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活动猜猜这是谁教案
设计意图:
猜谜语是培养孩子观察力、想象力、语言表达等多方面能力的游戏活动。猜测时的积极探索、猜对后的欣喜,小小的`游戏隐藏着大大的教育智慧,而根据幼儿熟悉的人事物学习创编谜语,这是对大班幼儿逻辑思维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的又一提升。因此,根据儿歌《动物猜谜歌》我设计了大班的语言活动《猜猜这是谁》,从认识谜语、知道谜面创编的特点、尝试创编谜语,层层深入,让孩子们在不断的观察、探索、思考、表达表现中发展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目标:
【第1句】:在猜谜游戏中,感受谜语的特点,并尝试根据儿歌形式大胆创编新的谜语。。
【第2句】:通过观察,能发现并表现人事物的基本特征,体验设计谜语和猜谜的乐趣。
活动准备:
空白格子底板若干、勾线笔、动物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第1句】:玩猜谜游戏
【第1句】:教师讲述谜面,引导幼儿猜测是什么?
【第2句】:出示谜语板,边讲述边进行简笔绘画,引导幼儿猜测谜底。
【第2句】:探索谜语里的秘密
【第1句】:观察谜语板,引导幼儿回忆讲述:刚才的谜语中谜面有几句话?你还记得是什么吗?
【第2句】:师幼探索谜语的特点
【第2句】:出示动物图片,请幼儿尝试根据谜语板仿编谜语
【第2句】:提供多种动物图片,幼儿小组合作,选择一种动物,尝试根据谜语板,仿编谜语,其他幼儿猜测。
【第3句】:互动游戏:猜猜这是谁
【第1句】:教师现场创编谜面,请幼儿猜测是班级里的谁?
【第2句】:巩固谜语创编的规律。
【第3句】:幼儿小组合作,选择现场的一位同伴或成人进行谜面的创编。
【第4句】:集体交流,四组依次展示创编的谜面,集体猜测。
四:尾声
【第1句】:探索谜语板上最后两格的秘密。
【第2句】:展示幼儿创编的谜语,编成一首谜语歌。
【第3句】:教师小结
小班活动教案:猜猜这是谁
活动目标:
通过游戏的方式,认识同伴
活动准备:
小手帕一条
活动过程:
【第1句】:全体小班幼儿围成一个大圆圈。
【第2句】:老师在演示游戏的玩法:老师用手帕蒙住自己的脸,然后双手伸开摸宝宝,接着,猜猜摸到的宝宝的名字,如果叫不出宝宝的名字,就让被摸到的宝宝介绍自己的名字。
【第3句】:宝宝游戏:宝宝按照老师刚才演示的游戏玩法进行游戏。老师及时提醒宝宝注意安全。宝宝如果说错了名字,老师在一旁给予提醒和鼓励。
【第4句】:游戏结束,教师引导幼儿:文案自己认识了哪几个朋友啊?
活动反思:
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幼儿自己介绍自己的.名字,使幼儿对之产生一定的兴趣,孩子在这次活动中也很投入,有好多幼儿都争先恐后。在活动中,有些幼儿能清楚、响亮、准确地说出自己的名字,如钟鸣、杨洋、沈静雯等,但有少数幼儿表达不清楚,甚至不能准确地说出自己的姓名。有些幼儿胆子比较小,所以话到嘴边又不感说出来。通过这次活动,老师对全班幼儿有了初步的了解,对一些胆子较小的幼儿给予鼓励、帮助,多让他们在集体中表现自己。同时,教育一些胆子大、表达能力强的幼儿,帮助胆子小、表达能力差的孩子,缩小两极分化的差距,使全班幼儿共同进步。
《猜猜这是谁的包》中班教案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猜猜这是谁的包》中班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猜猜这是谁的包》中班教案1
【活动设计】
谈起包包,孩子们都不陌生,有自己背的书包,还见到过爸爸妈妈上班时,也会带着包包。自己的小书包和爸妈的大包有什么不一样呢?里面装的东西是一样的吗?通过看看猜猜,孩子们会了解原来不同的人会使用不同的包,不同的职业也会使用不同的包包,包里面的东西也都不一样。由此活动引发孩子们对周围事物的关注,对周围人们生活、活动的关注,从而了解一些常见社会成员的工作及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体验他们工作的辛苦,产生尊敬之情。
【活动目标】
【第1句】:了解不同职业的人员会使用不同的用具。
【第2句】:根据情景选择物品,尝试与相应的包进行匹配。
【第3句】:引导幼儿快乐的参与游戏,认真遵守游戏规则。
【第4句】: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活动准备】
ppt课件
【活动过程】
【第1句】:认识包
价值分析:引起幼儿学习兴趣,激发幼儿开动脑筋。
【第1句】:爸爸妈妈的包:爸爸妈妈上班去的时候,包里可能会有些什么东西?(交通卡、眼镜等)
【第2句】:婴儿包: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包呢?和爸爸妈妈的包相比有什么不同?这里面放的是谁用的.东西?(都是婴儿用的东西)
【第2句】:重点:不同职业人员的包
价值分析:幼儿了解不同职业的人员会使用不同的用具。
【第1句】:观察三种特殊的包:医药包、邮递包、理发工具包。这些是什么包啊?
【第2句】:对照图片看一看,不同的包里会放什么?
医药包:针筒、药、棉球;
邮政包:信、报纸、广告、收费通知
理发工具包:梳子、剪刀、围布
【第3句】:这些东西有什么用呢?(医药包里的针筒可以给病人打针,理发师的剪刀和梳子是给客人剪头发的时候用的……)
【第3句】:情景讨论
价值分析:根据情景选择物品,尝试与相应的包进行匹配。
【第1句】:谁会用到这些包?给他们和使用它们的主人配配对。
【第2句】:一起来学做一回医生、邮递员、理发师。
【教学反思】
通过看看猜猜,孩子们会了解原来不同的人会使用不同的包,不同的职业也会使用不同的包包,包里面的东西也都不一样。由此活动引发孩子们对周围事物的关注
《猜猜这是谁的包》中班教案2
教学目标:
【第1句】:了解不同职业的人员会使用不同的用具。
【第2句】:根据情境选择物品,尝试与相应的包进行匹配。
【第3句】: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的相互配合。
【第4句】:激发了幼儿对包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教学准备:
认知准备:认识邮递员、医生、理发师等职业装扮
材料准备:医药包、邮政报、理发工具包及相关物品
教学过程:
【第1句】:爸爸妈妈的包
【第1句】:展示各种各样的包包
【第2句】:讨论:爸爸妈妈去上班,包里会放些什么?
小结:爸爸妈妈包里的东西都很有用,所以我们不能随便翻动、拿走。
【第2句】:不同职业人员的包
【第1句】:观察三种特殊的包:医药包、邮递包、理发工具包
提问:包里可能有些什么?
【第2句】:匹配包与工具
医药包:针筒、药水、纱布、棉球、钳子等
邮政包:信、杂志、广告、报纸等
理发工具包:梳子、剪子、剃刀、推刀等
提问:猜猜包的主人是谁
【第3句】:整理工具包
【第1句】:幼儿分组进行整理比赛,将不同的工具装进不同的包里。
【第2句】:此游戏延伸到个别化学习活动中。
大班语言看图活动教案
导语:、能仔细观察图片中角色的表情、动态,并根据图片提供的线索,展开合理的想象,编出不同的情节。以下小编为大家介绍大班语言看图活动教案文章,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大班语言看图活动教案1
活动目的:
【第1句】:培养幼儿养成认真观察的习惯,能用流畅的语句讲述故事。学习词:连忙拐棍词组:边跑边喊
【第2句】:了解照相机的用途。
活动准备:
图片照相机
活动过程:
【第1句】:教师出示照相机,请小朋友说一说有什么样的用途,从而引出本次活动的内容:“有一个小朋友,他可喜欢照相了,可是在他的爸爸给他照相的时候,他却跑开了,怎么回事呢?我们来看一看。”
【第2句】:出示图片一,请幼儿仔细观察,看一看图片上有什么人,发生了什么事情,要求幼儿用流利的语言来表述。
【第3句】:出示图片二,请幼儿想一想:小军为什么会跑开了,请小朋友想象一下,小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他是怎么做的?
【第4句】:出示图片三,提问:小军想出了什么办法帮助小妹妹取得皮球的?爸爸看到小军想办法帮助小妹妹取皮球,连忙怎样?爸爸为什么给小军照这张像?
【第5句】:请幼儿将整个故事连贯的讲述出来,可以请讲得比较好的幼儿到前面来给小朋友讲述这个故事。
【第6句】:思考:你从中知道了什么,懂得了什么样的道理,小军做得对吗?我们应该像他学习吗?
延伸活动:给小朋友照相。
大班语言看图活动教案2
活动目标
【第1句】:能仔细观察图片中角色的表情、动态,并根据图片提供的线索,展开合理的想象,编出不同的情节。
【第2句】:能用恰当的词句,描述出角色的心理活动与语言。
【第3句】:能用完整、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并愿意与同伴分享。
活动准备
【第1句】:教师用大图片三幅、对话框三个。
【第2句】:两个幼儿一份讲述图片。
【第3句】:提前录好“啊!”、“哈哈,太棒了!”、“哎吆!”的声音。
【第4句】:提前认识、理解“对话框”的含义。
活动过程
【第1句】:谈话引入,逐一出示图片【第1句】:【第3句】:2请幼儿观察、讲述。
【第1句】:出示第一幅图片,请幼儿观察。
“这是在什么地方?”鼓励幼儿用不同的词汇形容看到的背景图。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大老虎是怎样的?从哪里看出来的?它见到小兔子会怎么说?小兔子是怎样做的?心情是怎样的?从哪里看出来的?会怎么说?
【第2句】:出示第三幅图片,请幼儿观察。
※最后怎样了?老虎吃掉小兔子了吗?
※谁帮助的它?怎样帮助的?
※大象的表情是怎样的?会怎么说?老虎的表情是怎样的?又会怎么说?小兔子呢,他的表情是怎样的?它会怎么说?大象是怎样知道老虎要吃小兔子的?小兔子是怎样到河对岸的?
◎引导幼儿想象并说出兔子请大象帮忙时会怎么说?
◎鼓励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想出各种可能。
【第3句】:出示第二幅图片,请幼儿观察。
※大象像什么?小兔子是怎样过大象桥的?老虎是怎样想的?心情会是怎样的?从哪里看出来的?会怎么说?小兔子会怎么说?
【第2句】:以对话框的形式,帮助幼儿进一步了解图片中各角色的心理变化。
【第1句】:出示对话框,知道对话框放在谁那里,就是谁在讲话。
【第2句】:请幼儿分别听“啊”、“哈哈,太棒了!”、“哎吆!”的声音,请幼儿说一说是第几幅的、谁讲的?为什么?是怎么说的?
【第3句】:请幼儿根据自己对图片的理解,完整讲故事。
【第1句】:教师提出讲述要求:在什么地方?发生了一件什么样的事?是怎么说的?是谁、怎样救的它们?最后怎样了?给故事起名字。
【第2句】:请幼儿两人一组用小图片互相讲故事。
【第3句】:请一至两名幼儿讲故事。
【第4句】:老师完整讲故事。
【第4句】:自然结束。
上一篇:程咬金的三个台词汇编80条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