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是如此临近一个古镇,恰如一伸手既会拨开了历史的迷雾,贴近百年前的黎明。那梦中的古朴啊,终究我来了。但我一时却又不敢走过去了,只是倚着明显做旧的栅栏,驻足凝望一街之隔的古镇入口,无知的浅吟着。
身后既是滚滚奔流的长江。百年来,长江之水该是未变的,依旧在轻抚过这个村镇后洋洋洒洒地离开,延绵着历史。可长江水又着实变了,河床在细沙的堆积下日益升高,但这沙石不是长江舍弃的杂物而是她感怀旧人的热泪。打渔郎离开了,浣衣女隐没了,一切的一切都随着这些泪水沉淀下来,换取长江水内心的一次次澎湃。
江风掠过我额前的几缕发丝,我低头看了下时间,深吸一口气,默然走向对面的未知……
古镇的风貌出乎我的意料。游人很少,虽然有些开发,但与十大古镇相比,明显有些鄙陋。当地的人们不会在古风浓厚的古屋里吼KTV,只是不知觉的做着自己应做的事。
我向街边扛着草垛的小贩买了串糖葫芦,发现无意间走到一家茶馆门前,便进去找了个角落的位置坐下了。浅浅的清茶,韵淡雅又幽长。我细细观察那些翘着脚,摇着扇子悠然聊着闲话的老人们,聆听他们交谈的家长里短或国内外大事。多少年过去了,这方土地上的人们依循固有的规律,又不尽相同。于是,朝代的兴衰更替便和着老人们呼出的水蒸气腐蚀这里的每一寸木,途经久远的年代散发出特有的香味。
离开茶店后,途经一莲塘,不自觉地停下了步子。
这天地间的景致啊,极目处尽是碧色,目及处张张绿冠招摇着幻化为少女,显示发丝间的晶莹。天都映绿了,上头还模糊着几朵淡红的菡萏似的云。如此美,我却不敢前进一步了。太过于庄重,不自觉的想到了周敦颐的“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远处竟有一少女跃入眼中,手捧一大张荷叶,与那略大的青色连衣裙映衬着,微风下跳跃着,与这莲塘恰如一体。她渐渐的背影朝着莲塘对面的小茅屋远去了。茅屋的匾额像是写着“荷叶凉糕”。我挥袖拂去了眉角的汗粒,确乎有些累了,不如过去歇歇脚。如此想来,我一时高兴极了——这无疑找了个亲近这莲的借口。
步行十八步,一时发现我是向南而行,自嘲的笑了。传闻释迦摩呢悟法成功,起座向北,绕树而行,“观树经行”,当时一步一莲花,恰十八莲。看来我是与佛被道而行啊,这样还是多享些人间之乐。故随手拨去了一莲叶上的水珠。
在茅草亭坐下,轻轻将凉糕捣碎,一股清新一下子逸了出来。“姐姐,这凉糕好好吃哦!”少女转身笑着对我说:“是哦,是我母亲传下来的呢。”
我停下了,这凉糕随着莲塘不知历经了多久。一想,忽然觉得这里面多了种历史的厚重的味道,和清新联系在一起,又不显得矛盾,长久的日子,也许它们早已相容了吧。多少年来,一个又一个少女接受母亲的传授,将这自家的手艺传下来,虽不那么出众,却早已和自家融为一体,所以我才觉得有些与众不同的了。
由于我还得赶到附近的城里住下,不得不在傍晚前离开。隔着车窗看那金色余晖下的小镇——隐约失去了古镇的风味,只像是个平淡的,从未间断的,小小的城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