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散文集文学网!

2023年外国文学基础平时作业

故事会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外国文学基础平时作业篇一

答: 1)精神症状:被害妄想、幻听、情感淡漠、无自知力。

2)疾病诊断:偏执型精神分裂症。

3)主要护理措施:

(1)躯体方面:纠正营养失调;改善患者睡眠;观察药物副作用;协助料理个人卫生;躯体疾病护理。

(2)心理功能方面:

对被害妄想:耐心护理,说服劝解,保证进食,注意安全。

对情感淡漠的护理:利用语言及非语言方式表达对患者的关心,鼓励其说出内心的感受,改善其情绪衰退。

(3)社会功能方面:强调日常生活能力训练;社会交往能力训练;工作能力训练;娱乐能力训练。

2. 某男,45岁,已婚,高中毕业。4年前因单位领导在年终会议上进行廉政总结,当晚患

者即出现难以入眠,数天后开始长吁短叹,食少纳差,懒动,问其原因则回答“我有罪,我拿过公家的东西”,“我不该吃饭”,“我没出息”。言语缓慢,声音低沉,对周围一切事物不感兴趣。对医生细数其“罪行”,自称“该死,该枪毙”,愁容满面,带恐惧之色。否认有病,认为自己不该来医院而该去监狱,怀疑周围的患者都在谈论他的罪行,有人要害死他等,拒不进食,体瘦,多卧床,早醒。要求:请列出精神症状的名称、疾病诊断、护理措施。

答:1)精神症状: 情绪低落,思维、言语、行动缓慢,卧床少动,兴趣丧失;自责自罪,被害妄想,有自杀观念

2)疾病诊断:抑郁症

3. 患者,女性,50岁,表现整天忙忙碌碌,做事有始无终,言语多,兴高采烈,自觉“脑

子里想法特别多,转得非常快,同计算机的速度一样”,说天上的卫星都是自己发明的,有用不完的钱,手拿着标题是“朝着光明的道路前进”的报纸,边读边加说明:“朝是朝廷的朝,革命不是改朝换代,我们家门是坐北朝南…”,看见进来一位老医生,就让座说“向白衣战士学习”,情绪不稳,易激惹,甚至出现破坏或攻击行为,食欲亢进,睡眠减少,否认有病。要求:请列出精神症状的名称、疾病诊断。

答:1)精神症状:心境高涨,思维奔逸,自我评价过高,精神运动性兴奋

2)疾病诊断:躁狂症

外国文学基础平时作业篇二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外国文学(2)》课程作业

姓名: 年级:

号: 学习中心:

—————————————————————————————

说明:

“外国文学(2)课程作业”包含从第一章至第八章的“简述题”和“论述题”。请对照作家作品、教材以及其它参考书,对这些答题进行更完整清晰的解释。

第一章 二十世纪欧美文学

(一)简述题:

1、约翰·克利斯朵夫的形象意义

答:多卷集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1904-1912)是罗曼·罗兰早期代表作。小说以德国音乐家贝多芬为原型,描述了一个艺术家为人道主义理想而奋斗的一生。

约翰·克利斯朵夫身上最突出的特点是强烈的反抗精神和为实现理想不懈追求的英雄气概。在逆境中成长起来。个性倔强坦率,又有点鲁莽,但心灵世界极其丰富。为了保持人格独立与尊严,不断与周围环境发生冲突。在德国,反抗爱情上的封建门第等级观念。在法国,又反抗将艺术市场化、商品化的现实。最后在宗教音乐中找到心灵的和谐和宁静。

小说反对帝国主义的军国主义和民族沙文主义,主张人类和谐一致的人道主义理想。作者通过克利斯朵夫和法国青年奥里维的友谊,和意大利妇女葛拉齐娅的富于诗意的爱情,形象地表达了他的民族和睦的思想。

2、“迷惘的一代”

答: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一代美国青年抱着把民主的旗帜插遍全球的理想去参战,结果“神圣”的战争最终不过是列强间肮脏的交易。他们觉得被国家欺骗了,信仰崩溃,自我失去了生存基础,只能靠刺激和幻想来维护。他们沉浸在艺术领域,修补、慰藉受损的自我,被称为“迷惘的一代”。代表作家有海明威、菲茨杰拉德、多斯•帕索斯等。

3、“冰山原则” 答:海明威在他的作品《午后之死》中第一次提出了文学创作的“冰山”原则。他说:“冰山运动之雄伟壮观,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所谓“冰山”原则,就是用简洁的文字塑造出鲜明的形象,并把作者自己的感受和思想藏在形象中,使之情感充沛却含而不露。让读者通过对鲜明形象的感受去发掘作品的思想意义。

简洁的文字,鲜明的形象,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是构成“冰山原则”的四大要素,从而也成为海明威的基本创作风格。

论述题:

1、论述《老人与海》的寓意及艺术手法。

答:《老人与海》(1952)是海明威的代表作。小说描写古巴渔民桑提亚哥与马林鱼和鲨鱼搏斗的故事。

寓意:这个故事在实际生活中发生过。经过海明威的创作,故事增添了象征意味,或者说是一种寓言,形象地说明了:人在同外界势力的斗争中逃避不了失败的命运。这是海明威的创作中反复表现的主题,不管这种外界势力是战争、自然灾害、战场上的敌人还是运动场上的对手,他的主人公,孤独的主人公,总免不了失败。不同的是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强调了人要勇敢地面对失败这一主题。“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桑提亚哥是一位失败的英雄。但在对待失败的风度上,他赢得了胜利,体现了“硬汉子”性格和精神。他是一个典型的“硬汉”形象,是海明威二三十年代所塑造的一系列拳击师、斗牛士、猎人、战士等“硬汉”形象的发展与升华。

艺术手法:写实与象征相结合。作者以现实主义的手法描写老人与鲨鱼的搏斗的过程,其中蕴含着人要勇敢地面对失败这一主题。

第二章 二十世纪欧美文学

(二)简述题:

1、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答:现代主义文学又称现代派文学,有时也称“先锋派”文学,它是指19世纪末至20世纪70年代现代西方出现的形形色色的反传统文学流派的总称。

现代主义文学是西方现代社会生活的产物。现代非理性主义的种种哲学、心理学和美学思潮为现代主义文学提供了思想基础。现代主义文学的中心内容是表现“现代人的困惑”,或者说表现现代社会的全面“异化”主题。在艺术上,重主观表现,重艺术想象,重形式创新。

现代主义文学的各种流派的探索成败得失不一,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也不尽相同,但总体而论,是扩大了文学的视野,丰富了文学的观念,拓展了文学把握世界和表现世界的能力。

2、“解冻文学”

答:爱伦堡1954年发表的中篇小说《解冻》,描写一个官僚主义的厂长由于不关心工人生活而酿成事故因而被解职的故事,同时也反映出社会生活开始出现的宽松气氛。小说从此引发了“解冻文学”思潮,出版了一批比较真实地反映现实的作品。西方评论界把这股文**流称之为“解冻文学”,认为小说的结尾的“解冻”影射斯大林“个人崇拜”时代已经结束。“解冻文学”开启了文学反映现实生活的另一途径。

“解冻文学”思潮大约流行了十年,即因几部有争议的作品出现,导致否定,而逐步终止,其中主要争议之一是围绕着帕斯捷尔纳克的小说《日瓦戈医生》的。索尔仁尼琴的中篇小说《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1962)和特瓦尔多夫斯基的长诗《焦尔金游地府》(1963)也是“解冻文学”的代表作品。

论述题:

1、分析《静静的顿河》中的葛利高里形象。

第三章 二十世纪欧美文学

(三)简述题:

1、现代主义文学

答:现代主义文学又称现代派文学,有时也称“先锋派”文学,它是指19世纪末至20世纪70年代现代西方出现的形形色色的反传统文学流派的总称。

现代主义文学是西方现代社会生活的产物。现代非理性主义的种种哲学、心理学和美学思潮为现代主义文学提供了思想基础。现代主义文学的中心内容是表现“现代人的困惑”,或者说表现现代社会的全面“异化”主题。在艺术上,重主观表现,重艺术想象,重形式创新。

现代主义文学的各种流派的探索成败得失不一,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也不尽相同,但总体而论,是扩大了文学的视野,丰富了文学的观念,拓展了文学把握世界和表现世界的能力。

2、后期象征主义

答:后期象征主义出现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象征主义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运动中出现最早、影响最大的文学流派,它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象征主义流行于19世纪后半叶的法国。20世纪20年代,后期象征主义达到高潮。象征主义具有鲜明的特征:创造病态的“美”;表现内心的“最高真实”;运用象征暗示;在幻觉中构筑意象;用音乐性来增加冥想效应。代表作家是瓦莱里、里尔克、宠德、叶芝和艾略特等。

3、表现主义

答:表现主义是20世纪初至30年代欧美文学一个重要的现代主义流派。它首先从绘画开始,随后波及文学。表现主义一词最早于当时巴黎举办的一个画展上的一组油画的总题名,用以表明同自然派、印象派作品的区别。表现主义的特征:抽象化;变形;面具的运用;时空的真幻错杂;注重声光效果;象征和荒诞的手法。表现主义的先驱是瑞典作家斯特林堡,其《鬼魂奏鸣曲》等剧作把鬼魂搬上舞台,让死尸、幻影、亡魂、活人同时登场。其他主要作家及其作品:表现主义小说的代表:奥地利的卡夫卡。戏剧的代表:美国的奥尼尔。奥尼尔的主要作品是《琼斯皇》和《毛猿》。作者将表现主义艺术手法融于自己的创造,形成独具特色的“奥尼尔派”表现主义剧作的典范作品。

4、意识流小说 答:意识流小说是20世纪初期起于西方,以表现人们的意识流动、展示恍惚迷离的心灵世界为主的小说。它以象征暗示、内心独白、自由联想等意识流的创作方法为主要特征,在本世纪20—30年代英、美、法等国形成一个颇为壮观的现代主义文学流派。意识流小说家所运用的艺术手法各有侧重,但艺术特征是共同的:“作家退出小说”;情节淡化;大量的内心独白和自由联想;时空交替和心理时间;象征暗示和对比联想;语言使用上的创新和变异。代表作家是英国的乔伊斯和伍尔芙,法国的普鲁斯特和美国的福克纳。

论述题:

1、论述卡夫卡的创作成就。

答:卡夫卡是表现主义小说的代表作家,现代派小说的鼻祖。卡夫卡的作品展现了一个独特的世界,一个合乎理性却又反常的世界。卡夫卡作品的人物都是些奇形怪状的人物,他们的精神十分孤独,又十分渴望加入公众生活,消除孤独感。他的叙事手法的基本特点是细节的真实性和总体的荒诞性。解读卡夫卡的作品犹如穿越迷宫。

《审判》写无辜的银行职员约瑟夫·k的命运。如果从社会学意义上来解读,这个小说是对奥匈帝国官僚制度的腐败本质和草菅人命的暴行作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如果从神学角度出发,认为小说中的审判是上帝对人的审判,而不是人的审判。还有一种看法认为,这里的审判指的是主人公精神的内心历程。

《城堡》是一部典型的“卡夫卡式”小说。城堡是一个象征。那么它究竟象征什么呢?从社会学角度解释,城堡象征庞大的官僚机器。从哲学角度解释,我们把城堡看作一个异化的世界,k则是现代人的代表。从文化学角度进行解读,将《城堡》看作一个寻求家园而不得的“边缘人”或“局外人”的寓言式表达。从心理学角度解读这个小说,将城堡看作是父亲形象的投射,权威、力量和传统的象征。而k则是卡夫卡本人的心理投射。

《变形记》是又一个现代寓言或现代神话。旅行推销员格里高尔一天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一个大甲虫。卡夫卡以细致入微的笔触描写了主人公由人变形为虫的三个阶段。通过格里高尔由人变虫的遭遇及悲惨结局,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利害关系,表现了人的“异化”主题。这三部小说集中体现了卡夫卡的创作成就以及创作特色。

第四章 二十世纪欧美文学

(四)简述题:

1、存在主义文学

答:存在主义滥觞于20世纪30年代的法国,二战后达到发展的顶峰。它是现代派文学中声势最大、风靡全球的一种文**流。存在主义文学与存在主义哲学关系密切。存在主义文学的特征是理性多于形象;核心是“存在先于本质”、“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和自由选择”。“荒谬”和“痛苦”是存在主义文学的基本主题。艺术上,第一:存在主义文学寓哲理于形象中。第二:不拘一格地运用表现手法,传统的和现代的并用。存在主义作家主要有萨特、加缪、波伏瓦、梅勒。

2、荒诞派戏剧 答:荒诞派戏剧是本世纪50年代兴起于法国,尔后迅速风靡于欧美其他国家的一个反传 统戏剧流派。荒诞派于1962年由英国著名戏剧理论家马丁·艾思林写的《荒诞派戏剧》而得名。荒诞派戏剧有以下特征:1,荒诞、抽象的主题。2,支离破碎的舞台形象。3,奇特怪异的道具功能。尤奈斯库是荒诞派戏剧的奠基人。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家:品特、阿尔比、贝克特等。

3、黑色幽默

答:“黑色幽默”是60年代风行美国的一个现代主义小说流派。由美国作家弗里德曼编的一个《黑色幽默》的集子而得名。“黑色幽默”是一种用喜剧的形式来表现悲剧的内容的文学方法。幽默加上了黑色,就成为了一种展现绝望的幽默。西方评论家把它称之为“绞刑架下的幽默”。黑色幽默的艺术特征是一种哭笑不得的幽默;“反英雄”式的人物;“反小说”的叙事结构法;具有寓意性。美国当代著名作家海勒,被认为是“黑色幽默”的一面旗帜。其它作家则有冯尼格特:代表作《第五号屠场》,品钦:《万有引力之虹》。

4、魔幻现实主义

答:魔幻现实主义指的是20世纪中期拉丁美洲小说创作中的一个流派。魔幻现实主义是通过“魔法”所产生的幻景来表达生活现实的一种创作方法。魔幻是途径,表现生活现实是目的。首先在拉丁美洲使用“魔幻现实主义”这一术语的人是委内瑞拉作家彼特里。真正成熟的标志是墨西哥作家鲁尔福的中篇小说《佩德罗·帕拉莫》。本世纪60年代,拉丁美洲小说创作中魔幻现实主义形成热潮,以马尔克斯的长篇小说《百年孤独》为标志。

论述题:

1、论述萨特的境遇剧《禁闭》中的存在主义思想。

答:萨特存在主义戏剧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境遇”二字。它们不是按照传统戏剧的原则处理环境与人物的关系,而是让环境支配人物,让人物在特定的环境中自由选择自己的行动,造就自己的本质,表现自己的性格和命运。因此,萨特把自己的戏剧称为“境遇剧”,也有人称之为“自由剧”。

《禁闭》通过地狱中三个鬼魂的明争暗斗,揭示西方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三个鬼魂相互追逐,彼此妨碍,谁也没有达到目的。地狱里没有刑具,但在精神上他们都受着酷刑,遭到折磨,他们每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来说都是地狱。

剧中台词“他人即地狱”是对西方社会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畸形关系的概括。另外,剧本生动而深刻地表达了作者“自由选择”的观点。萨特认为,环境是一种与人对抗的力量,它按自己的模式把人异化为物,而人若要保住自己的存在就得自由选择,确定自己的本质,并改变环境。然而,他们三个人都没有正确利用自由选择的权利,去选择“善”的本质,改变环境,所以受到惩罚;他们应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第五章 亚非文学

(一)简述题:

1、《亡灵书》

答:《亡灵书》是一部宗教诗歌总集。是古埃及人卸载纸草上而置于死者陵墓中的诗作,供亡灵阅读,意为“死者之书”。这是人类现存最古老的书面文学。古埃及人相信死后的世界,因而建筑金字塔,制作木乃伊。他们相信人死后进入的世界,对亡灵来说是陌生而艰险的,必须用搏斗或使用咒语才能度过难关。他们在死者的墓穴中放置这些诗歌,作为死者度过地下王国艰难险阻的指南,让他们借此摆脱厄运,得以平安地生活。《亡灵书》的内容极其丰富,主要是对神的颂歌(颂神诗)和对魔鬼的咒语(咒语诗),或为奴隶主歌功颂德,同时也保留了古代神话和民谣。现存的《亡灵书》多是从埃及金字塔和古墓中发掘出来的。从总体来讲,《亡灵书》反映了古埃及人的宗教信仰、冥国观念及奴隶主阶级的思想意识。对死亡的否定和反抗是《亡灵书》反复出现的主题。古埃及人相信永生是存在的。

2、《旧约》的文学成就

答:《旧约》是犹太教最主要的经书,又是古代希伯莱文学总集。全书共39卷,分为律法书、历史书、先知书和诗文杂著4部分。

诗歌在希伯来文学中占有很大比重。分为抒情诗和哲理诗两大类。抒情诗代表作:《耶利米哀歌》是一部悼念耶鲁撒冷被毁的诗篇。《雅歌》(又称“所罗门之歌”)以对话体形式描写了一对青年男女淳朴动人的婚恋故事。

哲理诗:《约伯记》采用诗体的对话形式。通过约伯的故事,讨论信仰问题。《旧约》是古代希伯莱文学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总集。它以多种多样的文学形反映了古代希伯莱人的历史变迁、社会生活、思想感情,表达了他们的理想和愿望,在思想和艺术上都取得了比较高的成就。

3、诗剧《沙恭达罗》的思想内容和人物形象

答:迦梨陀娑是古代印度最杰出的宫廷诗人和剧作家,有“印度的莎士比亚”之称。《沙恭达罗》是其戏剧代表作。这是一部七幕剧,描写国王豆扇陀和沙恭达罗恋爱的故事。

思想内容:这部剧作不平凡之处首先在于对理想爱情的歌颂。他们采用干闼婆即自由的方式结合,表达了剧作的民主倾向。其次,剧本对国王豆扇陀的喜新厌旧作了讽刺和嘲弄。

沙恭达罗形象:是印度和世界文学中一个最富于人性和柔情的艺术形象。她在净修林时天真无邪、纯朴自然。作为一个净修女,放弃了苦行而选择爱情,是人们追求现实生活乐趣的自然流露。在等级森严的社会里,她用干闼婆的方式结合,表明她对传统的蔑视。她追求青春欢乐和甜蜜爱情,她也尊重义父母,热爱自己的女友,热爱净修林中的一山一水。沙恭达罗的美还表现在她对背信弃义的行为的愤怒和谴责。她失望、悲伤,但不乞求、不哀告。席勒、歌德都曾高度评价这一女性形象。

艺术成就:在情节结构上,它采取现实与神话相结合而以现实情节为主的表现方法,独具特色。善于以不同的环境来烘托或表现人物的不同特征。(净修林、宫廷、仙界)此外,《沙恭达罗》作为诗剧,自始至终带有浓郁的抒情性,语言优美动人。

论述题:

1、试论《旧约》的意义及其影响。

答:

一、《旧约》的产生

《旧约》是犹太教最主要的经书,又是古代希伯莱文学总集。全书共39卷,分为律法书、历史书、先知书和诗文杂著4部分。

《旧约》以多种多样文学形式反映了希伯来民族的历史变迁、社会生活、思想情感,表达了他们的理想和愿望,在思想和艺术上都取得了比较高的成就。

二、《旧约》的内容

《旧约》的文学样式主要有神话传说、史诗性作品、史传文学、先知文学、诗歌、诗剧、小说等。

神话传说:《创世纪》中耶和华神创世造人、伊甸乐园和诺亚方舟等神话。史诗性作品:如“律法书”中有关约瑟、摩西,《约书亚记》中有关约书亚,《士师记》中有关参孙的故事等,其中尤以摩西、参孙的故事为著名。

史传文学:《撒母耳记》中有关扫罗和大卫的故事、《列王记》中有关所罗门的故事。

诗歌:在希伯来文学中占有很大比重。分为抒情诗和哲理诗两大类。抒情诗代表作:《耶利米哀歌》是一部悼念耶鲁撒冷被毁的诗篇。《雅歌》(又称“所罗门之歌”)以对话体形式描写了一对青年男女淳朴动人的婚恋故事。

哲理诗:《约伯记》采用诗体的对话形式。通过约伯的故事,讨论信仰问题。小说(故事):《路德记》写了一个异族通婚和寡妇再嫁的故事,突出和平主题。

三、《旧约》的意义和影响

意义:真实反映了古希伯来民族的发展和王国兴亡的全部历史。在艺术上,《旧约》中许多作品保留着民间创作的清新、质朴、健康的艺术风格。

影响:以《旧约》为代表的古希伯来文学,随着基督教的传播,对世界各国尤其是西方社会和文学艺术都产生过极为深刻的影响,成为西方近代文学发展的两大书面源流之一。

第六章 亚非文学

(二)简述题:

1、物语文学

答:“物语”有语说事物之意。物语文学是日本特有的一种文学形式,它产生在10世纪初,是在日本民间评书的基础上,接受了中国六朝和隋唐传奇的影响形成的,它的出现是日本民族文学走向真正独立的标志。物语文学作品又分为一散文为主的虚构物语和以和歌为主的和歌物语。物语文学的杰出代表作是紫式部的《源氏物语》,它是两者的结合。

2、紫式部的《源氏物语》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答:《源氏物语》是日本及世界文学史上最早的长篇写实小说。作品分为两大部分,前一部分以主人公光源氏的情场和官场的的生活经历为中心;后一部分着重写其子薰君对女性的追求和失意。

思想内容:通过对光源氏的一生以及周围女性生活的描写,反映了日本平安朝时期宫廷生活的各个方面。首先,围绕源氏政治上的沉浮和感情上的悲欢离合反映贵族社会的权力之争。其次,同情妇女,描写她们的不幸和痛苦,反映她们的哀怨之情,表现对佛界净土的向往,也是这部作品的一个主要内容。

艺术特色:着重写情。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描绘,表现人物的爱和恨,欢乐与悲哀。特别是“幽情”的强调。心理描写。作者特别善于描绘人物内心深处情感的复杂而曲折的变化过程,给人以委婉、细腻、缜密而纤巧的美感。结构上,全篇完整的布局同各帖的独立场景有机的结合。小说的语言特色,则是通俗优美,温柔典雅。

3、萨迪的《蔷薇园》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答:萨迪是13世纪波斯的著名诗人。他与菲尔多西、哈菲兹并称为中古波斯的三大诗人。最著名的是两部教诲性的故事诗集《果园》和《蔷薇园》。

《蔷薇园》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声誉的作品。这是一部用散文和韵文写成的教诲性故事集。全书180个故事,102条格言。内容叙述是散文,结论式的教训大都是诗歌。例如第二卷二十四则全文如下:

有一次,我向我的教师诉苦:“有人诬蔑我,硬说我的行为不正。”他回答说:“你应当用你的正直使他惭愧。”他们虽想对你诬蔑,/你若正直,他们也就无隙可乘;/琴弦的声音如果已经准确,自然用不到乐师再来调正。/ 这部著作的内容,有对暴君的谴责、对教会的揭露和对为富不仁的殷实富户的批判;也表现了对贫苦人民的深厚同情、对正直品质的歌颂和对知识的赞美。《蔷薇园》既是萨迪一生思想、智慧和经验的总结,也是一幅中世界波斯社会生活的风俗画。

艺术特色:故事中穿插诗歌,韵散结合,诗文并茂。运用大量格言、警句,寓意深刻,发人深省。

论述题:

1、试述《一千零一夜》的思想内容、艺术成就及其影响。

答:

一、名称由来

名称出自这部故事集的第一个故事《国王山鲁亚尔及其兄弟的故事》。《一千零一夜》并没有一千零一个故事,只有134个大故事。

二、成书过程

是在漫长的岁月中逐渐形成的,它大体上是阿拉伯及其附近地区的各国人民在8-16世纪集体创作而成。研究者认为有三种来源。

三、思想内容

多方面反映了中古阿拉伯及其周围地区国家的社会状况、风物人情、宗教信仰等,被认为是中古阿拉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1、反映了尖锐的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批判最高统治者哈里发。(作品的第一个故事《国王山鲁亚尔及其兄弟的故事》等)

2、歌颂和赞美劳动者和普通群众的优秀品德、智慧和斗争精神。(《渔夫的故事》、《阿拉丁和神灯的故事》、《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的故事》等。)

3、表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歌颂自由爱情和自主婚姻。(《巴索拉银匠哈桑的故事》是同类故事中最出色的一篇。)

4、表现新兴商人冒险远航、追求财富和顽强进取的精神。(《辛伯达航海记》最具有代表性。)

四、艺术成就

1、浪漫主义的表现方法和丰富的想象力是和大胆的艺术夸张是其最显著的艺术特征。

2、故事套故事的框架式结构是其另一艺术特色。

3、善于使用对比和夸张的手法突出人物性格特征。

4、语言通俗优美,生动活泼,有声有色,充分体现了人民口头创作的特点。此外,它还采用了诗文并茂的表现手法。

五、《一千零一夜》的影响

通过十字军战争流传到欧洲,对西方的戏剧、音乐、绘画都产生了影响。许多西方作家在取材、艺术表现手法等方面直接或间接地吸取了其中精华。如框架式结构、许多题材方面的影响。

第七章 亚非文学

(三)简述题:

1、日本自然主义文学

答:日本近代自然主义文学是20世纪初,在法国作家左拉的自然主义理论影响下产生的文学流派。在艺术上主张按事物的原样进行写作,同时反对旧道德、旧观念。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两种不同倾向:即专门描写人的生物本能倾向和真实反映社会现实的现实主义倾向。田山花袋(1871-1930)的小说《棉被》是前一种倾向。岛崎藤村的《破戒》是日本自然主义文学的另一种类型。

2、泰戈尔的“泛神论”

答:泰戈尔哲学思想的核心是泛神论。泰戈尔所信仰的神存在于万物之中,人与万物都是神的表现。其渊源是印度古代吠陀文献,特别是来自“奥义书”。奥义书在回答万物起源的这个哲学上的根本问题时,论证了“梵”“我”的关系。奥义书认为,宇宙万物始于梵,也终于梵。而梵我之间是二而一的关系,梵即我,我即梵。泰戈尔所追求的理想,就是从梵我合一的泛神论出发的。这在作品中表现为和谐和协调,特别是人和自然、人与自我的一致。

3、夏目漱石《我的猫》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以及人物形象

答:《我是猫》(1905)是成名作。思想内容:小说以中学教员苦沙弥家的一只猫的眼光来观察人生与社会,充满离奇的想象,幽默的调侃和愤懑的批判。小说通过苦弥沙的日常生活描写了明治维新以后处于中间状态的日本知识分子阶层的普遍心态。揭示了他们既不满现实,又懦弱无能,既时时与现实社会相抵触,又缺乏积极抗争行动的这种可怜可悲的处境和精神面貌,尖锐嘲讽批判了明治资产阶级社会的丑恶与黑暗。

苦沙弥形象:其貌不扬,平庸无奇,但为人正直、善良,蔑视权贵、甘居清贫。但由于没有地位,无力捍卫自我尊严。缺点在于为人心胸狭窄,目光短浅,消极混世,得过且过,精神空虚,夸夸其谈,不学无术,庸俗无聊。作者对以苦沙弥为代表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既有同情,又饱含讽刺与批判。

艺术特色:小说借鉴了日本古典文学中的讽刺传统和英国18世纪文学中的幽默讽刺手法,运用风趣幽默、具有辛辣讽刺的漫画式手法来批判社会现实,揭露人性的弱点。猫的形象是整个小说的灵魂。这只没有名字的猫不仅有动物的习性,也有人的思想意识;它既是叙述者,也是评判者。

论述题:

1、试析泰戈尔的诗集《吉檀迦利》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答:《吉檀伽利》(1912)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全集共收诗103首,采用的形式是散文诗。诗题“吉檀迦利”,原意为“奉献”,即献给神的诗。

思想内容:全诗是泰戈尔泛神论哲学思想的体现。泰戈尔在诗中歌颂的“神”,并不是任何宗教信仰中的神,而是无处不在、无所不包、活动于一切自然之中的“神”。(第10、11首等)泰戈尔笔下的神,正是诗人的理想和光明的化身。这种理想就是理智的自由、心灵的和谐、真理的完美和国家的觉醒。(第35首等)

诗人在宣扬“泛神”的同时,又宣扬“泛爱”的思想,通过爱求得人与神的结合,用“泛爱”去求得理想的实现。(第36首等)

艺术特征:诗集充满哲理,但抒情味很浓。/朴实清新。通过诗与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东西相结合表现出来。/散文诗的优美韵律。

第八章 亚非文学

(四)简述题:

1、新感觉派

答:以追求艺术美为主旨的新感觉派:标志着日本现代派的诞生,也标志着西方现代派文学开始在日本生根发芽。

主要特点是:对传统文学表怀疑甚至否定,力图在表现形式上标新立异。他们依靠直观、直觉去把握客观事物,在创作中大量使用感性的表达方式,新奇的文体和辞藻,来刺激人们的感觉。

代表作家:横光利一:《头与腹》被认为是新感觉派诞生的象征。川端康成的《雪国》、《古都》、《千只鹤》更是将日本传统美学与西方现代主义表现手法融为一体,并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2、旅美派

答:20世纪20-30年代出现的“叙美派”又称“旅美派”,这是旅居美洲的阿拉伯作家所组成的文学流派。

黎巴嫩诗人纪伯伦是此派重要作家,其代表作是散文《先知》。

论述题:

1、试析川端康成的《雪国》的艺术特色以及驹子形象。

答:

1、试析川端康成的《雪国》的艺术特色以及驹子形象。

《雪国》是川端康成的代表作。主要内容是写岛村三次从东京到雪国和驹子交往的故事。

驹子形象:驹子作为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艺伎形象,在川端康成的笔下是一个具有鲜明特点的艺术形象。其最主要特点可以用“洁净”二字来概括。她的外表是洁净的,她的内心也是洁净的,这种洁净表现在日常生活和对待爱情的态度方面。

在日常生活方面表现方面,通过驹子坚持记日记,喜欢读小说和刻苦练三弦等几个细节表现她丰富的内心世界,说明她不同于一般艺妓那样随波逐流,而是有求知的欲望和顽强的毅力。在对待爱情方面:既有纯真的一面,只顾自己爱对方,不求对方爱自己,表现出女性美的最高表现,即“无偿的爱”;也有病态、畸形的一面,主动委身于已有妻室的岛村。

岛村感到诱惑的便是驹子这种“无偿的爱”,便是驹子以这种纯粹的形式所表现出来的美。所以,川端后来在《独影自命》中说,他是怀着对于爱情的感激之情写《伊豆的舞女》和《雪国》的。

艺术特色:东西结合,自成一格。即在创作方法上,将日本古典文学传统与西方现代派手法结合起来。在人物描写上,重视感觉,刻画细腻。在结构安排上,自由灵活,活而不乱。整部长篇由一个个具有内在联系的短篇构成。在文章风格上,既美且悲,抒情味浓。

外国文学基础平时作业篇三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外国文学(2)》课程作业

姓名: 年级: 钱慧超 2023春

号: 学习中心:

716088092001 永嘉学习中心

—————————————————————————————

说明:

“外国文学(2)课程作业”包含从第一章至第八章的“简述题”和“论述题”。请对照作家作品、教材以及其它参考书,对这些答题进行更完整清晰的解释。

第一章 二十世纪欧美文学

(一)简述题:

1、约翰·克利斯朵夫的形象意义

答:多卷集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1904-1912)是罗曼·罗兰早期代表作。小说以德国音乐家贝多芬为原型,描述了一个艺术家为人道主义理想而奋斗的一生。

约翰·克利斯朵夫身上最突出的特点是强烈的反抗精神和为实现理想不懈追求的英雄气概。在逆境中成长起来。个性倔强坦率,又有点鲁莽,但心灵世界极其丰富。为了保持人格独立与尊严,不断与周围环境发生冲突。在德国,反抗爱情上的封建门第等级观念。在法国,又反抗将艺术市场化、商品化的现实。最后在宗教音乐中找到心灵的和谐和宁静。小说反对帝国主义的军国主义和民族沙文主义,主张人类和谐一致的人道主义理想。作者通过克利斯朵夫和法国青年奥里维的友谊,和意大利妇女葛拉齐娅的富于诗意的爱情,形象地表达了他的民族和睦的思想。

2、“迷惘的一代”

答: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一代美国青年抱着把民主的旗帜插遍全球的理想去参战,结果“神圣”的战争最终不过是列强间肮脏的交易。他们觉得被国家欺骗了,信仰崩溃,自我失去了生存基础,只能靠刺激和幻想来维护。他们沉浸在艺术领域,修补、慰藉受损的自我,被称为“迷惘的一代”。代表作家有海明威、菲茨杰拉德、多斯•帕索斯等。

3、“冰山原则”

答:海明威在他的作品《午后之死》中第一次提出了文学创作的“冰山”原则。他说:“冰山运动之雄伟壮观,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所谓“冰山”原则,就是用简洁的文字塑造出鲜明的形象,并把作者自己的感受和思想藏在形象中,使之情感充沛却含而不露。让读者通过对鲜明形象的感受去发掘作品的思想意义。

简洁的文字,鲜明的形象,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是构成“冰山原则”的四大要素,从而也成为海明威的基本创作风格。

论述题:

1、论述《老人与海》的寓意及艺术手法。

答:《老人与海》(1952)是海明威的代表作。小说描写古巴渔民桑提亚哥与马林鱼和鲨鱼搏斗的故事。

寓意:这个故事在实际生活中发生过。经过海明威的创作,故事增添了象征意味,或者说是一种寓言,形象地说明了:人在同外界势力的斗争中逃避不了失败的命运。这是海明威的创作中反复表现的主题,不管这种外界势力是战争、自然灾害、战场上的敌人还是运动场上的对手,他的主人公,孤独的主人公,总免不了失败。不同的是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强调了人要勇敢地面对失败这一主题。“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桑提亚哥是一位失败的英雄。但在对待失败的风度上,他赢得了胜利,体现了“硬汉子”性格和精神。他是一个典型的“硬汉”形象,是海明威二三十年代所塑造的一系列拳击师、斗牛士、猎人、战士等“硬汉”形象的发展与升华。

艺术手法:写实与象征相结合。作者以现实主义的手法描写老人与鲨鱼的搏斗的过程,其中蕴含着人要勇敢地面对失败这一主题。

第二章 二十世纪欧美文学

(二)简述题:

1、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答:1934年8月,苏联召开了第一次作家代表大会。会议讨论了苏联文学的发展方向和任务。成立了苏联作家协会,高尔基当选为作协主席。

作协章程规定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为苏联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的基本方法,同时给这个方法下了定义: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要求艺术家从现实的革命发展中真实地、历史具体地去描写现实;同时,艺术描写的真实性和历史具体性必须与用社会主义精神从思想上改造和教育劳动人民的任务结合起来”。“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保证艺术创作有特殊的可能性去发挥创造的主动性,去选择各种各样的形式、风格和体裁。”

这一规定在当年对苏联文学的发展曾起了指导作用。但在卫国战争胜利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则成了苏联文学界长期争论的问题。/长篇小说《母亲》是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奠基作品,在世界文学史上开辟了无产阶级文学的新纪元。

2、“解冻文学”

答:爱伦堡1954年发表的中篇小说《解冻》,描写一个官僚主义的厂长由于不关心工人生活而酿成事故因而被解职的故事,同时也反映出社会生活开始出现的宽松气氛。小说从此引发了“解冻文学”思潮,出版了一批比较真实地反映现实的作品。

西方评论界把这股文**流称之为“解冻文学”,认为小说的结尾的“解冻”影射斯大林“个人崇拜”时代已经结束。“解冻文学”开启了文学反映现实生活的另一途径。“解冻文学”思潮大约流行了十年,即因几部有争议的作品出现,导致否定,而逐步终止,其中主要争议之一是围绕着帕斯捷尔纳克的小说《日瓦戈医生》的。索尔仁尼琴的中篇小说《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1962)和特瓦尔多夫斯基的长诗《焦尔金游地府》(1963)也是“解冻文学”的代表作品。

论述题:

1、分析《静静的顿河》中的葛利高里形象。

苏联著名作家肖洛霍夫的名作《静静的顿河》是一部在世界文学史上享有盛誉的作品,其主人公葛利高里成为文学史上典型的、活生生的人物形象之一。葛利高里这个人物形象是比较矛盾和复杂的,对于这个认为形象的讨论,苏联文学界曾经有过较多的争议,而争议的结果都始终认为葛利高里是一个悲剧的形象,这种悲剧的认同都是从《静静的顿河》的思想上分析而得出的一个根本的问题,也是对整部作品做了一个整体的把握。研究者们对一个复杂的、矛盾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时,从不同的层次来解读都会给读者打开一个独特而新颖的艺术世界。

肖洛霍夫在塑造葛利高里这个人物形象时,也通过这个人物形象表达了作者的人文关怀。作者创作《静静的顿河》的时代,正是苏维埃政权经历了革命和国内战争之后进入社会主义建设的时期,苏维埃政府的过火的行为和政策已经提供了历史的教训,怎样认识和对待哥萨克及中农群众是摆在苏维埃政府面前的迫切问题,也正是这种历史的教训深化了作家的创作思想和人文关怀,试的作家有必要从历史的教训中借鉴,并通过葛利高里这个人物形象,从更深刻更复杂的层次上去挖掘主人公的悲剧命运,从此来反思人的主体意识。

第三章 二十世纪欧美文学

(三)简述题:

1、现代主义文学

答:现代主义文学又称现代派文学,有时也称“先锋派”文学,它是指19世纪末至20世纪70年代现代西方出现的形形色色的反传统文学流派的总称。

现代主义文学是西方现代社会生活的产物。现代非理性主义的种种哲学、心理学和美学思潮为现代主义文学提供了思想基础。现代主义文学的中心内容是表现“现代人的困惑”,或者说表现现代社会的全面“异化”主题。在艺术上,重主观表现,重艺术想象,重形式创新。

现代主义文学的各种流派的探索成败得失不一,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也不尽相同,但总体而论,是扩大了文学的视野,丰富了文学的观念,拓展了文学把握世界和表现世界的能力。

2、后期象征主义 答:后期象征主义出现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象征主义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运动中出现最早、影响最大的文学流派,它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象征主义流行于19世纪后半叶的法国。20世纪20年代,后期象征主义达到高潮。象征主义具有鲜明的特征:创造病态的“美”;表现内心的“最高真实”;运用象征暗示;在幻觉中构筑意象;用音乐性来增加冥想效应。代表作家是瓦莱里、里尔克、宠德、叶芝和艾略特等。

3、表现主义 答:表现主义是20世纪初至30年代欧美文学一个重要的现代主义流派。它首先从绘画开始,随后波及文学。表现主义一词最早于当时巴黎举办的一个画展上的一组油画的总题名,用以表明同自然派、印象派作品的区别。表现主义的特征:抽象化;变形;面具的运用;时空的真幻错杂;注重声光效果;象征和荒诞的手法。表现主义的先驱是瑞典作家斯特林堡,其《鬼魂奏鸣曲》等剧作把鬼魂搬上舞台,让死尸、幻影、亡魂、活人同时登场。其他主要作家及其作品:表现主义小说的代表:奥地利的卡夫卡。戏剧的代表:美国的奥尼尔。奥尼尔的主要作品是《琼斯皇》和《毛猿》。作者将表现主义艺术手法融于自己的创造,形成独具特色的“奥尼尔派”表现主义剧作的典范作品。

4、意识流小说

答:意识流小说是20世纪初期起于西方,以表现人们的意识流动、展示恍惚迷离的心灵世界为主的小说。它以象征暗示、内心独白、自由联想等意识流的创作方法为主要特征,在本世纪20—30年代英、美、法等国形成一个颇为壮观的现代主义文学流派。意识流小说家所运用的艺术手法各有侧重,但艺术特征是共同的:“作家退出小说”;情节淡化;大量的内心独白和自由联想;时空交替和心理时间;象征暗示和对比联想;语言使用上的创新和变异。代表作家是英国的乔伊斯和伍尔芙,法国的普鲁斯特和美国的福克纳。

论述题:

1、论述卡夫卡的创作成就。

答:卡夫卡是表现主义小说的代表作家,现代派小说的鼻祖。卡夫卡的作品展现了一个独特的世界,一个合乎理性却又反常的世界。卡夫卡作品的人物都是些奇形怪状的人物,他们的精神十分孤独,又十分渴望加入公众生活,消除孤独感。他的叙事手法的基本特点是细节的真实性和总体的荒诞性。解读卡夫卡的作品犹如穿越迷宫。

《审判》写无辜的银行职员约瑟夫·k的命运。如果从社会学意义上来解读,这个小说是对奥匈帝国官僚制度的腐败本质和草菅人命的暴行作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如果从神学角度出发,认为小说中的审判是上帝对人的审判,而不是人的审判。还有一种看法认为,这里的审判指的是主人公精神的内心历程。

《城堡》是一部典型的“卡夫卡式”小说。城堡是一个象征。那么它究竟象征什么呢?从社会学角度解释,城堡象征庞大的官僚机器。从哲学角度解释,我们把城堡看作一个异化的世界,k则是现代人的代表。从文化学角度进行解读,将《城堡》看作一个寻求家园而不得的“边缘人”或“局外人”的寓言式表达。从心理学角度解读这个小说,将城堡看作是父亲形象的投射,权威、力量和传统的象征。而k则是卡夫卡本人的心理投射。《变形记》是又一个现代寓言或现代神话。旅行推销员格里高尔一天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一个大甲虫。卡夫卡以细致入微的笔触描写了主人公由人变形为虫的三个阶段。通过格里高尔由人变虫的遭遇及悲惨结局,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利害关系,表现了人的“异化”主题。这三部小说集中体现了卡夫卡的创作成就以及创作特色。第四章 二十世纪欧美文学

(四)简述题:

1、存在主义文学

答:存在主义滥觞于20世纪30年代的法国,二战后达到发展的顶峰。它是现代派文学中声势最大、风靡全球的一种文**流。存在主义文学与存在主义哲学关系密切。存在主义文学的特征是理性多于形象;核心是“存在先于本质”、“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和自由选择”。“荒谬”和“痛苦”是存在主义文学的基本主题。艺术上,第一:存在主义文学寓哲理于形象中。第二:不拘一格地运用表现手法,传统的和现代的并用。存在主义作家主要有萨特、加缪、波伏瓦、梅勒。

2、荒诞派戏剧

答:荒诞派戏剧是本世纪50年代兴起于法国,尔后迅速风靡于欧美其他国家的一个反传 统戏剧流派。荒诞派于1962年由英国著名戏剧理论家马丁·艾思林写的《荒诞派戏剧》而得名。荒诞派戏剧有以下特征:1,荒诞、抽象的主题。2,支离破碎的舞台形象。3,奇特怪异的道具功能。尤奈斯库是荒诞派戏剧的奠基人。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家:品特、阿尔比、贝克特等。

3、黑色幽默 答:“黑色幽默”是60年代风行美国的一个现代主义小说流派。由美国作家弗里德曼编的一个《黑色幽默》的集子而得名。“黑色幽默”是一种用喜剧的形式来表现悲剧的内容的文学方法。幽默加上了黑色,就成为了一种展现绝望的幽默。西方评论家把它称之为“绞刑架下的幽默”。黑色幽默的艺术特征是一种哭笑不得的幽默;“反英雄”式的人物;“反小说”的叙事结构法;具有寓意性。美国当代著名作家海勒,被认为是“黑色幽默”的一面旗帜。其它作家则有冯尼格特:代表作《第五号屠场》,品钦:《万有引力之虹》。

4、魔幻现实主义

答:魔幻现实主义指的是20世纪中期拉丁美洲小说创作中的一个流派。魔幻现实主义是通过“魔法”所产生的幻景来表达生活现实的一种创作方法。魔幻是途径,表现生活现实是目的。首先在拉丁美洲使用“魔幻现实主义”这一术语的人是委内瑞拉作家彼特里。真正成熟的标志是墨西哥作家鲁尔福的中篇小说《佩德罗·帕拉莫》。本世纪60年代,拉丁美洲小说创作中魔幻现实主义形成热潮,以马尔克斯的长篇小说《百年孤独》为标志。论述题:

1、论述萨特的境遇剧《禁闭》中的存在主义思想。

答:萨特存在主义戏剧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境遇”二字。它们不是按照传统戏剧的原则处理环境与人物的关系,而是让环境支配人物,让人物在特定的环境中自由选择自己的行动,造就自己的本质,表现自己的性格和命运。因此,萨特把自己的戏剧称为“境遇剧”,也有人称之为“自由剧”。

《禁闭》通过地狱中三个鬼魂的明争暗斗,揭示西方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三个鬼魂相互追逐,彼此妨碍,谁也没有达到目的。地狱里没有刑具,但在精神上他们都受着酷刑,遭到折磨,他们每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来说都是地狱。

剧中台词“他人即地狱”是对西方社会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畸形关系的概括。另外,剧本生动而深刻地表达了作者“自由选择”的观点。萨特认为,环境是一种与人对抗的力量,它按自己的模式把人异化为物,而人若要保住自己的存在就得自由选择,确定自己的本质,并改变环境。然而,他们三个人都没有正确利用自由选择的权利,去选择“善”的本质,改变环境,所以受到惩罚;他们应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第五章 亚非文学

(一)简述题:

1、《亡灵书》 答:《亡灵书》是一部宗教诗歌总集。是古埃及人卸载纸草上而置于死者陵墓中的诗作,供亡灵阅读,意为“死者之书”。这是人类现存最古老的书面文学。古埃及人相信死后的世界,因而建筑金字塔,制作木乃伊。他们相信人死后进入的世界,对亡灵来说是陌生而艰险的,必须用搏斗或使用咒语才能度过难关。他们在死者的墓穴中放置这些诗歌,作为死者度过地下王国艰难险阻的指南,让他们借此摆脱厄运,得以平安地生活。

《亡灵书》的内容极其丰富,主要是对神的颂歌(颂神诗)和对魔鬼的咒语(咒语诗),或为奴隶主歌功颂德,同时也保留了古代神话和民谣。现存的《亡灵书》多是从埃及金字塔和古墓中发掘出来的。从总体来讲,《亡灵书》反映了古埃及人的宗教信仰、冥国观念及奴隶主阶级的思想意识。对死亡的否定和反抗是《亡灵书》反复出现的主题。古埃及人相信永生是存在的。

2、《旧约》的文学成就 答:《旧约》是犹太教最主要的经书,又是古代希伯莱文学总集。全书共39卷,分为律法书、历史书、先知书和诗文杂著4部分。

诗歌在希伯来文学中占有很大比重。分为抒情诗和哲理诗两大类。抒情诗代表作:《耶利米哀歌》是一部悼念耶鲁撒冷被毁的诗篇。《雅歌》(又称“所罗门之歌”)以对话体形式描写了一对青年男女淳朴动人的婚恋故事。哲理诗:《约伯记》采用诗体的对话形式。通过约伯的故事,讨论信仰问题。《旧约》是古代希伯莱文学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总集。它以多种多样的文学形反映了古代希伯莱人的历史变迁、社会生活、思想感情,表达了他们的理想和愿望,在思想和艺术上都取得了比较高的成就。

3、诗剧《沙恭达罗》的思想内容和人物形象

答:迦梨陀娑是古代印度最杰出的宫廷诗人和剧作家,有“印度的莎士比亚”之称。《沙恭达罗》是其戏剧代表作。这是一部七幕剧,描写国王豆扇陀和沙恭达罗恋爱的故事。思想内容:这部剧作不平凡之处首先在于对理想爱情的歌颂。他们采用干闼婆即自由的方式结合,表达了剧作的民主倾向。其次,剧本对国王豆扇陀的喜新厌旧作了讽刺和嘲弄。

沙恭达罗形象:是印度和世界文学中一个最富于人性和柔情的艺术形象。她在净修林时天真无邪、纯朴自然。作为一个净修女,放弃了苦行而选择爱情,是人们追求现实生活乐趣的自然流露。在等级森严的社会里,她用干闼婆的方式结合,表明她对传统的蔑视。她追求青春欢乐和甜蜜爱情,她也尊重义父母,热爱自己的女友,热爱净修林中的一山一水。沙恭达罗的美还表现在她对背信弃义的行为的愤怒和谴责。她失望、悲伤,但不乞求、不哀告。席勒、歌德都曾高度评价这一女性形象。

艺术成就:在情节结构上,它采取现实与神话相结合而以现实情节为主的表现方法,独具特色。善于以不同的环境来烘托或表现人物的不同特征。(净修林、宫廷、仙界)此外,《沙恭达罗》作为诗剧,自始至终带有浓郁的抒情性,语言优美动人。论述题:

1、试论《旧约》的意义及其影响。答:

一、《旧约》的产生

《旧约》是犹太教最主要的经书,又是古代希伯莱文学总集。全书共39卷,分为律法书、历史书、先知书和诗文杂著4部分。

《旧约》以多种多样文学形式反映了希伯来民族的历史变迁、社会生活、思想情感,表达了他们的理想和愿望,在思想和艺术上都取得了比较高的成就。

二、《旧约》的内容

《旧约》的文学样式主要有神话传说、史诗性作品、史传文学、先知文学、诗歌、诗剧、小说等。神话传说:《创世纪》中耶和华神创世造人、伊甸乐园和诺亚方舟等神话。史诗性作品:如“律法书”中有关约瑟、摩西,《约书亚记》中有关约书亚,《士师记》中有关参孙的故事等,其中尤以摩西、参孙的故事为著名。史传文学:《撒母耳记》中有关扫罗和大卫的故事、《列王记》中有关所罗门的故事。诗歌:在希伯来文学中占有很大比重。分为抒情诗和哲理诗两大类。抒情诗代表作:《耶利米哀歌》是一部悼念耶鲁撒冷被毁的诗篇。《雅歌》(又称“所罗门之歌”)以对话体形式描写了一对青年男女淳朴动人的婚恋故事。哲理诗:《约伯记》采用诗体的对话形式。通过约伯的故事,讨论信仰问题。小说(故事):《路德记》写了一个异族通婚和寡妇再嫁的故事,突出和平主题。

三、《旧约》的意义和影响

意义:真实反映了古希伯来民族的发展和王国兴亡的全部历史。在艺术上,《旧约》中许多作品保留着民间创作的清新、质朴、健康的艺术风格。影响:以《旧约》为代表的古希伯来文学,随着基督教的传播,对世界各国尤其是西方社会和文学艺术都产生过极为深刻的影响,成为西方近代文学发展的两大书面源流之一。

第六章 亚非文学

(二)简述题:

1、物语文学 答:“物语”有语说事物之意。物语文学是日本特有的一种文学形式,它产生在10世纪初,是在日本民间评书的基础上,接受了中国六朝和隋唐传奇的影响形成的,它的出现是日本民族文学走向真正独立的标志。物语文学作品又分为一散文为主的虚构物语和以和歌为主的和歌物语。物语文学的杰出代表作是紫式部的《源氏物语》,它是两者的结合。

2、紫式部的《源氏物语》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答:《源氏物语》是日本及世界文学史上最早的长篇写实小说。作品分为两大部分,前一部分以主人公光源氏的情场和官场的的生活经历为中心;后一部分着重写其子薰君对女性的追求和失意。思想内容:通过对光源氏的一生以及周围女性生活的描写,反映了日本平安朝时期宫廷生活的各个方面。首先,围绕源氏政治上的沉浮和感情上的悲欢离合反映贵族社会的权力之争。其次,同情妇女,描写她们的不幸和痛苦,反映她们的哀怨之情,表现对佛界净土的向往,也是这部作品的一个主要内容。艺术特色:着重写情。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描绘,表现人物的爱和恨,欢乐与悲哀。特别是“幽情”的强调。心理描写。作者特别善于描绘人物内心深处情感的复杂而曲折的变化过程,给人以委婉、细腻、缜密而纤巧的美感。结构上,全篇完整的布局同各帖的独立场景有机的结合。小说的语言特色,则是通俗优美,温柔典雅。

3、萨迪的《蔷薇园》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答:萨迪是13世纪波斯的著名诗人。他与菲尔多西、哈菲兹并称为中古波斯的三大诗人。最著名的是两部教诲性的故事诗集《果园》和《蔷薇园》。

《蔷薇园》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声誉的作品。这是一部用散文和韵文写成的教诲性故事集。全书180个故事,102条格言。内容叙述是散文,结论式的教训大都是诗歌。例如第二卷二十四则全文如下:

有一次,我向我的教师诉苦:“有人诬蔑我,硬说我的行为不正。”他回答说:“你应当用你的正直使他惭愧。”他们虽想对你诬蔑,/你若正直,他们也就无隙可乘;/琴弦的声音如果已经准确,自然用不到乐师再来调正。/ 这部著作的内容,有对暴君的谴责、对教会的揭露和对为富不仁的殷实富户的批判;也表现了对贫苦人民的深厚同情、对正直品质的歌颂和对知识的赞美。《蔷薇园》既是萨迪一生思想、智慧和经验的总结,也是一幅中世界波斯社会生活的风俗画。

艺术特色:故事中穿插诗歌,韵散结合,诗文并茂。运用大量格言、警句,寓意深刻,发人深省。论述题:

1、试述《一千零一夜》的思想内容、艺术成就及其影响。答:

一、名称由来

名称出自这部故事集的第一个故事《国王山鲁亚尔及其兄弟的故事》。《一千零一夜》并没有一千零一个故事,只有134个大故事。

二、成书过程

是在漫长的岁月中逐渐形成的,它大体上是阿拉伯及其附近地区的各国人民在8-16世纪集体创作而成。研究者认为有三种来源。

三、思想内容

多方面反映了中古阿拉伯及其周围地区国家的社会状况、风物人情、宗教信仰等,被认为是中古阿拉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1、反映了尖锐的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批判最高统治者哈里发。(作品的第一个故事《国王山鲁亚尔及其兄弟的故事》等)

2、歌颂和赞美劳动者和普通群众的优秀品德、智慧和斗争精神。(《渔夫的故事》、《阿拉丁和神灯的故事》、《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的故事》等。)

3、表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歌颂自由爱情和自主婚姻。(《巴索拉银匠哈桑的故事》是同类故事中最出色的一篇。)

4、表现新兴商人冒险远航、追求财富和顽强进取的精神。(《辛伯达航海记》最具有代表性。)

四、艺术成就

1、浪漫主义的表现方法和丰富的想象力是和大胆的艺术夸张是其最显著的艺术特征。

2、故事套故事的框架式结构是其另一艺术特色。

3、善于使用对比和夸张的手法突出人物性格特征。

4、语言通俗优美,生动活泼,有声有色,充分体现了人民口头创作的特点。此外,它还采用了诗文并茂的表现手法。

五、《一千零一夜》的影响

通过十字军战争流传到欧洲,对西方的戏剧、音乐、绘画都产生了影响。许多西方作家在取材、艺术表现手法等方面直接或间接地吸取了其中精华。如框架式结构、许多题材方面的影响。

第七章 亚非文学

(三)简述题:

1、日本自然主义文学

答:日本近代自然主义文学是20世纪初,在法国作家左拉的自然主义理论影响下产生的文学流派。在艺术上主张按事物的原样进行写作,同时反对旧道德、旧观念。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两种不同倾向:即专门描写人的生物本能倾向和真实反映社会现实的现实主义倾向。田山花袋(1871-1930)的小说《棉被》是前一种倾向。岛崎藤村的《破戒》是日本自然主义文学的另一种类型。

2、泰戈尔的“泛神论”

答:泰戈尔哲学思想的核心是泛神论。泰戈尔所信仰的神存在于万物之中,人与万物都是神的表现。其渊源是印度古代吠陀文献,特别是来自“奥义书”。奥义书在回答万物起源的这个哲学上的根本问题时,论证了“梵”“我”的关系。奥义书认为,宇宙万物始于梵,也终于梵。而梵我之间是二而一的关系,梵即我,我即梵。泰戈尔所追求的理想,就是从梵我合一的泛神论出发的。这在作品中表现为和谐和协调,特别是人和自然、人与自我的一致。

3、夏目漱石《我的猫》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以及人物形象 答:《我是猫》(1905)是成名作。思想内容:小说以中学教员苦沙弥家的一只猫的眼光来观察人生与社会,充满离奇的想象,幽默的调侃和愤懑的批判。小说通过苦弥沙的日常生活描写了明治维新以后处于中间状态的日本知识分子阶层的普遍心态。揭示了他们既不满现实,又懦弱无能,既时时与现实社会相抵触,又缺乏积极抗争行动的这种可怜可悲的处境和精神面貌,尖锐嘲讽批判了明治资产阶级社会的丑恶与黑暗。

苦沙弥形象:其貌不扬,平庸无奇,但为人正直、善良,蔑视权贵、甘居清贫。但由于没有地位,无力捍卫自我尊严。缺点在于为人心胸狭窄,目光短浅,消极混世,得过且过,精神空虚,夸夸其谈,不学无术,庸俗无聊。作者对以苦沙弥为代表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既有同情,又饱含讽刺与批判。

艺术特色:小说借鉴了日本古典文学中的讽刺传统和英国18世纪文学中的幽默讽刺手法,运用风趣幽默、具有辛辣讽刺的漫画式手法来批判社会现实,揭露人性的弱点。猫的形象是整个小说的灵魂。这只没有名字的猫不仅有动物的习性,也有人的思想意识;它既是叙述者,也是评判者。

论述题:

答:《吉檀伽利》(1912)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全集共收诗103首,采用的形式是散文诗。诗题“吉檀迦利”,原意为“奉献”,即献给神的诗。思想内容:全诗是泰戈尔泛神论哲学思想的体现。泰戈尔在诗中歌颂的“神”,并不是任何宗教信仰中的神,而是无处不在、无所不包、活动于一切自然之中的“神”。(第10、11首等)泰戈尔笔下的神,正是诗人的理想和光明的化身。这种理想就是理智的自由、心灵的和谐、真理的完美和国家的觉醒。(第35首等)

诗人在宣扬“泛神”的同时,又宣扬“泛爱”的思想,通过爱求得人与神的结合,用“泛爱”去求得理想的实现。(第36首等)

艺术特征:诗集充满哲理,但抒情味很浓。/朴实清新。通过诗与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东西相结合表现出来。/散文诗的优美韵律。

1、试析泰戈尔的诗集《吉檀迦利》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第八章 亚非文学

(四)简述题:

1、新感觉派

答:以追求艺术美为主旨的新感觉派:标志着日本现代派的诞生,也标志着西方现代派文学开始在日本生根发芽。

主要特点是:对传统文学表怀疑甚至否定,力图在表现形式上标新立异。体和辞藻,来刺激人们的感觉。

代表作家:横光利一:《头与腹》被认为是新感觉派诞生的象征。川端康成的《雪国》、《古都》、《千只鹤》更是将日本传统美学与西方现代主义表现手法融为一体,并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他们依靠直观、直觉去把握客观事物,在创作中大量使用感性的表达方式,新奇的文

2、旅美派

论述题:

1、试析川端康成的《雪国》的艺术特色以及驹子形象。答:《雪国》是川端康成的代表作。主要内容是写岛村三次从东京到雪国和驹子交往的故事。驹子形象:驹子作为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艺伎形象,在川端康成的笔下是一个具有鲜明特点的艺术形象。其最主要特点可以用“洁净”二字来概括。她的外表是洁净的,她的内心也是洁净的,这种洁净表现在日常生活和对待爱情的态度方面。在日常生活方面表现方面,通过驹子坚持记日记,喜欢读小说和刻苦练三弦等几个细节表现她丰富的内心世界,说明她不同于一般艺妓那样随波逐流,而是有求知的欲望和顽强的毅力。在对待爱情方面:既有纯真的一面,只顾自己爱对方,不求对方爱自己,表现出女性美的最高表现,即“无偿的爱”;也有病态、畸形的一面,主动委身于已有妻室的岛村。岛村感到诱惑的便是驹子这种“无偿的爱”,便是驹子以这种纯粹的形式所表现出来的美。所以,川端后来在《独影自命》中说,他是怀着对于爱情的感激之情写《伊豆的舞女》和《雪国》的。

艺术特色:东西结合,自成一格。即在创作方法上,将日本古典文学传统与西方现代派手法结合起来。在人物描写上,重视感觉,刻画细腻。在结构安排上,自由灵活,活而不乱。整部长篇由一个个具有内在联系的短篇构成。在文章风格上,既美且悲,抒情味浓。

外国文学基础平时作业篇四

《应用写作(汉语)》离线作业

(二)考核内容:请示、报告的写作

一、给下面的公文补写标题和结束语(20分:标题10分,结尾10分)

××省教委:

为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我校拟从2000年起增设对外经济贸易专业,学制三年,专科学历,教学管理归属我校经济系。

附:(略)

××省××学院

××××年×月×日

标题:()结尾:()

二、修改下面的公文。(30分)

××县重建税务所办公楼的报告

××市税务局、城建局、国土局、物资局:

我局所属的××乡、××乡、××乡三个税务所,因受灾被洪水淹毁,现决定重建三个乡税务所办公楼三栋,建筑总面积5000平方米,用作办公室和职工宿舍,共需资金50万元,扩征土地3亩,钢材×吨,水泥×吨。另我局办公楼年久失修,需维修费100万元,望上级部门给予财政补贴。

特此报告

××县税务局

一九××年×月×日

三、根据下列材料拟写一份公文。(共50分:标题10分,主送机关10分,正文25分,落款5分)

××省外资局拟于2006年3月10日派组(局长×××等5人)到美国纽约市××设备公司检验引进设备。此事需向省政府请示。该局曾与对方签订过引进设备的合同,最近对方又来电邀请前去考察。在美考察时间需20天,所需外汇由该局自行解决。各项费用预算,可列详表。请代××省外资局拟一份公文。(自拟标题、主送机关、正文、结尾、落款等,字数200字左右。)

外国文学基础平时作业篇五

透视灰色人生的三棱镜

——以陀思妥耶夫斯基《穷人》为例

文学院1104班,黄惠燕,20110100048

摘要:果戈理、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契诃夫是深层意识的展示与作者的基督仁爱理想合二为一,寄希望于的内心剖析拓展为多声部的19 世纪俄罗斯文学中描写“小人物”的圣手;他们以独特的视角和创作,构成了“小人物”灰色人生的三棱镜。俄罗斯文学是沉重的,俄罗斯精神是宗教性的。果戈理在继承普希金开创的基础上,将上帝的拯救;陀思妥耶夫斯基把对“小人物”自我贬抑的宗教意识和宗教人格,寻求在虔诚的宗教信仰下的自我救赎;契诃夫在对传统的宗教信仰和人性“小人物”“小人物”“复调”,突出了“小人物”灵魂中谦恭、发出质疑和反思后,将20 世纪的现代意识注入到“小人物”内心精神的创作中。关键词: 基督仁爱;谦恭和自我贬抑;现代意识世纪的俄罗斯文坛,成果丰硕、群星闪烁,生动而鲜活的“小人物”形象构成了俄罗斯文学殿堂熠熠生辉的一道风景。作家以饱含情感的笔墨和精湛的心理描写技法,揭开“小人物”懦弱的外表下,炽热而丰富的内心世界;另一方面,作家将“小人物”的生存状态与俄罗斯的宗教精神联系起来,“小人物”也因此被注入了人性反思和人生感悟的宗教内涵。

普希金作为俄罗斯民族文学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以《驿站长》首开了俄国文学史上“小人物”之先河。“小人物”形象是指普希金、果戈理、陀思妥耶夫斯基在《驿站长》、《外套》、《穷人》中塑造的维林、巴施马奇金、杰符什金等艺术形象,他们属于19世纪30年代至19世纪40年代俄国社会小官吏和小职员阶层。他们有微薄的收入,能维持简单的生活, 并不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但由于自卑自贱的懦弱性格,保守不变的传统观念,习惯忍耐的奴性心理,不思抗争的逃避行为,天真幼稚的善良幻想,使其人格魅力黯然失色,遭受欺凌和轻贱。“小人物”形象寄寓了作者的同情,但更多地倾注了作者对其劣根性含蓄而深沉地抨击,基本态度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作者把“小人物”的喜怒哀乐被描写得淋漓尽致、凄婉动人。

弗兰克说,“俄罗斯精神是彻底宗教性的”,它以基督为其核心标志。东正教作为一种信仰、一种文化积淀、一种民族心理,在俄罗斯民族中已经历了千年,它的博大精深,它可知的有限与体味的无穷,都在俄罗斯文学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作为“俄国东正教文化的先行者”的果戈理,为什么写了《死魂灵》却还要去耶路撒冷朝圣,并出版了被认为是“精神遗嘱”的《与友人书简》呢?用果戈理自 己的话解释,我是主创造的,主没有向我隐瞒我的使命。“ 我降生人世,完全不是为了开辟文学领域的一个时代。” 尽管如此,果戈理在俄罗斯文学中的巨大作用是无法忽视的。作为俄国“文坛的盟主,诗人的魁首”,果戈理对俄罗斯文学的突出贡献最早表现在对“小人物”的塑造中。虽然普希金笔下的维林是俄罗斯文学史上“小人物”的鼻祖,但真正让“小人物”打动人心和深入人心的却是果戈理的传世名篇《外套》中的阿卡基·阿卡基耶维奇。陀思妥耶夫斯基说:我们所有的人都是从果戈理的“ 《外套》里钻出来的”。果戈理在与友人的书信中明确表示“我的: 事情———是心灵和人生的永久事业。”对“小人物”内心灵魂的展示,挖掘出埋藏于心底、隐隐呼唤的对人格尊严的要求与向往,探究出“小人物”的人格力量,构成了果戈理对“小人物”心理描写的独特方式。

《外套》中阿卡基的姓氏巴施马奇金,俄语中有“鞋子”之意,它隐喻了主人像鞋子一样被践踏的一生。这个秃顶、矮胖的九品文官,走在街上碰到人们扔东西,“帽子上老是挂着西瓜皮、香瓜皮以及诸如此类的垃圾”;他从门房走过就像一只悄然无息飞过的苍蝇,门警看都不看他一眼。上司对他专横,同事把他当作奚落、取笑的对象。只有同事的玩笑开得让他无法工作时,他才会乞求地说一句:“让我安静一下吧,为什么你们要欺侮我呢?难道阿卡基失去了正常人的情感和尊严了吗?作品中有这样的描写很耐人寻味:在现实中感受迟钝、得不到温暖亲情的阿卡基,却在枯燥乏味、机械单调的抄写中得到了密的岩浆层,这里汩汩流淌着“小人物”对争取人的平等和尊严的炽烈的憧憬和热切的呼唤,这也是果戈理超越了普希金之处。从此,俄罗斯文学中的“小人物”不仅有 了令人可叹的命运,更有了令人尊敬的灵魂。

果戈理对俄罗斯文学更大的贡献是他将宗教信仰与文学创作合二为一,将“小人物”深层意识的展示与作者的基督仁爱理想相结合,把对“小人物”命运的人文关怀提升到了更具宗教拯救意义的人生探索上。这是一条由赏罚分明的上帝来裁决的宗教拯救之路。对于从小笃信宗教、用文学来实现他宗教救世理想的果戈理来说,即信奉宗教救世,又绝不逃避现实世界。他试图通过对现实的认识、理解和分析来寻找和探索出一条通往宗教救世的道路。果戈理将俄国社会的改造寄希望于俄罗斯人的宗教信仰,寄希望于基督的仁爱精神。他的作品是他崇尚基督救世理想与追求精湛艺术的结晶。

“爱便是一切”。哈德薇希的这句名言,揭示了爱在基督者心目中的位置。果戈理认为,基督精神的核心: “上帝即是爱”。上帝“用两种方式显示他的爱:一是创造我们,二是救赎我们。”“他的爱遍及众生,无一挂漏,而他尤爱被弃者:穷人和罪人”。这种基督式的仁爱构成了果戈理的宗教道德观,成为他基督救世思想的基础。“罪孽惩罚”“、地狱天堂说”和“末日审判”的基督说教在果戈理 的头脑中根深蒂固。人人都逃不脱末日审判、都躲不开因果报应;行善者的灵魂升入天堂获得永生,作恶者的灵魂降入地狱接受永久的刑罚;对罪恶的惩罚并不拘泥于形式,也不一定来自地狱。这样,的悲剧故事便有《外套》了一个颇具匠心的、浪漫抒情式的喜剧结局。首先,死后的阿卡基到处寻找被劫的外套。他指责岗警“连拦路抢劫也视而不见”;又找到那位将军大人,抓住他的衣领子跟他算账。浪漫抒情的结局里,萦绕的是幽灵那“谁能帮帮我”、“还我外套”的声音。其次,浪漫喜剧的气氛中,“笑”也是一种惩罚。它执行着爱的意愿,是果戈理信奉基督仁爱在笔下的变形,是作家同恶抗争的武器,欢乐的“笑”如利剑般刺入了恶的灵魂。岗警、将军受到了惩罚,因为他们不仅没帮助阿卡基,反而间接造成了他的死。阿卡基曾说过:“让我安静一下吧,为什么你们要欺侮我 呢?”我是你们的兄弟。对基督徒来说,世上的人都来自“上帝,是兄弟,连接他们的是胜过尘世血缘的上天之爱。”将军、岗警违背了爱兄弟的基督仁爱精神,自然无法得到宽恕。他们受到的幽灵惊扰可看作是来自地狱的酷刑。幽灵正是地狱惩罚的象征。俄罗斯文学是沉重的,俄罗斯作家具有强烈的使命 感。果戈理的使命感十分独特,更十分执着,他充当了上 帝意志的代言人和解释者。他将自己生命的际遇和对社

心精神中宗教人格的探究和褒扬,陀思妥耶夫斯基为我们展示了“小人物”自我救赎的苦难历程,揭示了人类自我救赎的真谛。陀思妥耶夫斯基认为,认识人的关键“人是个秘密”是“双重人格”。《穷人》中的杰符什金是陀思妥耶夫斯基 笔下具有谦恭和自我贬抑宗教品格的“小人物”。在多声部“复调”所形成的对话与争辩中,陀思妥耶夫斯基展示了“小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既突出了鲜明的自我意识、人格尊严,又张扬了谦恭、自我贬抑的宗教人格。两者的强烈对比在虔诚的宗教信仰下达到了和谐统一,这正是“小人物”的自我救赎之路。像果戈理笔下的小公务员一样,杰符什金也过着“小人物”的灰色生活。当他把一个

会人生的感悟与上帝的旨意联系在一起,为的是完成拯 用的”,“

孤苦伶仃的女孩从恶毒的女地主家拯救出来后 也有一颗与别人一样的心”,一种庄

救俄罗斯的宏伟大志。在果戈理看来,社会弊病的根源严而神圣的人格尊严渐渐在心中复苏。他觉得“我是有

在于人的道德不完善,在基督仁爱中人的灵魂和道德将 的初衷。应该注意的是。费尔巴哈说过:

“自

得到提升,这是他创作“小人物”

我意识只有在别的自我意识中才获得它的满足。”“自我” 在果戈理的宗教信仰中,既有基督仁爱精神,又有着俄罗 斯现实主义作家的鲜明个性。基督仁爱精神激发了果戈 理的救世热情和理想,让他走上了一条文学与宗教相融 合的不归路。尽管这条路有些蹩脚,但我们仍然认为,作 为文学家的果戈理和作为宗教思想家的果戈理都是伟大 的。这不仅体现在他对“小人物”的塑造中,而且更体现 在他开创的这一传统被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契诃 夫等俄罗斯文学大师所继承和发展。

崇拜金钱、被金钱异化,这是人类的一个泥潭,也是 人类的悲剧。尽管19 世纪俄罗斯社会的资本主义还没得 到充分发展,但最敏感的作家已经意识到:逐渐弥漫开来 的金钱浊雾正在毒化人们的灵魂。俄国有才华的作家大 多出身于贵族,他们是坐在舒适而高雅的客厅里观察俄 罗斯的苦难和“小人物”的不幸的。惟有陀思妥耶夫斯 基,本人就是在贫困苦海里起落沉浮的受难者,他对苦海 深层的咸涩感受是那些客厅里悲天悯人的作家们永远无 法洞察到的。穷人不幸的根源究竟是什么? 金钱,对“小 人物”意味着什么? 只有生活在贫困苦海中的陀思妥耶 夫斯基懂得。被判死刑、流放、苦役和兵役,生活的坎坷 艰难,既加深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对底层“小人物”生活的 体验和感受,也严重摧残了他的健康,加剧了他的癫痫 病。长期的贫穷困顿和定期发作的疾病,让陀思妥耶夫 斯基更需要一种精神的慰藉和追求。他创立了“土壤派 理论”:认为俄国的贵族和平民无法沟通,平民缺乏、也不 具备接受革命的“土壤”,解决俄国问题的出路只有笃信 宗教。陀思妥耶夫斯基一生所追求的终极目标便是人人 在基督的受难中复活。这是一条在虔诚的宗教信仰下的 自我救赎之路。基督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在陀思妥耶夫 斯基的创作中以其独有的方式和形态被彰显出来,这就 是“小人物”谦恭、自我贬抑的宗教人格。对“小人物”内

只有在“他我”那里才能得到证实和获得承认。现实社会 中,人的价值和尊严在于他拥有物质财富的多少,而不在 于他的精神世界如何高尚,而杰符什金恰恰是寒酸透顶、一无所有。于是,渴望获得别人承认的强烈自尊,化成了 战战兢兢、惟恐别人蔑视自己的病态敏感;苏醒的自尊意 识,化为了强烈自卑的创伤。为了医治创伤,他只有用谦 恭和自我贬抑的方式来换取内心的平衡。但自卑与自尊 所构成的多声部“复调”一直在杰符什金的心底里争辩:

一方面,他在任何人面前都自认为微不足道;另一方面,他又是那样强烈地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好吧,如果他 们认为我像耗子,就算我是耗子吧!可是这只耗子是有 用的,这只耗子是有益处的,这只耗子是可靠的,这只耗 子是获得奖赏的”。随着自尊得不到他人的认同,他自我 贬抑的程度也在不断加重,“觉得我自己也许比我的靴底

好不了多少”,他甚至强调自己没有学问:“我是个老人,又没有学问。”“我没有文才,瓦连卡,任什么文才也没 有。”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看来,在理性主义支配下对知识 的追求助长了人类远离神圣的意念;盲目地认为凭借着 知识便可以为所欲为,从而导致罪孽丛生;不追求知识不 等于没有知识,这种放弃实际上是对拯救的选择。杰符 什金没有学问,但并不妨碍他成为一个精神高尚的人。杰符什金曾表明“但愿我有文才就好了”,而他真正要表 达的却是:就算我是一个没知识的人,愚蠢的人,也许是

这样吧,可是我也有一颗跟别人一样的心啊!”而这颗“跟 别人一样的心”,就是最初上帝在人身上种下的神性的种 子,杰符什金以谦恭和自我贬抑的态度面对人生,保持了 神性的质朴。对此,科捷尔尼科夫在谈到陀思妥耶夫斯 基的创作时说过,的奢

“在顺从的意志中,在对所有‘我’

求的弃绝中,在深深的自谦中,隐藏着影响个性及环境的 巨大的改造力量。”这里隐藏着一种基于神正论的拯救逻 辑:上帝创造世界是一种辩证行为,苦难是创世一揽子计 划的必要部分,对苦难表示愤怒不仅不能解除苦难,还会

113

汤文菲等: 透视灰色人生的三棱镜

增加罪孽,因此,悲悯与谦恭既是对上帝信仰的表征,也 是获得拯救的前提。这正是福音书所预定的,耶稣告戒 他的门徒说:“凡自高的,必降为卑;自卑的,必升为高。” “你们里头为大的,倒要像年幼的;为首领的,倒要像服侍 人的。是谁为大? 是坐席的呢? 是服侍人的呢? 不是坐 席的大吗? 然而,我在你们中间如同服侍人的。我在磨 炼之中,常和我同在的就是你们。”耶稣面对磨难,自我贬 抑,服侍众人,隐含着未来的救赎。

谦恭和自我贬抑作为救赎的原则,不是对自尊的放 弃。在杰符什金谦恭和自我贬抑的背后,有一种人格尊 严和美德在支撑着。虽然他衣食无着,却尽一切去接济 一个孤女,在帮助他人中实现自己的人格价值。他不要 别人的怜悯,“穷非罪”,他应当得到尊重。当他冒着严寒 走在彼得堡的街道,心中宽慰地想,“古希腊的哲人就是 不穿靴子走路的”。他不穿靴子不是因为贫穷,而是要效 仿古希腊哲人;于是,他和古希腊哲人具有了同等的人 格,他有资格傲视那些穿着漂亮靴子的富人们。这种医 治创伤的办法,很像“阿q”式的“精神胜利法”。事实上,杰符什金从未放弃过对尊严的需求,也从未失掉过做人 的尊严。对做人尊严的自觉追求和对谦恭、自我贬抑意 识的张扬,构成杰符什金内心世界多声部的“复调”。而 导致他灵魂破碎的根源,就是金钱!是金钱戕害了人健 康的心灵!我们还看到,杰符什金对人格自尊的守望,是 他谦恭和自我贬抑的前提条件。只有建立了强烈的自我 意识的人,才可能做到谦恭与自我贬抑。尊严是人的神 性的根本体现,而自我贬抑是将杰符什金的尊严从遮蔽 状态解救出来的最佳途径。“小人物”在维护人的尊严和 崇尚谦恭、自我贬抑的和谐中,以期达到个人的救赎和灵 魂的永生。三

宗教作为一种世俗生活中的神性追问,体现出深层 的永恒性和确定性。对契诃夫来说,以往的评价说他对 宗教不感兴趣,但当我们认真审视他的一些小说如《神经 错乱》、《老园丁的故事》、《在峡谷里》、《草原》等后发现,作家让人物经历了信仰和善恶的考验。在《人与狗的谈 话》中,喝醉酒的十品文官向狗忏悔: 他骗过人、坑害过 人,得过不义之财,是个“坏蛋”、“下流坯”,应该受到处 罚。狗听不懂他的话,把他咬得遍体鳞伤。狗象征上帝 的审判,它没有宽恕有罪之人,而是惩罚了他。契诃夫小 说的宗教色彩可窥豹一斑。布尔加科夫曾说过,在宗教 探索的力度上,“契诃夫甚至把列夫·托尔斯泰抛在后面,而接近无人与之匹敌的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和 契诃夫的创作都具有基督主义、现实主义的共性,但差别 也显而易见。托尔斯泰的作品突显的是激越而冷峻的特 色,流露的是大胆揭露、无情批判的愤怒情感和不厌其烦 的宗教道德说教。而契诃夫的小说则带有一种低沉徐缓 而忧伤的情调,虽然也有愤愤不平,但这种情感是沉郁而 含蓄的,即使宗教的说教也具有隐喻性。在契诃夫作品 沉郁哀伤的背后,分明站着一个冷眼观察世界、揭露社会 病象的智者,一个对宗教、对人性充满深沉追问的哲人。契诃夫笔下的“小人物”明显地分为了两类:一类是 小官吏,一类是底层劳动者。与果戈理和陀思妥耶夫斯 基不同,契诃夫更注重对“小人物”的内心灵魂及人性的 审视与考问。在《一个文官之死》中,蛆虫一般的庶务官 切尔维亚科夫(俄语中有“蛆虫”之意)因打喷嚏的唾沫星 子喷在前排将军的头上,一连5 次当面道歉,最后因恐惧 而死。果戈理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的“小人物”,在善 良、仁爱的内心深处,有着对人格尊严的追求和守望,他 们虽令人可怜、可叹,但也可敬。但契诃夫却清醒地看到 了贫穷给“小人物”带来的另一后果,它吞噬了“小人物” 的善良、仁爱和自尊,让“小人物”充满了“奴性”和“庸 俗”。在《胜利者的胜利》中,曾经是“脚上没有靴子,身上 只穿一条破衬裤”的柯祖林,一旦当上了十四等文官,就 趾高气扬,肆意践踏他人的尊严,他吆喝以前的“上司”后 来成了部下的库里岑给大家唱歌,“戳着我爸爸的腰”,让 他“绕着桌子跑,学小公鸡叫”。人性中的恶随着柯祖林 的“飞黄腾达”而无限膨胀。而“我爸爸”为了讨好柯祖 林,“一个劲儿地戳我的腰”让我笑,以至于“我”不得不发 出尖声大笑。如果说果戈理和陀思妥耶夫斯基更多地是 从理想主义的角度来张扬宗教信仰和基督精神,那么契 诃夫更多地接受了基督的现世批判精神,表现为对人性 的质疑问难。在《旧约·传道书·7》中,基督教对人世的险 诈冷酷和人性的邪恶早有淋漓尽致地披露:“有义人行 义,反至灭亡,有恶人行恶,倒享长寿”。“地上虔诚的人 灭尽,世间没有正直人,各人埋伏要杀人流血,都用网罗 猎取兄弟,他们双手作恶”。在契诃夫看来,“奴性”和“庸 俗”正是人性中的劣根性,在小市民、小官吏、农民、知识 分子身上都能找到。在沉郁的嘲讽中流露出对人性的失 望情绪和反思,也表明了契诃夫对理想主义基督的深层 质疑。

亨利·特罗亚评价说,契诃夫是“第一个低声向读者 倾诉的作家”。《苦恼》是契诃夫展示“小人物”孤独心理 的名篇。老马车夫姚纳一天中3 次向人诉说丧子之痛,却 一再遭到冷漠,不得不把这“苦恼”说给小马听。契诃夫 对人类的“苦恼”作了深层次开掘,把“我拿我的烦恼向谁 去诉说?”作为小说副标题,有意借助这句出自《旧约全书 ·诗篇》的语录,把读者的思绪引向对于人生困顿的更为 概括的思考。在《新约·罗马人书·3》中基督教宣称,自从 人类始祖堕落以来,“没有义人,连一个也没有。没有行 善的,连一个也没有,他们的喉咙是敞开的坟墓,他们用 舌头弄诡诈”。“不要依赖邻居,不要信靠密友,要守住你 的口,不要向你怀中的妻提说。因为儿子藐视父亲,女儿 抗拒母亲,媳妇抗拒婆婆,人的仇敌,就是自己家里的 人。”契诃夫汲取了基督现世批判的精神,写出了茫茫人 海中人与人关系的险恶和“小人物”内心的孤独与飘摇。114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年第3 期

“姚纳的眼睛焦灼而痛苦地打量大街两边川流不息的人 群:难道在那成千上万的人当中,连一个愿意听他讲话的 人都找不到吗? 人群匆匆地来去,没人理会他和他的苦 恼”。人的孤独与隔阂,是“小人物”对宗教救赎和在邪恶 的现世面前走投无路的绝望情绪的真实写照。契诃夫对 人性问题的关注和思考,既形成了他创作“小人物”的独 特视角,也延伸到了20 世纪的世界文学大潮中。在《变形 记》中,卡夫卡以格里高尔的绝望之死证明了人类的隔阂 和救赎的虚妄,这也正是契诃夫式的“小人物”的继续和 发展。

有人说,卡夫卡是个预言家、一个现代的先知,他写 出了20 世纪现代人的敏感体验:恐惧感、孤独感和荒诞

对恐惧感和孤独感的揭示,使契诃夫的小说蒙上了现代 主义色彩。切尔维亚科夫的胆小恐惧和神经不安,在卡 夫卡《地洞》里的小动物身上复活了;姚纳的孤独无助、找 不到关爱的心理状态,在变成大甲虫的格里高尔的内心 引起了最强烈的共鸣。人与他人格格不入,人对他人充 满了恐惧、敌意和戒心。非理性的荒诞意识一旦上升为 理性的批判意识,便赋予的文本一种哲学思考的深层内 涵。契诃夫借“小人物”内心精神的展示,天才地预见了 20 世纪的人生困惑。在这个意义上说,契诃夫的小说是 20 世纪人的生存状态与心灵感受的寓言。契诃夫对人的 心灵世界的把握,对人的生存意义的探索,使他成为一位 特别令现代人感到亲切的19 世纪作家。拉克申在评价契 诃夫时说过:生活在19 世纪的契诃夫,就其对人和世界

“ 的认识而言,变成了一位20 世纪的作家。”契诃夫将“小人 物”的孤独、荒诞的命运在哲学与文学的融合中得到了理 性的思考。

果戈理、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契诃夫的创作,构成了 “小人物”“没有任何一

灰色人生的三棱镜。艾略特认为,种文化的产生和发展不伴随着某种宗教的产生和发展”,缺少了宗教,现代文化便没有了灵魂。俄罗斯文学是沉 重的,俄罗斯精神是宗教性的,展示苦难生活的重压下 “小人物”的内心精神,叙述和思考基督教启示录的意义,成为三位作家塑造“小人物”的共同特点。果戈理在继承

感。阅读契诃夫的小说,也会有同样的感受:切尔维亚科 夫因打喷嚏而被吓死,老马车夫姚纳只有把“苦恼”说给 小马听,十品文官向狗忏悔自己的过错,荒诞的框架中突 出的却是最真实的感受。对荒诞世界、荒诞意识的展现,普希金开创的“小人物”基础上,以单声部的方式探究到 “小人物”灵魂深处的最隐密层,将对“小人物”深层意识 的展示与作者的基督仁爱理想合二为一,寄希望于上帝 的拯救;陀思妥耶夫斯基把对“小人物”的内心剖析进一 步拓展为多声部的“复调”形式,在内心的对话与争辩中,突出了“小人物”灵魂中谦恭、自我贬抑的宗教意识和品 格,寻求在虔诚的宗教信仰下的自我救赎;契诃夫更多地 接受了基督的现世批判精神,在对人性的质疑问难和冷 静的反思后,将20 世纪的现代意识注入到“小人物”内心 精神的创作中。不论是果戈理的基督仁爱,还是陀思妥 耶夫斯基的谦恭和自我贬抑的宗教人格,表现的都是由 苦难而达到拯救,透露着作家对宗教拯救的信心和对理 想主义基督的向往。而契诃夫表现的却是由苦难而绝 望,是人性的质疑和反思,是对基督现世批判精神的继承 和张扬。尽管果戈理、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契诃夫对宗教 的理解不同,但教义在小说中具有不可更改的经典性、本 体性价值。在比照中,果戈理对宗教救世的热诚、陀思妥 耶夫斯基对宗教信仰的执迷、契诃夫对传统宗教信仰清 醒的反思,便显得不辩自明了。

参考文献:

[1] 于明清.果戈理的宗教世界[j ].俄语语言文学研究,2002.11.[2] 果戈理.与友人书信简选[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 年.[3] 任光宣.果戈理的精神遗嘱[j ].国外文学,2001.4.[4] 王志耕.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基督[j ].俄语语言文学研 究,2002.11.[5] 陀思妥耶夫斯基.穷人.陀思妥耶夫斯基选集·中短篇小 说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6] 徐葆耕.西方文学: 心灵的历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 版社,1998.10.[7] 吕俊华.自尊论[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88.[8] 冯加译.契诃夫短篇小说精选[m].北京: 译林出版社,2004.5.[9] 任光宣.高校俄苏文学史教学中的若干问题.文学史重 构与名著重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12.[10] 喻天舒.从宗教影响看《变形记》与《荒原》的不同立意 [m].文学史重构与名著重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12.

信息流广告 网络推广 周易 易经 代理招生 二手车 网络营销 招生代理 旅游攻略 非物质文化遗产 查字典 精雕图 戏曲下载 抖音代运营 易学网 互联网资讯 成语 成语故事 诗词 工商注册 注册公司 抖音带货 云南旅游网 网络游戏 代理记账 短视频运营 在线题库 国学网 知识产权 抖音运营 雕龙客 雕塑 奇石 散文 自学教程 常用文书 河北生活网 好书推荐 游戏攻略 心理测试 好做题 石家庄人才网 考研真题 汉语知识 心理咨询 手游安卓版下载 兴趣爱好 网络知识 十大品牌排行榜 商标交易 单机游戏下载 短视频代运营 宝宝起名 范文网 电商设计 职业培训 免费发布信息 服装服饰 律师咨询 搜救犬 Chat GPT中文版 经典范文 优质范文 工作总结 二手车估价 实用范文 爱采购代运营 古诗词 衡水人才网 石家庄点痣 养花 名酒回收 石家庄代理记账 女士发型 搜搜作文 石家庄人才网 铜雕 词典 围棋 chatGPT 读后感 玄机派 企业服务 法律咨询 chatGPT国内版 chatGPT官网 励志名言 河北代理记账公司 文玩 朋友圈文案 语料库 游戏推荐 男士发型 高考作文 PS修图 儿童文学 买车咨询 工作计划 礼品厂 舟舟培训 IT教程 手机游戏推荐排行榜 暖通,电采暖, 女性健康 苗木供应 主题模板 短视频培训 优秀个人博客 包装网 创业赚钱 养生 民间借贷律师 绿色软件 安卓手机游戏 手机软件下载 手机游戏下载 单机游戏大全 免费软件下载 石家庄网络推广 石家庄招聘 石家庄网络营销 培训网 网赚 手游下载 游戏盒子 职业培训 资格考试 成语大全 英语培训 艺术培训 少儿培训 苗木网 雕塑网 好玩的手机游戏推荐 汉语词典 中国机械网 美文欣赏 红楼梦 道德经 网站转让 鲜花
207788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