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于世,不可能放任自由,必须受到规则的限制。可惜,千百年来,封建专制运用自己集中的权力,高高凌驾于规则之上,肆意践踏人性的尊严。因此,世世代代的中国人血液中缺少一种叫做尊严的因子,逐渐深化,也就有了鲁迅笔下“无聊的看客”和“示众的材料”。尊严深深藏在《二十四史》后,连一丝理性的尊严,一缕历史的阳光都未曾光顾。尊严,在夹缝中。
近日偶阅朱鸿的《夹缝中的历史》,该书把历史上的“尊严英雄”一一分析,最后感慨历史与真实的鸿距。但在我眼中,这本书更像是说尊严与权力的一次次斗争。韩信胯下受辱,以今日屈辱换取日后荣华;司马迁以残宦之身苟且余命,只为《史记》青史传世……纵然他们都是人人所称赞的大丈夫,能忍人之所不能忍,但他们都缺少一种尊严,为求得真理,为志愿牺牲的大哉魄力。韩信虽然享有了富贵,却也因谋反之罪处死,是生活赋予了他欲望,而没有一种方正的尊严去改变他的内心;《史记》固然是良史,司马迁却非良吏。他为了一己之断,把夏商周三朝时间延长一千年,只因“三代之治,民之所望”。因为没有尊严,他们缺少责任,为社会,为民族,为真理。也许是我太苛刻了,毕竟人非圣贤,但我坚信:死不能证明真理,真理却需要死去证明!
我们需要尊严,但每个时代都缺少尊严。在古代,由于缺乏民主的土壤,堂皇的封建势力用集中的权力瓦解人们的尊严——你们只能服从,服从!独立思考的人,追求尊严的人,都滚吧!去戍边,去外邦!总之滚!——权力的集中必然导致尊严的缺失。而如今,这个利益至上的时代,一切都利益化了。“道德多少钱一斤?”“爱心值几个钱”的声音甚嚣尘上。我感到痛苦、无奈——尊严无价!
缔造尊严,是个人,也是时代的责任。以自强为基,自信为准,自重为则,塑造一个站立的灵魂!龙性难驯的嵇康,飘逸出神的诗仙李白,惊世骇俗而又童心憨痴的钱钟书无不用它们的人生经历告诉我们:做完整的人,过没有一丝一毫奴颜和媚骨的生活。精神的殿堂注定要矗立在灵魂之上。
守住自己的精神园地,保持自己的个性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