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散文集文学网!

谚语俗语文案集锦大全集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1句】:好人争理,坏人争嘴.

【第2句】:【死也要拉个垫背的】见“临死还要拉个垫背的”。

【第3句】:【水清无鱼,人清无朋】 释义:水过于清了,就不会有鱼;人太苛察了,就没有人与他交往。 例句:在今天,“清如水”是做不到的。“水清无鱼,人清无朋。”不但无朋,而且会四面树敌,使你连正常的工作也干不下去。

【第4句】:【刀分两把,各有其鞘】 释义:每把刀有每把刀的刀鞘。比喻不能搞错,张冠李戴。 例句:潜逃犯与谋杀案,究竟有什么必然联系呢?俗话说:刀分两把,各有其鞘。搞破案的,可不能随意地张冠李戴啊!

【第5句】:【谁走的路长远,谁能到西天佛地】(谚)西天:佛教指佛祖所在的地方。谁不怕路途遥远,谁就能到西天见到佛祖。指谁有毅力有志气,谁就能达到目的。

【第6句】:【老婆当军——充数儿】(歇)当军:当兵。指用不符合要求的人或物勉强凑数。 也作“老婆当军——没的充数”。

【第7句】:【贼去了关门】(惯)去:离开,离去。财物被贼偷走后才关门。比喻事后才采取防范措施。 也作贼走了才关门。 贼走了才拴门。

【第8句】:【贫不与富敌,贱不与贵争】(谚)贫穷人家不和有钱人家作对,地位卑贱者不和有权有势者争斗。指旧时社会制度维护的是有钱有势阶层,不为贫贱大众作主。 也作贫莫与富斗,贱莫与贵争。 贫不与富斗,民不与官争。

【第9句】:【新官上任三把火】此语比喻新上任的官员总是要先做几件有影响的事,以显示自己的才能和胆识,与“下马威”异曲同工。 这个俗语源于三国时期的火战。据《三国演义》所描述,诸葛亮27岁出山当了刘备的军师,在很短的时间内,连续三次用火攻战胜曹兵。第一次火烧博望坡,使十万曹兵所剩无几;第二次在新野,火攻水淹,使曹仁、曹洪的十万人马几乎全部覆没;第三次诸葛亮借来东风火烧赤壁,号称83万的曹兵惨败,华容道随曹操逃出去的仅剩十八骑。这“三把火”使诸葛亮名声大震。当时,人们把这三把战火称为“诸葛亮上任三把火”。后引申为“新官上任三把火”。

【第10句】:【拉开话匣子】见“打开话匣子”。

【第11句】:【狗咬吕洞宾,不认识真假人】 释义:吕洞宾:传说中的八仙之一。比喻分不清好坏,错怪好人。“不认识真假人”又作“不识真人”、“不知好丑人”、“分不清好坏人”等。 例句:你小子是狗咬吕洞宾,不认识真假人。我本想有个大事要文案,这回惹烦了我。还不给你“透风”、“掏耳朵”了。

【第12句】:【枣核解板儿——能有几锯】(歇)解板儿:用锯子锯开。枣核很小,把枣锯开,根本用不了几锯。 锯:谐“句”。指没有多少话语或唱词。

【第13句】:【借着中秋买月饼】(惯)指趁着某种机会为自己捞取好处。

【第14句】:【嗑瓜子儿嗑出个臭虫来——什么仁儿都有】(歇)仁儿:谐“人儿”。指形形色色的人都有。 也作瓜子里出臭虫——啥仁都有。 吃瓜子吃出个臭虫来——啥仁都有。

【第15句】:【气可鼓不可泄】 释义:只可鼓励,不可泄气。 例句:濮阳荪扬起眉毛,拔高嗓门说:“气可鼓不可泄!智珠呀,实跟你说吧,只要明儿个晚上他们到了‘萃华楼’,你就看我的吧……”

【第16句】:【不管兔子怎么叫,该种豆子还得种豆子】 释义:比喻不管别人怎么说,事情还是照样做。“兔子”又作“野兔”。“豆子”又作“黄豆”。 例句:育武拖着长腔不慌不忙地回答:“咱庄稼人有句俗话,不管兔子怎么叫,该种豆子还得种豆子。”

【第17句】:【荷锄候雨,不如决渚】(谚)荷:用肩扛着。渚:水渚。扛起锄头等待天雨,不如掘开水渚,引水灌溉。指与其消极等待,不如积极创造条件来争取。

【第18句】:【泼翻了五昧瓶——酸甜苦辣咸各色俱全】见“打翻了五味瓶——甜酸苦辣咸样样全”。

【第19句】:【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释义:司马昭:三国时魏国的权臣,处心积虑地要夺取曹魏政权。比喻阴谋、野心,人所共知。 例句:贾源冷笑道:“纯洁?高雅?还不是图申茂那几块残废金?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第20句】:【人离原地活,树离原地死】(谚)指人离开原地,走出困境,外出闯荡,就能把生活的路拓宽。 也作人挪活,树挪死。挪:挪动,离开原地。 树挪死,人挪活。

【第21句】:【冰炭不同炉】(谚)冰和炭不能同放在一个火炉里。比喻对立的双方不能和平共处。

【第22句】:【头顶上长疮,脚底下流脓——坏透了】(歇)坏:本指身体情况恶劣,转指人的思想品质恶劣。透:本指穿透,转指透顶。指人坏到了极点。含责骂意。 也作头顶长疮,脚跟流脓——坏透啦。 头上长疮,脚心底流脓——坏透了。

【第23句】:不吃酒,脸不红;不做贼,心不惊.

【第24句】:【吃不穷,穿不穷,打算不到死受穷】(谚)吃饭穿衣等生活耗费不会使人穷困,经济上不会计划才会造成真正的穷困。指过日子最要紧的是筹划周到。 也作吃不穷,穿不穷,计划不周一辈穷。 穿不穷,吃不穷,计算不到定受穷。

【第25句】:【成大事者,不惜小费】 释义:办大事的人,不在乎花些小钱或受些小的损失。 例句:“难得寻下这房舍儿。……常言‘成大事者不惜小费’。”

【第26句】:【头上有疮瞒不过剃头的】(谚)比喻任何事情无法瞒过知情人。

【第27句】:【债台】人们形容借钱多数额大且无力偿还为“债台高筑”。借债为什么用台来形容呢?这源自一段中国历史史实。 战国时候,周王室日益衰微,名存实亡。末代天子周赧王软弱无能。虽然贵为天下之主,却不能左右各国诸侯,毫无实权。秦国却日益强盛,有觊觎天下之野心。周赧王十分恐慌,欲抗秦却力不从心。恰在这时,接到楚孝烈王联合各国一同出兵抗秦的倡议,便同意楚王的倡议,出兵抗秦。 但是,国库早已空虚,军费一时难以筹措,周赧王只好硬着头皮向豪门富户商借,并且立下借据,写明战后加利偿还。然而,天子令下,响应起兵的只有楚国和燕国。拖了三个月,仍然不见别的诸侯派兵,只得偃旗息鼓,不了了之。这时候,借款给周王室的豪门富户纷纷要赧王还债。 赧王拿不出钱来,不敢见他们,于是躲在一座僻静的高台上。这座台,后来就被称为“债台”。

【第28句】:【石臼里的泥鳅——无路钻】(歇)比喻人陷入困境,逃脱不了。

【第29句】:【脏唐乱宋,都怪朝廷老儿不正】(谚)脏唐:唐王朝统治阶级生活奢侈糜烂。乱宋:宋朝战争不断,朝政混乱,忠奸不辨。指唐、宋脏乱,都怨皇帝自身不正。

【第30句】:【喇叭是铜锅是铁】(谚)喇叭是铜打造的,饭锅是铁铸成的,喇叭和饭锅不是一路货。比喻人和人不一样,各有自己的长处,也各有自己的短项。

【第31句】:【冷练三九,热练三伏】(谚)见“冬练三九,夏练三伏”。

【第32句】:【宝剑托与烈士,红粉赠与佳人】 释义:指把物品要送给与之相称的人。 例句:常言道:“宝剑托与烈士,红粉赠与佳人”。现在,你把你的祖传宝物给那人,日后你必定后悔。

【第33句】:【教师节】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新中国成立后,经国家教育部和中华全国教育工会商定,废除了6月6日这个旧教师节,并在1951年规定:教师节和“五一”劳动节合并在一起。可实践证明,“五一”节并没有教师的特点。时间一长,人们只知道“五一”是劳动节而逐渐把教师节忘记了。为了提高教师的地位,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体现教师的特点,1985年1月2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每年的9月10日为教师节。

【第34句】:【少饮不济事,多饮济甚事?有事坏了事,无事生出事】(谚)酒饮得少了不顶事;饮得多了,不是坏事,就是生事。指饮酒害多益少,劝人应戒酒。

【第35句】:【昧着惺惺使糊涂】(惯)昧:隐藏。惺惺:清醒。指心里明白,装作糊涂。

【第36句】:【一棒打着两个人】(惯)比喻一句话伤了两个人。

【第37句】:【皮之不存,毛将安傅】(谚)安傅:附着在哪里。指毛是附着在皮上的,皮要是不存在,毛就无从附着了。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础,便无法存在。 也作“皮且不存,毛将焉附”。

【第38句】:【装龙似龙,装虎似虎】(惯)指善于模仿或表演,装扮什么像什么。

【第39句】:【掉枪花】(惯)枪花:武术中枪术变化的一种花招,能使对方产生错觉。比喻花言巧语,或耍花招、使手段、开玩笑。 也作“掉花枪”。

【第40句】:【现官不如现管】(谚)现官:现任的官员。现管:直接管辖自己的顶头上司。指不怕现任官员职位多高,就怕直接管辖自己的顶头上司。

【第41句】:【脊梁朝天脸朝土】见“脸朝黄土背朝天”。

【第42句】:【脖子里割瘿袋——杀人的勾当】(歇)瘿袋:指生长在颈部的一种囊状瘤,包括甲状腺肿大等。指危及生命的行为。

【第43句】:【石敢当】在我国的许多地区,若家门口或墙正对桥梁、路口就要立一石碑,上刻“石敢当”三字,可以禁压不祥,防止凶煞长驱直人家门作祟。除此之外,石敢当也立于沿海、山区作平浪、压风之用。石敢当的这些作用,据考证出自西汉黄门令史游的《急就章》,唐颜师古注释说:“敢当,所向无敌也。”又宋王象之在其书《舆地纪胜》中指出,石敢当用来“镇百鬼,压灾殃”,可使“官吏福,百姓康,风教盛,礼乐强。”石敢当制成石碑状,尺寸在《鲁班经》中有记载:高四八寸,宽一尺二寸,厚四寸,埋人土中八寸。 上刻“石敢当”或“泰山石敢当”字样。 那么,石敢当的传说是怎么产生的,有二说。一说民间传说在黄帝时代,蚩尤联合南方苗民企图推翻黄帝,蚩尤有八十一个铜头铁额的兄弟凶猛无比,头角所向,玉石难存,黄帝迎战屡遭失败。一日蚩尤登泰山,自称“天下谁敢当?”女娲遂投炼石以制其暴,上镌“泰山石敢当。”于是黄帝遍立泰山石敢当,蚩尤军队胆战心惊,望石而逃,终于兵败涿鹿。 另一说民间传说石敢当为一人名,山东泰山人氏,他胆大勇猛,善捉妖邪。四方乡邻请其捉拿妖邪,石敢当应接不暇,遂想出石刻其名立于当冲处辟邪。 立石敢当辟邪这一风俗,现在尚存,“泰山石敢当”碑民间小贩有售。

【第44句】:【内无粮草,外无救兵】(惯)指被敌军围困,孤立无援,陷处绝境。 也作内无粮草,外无援军。 内无粮弹,外无援兵。 外无救援,内绝粮食。

【第45句】:【伸出脖子挨杀】(惯)比喻坐等着任人宰割、欺辱。 也作“伸长脖子挨刀”。

【第46句】:【守着井喝不到水】(惯)比喻有现成的东西却没有办法享用。

【第47句】:【事缓则圆】(谚)缓:舒缓,从容。 圆:圆满。指遇事不可急于求成,要从容舒缓,才能得到圆满的结果。

【第48句】:【伸手不见五指】(惯)形容非常暗黑,什么也看不见。 也作伸手不辨五指。 伸手不见掌。 伸手不见巴掌。

【第49句】:【吸西北风】见“喝西北风”。

【第50句】:【驼子跌在街心上——卖翘】(歇)翘:谐“俏”。指人故意造作娇媚姿态来诱惑人。含讥讽意味。

【第51句】:【横插一杠子】见“插杠子”。

【第52句】:【十年不下雨,也有怨雨人】见“大旱三年,还有恨雨之人”。

【第53句】:【雁飞不到处,人被名利牵】(谚)大雁都飞不到的地方,人却为追逐名利而敢冒险前往。指名利对人极有诱惑力。

【第54句】:【脚后跟拴绳子——拉倒】(歇)本指一拉就摔倒,转指算了、作罢。

【第55句】:【鱼怕水浅,人怕护短】(谚)鱼在浅水中,不容易存活;人要是护着短,越护短处越多。指人有错误要指正,护短只能发展缺点。

【第56句】:【韩信将兵——多多益善】(歇)韩信:西汉初淮阴(今江苏淮阴市西南)人,初属项羽,后归刘邦,被刘邦任为大将,后被封为楚王。 将:率领。韩信善于领兵作战,兵越多,指挥越自如。后用来指越多越好。 也作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韩信点兵——越多越好。 淮阴将兵——多多益善。

【第57句】:【山恶人善】(谚)山势是险恶的,但居住在山里的人是善良的。比喻人的相貌虽然丑陋,心地却很和善。

【第58句】:【五十步笑百步】“五十步笑百步”是以那些小败嘲笑大败的人,比喻程度不同,但本质相同的做法。它源自战国时期的《孟子》。 战国时期,战争连年不断,民不聊生。孟子决定周游列国,去劝说那些好战的君主。孟子来到梁国,去见了好战的梁惠王。梁惠王对孟子说:“我费尽心力治国,又爱护百姓,却不见百姓增多,这是什么原因呢?”孟子回答说:“让我拿打仗作个比喻吧!双方军队在战场上相遇,战败的一方免不了会丢盔弃甲,飞奔逃命。那只跑了五十步的却去嘲笑跑了一百步的是贪生怕死。 这对不对呢?”梁惠王立即说:“当然不对!”孟子说:“你虽然爱百姓,可你喜欢打仗,百姓就要遭殃,这与五十步笑百步是同样的道理。”后人用此比喻某些人嘲笑他人的不足或过失,却没有反思自己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只是程度轻些罢了,是一种没有自知之明的表现。

【第59句】:【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释义:不要求进取,只求保持现状。 例句:“岳父大人如此关怀这批苦力,中央军知道了一定感激不尽的。……” “唉,老夫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就是了!”

【第60句】:【新婚三天没大小】见“洞房三天没大小”。

【第61句】:【笼中之鸟,网中之鱼】 释义:关在笼子里的鸟,进入网内的鱼,比喻很难逃走。 例句:求你老人家,念着与我们员外八拜之情,如今既住在这里,就如笼中之鸟,网内之鱼,若要报仇,不费吹灰之力,要错过这个机会,可就无处去找了。

【第62句】:【头齐脚不齐】(惯)谦称自己准备得还不够齐全。也形容人多,步调不一致。

【第63句】:【跛象扯双车——总没一边儿安稳】(歇)瘸腿的大象拉两个车,总有一个车不安稳。比喻双方总有一方有所偏颇。

【第64句】:【咽下口水吞了自己的话】(惯)比喻话说出去了又反悔。

【第65句】:【鬼话】“鬼话”,指的是骗人的谎话。“鬼话”一词,源自一百多年前的穗、港、澳一带,与今日词义不同。那时的“鬼话”曾指鬼佬之话——英语。 约一百六十年前,广州出版过英语学习读本,封面大字标明书名是《鬼话》。 如当时已有今义,断然不会将英语学习读本命名为《鬼话》。那样,谁还敢学习英语呀! 这本早年英语课本《鬼话》很有趣,是中文英语书。如在“球”后面用汉语注音为“波”,所以后来粤语干脆不说“球”了,改用“鬼话”之“波”了。《鬼话》书已罕见,美国有本《广州番鬼录》对此有较多介绍。 何以称英语为“鬼话”呢?许多文献记载,“鬼”多指“远国蛮夷”或“异族外国”之人。如朱熹集注:“鬼方,远夷之国也。”“鬼话”显然来自古代中国对外国的称谓,无贬义。 鬼话转义为今义,显然是中文特点一词多义之故,国人又极善于联想,“鬼”在古代许多小说中是坏东西,能妖言惑众,借《鬼话》为“鬼话”。

【第66句】:【冷锅中豆儿爆】(惯)比喻平静的生活中突然生出事端。 也作“冷锅里爆豆”。

【第67句】:【老虎借猪,有进没出】 释义:强行夺取,不付代价。 例句:“连个价钱也不容说定,就硬逼着把猪宰了。可是至今,连一文钱也不给。”说到这里,她揩着眼泪说:“大老板呵,你替我们想想,这不是合着了那句老话‘老虎借猪,有进没出’么?”

【第68句】:【刮起四两肉,剥了一张皮】(惯)刮完了只有四两肉,剥下来只有一张皮。形容入非常贫穷。

【第69句】:【千金之子,不死于市】(谚)市:古时处决死囚的场所。古时富贵人家的子弟犯了死罪,可用钱财赎命。指在金钱万能的社会里,连死罪也可用钱赎免。

【第70句】:【起头容易结梢难】(谚)结梢:结尾,做到底。指做事开始时容易,有头有尾一直做到底却很不容易。 也作“起头易,到底难”。

【第71句】:【孺子牛】“孺子牛”现在用来比喻甘愿为人民大众服务的人。 此典出自《左传·哀公六年》:“鲍子曰:汝忘君子为孺子牛而折其齿乎? 而背之也。”这里的孺子,乃春秋时齐景公的幼子荼的名字。史载齐景公非常宠爱孺子,有一次他在后官逗孺子玩耍,自己竟趴在地上,口衔绳子,让孺子当牛骑。孺子正玩得高兴,一不小心从“牛”背上跌了下来,那绳子一下子把齐景公的牙齿给挂断了。显然,当年的“孺子牛”,是指齐景公对孺子的宠爱有加。可见父爱无疆。 鲁迅先生的诗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将其点化,把父爱升华为对人民大众的无限忠诚和热爱。

【第72句】:【戳穿西洋镜】(惯)西洋镜:也叫西洋景,民间文娱活动的一种装置,可上下或左右推动若干画片,观者从透镜中看放大的画面,画片多为西洋画。比喻揭穿假象或谎言。 也作戳破西洋镜。 拆穿西洋镜。

【第73句】:【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释义:穴:洞。焉:怎么,哪里。比喻不冒危险亲自去干,就不能取得经验,获得成功。“焉得”又作“难得”、“怎得”、“捉不住”。 例句:纪怀仁道:“俗话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为了打下恶虎庄,为了黄河岸上民众的自由,为了党的事业,不说是危险,就是掉头丢脑袋,我也要亲自探一探!”

【第74句】:【蛇逮老鼠,要独吞】 释义:比喻想一个人占有,不让别人沾边。 例句:赵聚财酒醉心上明。李鸿云这么一说,他可就着急了。哈哈,你原来是蛇逮老鼠,要独吞。一直对李鸿云不放心,果然来了。

【第75句】:【王顾左右而言他】 释义:王:指梁惠王。顾:看。他:其他的,别的。指回避正面提问而扯其他的。 例句:罗汝明总是笑而不答,或者是来一个“王顾左右而言他”。

【第76句】:【年关】过年是中国民间最为喜庆浓重的传统节日,可古人为什么把年说成“年关”呢?它源自于对“年”的一个传说。 其实,最早过年是为了防备一个叫“年”的怪兽的攻击。当时的人们算准了“年”肆虐的日期,把这可怕的一夜当做关口来熬,所以称为“年关”。 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提前备好晚饭(提前到黄昏时分吃饭,所以有“黄昏饺子”之说),熄火净灶,把鸡圈牛栏拴牢,前后封锁后,全家人聚在一起,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吉凶未卜,随时都有可能遭遇到“年”的袭击,所以置办得十分丰盛,全家老小不仅要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而且在吃饭前还要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吃过晚饭后,大家都不敢睡觉,便挤在一起闲聊壮胆,逐渐形成了除夕“熬年守岁”过年关的习惯。 之所以称新年前后为“年关”,更实际的原因恐怕是一个“钱”字。旧时讲究不论是借钱还是借东西,一般年前都要归还,这是一种民俗。所以,债务人年前要忙着筹钱还账,债权人(债主)年前要讨债。还不起债的穷苦百姓,只好出去躲过年再回来。往哪里躲,按年俗亲戚家不能去,只好到破庙寒穿去躲着。所以视年根儿为关口,过年像过关一样难熬。经典歌剧《白毛女》杨白劳被逼喝卤一场便是对“年关”一词的最好的注释。因此,过年对穷人来讲,无异于过关。

【第77句】:【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 释义:甲:居第一位。阳朔:县名,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漓江流经境内,风景秀丽,在桂林山水中居首位。桂林的山水居天下第一位;阳朔的山水又居桂林第一位。 例句:“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桂林人是很爱夸引这两句话的。到过桂林而且游过阳朔,我自己也能承认,这两句话并不算夸张。

【第78句】:【得不的风儿,就是雨儿】(惯)得不的:不能得到,这里指不能听到。 风儿:风声。听不到风声,就断定是下雨。1比喻刚听到一点儿消息,就不辨虚实,立刻行动。2比喻造谣传谣。

【第79句】:【嘴是嘴,眼是眼】(惯)比喻分清谁是谁非,毫不含糊。

【第80句】:看佛警僧,看父警子。

【第81句】:【羊羔知道跪乳,乌鸦知道反哺】见“乌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

【第82句】:【狮子大开口】(惯)1比喻要价或提的条件太高。2形容嘴张得太大,吃东西太快。 也作狮子大张口。 狮子大张嘴。

【第83句】:【秧好稻好,娘好囡好】见“娘好囡好,秧好稻好”。

【第84句】:【瞎猫抓耗子】(惯)比喻盲目行动。

【第85句】:【夹雨夹雪,无休无歇】(谚)雨点中夹杂着雪花,会下得没完没了。 指雨夹雪往往会久雨难晴。

【第86句】:【笨乌先飞早入林,小船早开先到岸】 释义:比喻能力差的人只要勤奋,遇事提前行动,肯下功夫,可以收到比其他人还好的效果。 例句:文化低怕什么?谁也不是一生下来就高的,学嘛!咱渔家有句俗话:笨鸟先飞早入林,小船早开先到岸。不会就学,就练。

【第87句】:【红日西升,高山起浪】(惯)比喻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第88句】:【憨人自有憨福】见“呆子有呆福”。

【第89句】:【白的黑不了,黑的白不了】 释义:事实不容歪曲。 例句:“是白的,黑不了,是黑的,白不了;再多几张嘴,我也不怕!”

【第90句】:【夹裤改单裤——没里儿】(歇)里:谐“理”。指理亏。

【第91句】:【不下高梁本,得不着老酒喝】 释义:高梁的子实可用来酿酒。比喻不付出—定代价,就实现不了预期的目标。 例句:还是那句老话,不下高梁本,得不着老酒喝。他明知道请春杉上他家去,多少得破费一点。嗑把瓜子也是钱,喝口水也得费柴禾。可他想到长远利益还是下了“请帖”。

【第92句】:【放虎归山,必成大害】(谚)比喻放走强敌,必定会带来难以估料的后患。 也作放虎归山,自留祸根。 放虎归山,终是后患。

【第93句】:【三教不束管】(惯)三教:佛教、儒教、道教。束管:管束。三教都不管。指谁都不愿搭理。

【第94句】:【解手】把大小便说成“解手”,这里一定有文章。 据《明史》、《文献通考》等书记载,元朝末年,朝政腐败,兵燹连年,民不聊生,中原江淮一带,人们颠沛流离,饥饿死亡者十占六七,大片土地撂荒。为恢复中原经济,明初官府在山西洪洞广济寺设局驻员,征召当地居民,迁徙至冀、鲁、豫、苏、皖、北京一带。广济寺有一棵大槐树,隐蔽数亩,移民行前纷纷指树为记,含泪告别故乡。迁民是强制性的,人们故土难离,用各种方法进行反抗,官兵怕人们半路上逃跑,就把他们双手捆起来,几十个人连在一条绳子上,一人要动,牵动全体。这样,无论是白天行路还是晚上睡觉,如果有人要大小便,就得恳求解差把绳子解开。起初,话说的比较完整:“请大人把我的手解开,我要大(小)便。”后来逐渐简化,先是说“给我解手”,最后干脆只说“解手”,解差也心领神会,彼此配合默契。 到了新的住地,人们开始了新的生活。但“解手”的事在人们头脑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也由于说顺了口,甚至比“拉屎、撒尿”好听一些,所以“解手”一词就成了人们大、小便的代用词了。

【第95句】:【走一步,看一步】(惯)指做事情心中无数,边干边作打算。

【第96句】:【生就的骨头长就的肉】(惯)指生下来就是这样,难以改变。 也作生就了的骨头长就了的肉。 生就的骨头。

【第97句】:怒画竹,喜画兰,不喜不怒画牡丹。

【第98句】:【耳朵软】(惯)指没有自己的主见,容易相信别人的话。 也作耳根子软。 耳朵是棉花做的。 耳皮软。

【第99句】:【傻子看到晚,乖人看一眼】(谚)看人时,头脑简单的蠢人,不眨眼地一直看;聪明乖觉的人,只看一眼就够了。指死盯住不停地看人,是粗野愚蠢的表现。

167379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