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改换门庭】“改换门庭”有两个含义,一是改变门第出身,提高社会地位,属中性词;二是投靠新的主人或势力,以攀高枝,谋求出路。此语源于明朝。封建时代清苦的读书人通过科举考试而谋取官位,以改变家庭的社会地位,这叫“改换门庭”。在那时,改换门庭并不是个形容词,它是名副其实的大动作。明朝末年,朝廷采取了一些改换门庭象征性措施,以强化科举考试的轰动效应。中举以后,报录者手持短棍,一进中举者家的大门,即乱打乱砸,直至屋内,把门窗厅堂家杂全部砸得稀巴烂,跟着在后面的工匠立即把全部更换一新。接着,同姓的大户便来“通谱”,哪怕八代之前有亲戚关系也连成一家。再后,拜师的、送礼的、招婿的等纷至沓来,地方官吏也宣布“三免”(免役、免税、免费使用奴婢)。你看,第一阶梯的“改换门庭”就已是多么显赫,多么堂皇!真是“鲤鱼跃龙门”。中举就如此显赫,中了进士、状元就更不用说了。
【第2句】:【不识路能走千里,不识人寸步难行】(谚)不认识路可以向人打听,分不清好人坏人就得上当受骗。 指在社会生活中识人最重要。 也作不识字也有饭吃,不识人却无生路。 不怕不识字,就怕不识人。
【第3句】:【公鸡戴帽子——冠上加冠】(歇)冠:前一个“冠”字指鸡冠,后一个“冠”字指帽子,都谐“官”。指官职得到提升,含谐谑意味。
【第4句】:【摘了奶忘了娘】(惯)断了奶就把母亲忘了。比喻忘本。
【第5句】:【二姑娘倒贴】在爱情婚姻关系中,一般是男方花钱多,女 方倒贴是不正常的。谓本应该得到好处,反而赔钱,不上 算。陈登科《风雷》:“我们呢?一个铜扣子未见,还来个二 姑娘倒贴,欠你两壶酒钱。”
【第6句】:【看人下菜碟儿】(惯)比喻根据不同人不同的身份、地位来分别对待。 也作看客下菜碟。 见人下菜碟儿。
【第7句】:【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谚)真人:本指成仙或修炼圆满的人,此处指本领高强的人。指真正本领高强的人,不轻易显露高超的技艺。
【第8句】:【空棺材出丧——木中无人】(歇)木:棺木,谐“目”。指人自高自大,看不起别人。常含责骂意。
【第9句】:【请酒不吃吃罚酒】见“敬酒不吃吃罚酒”。
【第10句】:兔子上树——赶急了
【第11句】:三月天的布谷鸟——催耕忙
【第12句】:【刀搁在脖子上】(惯)比喻面临死亡的危险或威胁。 也作刀子撂在脖颈上。 刀压着脖子。
【第13句】:【应声虫】“应声虫”用以比喻讽刺那些无主见、随声附和的人。明代田艺蘅的《留青日札》便说:“己无特见,一一随人之声而和之,譬之应声虫焉。”那么,世上真有应声虫么?宋代陈正敏《遁斋闲览》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北宋末年“六贼”之一的杨勔得了一种怪病,每次说话的时候,肚子里都有一个小声音在仿效。数年之间,这个声音越来越大。一个道士见到后十分惊讶,他说:“这是应声虫,如久不治,会传给妻子儿女,应当去读《本草》,读到哪味药,虫子不答应了,服用了就可治病。”杨勔照着去做,当他读到雷丸时,虫子忽然不做声了,于是赶快吃了一些,病就好了。据《中国药典》载,雷丸又名竹苓、雷应、竹铃芝,属白蘑科真菌类,有杀虫消积功能,用于绦虫、钩虫、蛔虫病,虫积腹痛,小儿疳积等病的治疗。不知“应声虫”是什么怪病,但雷丸治肚子里的虫子,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应声虫是传说,传说是靠不住的。但,为我们留下了“应声虫”这一词语,比喻只知道随声附和的人再合适不过了。
【第14句】:【假戏真做】(谚)戏文是假的,但演员却要像真的一样去表演。借指明知是假,却要真做,以收到预期的效果。 也作假戏还得真唱。 假戏只好真做。
【第15句】:【两节甘蔗不能一口咬】释义:比喻有计划按步骤做事,不能急于求成。例句:马远甫望着他们的背影,自己跟自己说:“那不好。要干也得一个一个来,两节甘蔗不能一口咬呀!”
【第16句】:二月二拜年——瞎拜(瞎掰);瞎献情
【第17句】:驴子拉磨——跑不出这个圈;走的老道儿;兜圈子
【第18句】:【倒栽葱】(惯)比喻人头朝下摔倒。
【第19句】:爷爷见我总躲着活走,就说:“你这孩子,懒得吃蛇肉都不扒皮。”(陕西·宜川)
【第20句】:【拉不开栓】(惯)指非常紧张、忙碌,难以应付。
【第21句】:【山怕无林海怕荒,人怕老来花怕霜】(谚)有山无林,水土必定流失;大海无鱼,就是一片荒海;人老无为,生活无依无靠;花朵见霜,很快就要凋落。指人或物都有最难排解的伤害。
【第22句】:【死不死,活不活】(惯)死不了,也活不好。1指备受病痛的折磨。 2指受尽苦难的折磨,生不如死。 3指被打得死去活来。 也作死不死,生不生。 死不能死,活不能活。
【第23句】:【打拦头雷】(惯)比喻竭力阻止。
【第24句】:牛皮纸上雕花——刻薄
【第25句】:【破天荒头一回】古有开天辟地的传说,谓自古以来第一 次,空前的。相关的:开天辟地头一遭。古华《芙蓉镇》:“也 有细心人冷眼旁观看出来,吊脚楼主王秋赦,破天荒头一回 没有加入这种场合,来跑堂帮忙,一享口福。”
【第26句】:【千个屠夫一把刀】(惯)屠夫:旧时以宰杀牲畜为职业的人。屠夫再多,所使用的工具也都是刀。比喻大家的做法都一样。
【第27句】:【打窝里炮】(惯)比喻内讧,自己人发生冲突和争斗。
【第28句】:【扳开竹子看梅花】释义:比喻看个究竟。例句:“小伙啊,我们嘴说无用,到地头再说,货到地头死!”“好!我们扳开竹子来看梅花。”
【第29句】:【能站着,也能蹲下】(惯)比喻人能屈能伸。
【第30句】:【眼里识得破,肚里忍不过】(惯)指明知是圈套,却还是禁不住诱惑上了钩。
【第31句】:揪下来的花儿——新鲜不了几天
【第32句】:【鲁班门前掉大斧】(惯)鲁班:也作鲁般,古时著名的木匠。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事。 也作鲁班门口抡斧头。 鲁班门口弄大斧。 鲁班门前耍斧子。
【第33句】:【按下葫芦起了瓢/摁倒葫芦瓢起来】葫芦可做瓢,一称葫芦 瓢。指不能同时按到水中,按下这个,那个又漂起来。谓事 情多,忙不过来。成语:应接不暇、顾此失彼。袁静孔厥《新 儿女英雄传》:“这儿也是:‘报告主席,我对他有个意见!’那 儿也是:‘报告主席:我也有个意见!’真是按倒葫芦瓢又起 来了。”
【第34句】:【楷模】是自然界实有的一种树,俗称“黄连木”,系落叶乔木,果实红色,形为椭圆,其木质地柔韧,久藏不腐,亦不暴折,雕刻而成的器具玲珑剔透,木纹如丝而不断,名日“楷雕”,是一种很出名的工艺品。生长在孔子墓上的楷模传说为其弟子子贡所植。清康熙年间遭雷击焚死,后人遂将枯干图像刻于石上,碑名“子贡手植楷”。又于石上建亭存碑,名日“楷亭”,碑与亭今都完好。但模树很可能是古人假想出来的一种树木。明人叶盛在《水东日记》中载:“……临川吴文正公澄间日‘楷模二字假借乎?’日:‘取义也’。日:‘何以取木为义?’日:‘昔模木生周公冢上,其叶春青夏赤秋白冬黑,以色得其正也……出淮南王安《草木谱》’。”这儿提到的模树很神奇,其叶随时令而变,因其各季色泽纯正,“不染尘俗”,便为诸树榜样。后世以树喻人,故把模范行为、榜样作用以及为人师表的风范,称为“模范”。两种神奇的树木合在一起,即为“楷模”。
【第35句】:【天下官管天下事】(谚)天下:国家。国家设置官员,就是让他们管理国家事务。指尽职尽责管理国家事务,是官员的本分。
【第36句】:【官凭文书私凭约】(谚)文书:公文。约:契约。官府办事凭的是公文,私下交易凭的是契约。泛指凡事凭的是证据。 也作官凭印信,私凭票约。 官凭文引,私凭要约。文引:文书。要约:契约。 官凭印玺,私凭文约。
【第37句】:【开夜车】(惯)指晚上不休息,加班工作或学习。
【第38句】:【拿芦席比天,小鬼比神仙】(惯)形容两者差距太大。
【第39句】:【富易交,贵易妻】见“贵易交,富易妻”。
【第40句】:八仙桌旁的老九——没有位子
【第41句】:【 让开大路走两厢】大路宽广让别人走,两厢狭窄自己走。 胃让出有利条件。《北京日报》( 1985,2,18):“大兴县‘让开 大路走两厢’,以让出交通、生活都比较方便的地区和让利 等优惠条件,吸引中央、部队和市属单位到大兴县联营办 厂,为振兴黄村卫星城的经济、实现工农业总产值提前翻两 番的目标,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第42句】:【 动一根毫毛,立一根旗杆】极言不容侵犯。浩然《艳阳 天》:“你敢动动我?摸倒我一根毫毛,奶奶让你立根旗杆!”
【第43句】:【正月】我国农历每年的第一个月叫“正月”,为什么叫正月,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在先秦以前,以哪一个月为第一个月,各朝代都不相同:夏代以建寅的月份——现在的农历正月为第一个月;商朝以建丑的月份——现在的农历十二月为第一个月;周朝以建子的月份——现在的农历十一月为第一个月。这些朝代每改正后的第一个月称为“正”月,“正”是改正的意思。朝代改后,把纪年的方法也改过来,树立新政权的权威,直到汉武帝时,才最后确定以建寅的月份,作为农历的第一个月——正月,一直通行到现在。再一种说法,正,是一年的开始。古代帝王都在每年的头一个月,接受文武百官的朝拜。为了表示庄重独尊,便将一月称为正(政)月。周朝时,许多国家大事都安排在正月处理,所以干脆叫正月为政月。那么,“正”月的“正”字又为何读“征”音呢?据说与秦始皇有关,秦始皇名赢政,他嫌“正”字读音与他的名字中的“政”字相同,犯忌讳,就下令把“正”月念成“征月”。从那时起,正月的“正”字,就读成“征”音,延续至今。
【第44句】:【锄一恶,长十善】(谚)锄:除去。 除去一个恶人或一种恶类,就等于助长了十倍多的菩人或善类。指除恶比积善的功效大得多。
【第45句】:五月的麦子——黄了
【第46句】:小莉买衣服从不挑选,拿着哪件就是哪件。她妈妈说:“人家买个烧饼还捏捏厚薄呢,你倒大方。”(安徽·庐江)
【第47句】:瓜地里的草人——样子货
【第48句】:【贼偷一更,防贼一夜】(谚)指贼人作案是在短时间内的,但提高警惕防贼却需要长期不懈。 也作“贼偷一更,防贼一宿”。一宿:一整夜。
【第49句】:【一个钉子一个眼】(惯)形容对事情非常认真。也形容盘算得很紧,没有剩余。 也作一口钉子一个眼。 一个竹眼钉一条钉。
【第50句】:【一年二年,与佛齐肩;三年四年,佛在一边】(谚)敬佛的人,开始对佛尊敬,一两年后把佛看得和自己并肩高,三四年后就把佛抛到一边了。指人的立志很难持久,时间越长越懈怠。
【第51句】:【腊月初三打春雷——少有的事】(歇)腊月初三:农历十二月初三,我国绝大部分地区不会打雷。指事情反常,很稀罕。
【第52句】:【猴儿拿虱子——瞎掰】(歇)拿:捉。掰:用手把物分开或折断。指胡来,胡说。
【第53句】:【抠着屁股——自抬自】(歇)抬:抬高。指自己抬举自己。含讥讽意味。
【第54句】:【身在曹营心在汉】(惯)曹营:东汉末曹操的军营。汉:因刘备后来建立蜀汉国,故用来代指东汉末刘备一方。《三国演义》中描写,刘备的盟弟关羽在与刘备失散后,被曹操收降,关羽身在曹营,却心向刘备。比喻人在一方,心却在另一方。 也作“人在曹营心在汉”。
【第55句】:【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释义:妻子贤惠,能及时提醒丈夫,少犯错误。孩子孝顺,当父亲的就安心了。例句:若是殷家女子贤惠时,劝她丈夫学好,也不至于后来惹出这场大事了。自古妻贤夫祸少,应知子孝父心宽。
【第56句】:奶奶过生日了。吃饭的时候,爸爸夹了鱼头对奶奶说:“吃了鱼头,万事不愁。”妈妈夹起了鱼尾,对奶奶说:“吃了鱼尾,顺风顺水。”我给奶奶夹了块鱼身放在她的盘里,说:“吃了鱼身,万象更新。”奶奶高兴极了。(河北·易县)
【第57句】:【难字压顶,寸步难行;闯宇当头,随意纵横】(谚)被困难压住头的人是什么事也做不得的;只要敢闯,就会有希望有前途。指事业上要想有成就,就必须大胆开拓。
【第58句】:【顽妻逆子,无法可治】见“蛮妻拗子,无法可治”。
【第59句】:【藕断丝不断】释义:藕:荷的根茎,外皮呈黄褐色。藕已折断,但丝还连着。比喻表面上断了关系,但实际上仍有牵连。多指男女之间的情思。例句:恩深如海,情重似山;佳期非偶,离别最难。常言道藕断丝不断。
【第60句】:【 门后边耍大刀】谓背后逞能。李晓明等《平原枪声》:“老 孟大爷,这可不能门后耍大刀,要拿到当街上去耍啊。”
【第61句】:野猪走在狗前头——本末倒置
【第62句】:【一字值千金】文章或书法好,受重视。清代《二十年目睹 之怪现状》:“但是古人一字值千金,我虽不及古人,打个对 折是要的。”
【第63句】:胡同里跑马——回头难
【第64句】:【匹夫】“匹夫”通常作普通的人、平常的人来解释,常言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为什么称普通的平民百姓为匹夫呢?它起源于春秋时期。匹,原是数量单位,古代四丈为一匹。又说两丈为一端,二端为两,每两就成一匹,长四丈。两而成匹,是相合的意思,按照这个意思,夫妇两者也相合,故作匹夫、匹妇。由于古代只有贵族、富人才可能实行一夫多妻的制度,如《论语·正义》:“士大夫以上,则有妻媵;庶人无妾媵,惟夫妻相匹。其名既定,虽单,亦通谓之匹夫匹妇。”这就是“匹夫”的出处。因此,实行一夫一妻的人也就是代表着地位低下和贫苦,所以,在封建社会里,便把没有地位的平民百姓叫做“匹夫”、“匹妇”。段玉裁注《说文》中说:“虽其半,亦得云匹……犹人言匹夫也。”就是说匹夫、匹妇拆离开来单独也可使用。以后,匹夫便不光指男子,而泛指平民百姓。需要指出的是,匹夫本是贫富和不平等的产物,带有歧视百姓的意味。如把无学识、无智谋的人称为“匹夫之辈”、“匹夫之勇”,这就与“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背道而驰。
【第65句】:【朝山的不全是为了敬神】释义:朝山:到山上的寺庙敬神。比喻在某种活动中人们会有不同的动机。例句:“事情可不简单哪!这次革命可和土改有些不同。‘朝山的不是全为了敬神!一’
【第66句】:【祸不入慎家之门】(谚)灾祸不会进入谨慎人家的门。指居家处世谨慎小心,就可免灾防祸。
【第67句】:吃枣子不吐核——囫囵吞枣
【第68句】:【值几个钱一斤】谓没有价值,或不起作用。表示轻视。 值,也说:卖。张恨水《八十一梦》:“正气卖多少钱一斤?你 那点本领,在我这里吹什么正气?”
【第69句】:【雨过地皮湿】见“水过地皮湿”。
【第70句】:【翘尾巴】(惯)形容人骄傲自大,自以为了不起。
【第71句】:【春算命,夏郎中,秋道士,冬裁缝】(谚)郎中:医生。春天是一年之始,算命的人多;夏天气候炎热易生病,医生走红;秋天收获季节,道士化缘方便;冬天寒冷要添衣服,裁缝生意忙。
【第72句】:【将军额前跑开马】(谚)将军的前额很宽阔,足以跑开马匹。指有地位、有度量的大人物,最能宽恕别人,最有容人之量。 也作“将军额头能跑马,宰相肚里能撑船”。
【第73句】:【千尺有头,百尺有尾】(谚)绳索再长,总是有头有尾的。比喻任何事情有开头也有结尾。也比喻做事得顺着次序,有头有尾,不可乱套。
【第74句】:【赤脚的赶鹿,着靴的吃肉】(谚)赤脚的:光着脚板的穷苦人。着靴的:穿着官靴的权势者。指穷苦人辛辛苦苦劳作,权势者则坐享其成。 也作“赤脚撵兔,穿靴吃肉”。
【第75句】:星期六晚上,我们全家在看电视。9点钟的时候,妈妈让我上床睡觉。我故意闭着眼睛,身体斜靠在沙发上,装作睡着的样子。妈妈说:“小华,你把这串香蕉吃完吧!”姐姐凑趣地说:“好吧!”我一下子从沙发上跳起来,一看,根本没有香蕉。妈妈说:“我早知道你是水仙不开花——装蒜呢!”(河南·滑县)
【第76句】:【扑克】“扑克”是一种纸牌,玩法很多,是深受百姓喜欢的智力游戏玩具。它是从英文p。ke了音译过来的。照这么说它应该是舶来品,其实不然,是“出口转内销”。说起扑克的由来,还有一段小故事。相传早在楚汉相争的时期,大将军韩信为了缓解士兵的思乡之愁,发明了类似纸牌的游戏,牌是用丝绸裱成,图案是用木刻版印成的,因其只有树叶大小,故被称为“叶子牌”。后来发明了纸,由纸代替了丝绸,便产生了纸牌。据说这就是最早的扑克牌。十二世纪时,马克-波罗将这种纸牌游戏带到了欧洲,立刻受到西方人的极大欢迎。起初,它只是贵族们的奢侈品,但因为它造价低廉,趣味无穷,很快便进入平常百姓的家中。
【第77句】:【剩饭炒三遍,狗都不吃】(谚)已炒过多遍的剩饭狗也不吃,何况人。比喻讲话写文章如果没有新意,只是一味重复,就会惹人生厌。
【第78句】:扳不倒儿尖尖腚——什么人什么命
【第79句】:【金龟婿】“金龟婿”指称心如意的女婿。龟,乌龟也,用在男人身上是骂名,为什么老丈人还称心如意呢?这里的“金龟婿”保留了古代的含义,没有受到半点污染。《礼记》载:“麟、风、龟、龙,谓之四灵。”龟能跻身于神物之列确实不凡。龟作为地球的古老居民,生存已有若干亿年。它行动迟缓,适应能力却很强,寿命也很长,是长寿的象征。另外,“龟”与“贵”谐音,又是富贵的象征。周代专设“龟人”的官职,由其“掌六龟,若有祭礼,则奉龟以往”(《周礼》)。在汉代,丞相、列侯、将军所用的金印,印纽一律作龟形;俸禄二千石以上的大官所用的银印,印纽也是如此,简称金龟。在官饰上,武则天改佩鱼袋为龟袋,三品以上,龟袋饰以金,四品以银,五品以铜。陆游到了晚年,自号“龟堂”,并用龟壳做了一顶帽子戴在头上,以示尊贵。直到元代以后,龟的名声一落千丈,变为丑陋不堪。古代,龟曾与高官联系在一起,高官握有“金龟印”,嫁得高官,也就得到了金龟婿。诗人李商隐一首名为《为有》的诗中这样写道:“为有云屏无限娇,风城寒尽怕春宵。无端嫁得金龟婿,辜负香衾事早朝。”描写了一个贵族女子在冬去春来之际,埋怨身居高官的丈夫因为要赴早朝而辜负了一刻千金的春宵。可见,在唐代时“金龟婿”就是当高官的丈夫了。称心如意的女婿称为“金龟婿”,沿用至今。
【第80句】:公鸡对着麦克风叫——鸣(名)声不低
【第81句】:槐树上要枣吃——强人所难
【第82句】:【忠厚是无用的】别名谓老实人缺乏斗争性,让人欺侮。鲁 迅《坟》:“俗话说:忠厚是无用的别名,也许太刻薄一点罢, 但仔细想来,却也并非唆人作恶之谈,乃是归纳了许多苦楚 的经历之后的警句。”
【第83句】:【人急了造反,狗急了跳墙】(谚)人逼急了,就会死命反抗;狗逼急了,就会跳过高墙。指人被逼到无路可走时,什么冒险事都做得出来。 也作人急悬梁,狗急跳墙。悬梁:绳子挂在梁上,上吊自尽。 人急烧香,狗急跳墙。 人急拼命.狗急跳墙。
【第84句】:【穿小鞋】(惯)比喻受到有权势者暗中刁难、限制,又无可奈何。
【第85句】:【挖墙脚】(惯)墙脚:墙根。比喻拆集体或他人的台,使其利益受损或事情不能顺利进行。
【第86句】:【常将冷眼观螃蟹,看你横行到几时】螃蟹横爬。讽刺飞扬 跋扈的人。明代《警世通言》:“徐能此时已做了太爷,在家 中耀武扬威,甚是得志。正合古人两句:常将冷眼观螃蟹, 看你横行到几时?”
【第87句】:炕头上贴灶王爷——不是画(不是话)
【第88句】:葵花的盘子一老转向
【第89句】:【老虎嘴里讨肉吃】谓要求对方放弃利益,做不到。成语: 与虎谋皮。茅盾《子夜》:“跟吴老三交涉,简直是老虎嘴里 讨肉吃!”
【第90句】:【冻死迎风站,饿死不折腰】释义:穷要穷得有骨气。例句:我家从老爷爷那辈,传下来两句话:“冻死迎风站,饿死不折腰。”穷要穷个骨头硬,直个儿。
【第91句】:【军无媒,中道回】(谚)媒:向导。 军队行军如果没有向导,就无法前进,只好中途返回。指行军离不开好向导。
【第92句】:【瓜儿只拣软处捏】(惯)比喻专门挑软弱者欺负。
【第93句】:【麦子上场,小孩儿没娘】(谚)割倒的麦子堆到场里,急摊急碾,妇女们都忙着麦场上的事,小孩儿也就没娘照料。指麦子上场,是收麦过程中最紧张、最忙迫的时候。
【第94句】:【鸟穷则啄,兽穷则触,人穷则诈】(谚)穷:窘困无出路。触:用头顶撞。指鸟到窘急时,会用嘴啄;兽到窘急时,会用头顶;人到窘急时,会欺诈骗人。 也作“鸟穷则啄,兽穷则攫,人穷则诈,马穷则佚”。攫:抓。 佚:乱跑。
【第95句】:【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谚)道:道行,佛家修行的工夫。魔:佛教指破坏修行的恶魔。指道行有一尺高,阻挡修行的魔力就有一丈高。原为佛门用语,是说修行者越进步,前面的阻力越大。比喻人在事业上的成功越大,进取越艰难。 也作“道高一丈,魔高一丈”。
【第96句】:【狗就是狗,哪怕金圈套上头】释义:比喻再好的伪装也掩盖不住坏的本质。例句:“狗就是狗,哪怕金圈套上头!一点都不错!”老马这气昂昂的态度,使我浑身都来了劲。
【第97句】:没眼先生上钟楼——瞎撞
【第98句】:在学校,有的同学做作业虽然很快,但出错也多,老师总会说:“吃得快哽得多,写得快错得多。”(四川·遂宁)
【第99句】:【刘海】指少女或儿童垂在额前的整齐的短发。这一叫法,源出三说。一种说法是这种叫法来自一个人——刘海。他是五代时期的道士,本名操,字宗成。人道改名哲,字玄(元)英,一字昭远,号海蟾子。燕山(今北京市西南宛平)人。相传是辽中进士,尝事燕主刘守光,官至丞相。一天,有道人自称正阳子来谒,海蟾待以宾礼。道人向他索取金钱十枚,鸡蛋十个,以一钱间隔一蛋高高叠起,形似塔。刘蟾惊呼:“危哉!”道人日:“君荣禄,履忧患,其危殆甚!”海蟾大悟,遂弃官隐于华山,终南山。刘海曾化名阿保,到苏州富商贝宏文家当佣人。有一次,他在贝家打水时,从井里打出三条腿的大蟾蜍。他以彩绳系好,放在肩上,对人说,这只蟾蜍,逃跑了一年多,今天总算找到了。当街坊们拥来看热闹时,只见他肩负蟾蜍,向主人举手致谢之后,便从庭院里冉冉升空而去。刘海这时已是一位白发老人,但在民间画像中,他却返老还童,成为一个丰满可爱的胖小子。他前额垂着短发,骑在蟾上,手里舞着一串钱。人们觉得他的发式很美,少女和儿童就模仿他梳理这样的发式。后来,将少女和儿童垂在前额的整齐的短发,称为刘海。二说来自考古。河北省藁城市有个村叫“刘海庄”,村中有座“刘海寺”。2009年2月在村中挖出一块明代嘉靖二十七年的新海寺(即刘海寺)石碑。2010年4月又在村里一眼村井里发现一块石碑,上刻“汉朝刘海大仙”六个大字。那么,刘海怎么后来到了湖南?“家住常德武陵境,丝瓜井畔刘家门”,这是湖南花鼓戏《刘海砍樵》中刘海的两句唱词。刘海庄世代相传的刘海,做过宰相后遭奸臣陷害,被贬湖南,告老还乡后回到藁城遁入空门,最后返老还童,得道成仙。刘海得道成仙返老还童后,喜欢把额前的头发留下来,就成了今天女孩梳的刘海头,称作“刘海儿”或“刘海儿发”。这也得到了考古的证实。东汉末年,为躲避战火,刘海寺里的一个疯僧将刘海寺里70厘米高的刘海铜像砸下来,带到山西,现在存放在五台山上,新中国成立后被评为国家一级文物。这尊刘海铜像可以看出,我们所谓的“刘海儿”发型也正源于刘海额前的头发式样得来。三说来自武则天。据传,武则天当了皇帝后,曾破获了一个策划宫廷政变的集团。在审查谋逆者的名单中,武则天发现有上官婉儿的名字,立即将上官婉儿召来施以黥刑(在脸上刺印)。后发现是上官婉儿为了救她而卧底叛乱者中,救了她的命,深悔错怪了上官婉儿。怎奈皇帝之言是金口,黥刑照旧执行,不过行刑改用朱砂在额前刺梅,婉儿变得更好看了。但终究是个耻辱——罪犯的标记,聪明的婉儿便从额顶梳下一缕青丝,刚好盖住那个朱砂记。宫中嫔妃们看了,觉得竞比头发全部向后梳要秀美得多,于是纷纷仿效,并称之为“刘海儿”,后又传人民间。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