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散文集文学网!

硕士研究生开题报告

佚名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硕士研究生开题报告

硕士研究生是受教育程度仅次于博士研究生最高的社会群体,是我国新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骨干人才,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历史使命,那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硕士研究生开题报告范文,欢迎阅读。

硕士研究生开题报告范文篇1:

一、开题报告的目的

开题报告是研究生毕业论文工作的重要环节,是为阐述、审核、确定研究生毕业论文选题及内容而举行的报告会,旨在监督和保证研究生毕业论文的质量。

二、开题报告的内容

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1)的内容包括审核和确定论文选题依据和研究方案。选题依据包括:选题的学科性质、理论意义及实践意义;国内研究现状的分析。研究方案包括:研究内容、研究中所要突破的难题、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有何特色与创新之处以及与选题有关的参考文献等内容。

三、开题报告的时间和步骤

脱产研究生在第2学期末,在职研究生在第3学期末进入毕业论文开题报告阶段。可先由教研部提供选题指南,在研究生提交选题意向后,由教研部批准。为确保研究生毕业论文的写作时间,开题报告会应在脱产研究生的第2学期结束前、在职研究生的第3学期结束前举行。

四、评审小组的组成

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1)评审小组由本学科研究生导师和秘书组成。评审小组的组长由教授或副教授担任。

五、开题报告的方式和成绩评定

开题报告评审小组的成员在听取研究生的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后,对选题依据和研究方案进行审查,提出修改或补充意见。研究生根据评审小组的意见,在对研究方案进行修正、补充和改进后,按规定程序审批备案和存档,并正式进入论文写作阶段。论文开题报告成绩按合格、不合格两级评定。不合格者不得进入毕业论文写作阶段。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1)后,需变动论文题目和基本内容时,需本人申请,导师批准并重新填写《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1)》表。

六、开题报告材料的备案和管理

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1)进行后,评审小组秘书填写《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1)》表,经评审小组组长签字后交研究生部备案。《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1)》表必须用钢笔填写,不得打印、剪贴。研究生开题报告的有关材料归入学籍档案。

硕士研究生开题报告范文篇2:

一、 题目名称及来源

(一) 题目名称:河北省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变化趋势研究

(二)题目来源

本文在导师顾六宝教授的指导下,在导师的关于财产性收入课题研究基础上,自拟研究题目。

二、 研究的目的、意义及现状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通过本文的研究,期望达到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通过分析河北省居民财产性收入的不同来源,找到可以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的途径,从而达到提高居民收入的目的;其次,根据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差距比较,得出低收入群体的影响因素,为达到扩大中等收入阶层的目标,并给出提高低收入群体的财产和收入相应对策和政策建议,第三,实证比较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的财产性收入差距,消除造成财产性收入差距的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我国经济保持高速的增长,国内人均可支配收入有了显著提高,从2000年到2002年开始,我国居民收入中的财产性收入呈现大幅增长的态势,其增长速度超过了工资性收入、转移性收入。然而在总量上,财产性收入占居民纯收入的比重只达到2%左右,高的增长速度和极低的比重说明财产性收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通过“创造条件”,如提高城市居民的工资收入、增加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的转移性支付、完善金融市场及其制度规范、加大培养人民群众的理财知识等等,可以提高人民收入,促进资本市场的发展,推动国内经济繁荣,特别是有利于提高人民消费水平,拉动内需。

党的十七大报告的“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一章中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的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那关注,引起了人们特别是学术界的热烈讨论。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宏观经济形势的巨大变化,居民收入中的财产性收入有了大幅度的增加,说明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结构开始发生显著的变化,对此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于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理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实行的是“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财产性收入就属于多种分配方式。财产性收入的提出就发展 “多种分配方式”的内涵和强调了它的重要性。随着个人收入及财产数额的增多,财产性收入由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发展到现阶段的高速增长,在实践上增加了人们扩大收入来源的途径。对于中低收入阶层的人们来说,积极努力的创造、拥有财产性收入能够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缩小与高收入阶层的收入差距,有利于促进共同富裕。

因此,以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的相关理论为基础,研究现阶段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的来源、差距及发展趋势是有很必要的。

(二)研究现状

国内对居民收入差距的研究较多,相关文献很多,比较有代表性的主要有:

(1)南开大学经济学研究所的陈宗胜教授从20世纪80年代初就开始关注中国的收入差距问题,并进行了深入研究,发表了很多著作。在《论改革与发展中的收入分配》和《再论改革与发展中的收入分配》,两书中,作者研究了目前我国居民正常收入差别和非法非正常收入差别对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深入分析了我国目前的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并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对居民收入差距的未来趋势给出了自己的预测,提出了著名的“陈氏倒U曲线”,对中国国情下经济增长与收入差距的关系给出了有说服力的论断。在《改革、发展与收入分配》中,对中国总体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进行研究后得出结论:

中国在90年代初的收入差别程度“与同样发展水平的公有经济国家在收入概念可比范围内的收入分配差别大体一致”,对目前的收入差距持“两极未分化论”。作者还在理论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调整收入分配,缩小收入差距的政策建议,将我国收入分配的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其中的许多结论和政策建议更是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2)赵人伟、李实等众多学者对我国目前的收入差距持“失当论”。他们有的从静态的横向比较角度把收入差距描述为“过高”;有的从动态的纵向比较角度把收入差距描述为“恶化”。赵人伟、李实在《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再研究》中对收入差距进行了国际比较:中国的基尼系数已经达到了0.445,这低于非洲和南美的一些国家,但高于亚洲的一些国家,更高于欧洲发达国家的普遍水平。但是这种国际比较方法本身却受到了批评。魏众等人从纵向发展的角度认为:随着市场化的进程,收入分配状况将进一步恶化。

(3)清华大学的李子奈教授通过基尼系数、人均纯收入等数据表明了1978年以来居民收入差距明显扩大,并实证地分析了这种现象的必然性,还设计了居民收入差距宏观调节的数量界限,提出了计算贫困线的方法,最后论证了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是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保障。

国内研究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较少,主要有:

李金凤、李晶龙(2024)在对我国居民财产性收入的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财产性收入对中国贫富差距带来的影响,认为财产性收入的存量因素是财产性收入实现的基础,财产性收入的流量因素是财产性收入实现的方式。

周青梅在《财产性收入、收入差距与政府公共政策选择》(2024)中认为短期内财产性收入的增加会拉大我国收入差距,但长期看,财产性收入有利于中等收入这的崛起从而缩小收入差距同时政府在政策选择上应保障低收入者的生活,并最终缩小收入差距。

巴曙松(2024)认为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首先要让更多的人能够拥有财产,财产是财产行收入的前提。财产性收入的形成来自于财产,而财产的形成和积累一般来自与劳动收入的节余。因此,要提高财产性收入水平,就必须提高工资等劳动性收入的水平。

丁俊峰(2024)从金融的视角出发,认为发挥金融功能是促进群众财产性收入提高的关进因素,因此,深化金融改革,健全金融理财市场,开拓农村金融市场,加强金融市场监管是保证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必要条件。

还有很多学者提到了《物权法》的实施保证了居民的财产有明确的产权,对保护群众的财产性收入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保障。

三、 本文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一)主要内容

第1章 引言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1.2研究现状

1.3研究思路、创新点

1.3.1研究思路

1.3.2本文创新点

第2章 收入分配的理论研究

2.1财产性收入概念界定

2.2 财产性收入基础理论

2.2.1财产所有权理论

2.2.2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理论

2.4 其他相关理论

第3章 河北省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现状

3.1 河北省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现状

3.1.1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现状

3.1.2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来源、比例

3.1.3影响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因素分析

3.2 河北省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现状

3.2.1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现状

3.2.2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来源、比例

3.2.3影响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因素分析

第4章 河北省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差距的原因分析

4.1 我国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差距现状p副标题e

4.1.1城镇居民收入来源及存在的问题

4.1.2农村居民收入来源及存在的问题

4.2 河北省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差距成因分析

4.2.1河北省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差距成因分析

4.2.2河北省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差距成因分析

第5章 河北省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变化趋势预测分析

5.1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差距变化趋势分析

5.2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差距变化趋势分析

5.3实证比较分析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差距变化趋势分析

5.4河北省居民财产性收入整体变化趋势

第6章 主要结论和政策建议

6.1 主要结论

6.2 政策建议

1、文献调查法:参考相关文献资料和理论著作,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关于居民收入、财产性收入、收入差距的政策性和理论性资料。

2、比较分析法:通过对河北省不同地区、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居民的财产性收入情况进行比较,得出其异同找出原因。

3、问卷调查法:对城市居民、农村居民,区分不同收入水平、不同文化程度、不同职业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居民财产性收入的获得情况。

4、统计分析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按一定规律输入计算机中建立数据库,用Excel对调查结果进行分类、排序,统计问卷中被选中项占同类调查对象人数的百分比,并制作相应的图表。

5、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对财产性收入的相关理论进行规范的学理分析,提供研究的理论基础。同时,重点运用实证分析方法,对河北省城乡居民的财产性收入状况、缩小收入差距和财产性收入的变化趋势的实例进行研究。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比较、归纳和概括,运用了规范分析的方法,提炼出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改善民生的新途径。

(三)创新点

1、通过问卷调查和到相关部门搜集第一手的数据资料得到北省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的现状,通过对河北省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的现状分析,得出河北省居民财产性收入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到其深层次的原因;

2、通过对比河北省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财产性收入差距,实证分析财产性收入差距对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度,得出财产性收入的发展趋势,找出财产性收入对居民收入的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

四、进度安排

2024.4-2024.6 理论研究阶段 财产性收入的理论研究

2024.6-2024.8 实际调研阶段 河北省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总体及各地区情况调研 2024.8-2024.9 资料分析阶段 根据调研所掌握的资料进行分类汇总

2024.10-2024.12 论文撰写阶段 在理论分析和实际调研的基础上,初步撰写论文 2024.1-2024.3 论文定稿阶段 对论文进行修改、定稿

2024.4 论文审查阶段 将论文提交送审

2024.5 论文答辩

五、研究难点及对策

(一)研究难点

1、不同收入水平的城乡居民的财产性收入数据的获得;

2、对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发展趋势分析方法的选择;

1、通过查阅中国统计年鉴和河北统计年鉴及相关数据资料,以及通过事迹调研及问卷调查获得相关数据。

2、阅读大量与本文研究相关的著作论文和统计预测方法,选择合适的预测分析方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M].经济科学出版社,1987.

[2]李子奈.计量经济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陈宗胜.经济发展中的收入分配[M].上海三联书店,1999

[4]赵人伟等.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再研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0.

[5]周荔,曾为群.我国居民财产性收入:存在问题及增加策略[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1.

[6]王培刚,周长城.当前中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实证分析与动态研究一基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阐释[J].管理世界,2005,11.

[7]陈宗胜.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差别的深入研究—评《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再研究》[J].经济研究,2000,7.

[8]林宏,陈广汉.居民收入差距测量的方法和指标[J].统计与预测,2003,6.

[9]袁文平.“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的意义重大[J].财经科学,2007,11.

[10]吴彦艳,丁志卿.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几个问题研究[J].经济纵横,2007,21.

[11]宋大力.黑龙江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研究.博士论文.黑龙江大学,2006

[12]李金凤,李晶龙.财产性收入对中国贫富差距的影响[J].天津经济, 2024,1.

[13]彭喆.四川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将大幅增长[J].四川省情,2007,12.

[14]李明章.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社会主义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实质[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6.

[15]李实,岳希明.中国城乡收入差距[J].财经,2004年第3、4期合刊.

[16]张辉.陕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化及缩小差距的对策[J].理论导刊,1997,5.

[17]常江,郭立宏.陕西省城乡收入差距的实证分析[J].延安大学学报,2005,4.

[18]杨文选.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形成原因及对策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5,12.

[19]周青梅.财产性收入、收入差距与政府公共政策选择[J].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1.

[20]刘飞,谢建文.关于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几点思考[J].商业经济,2024,3.

[21]唐泽富.论我国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的新变化、问题及措施[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 2024,2.

[22]丁英.我国居民个人收入差距过大的对策研究[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5,5.

[23]陈泉江.增加群众财产性收入的着力点[J].延边党校学报, 2024,1.

[24]李爽.财产性收入差距过大的主要问题[J].理论参考2024,1.

[25]人民论坛《千人问卷》调查组.百姓“财产性收入”看法调查分析[J].理论参考, 2024,1.

[26]舒家先.财产性收入:居民收入增量的重要来源之一[J].领导之友,2024,1.

[27]罗伯特.索洛.经济增长因素分析[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中译本.

[28]刘易斯.二元经济论[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中译本.

[29]王春正.中国居民收入分配问题[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5

[30]张平.中国农村居民区域间收入不平等与非农就业[J].经济研究,1998,9.

[31]林毅夫等.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地区差距分析[J].经济研究,1998,6.

[32]陈宗胜.改革发展与收入分配[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33]陈宗胜,周云波.非法非正常收入对居民收入差别的影响及其经济学解释[J].经济研究,2001,7.

[34]陈宗胜.中国城市居民收入分配差别现状、趋势及影响因素——以天津市为案例[J].经济研究,1997,3.

[35]陈希孺.基尼系数及其估计[J].统计研究,2004,8.

[36]李实,赵人伟.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再研究[J].经济研究,1999,4.

[37]周振华.收入分配[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38]曾国安.中国与其他经济转轨国家收人差距变化的比较[J].当代经济研究,2002,5.

[39]曾国安.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居民收入差距的演变趋势、现状评价与调节政策选择[J].经济评论,2002,5.

[40]曾国安,胡振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化趋势、原因、影响与调节政策[J].税务与经济,2003,2.

[41]曾国安.关于政府调节居民收入差距的六个原则性问题[J].学术研究,2001,4.

[42]巴曙松.解读“财产性收入”的三重内涵[J].时事报告, 2024,1.

[43]潘承毅,何迎辉.数理统计的原理与方法[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3.

[44]林燕平.关于基尼系数局限性的几点讨论[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1,6.

[45]程国栋.我国农民的财产性收入问题研究.博士论文,福建师范大学.2005.

[46]河北省统计局.河北统计年鉴(1990一2007)[R].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47]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99一2007)[R].北京:中国统计出版.

硕士研究生开题报告范文篇3:设范计策划硕士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一.简述

设计计划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边缘学科,它研究的是如何保证设计的优良度和高效性,以及如何指导设计的展开。在设计需要科学计划这一概念已成为现代设计界共识的情况下,我国业界内部对设计计划学的认识与研究,还没有跟上设计发展需要的步伐。针对我国设计教育现状,本书将就该学科的教学方面,提出一套科学的行之有效的设计计划方法。以期为设计类学生深入理解设计,更好地掌握设计的方法提供必要的指导。

二.学术价值分析

1. 选题依据

计划在今天已逐渐成为一门显学,大至国家事务,小至个人日常生活,社会各个领域都离不开计划,各类大大小小的成功项目,很大程度上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导入,实施了相应的计划活动。计划学的兴起是知识经济时代资源整合化的大势所趋。而反映到艺术设计学的领域,我们可以发现,计划同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如何设计,如何保证优良的设计,这都需要科学的调查研究,需要精准的分析定位,需要详实的设计依据,需要合理的组织安排,这些与我们通常理解的形式,风格的赋予层面的 “设计”相异而相成的工作,就是设计计划的内容。而如何正确进行设计计划,存在着一个方法论的问题。在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成为当前学术主流的大环境下,设计计划应该可以打通各设计专业间的藩篱,为取得成功的设计提供行之有效的方法上的支持。

在设计先进国家,对设计计划方面已有一定程度的研究。尤其在设计方法研究方面,已取得比较成熟的结果,出现了一些有效的方法,如技术预测法,科学类比法,系统分析设计法,创造性设计法,逻辑设计法,信号分析法,相似设计法,模拟设计法,有限元法,优化设计法,可靠性设计法,动态分析设计法,模糊设计法等。这些方法侧重于不同的专业设计方向,而设计计划面临不同设计专业,更需要的是一种整合的灵活的解决问题的计划方法。这就需要我们针对计划自身的学科特点,从现有的成型的方法群中进行提炼,总结出一套适应现在情况的设计计划方法来。

2. 创新性及难度

本文将参考管理决策方法与相关设计方法研究的成果, 试图寻找一套对于我国设计师来说,明确可行的跨专业设计计划的方法体系。

本文致力于从简明实效的角度,为设计计划人员提供易于操控,而且便于和各个专业设计师进行沟通、交流的方法。要求该方法不仅对专业设计团队的计划环节有用,对个体设计人员的的设计工作也应具有指导作用。这就需要针对我国设计现状,从国内外各学科领域名目众多的相关方法中进行精心挑选,合理安排,科学综合的处理,创造出一套高效的计划方法来。虽然国外的相关成果业已成熟,但如何在众多不同侧重角度的方法中总结出理想的计划方法,需要我们对所有已知方法深入地认识和理解,同时明了我们设计各专业的工作规律,以期做到跨专业的有效性。

本文具有一定的难度。首先在对计划的理论性分析与研究中,需要树立对计划的正确理解与认识,进而廓清设计计划的概念。接着将在设计计划方法论层面的研究上,对设计计划及其方法论进一步阐述。鉴于国内现在并没有对设计计划有深入的的系统的研究,该书内容基本上属此方面问题的首次讨论,面临着缺乏大量相关经验及理论借鉴的景况,所以需要作者在目前积累的实践性资料和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中加以总结与深化。

本文最大的难度在于资料的搜集上,国内相关资料匮乏且本方向的研究缺乏交流的气候,而由于我院互联网情报系统的不完善和出于对技术保密的考虑,也很难从互联网上得到理想的资料。作者只能从书店,图书馆和其他专业的老师和同学手中求取所需要的信息。当然本研究方向的直接信息是很缺少的,更多是从其它方向的研究成果中搜集所需要的信息资料。方法的研究是一个涉及面很广的课题,也需要从很多领域进行比较分,探索总结。而从一个学科到另一个学科的跳跃性研究,需要迅速转换思维及反复调整视点,这也对作者的思维技能,思考方式,学术视野及知识积累等方面的研究素质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看了硕士研究生开题报告范文

120299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