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散文集文学网!

初二勾股定理教案 初中数学勾股定理教案

佚名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初二勾股定理教案 初中数学勾股定理教案篇一

1.灵活应用勾股定理及逆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2.进一步加深性质定理与判定定理之间关系的认识.

1.重点:灵活应用勾股定理及逆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灵活应用勾股定理及逆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3.难点的突破方法:

创设情境:在军事和航海上经常要确定方向和位置,从而使用一些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

四、例习题分析

例1(p83例2)

分析:⑴了解方位角,及方位名词;

⑵依题意画出图形;

⑶依题意可得pr=12×1。5=18,pq=16×1。5=24,qr=30;

⑷因为242+182=302,pq2+pr2=qr2,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知∠qpr=90°;

⑸∠prs=∠qpr—∠qps=45°.

小结:让学生养成“已知三边求角,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意识.

例2(补充)一根30米长的细绳折成3段,围成一个三角形,其中一条边的长度比较短边长7米,比较长边短1米,请你试判断这个三角形的形状.

分析:⑴若判断三角形的`形状,先求三角形的三边长;

⑵设未知数列方程,求出三角形的三边长5、12、13;

⑶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由52+122=132,知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

解略.

本题帮助培养学生利用方程思想解决问题,进一步养成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初二勾股定理教案 初中数学勾股定理教案篇二

例1(p83例2)让学生养成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例2(补充)培养学生利用方程思想解决问题,进一步养成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创设情境:在军事和航海上经常要确定方向和位置,从而使用一些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

例1(p83例2)

分析:⑴了解方位角,及方位名词;

⑵依题意画出图形;

⑶依题意可得pr=12×1.5=18,pq=16×1.5=24,qr=30;

⑷因为242+182=302,pq2+pr2=qr2,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知∠qpr=90°;

⑸∠prs=∠qpr-∠qps=45°。

小结:让学生养成“已知三边求角,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意识。

例2(补充)一根30米长的细绳折成3段,围成一个三角形,其中一条边的长度比较短边长7米,比较长边短1米,请你试判断这个三角形的形状。

分析:⑴若判断三角形的形状,先求三角形的三边长;

⑵设未知数列方程,求出三角形的三边长5、12、13;

⑶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由52+122=132,知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

解略。

1.小强在操场上向东走80m后,又走了60m,再走100m回到原地。小强在操场上向东走了80m后,又走60m的方向是。

2.如图,在操场上竖直立着一根长为2米的测影竿,早晨测得它的影长为4米,中午测得它的影长为1米,则a、b、c三点能否构成直角三角形?为什么?

3.如图,在我国沿海有一艘不明国籍的轮船进入我国海域,我海军甲、乙两艘巡逻艇立即从相距13海里的a、b两个基地前去拦截,六分钟后同时到达c地将其拦截。已知甲巡逻艇每小时航行120海里,乙巡逻艇每小时航行50海里,航向为北偏西40°,问:甲巡逻艇的航向

初二勾股定理教案 初中数学勾股定理教案篇三

1、知识与技能目标:探索并理解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之间的数量关系,通过探究能够发现直角三角形中两个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和。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用测量和数格子的办法探索勾股定理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主动探究的习惯,并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了解勾股定理的由来,并能用它来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勾股定理的探究以及推导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景、导入新课

首先出示:投影1(章前的图文)并介绍我国古代在勾股定理研究方面的贡献,结合课本第六页谈一谈我国是最早了解勾股定理的国家之一,介绍商高(三千多年前周期的数学家)在勾股定理方面的贡献。

出示课件观察后回答:

1、观察图1—2,正方形a中有_______个小方格,即a的面积为______个单位。

正方形b中有_______个小方格,即b的面积为______个单位。

正方形c中有_______个小方格,即c的面积为______个单位。

2、你是怎样得出上面的结果的?

3、在学生交流回答的基础上教师进一步设问:图1—2中,a,b,c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交流后得到结论:a+b=c。

二、层层深入、探究新知

1、做一做

出示投影3(书中p3图1—3)

提问:(1)图1—3中,a,b,c之间有什么关系?(2)从图1—2,1—3中你发现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后,得出结论:以三角形两直角边为边的正方形的面积和,等于以斜边为边的正方形面积。

2、议一议

图1—2、1—3中,你能用三角形的边长表示正方形的面积吗?

(1)你能发现直角三角形三边长度之间的关系吗?在同学交流的基础上,共同探讨得出: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这就是著名的“勾股定理”。也就是说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为a,b,斜边为c那么。我国古代称直角三角形的较短的直角边为勾,较长的为股,斜边为弦,这就是勾股定理的由来。

(2)分别以5厘米和12厘米为直角边做出一个直角三角形,并测量斜边的长度(学生测量后回答斜边长为13)请大家想一想(2)中的规律,对这个三角形仍然成立吗?

3、想一想

我们常见的电视的尺寸:29英寸(74厘米)的电视机,指的.是屏幕的长吗?还是指的是屏幕的宽?那他指什么呢?能否运用刚才所学的知识,检验一下电视剧的尺寸是否合格?

三、巩固练习。

1、在图1—1的问题中,折断之前旗杆有多高?

2、错例辨析:△abc的两边为3和4,求第三边

解:由于三角形的两边为3、4

所以它的第三边的c应满足

=25即:c=5辨析:(1)要用勾股定理解题,首先应具备直角三角形这个必不可少的条件,可本题三角形abc并未说明它是否是直角三角形,所以用勾股定理就没有依据。(2)若告诉△abc是直角三角形,第三边c也不一定是满足,题目中并未交待c是斜边。

综上所述这个题目条件不足,第三边无法求得

四、课堂小结

鼓励学生自己总结、谈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以及自己对勾股定理的理解,老师加以纠正和补充。

五、布置作业

初二勾股定理教案 初中数学勾股定理教案篇四

1.求面积

例1:如图1,在等腰△abc中,腰长ab=10cm,底bc=16cm,试求这个三角形面积。

析解:若能求出这个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就可以求出这个三角形面积。而由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性质,可联想作底边上的高ad,此时d也为底边的中点,这样在rt△abd中,由勾股定理得ad2=ab2-bd2=102-82=36,所以ad=6cm,所以这个三角形面积为×bc×ad=×16×6=48cm2。

2.求边长

例2:如图2,在△abc中,∠c=135?,bc=,ac=2,试求ab的长。

析解:题中没有直角三角形,不能直接用勾股定理,可考虑过点b作bd⊥ac,交ac的延长线于d点,构成rt△cbd和rt△abd。在rt△cbd中,因为∠acb=135?,所以∠bcb=45?,所以bd=cd,由bc=,根据勾股定理得bd2+cd2=bc2,得bd=cd=1,所以ad=ac+cd=3。在rt△abd中,由勾股定理得ab2=ad2+bd2=32+12=10,所以ab=。

点评:这两道题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都没有现成的直角三角形,都是通过添加适当的辅助线,巧妙构造直角三角形,借助勾股定理来解决问题的,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里蕴含着数学中很重要的转化思想,请同学们要留心。

例3:已知a,b,c为△abc的三边长,且满足a2+b2+c2+338=10a+24b+26c。试判断△abc的形状。

析解:由于所给条件是关于a,b,c的一个等式,要判断△abc的形状,设法求出式中的a,b,c的值或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相等与否)等,因此考虑利用因式分解将所给式子进行变形。因为a2+b2+c2+338=10a+24b+26c,所以a2-10a+b2-24b+c2-26c+338=0,所以a2-10a+25+b2-24b+144+c2-26c+169=0,所以(a-5)2+(b-12)2+(c-13)2=0。因为(a-5)2≥0,(b-12)2≥0,(c-13)2≥0,所以a-5=0,b-12=0,c-13=0,即a=5,b=12,c=13。因为52+122=132,所以a2+b2=c2,即△abc是直角三角形。

点评:用代数方法来研究几何问题是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数形结合思想"的重要体现。

例4:如图3,在△abc中,∠c=90?,d是ac的中点,de⊥ab于e点,试说明:bc2=be2-ae2。

析解:由于要说明的是线段平方差问题,故可考虑利用勾股定理,注意到∠c=∠bed=∠aed=90?及cd=ad,可连结bd来解决。因为∠c=90?,所以bd2=bc2+cd2。又de⊥ab,所以∠bed=∠aed=90?,在rt△bed中,有bd2=be2+de2。在rt△aed中,有ad2=de2+ae2。又d是ac的中点,所以ad=cd。故bc2+cd2=bc2+ad2=bc2+de2+ae2=be2+de2,所以be2=bc2+ae2,所以bc2=be2-ae2。

点评:若所给题目的已知或结论中含有线段的平方和或平方差关系时,则可考虑构造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来解决问题。

初二勾股定理教案 初中数学勾股定理教案篇五

本节内容的重点是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及其应用。它可用边的关系判断一个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为判断三角形的形状提供了一个有力的依据。

本节内容的难点是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应用。在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时,分不清哪一条边作斜边,因此在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断三角形的形状时而出错;另外,在解决有关综合问题时,要将给的边的数量关系经过代数变化,最后达到一个目标式,这种“转化”对学生来讲也是一个困难的地方。

本节课教学模式主要采用“互动式”教学模式及“类比”的教学方法。通过前面所学的垂直平分线定理及其逆定理,做类比对象,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在课堂教学中营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与教材之间的互动,造成“情意共鸣,沟通信息,反馈流畅,思维活跃”,达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具体说明如下:

(1)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

利用类比的学习方法,由学生将上节课所学习的勾股定理的逆命题书写出来。这里分别找学生口述文字;用符号、图形的形式板书逆命题的内容。所有这些都由学生自己完成,估计学生不会感到困难。这样设计主要是培养学生善于提出问题的习惯及能力。

(2)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

判断上述逆命题是否为真命题?对这一问题的解决,学生会感到有些困难,这里教师可做适当的点拨,但要尽可能的让学生的发现和探索,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

(3)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1、知识目标:

(1)理解并会证明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2)会应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定一个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

(3)知道什么叫勾股数,记住一些觉见的勾股数。

2、能力目标:

(1)通过勾股定理与其逆定理的比较,提高学生的辨析能力;

(2)通过勾股定理及以前的知识联合起来综合运用,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情感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的发展体验获取数学知识的感受;

(2)通过知识的纵横迁移感受数学的辩证特征。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及其应用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及其应用

直尺,微机

以学生为主体的讨论探索法

1、新课背景知识复习(投影)

勾股定理的内容

文字叙述(投影显示)

符号表述

图形(画在黑板上)

2、逆定理的获得

(1)让学生用文字语言将上述定理的逆命题表述出来

(2)学生自己证明

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 有下面关系: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强调说明:

(1)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的区别

勾股定理是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定理,逆定理是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2)判定直角三角形的方法:

①角为 、

②垂直、

③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2、 定理的应用(投影显示题目上)

例1 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

则这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例2 如图,已知:cd⊥ab于d,且有

求证:△acb为直角三角形。

以上例题,分别由学生先思考,然后回答。师生共同补充完善。(教师做总结)

4、课堂小结:

(1)逆定理应用时易出现的错误:分不清哪一条边作斜边(最大边)

(2)判定是否为直角三角形的一种方法:结合勾股定理和代数式、方程综合运用。

5、布置作业:

a、书面作业p131#9

b、上交作业:已知:如图,△def中,de=17,ef=30,ef边上的中线dg=8

求证:△def是等腰三角形

初二勾股定理教案 初中数学勾股定理教案篇六

1、知识目标:

(1)掌握勾股定理;

(2)学会利用勾股定理进行计算、证明与作图;

(3)了解有关勾股定理的.

2、能力目标:

(1)在定理的证明中培养学生的拼图能力;

(2)通过问题的解决,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3、情感目标:

(1)通过自主的发展体验获取知识的感受;

(2)通过有关勾股定理的讲解,对学生进行德育.

:勾股定理及其应用

:通过有关勾股定理的讲解,对学生进行德育

教学用具:直尺,微机

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的讨论探索法

1、新课背景知识复习

(1)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2)问题:(投影显示)

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关系,除了满足一般关系外,还有另外的特殊关系吗?

2、定理的获得

让学生用文字语言将上述问题表述出来.

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 的平方和等于斜边 的平方

强调说明:

(1)勾――最短的边、股――较长的直角边、弦――斜边

(2)学生根据上述,提出自己的问题(待定)

完一个重要知识点,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时间和机会,提出问题,然后大家共同分析讨论.

3、定理的证明方法

方法一:将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成如图1所示的正方形.

方法二:将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成如图2所示的正方形,

方法三:“总统”法.如图所示将两个直角三角形拼成直角梯形

以上证明方法都由学生先分组讨论获得,教师只做指导.最后总结说明

4、定理与逆定理的应用

例1 已知:如图,在△abc中,∠acb= ,ab=5cm,bc=3cm,cd⊥ab于d,求cd的长.

解:∵△abc是直角三角形,ab=5,bc=3,由勾股定理有

∴ ∠2=∠c

∴cd的长是2.4cm

例2 如图,△abc中,ab=ac,∠bac= ,d是bc上任一点,

求证:

证法一:过点a作ae⊥bc于e

则在rt△ade中,

又∵ab=ac,∠bac=

∴ae=be=ce

证法二:过点d作de⊥ab于e, df⊥ac于f

则de∥ac,df∥ab

又∵ab=ac,∠bac=

∴eb=ed,fd=fc=ae

在rt△ebd和rt△fdc中

在rt△aed中,

例3 设

求证:

证明:构造一个边长 的矩形abcd,如图

在rt△abe中

在rt△bcf中

在rt△def中

在△bef中,be+ef>bf

例4 国家电力总公司为了改善农村用电电费过高的现状,目前正在全国各地农村进行电网改造,某村六组有四个村庄a、b、c、d正好位于一个正方形的四个顶点,现计划在四个村庄联合架设一条线路,他们设计了四种架设方案,如图实线部分.请你帮助计算一下,哪种架设方案最省电线.

解:不妨设正方形的边长为1,则图1、图2中的总线路长分别为

ad+ab+bc=3,ab+bc+cd=3

图3中,在rt△dgf中

同理

∴图3中的路线长为

图4中,延长ef交bc于h,则fh⊥bc,bh=ch

由∠fbh= 及勾股定理得:

ea=ed=fb=fc=

∴ef=1-2fh=1-

∴此图中总线路的长为4ea+ef=

∵3>2.828>2.732

∴图4的连接线路最短,即图4的架设方案最省电线.

5、课堂小结:

(1)勾股定理的内容

(2)勾股定理的作用

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求第三边

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一边,求另两边的关系

6、布置作业:

a、书面作业p130#1、2、3

b、上交作业p132#1、3

台风是一种自然灾害,它以台风中心为圆心在周围数十千米范围内形成气旋风暴,有极强的破坏力,如图,据气象观测,距沿海某城市a的正南方向220千米b处有一台风中心,其中心最大风力为12级,每远离台风中心20千米,风力就会减弱一级,该台风中心现正以15千米/时的速度沿北偏东 方向往c移动,且台风中心风力不变,若城市所受风力达到或走过四级,则称为受台风影响

(1)该城市是否会受到这交台风的影响?请说明理由

(2)若会受到台风影响,那么台风影响该城市持续时间有多少?

(3)该城市受到台风影响的最大风力为几级?

解:(1)由点a作ad⊥bc于d,

则ad就为城市a距台风中心的最短距离

在rt△abd中,∠b= ,ab=220

由题意知,当a点距台风(12-4)20=160(千米)时,将会受到台风影响.

故该城市会受到这次台风的影响.

(2)由题意知,当a点距台风中心不超过60千米时,

将会受到台风的影响,则ae=af=160.当台风中心从e到f处时,

该城市都会受到这次台风的影响

由勾股定理得

∴ef=2de=

因为这次台风中心以15千米/时的速度移动

所以这次台风影响该城市的持续时间为 小时

(3)当台风中心位于d处时,a城市所受这次台风的风力最大,其最大风力为 级.

初二勾股定理教案 初中数学勾股定理教案篇七

勾股定理的应用

(日期、课时)

能运用勾股定理及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条件解决实际问题。

在运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转化” 思想(把解斜三角形问题转化为解直角三角形的问题),进一步发展有条理思考和有条理表达的能力,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数学学与练》

集体备课意见和主要参考资料

页边批注

一、 新课导入

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是勾股定理在实际中的应用。除课本提供的情境外,教学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另行设计一些具体情境,也利用课本提供的素材组织数学活动。比如,把课本例2改编为开放式的问题情境:

一架长为10m的梯子斜靠在墙上,梯子的顶端距地面的垂直距离为8m。如果梯子的顶端下滑0.5m,你认为梯子的底端会发生什么变化?与同学交流 。

创设学生身边的问题情境,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探索的空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这样的问题学生常常会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产生不同的思考方法和结论(教学中学生可能的结论有:底端也滑动 0.5m;如果梯子的`顶端滑到地面 上,梯子的顶端则滑动8m,估计梯子底端的滑动小于8m,所以梯子的顶端 下滑0.5m,它的底端的滑动小于0.5m;构造直角三角形,运用勾股定理计算梯子滑动前、后底端到墙的垂直距离的差,得出梯子底端滑动约0.61m的结论等);通过与同学交流,完善各自的想法,有利于学生主动地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从中感受用数学的眼光审视客观世界的乐趣 。

二、新课讲授

问题一 在上面的情境中,如果梯子的顶端下滑 1m,那么梯子的底端滑动多少米?

组织学生尝试用勾股定理解决问题,对有困难的学生教师给予及时的帮助和指导。

问题二 从上面所获得的信息中,你对梯子下滑的变化过程有进一步的思考吗?与同学交流。

设计问题二促使学生能主动积 极地从数学的角度思考实际问题。教学中学生可能会有多种思考、比如,①这个变化过程中,梯子底端滑动的距离总比顶端下滑的距离大;②因为梯子顶端 下滑到地面时,顶端下滑了8m,而底端只滑动4m,所以这个变化过程中,梯子底端滑动的距离不一定比顶端下滑的距离大;③由勾股数可知,当梯子顶端下滑到离地面的垂直距离为6m,即顶端下滑2m时,底端到墙的垂直距离是8m,即底端电滑动2m等。教学中不要把寻找规律作为这个探索活动的目标,应让学生进行充分的交流,使学生逐步学会运用数学的眼光去审视客观世界,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获得一些研究问题的经验和方法、

3、例题教学

课本的例1是勾股定理的简单应用,教学中可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补充一些实际应用问题,把课本习题2.7第4题作为补充例题。通过这个问题的讨论,把“32+b2=c2”看作一个方程,设折断处离地面x尺,依据问题给出的条件就把它转化为熟悉的会解的一元二次方程32+x2=(10—x)2,从中可以让学生感受数学的“转化”思想,进一步了解勾股定理的悠久历史和我国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

三、巩固练习

1、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甲往东走了4km,乙往南走了6km,这时甲、乙两人相距__________km。

2、如图,一圆柱高8cm,底面半径2cm,一只蚂蚁从点a爬到点b处吃食,要爬行的最短路程( 取3)是( )。

(a)20cm (b)10cm (c)14cm (d)无法确定

3、如图,一块草坪的形状为四边形abcd,其中∠b=90°,ab=3m,bc=4m,cd=12m,ad=13m。求这块草坪的面积。

四、小结

我们知道勾股定理揭示了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之间的数量关系,已知直角 三角形中的任意两边就可以依据勾股定理求出第三边。从应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中,我们进一步认识到把直角三角形中三边关系“a2+b2=c2”看成一个方程,只要 依据问题的条件把它转化为我们会解的方程,就把解实际问题转化为解方程。

初二勾股定理教案 初中数学勾股定理教案篇八

本节将利用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解决一些具体的实际问题,其中需要学生了解空间图形、对一些空间图形进行展开、折叠等活动。学生在学习七年级上第一章时对生活中的立体图形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并从事过相应的实践活动,因而学生已经具备解决本课问题所需的知识基础和活动经验基础。

本节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北师大版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第一章《勾股定理》第3节。具体内容是运用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当然,在这些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中,需要经历几何图形的抽象过程,需要借助观察、操作等实践活动,这些都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应用意识;一些探究活动具体一定的`难度,需要学生相互间的合作交流,有助于发展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1.通过观察图形,探索图形间的关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在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渗透数学建模的思想.

3.在利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学习的实用性.

利用数学中的建模思想构造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及逆定理,解决实际问题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1.教学方法

引导—探究—归纳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二学生,他们的参与意识教强,思维活跃,为了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力求以下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

(1)从创设问题情景入手,通过知识再现,孕育教学过程;

(2)从学生活动出发,顺势教学过程;

(3)利用探索研究手段,通过思维深入,领悟教学过程.

2.课前准备

教具:教材、电脑、多媒体课件.

学具:用矩形纸片做成的圆柱、剪刀、教材、笔记本、课堂练习本、文具.

本节课设计了七个环节.第一环节:情境引入;第二环节:合作探究;第三环节:做一做;第四环节:小试牛刀;第五环节:举一反三;第六环节:交流小结;第七环节:布置作业.

一、问题引入:

1、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________等于________。如果用a,b和c表示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和斜边,那么________。

2、勾股定理逆定理:如果三角形三边长a,b,c满足________,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1.为迎接新年的到来,同学们做了许多拉花布置教室,准备召开新年晚会,小刘搬来一架高2.5米的木梯,准备把拉花挂到2.4米高的墙上,则梯脚与墙角距离应为( )

a.0.7米b.0.8米c.0.9米d.1.0米

2.小华和小刚兄弟两个同时从家去同一所学校上学,速度都是每分钟走50米.小华从家到学校走直线用了10分钟,而小刚从家出发先去找小明再到学校(均走直线),小刚到小明家用了6分钟,小明家到学校用了8分钟,小刚上学走了个( )

a.锐角弯b.钝角弯c.直角弯d.不能确定

3.如图,是一个圆柱形饮料罐,底面半径是5,高是12,上底面中心有一个小圆孔,则一条到达底部的直吸管在罐内部分a的长度(罐壁的厚度和小圆孔的大小忽略不计)范围是( )

a.5≤a≤12 b.5≤a≤13 c.12≤a≤13 d.12≤a≤15

4.一个木工师傅测量了一个等腰三角形木板的腰、底边和高的长,但他把这三个数据与其它的数据弄混了,请你帮助他找出来,是第( )组.

a.13,12,12 b.12,12,8 c.13,10,12 d.5,8,4

初二勾股定理教案 初中数学勾股定理教案篇九

1、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a2+b2=c2)

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则有关系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3、勾股定理的证明 常见方法如下:

方法一: , ,化简可证.

方法二:

四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与小正方形面积的和等于大正方形的面积.

四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与小正方形面积的和为

大正方形面积为 所以

方法三: , ,化简得证

4、勾股数 记住常见的勾股数可以提高解题速度,如 ; ; ; ;8,15,17;9,40,41等

(一)选择题: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 a、b、c是△abc的三边,则a2+b2=c2;

b.若 a、b、c是rt△abc的.三边,则a2+b2=c2;

c.若 a、b、c是rt△abc的三边, ,则a2+b2=c2;

d.若 a、b、c是rt△abc的三边, ,则a2+b2=c2.

2. △abc的三条边长分别是 、 、 ,则下列各式成立的是( )

a. b. c. d.

3.直角三角形中一直角边的长为9,另两边为连续自然数,则直角三角形的周长为( )

a.121 b.120 c.90 d.不能确定

4.△abc中,ab=15,ac=13,高ad=12,则△abc的周长为( )

a.42 b.32 c.42 或 32 d.37 或 33

(二)填空题:

5.斜边的边长为 ,一条直角边长为 的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 .

6.假如有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那么三边 、 、 之间应满足 ,其中 边是直角所对的边;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边 、 、 满足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三角形,其中 边是 边, 边所对的角是 .

7.一个三角形三边之比是 ,则按角分类它是 三角形.

8. 若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比是 ,最短边长为 ,最长边长为 ,则这个三角形三个角度数分别是 ,另外一边的平方是 .

9.如图,已知 中, , , ,以直角边 为直径作半圆,则这个半圆的面积是 .

10. 一长方形的一边长为 ,面积为 ,那么它的一条对角线长是 .

11.如图,一个高 、宽 的大门,需要在对角线的顶点间加固一个木条,求木条的长.

12.一个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分别为 , , ,这个三角形最长边上的高是多少?

13.如图,小李准备建一个蔬菜大棚,棚宽4m,高3m,长20m,棚的斜面用塑料薄膜遮盖,不计墙的厚度,请计算阳光透过的最大面积.

14.如图,有一只小鸟在一棵高13m的大树树梢上捉虫子,它的伙伴在离该树12m,高8m的一棵小树树梢上发出友好的叫声,它立刻以2m/s的速度飞向小树树梢,那么这只小鸟至少几秒才可能到达小树和伙伴在一起?

15.如图,长方体的长为15,宽为10,高为20,点 离点 的距离为5,一只蚂蚁如果要沿着长方体的表面从点 爬到点 ,需要爬行的最短距离是多少?

16.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规定:小汽车在城街路上行驶速度不得超过 km/h.如图,,一辆小汽车在一条城市街路上直道行驶,某一时刻刚好行驶到路对面车速检测仪正前方 m处,过了2s后,测得小汽车与车速检测仪间距离为 m,这辆小汽车超速了吗?

初二勾股定理教案 初中数学勾股定理教案篇十

1.掌握勾股定理,了解利用拼图验证勾股定理的方法.

2.运用勾股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1.学会用拼图的方法验证勾股定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在拼图过程中,鼓励学生大胆联想,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意识.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利用拼图的方法验证勾股定理,是我国古代数学家的一大贡献.借助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并在拼图的过程中获得学习数学的快乐,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勾股定理的证明及其应用.

难点:勾股定理的证明.

教师引导和学生自主探索相结合的.方法.

在用拼图的方法验证勾股定理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联想,将形的问题与数的问题联系起来,让学生自主探索,大胆地联系前面知识,推导出勾股定理,并自己尝试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1.每个学生准备一张硬纸板;

2.投影片三张:

第一张:问题串(记作1.1.2 a);

第二张:议一议(记作1.1.2 b);

第三张:例题(记作1.1.2 c).

ⅰ.创设问题情景,引入新课

[师]我们曾学习过整式的运算,其中平方差公式(a+b)(a-b)=a2-b2;完全平方公式(ab)2=a22ab+b2是非常重要的内容.谁还能记得当时这两个公式是如何推出的?

[生]利用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的法则从公式的左边就可以推出右边.例如(a+b)(a-b)=a2-ab+ab-b2=a2-b2,所以平方差公式是成立的.

[生]还可以用拼图的方法来推出.例如:(a+b)2=a2+2ab+b2.我们可以用一个边长为a的正方形,一个边长为b的正方形,两个长和宽分别为a和b的长方形可拼成如下图所示的边长为(a+b)的正方形,那么这个大的正方形的面积可以表示为(a+b)2;又可以表示为a2+2ab+b2.所以(a+b)2=a2+2ab+b2.

初二勾股定理教案 初中数学勾股定理教案篇十一

1.灵活应用勾股定理及逆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2.进一步加深性质定理与判定定理之间关系的认识。

1.重点:灵活应用勾股定理及逆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灵活应用勾股定理及逆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1、若三角形的三边是 ⑴1、、2; ⑵; ⑶32,42,52⑷9,40,41;

⑸(m+n)2-1,2(m+n),(m+n)2+1;则构成的是直角三角形的有( )

a.2个 b.3个?????c.4个??????d.5个

2、已知:在△abc中,∠a、∠b、∠c的对边分别是a、b、c,分别为下列长度,判断该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并指出那一个角是直角?

⑴a=9,b=41,c=40; ⑵a=15,b=16,c=6; ⑶a=2,b=,c=4;

例1(p33例2)某港口p位于东西方向的海岸线上.“远航”号、“海天”号轮船同时离开港口,各自沿一固定方向航行,“远航”号每小时航行16海里,“海天”号每小时航行12海里,它们离开港口一个半小时后分别位于q、r处,并相距30海里. 如果知道“远航”号沿东北方向航行,能知道“海天”号沿哪个方向航行吗?

分析:⑴了解方位角,及方位名词;⑵依题意画出图形;⑶依题意可求pr,pq,qr;

⑷根据勾股定理 的逆定理,求∠qpr;⑸求∠rpn。

小结:让学生养成“已知三边求角,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意识。

例2、一根30米长的细绳折成3段,围成一个三角形,其中一条边的长度比较短边长7米,比较长边短1米,请你试判断这个三角形的形状。

分析:⑴若判断三角形的形状,先求三角形的三边长;

⑵设未知数列方程,求出三角形的三边长;

⑶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断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

例3.如图,小明的爸爸在鱼池边开了一块四边形土地种了一些蔬菜,爸爸让小明计算一下土地的面积,以便计算一下产量。小明找了一卷米尺,测得ab=4米,bc=3米,cd=13米,da=12米,又已知∠b=90°。

1.一根24米绳子,折成三边为三个连续偶数的三角形,则三边长分别为,此三角形的形状为。

2.小强在操场上向东走80m后,又走了60m,再走100m回到原地。小强在操场上向东走了80m后,又走60m的方向是。

3.一根12米的电线杆ab,用铁丝ac、ad固定,现已知用去铁丝ac=15米,ad=13米,又测得地面上b、c两点之间距离是9米,b、d两点之间距离是5米,

则电线杆和地面是否垂直,为什么?

4.如图,在我国沿海有一艘不明国籍的轮船进入我国海域,我海军甲、乙两艘巡逻艇立即从相距13海里的a、b两个基地前去拦截,六分钟后同时到达c地将其拦截。已知甲巡逻艇每小时航行120海里,乙巡逻艇每小时航行50海里,航向为北偏西40°,问:甲巡逻艇的航向?

初二勾股定理教案 初中数学勾股定理教案篇十二

通过对几种常见的勾股定理验证方法,进行分析和欣赏。理解数

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进一步感悟勾股定理的文化价值。

通过拼图活动,尝试验证勾股定理,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创新能力。

(3)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观察比较、计算推理、动手操作等过程,获得一些研究问题的方法,取得成功和克服困难的经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增进他们数学学习的信心。

重点:探索和验证勾股定理的过程

难点:

(1)“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理解和应用

通过拼图,探求验证勾股定理的新方法

八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对新事物容易产生兴趣,动手实践能力也比较强,在班级上已初步形成合作交流,勇于探索与实践的良好班风,估计本节课的学习中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和点拨下自主探索归纳勾股定理。

(一)导入新课

介绍勾股世界

两千多年前,古希腊有个毕达哥拉斯学派,他们首先发现了勾股定理,因此在国外人们通常称勾股定理为毕达哥拉斯定理。为了纪念毕达哥拉斯学派,1955年希腊曾经发行了一枚纪念邮票。

我国是最早了解勾股定理的国家之一。早在三千多年前,周朝数学家商高就提出,将一根直尺折成一个直角,如果勾等于三,股等于四,那么弦就等于五,即“勾三、股四、弦五”,它被记载于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著作《周髀算经》中。

(二)讲解新课

1、探索活动一:

观察下图,并回答问题:

(1)观察图1

正方形a中含有

个小方格,即a的面积是

个单位面积;

正方形b中含有

个小方格,即b的面积是

个单位面积;

正方形c中含有

个小方格,即c的面积是

个单位面积。

(2)在图2、图3中,正方形a、b、c中各含有多少个小方格?它们的面积各是多少?你是如何得到上述结果的?与同伴交流。

(3)请将上述结果填入下表,你能发现正方形a,b,c,的面积关系吗?

a的面积

(单位面积)

b的面积

(单位面积)

c的面积

(单位面积)

图1

9

9

18

图2

4

4

8

2、探索活动二:

(1)观察图3,图4

并填写下表:

a的面积

(单位面积)

b的面积

(单位面积)

c的面积

(单位面积)

图3

16

9

25

图4

4

9

13

你是怎样得到上面结果的?与同伴交流。

(2)三个正方形a,b,c的面积之间的关系?

3、议一议(合作交流,验证发现)

(1)你能发现直角三角形三边长度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吗?

勾股定理:如果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分别为a、b,斜边为c

,那么a2+b2=c2。

即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2)我们怎么证明这个定理呢?

教师指导第一种证明方法,学生合作探究第二种证明方法。

可得:

想一想:大正方形的面积该怎样表示?

想一想:这四个直角三角形还能怎样拼?

可得:

4、例题分析

如图,一根电线杆在离地面5米处断裂,电线杆顶部落在离电线杆底部12米处,电线杆折断之前有多高?

解:∵,

∴在中,

,根据勾股定理,

∴电线杆折断之前的高度=bc+ab=5米+13米=18米

(三)课堂小结

勾股定理从边的角度刻画了直角三角形的又一个特征.人类对勾股定理的研究已有近3000年的历史,在西方,勾股定理又被称为“毕达哥拉斯定理”、“百牛定理”、“驴桥定理”等等

(四)布置作业

收集有关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下节课展示、交流.

勾股定理的探索与证明

做一做

勾股定理

议一议

(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分别为a、b,斜边为c,则a2+b2=c2)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数学实验在现阶段的数学教学中还没有普及与推广,实际上,通过学生的合作探究、动手实践、归纳证明等活动,让数学课堂生动起来,也让学生感觉数学是可以动手做实验的,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激情。本节课,我充分利用学生动手能力强、表现欲高的特点,在充裕的时间里,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自己归纳与分析。最后得出结论。我认为本节课是成功的,一方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让实验走进了数学课堂,真正体现了实验的巨大作用。

初二勾股定理教案 初中数学勾股定理教案篇十三

活动设计:教师先将学生分成四人小组,交流各自的小结,并结合课本p87的小结进行反思,教师巡视,并且不断引导学生进入复习轨道.然后进行小组汇报,汇报时可借助投影仪,要求学生上台汇报,最后教师归纳.

飞机在空中水平飞行,某一时刻刚好飞到小明头顶正上方4000米处,过了20秒,飞机距离小明头顶5000米,问:飞机飞行了多少千米?

思路点拨:根据题意,可以先画出符合题意的图形,如右图,图中△abc中的∠c=90°,ac=4000米,ab=5000米,要求出飞机这时飞行多少千米,就要知道飞机在20秒时间里飞行的路程,也就是图中的bc长,在这个问题中,斜边和一直角边是已知的,这样,我们可以根据勾股定理来计算出bc的长.(3000千米)

教师活动:操作投影仪,引导学生解决问题,请两位学生上台演示,然后讲评.

学生活动:独立完成“问题探究1”,然后踊跃举手,上台演示或与同伴交流.

一个零件的形状如右图,按规定这个零件中∠a与∠bdc都应为直角,工人师傅量得零件各边尺寸:ad=4,ab=3,db=5,dc=12,bc=13,请你判断这个零件符合要求吗?为什么?

思路点拨:要检验这个零件是否符合要求,只要判断△adb和△dba是否为直角三角形,这样可以通过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予以解决:

ab2+ad2=32+42=9+16=25=bd2,得∠a=90°,同理可得∠cdb=90°,因此,这个零件符合要求.

教师活动:操作投影仪,关注学生的思维,请两位学生上讲台演示之后再评讲.

学生活动:思考后,完成“问题探究2”,小结方法.

解:在△abc中,ab2+ad2=32+42=9+16=25=bd2,

∴△abd为直角三角形,∠a=90°.

在△bdc中,bd2+dc2=52+122=25+144=169=132=bc2.

∴△bdc是直角三角形,∠cdb=90°

因此这个零件符合要求.

甲、乙两位探险者在沙漠进行探险,某日早晨8:00甲先出发,他以6千米/时的速度向东行走,1小时后乙出发,他以5千米/时的速度向北行进,上午10:00,甲、乙两人相距多远?

思路点拨:要求甲、乙两人的距离,就要确定甲、乙两人在平面的位置关系,由于甲往东、乙往北,所以甲所走的路线与乙所走的路线互相垂直,然后求出甲、乙走的路程,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出甲、乙两人的距离.(13千米)

教师活动:操作投影仪,巡视、关注学生训练,并请两位学生上讲台“板演”.

学生活动:课堂练习,与同伴交流或举手争取上台演示

初二勾股定理教案 初中数学勾股定理教案篇十四

1、通过拼图,用面积的方法说明勾股定理的正确性.

2.探索勾股定理的过程,发展合情推理的能力,体会数型结合的思想。

或学习建议学习重点:用面积的方法说明勾股定理的正确.

学习难点:勾股定理的应用.

自学准备与知识导学:

这是1955年希腊为纪念一位数学家曾经发行的邮票。

邮票上的图案是根据一个著名的数学定理设计的。

1、探索

问题:分别以图中的直角三角形三边为边向三角形外

作正方形,小方格的面积看做1,求这三个正方形的面积?

s正方形bced=s正方形acfg=s正方形abhi=

发现:

2、实验

在下面的方格纸上,任意画几个顶点都在格点上的三角形;并分别以这个三角形的各边为一边向三角形外做正方形并计算出正方形的面积。

请完成下表:

s正方形bceds正方形acfgs正方形abhis正方形bced、s正方形acfg、s正方形abhi的关系

112

145

41620

91625

发现:

如何用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来表示这个结论?

这个结论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勾股定理:

如图:我国古代把直角三角形中,较短的直角边叫做“勾”,较长的直角边叫做“股”,斜边叫做“弦”,所以勾股定理可表示为:弦股还可以表示为:或勾

练习1、求下列直角三角形中未知边的长

练习2、下列各图中所示的线段的长度或正方形的面积为多少。

(注:下列各图中的三角形均为直角三角形)

例1、如图,在四边形中,∠,∠,,求.

检测:

1、在rt△abc中,∠c=90°(1)若a=5,b=12,则c=________;

(2)b=8,c=17,则s△abc=________。

2、在rt△abc中,∠c=90,周长为60,斜边与一条直角边之比为13∶5,则这个三角形三边长分别是()

a、5、4、3、;b、13、12、5;c、10、8、6;d、26、24、10

3、若等腰三角形中相等的两边长为10cm,第三边长为16cm,那么第三边上的高为()

a.12cmb.10cmc.8cmd.6cm

4、要登上8m高的建筑物,为了安全需要,需使梯子底端离建筑物6m,至少需要多长的梯子?(画出示意图)

5、飞机在空中水平飞行,某一时刻刚好飞到一个男孩头顶正上方4千米处,过了20秒,飞机距离这个男孩5千米,飞机每小时飞行多少千米?

课后反思或经验总结:

1、什么叫勾股定理;

2、什么样的三角形的三边满足勾股定理;

3、用勾股定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4868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