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大雪,适逢有客登门,于是我兴致勃发,主动提议,领着众人,登山观雪。
起程时,天还着雪,于是撑起了伞,才撑不久,便觉得重了许多,我不得不狠心抖落鲁迅笔下那“雨的精魂”。忽一抬头,便看到了雪的脸,它像洁白的花瓣从天宇飘忽而下,正好栽在了我的眼角。于是,它融化,如同我的眼泪一样流下。
由于大雪,在路上也比往常多费了些工夫。到山腰时,已大约接近正午,于是便在望樵亭休息,吃些干粮。而我趁此机会,向着别处撒尽眼光,竟发现与一代伟人毛泽东词中“山舞银蛇,原驰蜡像”的的景像很是相似,心中顿感荡气回肠。山路如月光轻洒过一般光洁,树枝如一夜梨花绽放,山下的房屋,山上的楼阁也在雪中静默着……但我知道此处绝非最佳观景点,于是我收了心,稍事整理后,又向山顶前行了。
路上,雪忽然停了,正愁时,迎接我们的是突降而至的瓢泼大雨,下得如此豪华,如此奢侈,以致于不懂得“怜香惜玉”。到了玉华湖那儿一看,伞少人多,依山而建的长廊里已挤满了人。好不容易占了一席之地,往外看时,无数雨点直击湖面,湖面立即一波一波地荡漾着,水位仿佛升高些许。那数千个石阶上的雪,也被一层层的水在上而摔打撞碎,然后变成水,一阶一阶地往下跌落,聚合成溪,形成著名的长谷溪流,汇成名符其实的“欢泉”。
正当心中几许失落,几许意外,一回头,正望见那开怀大笑的双面佛,也正赶着热闹,在雨雪中尽情地淋浴,我真担心“高处不胜寒,雪水穿肠过”,伤了佛光。心念此时,突然想起那堪称一绝的“中华第一天然立佛”的巨石,生怕它被雨雪冻着不能“出山”,于是赶紧登上凉亭,抬头望向天然立佛,还好,佛身依旧,比起以往看到的则是更多了几分沧桑,脸上白须飘飘,更显道骨仙风,在风雪中超然而立。
本想去山顶观景,哪知路毁,道不通。于是只好倚着寺前的栏杆向下眺望,此时的雪已经几乎看不见,寻不着了。忽然间,由玉华湖、山下水库和长谷溪流组成的一张笑脸,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大家都说这个笑,笑得好,笑得清纯,笑得开朗。
诚如是:“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雪虽美,只因有家乡美景为之衬托,正如绿叶衬托了鲜花。
再望时,那最安静的,是天上的云和云下的那棵古老的银杏,再听时,是回荡在山中的我对家乡的爱的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