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一次的想象过,在古城西安的城墙下的院落里,一间不大不小的旧屋就好。一张床,一架书,一顶木桌,一把藤椅。当温暖的阳光穿越千年的沉淀轻轻的投射在窗沿,在地上洒落成点点斑驳的倒影,明亮了一个季节。
我可以无拘无束的徜徉在长安城下的倒影里,穿梭在弥漫着历史的巷弄里。早晨,在街市里喝一碗清甜的豆浆,布衣素颜,像古城千年里遗失的妆颜。芙蓉花开,触摸千年未曾散去的历史余温,翻开古香古色的文化美卷,沏一壶龙井,看茶香在紫砂壶边摩挲,推开一盏淡香。一尊檀香,一张宣纸,蘸一笔浓重的墨,轻轻的挥洒,一笔成华。琵琶三两声,锦瑟四五弦。倘若在夹一纸烟卷,漫漫长夜,未失去的灵感而下笔不成,愤愤的猛吸一口,吞吐在头顶上,缭绕一层烟幕,这时,深色的空气里也会因有了文化的气韵而平添几分厚重。
我是一个土生但未土长的农村孩子,大概是生活中有太多的无奈与悲伤,我总是在刻意追求一种诗意,一种与我现在生活条件不符的贵族情调。不可否认,作为农村长大的孩子,我对城市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向往。喜欢城市色彩斑斓的街道,喜欢在夜里深望霓虹,然后再慢慢沉默,遥望凋零的月光。关于城市的记忆从父母年末归来的尘烟中就一点点生根、发芽。如今父母又已远行,依旧将在城市里、在还不属于我们的霓虹灯下奔波。我在城市的边缘踰踰而行,没有扬花,只有一簇簇耀眼的车灯驰过昏黄的街道,融入明明灭灭的尘影,留下一缕悲凉的风钩住垂在肩上的书包,装满沉甸甸的未来,吹落又一脸黄昏。
习惯了在习惯中麻木,一点点迷失方向,迷失属于自己的一切,只能在一幕幕夜色中彷徨,向夜空下翩翩起舞的飞蛾,寻觅属于自己的点点灯火。
我上高二了,在一个遥不知名的乡村中学,享受着廉价的教育,像无数的农村学子一样高呼着知识改变命运的口号,义无反顾的冲向高考,等待着一年后那个不可预知的结果。过去的几个月像沉睡在黑夜中的晚霞,透不出一丝光亮。推开窗,静静的看星光在夜晚里沉醉,划不出的一道道流星,在我的心里一片片点缀成雨,融入我梦中的花季天堂。打开音乐,清脆的琴键在小屋静静触动,窗外的夜色雨下,远处的霓虹灯与月光一道温柔的落满床沿,触摸着空气边缘的节奏,每一道音符,每一缕盛开在节拍里的爱情,都触动着一个小人物关于城市的嗅觉,飞向千里之外的流光溢彩,华灯明媚的扫过我寂静的青春,勾起一抹淡淡的哀伤。曾经歇斯底里的追望,如慧尾扫过的寸寸光年,永不老去的青春。冬天,一丝明亮的雪无声无息的飘落,融化在我摊开的掌心,与雨水的脚步一道渐渐走远,从我的眼角不动声色的流落,在洒满一地的倒影里,和我无法覆盖的昨天与明天,一同在冬天走远。
真的十八岁了,那些童年里憧憬的蔷薇花畔,一遍又一遍洒在我的梦境,铺满了一个冬天。我在灿白的天空下,仰望漫天漫天零落的雪花,找寻一个逝去的季节里那张淋湿在雨季里的脸。记忆里的花开明来,那些在枫叶旁绽放的笑容,空气里的透明的心跳,踯躅在晚风的怀抱里,低吟浅唱。
簌簌而下的雪掩盖了吹落一地的扬花,飞鸟不见,又是一个没有月光的夜晚,昏黄的路灯与黄昏一道沉睡,在这个冬天里飘雪的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