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认为,为人爱侣应该甜美、温柔、小鸟依人、会做饭、会疼人、会带娃。以这样的标准来衡量作为女友的我,简直糟糕透顶。
这样的认知要从很久以前说起。20岁时,我谈过一次恋爱。当时有一个去外地拍戏的机会,可我很犹豫,因为“心有所属”,我设定的生活是为心爱的人居家做饭。
被朋友劝说不要放弃这么好的机会,而且我还有赚房租的压力,犹豫再三,我几乎是哭着到了片场,感觉自己是个“不合格女友”。戏还没拍完,这段感情就戛然而止。后来思考,我不怨人家绝情,而是我没有让别人离不开我的绝对优势。那场感情也让我明白,爱一个人,先要让自己摆脱“爱”的束缚,如果你不能摆脱,就不会收到真正的爱。
有句老话说,“如果想绑住对方的心,就先绑住对方的胃”。我也曾想培养自己下厨房的能力,可每次不是切破手指就是剐伤皮肤,弄得厨房里血光四溅。
既然没有这方面的天赋,就不再苛求,你是喜欢我还是喜欢我为你做菜?这个问题,是对方应该想清楚的,也确立了我作为女友的原则:不为了爱谁而强求自己去改变。
由这个原则继续衍生,我逐渐明白了做一个有着独立人格的女友该有的行为准则:我应该不会专程去看你,也不会小鸟依人地腻在你身边,更不会没事就打电话问你和谁在一起,监督你的行踪,而且工作永远比男友或老公重要。不依附他人的感觉,让我非常有安全感。
后来我与王石交往,很多人以为我是冲着他的钱去的。一个女朋友曾经咨询我,如何向男朋友伸手要钱。我颇为无奈,只好回复:“确实不知道该怎样办。”举个例子,我在纽约为贷款买房历尽艰难,因为当时在美国我连一张信用卡都没有,没有社会信誉,贷款差点儿办不下来。当时王老师刚刚签完一个品牌代言合约,我曾有过一丝小念头让他帮我还一部分贷款,王老师也承认确实动过这个念头。然而仅仅只是一个念头,念头闪过之后,他对我说:“我在认识你之前,所有的广告收入都会捐掉做慈善,如果因为认识了你,就不捐了,员工会怎么看我?”
他话音还未落,我连忙摆手道:“捐,赶紧捐,一分都别留。”至今,我仍每月做着房奴。
平日里,我和王老师各自忙工作,他时而在英国,时而在深圳,我时而在美国,时而在上海,能在北京相聚的时光显得弥足珍贵。一次恰好他回北京,只有两天时间,而我必须要去上海。我想争取当天往返,无奈约见的第二批工作对象次日上午才可以见面,一天半的时间眼看都要扑在工作上了,只好撇下王老师。
正在上海开会时,王老师的电话打过来:“我饿了,没有饭吃……”
开会时接电话本就已经不礼貌,且是这种琐事,这让我很尴尬,于是,我用公事公办的语气答复他:“我发给你一个电话号码,你打这个电话应该可以解决。”我将家附近餐厅的订餐电话发给了他。几分钟后,他的电话又打了进来:“刚刚问了,人家今天不送外卖,该怎么办?”
我气得哭笑不得,只好压低嗓门说:“冰箱里有面包,自己拿了吃。我在开会,不要再打电话了。”随即,挂线,关机!
第二天回到北京,王老师本想诉诉委屈:过去的24小时里,只有几片面包充饥……还未待他诉完苦,我立即堵上了他的话茬儿:“你平时都吃得太好了,偶尔吃点儿清淡的也不错,清清肠胃。”然后,他被噎得接不上下一句。好在王老师包容心无敌,对于正在创业的我,万分理解,面包的恩怨,就此一笔勾销。
还有一次在纽约,为了装修房子,添置了好多物件,回家一试,有些不太合适的,想拿回店里退掉,王老师好面子,死活不愿意去。其实美国有非常健全的退货体制,只要保留好购物凭证,都可顺利退掉。于是,我硬拉着他去退货。
回到店里,我和店员一番理论,王老师安静地站在我身边。成功退货后,走在回家的路上,王老师不停地赞道:“太利索了,太利索了……”
也有朋友建议我,王老师在剑桥上学,我应该一同前往,也在剑桥画个小画儿,闲来喝个下午茶,不要这么跑来跑去辛苦创业,甚至跑到纽约去上学,抓住男人才是最重要的。可我深知,越想抓住的人,往往越抓不住。反过来说,为什么是我要去抓住他,而不是他来抓住我?难道我不优秀吗?
10年来,从一个哭着要为别人学做饭的小女生,到如今信奉工作有时比男友重要的原则,尽管这些原则可能为人不屑,但我却万分笃定。
一个女人一生中要谈两次“恋爱”:与值得爱的男人,与你热爱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