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教学中,究竟怎样更好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历史想像力呢?这一个教学案例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这就是教师要依托教材的内容,注意创设一个个活生生的历史情境,使学生“神入”其中,进入“亲历历史”的状态,在“亲历历史”的体验中,发展自己的历史想像力。
假如我们来到唐朝,那我们怎样生活呢?
江苏省无锡市西新中学的戴文君老师为了改变过去学习经济史内容时很少让学生参与其中,以致课堂气氛僵化,学生思维呆滞的状况,在执教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3课《开元盛世》时,首先为学生虚拟了这样一个历史情境:“假如我们乘着时间隧道来到唐朝,我们将怎样生活呢?你可以是农民、手工业者、商人、官吏、皇帝等等,要求应当符合唐朝经济生活的实际。”他先让学生看几分钟的课本,然后分别扮演角色,各抒己见。
学生1:“我是唐朝的一个农民,我用曲辕犁耕地,用筒车灌溉庄稼,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了。”(这位学生抓住了唐朝生产工具的改进这一知识点,生活描述是合理的。)
学生2:“我是唐朝居住在江南的一个农民,我在自己的房前屋后种了许多的茶树,我还专门研究喝了可以增肥的茶树神。”(学生大笑,教师则及时肯定。因为,唐朝生产茶叶在江南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饮茶之风在全国范围内盛行,而且唐朝以伴为美,符合唐朝的审美观。这位学生的想像发挥没有错。)
学生3:“我是唐朝的商人,主要经营高档陶瓷。我的店铺里有三彩陶瓷,有越窑的青瓷、邢窑的白瓷。我的越窑的青瓷是专门从运河水路运到这里的。”(这位学生的想像能联系隋朝的历史知识,颇具创新思维。)
学生4:“我也成了唐朝的一名商人,专做贩马生意。因为唐朝的女子春天有骑马郊游的风俗,贩马生意肯定好。”
学生5:“我也做唐朝的大商人,专门经营丝绸。我还接待了来自阿拉伯的商人呢……”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永不衰竭的动力,是一个人不可或缺的优秀的思维品质。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离不开想像力的提升,因为想像力是学生思维能力获得高度发展的翅膀。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在“知识与能力”部分明确提出了历史教学要帮助学生“形成丰富的历史想像力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认知目标。在历史教学中,究竟怎样更好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历史想像力呢?这一个教学案例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这就是教师要依托教材的内容,注意创设一个个活生生的历史情境,使学生“神入”其中,进入“亲历历史”的状态,在“亲历历史”的体验中,发展自己的历史想像力。在这个教学案例中,由于教师虚拟了一个在意义的历史情境,营造和保持一个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心理气氛,使学生借助角色模拟的形式,使自己“神入”了当时的历史,仿佛亲身经历了唐朝的盛世生活,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最佳活跃状态,在充满生活情趣的历史情境中,学生不断迸射出精彩的历史想像的创意火花,大大增进了对唐朝盛世历史的认识与把握。据统计,这堂课,争抢着发言的学生有三十多位,占了全班人数的83%。学生的发言大多抓住了唐朝经济(农业、手工业)发展的特点以及唐都长安繁荣的情况,学生的历史想像力得到了充分发挥。
长此以往,谁能说,学生的历史想像力不会得到提升和发展!
上一篇:小学月教学管理工作计划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