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阳光灿烂,万里无云。我和妈妈一起去长沙市简牍博物馆参观。
一进门,我们便看到一对青瓷对书俑,他们面对面坐着,一人双手捧着木简,一人手中拿着毛笔,好像在木简上写着什么,这是西晋时的文官形象,1958年出土于长沙金盆岭。这对俑像在向人们展示当年人们使用简牍记载文字。公元1996年10月,湖南省长沙出土了三国孙吴简牍10万余枚,他们涉及司法、财政、赋税、户籍等。简牍是中华民族在秦、两汉至魏晋时期一个独特的文字载体,通过发展并形成了一定的书法:战国楚简书法、秦简书法、西汉简书法、东汉简书法和吴简书法。
正当我津津有味的看着有关简书法的介绍时,不远处传来了动画片的声音,我连忙跑过去一看,原来是介绍古代如何登记户籍。衙门的官员区光来到农村陈仓家,叫他把全家人都喊出来,并询问他:家里有几口人?陈仓如实回答。欧光便从箱子里拿出新的木简,在上面进行记载。当时的户籍登记分为四个步骤:被书、破保据、隐核户口和登记为薄。
看完动画片,我继续参观:我们中国古代曾把文字写在甲骨、帛、青铜、简牍,发展到后来写在纸上,直到今天。咦,前面的玻璃框里面怎么有小人,树林和竹林?我连忙跑过去看:原来这个画廊是介绍简牍的制作过程,制作简牍是很讲究的,它有四个步骤:一、备料:简牍的材料可以是:毛竹、苦竹、刚竹、短穗竹、杉木、云杉、松、水柳、胡杨、白毛杨等。二、片解与刮削。这个步骤就是用斧、刀、刨刀等工具对竹木进行片解与刮削。三、杀青(上胶液)。即在火上烧烤竹简半成品并刮去青皮,涂上一层胶液,有利于书写。四、编联。写好的简牍用丝或麻编成册。
长沙市简牍博物馆是专门保管、收藏和研究简牍的。要想了解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古文化,这些简牍将是重要的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