令于7月5日前完成筑渠。

7月1日,中国农民400余人,联合起来平沟拆坝。

7月2日,日本警察镇压平沟的中国农民,双方对峙,后日本增武装警察,在日本军警保护下,工程于7月5日完成。

同时,日本通过朝鲜日报记者金利三,捏造新闻,说朝鲜人在万宝山被杀,掀起朝鲜半岛大规模的排华活动,当地华侨死伤数百人。

日本却以此次事件诬陷中国伤害朝鲜侨民。

  

【第6句】:中村事件  1931年6月,日本关东军中村震太郎大尉和井杉延太郎在兴安岭索伦一带作军事调查,被中国东北军兴安屯垦公署第三团团副董昆吾发现并扣留,在证据确凿情况下,团长关玉衡下令秘密处决中村震太郎。

日本藉机宣称东北军士兵因谋财害命而杀死中村,威逼中国交出关玉衡,并在日本民众中煽风点火,用“中村事件”和“万宝山事件”诬陷中国“损害日韩移民”。

  事变经过  

【第1句】:柳条湖事件  1931年9月18日傍晚,日本关东军虎石台独立守备队第2营第3连离开原驻地虎石台兵营,沿南满铁路向南行进。

夜22时20分左右,日本关东军铁路守备队柳条湖分遣队队长河本末守中尉为首一个小分队以巡视铁路为名,在奉天(现沈阳)北面约7.5公里处,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800米处的柳条湖南满铁路段上引爆小型炸药,炸毁了小段铁路。

并将3具身穿东北军士兵服装的中国人尸体放在现场,作为东北军破坏铁路的证据,诬称中国军队破坏铁路并袭击日守备队。

  爆炸后,驻扎中方北大营和沈阳城的日军兵分南北两路,向中国军队驻地北大营进攻。

南军为平田幸弘指挥关东军第2师步兵第2旅第29团,北军为岛本正一指挥的铁路守备队第2营。

  当时,北大营驻守的东北军第七旅毫无防备,被打得措手不及。

而事前张学良曾训令东北军不得抵抗,驻守部队并未做出激烈反击。

第七旅三个团中有两个团按指示撤走,只有王铁汉的620团未及时接到撤退命令,被迫自卫抵抗,最后突围撤走。

由于执行不抵抗命令,北大营逾万名守军被只有500多人的日军击溃。

  

【第2句】:辽宁、吉林主要城镇沦陷  日军在沈阳当独立守备队向北大营进攻的同时,关东军第2师第3旅第29团向奉天城攻击。

9月19日凌晨,关东军司令本庄繁下令:辽阳的第2师主力增援对奉天的进攻;独立守备队第3营进攻营口、第4营进攻凤凰城、安东(今丹东);第2师第3旅主力、骑兵第2团、独立守备第1营分别进攻长春宽城子、二道沟、南岭等地。

至9月19日10时,日军先后攻占奉天、四平、营口、凤凰城、安东等南满铁路、安奉铁路沿线18座城镇。

长春地区的东北军自发反击,战至次日,长春陷落。

9月21日,东北边防军驻吉林省副司令长官公署参谋长熙洽率部投敌,日军第2师主力占领吉林。

  

【第3句】:黑龙江主要城镇沦陷  10月1日,东北军黑龙江洮南镇守使张海鹏投敌,且奉日军命令派出3个团进攻齐齐哈尔。

10月16日在嫩江桥,被黑龙江省防军击退。

守军炸毁嫩江铁路桥的第

【第1句】:第

【第2句】:第5号桥,以阻止日伪军进犯。

10月26日,关东军第2师第29团占领四洮铁路沿线主要城镇。

11月4日,关东军嫩江支队攻击嫩江桥北守军。

黑龙江省政府代主席兼代东北边防军驻江副司令长官马占山指挥3个旅,5个团共1.6万余人进行江桥抗战,战至11月18日,终因伤亡惨重而弃守省城齐齐哈尔,撤往克山、海伦。

11月19日,日军攻陷齐齐哈尔。

  

【第4句】:锦州、哈尔滨沦陷  张学良在事件爆发后离开奉天,带领属下转移到锦州。

1931年10月8日,关东军派出12架轰炸机空袭锦州。

对此,南次郎陆军大臣依然对若槻礼次郎首相声称“由于受到中国军队的防空炮火攻击,才不得已采取自卫行动”,此后关东军发表公开声明,宣称“张学良在锦州集结大量兵力,如果置之不理,恐将对日本权益造成损害。

为了尽快解决满蒙问题,关东军有必要驱逐锦州政权。

”此后,币原主张的国际协调主义外交政策受到了严重的挫折,日本在军国主义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日军攻占黑龙江省主要城镇后,开始进攻辽西地区。

12月15日,关东军进攻锦州。

12月17日,日本陆军中央部由日本本土增派混成第8旅,并从朝鲜调第20师司令部、混成第38旅、重轰炸飞行中队以增援关东军。

12月28日,第2师主力渡过辽河进攻锦州;12月30日,混成第39旅进攻打虎山(今大虎山)。

1932年1月3日,第20师司令部率混成第38旅占领锦州。

驻锦州的东北军第

【第12句】:第20旅和骑兵第3旅已奉命撤退至河北滦东地区和热河。

1月28日关东军第3旅由长春向哈尔滨进犯,同时从辽西地区调第2师增援。

当时为了转移国际社会对满洲的关注,日本在国际大城市上海挑起事端,引发了一·二八事变。

1月31日,依兰镇守使兼第24旅旅长李杜率吉林自卫军进行哈尔滨保卫战。

激战五天,自卫军伤亡惨重,撤往宾县。

2月5日,日军攻陷哈尔滨。

  由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整个东北三省100万平方公里的大好河山和3000万同胞陷于日寇铁蹄的蹂躏之下。

  

【第5句】:满洲国成立  由于受到了国际舆论的普遍谴责,关东军不敢悍然武力占领满洲全境,因此考虑建立傀儡政权。

当时担任特务机关负责人的土肥原贤二大佐游说了已经退位的清朝末代皇帝溥仪。

当时关东军以复兴满清为条件,说服溥仪回到东北。

11月10日,溥仪从天津出发,11月13日到达营口,最后停留在驻守旅顺的日本军营内。

  1932年3月1日,日本扶植的满洲国正式成立。

溥仪担任国家元首,首都定在「新京」(现在的长春),年号定为「大同」。

上述宣言都在东北行政委员会委员长张景惠的公馆发表。

国际联盟强烈谴责日本政府的行为,并不承认满洲国政府的合法性。

日本表示抗议并且脱离国际联盟。

  3月9日,溥仪登基仪式在新京举行。

  1932年9月15日,日本与伪满洲国签订《日满议定书》,满洲国承认日本的既得权益,并允许关东军在满洲国内驻军。

  各方反应  

【第1句】:国民政府  

【第1句】:外交努力  9月19日,中国驻国际联盟的全权代表施肇基向国联报告事件,请国联主持公道;  9月19日,中国外交部长王正廷向日本公使重光葵提出严重抗议;  9月21日,施肇基正式向国联提出申诉;  9月23日,中国政府就此事照会美国政府,希望对方「深切关怀」。

  

【第2句】:不抵抗政策  1991年其重获自由后,张学良在各种场合多次承认“不抵抗”的决策完全是其一人所为。

与蒋介石无关。

  尽管日本在万宝山事件和中村事件多次挑衅,张学良仍于9月6日致电东北军参谋长荣臻及东北三省政务委员会:“现在日方对我外交渐趋积极,应付一切,极宜力求稳慎,对于日人无论其如何寻事,我方务须万方容忍,不可与之反抗,致酿事端。

希迅即密电各属,切实注意为要。

”  在九一八事变中,张学良落下了“不抵抗将军”的评价。

然而对于张学良的不抵抗行为,后来逐渐评价为:他错误判断日军目的,若其知道日军并非“寻事”,而是要吞并东北。

作为东北少帅,他不至于会将东北拱手让给日本。

张学良1990年接受日本国营电视台采访时,表示他当时认为「战争不合乎日本政府的利益,日本政府应会约束关东军」。

  

【第2句】:中国共产党  9月20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发表《为日本帝国主义强暴占领东三省事件宣言》,谴责日军侵略。

  9月22日,中共中央通过《关于日本帝国主义强占满洲事变的决议》,向全党指出:“立刻发动与组织广大工农群众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占领满洲”是党的中心任务,特别在满洲应组织武装力量,“直接给日本帝国主义以严重打击”,并连续多次发表宣言,作出决议,声讨日本法西斯的侵略罪行,揭露蒋介石国民党的反动政策,号召全国人民奋起抗击日本侵略者,以民族革命战争,驱逐日本侵略者出中国,以求中华民族的彻底解放和独立。

  在中国共产党的号召和一些地方党组织的领导下,全国人民掀起了空前规模的抗日救国高潮,北平、上海、南京、天津、杭州、武汉、太原、广州、济南、福州等地的大中学生和市民纷纷集会游行,通电抗日救国,并结队赴南京请愿、示威,要求政府出兵抗日。

  

【第3句】:日本政府  

【第1句】:内阁不扩大方针  1931年9月19日,日本政府召开紧急内阁会议。

南次郎陆军大臣强调这是关东军的自卫行动,但是币原喜重郎外务大臣(男爵)怀疑这是关东军的阴谋,并且试图通过外交手段解决这次事端。

9月24日,内阁会议决定了「不将事态进一步扩大」的方针。

然而关东军无视政府的决定,以自卫为名,不断扩大战线。

  

【第2句】:若槻礼次郎内阁总辞  12月11日,若槻礼次郎内阁总辞。

次日,犬养毅任首相兼外相,荒木贞夫任陆军大臣。

  6五一五事件  1932年3月12日,犬养毅内阁作出决定“满蒙市从中国本土分离独立的统治地域,今后,(日本将)帮助其建立国家体制。

”事实上,日本政府在这次事件上被动地被独断专行的关东军制约。

(同年日本爆发五・一五事件,犬养毅被暗杀。

)  

【第4句】:国际社会  国际联盟及李顿调查团  国际联盟派出调查团调查事变始末。

1932年10月2日,该调查团发表李顿报告,指出日本发动的事变是侵略中国的行为。

由于国联拒绝承认满洲国为独立国家,令日本撤出国联。

调查团在事变后一年多后才发表报告,诚然是为时已晚——日本不理会国联的谴责,继续侵略行动。

  我国驻英公使郭泰祺在国联特会上演说,反对国联对中国问题不顾多数国家的反对,仅秉英、法两国之意旨草拟袒日报告书。

  

【第5句】:美国  1932年1月7日,美国国务卿亨利·史汀生向日本和中国发表照会,宣布日本对满洲的侵略是对中国领土内政的干涉,违反了凡尔赛和约,因此美国政府对此不予承认。

这被称为“史汀生主义”。

中国和当时欧洲各国对此都普遍表示赞同,但是日本却无视这一通告。

  美国对“九·一八”事变的反应,经历了一个由消极观望,到与国联合作,再到“不承认主义”的过程,总的趋势是朝着逐渐强硬的方向发展。

但由于美国没有采取强有力的实质性行动,美国的反应对日本的遏制是软弱无力的。

  民间运动  东北抗日联军  ⑴游行集会  9月28日,北平20万人举行抗日救国大会,要求对日宣战,收复失地。

  9月28日,南京、上海的二千多学生请愿,冲击国民政府外交部。

外交部长王正廷被学生打伤,后被迫辞职。

  ⑵抵制日货运动  1931年7月,由于万宝山事件,日本煽动朝鲜排华反华,中国国内再次爆发抵制日货运动;九一八事变后,运动愈演愈烈。

  事变思考  1931年的9月18日,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了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

这场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空前的灾难和损失,也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历史血鉴。

今天,面对第76个“九一八”,勿忘国耻,我们思考的应当更多、更深。

  其一,勿忘国耻当思国运。

走进沈阳市“九一八”历史博物馆,让人深思再三的莫过于“国运”二字。

从高耸的残历碑到蜿蜒的展厅,如同是用一串串“难”字勾画出的国难图,国家的灾难、民族的苦难、抗争的磨难……抚今追昔,百感化作一念:当苦日子离去的时间越久远,当富日子光临的越急匆,我们心系国家、民族的命运,如何才能让国耻一去不复返

历史实践告诉我们,国家与民族的兴衰成败,需要全国人民的人心支撑,而要把十三亿人的力量凝集起来,惟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其二,勿忘国耻当思发展。

76年前,我国经济落后也是造成国门洞开、生灵涂炭的一个重要原因。

看昨天知国耻,看今天想国兴,看明天盼国强。

只有致力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为了不再做“弱肉”,不再被“强食”,我们必须励精图治、奋发图强,以科学发展来大踏步地向前追赶。

我们要清醒地看到,我国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不发达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我国经济总体规模虽然比较大,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还排在世界100位之后。

面对现实,倍感发展之急迫,不思发展就如同当年的不抵抗,有发展才谈得上民族尊严,才能在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中,使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真正巍峨挺立。

  其三,勿忘国耻当思忧患。

古往今来,我们的民族不乏“忧论”:忧国忧民、居安思危、先忧后乐、进亦忧退亦忧,等等。

忧,具有很重要的道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然而,这个道理,似乎没有“直奔主题”,没有“坐落”到目的上——忧患是为了图强,而图强又必须先进。

如今,我国人民先进意识大大增强,国家也正在欣欣向荣地强大起来。

这是个大醒、大幸。

然而,世界风云变幻,“落后就要挨打”还将是一个长久而严酷的现实。

因此,面对76年后的“九一八”,正如中央领导同志指出,“居安思危”应成为我们须臾不可忘却的忧患意识。

  史路迢迢,多有一鉴:“兢兢以强,迤迤乃亡”;“盛世不怠,奋发图强”。

惟有人人不怠,才有举国不怠;惟有举国不怠,我们民族才能长盛不衰,明天才会更加美好。

  策动人员  “九一八”事变的策动者及其结局  1931年9月18日,盘踞在我国东北境内的日本关东军精心策划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拉开了日本侵华战争的序幕。

板垣征四郎、石原莞尔、土肥原贤二,是“九一八”事变的直接策划者和实施者。

  坂垣征四郎被称为关东军的“大刀”。

他1916年从日本陆军大学毕业后,任陆军参谋本部中国课课员,1919年任中国驻军参谋,之后任云南、汉口等处日军特务机关长,1929年任关东军高级参谋。

1930年6月,坂垣征四郎在与石原莞尔进行了多次密谋后,组织了横跨中国东北三省的“参谋旅行”。

“参谋旅行”是他们策划“九一八”事变的前哨战。

他们在哈尔滨、锦州、旅顺等地制定了日军在这些地区作战的攻防战略,在“旅行”中提出了日本占领满蒙的计划,并称,“在对俄作战上,满蒙是主要战场,在对美作战上,满蒙是补给的源泉。

实际上,满蒙在对美、俄、中的作战上,都有最大的关系”。

  石原莞尔被称为关东军的“大脑”。

1918年,他以全校第二名的总成绩毕业于日本陆军大学,当时曾有人评价说,石原莞尔的头脑是陆军大学“有史以来第一的头脑”。

1922年,他留学德国,研究过拿破仑军事思想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史,但他的全部兴趣和爱好,都集中在如何完成日本的侵略扩张方面。

1928年10月,他由日本陆军大学教官调任关东军作战参谋,与坂垣征四郎、土肥原贤二形成团伙,策划发动了“九一八”事变。

  土肥原贤二是日军中的“中国通”。

他1912年从日本陆军大学毕业后,任职于日本陆军参谋本部,随即被派往中国,开始了长达30年的特务生涯。

他能讲一口流利的北京话,还会讲几种中国方言,1930年任天津特务机关长,“九一八” 事变前30天,他调任沈阳特务机关长。

虽然“九一八”事变发生时,他不在沈阳,但由他主持的土肥原特务机关却是发动事变的中心。

事变发生后3天,土肥原贤二即从东京返回,就任沈阳市市长。

  “九一八”事变后,坂垣征四郎任沈阳特务机关长、伪满洲国军政最高顾问,1936年任关东军参谋长,并在1937年以日军第五师团长的身份率日军入侵中国华北。

战后,他被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定为甲级战犯,并于1948年12月23日被处以绞刑。

  事变后,石原莞尔被任命为关东军副参谋长,后升任日本陆军中将。

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后,石原莞尔见风使舵、混淆视听,逃脱了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审判。

1949年8月15日,他因膀胱癌病死家中,终年60岁。

  “九一八”事变后,土肥原贤二还参与策划了一系列侵略中国的阴谋事件,如“华北自治”、扶植汪精卫伪政权、“张北事件”“七七”事变等。

日本战败投降后,土肥原贤二被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定为甲级战犯,并处以绞刑。

  1931年日军为取得更大利益,于当年9月18日突然对东北军发动攻击。

在不抵抗命令下,东北军撤出东北,日本策划伪满州国成立,从此东北民众开始了日军统治的14年悲惨生涯。

抗战胜利后,每年的9月18日被中国人视为国耻日

65590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