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玻璃耗子琉璃猫,铁铸公鸡铜羊羔———毛不拔
【第2句】:【汗毛梢上都长着心眼儿】(惯)形容人非常聪明、机警。
【第3句】:星期天上午,爷爷带我去街上玩。半路上,我对爷爷说肚子饿,爷爷便给我买了一个冰棒。他一边递给我,一边对我说别把这事跟爸爸妈妈讲。我点了点头。但是,有一天我无意中把这事对爸爸说了。爷爷知道后,自言自语地说:“小孩的嘴里存不住话呀!”(安徽·安庆)
【第4句】:【要得惊人艺,须下苦功夫】(谚)指要想使自己的技艺达到惊人的高度,就必须下一般人下不了的苦功夫才行。 也作“要练惊人艺,须下苦功夫”。
【第5句】:【钱是一个一个上万的,粮是一颗一颗上石的】(谚)石(dan):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钱必须一文一文地攒,才能上万;粮必须一颗一颗地积,才能上石。指积少才能成多,积零才能成整。
【第6句】:一齐吃的饭,我们的碗都洗过了,可弟弟还在慢条斯理地吃着。妈妈生气地说:“男孩子吃饭一扒拉,女孩子吃饭才数颗颗哩!”(安徽·庐江)
【第7句】:炼钢吃生铁——不怕硬
【第8句】:【豆棚瓜架,搭起来就行】要求不高,初步有个框架就可以 了。语文图书:“说文章结构是豆棚瓜架,搭起来就行,那是 一种极大的误解。没那么容易。”
【第9句】:【肠里出来肠里热】(谚)从亲娘肚里生出的,亲娘自然非常关切疼爱。指母亲总对自己的亲生子女格外关心。
【第10句】:妈妈见大家都吃完了饭,可我还端着个碗在吃,就说:“真是船小难足载啊!”(江苏·射阳)
【第11句】:【郎中】“郎中”现指医生,南方多此称呼。如现代京剧《沙家浜》中有地下党联络员假扮郎中为沙四龙看病传递情报的情节。郎中,古代是一种官职。始于战国,汉代沿置,属光实禄勋,管理车骑、门户,并充内侍卫,外从作战。初分为车郎、户郎、骑郎三类,长官设有车、户、骑三将,其后类别逐渐泯除。晋至南北朝,为尚书曹司的长官。自隋朝自清,各部皆沿置郎中,分管各司事务,为尚书、侍郎、丞相以下的高级部员。范晔《张衡传》:“公车特征拜郎中”,指汉朝的官职。宋代始设医官,最高级的是大夫,其次为郎,又称郎中,以下便称医效、祗侯等。后人因之称医生为大夫或郎中。显然是为抬高医生地位而有意奉承之,说穿了是官本位在作怪。既然长期称医生为郎中,也就习以为常了。
【第12句】:【叫化子比神仙】(惯)指二者相差太大。
【第13句】:鸡蛋教训母鸡——岂有此理
【第14句】:【八个金刚也抬不动】(惯)金刚:佛教称佛的侍从力士,为手执金刚杵(古印度兵器)的神。形容某人很难请得动。 也作“八个大金刚还抬不动”。
【第15句】:【人多讲出理,田多长出米】(谚)人多了,集思广益,就能争辩出真理,就像种地多了打的米粮就多一样。
【第16句】:【热灶一把,冷灶一把】释义:热灶烧一把火,冷灶也烧一把火。比喻待人处世,不趋炎附势,不因人而异。例句:古亭刘端简公居乡,邑大夫或慢之。值宴会,端简公出令佐酒,各用唐诗一句,附以方言,上下相属。刘云:“一枝红杏出墙来,见一半不见一半。” 含有诮意。邑大夫云:“旋斫松柴带叶烧,热灶_把,冷灶—把。”
【第17句】:【醉翁之意不在酒】这个俗语的意思是事情看似如此,其实另有他图。它源自北宋欧阳修《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北宋杰出的文学家欧阳修,别号“醉翁”。他在散文写作上成就颇高,《醉翁亭记》便是其中的名篇之一。《醉翁亭记》是欧阳修当滁州太守时写的。滁州州署在今安徽滁县,县城西南有风景秀丽的琅邪山;山中有泉,名“酿泉”;泉旁有一座亭子,据说是山里一个和尚修建的,欧阳修给这座亭了取了个名字,叫做“醉翁亭”。为什么取这样的名字呢?他在《醉翁亭记》这篇文章里,道出了缘由。原来欧阳修常与朋友相约来此饮酒,欧阳修年岁大了,饮一点便酩酊大醉,他便给自己取了个“醉翁”的别号。欧阳修酒量不大,很容易醉,那他为什么还爱喝酒呢?文章说:醉翁的本意不在喝酒,而在于欣赏山水风光。他是借喝酒的兴致,以获得欣赏山水的乐趣。后来,人们大多只用前半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忘却了“在乎山水之间也”。作为俗语的“醉翁之意不在酒”也就转义了。
【第18句】:【八九不离十】(惯)形容差不离儿,十分接近。
【第19句】:【佛在心头坐,酒肉腑肠过】释义:心中牢记佛祖的教诲,喝酒吃肉没关系。指修行只须虔诚,不必吃素。例句:人人修善,全在自己心上,不在一张口上。故谚语有云:“佛在心头坐,酒肉腑肠过。”
【第20句】:缚在桩上的叫驴——绕圈转
【第21句】:【一石激起千层浪】(惯)比喻某种言论或行动引起了人们强烈的反响。
【第22句】:【老马识归途】(谚)指老马认识走过的道路。
【第23句】:【一肥遮百丑】(谚)指人的身体肥实就能遮掩生理上的其他缺点。 也借指有财有势的人,凭着财势就可掩盖自身行为的种种劣迹。
【第24句】:【抬头老婆低头汉】(谚)老婆:已婚妇女的俗称。走路昂扬着头的妇女,性格往往强悍;走路低着头的汉子,处事往往多疑。指仰头女性和低头汉子大多是强悍有心计的人。 也作抬头的女人低头的汉。 仰脸的女子低头的汉。
【第25句】:【铁杓子碰锅沿】见“马勺碰锅沿”。
【第26句】:【丰年珠玉,俭年谷粟】(谚)俭年:五谷歉收的年景。丰收年里,人们珍爱的是珠宝玉石;遭灾年景,人们关心的是口粮。指供玩赏的是珠宝,关民命的是粮食。
【第27句】:鼻子下面挂电灯——闻名(明)脸上的鼻子一眼下
【第28句】:老虎咬刺猬——无从下口
【第29句】:【虎毒不食子】见“大虫恶杀不吃儿”。
【第30句】:【老虎花在背,人心花在内】释义:人心好坏,从外表看不出来。例句:什么恩人呀仇人的?老虎花在背,人心花在内!姓赵的话值几个钱?
【第31句】:【卖油的娘子水梳头】(谚)卖油的娘子有的是油,梳头时却只用水而不用油。指穷人为了生计极度节省。也指放下自家的物质优势,却求助于别人的微小援助。 也作卖盐的喝淡汤。 卖鞋的赤脚跑。 卖油娘子水梳头,卖肉儿郎啃骨头。
【第32句】:【一条藤上结的瓜——苦都苦,甜都甜】(歇)苦:本指味苦,转指痛苦。甜:本指味道甜美,转指生活幸福。形容彼此利害相关,同甘共苦。 也作“一条藤上的两个瓜——一样苦来一样甜”。
【第33句】:【鸟过留声,人过留名】(谚)指人的一生,名声很重要。 也作鸟过留声,人活图名。 鸟飞留影,人生留名。
【第34句】:本来挺暖和的,可这几天又冷了起来,电视上说这叫“倒春寒”现象。爸爸说:“这就叫春天孩儿面,一日变三变!”(山东·汶上)
【第35句】:吃晚饭的时候,我用手抓菜吃,爸爸说了我几次,我仍没改,于是爸爸不再说了,只是盯着我看。这下子我害怕了。妈妈看着不顺眼,就说:“你不要这样嘛,孩子都被你吓着了。”“我怎么啦?又没说什么做什么。”“是没说什么没傲什么,你这是狗不咬人样子丑。”妈妈笑着说。(广西·河池)
【第36句】:【是真难假,是假难真】(谚)真的就是真的,不能变成假的;假的就是假的,不能充成真的。指真与假有着本质上的差异,不容混同。 也作是假不能真,是真不能假。 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
【第37句】:【馋鬼抢生肉——贪多嚼不烂】(歇)比喻片面追求数量,反而达不到目的,收不到好的效果。
【第38句】:【刀枪入库,马放南山】释义:语出《尚书·武成》,原意是平定大乱之后,刀枪不再用了,过和平生活。现用以比喻不作戒备,解除武装。例句:周大钟说:“任务可大了,要发动群众进行土地改革,形势逼人,你们可不要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呀。”
【第39句】:【八杆子打不着/三杆子搭不上】离得远,不相干。打,也说: 够。端木蕻良《科尔沁旗草原》:“其实哪,几门子人情是正 经的!还不都是八杆子打不着的外甥,三年不作揖的姥姥, 一辈子就等着你这份人情来发家呢。”
【第40句】:【宁穷一年,不穷一节】(谚)节:民俗节日,如春节、清明节等。宁可一年中天天过省俭日子,逢年过节也必须过得丰盛。
【第41句】:【 南瓜老来甜】指成熟的时候,情况最好。古华《浮屠岭》: “反正他两个的事在浮屠岭已经是公开的秘密,都说南瓜老 来甜,葛根老来粉,男女老来亲。”
【第42句】:锯大树做镰把——大材小用
【第43句】:【半夜里不见了枪头子——攮到贼肚里】(歇)攮:用刀枪刺,谐“囔”(拼命地往嘴里塞食物)。本指枪头子刺到贼肚子里,转指东西被吃到贼肚子里。用于责骂人。
【第44句】:【从胳肢窝里掏出来的】不是出自内心,说的不是真心话。 成语:言不由衷。浩然《艳阳天》:“你说的这些好话是从五 脏里说出来的,还是从胳肢窝里掏出来的呢?”
【第45句】:肚里藏生铁——心情沉重
【第46句】:孔明借箭——满载而归
【第47句】:【打拦头雷】(惯)比喻竭力阻止。
【第48句】:【一失足成千古恨】释义:犯了严重错误,终身悔恨。例句:一失足成千古恨。年轻时候的一次并不十分看重的失误,却没想到竟会改变自己一辈子的感情生活,乃至一生的命运……
【第49句】:刀越磨越亮,劲越练越强。
【第50句】:一次,妈妈让我干活,我却站在那儿拗着不动。妈妈说:“你一直别动,在那儿立个坑站个井才算有本事!”(河北·邯郸)
【第51句】:爸爸检查弟弟的家庭作业时,看着弟弟写的字皱着眉头说:“经你这小手写出的方块字,可真是老雕会家雀——大的大来小的小!”(河北·丰宁)
【第52句】:全家人正在看电视,可突然停电了。爸爸说:“早不停,晚不停,偏偏到前没村后没店的地方停。”(宁夏·贺兰)
【第53句】:湿柴压火——闷啦
【第54句】:【俗语歇后语大全】
【第55句】:【吃水不忘打井人】见“喝水的别忘了掏井的”。
【第56句】:小明妈妈是个税务员。她的一个开食杂店的亲戚不想缴税,求她说:“俗话说,姑舅亲,折断骨头连着筋。咱两家这么亲,你就给我免了吧!”小明妈妈说:“我也听说有句话:亲是亲,公私也得分。该缴的税你还得缴。”(黑龙江·富裕)
【第57句】:床头鸡叫——啼(提)醒
【第58句】:【父母官】古代老百姓称为民请命、关心百姓疾苦的好官为“父母官”。它源自何处呢?源自汉代正史。《汉书·循史传》载:西汉元帝时期,南阳郡治安状况非常糟糕,盗贼猖狂,百姓逃离,田园荒芜,境内一片狼藉。一个名叫召信臣的到这里任太守,此公为政勤勉,很有计谋,首先严厉打击盗贼,稳定社会秩序,劝说人民发展生产,对游手好闲、不干农活的浪荡子弟毫不客气,像严父一样督促他们搞好农桑。因为召信臣治理有效,经济和社会环境大大改善,流离百姓纷纷回到家乡,过上了好日子,人们十分感谢这位好官,被大家称为“召父”。另据《后汉书·杜诗传》载:东汉武帝刘秀建武七年(31年),南阳郡新任太守杜诗也是个好官,清廉节俭,勤政为民,任期内兴修水利,开垦荒地,恢复生产,增收粮食,像慈母那样细心关心百姓疾苦,大家有吃有穿,日子过得很开心,被当地人尊为“杜母”。事有巧合,同是汉朝(西汉东汉),同是南阳,“前有召父,后有杜母”,由此,人们把关心百姓疾苦,推动生产力发展,保护人民群众利益的州县好官尊为“父母官”。从此相沿成俗,这个称呼流传下来,直到现在仍有这种称呼。当今的“父母官”够格不够格,老百姓心里有数。
【第59句】:【要得富,险上做】(谚)指要想发财致富,就得冒风险。
【第60句】:【热心招揽是非多】(谚)热心:有热情,肯尽力。指热心人常会落得麻烦缠身,苦恼不断。 也作热心招是非,冷眼无烦恼。 冷眼:冷漠地看待周围的事物。 热心闲管招非,冷眼无些烦恼。 热心闲管是非多,冷眼觑人烦恼少。
【第61句】:【乌云遮不住太阳】释义:比喻困难是暂时的,前途是光明的。例句:“常言说:乌云遮不住太阳;咱这集体日子就是太阳,什么也遮不住它!”
【第62句】:一失足成千古恨——后悔莫及
【第63句】:【一字入公门,九牛拔不出】指诉讼言辞既经记录呈递,即 无法更改。尤凤伟《中国一九五七》:“我问能不能向审讯员 讨回看看。崔老摇摇头,说有句俗话叫一字入公门十牛拉 不出。”
【第64句】:【裤兜子里的跳蚤,乱咬】释义:比喻不顾事实,毫无根据地随便供认别人干了坏事或说了坏话。例句:高百尺反驳说:“得!工农干部就这样——裤兜子里的跳蚤,乱皎……像你们知识分子,一套一套的?”
【第65句】:【嫌人易丑,等人易久】见“等人易得久,嗔人易得丑”。
【第66句】:【买卖成交一句话】(谚)凭着一句肯定的话,买卖就成交了。指做生意得讲信用。
【第67句】:妈妈嫌下地干农活太辛苦,爸爸打趣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个木头棍背着走。嫁给我嘛,就陪我修‘地球’吧!”(河南·许昌)
【第68句】:【车多碍辙,船多擦边】释义:比喻人多手杂,不利于办事。例句:“我没有什么说的!反正‘车多碍辙,船多擦边’!”
【第69句】:【起晚了得罪公婆,起早了得罪丈夫】(惯)比喻怎么做都不好,左右为难。
【第70句】:【鸡肠兔儿胆】(惯)形容人气量狭窄,胆子很小。
【第71句】:粮棉大增产——丰衣足食
【第72句】:拖拉机进弄堂——转不过弯
【第73句】:【贾家的姑娘嫁贾家——贾门贾氏】(歇)贾:谐“假”。氏:谐“事”。 形容十分虚假。 也作“姓贾的姑娘配姓贾的小子——贾门贾氏”。
【第74句】:【 吃过河豚,百样无味】河豚味美。谓见过大世面,对一般 事就看得淡了。清代《孽海花》:“俗话说得好:吃过河豚,百 样无味了。若是做了上海道,也是百官无味了。”
【第75句】:干坝里的河沙——捏不到一块
【第76句】:猴儿下竹竿——溜到底
【第77句】:【少不舍力,老不舍心】见“老不舍心,少不舍力”。
【第78句】:姐妹俩回娘家——殊途同归
【第79句】:一天,在省城上小学三年级的表姐莹莹不小心把小狗贝贝带进了一家商场。商场的保安叔叔没有生气,只是笑眯眯地摸了摸贝贝的头,说:“亲爱的贝贝,你怎么糊涂了,我们这儿是不准小狗带小女孩进来的。出去时,千万别忘了带走你身边的这位小姑娘啊!”(山西·平陆)
【第80句】:棺材出了[指出殡后]才讨挽歌钱——晚了:迟了
【第81句】:头发冒烟——叶恼(脑)火
【第82句】:【百褶裙】时装是过几年一轮回,“百褶裙”是前几年年轻女性的流行裙装,穿上百褶裙显得青春靓丽,楚楚动人。你知道它的来历吗?来历一。很久以前,有一个聪明能干的猎人,安套绳的本事很高,只要他下的扣子,必定能套着野兽。有一天,猎人上山察看扣子,看见套住了一只狐狸。猎人正要挥刀砍死狐狸,不料狐狸开口说话啦:“年轻人,别动手。我是天神的女儿。”说着脱去狐狸皮变成一个美丽的姑娘。她看上猎人的勤劳勇敢,自愿与猎人结为夫妻。猎人与狐女结成夫妻后,生了一儿一女,可是,自从她脱掉狐皮之后,一直找不到一件适合的衣裳,儿女大了,自己老光着身子,很不方便。于是,她又跑回到山上,想去找一件满意的衣服。猎人回到家,不见妻子,十分着急。此时电闪雷鸣,暴雨倾盆,猎人打着伞,进山寻妻。在一个山洞里,他找到了妻子。听妻子诉说了苦恼,猎人灵机一动,扯掉伞骨,把伞衣递给妻子做了裙子。伞衣做的裙子甚是好看,可惜在腰间挂不住,手一松便脱落下来。狐女只好提着裙子走出山洞。这时雨过天晴,山间出现一道彩虹,狐女赶忙剪下一截,当腰带把裙子紧紧扎住。这样一来,裙子不再下落,走起路来像踏云,腰带像彩虹,把狐女打扮得更漂亮。从此以后,这式样便传了下来。来历二。从前,苗家妇女不穿裙,穿的是粗布大脚裤。那时候,有一座黑森林,黑森林里有一个朝天洞,洞里住着猴子精。它的嘴巴像山洞,耳朵像簸箕,脚有碓杆粗。它时常出来抢走寨子里的姑娘,弄到山洞里糟蹋,折磨死后吃掉。有一天下大雨,黑森林边勤快而美丽的兜花姑娘拿着伞出门干活,直到天黑都没回来,原来是被猴了精抓到洞里去了。姑娘在洞里受尽折磨,可是没有办法逃出来。一天深夜,她哭着哭着睡着了,梦见一个白胡子老头指点她,用松脂涂在猴精晒太阳的大石头上,粒住猴精,就可以逃出来。姑娘依计采集了许多松脂,涂到那块大石头上。猴精一坐下就被粘住了,挣也挣不脱。姑娘趁机逃出山洞,在大森林里整整走了一个月,衣裤全被树枝挂破了,身子露在外面。她害羞这样回去见乡亲,只好把来时带着的伞抽掉伞骨,用伞衣套在腰上,遮住下体。回到寨子,乡亲们见了很新奇,姑娘们立刻仿照伞裙的样子,做出了能展能收,打开像伞,合拢起来也像伞的百褶裙。
【第83句】:【吃豆腐】(惯)指占便宜,多指不正派的人占女人的便宜。
【第84句】:【风马牛不相及】(惯)比喻人或事物彼此毫不相干。
【第85句】:【生不见人,死不见尸】(惯)指人下落不明,不知生死。
【第86句】:树倒猢狲散——彻底垮台;各奔前程
【第87句】:【无本难求利】(谚)指做生意要有本钱才能求得利润。
【第88句】:【正缺个桥,来个扛板子的】(惯)有板子就可搭桥。比喻来得正好,及时满足了需要。
【第89句】:【远亲近邻,不如对门】(谚)指对门人家比远亲和近邻更便于相互照应。 也作远亲不如近邻。 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
【第90句】:【六腊不交兵】(谚)六腊:农历的六月和腊月。交兵:出兵打仗。指六月大热,腊月大寒,对交兵的双方都不便。
【第91句】:亡国奴不如丧家犬。
【第92句】:昨晚还是哗哗大雨,今早却晴空万里。妈妈看了看天,蛮有把握地说:“善晴定有恶阴。”果然,中午太阳刚扭头,就轰雷闪电地下起滂沱大雨来。(山东·临沂)
【第93句】:【正月里弟剃头死舅舅】“正月里剃头”是外甥的一大禁忌,这一风俗遍布全国。它源于明清之际,与朝代更替有关。在《掖县志》卷二《风俗》中提到“闻诸老乡谈前清下剃发之诏于顺治四年正月实行,明朝体制一变,民间以剃发之故思及旧君,故日‘思旧’。相沿既久,遂误作‘死舅’。”这就把正月剃头死舅舅的谜底揭开了。它的变化过程为“正月——思旧----死舅”。顺治二年,清兵入主中原后不久,摄政王多尔衮代七岁的顺治帝颁发了《剃头诏书》,要求官军民一律剃发,迟疑者按逆贼论处,会被处以极刑,当时有“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之说。汉人自古把头发看做是身体的一部分,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清政府下达的剃头令,马上激起了汉人的强烈反抗,甚至“宁为束发鬼,不作剃头人。”江南地区反抗“剃头令”的斗争最为激烈,并最终引发了清初的“嘉定三屠”。这场斗争最终以清政府获得胜利而告终。随着清政府统治的日益巩固,在“满与汉、共天下”的局面下,民族矛盾逐渐缓和,汉人剃头也渐成习惯。但剃头毕竟不是汉人的传统,民间又不敢与官方公然对抗,就想了一个表示不满的法子,皇上下诏正月开始剃头,偏偏在每年的正月里,人人都不剃头,以怀念祖先和传统。后来,由于谐音的缘故,“思旧”转化成了“死舅”,成为一种风俗习惯。
【第94句】:【桃李】“桃李”现在常用喻指学生。“桃李”本是两种果树,是谁把它们“移栽”到一起呢?“桃李”合用最早见于《诗经》,《诗经》中有“华如桃李”的诗句,不过,它还不是比喻学生。“桃李”一词用于比喻学生,则是在春秋战国时期。魏国有个大臣叫子质,他得势的时候,曾培养和保举过不少人,后来因得罪了魏文侯,他曾经帮助过的人没有一个给他帮助的,他便独自一人跑到北方去了。在北方,子质遇到一个叫子简的人,就向他抱怨,埋怨自己培养保举的人在自己有难时,怕被连累不肯为自己说句公道话。子质感到很伤心。子简听后笑着说:“春天种下桃树和李树,夏天可以在树下休息纳凉,秋天还可以吃到果子;可是你春天种下的是蒺藜(一种带刺的蔓生植物),不仅不能利用它的种子,秋天长出的刺还会刺人。所以,君子培养人才,要像种树一样,应该先选准对象,然后再加以培养。” 从此,人们就把培养人才比作“树人”,把学生比作“桃李”。如唐代狄仁杰推荐了姚崇等数十人,这些人后来皆为名臣,时人对狄仁杰说:“天下桃李,悉在公门。”“桃李”指代学生,流传至今。
【第95句】:【老虎吃天,没法下嘴】释义:比喻事情大,不知从何处下手。例句:“我们的大计划是老虎吃天,没法下嘴。”
【第96句】:【七口子当家,八口子主事】(惯)指大家都想当家主事,都想让别人听自己的。 也作“七口当家,八口主事”。
【第97句】:【当搏牛虻,不当破虮虱】释义:虮:虮子,虱子的卵。比喻应当同强敌搏斗。例句:宋义摇首道:“公言错了!古谚有言,当搏牛虻,不当破虮虱,虻犬虱小,我等应从大处下手,方得大功。今秦兵攻越,就使战胜,兵亦必疲,我可乘敝进攻,无虑不破。”
【第98句】:【此地无银三百两】是形容愚蠢的人做事情弄巧成拙,欲盖弥彰的行为。它源自古代一个故事。据说从前有个做小本生意的人叫张三,好不容易攒了三百两银子,却又不知藏在哪里才安全。最后他把银子装进一个坛子里,埋人自家菜园。埋完后还不放心,他又往地上插了一个木牌,写着“此地无银三百两”。第二天,邻家王二瞧见木牌,心里想:“张三也太傻了,这不分明是告诉别人这里有银子吗?”王二三下五除二把银子刨了出来,偷回家去。但心里却惶恐不安,想到自己是张三的邻居,张三丢了银子,肯定第一个怀疑他。为了标榜自己“清白”,王二也写了张字条,贴在张三的木牌上,上面写着“隔壁王二不曾偷”。这不是俩“二百五”吗?后来,人们就把不打自招的愚笨行为叫做“此地无银三百两”了。
【第99句】:【得放手时须放手,得饶人处且饶人】(谚)能宽恕人的地方尽量宽恕,能饶恕人的地方尽量饶恕。指为人处世不宜太苛刻,要有大度量,对己严,对人宽。 也作“好放手时须放手,得饶人处且饶人”。
上一篇:微博最吸引人的佛语的文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