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散文集文学网!

观看微电影廖俊波感言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2024感动中国卢永根观后感800字

:2024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卢永根:天意怜幽草 人间重晚晴 事 迹:卢永根教授将十多个存折的存款转入华南农业大学的账户,卢永根夫妇一共捐出8809446元,这是她们毕生的积蓄,学校用这笔款设立了教育基金,用于奖励贫困学生与优秀青年教师

感动中国中杨科璋的行为有什么感想

5月30日凌晨,广西玉林消防支队名山消防中队指导员杨科璋抱住一名约两岁女孩在疏散转移时因现场烟雾较大、能见度低而踩空坠楼,被困女孩受伤送医院治疗,年仅27岁的杨科璋英勇牺牲。

在整个支队掀起了向杨科璋的事迹学习的热潮。

通过学习杨科璋的事迹,结合开展的“学习践行强军目标,做新一代革命军人”主题教育活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正确对待得失和荣誉,正确对待走与留以及婚恋问题。

通过学习典型,通过比、学、赶、帮、超,提高自我的个人能力;自觉抵制社会上不良信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时刻保持政治立场的坚定性和思想道德的纯洁性,把崇高的理想化作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实际行动,把满腔的爱国之情化作踏踏实实的报国之行。

在杨科璋是事迹里,我们看到一个消防队员的责任,看到了奉献,看到了忠诚党、忠诚人民的信仰。

我应该时刻保持自我先进性。

在平时学习、训练、生活中,处处懂得谦让、奉献,不计较个人得失,勇于担当。

把群众放在第一位,才能得到群众的拥护和爱戴。

跟官兵相处融洽,把工作放在第一位,事事都为团体荣誉着想,多做事,少一些抱怨,多一些包容;少一些苛刻,多一些亲切;少一些个人,多一些奉献。

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真心实意的奉献,群众也会给予真诚的拥抱。

要以“三严三实”为导向,在强化自身的同时还要注重培养自己的亲和力,培养自己的责任敢,培养自己的奉献精神。

要学习杨科璋同志,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人民群众放在第一位。

用廉洁奉公的作风来取得群众的信任,用热情亲切的服务来赢得群众的爱戴,用日积月累的工作实际来赢得群众的认可和好评。

在当前各项工作任务重,时间紧的情况下,继续发扬攻坚克难、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的消防精神,全力做好当前的各项工作,争做一名新时期“四有”消防军人。

2024(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观后感

一、廖俊波廖俊波出身普通家庭,毕业后当过中学老师、乡镇干部,在县乡两级做过主要领导,在政和县工作的几年,始终牵挂群众,惦记着群众的冷暖安危,他把群众当亲人,用心用情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用自己的“辛勤指数”换来群众的“幸福指数”。

廖俊波经历的岗位,都是“背石头上山”的重活累活,需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艰辛和努力。

但他始终把工作当事业干,乐在其中。

离开政和时,全县财政总收入翻了两倍多,连续3年进入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实现了贫困县脱胎换骨的蜕变。

2024年3月18日傍晚,廖俊波出差途中因公殉职,年仅49岁。

2024年6月20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向全社会公开发布廖俊波的先进事迹,追授他“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二、卓嘎和央宗玉麦乡地处祖国西南边陲,1964年至1996年的34年间,桑杰曲巴家是这片土地上仅有的一户人家。

一个爸爸,两个女儿,一栋房子,既是乡政府,也是他们的家。

父亲桑杰曲巴是个老民兵,放牧守边34年,从未离开过这片土地。

卓嘎、央宗姐妹俩在父亲的带领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半个多世纪来,父女三人以放牧为生,守护着祖国数千平方公里的国土。

父亲桑杰曲巴常对卓嘎和央宗说:“如果我们走了,这块国土上就没有人了

”这句话,两个女儿记了一辈子。

他们知道,守护土地,就是守护国家。

三、刘锐面对强国强军的时代要求,刘锐紧跟装备升级步伐,参与完成国产新一代中远程轰炸机改装,填补轰-6K作战使用的多项空白,和战友一起首次在南海和西太平洋留下中国新一代中远程轰炸机的航迹。

刘锐所在团被确定为全军首家装备轰-6K的部队后,他作为“先行者”和“探路人”,既当“改装员”又当“试飞员”,仅用3个月就完成了改装。

随后,刘锐一鼓作气,创造性提出“课题牵引训练”新思路,形成一批战法、数十套突击方案,填补轰-6K作战使用的多项空白。

四、黄大年黄大年留学英国18年,是国际知名的科学家。

回国前,他住在剑桥大学旁边的花园别墅里,妻子还经营着两家诊所。

2008年,中国开始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他用最短的时间辞职、卖掉房子和诊所、办好了回国手续。

归国7年多来,黄大年担任国家多个技术攻关项目的首席专家,经常工作到凌晨,几乎没有休过寒暑假和节假日,甚至多次累倒在工作岗位上,这种工作状态直到生命最后一刻。

五、卢永根2024年3月,卢永根教授在夫人的搀扶下来到银行,将十多个存折的存款转入华南农业大学的账户,卢永根夫妇一共捐出8809446元,这是他们毕生的积蓄,学校用这笔款设立了教育基金,用于奖励贫困学生与优秀青年教师。

卢永根没有将财产留给唯一的女儿,他说:“党培养了我,将个人财产还给国家,是作最后的贡献。

”卢永根的秘书赵杏娟说:“钱都是老两口一点一点省下来的,对扶贫和教育,两位老人却格外慷慨,每年都要捐钱。

”六、王珏王珏化名“兰小草”,给急需帮助的孤儿寡母捐款,每年2万,已经坚持了15年,并承诺希望能捐够33年。

慈善机构收到了捐款,想要寻找到这位好人,多次联络,王珏都没有现身。

家人曾问王珏,为何以“兰小草”的名字行善? 王珏当时说:平凡、善良的奶奶特爱画兰花,并且在村里很受尊重,取名时将“平凡小草”与“高洁兰花”结合。

缺席了无数次公益奖项颁奖,坚持公益捐款十多年,今年7月,王珏被检查出肝癌,去世之前,他的身份最终得以大白。

七、谢海华29年前,湖南农民谢芳在见义勇为时受重伤,落下残疾。

刚刚从部队复员回家的谢海华,经人介绍与谢芳订婚。

面对谢芳日益严重的后遗症,谢海华仍选择了与她结婚。

近28年来,谢海华一直悉心照顾妻子,每天早上6时准时起床做饭,帮妻子穿衣服、洗漱,一日三餐把饭菜送到床头喂她吃。

对于谢芳来说,谢海华就是她的手和脚,“没有他,我活不到今天。

”八、黄大发黄大发居住的地方以前叫草王坝,海拔1250米,山高岩陡,雨水落地,就顺着空洞和石头缝流走,根本留不下来。

村里人用水去最近的水源地挑,必须来回走两个小时。

因为缺水,当地只能种一些耐旱的苞谷。

没有水,别说发展产业,村民连温饱问题都不能解决,一些家庭吃盐都需要赊账。

20世纪60年代起,黄大发带领群众,历时30余年,靠着锄头、钢钎、铁锤和双手,在绝壁上凿出一条长9400米的“生命渠”,结束了草王坝长期缺水的历史,乡亲们亲切地把这条渠称为“大发渠”。

79537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