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观沧海》现实解读
引导语:《观沧海》这一组诗,是曹操诗作中的重要篇章,也是中国诗歌史上的杰作。今天我们对《观沧海》进行现实解读。
观沧海的现实解读带着胜利的喜悦与豪情,曹操登上了雄奇险峭的碣石山。秋风习习,松涛阵阵。放眼望去天空辽阔,水天相接,烟波浩渺。近处,山岛、树木、水草满目苍翠,清新怡人。此情此景,与曹操激情澎湃的心情产生了共鸣,一首响彻千古的诗篇产生了。
《观沧海》一诗描绘的景象仿佛就在眼前,真实可见。但许多研究者解读不一,尤其是对曹操“东临”之碣石究竟在何处,有各种各样的争论。
我不知道这些争论者是否曾经来到碣石山亲身体验或考察,也不知道他们是否对《观沧海》一诗的诗句和意境进行过深入的研究。看那些争论文章时,觉得真是漏洞百出。究其原因不外有以下几种:一是标新立异,追求轰动效应,罔顾历史真实。二是谋求地方利益,不惜对历史文献断章取义,歪曲史实。三是钻入故纸堆里,查遗找缺,捡纰拾漏,而不注重实地考察,拼凑一些古人的“布头”做出的“衣服”注定不伦不类。其实只要金秋时节登上昌黎城北的碣石山,眼前展现的景象与《观沧海》逐句比较,就会让人恍然大悟——曹操东临之碣石不在别处,非这里莫属。
笔者是土生土长的昌黎人,多次在各种季节登上碣石山,对《观沧海》中的景象有亲身感受。也对这片土地有深入的了解。结合自己的认识和思考谈一下见解,仅供参考。
㈠、碣石山的地理地貌概况。
碣石山海拔高度630多米。距海岸线是五公里左右。乃燕山山脉的余脉,非常特别的是,燕山山脉的走向大致是东西向的,而碣石群峰却是南北(稍偏西南)向的,远远看去,像一队奔驰的骏马从燕山大本营一路冲来,也许是看到了前面有大海挡路,到昌黎县城这儿戛然而止,顿时凝固在那里,统帅是位高大威武的将军,他就凝固在了群峰中间,成为了挺拔险峻的碣石主峰仙台顶。而当你乘渔船出海,走上几海里回头看时,陆地不见了,但碣石山还清晰可见,它又像一艘破浪远航的巨船在苍天与大海之间航行。然而它却是静止的,几千年来,为海上航行的人指示着方向。碣石群峰千姿百态、层峦叠嶂、峰峰险峭。山下平原平坦肥沃、四季分明、阳光充足、降水适中,适合多种植物生长。
㈡、《观沧海》诗中的景物与碣石山景物完全吻合。
从“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句可以解读其言外之意,应该是碣石山并不矗立海边,而离海边有一段距离。如果碣石就在海边,何用强调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直接站在海岸就可以观海了。接下来“水何澹澹,山岛竦峙。”这应该是上午的景象,因为曹操登上碣石山顿觉视野开阔,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水光山色。水何澹澹,是指水面辽阔,水波荡漾,此时太阳应该在东南上方的位置,阳光直射海面,海面上荡漾着粼粼的波光。没有风,海水基本是平静的。
据有关资料记载,东汉时期,昌黎沿海海岸线要比现在的海岸线靠西五公里左右,如果属实,碣石山距海边的距离大约应在十二公里左右。笔者没有证据去考证这一说法,但因老家住在大蒲河镇焦庄村,是昌黎沿海距海边最近的一个村,仅【第1句】:5公里,我就在那里生活工作了四十多年。就我对那里的地理地貌熟知情况认为,很久以前,那里曾经是海底或潮间带。
其原因是,我们村的周围,全是海水浸泡过的盐碱地,六十年代修通洋河灌渠引水种植水稻,之前什么农作物都长不好,有很多地方甚至盐草都不长,表面长一层盐皮或白色的碱,这种地方叫“咸盐滩”,我们村东就是大片的咸盐滩。我小的时候,家家户户每年都要在咸盐滩上刮盐土,然后淋成盐水,再用火熬成雪白的细盐以供食用。现在昌黎和抚宁交界的两个苏鐣子村,就是古代烧盐的地方。“鐣子”就是熬盐用的大锅。沿海地区以前建房的房顶没有用瓦的,全都是平房,房顶上用“碱土”作“防水”,这种土是在咸盐滩上挖出来的,颜色是灰褐色,里边掺杂着白色的贝壳,这种土经踩实晒干后很坚硬,不渗水。应该是海底沉积层。
里边的贝壳是圆形的,壳儿很厚,有完整的,也有破碎的。这种圆形白色厚壳的贝类类似乐亭县以南海域的青蛤,又不完全相似,现在的海里已经没有这样的品种了,应该是古代的。这就说明,很久以前这里就是海底,现在的海岸线是后来地面上升退下去的。如果一千八百年前的海岸线确实是在现在的海岸线西5公里范围内,那么,曹操观沧海时见到的大海的.景色比现在的要真切而壮阔的多。不过,沧海桑田、地质变迁是漫长的过程,千百年仅是短暂的一瞬。有些地质事件无可考,无充足的证据,不可妄论。
“山岛竦峙”的景象在碣石观海的场景中也是现实存在的。
站在碣石山上,从“水何澹澹”的海面将目光收回,就会看到“山岛竦峙”的景象。碣石山余脉分布在主峰东西两侧,可谓群山环绕。西面是凤凰山脉,东侧则有五峰山、香山、桃花山、晾甲山、小东山、野湖山、樵夫山村南北的绵延数十里的小山脉等有近百座,这些山峰,虽然不高(海拔二三百米)亦皆挺拔险峻,姿态各异又表理相同。相互之间,竦峙呼应,形同兄弟,近则咫尺之间,远则十几里之内。有些距海岸很近,当时周边多沿海湿地,淡水湖泊坑塘较多,在碣石山上看去是山似岛,再往远处望去,北戴河莲蓬山清晰可见,如在近前,更似海岛一般。而北方的燕山东部群峰也可尽收眼底。山岛竦峙之景,至今应未曾改变,但水的相应减少海面的退却,可能岛的概念受到了影响,而山则依然如故。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更拉近了眼前的景象。
这一句诗是两个层次,“树木”和“百草”不是混合的,而是相连的两个区域。碣石山下土地肥沃,半山腰及山脚的坡地最适合各种树木的生长,有的山上全被树木覆盖。如今是久负盛名的花果之乡、葡萄之乡,当年肯定是苍松翠柏、乔木灌木杂树丛生,极其繁茂。再往远处,就是沿海湿地,大片的水草青碧连天,尤其是蒲草和芦苇用“丰茂”描述甚为恰当,上世纪八十年代未开发之前昌黎沿海还部分保有这样的景象。如今水的减少、天然湿地被开垦为稻田、养虾场或搞起各类建筑等使湿地大量减少,大面积的蒲草芦苇及其他水草越来越少了。从地名上也能看得出沿海湿地的面貌,比如葛条港(读音jiang)大蒲河、小蒲河、草场庄、茂道庄等等。这些村庄建村大约在明朝中期,从村名上看,是低洼多水长满蒲草、茅草的地方。而阳历十月份,正是这些水草成熟茂盛的时节。近代如此,1800年前“百草丰茂”的景象就不言而喻了。
俄而,秋风乍起,登山者汗迹未消,顿觉寒意阵阵,“秋风萧瑟”之感浸透肌骨。碣石山的十月(公历)是秋分、寒露时节,暑寒交替,山下秋风送爽,山上秋风萧瑟,这与季节特征十分吻合。而这种萧瑟之感,非在高山之巅是很难顿然感觉得到的。
风起潮涌,景色陡变。在休息于或沉浸于天高海阔、满目苍翠的景色之后,再看大海,“水何澹澹”的宁静浩淼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更为壮观的“洪波涌起”的景象,巨浪翻滚、惊涛拍岸,一浪紧接一浪,如万马奔腾,千军呐喊。这正是曹操人生境界在大自然中的形象展现,也是大海多维的性格及巨大能量与曹操独特个性的高度共鸣。
进而,诗人的审美开始升华:“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两句诗,已非现实景象,而是来自于与现实景象产生了强烈共鸣的主观情感。诗人瞬间灵感迸发,思维的触角超越了山海草木真实的自然景观,而是在广阔宇宙遨游,联想到日月星辰升落于大海的壮丽辉煌与建立丰功伟业、彪炳青史的壮志豪情浑然一体,遂有大气磅礴、时空交错、前后协咏的诗句喷涌而出。使全诗一转对自然景象描写的平淡,而呈现了出神入化的超凡震撼力和感染力。这如果不是站在高山之巅,头顶蓝天,俯瞰大海如君临天下,是不会召唤出诗人如此气吞山河的情感的。更不会感染后世近两千年而不衰。也不会让当今一位更伟大的人物,望着秦皇岛外的滔天白浪感叹:“······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了。
曹操《观沧海》解读
《观沧海》无疑是寓情于景的佳作。于是就想是否能拿这个做点文章。因为这首诗歌对比这一课中的其他三首诗歌而言似乎所有的文字都是在写景(除了最后两句合时而作的文案外)没有直接抒发情感的文案,但我们只是一般文学作品中除了说明文或一些新闻类型的特殊文体外,都会有作者的情感直接或间接的在字里行间表露出来,那在这首诗歌里,作者把情感隐藏在了哪里?(景物里)特别是诗歌中重点写到的(沧海)里。(寓情于景)
让孩子们找出诗歌中提到沧海的文案:水何澹澹、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匆匆远行的日月,就好像出自大海之中,灿烂无比的满天繁星,就好像出自大海间)(写了海的一望无际、波澜壮阔、气势磅礴)而后再进一步让孩子们在这四个文案中找到实写沧海的文案。(水何澹澹、洪波涌起)为何认为另外两个文案是虚写呢?(若:好像)(夸张)作者虚写这两个文案有何用意?(创造一个极其开阔的意境,同时写出了大海那种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大气)题目是观沧海,也就是看海,那这几个文案已经把海看好了,为何还要写碣石山上的树木、百草呢?(动静结合、写出了岛上的勃勃的生机,和大海的波澜壮阔相映成趣)通过这几个不断步步深入的问题,孩子们对诗歌的景色描写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同时那种开阔的、生机勃勃的意境已经开始走进了他们的心里。此时就需要引导孩子们如何在景中悟情,而这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此时可以欲擒故纵的.提这么一个问题:看来整首诗都还是在写景何处有情?这时需要教师出示写作背景,这也是让他们能体会景中有情的一个最好的垫脚石。(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五月曹操率兵讨伐乌桓;八月即大获全胜;九月,班师凯旋。归途中经过碣石山,诗人登山观海,看到了雄伟壮观的沧海景象,触景生情,于是就写下了这首名传千古的佳作《观沧海》。)有了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孩子们你觉得这些景色里面有作者的情在里面吗?如果有那又是传达一种怎样的情感呢?(诗中写山岛的盎然生机,寄托了他的昂扬斗志;写沧海的波澜壮阔,表达了他豪迈乐观、勇往直前地进取精神;写沧海吞吐日月,展示了他胸襟博大、气吞山河的气魄)
“诗言志”,诗人写沧海,抒发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这种感情在诗歌中没有直接的表露,而是蕴藏在对景物的描写中,全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字里行间洋溢着饱满的激情。诗歌讲到这里,此时我们也能明白曹操在《煮酒论英雄》中说的关于英雄的见解。“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也。”——曹操,而这样的胸怀大志在诗歌的"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中已经显露无疑。沈德潜在《古诗源》中评论此诗“有吞吐宇宙““时露霸气”,而这也正是曹操的精髓所在。他的那种霸气、那种豪情壮志在他的文学作品中一览无遗。
正如易中天评价曹操一样:曹操,最受肯定的是他的才略,最受指责的是他的人品,最有争议的是他的历史功过,最没有争议的是他的文学成就!
曹操观沧海
观沧海古诗赏析
【注释】
①临:登上,有游览的意思。
②碣石:山名。碣石山,在现在河北省昌黎县的碣石山。公元207年秋天,曹操征乌桓时经过与此。
③何:多么
④澹澹:水波摇荡的样子。
⑤竦峙:高高耸挺立。竦通“耸”,高。峙:挺立。
⑦星汉:银河。
⑧幸:庆幸。
⑨幸甚至哉:庆幸得很,好极了。
⑩咏志:即表达心志。
【译文】
登上高高的碣石山,来眺望苍茫的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波汹涌澎湃,山岛高高的挺立在水中。(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山岛上有丛生的树木,各种各样的奇花异草生长的很茂盛。(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水面上吹起萧瑟的秋风,水中涌起了水花波浪。(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雄伟的太阳和皎洁的月亮,好像在大海里升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灿烂的银河,好像出自大海里。(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里用了互文的手法)
我觉得十分庆幸,能用这首诗歌来抒发自己的感情。(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赏析】
《观沧海》这首诗,从字面看,海水、山岛、草木、秋风,乃至日月星汉,全是眼前景物,这样纯写自然景物的诗歌,在我国文学史上,曹操以前似还不曾有过。它不但通篇写景,而且独具一格,堪称中国山水诗的最早佳作,特别受到文学史家的厚爱。这首诗写秋天的大海,能够一洗悲秋的感伤情调,写得沉雄健爽,气象壮阔,这与曹操的气度、品格乃至美学情趣都是紧密相关的。
在这首诗中,景和情是紧密结合着的。作者通过写沧海,抒发了他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但这种感情在诗中没有直接表露,而是把它蕴藏在对景物的描写当中,寓情于景中,句句写景,又是句句抒情。“水何”六句虽然是在描绘生气勃勃的大海风光,实际上在歌颂祖国壮丽的山河,透露出作者热爱祖国的感情。目睹祖国山河壮丽的景色,更加激起了诗人要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于是借助丰富的想象,来充分表达这种愿望。作者以沧海自比,通过写大海吞吐宇宙的气势,来表现诗人自己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感情奔放,却很含蓄。“日月”四句是写景的高潮,也是作者感情发展的高潮。宋人敖陶孙说曹诗“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观沧海》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这与一个雄心勃勃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风度是一致的,真是使人读其诗如见其人。
建安十二年(207),曹操率领大军征伐当时东北方的大患乌桓。这是曹操统一北方大业中的一次重要战争。远征途中,他写下了乐府歌辞《步出夏门行》(属于《相和歌·瑟调曲》)。这一组诗包括五个部分,开头为“艳”辞,即序诗,以下各篇分别取诗句命名,依次为《观沧海》、《冬十月》、《河朔寒》(亦作《土不同》)、《龟虽寿》。从音乐曲调上说,五个部分是一个整体,从歌词内容上看,四篇则可以独立成篇。
《观沧海》是这年九月曹操北征乌桓,消灭了袁绍残留部队胜利班师途中登临碣石山时所作。这首四言诗借诗人登山望海所见到的自然景物,描绘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既刻划了高山大海的动人形象,更表达了诗人豪迈乐观的进取精神,是建安时代描写自然景物的名篇,也是我国古典写景诗中出现较早的名作之一。首二句“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写诗人于挥师北伐之际来到碣石山下,登高观海。碣石山原位于今河北省乐亭县西南(一说在今河北省昌黎县西北),汉时还在陆上,面对着渤海,六朝时由于地质变动,沉于海中。诗人登上碣石山,俯视大海,只见的:“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澹澹,水波动荡状。竦峙,岛屿高耸的样子。诗人登高远眺,举目所及只见一望无垠的大海波摇浪涌,海中的岛屿高高矗立。这是多么辽阔、多么壮观的.景象!在历史上,秦始皇、汉武帝都曾东巡至此,刻石观海。如今诗人站在秦皇、汉武游踪所到之处,居高临下,望着水天相连的苍茫大海和海中高耸的岛屿,想到中原地区已经平定,北伐乌桓也已取得决定性胜利,北方统一即将实现,心情该是何等激奋!这时,诗人的目光注视着海上的岛屿,眼前是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树木百草,生长十分繁茂,一阵萧瑟的秋风吹过,海面上涌起滚滚的波涛。尽管萧瑟的秋风给人以悲凉萧杀之感,但是疾风劲草,方显其英雄本色;洪波汹涌,愈见其生命不息!这是对自然环境的真实描绘,也是诗人主观感受的具体写照。曹操在取得一连串的战争胜利之后,他觉得自己的雄图伟业犹如这树木百卉一样,生机勃发,也为这洪波涌起的大海,充满生命的活力。以下,诗人又展开其丰富的想象,进一步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星汉的宏伟气魄和博大胸怀。“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日月的运行好像出没于大海的怀抱之中,灿烂的银河群星好像包孕于大海的母腹之内。请看,这就是大海的气魄,大海的胸怀。真是太壮观、太奇伟了。
《观沧海》一诗全篇写景,其中并无直抒胸臆的感慨之词,但是诵读全诗,仍能令人感到它所深深寄托的诗人的情怀。通过诗人对波涛汹涌、吞吐日月的大海的生动描绘,使我们仿佛看到了曹操奋发进取,立志统一国家的伟大抱负和壮阔胸襟,触摸到了作为一个诗人、政治家、军事家的曹操,在一种典型环境中思想感情的流动。全诗语言质朴,想象丰富,气势磅礴,苍凉悲壮,为历代读者所激赏。沈德潜在《古诗源》中评论此诗“有吞吐宇宙气象”。这是很精当的。
汉代乐府诗一般无标题,“观沧海”这个题目是后人加的。乐府诗原来是可以歌唱的,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和乐时加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
观沧海(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译文
向东进发登上碣石山,得以观赏大海的奇景。海水波涛激荡,海中山岛罗列,高耸挺立。我站在山巅,心中的波涛也像海浪在起伏。周围是葱茏的树木,丰茂的花草,宁静的似在沉思。萧瑟的风声传来了,草木动摇,海上掀起巨浪,在翻卷,在呼啸,似要将宇宙吞没。
大海,多么博大的胸怀啊,日月的升降起落,好像出自大海的胸中;银河里的灿烂群星,也像从大海的怀抱中涌现出来的。啊,庆幸得很,美好无比,让我们尽情歌唱,畅抒心中的情怀。
注释
(1)观:欣赏。
(2)临:登上,有游览的意思。
(3)碣(jié)石:山名。碣石山,在现在河北昌黎。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秋天,曹操征乌桓时经过此地。
(4)沧:通“苍”,青绿色。
(5)海:渤海。
(6)何:多么。
(7)澹澹(dàndàn):水波摇动的样子。
(8)竦峙(sǒngzhì):高高地耸立。竦:通“耸”,高。峙,挺立。
(9)萧瑟(xiāosè):草木被秋风吹的声音。
(10)洪波:汹涌澎湃的波浪。
(11)日月:太阳和月亮。
(12)若:如同.好像是.。
(13)星汉:银河。
(14)幸:庆幸。
(15)甚:极其,很。
(16)至:极点。
(17)哉:语气词。
(18)幸甚至哉(zāi):真是幸运极了。
(19)以:用(歌以咏志)。
(20)志:理想。
(21)歌以咏志:可以用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心志或理想,最后两句与本诗正文没有直接关系,是乐府诗结尾的一种方式,是为了配乐歌唱而加上去的。
(22)咏志:既表达心志。咏:歌吟。
鉴赏
从诗的体裁看,这是一首古体诗;从表达方式看,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这两句话点明“观沧海”的位置:诗人登上碣石山顶,居高临海,视野寥廓,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以下十句描写,概由此拓展而来。“观”字起到统领全篇的作用,体现了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的特点。
前四行诗句描写沧海景象,有动有静,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与“水何澹澹”写的是动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与“山岛竦峙”写的是静景。观沧海选自《乐府诗集》,这是乐府诗《步出夏门行》中的第一章。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是望海初得的大致印象,有点像绘画的轮廓。在这水波“澹澹”的海上,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突兀耸立的山岛,它们点缀在平阔的海面上,使大海显得神奇壮观。这两句写出了大海远景的一般轮廓,下面再层层深入描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前二句具体写竦峙的山岛:虽然已到秋风萧瑟,草木摇落的季节,但岛上树木繁茂,百草丰美,给人诗意盎然之感。后二句则是对“水何澹澹”一句的进一层描写:定神细看,在秋风萧瑟中的海面竟是洪波巨澜,汹涌起伏。这儿,虽是秋天的典型环境,却无半点萧瑟凄凉的悲秋意绪。作者面对萧瑟秋风,极写大海的辽阔壮美:在秋风萧瑟中,大海汹涌澎湃,浩淼接天;山岛高耸挺拔,草木繁茂,没有丝毫凋衰感伤的情调。这种新的境界,新的格调,正反映了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壮志”胸怀。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写出了作者曹操的壮志情怀。前面的描写,是从海的平面去观察的,这四句则联系廓落无垠的宇宙,纵意宕开大笔,将大海的气势和威力凸显在读者面前;茫茫大海与天相接,空蒙浑融;在这雄奇壮丽的大海面前,日、月、星、汉(银河)都显得渺小了,它们的运行,似乎都由大海自由吐纳。在丰富的联想中表现出博大的胸怀、开阔的胸襟、宏大的抱负。暗含一种要像大海容纳万物一样把天下纳入自己掌中的胸襟。诗人在这里描写的大海,既是眼前实景,又融进了自己的想象和夸张,展现出一派吞吐宇宙的宏伟气象,大有“五岳起方寸”的势态。这种“笼盖吞吐气象”是诗人“眼中”景和“胸中”情交融而成的艺术境界。言为心声,如果诗人没有宏伟的政治抱负,没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没有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乐观气度,那是无论如何也写不出这样壮丽的诗境来的。过去有人说曹操诗歌“时露霸气”(沈德潜语),指的就是《观沧海》这类作品。”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这是合乐时的套语,与诗的内容无关。也指出这是乐府唱过的。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开篇点题,交代了观察的方位、地点以及观察的对象。这两句虽然没有直接写到人,但我们仿佛看到了曹操登山望海时的那种勃勃英姿。“碣石”,据《汉书·地理志》载,在丽城(现在河北乐亭)西南,六朝时沉入海里。“观”字统领全篇,是诗的线索,以下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头两句起得很平稳,“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说明自己登上碣石山俯视大海。原来的碣石山在现在河北省乐亭县的西南,面对着渤海。
水何澹澹六句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是写从碣石山往下看沧海的情形。“澹澹”,是形容海水摇摇晃晃的样子;“何”,这里当“多么”讲。“水何澹澹”,写出了大海涌起阵阵波涛,显示了大海的力量和宏伟气象。其中有惊讶,有赞美,正是刚刚登上山顶的第一个印象。“竦峙”,是高耸屹立的样子。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茫茫的大海上碧波万顷,一望无垠,只有脚下的山岛高高地耸立在海心。我们都知道,同样是观海,站在岸边,坐在船头,或者是登上山顶,我们的感受是很不相同的。曹操这时候站在山上,第一眼看到的自然是大海的全景。所以他从大处落墨,着力渲染大海那种苍茫浑然的气势,给人一种坚定倔强的感觉。山岛巍然,一下子就夺去了诗人的注意,所以紧接着就写岛上的景色:“树木丛生,百草丰茂。”充满了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仿佛其中有无限的生趣等待我们去发现。“秋风萧瑟,洪波涌起。”随着一阵萧瑟的风声,突然涌起了滔天的波澜,使人觉得惊叹都有点来不及呢!可是等我们掉转视线,去看那涌起的洪波的时候,诗人却不再描写下去了。
“水何”六句是正面铺写大海。其中真正写大海的只有两句。虽然字数不多,但作者着重抓住了海水的形态变化进行大笔勾画,写出了大海变化万千的特点。“水何澹澹”是写大海在无风情况下水波动荡的样子,而海水一遇到大风,就会立即掀起轩然大波。“洪波涌起”仅四字就逼真地展现出了大海那种波澜壮阔的气势。“涌”字用得尤其出色。从这句描写中,我们不仅看到了大海波涌连天的形态,而且仿佛听到了惊涛拍岸的声音。作者虽写观海,但并不单纯写海。如果只写茫茫无际、波涛汹涌的海水,即使写得再好,也会给人以枯寂之感,所以作者在描写大海时,又插以山岛草木来点染,有了山岛草木的点染烘托,就把大海写得生机勃发,欣欣向荣,使人感觉到,大海不仅浩瀚壮阔,而且美丽多姿。我们试把这几句联起来吟诵一下,就能体会到其中的韵味:茫茫苍苍的大海,波涛起伏,拍打着海岸,山岛耸立,丰茂的草木在萧瑟的秋风中摇曳弄姿,这是多么壮丽的意境,多么美好的图画啊!
日月之行四句
面对这迷人的海上风光,作者展开了丰富奇特的想像。“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运行不息的太阳月亮,星光灿烂的银河,竟都包蕴在这沧海之中,这是何等的气魄啊!这四句是全诗的高潮,作者运用夸张的表现手法,创造了一个极其开阔的意境,给诗歌增添了积极的浪漫主义的色彩。虽然是高度的夸张,但作者还是紧紧抓住了大海气势磅礴这个特征来写,夸张是合情合理的。
诗人丰富的想像,把我们带进了一个更加宏伟的境界:“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寥寥十六个字,就写出了沧海之大,写出了一幅吞吐日月、含孕群星的气派。天连水,水连天,浩浩荡荡无边无际,实在是壮观极了。“星汉”就是天上的银河。这四句诗的意思是:太阳和月亮每天从东方升起来,绕天一周,又向西方落下去,好像从海里升起又落到海里去一样。星光灿烂的银河,斜贯在天空,它那远远的一端垂向大海,就好像发源于沧海一样。太阳、月亮和银河可算是自然界最辉煌、最伟大的形象了,可是诗人觉得它们的运行仍然离不开大海的怀抱,大海就仿佛是日月星辰的母亲一样。这种博大的境界在古人的诗里是并不多见的。也是全诗的高潮。
景情结合的特点
在这首诗中,景和情是紧密结合着的。前面已经表明,作者通过写沧海,抒发了他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这种感情在诗中没有直接表露,而是把它蕴藏在对景物的描写当中。这种抒情方式与其他古代许多写景诗的抒情方式有所不同。古代许多写景抒情诗是情景分写,或上文侧重写景,下文侧重写情。如荆轲《易水歌》上句“风萧萧兮易水寒”,侧重写风水;下句“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写壮士决死的感情。又如杜甫的《登岳阳楼》,上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侧重写景,气魄也很大;而下联“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则侧重写情。《观沧海》完全是把情包含在景中的,寓情于景中。《观沧海》的字里行间都洋溢着饱满的激情。“水何”六句虽然是在描绘生气勃勃的大海风光,实际上在歌颂祖国壮丽的山河,透露出作者热爱祖国的感情。目睹祖国山河壮丽的景色,更加激起了诗人要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于是借助丰富的想像,来充分表达这种愿望。作者以沧海自比,通过写大海吞吐宇宙的气势,来表现诗人自己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感情奔放,却很含蓄。“日月”四句是写景的高潮,也是作者感情发展的高潮。宋人敖陶孙说曹诗“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观沧海》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这与一个雄心勃勃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风度是一致的,真是使人读其诗如见其人。
曹操这首《观沧海》准确生动地描绘出海洋的形象,单纯而又饱满,丰富而不琐细,好像一幅粗线条的炭笔画一样。尤其可贵的是,这首诗不仅仅反映了海洋的形象,同时也赋予它以性格。句句写景,又是句句抒情。既表现了大海,也表现了诗人自己。诗人不满足于对海洋做形似的摹拟,而是通过形象,力求表现海洋那种孕大含深、动荡不安的性格。海,本来是没有生命的,然而在诗人笔下却具有了性格。这样才更真实、更深刻地反映了大海的面貌。
《观沧海》是借景抒情,把眼前的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很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观沧海》的高潮放在诗的末尾,它的感情非常奔放,思想却很含蓄。不但做到了情景交融,而且做到了情理结合、寓情于景。因为它含蓄,所以更有启发性,更能激发我们的想像,更耐人寻味。过去人们称赞曹操的诗深沉饱满、雄健有力,“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从这里可以得到印证。全诗的基调为苍凉慷慨的,这也是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译文
向东进发登上碣石山,得以观赏大海的奇景。海水波涛激荡,海中山岛罗列,高耸挺立。我站在山巅,心中的波涛也像海浪在起伏。周围是葱茏的树木,丰茂的花草,宁静的似在沉思。萧瑟的风声传来了,草木动摇,海上掀起巨浪,在翻卷,在呼啸,似要将宇宙吞没。
大海,多么博大的胸怀啊,日月的升降起落,好像出自大海的胸中;银河里的灿烂群星,也像从大海的`怀抱中涌现出来的。啊,庆幸得很,美好无比,让我们尽情歌唱,畅抒心中的情怀。
注释
(1)观:欣赏。
(2)临:登上,有游览的意思。
(3)碣(jié)石:山名。碣石山,在现在河北昌黎。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秋天,曹操征乌桓时经过此地。
(4)沧:通“苍”,青绿色。
(5)海:渤海。
(6)何:多么。
(7)澹澹(dàndàn):水波摇动的样子。
(8)竦峙(sǒngzhì):高高地耸立。竦:通“耸”,高。峙,挺立。
(9)萧瑟(xiāosè):草木被秋风吹的声音。
(10)洪波:汹涌澎湃的波浪。
(11)日月:太阳和月亮。
(12)若:如同.好像是.。
(13)星汉:银河。
(14)幸:庆幸。
(15)甚:极其,很。
(16)至:极点。
(17)哉:语气词。
(18)幸甚至哉(zāi):真是幸运极了。
(19)以:用(歌以咏志)。
(20)志:理想。
(21)歌以咏志:可以用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心志或理想,最后两句与本诗正文没有直接关系,是乐府诗结尾的一种方式,是为了配乐歌唱而加上去的。
(22)咏志:既表达心志。咏:歌吟。
鉴赏
从诗的体裁看,这是一首古体诗;从表达方式看,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这两句话点明“观沧海”的位置:诗人登上碣石山顶,居高临海,视野寥廓,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以下十句描写,概由此拓展而来。“观”字起到统领全篇的作用,体现了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的特点。
前四行诗句描写沧海景象,有动有静,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与“水何澹澹”写的是动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与“山岛竦峙”写的是静景。观沧海选自《乐府诗集》,这是乐府诗《步出夏门行》中的第一章。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是望海初得的大致印象,有点像绘画的轮廓。在这水波“澹澹”的海上,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突兀耸立的山岛,它们点缀在平阔的海面上,使大海显得神奇壮观。这两句写出了大海远景的一般轮廓,下面再层层深入描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前二句具体写竦峙的山岛:虽然已到秋风萧瑟,草木摇落的季节,但岛上树木繁茂,百草丰美,给人诗意盎然之感。后二句则是对“水何澹澹”一句的进一层描写:定神细看,在秋风萧瑟中的海面竟是洪波巨澜,汹涌起伏。这儿,虽是秋天的典型环境,却无半点萧瑟凄凉的悲秋意绪。作者面对萧瑟秋风,极写大海的辽阔壮美:在秋风萧瑟中,大海汹涌澎湃,浩淼接天;山岛高耸挺拔,草木繁茂,没有丝毫凋衰感伤的情调。这种新的境界,新的格调,正反映了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壮志”胸怀。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写出了作者曹操的壮志情怀。前面的描写,是从海的平面去观察的,这四句则联系廓落无垠的宇宙,纵意宕开大笔,将大海的气势和威力凸显在读者面前;茫茫大海与天相接,空蒙浑融;在这雄奇壮丽的大海面前,日、月、星、汉(银河)都显得渺小了,它们的运行,似乎都由大海自由吐纳。在丰富的联想中表现出博大的胸怀、开阔的胸襟、宏大的抱负。暗含一种要像大海容纳万物一样把天下纳入自己掌中的胸襟。诗人在这里描写的大海,既是眼前实景,又融进了自己的想象和夸张,展现出一派吞吐宇宙的宏伟气象,大有“五岳起方寸”的势态。这种“笼盖吞吐气象”是诗人“眼中”景和“胸中”情交融而成的艺术境界。言为心声,如果诗人没有宏伟的政治抱负,没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没有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乐观气度,那是无论如何也写不出这样壮丽的诗境来的。过去有人说曹操诗歌“时露霸气”(沈德潜语),指的就是《观沧海》这类作品。”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这是合乐时的套语,与诗的内容无关。也指出这是乐府唱过的。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开篇点题,交代了观察的方位、地点以及观察的对象。这两句虽然没有直接写到人,但我们仿佛看到了曹操登山望海时的那种勃勃英姿。“碣石”,据《汉书·地理志》载,在丽城(现在河北乐亭)西南,六朝时沉入海里。“观”字统领全篇,是诗的线索,以下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头两句起得很平稳,“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说明自己登上碣石山俯视大海。原来的碣石山在现在河北省乐亭县的西南,面对着渤海。
水何澹澹六句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是写从碣石山往下看沧海的情形。“澹澹”,是形容海水摇摇晃晃的样子;“何”,这里当“多么”讲。“水何澹澹”,写出了大海涌起阵阵波涛,显示了大海的力量和宏伟气象。其中有惊讶,有赞美,正是刚刚登上山顶的第一个印象。“竦峙”,是高耸屹立的样子。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茫茫的大海上碧波万顷,一望无垠,只有脚下的山岛高高地耸立在海心。我们都知道,同样是观海,站在岸边,坐在船头,或者是登上山顶,我们的感受是很不相同的。曹操这时候站在山上,第一眼看到的自然是大海的全景。所以他从大处落墨,着力渲染大海那种苍茫浑然的气势,给人一种坚定倔强的感觉。山岛巍然,一下子就夺去了诗人的注意,所以紧接着就写岛上的景色:“树木丛生,百草丰茂。”充满了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仿佛其中有无限的生趣等待我们去发现。“秋风萧瑟,洪波涌起。”随着一阵萧瑟的风声,突然涌起了滔天的波澜,使人觉得惊叹都有点来不及呢!可是等我们掉转视线,去看那涌起的洪波的时候,诗人却不再描写下去了。
“水何”六句是正面铺写大海。其中真正写大海的只有两句。虽然字数不多,但作者着重抓住了海水的形态变化进行大笔勾画,写出了大海变化万千的特点。“水何澹澹”是写大海在无风情况下水波动荡的样子,而海水一遇到大风,就会立即掀起轩然大波。“洪波涌起”仅四字就逼真地展现出了大海那种波澜壮阔的气势。“涌”字用得尤其出色。从这句描写中,我们不仅看到了大海波涌连天的形态,而且仿佛听到了惊涛拍岸的声音。作者虽写观海,但并不单纯写海。如果只写茫茫无际、波涛汹涌的海水,即使写得再好,也会给人以枯寂之感,所以作者在描写大海时,又插以山岛草木来点染,有了山岛草木的点染烘托,就把大海写得生机勃发,欣欣向荣,使人感觉到,大海不仅浩瀚壮阔,而且美丽多姿。我们试把这几句联起来吟诵一下,就能体会到其中的韵味:茫茫苍苍的大海,波涛起伏,拍打着海岸,山岛耸立,丰茂的草木在萧瑟的秋风中摇曳弄姿,这是多么壮丽的意境,多么美好的图画啊!
日月之行四句
面对这迷人的海上风光,作者展开了丰富奇特的想像。“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运行不息的太阳月亮,星光灿烂的银河,竟都包蕴在这沧海之中,这是何等的气魄啊!这四句是全诗的高潮,作者运用夸张的表现手法,创造了一个极其开阔的意境,给诗歌增添了积极的浪漫主义的色彩。虽然是高度的夸张,但作者还是紧紧抓住了大海气势磅礴这个特征来写,夸张是合情合理的。
诗人丰富的想像,把我们带进了一个更加宏伟的境界:“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寥寥十六个字,就写出了沧海之大,写出了一幅吞吐日月、含孕群星的气派。天连水,水连天,浩浩荡荡无边无际,实在是壮观极了。“星汉”就是天上的银河。这四句诗的意思是:太阳和月亮每天从东方升起来,绕天一周,又向西方落下去,好像从海里升起又落到海里去一样。星光灿烂的银河,斜贯在天空,它那远远的一端垂向大海,就好像发源于沧海一样。太阳、月亮和银河可算是自然界最辉煌、最伟大的形象了,可是诗人觉得它们的运行仍然离不开大海的怀抱,大海就仿佛是日月星辰的母亲一样。这种博大的境界在古人的诗里是并不多见的。也是全诗的高潮。
景情结合的特点
在这首诗中,景和情是紧密结合着的。前面已经表明,作者通过写沧海,抒发了他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这种感情在诗中没有直接表露,而是把它蕴藏在对景物的描写当中。这种抒情方式与其他古代许多写景诗的抒情方式有所不同。古代许多写景抒情诗是情景分写,或上文侧重写景,下文侧重写情。如荆轲《易水歌》上句“风萧萧兮易水寒”,侧重写风水;下句“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写壮士决死的感情。又如杜甫的《登岳阳楼》,上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侧重写景,气魄也很大;而下联“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则侧重写情。《观沧海》完全是把情包含在景中的,寓情于景中。《观沧海》的字里行间都洋溢着饱满的激情。“水何”六句虽然是在描绘生气勃勃的大海风光,实际上在歌颂祖国壮丽的山河,透露出作者热爱祖国的感情。目睹祖国山河壮丽的景色,更加激起了诗人要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于是借助丰富的想像,来充分表达这种愿望。作者以沧海自比,通过写大海吞吐宇宙的气势,来表现诗人自己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感情奔放,却很含蓄。“日月”四句是写景的高潮,也是作者感情发展的高潮。宋人敖陶孙说曹诗“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观沧海》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这与一个雄心勃勃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风度是一致的,真是使人读其诗如见其人。
曹操这首《观沧海》准确生动地描绘出海洋的形象,单纯而又饱满,丰富而不琐细,好像一幅粗线条的炭笔画一样。尤其可贵的是,这首诗不仅仅反映了海洋的形象,同时也赋予它以性格。句句写景,又是句句抒情。既表现了大海,也表现了诗人自己。诗人不满足于对海洋做形似的摹拟,而是通过形象,力求表现海洋那种孕大含深、动荡不安的性格。海,本来是没有生命的,然而在诗人笔下却具有了性格。这样才更真实、更深刻地反映了大海的面貌。
《观沧海》是借景抒情,把眼前的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很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观沧海》的高潮放在诗的末尾,它的感情非常奔放,思想却很含蓄。不但做到了情景交融,而且做到了情理结合、寓情于景。因为它含蓄,所以更有启发性,更能激发我们的想像,更耐人寻味。过去人们称赞曹操的诗深沉饱满、雄健有力,“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从这里可以得到印证。全诗的基调为苍凉慷慨的,这也是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上一篇:云中君瑶台词彩蛋汇编5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