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和谐中国有感》
和谐是什么?其实很小时的我已经在思考,但是,直到现在还没有很好的答案。数学公式:和谐=个人+人人+天人。语文解释: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但是,我认为和谐理论并不是否认矛盾和斗争,认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也是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因此建立和谐的社会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
书中有这样的一个故事:柔弱的女大学生,远离繁华热闹的大都市,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4年内两度远赴西部基层艰苦地区从事志愿服务,她的名字叫冯艾。
冯艾从小就是一个热心公益事业,喜欢帮助别人的人,大学期间,冯艾是复旦大学“爱心基金”的发起人之一。这一基金后来吸纳了各方捐款近100万元,资助了复旦大学120多名特困生完成学业。
2000年8月至2001年8月,冯艾参加了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到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白崖乡中学支教一年,这次的志愿服务生活真正改变了冯艾,她很有感慨:“这是我第一次从大城市到极端贫困的山区,第一次与农村的老百姓朝夕相处,也是第一次感受到什么是黄土地上的坚忍不拔。”
2003年6月,冯艾又来到云南省宁蒗县海拔3200的战河乡,开始了她的第二次支教服务。
每每有人问她,上海的发展机会那么多,你已经去过西部了,为什么还要去呢?她有时会回答这个问题,有时又不会回答这个问题,但是她心里想着的一直都是:“是的,上海的发展机会确实很多,但是有一种生活你们没有经历过,就不知道其中的艰辛;有一种艰辛,你们没有体会过,就不知道其中的快乐;有一种快乐,你们没有拥有过,就不知道其中的纯粹。”
2004年1月,冯艾被团中央授予2003年度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金奖奖章。被评为2003年度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志愿者,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她对理想的追求是分不开的。
读了这个故事,真的很有感触,冯艾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的学习,一个和谐社会是一个大爱无疆的社会,我们应该做一个爱帮助人的人,想他人所想,急他人之急,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一方有困,众人相助,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不仅要学会接受,也需要学会付出。
构建和谐社会还需要宽容。如果人人都采用睚眦必报的方式,而不用和谐思维解决问题,怎么能构建和谐社会呢?因此我们必须学会宽容,并且我们应当通过正当的途径,用合法理性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诉求。主管部门和相关单位,要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三位一体的威力,依法及时化解业已存在的人民内部矛盾。这才是用和谐的理念化解矛盾的方法。这不仅能解决问题,而且还能够为构建和谐社会而出一份力量。
和谐社会,是指民主法制的社会,公平正义的社会,诚信友爱的社会,充满活力的社会,安定有序的社会,因此,我们必须付出更多。
古人云:“众人拾柴火焰高。”说明了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需要大家一起来努力,构建和谐社会是党的任务,更是每一个人的责任,从我做起,从小做起,从现在做起,让我们一起努力,为营造社会和谐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微不足道却又必不可少的力量,让这个社会焕发出朝气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