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散文集文学网!

马蜂窝旅游优选歇后语的文案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1句】:对着镜子谈心——左右无人

【第2句】:鸭棚老汉睡懒觉——不简单(捡蛋)

【第3句】:【船不离舵,客不离货】(谚)舵(du。):船上控制方向的工具。就像船不能离开舵一样,客商不能离开自己的货物。指客商离开货物,没有保管好,就容易失盗。也指贵重财物必须随身带好。

【第4句】:【事不关心,关心者乱】事不关心则已,关心起来精神上势 必有负担。明代《警世通言》:“事不关心,关心者乱,打点做 这节非常的事,夜里就睡不着了。”

【第5句】:【有饭大家吃,无饭大家饿】(惯)比喻同甘共苦。

【第6句】:【说风凉话】(惯)指站在一旁冷言冷语或讽刺挖苦别人。 也作“讲风凉话”。

【第7句】:人皮包骨头——心里脏

【第8句】:【老鹰抓小鸡】(惯)形容动作快捷而凶猛。 也作老鹰捉小鸡。 老鹰抱小鸡儿。

【第9句】:【天无二日,地无二主】原指中国只能有一个皇帝,借指需 要集中统一。地,也说:国。主,也说:王。姚雪垠《李自 成》:“天无二日,地无二王。倘若张献忠他们不愿臣服的, 一律剿灭。”

【第10句】:【大人不责小人过】(谚)指有修养有地位的大人物,不和下人计较。 也指宽宏大量的人,能宽恕下人的粗鄙行为。 也作大人不记小人过。 大人不见小人怪。 君子不记小人过。

【第11句】:【把新鞋往泥里踏】(惯)踏:(在雨雪、泥水中)踩。比喻自讨苦吃。

【第12句】:【拍拍脑袋算一个对】人的条件要求极低。老舍《女店 员》:“我们也不拍拍脑袋算一个,我们不喜欢看不起自己的 售货员!”

【第13句】:【宁跟明白人打一架,不跟糊涂人说句话】(谚)和明白人打架,有理总能说清;和糊涂人纠缠,永远分不清是非。指要尽量避开和不明事理的人打交道。

【第14句】:【跳窝鸡不下蛋】做事不安心,不专心,难以成功。《中国 青年报》(1982,7,13):“跳窝鸡不下蛋这句俗话,我从小就 听人说过,然而直到现在,我才理解了他的含义。跳窝鸡为 什么不下蛋呢?我想,大概是这样的鸡对下蛋的窝过于挑 剔,总觉得自己这个蛋非同一般,一定要选一个最理想的窝 才肯下,而这样的窝又总也找不到,于是跳来跳去,不仅耽 误了下蛋时间,又使生蛋的机能开始蜕化。”

【第15句】:【见人挑担不吃力】(谚)吃力:费力。比喻凡事不经过亲身实践,就不知其中的甘苦。 也作“见人挑担不吃力,自家挑担重千斤”。

【第16句】:【才脱了阎王,又撞着小鬼】(惯)阎王:佛教称掌管地狱的神,也称阎罗、阎罗王、阎王爷。比喻刚摆脱了一个坏人,又遇上了另一个坏人。

【第17句】:【蜜月不空房】(谚)蜜月:结婚一个月当中。民间习俗,在蜜月里,夫妻须每夜都团聚,不许让洞房空着。指蜜月中的新婚夫妇不能分离。

【第18句】:【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意思是群策群力才能出智慧。这句俗语是怎么来的呢?大体有以下三种说法。一是源于“草船借箭”。赤壁大战时,周瑜要诸葛亮三天内造出十万支箭。诸葛亮想出了草船借箭的主意。命人在船的两边插上草人,然后围以布幔,以便驶进曹营受箭。此事被三个皮匠出身的东吴士兵看出破绽。他们对诸葛亮说:“这些草人容易被人识破,而且箭射到上面容易滑落,不如给草人穿上皮盔皮甲,几乎可以乱真,可保万无一失。”诸葛亮闻言感慨:“真乃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啊!”他照计而行,果然大获成功。此事在东吴传开,遂有了“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之说。二是源于皮影戏艺人。我国古代就有皮影戏,用灯光照射以兽皮制成的人物来表演戏剧,并配以唱腔。这些皮影人物多由皮匠制作,也常由皮匠操作表演。常演出的剧目是三国剧目。老艺人一手可操控二到三个皮影人物,被称为“把式”。而三个新手只能操控一个皮影人物,而且是像诸葛亮等动作较少的文官。于是,就有了“一个老把式,推挑三结义;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这一俗语了。三是源于江南水乡的“猪革梁”。旧时为了使鞋子结实耐穿,皮匠们便在鞋面上镶制两条猪皮竖梁,又结实又好看。技术差的人一人难以完成这个活儿,往往需要别人帮着做。于是人们讥讽这些技术差的是“三个臭皮匠,凑个猪草梁”。猪革梁是诸葛亮的谐音,以讹传讹,就变成了“三个臭皮匠,凑个诸葛亮”。以上这些说法,多有演绎附会之嫌。但,它却为我们留下了一个个精美有趣的故事,同时很有启发意义。

【第19句】:开锅的水——上下翻腾

【第20句】:打拳不溜腿,终是冒失鬼。

【第21句】:【私盐越紧越好卖】有机可趁,有空子可钻。陈登科《淮河 边上的儿女》:“‘那你估计错了,越在这时候,越好干。“干! 就这样干!私盐越紧越好卖。”’

【第22句】:不怕风大闪了舌头——就怕风大栽了跟头

【第23句】:暑假里,天落了小雨。放假在家的姐姐拿着锄头,却不知道锄什么地好。奶奶说:“傻丫头,湿锄豆,干锄花,下个小雨锄芝麻。还是锄芝麻去吧!”(河南·邓州)

【第24句】:【县官不如现管】“县官不如现管”其意不言自明。那么,这个“县官”和“现管”各是指谁呢?此说法又是从何而来呢?源出有二。一说这个“县官”是指天子。据地理学专家考证,上古时代的“县”,指的是帝王所居之地,即王能(国都),以后又逐渐发展到泛指全国。如有一个词叫“赤县神州”,毛泽东有诗句“长夜难明赤县天”。所以,古代的天子自然又称为“县官”。《史记·绛侯周勃世家》云:“庸知其盗买县官器。”司马贞解释说:“县官为天子也。所以谓国家为县官者,《夏官》王能内即国都也。王者官天下,故日县官也。”因此,“县官不如现管”的本义应该是:即使做了皇帝,在许多方面也不如掌握实权的地方官。二说相传在古时候,有一天,县衙门口贴出告示,说三月进行乡试,金秋进行大考。不巧的是,县太爷病了,无奈,只好把这个美差委托心腹县主簿单淦。这个单淦是个地道的财迷。得到这个美差后,他就想方设法捞一把。再说准备应试的这些人,想通过给主簿送钱送礼的方式得到个一官半职。在这其间,单淦已经收到了不少财物礼金,但贪心不足的他仍不满足。最后一天正要关门时,一个衙役报告说来了一个后生,要来应试。单淦非常高兴,抓住这最后的机会再捞一把。可出乎意料的是来人身穿绸缎却是个“铁公鸡”——一毛不拔。单淦怒由心生,便不搭理那个人了。那人也不示弱,问道:“老爷,今天难道不报名了吗?”单淦冷笑一声,说:“你也不看看这是什么地方,进庙不烧香,时间过了!”那人说:“我是……”。单淦一下子火冒三丈,吼道:“快回去吧,枉读诗书不知礼,哪配应试?”说罢,转身走了。原来那个身穿绸缎的人是县太爷的小舅子,他冲到县太爷家,把事情的本末说了一遍。县太爷在病中有感而发,唉声叹气地说:“真是县官不如现管呀!”这句话不胫而走,迅速流传开来,到今天仍在使用。

【第25句】:走路轧断腿——半途而废

【第26句】:【让礼一寸,得礼一尺】(谚)对别人有一寸的礼让,就会得到别人十倍的回报。指待人处事,你能尊重人,人自然会尊重你,而且是更加尊重。

【第27句】:【诚招天下客】真诚能够取得人们的信任。《北京日报》 (1986,7,28):“诚招天下客,我离开餐厅时,看出不少中外 顾客与服务员很熟悉。”

【第28句】:【上无片瓦,下无寸土】(惯)既没有房屋,也没有土地。形容非常贫穷。 也作上无片瓦,下无立锥。 上无片瓦,下无站脚之地。 上无片瓦遮身,下无锥地立足。

【第29句】:伯父下岗了,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爸爸整天为他担忧。爷爷说:“只要肯做牛,就不怕没田耕。”(河南·内乡)

【第30句】:山上放羊——撒了欢

【第31句】:下午放学,我走得最迟。第二天,王飞说他的自动铅笔不见了,一部分同学怀疑是我拿走的,我很苦恼。奶奶知道后对我说:“不吃鱼,口不腥;不做贼,心不惊,事情总会有个下落的。”(山西·平陆)

【第32句】:【真菩萨面前,切莫烧假香】在内行人面前不可弄虚作假。 韩志君等《古船·女人和网》:“你小子,在真菩萨面前,可别 烧假香啊!”

【第33句】:【大人不记小人过】释义:地位高或年长者不跟地位低或年幼者计较。例句:“郭司令,大人不记小人过,我当时,也不晓得,怎么会把那只青铜双耳壶,朝依掷过去。”

【第34句】:【临阵磨枪,不快也光】临时突击,稍事弥补。香港唐人《金 陵春梦》:“免不了大忙特忙,为他准备资料,临阵磨枪,不 快也光。”

【第35句】:井底砌房子——深造

【第36句】:【藕断丝不断】(惯)藕:莲的地下茎,长形,肥大有节,白色,中间有许多管状的孔,折断后有丝。 藕被切断以后,上面还有丝连着。 比喻从外表上看关系是断了,感情并未断绝。多指男女之情也作“藕断丝连”。

【第37句】:夺下羊羔放走狼——留下后患

【第38句】:【破车之马,可致千里】(谚)指有狂力能把车拉破的马,就有日行千里的本领。比喻有魄力冲破旧规矩的年轻人,往往有异乎寻常的能力。

【第39句】:【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释义:指人要有进取心,要追求进步。也指官职地位、生活水平等的提高。例句:“……要是农村富起来,手工匠人将来归到工厂,变成正经八百的工人阶级,谁不乐意,谁愿意一辈子抱风箱抡锤。人往高处走,水往低下流!爹,对不?”

【第40句】:【行行出状元】(谚)行:行业。状元:科举时代殿试第一名。指不论哪一个行业,都有本行业出类拔萃的顶尖人才。 也作行行出状元,业业有高手。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第41句】:【背后骂皇上】(惯)指背地里责骂强有力的人。 也作“背地里骂皇上”。

【第42句】:【见亮早收篷】及时结束,以免被动。张春帆《九尾龟》: “老实对你说,我不是省事的人物,叫你自家见亮早早收篷; 如若再要不知进退,随口胡言,那时间莫怪我反面无情,不 留你的地步。”

【第43句】:【兜肚断了带子——没得绊】(歇)兜肚:护肚子的内衣,上下都有带子束在身上。绊:缠束。指人不受约束了。一说“绊”谐“盼”,指没有盼头了。

【第44句】:【刀斧虽利,不加无罪之人】见“钢刀虽快,不斩无罪之人”。

【第45句】:【人与人不同,花有十样红】人各有各的性格特点。文学图 书:“有人统计过,《红楼梦》里写了有名有姓的有四百多个。 俗话说:人与人不同,花有十样红。这些人物各有各的性 格。”

【第46句】:飞机上弹琵琶——高调

【第47句】:【打白客】(惯)指托人办事不花钱。

【第48句】:【桑条从小拗,大来拗不直】(谚)桑树的枝条要想培直,必须在它嫩小的时候;长成粗枝便无法拗动。 比喻教育后代必须从幼小时抓起,方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第49句】:把舵的不慌,乘船的稳当。

【第50句】:【奴要白饭,马要青刍】(谚)白饭:白米饭。青刍:青草。奴仆要吃饭,马匹要吃草料。指使用人和牲口要付出代价,不是白使唤的。

【第51句】:黑瞎子按键盘——乱弹琴

【第52句】:【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见“黄山归来不看山”。

【第53句】:衙门前的石狮子——张牙舞爪不咬人

【第54句】:铜钱眼里打秋千——小人

【第55句】:化学性能稳定——难分难解

【第56句】:【人面虎狼心】(惯)形容人外表慈善,内心凶狠。

【第57句】:【磨砖砌的喉咙——又光又滑】(歇)喉咙像用磨砖砌成似的很光滑。形容食物吞咽得很快。

【第58句】:【老鼠睡猫窝——送来一口肉】(歇)比喻送到嘴边来的好东西。

【第59句】:【舍不得牛犊,套不住老虎】(谚)牛犊:小牛。舍得拿牛犊作诱饵,才能套住老虎。借指要敢冒险,敢付出代价,才能得到预期的效果。

【第60句】:【开船不等客】(谚)船按时起航,只有乘客及时赶来乘船,船不会延时等待乘客。比喻人做事要看准时机,不能错过。 也作“开船不等岸上人”。

【第61句】:【离了红萝卜,照样办酒席】(谚)办筵席,红萝卜是可有可无的一味菜蔬。比喻离开某些无关紧要的人物,事情照样办得好。

【第62句】:【君教臣死,臣不死不忠:父教子亡,子不亡不孝】(谚)旧时封建礼教认为臣对君、子对父必须绝对服从,乃至死而无怨。

【第63句】:戏台上起年号——称王称霸

【第64句】:【有本不愁利】(谚)要做生意,只要有本钱,就不愁求不到利。指要想谋取到利,本钱是基础。

【第65句】:【猫儿头差事】(惯)猫儿头:元代民间指勾结官府、称霸一方的人,转指讹索钱财的人。差事:被人派遣而去做的事情。比喻有利可图的差事。

【第66句】:【乱世出英雄】(谚)战乱的年代,往往会涌现出收拾局面的英雄人物。

【第67句】:【马好还得鞍子配】见“好马须得配好鞍”。

【第68句】:【撞了一鼻子灰】见“碰了一鼻子灰”。

【第69句】:【习惯成自然】(谚)指人的习惯一旦养成,就像天生成的一样,自自然然,没有任何勉强的成分。

【第70句】:【一个半斤,一个八两】见“半斤对八两”。

【第71句】:【菩提树】“菩提树”是经常碰到的一个名词,特别是影视剧中经常出现。菩提树是佛教中的圣树。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唐朝初年,禅宗六祖慧能写了这么一首关于菩提树的偈子,流传甚广。那么,菩提树到底存在不存在呢?菩提树不仅存在,而且又名“觉树”、“道树”、“思惟树”、“佛树”,属于桑科,原产于东印度,为常绿乔木。其叶呈心形而末端尖长,花隐于球形花囊中,花为囊熟时呈暗橙色,内藏小果。 “菩提”为古印度语(梵文)的音译,意思是觉悟、智慧,用以指人忽如睡醒,豁然开悟,突入彻悟途径,顿悟真理,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菩提树与佛教渊渊颇深,据传说,两千多年前,佛祖释迦牟尼原是古印度北部的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的王子乔答摩·悉达多,他年轻时为摆脱生老病死轮回之苦,解救受苦受难的众生,毅然放弃继承王位和舒适的王族生活,出家修行,寻求人生的真谛。经过多年的修炼,终于有一次在菩提树下静坐了七天七夜,战胜了各种邪恶诱惑,在天将拂晓、启明星升起的时候,获得大彻大悟,终成佛佗。所以,后来佛教一直都视菩提树为圣树,印度则定之为国树。

【第72句】:二郎神的兵器——两面三刀

【第73句】:老虎饿了逮耗子一饥不择食

【第74句】:【胡说八道】“胡说八道”指那些没有根据的或没有道理的话。这一俗语的来历与胡人有关。我国自先秦时起,就把北方边地和西域各民族称为“胡人”,后来这种称呼也扩大到外国人。东晋之后,不断有胡人人主中原,建立自己的政权。由于当时他们的文化比较落后,加之风俗习惯也不一样,说话办事迥异于汉民族所尊奉的孔孟之道,不讲究礼法典制,也没有中原人的规矩,尤其是对他们直言无忌的讲话非常反感,称其为“胡说”。至迟在南宋明代就有“胡说”这个词了。朱熹《朱文公集·答柯国材》中就有“不知当时如何敢胡说”的记载。所谓“八道”,即八正道,又称八圣道,为佛教三十七道品中的一类。要想达到佛教的最高境界,就需要采用八种方法和途径修行,即正见、正思、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这就是八正道的主要内容。佛教传人中国后,印度和西域来传经的僧人没有几个高僧,对佛教教义理解的不深不透,讲解佛经经常出错误,中原汉人懂梵文的人又很少,就是听他们讲错了也不知道,于是出现了乱说佛经的现象。这样讲解的佛经当然会有很多错误,有些简直是无稽之谈。从而认为胡人讲解的佛法八圣道是“胡说八道”,是毫无根据地乱说一气,以后就不再轻信胡人讲解佛经。“唐僧取经”便是例证。

【第75句】:【上梁不正下梁歪】(谚)上梁:房屋建筑的主梁。下梁:主梁下面的分支短梁。上梁如果不端正,下梁必定歪斜。比喻上层人物做事失体,下属势必效尤。 也作上梁不正下梁差。 上梁不正,下梁参差。参差:不齐整。

【第76句】:【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谚)方寸:心。指人把良心放正,不做伤天理、损阴德的事,并让子孙后代依家风正道直行,比留给子孙万贯家财更有用。

【第77句】:【水激石则鸣,人激志则宏】释义:比喻人受到激励,才能树大志,奋发向上。例句:这说明,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把着眼点放在改造人的思想上,古语说,水激石则呜,人激志则宏。

【第78句】:【有了后娘,就有后爹】(谚)后娘:继母。指孩子一旦失去了亲娘,父亲也就会和后娘一样对孩子只有冷淡,没有关爱。 也作有后娘就有后爹。 有后娘必有后爹。

【第79句】:【一棵草有一颗露水珠子】释义:比喻一件困难的事,总会有它的解决办法。例句:何老板总会和你想法子的。一棵草有一颗露水珠子,天下有多少人生在天底下会干死了?总有办法,总有办法。

【第80句】:【差到云南胶州国去了】释义:比喻不对,差得太远。例句:别嘴硬了,差到云南胶州国去了,巴黎公社和县根本是不能比的。

【第81句】:【打破头用扇子扇】遇到危难,不在乎。或说:打破脑袋不 怕用扇子煽/脑袋破了用扇子扇。成语:处之泰然。孙犁 《风云初记》:“至于将来的事,他早已想通:脑袋破了用扇子 煽,就只当是万贯家财叫儿子糟了,管不了那么许多!”

【第82句】:【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谚)指旧时穷人生活非常艰苦,新衣服穿上三年,变旧了再穿三年,破了加上补丁又可穿三年。

【第83句】:【鸡走鸡道,狗走狗道】(惯)比喻自己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人、办事,互不干涉。

【第84句】:【八个金刚也抬不动】(惯)金刚:佛教称佛的侍从力士,为手执金刚杵(古印度兵器)的神。形容某人很难请得动。 也作“八个大金刚还抬不动”。

【第85句】:【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谚)薄技:小手艺。积攒下万贯钱财,也不如掌握一门小手艺好。指即使有万贯钱财也会坐吃山空,有薄技在身就可以长久维持家庭生计。 也作积财千万,不如一艺随身。 一艺:一门小手艺。 家有千金,不如薄技在身。

【第86句】:无弦的琵琶——丝不挂

【第87句】:【三个不开口,神仙难下手】不说话,不了解情况,难以对 付。三个,也说:凡人。清代《冷眼观》:“无如那人心里是一 定主意,任凭你说下天书来都不把钱,索性给他一个三个不 开口,神仙难下手。”

【第88句】:【是亲必顾】(谚)指只要沾亲带故、关系亲近,总不免要徇情顾面。 也作“是亲都有一顾”。

【第89句】:剃头刀不能砍柴,砍柴刀不能剃头——各有各的用处

【第90句】:财神爷讨饭——装穷

【第91句】:【久病床前没孝子】见“百日床前无孝子”。

【第92句】:救火没水——干着急

【第93句】:【再过二十年,又是好汉一条】见“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

【第94句】:【早起三朝当一工】(谚)三个早晨早些起床所干的活,抵得上一整天的工作量。指清晨工作效率高。

【第95句】:梦中吞象——野心勃勃;野心太大

【第96句】:【千日琵琶百日琴,告化胡琴一黄昏】(谚)告化:叫花子,乞丐。学好琵琶需要三年工夫,学琴只需百日,至于乞丐拉的胡琴,一晚上就能学会。指琵琶难学,胡琴容易。

【第97句】:【白狗偷吃,黑狗遭殃】释义:比喻惩罚错了对象,冤枉了好人。例句:警卫员不高兴地瞧了小伙子一眼:“白狗偷吃,黑狗遭殃,碰上你算倒霉透了。”

【第98句】:【吃皇粮】(惯)皇粮:旧指朝廷发下的粮食。比喻吃公家的饭,靠工资生活。 也作“端公家饭碗子”。

【第99句】:【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谚)成人:成就有用的人材。自在:舒适安逸。指人要想成材,就不可贪图安逸享乐;贪图安逸享乐,就不能成材。 也作成人的不自由。 自在不成人,成人不自在。

175116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