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散文集文学网!

谚语俗语文案舍不得删除!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1句】:【吃江水,说海话】(惯)指人爱吹牛皮,说大话。

【第2句】:【话不传六耳】(谚)六耳:一人两耳,六耳是三个人。指机密的话只可你知我知,不可传到第三者的耳里。

【第3句】:【碰钉子】(惯)比喻遭人拒绝、斥责或遭受失败、挫折。

【第4句】:【中吃不中看】(惯)中:适于。好吃不好看。比喻人有本事,但长相不济。

【第5句】:【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第6句】:【百货中百客】(谚)指商店中的货物必须品种繁多,才能满足各方面顾客的需求。也泛指社会生活中各式各样的物类,都有各自不同的专门用项。

【第7句】:【活到老,学到老】

【第8句】:【宁吃对虾一口,不吃杂鱼半篓】

【第9句】:【依着官法打杀,依着佛法饿杀】

【第10句】:【桑条从小拗,大来拗不直】

【第11句】:【有冤没处诉,有苦没处说】

【第12句】:【千文许要,一文许还】(谚)做买卖,卖主允许要价千文,买主可以还价一文。指买卖场中,漫天要价和就地还钱是平常事。

【第13句】:【败家容易兴家难】(谚)败坏家业是很容易的,创建与振兴家业却是艰难的事。

【第14句】:【女儿不断娘家路】(谚)指出嫁的女儿不会中断与生身父母及兄弟们的亲密关系。

【第15句】:【晓行夜住,饥餐渴饮】

【第16句】:【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谚)指官府把老百姓逼得走投无路,百姓只得起来造反。 也作官逼民反,民急则乱。 官逼民反民自反。

【第17句】:【汉子外边走,带着老婆两只手】见“男人往外走,带着娘们手”。

【第18句】:【小人无罪,怀璧其罪】见“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第19句】:【鸟来投林,人来投主】

【第20句】:【门坎子不好迈】(惯)比喻人不好对付。

【第21句】:【拧成一股绳】 释义:比喻团结一心。 例句:只要咱们大家拧成一股绳,按着党的话好好干,有啥困难都能克服。

【第22句】:【揭盖子】(惯)比喻把掩盖着的矛盾、问题揭露出来。

【第23句】:【有了老婆不愁孩,有了木匠不愁柴】

【第24句】:【人多讲出理,田多长出米】

【第25句】:【冒烟不起火】(惯)比喻心中生气但不发作。

【第26句】:【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第27句】:【油干灯草尽】(惯)灯草:灯芯草茎的中心部分,用作油灯的灯芯。 油灯里的油干了,灯芯烧尽了。比喻生命枯竭或精疲力尽。

【第28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第29句】:【经师不名,学艺不高】

【第30句】:【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第31句】:【人不知己罪,牛不知力大】

【第32句】:【安劳苦易,安闲散难】

【第33句】:【三杠子压不出个响屁来】(惯)形容人非常老实、胆小,从不多说话。 也作三棒都打不出个响屁来。 三枪打不出一个闷屁来。

【第34句】:【善神相逢,恶神远去】(谚)善不容恶,恶也不容善;善神相聚到一处,恶神自然就远遁了。比喻好人受到重用,邪恶者自然被疏远。

【第35句】:【见钱眼就钻】(惯)比喻利用各科机会捞取钱财。

【第36句】:【调皮的骡子能拉套】(谚)拉套:套在车辕的前面或侧面拉车。不驯服的骡子拉套往往很得力。比喻顽皮的年轻人,只要引导得法,往往很有出息。

【第37句】:【歪锅配偏灶——一套配一套】(歇)指有突出缺点或毛病的人搭配在一起。多指男女婚配。含讥讽意味。

【第38句】:【求爷爷告奶奶】(惯)形容到处低三下四地向人求助。 也作求爹爹告奶奶。 求爹爹拜奶奶。

【第39句】:【浑浊不分鲢共鲤,水清才见两般鱼】

【第40句】:【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

【第41句】:【药医不死病,死病无药医】

【第42句】:【大路朝天,各走半边】 释义:比喻各走各的路,互不相干。 例句:从今以后,咱就互不干扰,大路朝天,各走半边,等着瞧吧!

【第43句】:【夹雨夹雪,无休无歇】

【第44句】:【人将礼乐为先】(谚)礼乐:礼节和音乐。指待人处世,要有礼貌,讲文明。 也作人将礼乐为先,树将花果为圆。 人将礼仪为先,树将枝叶为圆。

【第45句】:【无林无木,山区不富】

【第46句】:【君子不夺人之好】(谚)好:爱好,喜爱。指品德高尚的人不夺取别人所喜爱的人或东西。 也作君子不夺人之美。 君子不夺人之所爱。

【第47句】:【父子不和家不旺,邻里不和是非多】

【第48句】:【一巧破千斤】(谚)凭着心灵手巧,可以破开他千斤重力。指巧用技艺或智谋,就能胜过身壮力大的人。

【第49句】:【脚底莲花——步步升】(歇)升:谐“生”。指连连升官。

【第50句】:【观世音下海,足下也得有个莲台】

【第51句】:【富家一席酒,贫汉一年粮】

【第52句】:【鸟怕暗箭,人怕甜言】(谚)指甜言与暗箭一样伤人,必须提防。

【第53句】:【老母猪挤在墙角上,还哼哼三哼哼】

【第54句】:【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谚)苦中苦:常人难以忍受的苦痛。人上人:出类拔萃的人。指只有承受得了常人难以承受的苦痛,才能出人头地。

【第55句】:【爬高枝】(惯)比喻攀附有权势的人以提升自己的地位。 也作爬高门坎儿。 攀高枝儿。 飞到高枝上。

【第56句】:【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释义:极言苏州、杭州可与天堂相媲美。 例句:江南真是个好地方,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不像我们这地狱世界。

【第57句】:【打虎不死必伤人】 释义:比喻不彻底消灭坏人,必定反受其害。 例句:对李油罐这样的人,一棒子打不死就干脆别动他,打虎不死必伤人!

【第58句】:【牵着不走,打着走】(惯)比喻好言相劝不听,被强制或受到惩罚才肯听从。

【第59句】:【打死老虎】(惯)比喻打击已经失势或失去反抗能力的人。

【第60句】:【长命债,长命还】(谚)指长期拖欠下的借款,只能慢慢地分期归还,不能立马还清。

【第61句】:【墙上挂草荐——不像画】(歇)草荐:铺床用的草垫子。画:谐“话”。指说话、办事不合情理或不像样。

【第62句】:【飞蛾扑火——自讨死吃】(歇)飞蛾向火焰扑去,必定被火焰烧死,指自招祸害,自去送死。

【第63句】:【寺老佛多,人老话多】(谚)寺庙古老,庙里的佛像就排得多;人到老年,说起话来就会没完没了。指老年人说话唠叨,有着生理上的原因。

【第64句】:【老怕丧子,少怕丧母】(谚)年老人最怕丧了儿子,落得老无人养;年幼人最怕丧了母亲,落得无人疼爱。指老年丧子、幼年丧母是人生最大的不幸。

【第65句】:【不镜于水,而镜于人】

【第66句】:【糠箩里跳到米箩里】(惯)箩:盛粮食的器具。比喻生活环境一下由坏变好了。

【第67句】:【老太婆擤鼻涕——把里攥】(歇)攥:握。本指成把攥在手里,转喻事情很有把握。

【第68句】:【三年郎中妻,抵得半个医】

【第69句】:【人怕敬,鬼怕送】(谚)人怕敬:你敬他,他也会敬重你。鬼怕送:你烧钱化纸送走它,它也就不好意思再缠你。指对人对鬼,都以善意相待为是。

【第70句】:【七月的天,孩子的脸】

【第71句】:【好过的年,难过的春】(谚)农历大年是容易过的,但整个春天是难熬的。指春天正是青黄不接的时节,穷人没粮又没钱,难以度日。

【第72句】:【闭着眼睛说瞎话】(惯)指不顾事实地胡说。 也作“闭着眼睛胡说”。

【第73句】:【人作千年调,鬼见拍手笑】

【第74句】:【谁家锅底没有黑】 释义:谁家都有不光彩的事。 例句:唉!这也是劫数啊!其实这也没有关系,谁家锅底没有黑?

【第75句】:【绣花针对铁梁,大小各自有用场】

【第76句】:【针尖大的眼,可进斗大的风】

【第77句】:【人哄地皮,地哄肚皮】

【第78句】:【当众教子,背后教妻】(谚)教育子女,可以当着人们的面,批评妻子却要避开他人。指教育批评的对象不同,方式方法也要随之改变。

【第79句】:【好话一句三冬暖,恶言出唇六月寒】

【第80句】:【堵得住黄鳝洞,塞不了狐狸窝】

【第81句】:【又想吃,又怕烫嘴】

【第82句】:【新官上任三把火】(谚)指新上任的官员,往往一上任先抓几件紧要的事,以树立自己的威信。也泛指事情的开头往往雷厉风行,之后就风平浪静。

【第83句】:【腊月天卖凉粉——不赶个时候】(歇)凉粉:一种用绿豆粉等制作的凉拌食品,一般在夏季食用。指某人、某事物或某种现象出现的时间不适宜。

【第84句】:【吃凉不管酸】(惯)比喻对事情不操心。也比喻不管闲事。

【第85句】:【老虎头上抓虱子——好大的胆】(歇)指胆量太大,不知危险。常含责骂意。

【第86句】:【逮着旋风就是鬼】(惯)旋风:螺旋状运动的风。比喻听到一点风声,就信以为真。

【第87句】:【有冤没处诉,有苦没处说】(惯)指冤屈或苦恼无处申雪、诉说。 也作有冤无处申。 有苦没处说。

【第88句】:【家有梧桐树,自有凤凰来】

【第89句】:【鼻子是鼻子,眼是眼】

【第90句】:【天不能总睛,人不能常壮】 释义:比喻难免要发生意外的事。 例句:常言说:“天不能总青,人不能常壮。”这牛要病,我们有什么办法?

【第91句】:【经还没念,就先打起和尚来了】

【第92句】:【金盆虽破值钱宝,分量不曾减分毫】

【第93句】:【炒下豆子众人吃,打烂炒锅一人赔】

【第94句】:【鸟穷则啄,兽穷则触,人穷则诈】

【第95句】:【粗茶淡饭保平安】(谚)粗茶淡饭:平平常常的家作茶饭。指少吃肉脂类食物,常吃粗茶淡饭,可以常保身体健康。

【第96句】:【弹不到一根弦上】(惯)弹:谐“谈”。弦:琴弦。指意见不一致,说不到一块儿。

【第97句】:【此一时,彼一时】见“彼一时,此一时”。

【第98句】:【百拙无一能】(惯)拙:笨。指一点本领、能耐都没有。

【第99句】:【打起来没好拳,骂起来没好言】

167386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