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我到奶奶家去玩,看到奶奶卖的苹果又大又红,馋得直流口水。于是,我忍不住了,向奶奶要苹果吃。奶奶笑着说:“赚钱不嫌钱,落个肚子圆。”说着,就拿了一个大苹果给了我。(河南·信阳)
【第2句】:【钱过北斗,米烂陈仓】(惯)金钱堆得高过了天上的北斗星,米多得吃不完,烂在以前堆放的粮仓里。 形容极其富有。 也作“钱过北斗,米烂成仓”。
【第3句】:【网兜舀水】释义:用疏网兜舀水,一下子就漏光了。比喻计划或努力完全落空。例句:眼瞅着今年果松是丰年,皮子稠,一茬收入说不定能顶两三年。一搬家,岂不成了网兜舀水。
【第4句】:【三日卖不得一担真,一日卖了三担假】(谚)三天连一担真货也卖不了,一天却能卖出三担假货。指在商业道德淡薄的社会里,真的背时,假的走红。
【第5句】:【热狗】现在,“热狗”在城市小吃市场上很流行,这种吃法简单方便,很受市民特别是小朋友们的欢迎。但它却是地地道道的“进口货”。据说,最早出售热狗的人是一位叫特瓦洛的德国巴伐利亚移民。他在19世纪80年代中期摆卖香肠,因为刚烤的香肠烫手,他便用两片面包把它包起来,以方便顾客拿着吃。约20年之后,一个卖这种夹香肠面包的小贩在马球场上高声叫卖一种德国小腊狗香肠,一位漫画家灵机一动,画了一幅两条人物化的香肠,样子好像两只狗在相互对吠,非常有趣。他的这幅名为“热狗”的漫画在报上发表后,人们便开始把这种夹香肠面包叫做热狗了。
【第6句】:【虎门无犬种】出自名门的人,不会太差。相关的:将门出 虎子。茅盾《子夜》:“这就出山了!我原说的,虎门无犬 种!—一自然要请客罗!”
【第7句】:【耍嘴皮子】(惯)指夸夸其谈或能说会道,口才出众。 也作耍嘴皮。 卖嘴皮。
【第8句】:【老鼠尾巴熬汤,油水不大】释义:比喻没有多少好处可图。例句:如今新社会,有钱人家过日子,是寸步难行。今后的生意,恐怕也是老鼠尾巴熬汤,油水不大,没有什么大事头了。
【第9句】:【狗熊掰棒头,掰一个丢一个】狗熊掰棒头,不知道收藏,谓 得而复失,一无所获。狗熊,也说:猴子。古华《芙蓉镇》: “民政干事隐约听人说过,区长的外甥女在县里搞恋爱像猴 子扳苞谷,扳一个丢一个,生活太不严肃。”
【第10句】:【一粒良种,千粒好粮】(谚)农作物中选得一粒好种子,就会产生千粒好谷物。指要想取得粮食高产,选好优良品种是关键。
【第11句】:【往枪头上碰】(惯)比喻自己找死。
【第12句】:【八个金刚也抬不动】(惯)金刚:佛教称佛的侍从力士,为手执金刚杵(古印度兵器)的神。形容某人很难请得动。 也作“八个大金刚还抬不动”。
【第13句】:不吃桑叶的老蚕——净是丝(私)
【第14句】:骑马上独木桥——回不得头
【第15句】:【东扯葫芦西扯瓢】释义:比喻说话没有中心,东拉西扯。“东扯”又作“东拉”、“东搭”。例句:你少东扯葫芦西扯瓢。抗旱就抗旱,怎么又发癫,想起去查账了?
【第16句】:娃儿们在一块儿玩,卢二奶总说自家孙子心善要吃亏。王三婶听不惯,嘴一撇说:“黄鼠狼只说它娃儿香,刺猬总觉它娃儿光。谁家的娃儿谁看不顺溜?”.(河南·南阳)
【第17句】:【好郎没好妻,瘌痢配花枝】(谚)郎:男子。瘌痢:黄癣,长满黄癣的头,形容形象丑陋。俊美的男子娶不到娇妻,丑陋的男子偏配上美女。指男女婚配往往不相称。 也作好汉无好妻,赖汉娶娇枝。 好汉无好妻,赖汉娶仙女。
【第18句】:【 没三顿饱饭,有三顿饱气】谓净生气,过不了好日子。西 戎《赖大嫂》:“唉,着实年岁大了,要是年轻二十年,我也得 和你离婚。跟上你,整天没三顿饱饭,有三顿饱气。”
【第19句】:【怀里揣着兔子】(惯)形容心里害怕、慌乱。
【第20句】:【大丈夫四海为家】释义:有作为的男儿不恋家。例句:“大丈夫四海为家。喜财,我劝你还是避一避的好。”
【第21句】:【不走高山,咋会显平地好】释义:不走艰险的山路,显不出平地好。比喻不经过比较,不知道哪个好。例句:老七伯感慨地说:“当然喽,不走高山,咋会显平地好?你们两人和好如初,还要比以前好好多呢!”
【第22句】:李明在做数学作业时,该写单位的没有写,不需写单位的却写上了。老师说:“你是正当不当,豆腐里面放姜。”(江西·萍乡)
【第23句】:【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喜欢】(谚)指丈母娘爱女儿,自然就喜欢自己的女婿。 也作丈母娘看女婿亲。 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有趣。
【第24句】:【经手三分肥】经手一件事情,总要得些好处。台湾林语 堂《京华烟云》:“国库收入高,自然油水大,下由小吏,上至 牛大人,岂止过手三分肥。”
【第25句】:【没请来财神,倒贴了些香表纸银】(惯)财神:财神爷,迷信指能使人发财致富的神。香表纸银:迷信的人用来烧化敬神用的香和纸钱等物。比喻没赚上钱,反而受了损失。
【第26句】:【伤不了筋,动不了骨】(惯)指不会受到什么损伤或损失。
【第27句】:【抓住笼头就是马】(惯)笼头:套在骡马等牲畜头上用来系缰绳的东西,用皮条或绳子做成。比喻不管合不合要求,有一个算一个。
【第28句】:【人生一盘棋】释义:指人的一生像一盘棋一样变化莫测。例句:唉!人生一盘棋,得得失失,真不易拿稳啊!
【第29句】:我小婶婶怀孕了,奶奶让她多吃点,说:“老母猪壮,小猪崽胖。”(安徽·蚌埠)
【第30句】:耗子拉秤砣——自塞门路
【第31句】:【行动有三分财气】(谚)指只要肯劳作,或多或少总会有几分报酬。
【第32句】:大炮打跳蚤——小题大做:不惜代价
【第33句】:【谁家锅底没有黑】释义:谁家都有不光彩的事。例句:唉!这也是劫数啊!其实这也没有关系,谁家锅底没有黑?
【第34句】:【老伴】“老伴”这个称呼,现在一般用于老年夫妇之间,在城市这种称呼比较普遍,在乡下还有不知其意的。本人就曾遇到一个民工,我说自己的老伴如何如何,它不知所云。 “老伴”原是太子对老太监的称呼。明朝宪宗皇帝朱见深册立九岁的儿子为太子,派在宫中服役多年的太监覃吉做典玺局的郎官,专门照管太子的生活和学业。覃吉为人正派,忠于职守,太子极为尊敬和爱护他,称他作“老伴”。后来,“老伴”才转化为老夫老妻之间的称呼。
【第35句】:趴在屋顶上瞧人——把人看矮了
【第36句】:【死了张屠夫,不吃浑毛猪】没有内行人,也没有什么大不 了,事情照样进行。类似的:离了王屠夫,也不能带毛吃猪/ 没有张屠夫,也不能吃全毛猪/杀猪的死了,也不能连毛吃 猪/死了王厨子,也不能带毛吃鸡。刘彦林《东风浩荡》:“他 封锁他的,我们照样干我们该干的活。死了张屠夫,不吃浑 毛猪。”
【第37句】:【清如水,明如镜】(惯)l形容为官清廉公正。2形容关系纯洁、清白。3形容话说得清楚明白。
【第38句】:妹妹吃饭时,常是碗里留饭根,吃馍剩馍头。奶奶心疼地说:“一块馍,半碗饭,都是农民的血汗换。万万不能随意乱扔啊!”(河南·鹿邑)
【第39句】:【鼻子是鼻子,眼是眼】i(惯)本指人长得有模有样,比喻做事情条理清楚,有水平,够标准。
【第40句】:【把心放在肚子里】(惯)指心里踏实,没有牵挂和忧虑。 也作“把心搁在肚里”。
【第41句】:打不着狐狸——反惹一身臊
【第42句】:国泰民可安,国强民也富。
【第43句】:啄木鸟治树——全靠嘴硬;入木三分
【第44句】:【听见风,就是雨】释义:比喻做事轻率,盲目。也指轻信。例句:“这号人哪,都是气象大学毕业的,听见风,就是雨,看见闪,就是雷,……”
【第45句】:【脑袋上没疤拉,屁股上没疖子】(惯)比喻没有辫子可抓,没有短处可指摘。
【第46句】:【吃的盐和米,讲的情和理】(谚)吃饭菜,要有米,要有盐;说话,要合情,要合理。指有米有盐,是做饭菜的基本条件;讲情讲理,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第47句】:【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谚)鼾睡:呼呼大睡。在自己的卧床旁边,哪容得别人呼呼大睡。比喻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内,不容许有异己的力量存在。 也作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 卧榻之下,岂容他人酣睡。
【第48句】:【血盆里抓饭吃】(惯)比喻从事危及生命的工作。
【第49句】:盐厂的伙计——多管咸(闲)事
【第50句】:爸爸是局长,叔叔又有钱,我经常向别人夸耀。可妈妈却说:“有人不仗人势,有钱不恃钱势。你要好好学习,将来靠自己的本领做事。”(河北·易县)
【第51句】:【笼中之鸟,网中之鱼】释义:关在笼子里的鸟,进入网内的鱼,比喻很难逃走。例句:求你老人家,念着与我们员外八拜之情,如今既住在这里,就如笼中之鸟,网内之鱼,若要报仇,不费吹灰之力,要错过这个机会,可就无处去找了。
【第52句】:老水牛拉马车——不合套
【第53句】:在诊所,妈妈问医生:“我整天在屋加工服装,连门也没有出过,咋还会感冒呢?”医生听了笑着说:“海风,风行一大片;室风,风走一条线。所以,你不出屋门有时也会感冒啊!”(河南·许昌)
【第54句】:布机上的棉线——干头万绪
【第55句】:弟弟的成绩刚刚好了一些,便有些骄傲,妈妈生气地说:“你太骄傲了,得了些颜色,就开起染房来了。比起人家第一名,你还差得远呢!”(安徽·阜南)
【第56句】:【三头不辨两】(惯)连三个两个都分不清楚。形容人分辨不出好坏。
【第57句】:【兵悚悚一个,将悚悚一窝】悚,无能。借指领导不力,连累 全体。类似的:主将无谋,累死千军。社会学图书:“行伍中 有一句俏皮话,道是兵悚悚一个,将悚悚一窝,诚为古今经 验之谈。从某种意义讲,核心干部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决定 着整个班子的水平和性质。”
【第58句】: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第59句】:一天晚上,我在兴致勃勃地看电视节目,妈妈却催我上床睡觉,她说:“睡得早,起得早,聪明健康身体好。”(河南·许昌)
【第60句】:【吃瘪子】(惯)比喻受到打击、遭到拒绝或办事严重受阻。 也作“吃瘪果子”。
【第61句】:发犟劲的驴子一人拉也不往前
【第62句】:【耕则问田奴,绢则问织婢】(谚)田奴:耕田的男奴。织婢:织绢的婢女。指要学耕田,就向田奴请教;要学织绢,就向织婢请教。泛指做事必须虚心向内行学习。 也作耕当问奴,织当访婢。 耕问奴,织问婢。 耕问仆,织问婢。
【第63句】:扁担上睡觉——难翻身;翻不了身;想得宽
【第64句】:【宁愿站着死,不愿跪着生】不能苟且偷生。成语:宁死不 屈。《万山红遍》题记:“宁愿站着死,不愿跪着生!于是人 们又像祖先那样,不顾过去失败的教训,一次又一次揭竿而 起,作殊死的斗争。”
【第65句】:【万年历】在历法中,大家都知道有一个“万年历”可推算出前、后若干年的具体日期。由于前后跨度时间长,人们称之为“万年历”。其实,这是对“万年历”一词来源的误解。相传,在古时候,有个名叫万年的青年,看到当时节令很乱,就有了想把节令定准的打算,但苦于找不到计算时间的方法。一天,他上山砍柴累了,坐在树荫下休息,树影的移动启发了他,他设计了一个测日影计时间的日晷,测定一天的时间。后来,山崖上的滴泉启发了他的灵感,他又动手做了五层漏壶,来计算时间。天长日久,他发现每隔360多天,四季就轮回一次,天时的长短就重复一遍。当时的国君叫祖乙,也常为天气风云的不测感到苦恼。万年知道后,就带着日晷和漏壶去见国君,对祖乙讲了日月运行的道理。于是,祖乙把万年留下,在天坛前修建日月阁,筑起日晷台和漏壶亭,并希望能创建历法,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有一次,祖乙去了解万年测试历法的进展情况。当他登上天坛时,看见天坛边的石壁上刻着一首诗:“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复始从头来。草木枯荣分四时,一岁月有十二圆。”知道万年创建历法已成,亲自登上日月阁看望万年。万年指着天象,对祖乙说:“现在正是十二个月满,旧岁已完,新春复始,祈请国君定个节吧。”祖乙说:“春为岁首,就叫春节吧。”据说这就是春节的来历。冬去春来,年复一年,万年经过长期观察,精心推算,制定出了准确的太阳历,当他把太阳历呈奉继任的国君时,已是满头银发。国君深为感动,为纪念万年的功绩,便将太阳历命名为《万年历》,封万年为日月寿星。以后人们在过年时挂上寿星图.据说就是为了纪念德高望重的万年。原来,《万年历》是以创立者的名字命名的。
【第66句】:【货卖一张皮,马卖四只蹄】商品需要装潢。商业图书:“货 卖一张皮,马卖四只蹄。生意人在包装上所花费的精力,却 远远超过食品本身,简直是本末颠倒。”
【第67句】:【饿出来的见识,穷出来的聪明】(谚)饥饿能使人增长见识,穷困能使人变得聪明。指忍饥受饿的贫困生活往往迫使人明察是非,升华智慧。
【第68句】:王某出外打工,没有挣到几个钱,家里的地却荒了。他妻子说:“到外挣块板,家里却丢扇门。”(辽宁·大连)
【第69句】:师字去了横——真帅
【第70句】:【赤脚的赶鹿,着靴的吃肉】(谚)赤脚的:光着脚板的穷苦人。着靴的:穿着官靴的权势者。指穷苦人辛辛苦苦劳作,权势者则坐享其成。 也作“赤脚撵兔,穿靴吃肉”。
【第71句】:鱼大吃虾,虾大吃鱼——弱肉强食
【第72句】:【红蓝铅笔两头挨削】释义:比喻两头不讨好,两头受指责。例句:动不动就把黑锅一家伙捆在我的头上,我成了你的替死鬼,红蓝铅笔两头挨削,风箱里的老鼠前后受气。
【第73句】:【开弓不放箭】(惯)比喻只造声势而不行动。 也作“只拉弓,不放箭”。
【第74句】:太阳地里点灯——不增光
【第75句】:【先说断,后不乱】先把话说明确,以免发生纠葛。明代 《金瓶梅》:“官人在上,不当老身意小。自古先说断,后不 乱。”
【第76句】:【露口风】(惯)指从言谈话语中透露出某种不为人知的信息。 也作漏口风。 透口风。
【第77句】:【水浅藏不住鱼】释义:比喻条件不好,无法躲藏。例句:我们这里就没有这个条件,除了平原就是丘陵,丘陵虽说也有点用,到底水浅藏不住鱼。
【第78句】:【哑子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歇)指有苦楚,说不出来。 也作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哑巴吃黄连——口里说不出。 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
【第79句】:【尽地主之谊】“尽地主之谊”指客人来了,总要盛情款待,热情招待。它源出《左人·哀公十二年》:“子服景伯谓子贡日:‘夫诸侯之会,事既毕矣,侯伯致礼,地主归饩,以相辞也’。”杜预注:“侯伯致礼,以礼宾也。地主所会,主人也。饩,生物。”指的是主人对所到来的客人要以礼待之。后来演变成“地主之谊”。意思是当地的主人对来客接待的礼节和饮食馈赠等情谊,而“地主”也就是指主人。简言之,就是尽主人之情谊。
【第80句】:【惊开六叶连肝肺,唬坏三魂七魄心】(惯)形容极其害怕、震惊。
【第81句】:【口头禅】“口头禅”是指一个人习惯在有意无意间时常说的话语,多无实际意义。口头禅一词来源于佛教的禅宗,本意指不去用心领悟,而把一些现成的经验挂在口头上,没有把禅理践行到现实生活中去。禅,是要用心去学,用心来悟的,是需三关悟渐,闭关打七的功夫。禅宗的末流,好取现成的经语,挂在口头上。如果单单靠从口中滔滔不绝说出来的禅学,那就不是真正的禅,而是“口头禅”。口头禅完全违背了禅宗“顿悟见性”的宗旨。今天,口头禅已经完全成了个人习惯用语的意思了。
【第82句】:脚打拍子不跳舞——原地踏步
【第83句】:老驴吃荆条——肚里会编
【第84句】:【有钱难买子孙贤】(谚)指子孙的贤良,是一个家庭最难得的财富,是用金钱买不到的。
【第85句】:【公元】“公元”是“公历纪元”的简称,是国际通行的纪年体系。在我国称之为“公历”或“阳历”,是相对于我国的“农历”或“阴历”而言。 “公历纪元”以传说中耶稣基督的生平为公历元年,相当于我国西汉末期平帝的元始元年。 “公元”产生于基督教盛行的六世纪。当时,为了扩大教会的统治势力,僧侣们把任何事情都附在基督教上。公元525年,一个叫狄奥尼西的僧侣,为了预先推算七年后复活节的日期,提出了所谓耶稣诞生在狄奥克列颠纪元之前284年的说法,并主张以耶稣诞生作为纪元。这一主张得到了教会的大力支持。公元532年,教会把狄奥克列颠纪元之前的284年作为公元元年,并在教会中使用。到1582年,罗马教皇制定格里高利历时,继续采用了这种纪年法。我国是辛亥革命后开始引入公历的,直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才完全使用公元纪年。
【第86句】:【爆冷门】(惯)冷门:原指赌博时很少有人下注的一门。比喻在不引入注意的地方,突然发生了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
【第87句】:【 荷花出水见高低】荷花开在水面上,有高有低。高低,兼 指优劣胜负。借指最后看出高低胜负。《人民文学》(1962, 4):“荷花出水见高低,同是五尺汉子,庄稼一割,你为什么 比别人收得少呢?你为什么比别人贡献小?”
【第88句】:【男儿当自强】(谚)指好男儿应努力奋进,自强不息。
【第89句】:皇帝祠堂——太庙(妙)了
【第90句】:哥哥近来贪玩、讲穿、爱打扮,学习成绩却急剧下降。爸爸说他是驴粪蛋外面光,妈妈说他是绣花枕头一包糠。爷爷教训哥哥:“马好不在鞍,人美不在衫;鸟靠的是羽毛,人靠的是学问。只有好好学习,有真本领,大家才看得起。”(新疆·乌鲁木齐)
【第91句】:米筛挡房门——心眼多;心眼不少
【第92句】:【大水冲了龙王庙】这句俗语的意思是说,因为误会,本是一家人或亲朋好友闹起了矛盾或打架吵嘴。此俗语也来自一个传说。传说在很久以前,东海岸边有座龙王庙,离龙王庙几里远的地方有块菜园子,菜园子紧挨着一座寺院。寺里的老和尚和种菜的老头是好朋友,两人经常在一起下棋聊天。一天,他俩聊天时,老头神秘地对和尚说:“方丈,有件奇事,原先我那二亩菜园子都是我自己打水浇,可自从昨天开始,等我去浇园子时,菜园子已经浇过了,也没看见是谁给浇的,你说怪不怪?”和尚听了也觉得奇怪,决定去看看,弄个水落石出。当晚,老和尚早早地来到菜园,在离井口不远的地方藏起来观察动静。天快亮时,忽听“咔嚓”一声,从井内射出一道白光,接着“扑棱”一下从井里飞出一只像鹅似的怪物。只见它两只大翅膀忽扇了几下,井水就溢出老高。眨眼间,那只怪物又飞人井内。和尚到井边看时,菜园已全浇好了。一连三个夜里都是如此。这本是件好事,可老和尚不知好歹,第四天夜里,他凭借武功,带了把宝剑,等那个怪物一飞出井口时。一个箭步上去猛刺了几下,那只怪物翅膀一斜,一头栽人井中。顿时“轰隆”一声巨响,井裂开有几亩大的口子,大水翻滚,眨眼间,连几里外的龙王庙也成了一片汪洋。龙王大怒,带领水兵前来与怪物交战,战了三天三夜,怪物因寡不敌众,现了原形。原来他是龙王的三太子,因犯了律条,被贬出东海,受罪三年。三太子为了立功赎罪,想在凡间做些好事,不想被和尚刺了一剑,一怒之下,掀开海眼,淹了龙王庙,与龙王交战时又不敢泄露天机,造成一场误会。后来,人们在议论这事时,都说“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一家人”。
【第93句】:大伙都在搬砖头,七岁的华华也挤在人群里凑热闹,有时还一次搬两块呢。她妈妈笑着对大伙说:“她是没牙齿偏喜欢吃硬豆,我们想歇还歇不成呢!”(江苏·宝应)
【第94句】:唐僧上西天——心取经
【第95句】:【 抱着粗腿不放】一心投靠某种势力。从维熙《大墙下的 红玉兰》:“可是,事情总得有个界限,你要是总抱着他的粗 腿不放,盲人骑瞎马,那你可离悬崖不远了。”
【第96句】:【剪牡丹喂牛】(惯)比喻糟蹋、浪费贵重的东西。
【第97句】:【白了尾巴梢的老狼不好打】(谚)尾巴梢上的毛发白,表明这匹狼已经很老,老奸巨猾,不好对付。 比喻岁数大、经验多的敌人,难以制服。
【第98句】:【把别人棺材抬到自家家里哭】(惯)比喻把别人的事揽到自己身上,替别人吃苦头。 也作“把别人家的棺材拉在自己门口哭”。
【第99句】:【麻婆豆腐】“麻婆豆腐”是著名的川菜,深受食客欢迎。“麻婆豆腐”的来历,连老外都知道,他们在译中国菜名时闹了许多笑话,如“童子鸡”,被译为“没有性交的鸡”。而“麻婆豆腐”则一译就准,他们随口译为“脸上长麻子的老婆制作的豆腐”。可见“麻婆豆腐”通俗易懂,且吃起来大有滋味。它用料讲究,一碟猪肉末(或牛羊肉)加上豆腐及大蒜茸、花椒粉、麻油、红淑油、豆瓣酱等佐料烹成的麻婆豆腐,香、浓、辣、软、滑,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思之垂涎欲滴。相传,清朝光绪年间,成都万宝酱园温掌柜,有个满脸麻子的女孩,名叫温巧巧。她成年后嫁给马家碾一个油坊掌柜陈姓男子。十年后,她的丈夫在运油途中发生意外身亡。丈夫死后,巧巧和小姑子的生活就成了问题。运油工和邻居每天都拿来米和菜帮助她们。巧巧的左右邻居分别是豆腐铺和羊肉铺,所以送来的菜常有豆腐和羊肉。巧巧就把碎肉配上豆腐炖成“羊肉豆腐”,味道辛辣,街坊邻居尝后都拍手叫好。于是,姑嫂俩就把住屋改为店铺,前铺后居,以“羊肉豆腐”作招牌菜招徕顾客。由于好吃不贵,生意颇兴隆。巧巧寡居后没有改嫁,一直经营羊肉豆腐来维持生计。她死后,人们为了纪念她,就把“羊肉豆腐”叫做“麻婆豆腐”,沿用至今。
上一篇:微信朋友圈最火的说到心坎的文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