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散文集文学网!

扶贫对接工作方案

故事会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确定目标是置顶工作方案的重要环节。在公司计划开展某项工作的时候,我们需要为领导提供多种工作方案。写方案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方案应该怎么去写,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扶贫对接工作方案篇一

来源:呼和浩特政府网 更新时间:2023-05-17 10:01 浏览次数:76 为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的要求,5月16日上午,呼和浩特市司法局组织全市司法鉴定机构代表赴武川县得胜沟乡黑沙兔村进行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对接调研,并开展了送医送药义诊活动。

来自内蒙古医科大学司法鉴定中心、内蒙古精神卫生司法鉴定中心、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司法鉴定所、内蒙古自治区林业监测规划院司法鉴定中心、内蒙古道路交通司法鉴定中心、内蒙古中泽司法鉴定中心和呼和浩特市弘烨司法鉴定所的工作人员一行首先来到黑沙兔村村委会,听取了市司法局驻村包扶干部闫润生同志就帮扶对象的生产生活状况、家庭收入来源、产业发展、住房等情况的介绍。大家详细了解了精准扶贫目标、该村扶贫村民的基本情况和帮扶项目,分析了贫困村民致贫的原因,实地查看了市司法局确定的帮扶项目,并针对该村扶贫村民的发展情况,提出了脱贫具体措施和建议。

司法鉴定机构的工作人员深入扶贫村民家中,详细了解贫困户的就业、子女教育、收入、身体状况及生产生活情况以及贫困户的思想状况及脱贫意愿。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专家对该村的留守孤寡老人免费进行了义诊,对行动不便和因病致贫的村民上门送医送药,共计发放药品价值1000多元。

各司法鉴定机构代表纷纷表示,作为司法行政队伍中的一员,我们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为革命老区早日脱贫贡献自己的力量,以实际行动支持老区的发展和建设。

我局开展精准扶贫入户对接工作

1月10日上午,管理局全体干部职工28人,来到云竹镇北村开展精准扶贫入户对接工作。

我局每个干部职工在村民带领下,按照各自帮扶任务划分,分头深入联系户家庭,实地察看和详细了解了对接贫困户生产生活情况和致贫原因,并根据贫困户提出的实际困难进行登记汇总,共同商量脱贫措施,鼓励他们要树立信心,积极面对,争取早日脱贫,并送上了慰问品。

局党支部回去后将根据83户贫困户的实际情况,组织制定可行的、符合当地实际的帮扶措施,切实做到精准发力、有的放矢,力争使贫困户早日实现脱贫致富。

武山县审计局扎实开展2023年“扶贫日”活动,进村入户推进帮扶对接工作

为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开展全国第四个“扶贫日”活动,切实解决帮扶贫困户生产生活问题。近日,县审计局组织全体干部再次深入四门镇孙白村扎实开展扶贫摸底工作,通过走访慰问、交流询问、实地观察的方式,进一步了解贫困户的生产经营情况、经济收入情况、房屋和基础设施建设情况以及子女教育问题和医疗政策落实情况等,并为帮扶群众留下民情连心卡,交换联系方式,嘱咐他们有困难、有需求第一时间打电话联系帮扶干部。

走访结束后,帮扶干部与村两委班子、驻村干部就村情村况、村民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等进行深入交流探讨。为下一步如何开展帮扶工作、制定精准帮扶对策及完善脱贫规划取得基础性资料。

辽宁省林业厅完成驻村干部扶贫对接工作

日期:2023-05-21信息来源:中国林业网 字号:【大中小】视力保护色: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推动我省乡村振兴战略部署,近日,辽宁省林业厅与台安县政府、组织部门及相关乡镇进行了驻村干部扶贫对接工作。辽宁省林业厅副厅长武兰义,台安县政府、组织部门及相关乡镇等单位负责同志参加对接工作。

省林业厅同县政府就省规划院对台安县才家村、大友村、南台村乡村振兴工作进行了探讨,并就下一步驻村工作指出,一是驻村工作队是由省规划院择优组建,省林业厅将全力支持其完成攻坚任务,确保乡村振兴工作扎实推进、群众满意、成效明显;二是驻村工作队要把驻村工作作为成长锻炼的战场,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全面执行党的理论和方针政策,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和省委部署,认真谋划工作、协调项目、推动发展,勤勉敬业、吃苦耐劳、作风扎实,做好群众工作、解决群众实际问题,紧紧依靠乡镇党委和村党组织,认真履行帮扶责任,聚焦加强农村基层党建、推动乡村振兴开展工作;三是希望台安县党政各级领导统筹整合各方面驻村工作力量,结合省林业厅帮扶资源给予驻村干部指导和帮助,从严从实要求,培养优良作风,合力做好驻村帮扶工作。

淮滨县四大家领导赴巩义市对接扶贫工作

作者: 来源:淮滨县 时间:2023-05-22

近日,淮滨县委书记曾辉,县委副书记、县长梁超,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杨刚毅,县政协主席李汉诤,县委常委、县委办公室主任赵军华,县委常委、县政府副县长单庆东,县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徐懋等赴巩义市对接扶贫工作。

在巩义市市委书记袁三军等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陪同下,曾辉、梁超一行先后考察学习了该市群众性文化广场、大峪沟镇光伏扶贫项目、豫联高精铝项目、文化旅游产业等扶贫项目。并就如何加快贫困县发展、助力脱贫攻坚进行了座谈。

在学习调研中,曾辉、梁超向巩义市党政领导介绍了淮滨目前发展优势,在脱贫攻坚任务中取得的成效。近年来,淮滨立足县情、紧扣市场、厚植优势,初步形成了轻纺、食品两大主导产业集群,淮滨正成为中西部地区最大的化纤纺织生产基地。产业集聚区框架拉大到14.86平方公里,入驻企业145家,2023年在全省181个产业聚居区排名第87位,淮滨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最具投资价值县”。

曾辉说,根据淮滨实际和省市安排,我们将于2023年实现整县脱贫摘帽,是信阳市唯

一、河南省最后一批脱贫县。淮滨是全省15个脱贫任务较重的贫困县之一,目前尚有3.5万贫困人口没有脱贫,2023年要实现2.1万人脱贫,2023年要整体摘帽,时间紧迫、任务艰巨。脱贫攻坚是时代命题,对口扶贫是答题良策。淮滨县作为欠发达县区,在巩义的结对帮扶下,必将为淮滨发展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巩义市委书记袁三军表示,结对帮扶贫困县,这是省委、省政府着眼于当前脱贫攻坚的任务和形势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既是落实中央安排部署的内在要求,也是全面打赢我省精准脱贫攻坚战的迫切需要。作为优先发展起来的经济强县,帮助经济欠发达县,让贫困县贫困人口致富脱贫,我们责无旁贷,有义务,有责任承担起这个重任。开展对口帮扶,社会各界高度关注,人民群众充满期待,这是一项政治任务,也是一项民生工程。我们将在近期派出工作组去淮滨调研,尽快拿出对口帮扶措施,让巩义的一些项目争取在淮滨早日落地,造福一方百姓,不辱使命,不负厚望,努力把对口帮扶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坚决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让中央放心、让省委满意。

大明湖街道多措并举做好扶贫对接工作 发布日期:2023-12-08 作者:蔺海鑫 审核人:董玉玲 浏览次数:21 字号:[ 大 中 小 ]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精准扶贫政策,推动历下区扶贫协作工作的深入开展,大明湖街道提高政治站位,全面规划,多措并举做好临沂市沂水县夏蔚镇扶贫对接工作。

一是走访工作到位。大明湖街道高度重视,认真部署,开拓思路,街道主要领导亲自带队,与相关工作人员一起到夏蔚镇就开展扶贫解困工作做进一步对接,召开座谈交流,面对面的了解情况。街道成立扶贫解困领导小组,安排一名正处级领导及一名科级干部专门负责,定期走访,及时主动的了解当地群众生产生活情况及夏蔚镇亟需开展的工作,为开展扶贫解困工作提供坚实保障,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是多层面做好扶贫对接。街道层面,领导小组与夏蔚镇镇政府工作人员依据实际情况,对扶贫协作工作展开充分的商讨论证,并初步拟定扶贫协作框架协议,以夏蔚镇革命历史和果树种植为重点,进行红色旅游、田园综合体建设等规划。社区层面,舜井社区与夏蔚镇结成帮扶对子,以社区大讲堂等为载体,组织开展专题致富培训活动。企业层面,山东博津新能源有限公司和山东商氏生态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夏蔚镇建立帮扶协作关系,结合夏蔚镇农特产品,旅游资源等特点,以促进就业、增加贫困人口收入作为重点,大力推进光伏扶贫工程,实施精准帮扶工作。

三是扎实推进贫困群众帮扶。街道将夏蔚镇60岁以上老人、16岁以下未成年、无资源、无稳定收入来源且因病因伤致残丧失劳动能力的群体设为重点帮扶对象,建档立卡做好台账,力争把扶贫工作做到扎实精准。街道实行领导干部包困难户制度,每人帮扶1-2户贫困户,以改善群众的基本生活生产条件为目标,通过就业帮扶、资金帮扶等多种方式解决群众现实困难,为下一步提高群众生活水平、开展扶贫解困工作奠定扎实基础。(大明湖街道办事处 蔺海鑫)

及时对接,开展精准扶贫工作

按照省、市关于新时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总体部署,结合“两学一做”的工作要求,近日,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副局长、局机关党委书记薛国洪同志带领局扶贫工作队一行4人,到佛冈县龙山镇白沙塘村和汤塘镇高岭村调研,及时对接,并了解驻村干部到村委后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情况。

工作队一行分别在白沙塘村、高岭村召开了座谈会,听取了白沙塘村和高岭村的情况介绍和精准扶贫前期准备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和驻村干部一起,听取镇、村对帮扶工作的意见和建议,面对面交流、商讨挂扶村工作。工作队一行还实地察看了驻村干部的工作、生活场所以及白沙塘村和高岭村的村容村貌、村道建设等。

薛国洪感谢当地镇委镇政府和村委会对驻村干部生活上的细心安排和工作的上大力支持配合,同时强调驻村干部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尽快转变角色,熟悉工作环境,虚心向基层干部群众学习。要紧紧依靠当地镇委镇政府和村委会开展工作,在精准扶贫上下真功夫,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真正让群众满意,让组织满意,让精准扶贫工作见成效。

区纪委、区政法委到双泉镇对接扶贫工作

2023-05-22 20:56: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5月17日,区纪委副书记徐养军带领各部门负责人到双泉镇学城村、陈沟湾村、满井峪村开展扶贫对接工作。座谈会上,徐养军一行认真听取了参会村干部和第一书记对学城村、陈沟湾村和满井峪村扶贫工作的介绍,以及村内困难群众的基本情况,并对今年的帮扶工作做了整体规划。

随后,区纪委包户干部对三个村的困难群众分别进行了入户走访,并为他们带去了慰问金。

5月17日下午,区政法委副书记张勇带队来到双泉镇孟庄村开展扶贫对接工作。

张勇首先与村两委及第一书记进行对接,详细了解了近期扶贫项目进展情况、村集体收入情况及贫困户生活情况。随后又与村内困难群众进行了一对一入户对接,针对困难群众在生产收入、医疗、养老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制定了详细的帮扶计划。

扶贫对接工作方案篇二

扶贫对接活动方案

为了使家庭困难的学生能够坚持完成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任务,最大限度地控制学生流失,切实为贫困学生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困难,本年度,对贫困学生帮扶计划如下:

一、积极协调有关部门,争取社会援助。

首先做好贫困学生的摸底调查工作,建立贫困生档案,确实掌握学生的家庭状况,真正了解学生需要哪些方面的援助,把贫困学生分出类别,以便于有针对性地进行救助。其次,学校班子协调市区有关单位及办事处有关部门,争取政府援助资金。第三,积极宣传、广辟渠道,争取社会、私营企业等方面的援助。

二、挖掘学校内部的潜力,力争把贫困生留在校园。

1、对家庭特殊困难的学生,经班主任老师核实后,每班给两至三个减免学杂费的名额。

2、学校领导每人包保一名贫困学生,帮助其解决初一至初三阶段在学习生活上存在的困难。

3、每名教师要和贫困生结成帮扶对子,每学期帮助一名贫困学生。

扶贫对接活动方案

长春市一五六中学

2008年11月

扶贫对接工作方案篇三

xx区xx街道

关于2011对接扶贫xx县xx村的

工作总结

xxx市xx区扶贫办:

按照《xx省农村扶贫开发规划(2001—2010年)》的统一要求,根据市、区有关扶贫工作会议的统筹安排,xxx市xx区xx街道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富民强省这个大局,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切实加强对扶贫对象帮扶为主线,以促进贫困人口增收脱贫为重点,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宽思路、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力争使我街道的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新的更大成效。

我街道的扶贫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现已全面展开,扎实推进,并已取得了初步成效。现将本我街道的扶贫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扶贫对象概况

根据上级统一安排,我街道开展扶贫工作对接的是xxx市xx县xx镇xx村。该村是赞皇县确定的贫困村之一,位于xx县西北,全村人口共计594人,其中60岁以上老龄人口 人,学龄前儿童 人,青壮年 人。全村耕地面积共计380亩,荒地面积共计6000亩,可利用耕地面积人均不足1亩,且该村土壤水质不适宜粮食作物生长。该村人均 年收入1800元,主要以林果种植、牲畜养殖为主,农闲时有少量青壮年外出进行务工,务工方向主要为xxx市区。

二、街道党工委高度重视,主要领导亲自挂帅落实扶贫事宜

我街道抓住xx村贫困的主要特点,紧紧围绕提高贫困农民自我发展能力的主要目标,以援助项目建设为扶贫基本方式,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坚持把“输血式扶贫”转变为“造血式扶贫”作为当前要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多种形式的扶贫开发活动。2011年11月11日,由我街道主要领导亲自挂帅,组织带领街道商会的部分成员和办事处干部一行十人到赞皇县申峪村进行扶贫对接。街道领导同志及商会负责人在村干部家中与该村的多位村干部进行了座谈,详细了解了该村的具体情况,并在xx镇包村干部和该村村干部的陪同带领下,到该村小学、农户家中、山林地间进行了实地考察。随行街道商会的几位企业领导对他们的林果特色种植以及当地的资源情况比较感兴趣,详细了解了该村林果产品的种植、采摘、以及深加工的情况,并对该村的水土情况、矿产开发等也进行了详细地咨询,为下一步的扶贫项目开发做到心中有数。

三、制定有针对性的扶贫实施方案

xx村由于自然环境恶劣、历史欠账较大,交通、水利等各种基础设施落后,农村两委干部的领富能力不强,农民的知识水平与业务能力普遍偏低。因此,对其的扶贫难度要高 于一般,扶贫投入力度也要高于常规。面对此难度大的扶贫局面,我街道党工委不畏艰难,认真分析该村特点,积极思索扶贫策略,以期制定出一份较为有效地扶贫计划,真正为该地的脱贫致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街道对接扶贫实施方案的基本思路是:坚持一个核心,扣住一个抓手,加大三个力度。

坚持一个核心,就是要以发展产业扶贫为核心,着力拓宽贫困群众的致富途径。大力发展特色林果种植、采摘、深加工一条龙产业,以及发展规模养殖、集中养殖,采用建立畜牧养殖小区的模式为农户进行定点饲养收购,减少养殖风险,助其增收。

扣住一个抓手,就是以优化环境扶贫为抓手,着力改善贫困群众的发展基础。盯住促进贫困家庭增收这个目标,做大做强扶贫开发项目,确保贫困家庭尤其是特别贫困家庭切实解决温饱并逐步实现脱贫致富。

加大三个力度,一是加大社会扶贫力度。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扶贫开发,形成帮扶合力。利用我辖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大专院校较多的优势,组成扶贫志愿团队,对扶贫对接贫困村进行集中帮扶。二是加大科技扶贫力度。着力提高贫困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扶贫要扶智,科教要先行。实行农科教结合, 增强农民掌握先进实用技术的能力, 倡导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 着力改善贫困地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提高其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三是加 大扶贫创新力度。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思路, 鼓励多种所有制经济组织参与扶贫开发,采用多种有效形式进行扶贫开发。综合利用社会扶贫的各种资源, 发挥社会各界在扶贫开发中的重要作用, 并积极创造条件, 鼓励、引导、支持非政府组织参与政府扶贫开发项目。

时值年终岁尾,街道正在积极谋划扶贫措施。我街道正在多方筹措资金,准备在年末走访慰问xx县xx村的困难群众,确保不让每一名群众因贫困而无法过好年。

xxx市xx区xx街道办事处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十九日

扶贫对接工作方案篇四

10大扶贫专项方案的对接和落实

省以工代赈办综合处处长 黄平

(2023年11月3日)

各位同志:

为深入贯彻省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落实•中共四川省委关于集中力量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部署,省级机关党校组织了这次驻村干部培训班。大家知道,历届省委对扶贫开发工作高度重视,十届省委更是将扶贫攻坚工作提升到了空前高度,专门召开全会研究部署,并做出了重要决定。省委东明书记指出:省委•决定‣与之前出台的•四川省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3年)‣、•四川省农村扶贫开发条例‣紧密对接,三者相辅相成,有机统一,其中•纲要‣是整体规划和总蓝图,•条例‣是法制保障和硬约束,•决定‣是行动指南和动员令。同时,我们还制定了扶贫开发10个专项方案。这套“3+10”组合拳,共同构成了新阶段省委推进扶贫攻坚的总体设计,制度安排、政策措施和工作要求。下面,我就结合10大扶贫专项方案(即:基础设施建设扶贫、生态建设扶贫、产业扶贫、新村建设扶贫、教育与就业扶贫、医疗卫生扶贫、文化惠民扶贫、社会保障扶贫、社会扶贫、财政金融扶贫)的对接和落实,谈几点看法和体会,借此机会与大家一同交流学习。

一、10个扶贫专项方案主要内容

(一)基础设施建设扶贫专项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根据我省农村贫困地区发展现状,加快推进交通、水利、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精准解决贫困地区行路难、饮水难、用电难、通信难等突出问题,着力改善民生,夯实发展基础,特制定本方案。

一、对象范围

以秦巴山区、乌蒙山区、大小凉山彝区、高原藏区(以下简称 “四大片区”)88个贫困县为重点区域,以全省建档立卡的11501个贫困村497.65万农村贫困人口为主要对象。

二、主要目标

以打通对外通道为重点,推动高速公路优先向贫困地区延伸;以完善路网骨架为重点,推动国省干线公路加快提档升级;以乡镇通油路、建制村通硬化路为重点,推动农村公路网络加速完善畅通,彻底破除贫困地区交通瓶颈制约。到2020年底,高速公路基本实现对除 “三州”外的贫困县全覆盖;全省普通国道二级及以上公路比重达到70%,普通省道三级及以上公路比重达到50%,市(州)到县(市、区)全面实现二级及以上(“三州”三级及以上)公路连接,所有贫困县至少形成两个二级及以上(“三州”三级及以上)的对外公路通道;实现所有乡镇通油路、所有建制村和新村聚居点通硬化路,所有贫困县建有功能较为完善的县级客运站,具备条件的乡镇建有乡镇客运站(停靠站),具备条件的建制村建有招呼

— 2 — 站(牌)并开通客运班线,年均渡运量超过5万人次的支小河流江河渡口基本消除。

加快推进贫困地区农村饮水安全提质增效、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大中型水利工程、防洪抗旱减灾工程,全力破解“因水不稳、因水不兴、因水致贫”难题。力争通过5年的努力,实现贫困地区人人喝上干净水,丘陵地区农村集中供水率达到90%,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5%;山区和高原区农村集中供水率达到80%,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75%。

农业灌溉得到有效保障。支持建立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加快小型水利工程确权登记颁证,充分调动用水合作组织和农户建设、管理、维护水利设施的积极性。

构建“可靠用电、安全用电、方便用电”的电力网络,全面提升贫困地区电网供电质量和供电水平,贫困地区户通电率达到100%,全面解决低电压问题。按照 “优化补课、兼顾提高”的原则,农村电网改造覆盖面达到100%,确保贫困地区群众 “用上电、用好电、电好用”。到2023年,实现县域电网同网同价、供电服务均等化。

加快推进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实现通信公共服务均等化。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88个贫困县及其所有行政村的应急广播系统,实现贫困村广播全覆盖;已通电行政村互联网覆盖率达到100%,基本实现村村有宽带、户户有电视,形成较为健全的网络信息安全和应急通信保障体系。

三、重点任务

(一)着力推进贫困地区交通建设

针对我省贫困地区出行难、行路难、运输难的问题,集中力量打好交通路网扶贫开发攻坚战,加快改善交通发展条件。在已实现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对所有贫困县全覆盖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农村公路通达通畅深度,彻底破除交通对贫困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瓶颈制约。

1.高速公路。(略)

2.国省干线公路。(略)

3.农村公路。加快推进通乡油路、通村硬化路、县乡道改善、村道完善及渡改桥工程建设,切实提升农村公路覆盖范围和通行保障能力,构建安全畅通、便捷高效、城乡一体的农村公路网络。2023-2023年,实施农村公路建设4.8万公里、渡改桥333处、农村桥梁建设2万延米,总投资398亿元,规划期投资398亿元。

(1)通畅工程2.4万公里,主要解决所有乡镇通油路、所有建制村通硬化路问题,总投资182亿元,规划期投资182亿元。

(2)县乡道改善提升工程0.8万公里,主要解决贫困地区完善农村公路路网骨架问题,总投资97亿元,规划期投资97亿元。

(3)村道窄路面加宽1.6万公里,总投资47亿元,规划期投资47亿元。

(4)渡改桥333处、7.3万延米,主要解决水网地区渡运安全问题,总投资66亿元,规划期投资66亿元。其中,渡改公路桥183处、5万延米,总投资63亿元,规划期投资63亿元;渡改人行桥150处、2.3万延米,总投资3亿元,规划期投资3亿元。

(5)桥梁建设2万延米,主要解决农村公路有路缺桥问题,打通群众出行 “最后一公里”,总投资6亿元,规划期投资6亿元。

4.汽车客运站场。以县级客运站场和乡镇中心站为重点,加快完善农村客运配套设施,构建以县级站为枢纽、乡镇站为节点、村级招呼站(牌)为补充的农村汽车客运网络。2023-2023年,总投资31亿元,规划期投资31亿元。其中,县级汽车客运站30个,总投资20亿元,规划期投资20亿元;乡镇站450个,总投资10.5亿元,规划期投资10.5亿元;村级招呼站(牌)8400个,总投资0.5亿元,规划期投资0.5亿元。

5.养护能力提升工程。

(二)着力推进贫困地区水利建设

1.加快推进贫困地区农村饮水巩固提升工程。采取以大带小、以城带乡,以大并小、小小联合的方式,以新建、扩建、配套、改造、联网等措施,通过户建卡、村造册的办法,精准到户,大力提高贫困地区农村饮水安全保障程度和自来水普及率。

2.加快推进贫困地区农田水利精准灌溉工程。加快推进贫困地区大中小型灌区配套改造,深入实施小型农田水利和 “五小水利”工程,按照因地施策、精准配臵、产水相融、整村推进的思路,大力实施 “治水兴村”战略,优先做好贫困地区 “最后一公里”渠系建设,有序推进管道输水、喷灌、微灌等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着力构建贫困地区旱山村、缺水村用水保障体系。

3.加快推进贫困地区大中型水利工程建设。(略)

4.加快推进贫困地区防洪抗旱减灾工程。(略)

(三)着力推进贫困地区电力建设

1.解决电网过负荷问题。优化改造110千伏农村电网骨干网架结构,解决35千伏及以下电网过负荷、供电质量差问题,提高10千伏配网 “手拉手”供电比率,提高运行灵活性、可靠性和经济运行水平,消除配网 “卡脖子”及“安全隐患”问题。

2.开展低电压治理工程。按照统一规划、试点先行,总体推进、分步实施,属地负责、分层控制的原则,统筹解决贫困地区低电压改造问题,全面提升配网供电能力和供电质量。

(四)着力推进贫困地区通信建设 1.加快信息网络演进升级。(1)有线接入网。(2)无线接入网。(3)三网融合。

— 6 — 2.深化信息通信普遍服务。(略)3.强化信息网络安全。(略)4.增强应急保障能力。(略)

5.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略)

6.深入实施重点工程。

(1)“宽带乡村”工程。到2023年,力争实现北川县、青川县、阆中市、华蓥市、达州市通川区、巴中市恩阳区、合江县、高县、沐川县、雷波县、松潘县等25个贫困县(市、区)95%以上的行政村通光缆。

(2)行政村通宽带民生工程。到2023年,实现贫困地区行政村通宽带比例超过90%。

(3)贫困地区互联网覆盖工程。到2023年底,实现所有 已通电行政村互联网覆盖率达到100%。

(4)农村中小学免费通宽带工程。(略)

(5)电视户户通工程。到2023年,基本解决贫困户看电视难问题,实现 “四大片区”电视户户通,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络(ngb)到村接入,交互电视覆盖率达到95%以上。

(6)广播村村响工程。到2023年,基本建成覆盖88个贫困县、所有行政村的应急广播系统,实现贫困村广播全覆盖。

四、进度安排

(一)交通方面。到2023年,新改建国省干线公路3303公里和农村公路204万公里,实施渡改桥273处和客运站场建设4300个。

到2023年,新改建国省干线公路2600公里和农村公路2.4万公里,实施客运站场建设4580个。

(二)水利方面。到2023年,新增和恢复蓄引提水能力4亿立方米,新增和恢复灌溉面积106万亩,发展节水灌溉面积96万亩。

到2023年,新增和恢复蓄引提水能力17亿立方米,新增和恢复灌溉面积266万亩,发展节水灌溉面积239万亩。

(三)电力方面。(略)

(四)通信方面。到2023年,基本实现网络全覆盖,已通电行政村互联网覆盖率达到100%,行政村通宽带比例超过90%,广播电视基本覆盖所有贫困地区,交互电视覆盖率达到95%以上。基本实现 “四大片区”城市光纤到楼入户。

五、政策措施

(一)科学编制实施规划。(略)

(二)健全投入增长机制。(略)

(三)做好资金筹措方案。(略)

(四)构建社会帮扶格局。(略)

六、资金筹措(略)

七、组织保障(略)

(二)产业扶贫专项方案

为深入贯彻省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充分发挥产业扶贫的基础性作用,加快培育贫困地区、贫困群众增收产业体系,建

— 8 — 立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关键支撑,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确保一批贫困人口稳定脱贫。

一、对象范围

以全 省 有 扶 贫 工 作 任 务 的20个 市(州)、160个 县(市、区)为实施范围,重点是秦巴山区、乌蒙山区、大小凉山彝区、高原藏区(以下简称 “四大片区”)88个贫困县。精准扶持建档立卡的168.48万贫困户497.65万贫困人口,对265.45万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进行重点扶持。

二、目标任务

初步形成布局合理、特色突出、安全高效的产业体系,产业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致富能力进一步增强,基本实现贫困地区农牧民脱贫致富奔小康。

到2015年底,每个有条件的贫困户掌握1至2项实用技术,至少参与1项种植、养殖、林下经济、特色业态旅游— 91 —等增收项目;每个有条件的贫困县实施1项以上农业科技成果示范应用项目,形成1个特色产业;“四大片区”特色主导产业初步形成。

到2020年,初步形成 “跨乡联县”特色支柱产业体系,产业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高,贫困地区产业助农增收人均增幅明显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实现贫困县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

三、进度安排

到2020年,建成现代农业产业基地600万亩,建成现代林业产业基地1600万亩,年出栏肉牛、肉羊及特色小家禽2.5亿头(只),水产养殖面积达到120万亩,农民合作社达到1.4万个、家庭农场和种养大户达到8000个,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0%以上,主要造林树种良种使用率达到65%以上,农业适用技术推广率达到90%以上。形成130个以上不同层级的乡村旅游扶贫示范区(点),打造1000个特色旅游村、1万个民宿旅游达标户。

四、政策措施

以规划为引领,以科技和质量为支撑,以投入为保障,不断强化贫困地区产业基础条件,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和实用技术推广应用,努力开拓产品市场,延伸产业链,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增强贫困地区 “造血”功能及自我发展能力,促进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

(一)抓产业规划编制,优化产业区域布局。针对我省“四大片区”实际情况,认真分析各片区资源禀赋、产业优势、发展基础,指导贫困地区以县为单位制定本地区的特色产业发展规划,组织编制 •四川省 “十三五”旅游扶贫专项规划‣。依据贫困地区资源状况、气候条件及贫困村、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林则林、宜渔则渔、宜旅则旅,培育壮大贫困地区特色优势产业,统筹谋划粮油、畜牧、经济作物、林竹、水产、农产品初加工及精深加工、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形成一村一品、一户一业的发展

— 10 — 格局。其中,秦巴山区重点发展优质粮油、蔬菜、水果、茶叶、食用菌、核桃、药材、蚕桑、苎麻、肉牛羊、特色水产、林下种养、农产品初加工及精深加工、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生态旅游和红色旅游等产业;乌蒙山区重点发展优质粮油、茶叶、水果、蔬菜、竹木、畜禽、林下种养、农产品初加工及精深加工、休闲农业、生态旅游、康体养生和休闲度假等产业;大小凉山彝区重点发展马铃薯、蔬菜、水果、茶叶、核桃、花椒、肉牛羊及林下种养、珍贵用材林、油橄榄、农产品初加工、休闲农业、生态旅游、康体养生和民族文化旅游等产业;高原藏区重点发展青稞、马铃薯、酿酒葡萄、特色水果、食用菌、核桃、中藏药材、牦牛、藏羊及农产品初加工、休闲农业、民族文化旅游和户外体育旅游等产业。

(二)抓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产业发展条件。通过山、水、田、林、路、园、沼综合治理,推进连片贫困地区农业农村生产生活设施改善,提升耕地质量,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提升农业生产能力,夯实贫困地区特色种植业发展基础。积极支持贫困村、贫困户加大畜禽标准化养殖场(小区)、健康养殖池塘、饲草饲料基地及棚圈、牧道、人工打贮草基地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贫困地区现代养殖业发展。

加大贫困地区林区道路、森林保护和灌溉设施建设力度,加快现代林业产业基地培育。加大贫困村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力度,提升和完善旅游扶贫重点村道路、步游道、停车场、厕所、供水供电、标识标牌、休憩设施、应急救

— 11 — 援、游客信息服务等设施,重点实施 “旅游厕所革命”和乡村旅游智慧工程,切实改善贫困地区旅游业发展基础条件。加快贫困地区农产品加工、矿产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工业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鼓励贫困地区与省内国家级、省级产业园区对接,布局建设一批 “飞地工业园区”。积极推进贫困地区乡村商品服务网点和物流配送体系建设,支持电商企业在贫困地区建立农村电商服务体系。

(三)抓科技示范推广,强化产业扶贫技术支撑。始终把科技摆在突出的位臵,启动实施科技扶贫专项行动计划,加大优良品种选育和新品种、新技术的研发、推广和应用力度,不断增强产业扶贫的技术支撑。在贫困地区开展农业科技示范户建设,保护利用当地特色品种,大力推进 “四新”(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机制)示范和 “六良”(良种、良法、良制、良壤、良灌、良机)配套。组织农林科研教学单位专家、农业部门科技干部和各级各类农业技术协会专家到贫困地区开展技术指导、技术帮扶和一对一带动,多种形式组织开展针对贫困户的技术培训。落实国家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搭建创新创业转化孵化平台,支持贫困户开展群众性创新创业活动,扶持 “草根”能人、返乡青年、乡村旅游创客创新创业。推进贫困地区科研成果使用、处臵、收益管理改革和科技人员激励政策试点,鼓励科技人员在科研单位和农业企业间双向流动。深入实施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鼓励科技人员扎根贫困地区,在贫困地区创办领办企业、培训产业技术骨干、提供技术

— 12 — 咨询等。实施 “三区”(贫困地区、民族地区、革命老区)科技人员计划,探索优势科技资源向贫困地区流动的长效机制。支持贫困地区各类企业开展自主创新和技术改造,不断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扩大市场占有率,发展壮大骨干企业。

(四)抓产业主体培育,增强产业发展动力。围绕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充分发挥新型经营主体在资金、技术、质量品牌、市场营销等方面的优势,带动贫困户发展增收致富产业。做大做强农业龙头企业,大力扶持农民合作社,积极培育家庭农场和种养大户,加大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力度,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加快构建贫困地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科学合理利用贫困地区资源,发展壮大一批骨干企业。培育一批知名的 “互联网+特色农产品”品牌企业,实现农村商业网点 “线上线下”全覆盖,扩大贫困地区农产品和特色产品网上销售。实施旅游富民计划,建立完善乡村旅游标准体系,打造一批特色旅游村,培育一批乡村旅游龙头企业和民宿旅游达标户。进一步完善精准扶贫机制,通过股份合作、保底分红、二次返利、财政投入形成的资产量化到户等多种利益联结机制和结对帮扶、定点帮扶、对口帮扶等多种形式 “结对子”,示范带动贫困农户发展产业,提高贫困农户脱贫致富能力,共享产业发展成果。

(五)抓产业融合发展,提高产业持续促农增收能力。推动农业生产向产前产后延伸,构建产业基地、农产品初加工及精深加工、产后商品化处理、特色农产品品牌打造、市场营销的全产业链条,推进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解决贫困户就地就近就业问题,提高产业促农增收能力。积极引导工商资本进入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产业,打造 “川藏高原”“大凉山”“圣洁甘孜”“广元七绝”“巴食巴适”等区域品牌,不断提高贫困地区特色优势农产品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拓展贫困地区农产品销售渠道,增加贫困农户收入。扶持贫困村发展小微企业或工商户,优先支持发展具有鲜明地方特色、以手工制造为主的小微企业,鼓励外出务工能人回乡创业,建立健全创业服务体系,创造就业岗位,促进贫困群众就业增收。强化劳务技能培训,加大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鼓励和支持能人带动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减少盲目性,增强稳定性,增加务工收入。实施乡村资源景观化工程,充分利用农业园区、森林景观、乡村聚落、水利风景等各类乡村资源,创建一批乡村类国家a级景区和旅游度假区、生态旅游示范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等品牌,推动乡村旅游业态多元化发展,以 “旅游+”引领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有效拓展农民就业增收空间。

(六)抓项目资金落实,强化产业扶贫投入保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扶贫开发工作部署,强化各项产业扶贫政策落实,加大对贫困地区产业发展的项目和资金支持,确保政策实

— 14 — 施到位、项目落实到位、投入安排到位。在中央和省级项目资金的立项安排上对贫困地区进行倾斜支持,在产业发展相关环节上采取差别化的立项及资金补助政策,提高贫困地区项目资金的安排比例,各有关部门每年投向贫困县的项目资金原则上达到50%以上。设立贫困地区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从政策上鼓励企业更多吸纳贫困群众就业,支持以土地、资源等入股参与产业发展,把产业发展红利装进群众腰包。加大定向财力转移支付力度,进一步下放财政项目审批权限,赋予贫困县项目管理的决策权和自主权,支持以县级政府为主体,围绕扶贫开发攻坚规划统筹安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社会化服务等项目和资金,整合聚集各类投入,集中安排使用,实行资金精准投放,确保项目规划到户、资金到村到户,增强财政资金使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新村建设扶贫专项方案

为深入贯彻省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全面实施幸福美丽新村建设 “五大行动”,以新村建设为综合载体,加快推进危房改造,同步推进产业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配套、环境整治、文化传承和社会管理,建设幸福美丽家园,帮助贫困群众稳定脱贫、加快全面小康步伐。

一、对象范围

— 15 — 以秦巴山区、乌蒙山区、大小凉山彝区、高原藏区(以下简称 “四大片区”)88个贫困县为重点,统筹推进全省其他贫困地区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危房改造和贫困村新村建设工作。

二、目标任务和进度安排

到2020年,完成11501个贫困村的新村建设,全面完成54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危房改造,累计完成农村廉租房建设16.65万户,为农村全面小康奠定坚实基础。

三、重点工作

(一)全面推进农村贫困户住房条件改善

把解决贫困户住房问题放在首位,优先支持无房户、危房户、住房困难户的住房建设,确保贫困群众住上好房子。

1.全面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切实摸清农村危房现状,核实核准底数,锁定贫困户对象,积极争取中央资金支持,加大省级财政投入,提高贫困户危房改造补助标准,解决好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住房问题。整合政策资金,统筹推进 “四大片区”农村危房改造扶贫开发攻坚。

2.加快推进农村廉租房建设。对建不起房、改不起房的16.65万户特困群众,由政府主导提供农村廉租房。省、市(州)、县(市、区)设立专项资金,鼓励社会捐赠帮扶资金用于农村廉租房建设,拓宽廉租房建设筹资渠道。通过建、改、租、调、购等多种方式,盘活农村闲臵房屋,多渠道增加廉租房房源。锁定特困户对象,研究制定农村廉租房建设计划,分组织实施。

3.统筹实施农房抗震设防改造。在地震基本烈度8度设防区及以上地区,实施农房抗震设防改造工程,优先安排贫困地区农房抗震设防改造,提高抗震减灾能力,保障居住安全。

(二)大力推进扶贫新村专项行动

坚持把扶贫解困作为新村建设的首要任务,以 “四大片区”为主战场,加快推进贫困地区新村建设和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危房改造工作。

1.巴山新居建设。在秦巴山区实施巴山新居建设,到2020年完成秦巴山区4432个扶贫新村建设,完成32.31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危房改造。

2.乌蒙新村建设。在乌蒙山区实施乌蒙新村建设,到2020年完成乌蒙山区620个扶贫新村建设,完成6.44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危房改造。

3.彝家新寨建设。在大小凉山彝区实施1000个彝家新寨建设和930个整村推进项目,到2020年完成大小凉山彝区1930个扶贫新村建设,完成7.73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危房改造。

4.藏区新居建设。在高原藏区实施藏区新居建设,到2023年完成藏区2063个扶贫新村建设,完成2.62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危房改造。

“四大片区”以外的贫困地区要结合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到2020年完成2456个扶贫新村建设,完成15.9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危房改造。

(三)提升扶贫新村公共服务和管理水平1.支持发展特色产业。(略)2.统筹推进设施配套建设。(略)3.实施农村环境整治行动。(略)

4.加强和构建历史文化传承保护体系。(略)

四、政策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新村建设扶贫要坚持省委、省政府统一领导,省直有关部门(单位)密切配合,市(州)协调推进,县(市、区)为责任主体,党政一把手总负责的领导体制。省级由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抓总,主要负责政策研究、规划指导、计划分配、责任监督等工作。各牵头单位对所牵头的事项负总责,具体负责召集有关部门(单位)分析实施情况、研究工作措施、协调解决问题等;相关责任单位要各司其职、主动配合。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新村建设扶贫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明确具体目标和建设任务,建立新村建设扶贫工作责任制。

(二)坚持科学规划。落实科学规划理念,坚持规划先行,推进贫困地区新村规划编制。重新审视并调整完善贫困地区县域新村建设总体规划,对新村聚居点、旧村落和传统村落进行整体规划和统筹布局。研究制定 •四川省村规划标准‣,提升贫困地区新村规划编制水平。结合 “四大片区扶贫攻坚行动”,抓紧完成全省农村危房改造 “十三五”规划和实施计划编制。

(三)优化资源配置。改变资源配臵方式,发挥政府投入的杠杆作用。地方各级财政要将新村建设扶贫资金纳入预算,调整支出结构,增加危房改造和新村建设扶贫资金投入。积极创新金融服务,开展农村危房改造贷款贴息试点,大力发展扶贫小额贷款,支持农村发展资金互助合作,拓宽困难群众筹资渠道。各级财政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定期对资金使用和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严禁截留、挤占和挪用。建立奖补机制,引导村组和农户盘活土地、房产等闲臵资源。

(四)强化统筹协调。各地要根据本方案,结合实际制定当地新村建设扶贫措施,以目标任务为牵引,落实各项工作。各有关部门(单位)要主动作为、密切配合,建立完善新村建设扶贫统筹协调机制,形成整体合力。要统筹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秦巴山区、乌蒙山区、高原藏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大小凉山彝区 “十项扶贫工程”等工作,整合各方资源,发挥整体效应,加大新村建设扶贫工作力度。

(五)加强督促检查。加强对新村建设扶贫专项工作督促检查,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推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对重视不够、工作不实造成严重后果或不良影响的,严格问责。

(四)教育与就业扶贫专项方案

— 19 — 为深入贯彻省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全面提升贫困地区教育发展水平,提高贫困群众素质能力,从根本上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一、对象范围

秦巴山区、乌蒙山区、大小凉山彝区、高原藏区(以下简称 “四大片区”)88个贫困县适龄受教育的青少年儿童和薄弱学校;“四大片区”外贫困家庭适龄受教育的青少年儿童和薄弱学校;全省497.65万农村贫困人口中有劳动能力的265.45万人口。十五年免费教育范围为民族自治州和自治县。

二、总体目标

到2020年,“四大片区”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水平接近全省平均水平。基本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巩固和提升义务教育成果,乡乡有标准中心校;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提高职业教育促进脱贫致富的能力,建设满足需要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贫困人口素质全面提高,就业创业能力显著增强,“四大片区”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就业局势持续稳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就业质量进一步提高。教育对促进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三、进度安排

(一)学前教育。到2023年,基本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75%以上。

(二)九年义务教育。到2017年,义务教育保持高位普及,小学和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保持在99%以上;学校班额符合国家和省规定标准,“大班额”现象进一步缓解,开齐国家和省规定课程。到2018年,县(市、区)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学校之间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差距明显缩小。

(三)高中阶段教育。到2020年,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0%。

四、政策措施

(一)实施基础教育巩固提升计划

1.健全学前教育资助政策。根据贫困地区普及学前教育的实际需要,逐步建立以中央、省、市(州)、县(市、区)多级分担投入、重点面向家庭经济困难儿童的学前教育资助政策,提高贫困地区幼儿保教费减免比例。从2016年春季学期起,对全省民族自治州和民族自治县(共51个县)的公办在园幼儿全面免除保教费;继续对全省16个民族待遇县所有在园幼儿减免保教费;从2016年春季学期起,将“四大片区”中除民族地区以外的其余34个贫困县的幼儿保教费减免面由10%提高至20%;对其余82个县继续按在园幼儿10%的比例减免保教费。

从2016年春季学期起,将全省除民族自治州、自治县(同期将全面免除保教费)以外的其余132个县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在园幼儿全部纳入面上的保教费减免范围,并据实免除

— 21 — 保教费。所需资金,省财政维持现有补助标准,不足部分由市、县财政承担。

2.巩固提升普及义务教育成果。全面落实县长、局长、乡长、村长、家长 “五长”负责制,进一步建立健全义务教育控辍保学责任机制。各级政府要根据本地城镇化进程,科学把握流动人口规律,建立健全区域内义务教育学生流动预测和管控机制,适龄儿童、少年户籍所在地政府要建立儿童、少年花名册,做到人头清、数据准。充分利用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加强流动人口子女入学、转学等学籍管理,确保每一名适龄儿童、少年依法入学并完成九年义务教育。进一步落实父母作为第一监护人的责任。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增强课程适应性和教学吸引力,提高教育质量,防止学生因厌学而失学。实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全面保障残疾学生受教育权益。

科学实施义务教育学校设臵和建设规划,保证学生就近入学。合理布局义务教育学校,分类设臵,保证足够学位。巩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成果,保留并办好必要的村小学和教学点。大力发展寄宿制教育,按照 “县为主体、省市帮助”的原则,统筹安排资金支持 “四大片区”贫困县基础条件薄弱的寄宿制学校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对农村留守学生的关爱、教育和管理。妥善解决因学校撤并带来的学生上下学交通问题。

认真落实义务教育 “三免一补”政策,确保应免尽免。继续实施高海拔民族地区学生取暖计划,切实保障学校正常运

— 22 — 转。深入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改善贫困地区学生营养状况。同时,组织实施好教育重大建设项目。

积极支持民族地区双语教育发展。按照 “双语并重并举、全面接轨”的思路,进一步推进双语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不断提升民族地区双语人才培养能力。通过免费师范生培养计划、适时培训等途径,加大各类双语教师的培养培训力度,切实满足双语教育发展需要。加强民族语言文字教材建设,强化教育科研,全面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根据民族地区的特殊需要,支持有关普通高校做好双语人才培养,切实满足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双语人才的需要。

3.支持办好贫困地区综合高中。探索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办学模式,有条件的县(市、区)办好1所试点综合高中,构建人才成长 “立交桥”。支持贫困地区普通高中与优质中等职业学校通过共享办学资源、联合办学、转型发展等方式,积极开展普职融通、特色鲜明的综合高中发展模式探索试点。省财政通过调整省级教育支出结构,支持“四大片区”贫困县改善普通高中办学条件。

4.加快推进贫困地区远程教育。重点支持贫困地区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范围。落实专项行动计划,结合 “宽带中国”战略、“光网四川工程”等重大项目推进远程教育。全力推进贫困地区中小学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和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

(二)实施就业创业能力培育计划

— 23 — 1.支持贫困地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支持贫困地区中等职业学校与优质中等职业学校结对子,开展对口帮扶,切实改善贫困地区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条件。加大职业教育宣传力度,加强招生统筹管理,支持引导贫困地区初中毕业生到发达地区中等职业学校接受职业教育。从2016年秋季学期起,对未实行 “9+3”免费教育政策的集中连片特困地区29个县,在一、二年级中职在校学生全面享受中等职业助学金政策的基础上,参照藏区州内 “9+3”免费教育政策,对三年级在校学生按每生每年1000元的标准给予生活补助,所需资金由省财政全额承担。从2016年秋季学期起,对全省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中职学生在发放中职助学金的基础上再给予每生每学期500元的生活补助。所需资金,省对扩权强县试点县(市)补助60%、非扩权强县试点县(市)补助40%,其余部分由市、县财政承担。

2.深入实施省属高校招收农村学生专项计划。提高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的比例,科学合理安排省属高校招收农村学生专项计划市(州)配额,增加贫困地区学生接受优质高等教育机会。

3.健全高校学生资助体系。采取积极有效措施,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得来、留得住。从2016年秋季学期起,对全省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新入学的本专科学生,按照每生每学年4000元(学费资助2000元,生活费补助2000

— 24 — 元)的标准给予资助,连续资助直到学业结束。所需资金,省对扩权强县试点县(市)补助60%、非扩权强县试点县(市)补助40%,其余部分由市、县财政承担。同时,按规定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国家助学金;按规定为所有符合条件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助学贷款,确保顺利入学;完善“绿色通道”制度,对交不起学费的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一律先办理入学手续,然后再根据核实后的情况分别予以学费“缓、减、免”资助;强化勤工助学工作,为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大学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

4.积极发展劳务经济。支持用人单位和贫困地区建立稳定的劳务培训关系,每年针对贫困地区开展一次以上专项劳务对接活动。加强省际、区域劳务合作,组织省内外用工企业特别是省内用工企业到贫困地区开展现场招聘活动。大力支持开展校企合作,引导优质培训机构和企业到贫困地区建立培训基地,带动贫困学生提升技能水平,增强就业竞争力。

5.加大劳动力转移培训力度。搞好定向、订单培训,实施贫困地区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从2016年起,劳务品牌培训资金补助名额和补助标准向贫困地区大力倾斜。针对贫困地区不同对象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创业培训。到2020年,力争使新进入人力资源市场的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都有机会接受一次就业技能培训;力争使当地企业技能岗位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得到一次岗位技能提升培训或高技能人才培训;力争使具备一定创业条件或已创业的农村转

— 25 — 移就业劳动者有机会接受创业培训。每年通过劳务品牌培训项目培训1.9万名以上贫困地区农村转移输出劳动力。

开展民族地区群众职业培训行动。在大小凉山彝区、高原藏区,对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毕业高校毕业生、城乡未继续升学的应届初高中毕业生,每年至少组织2000人参加创业培训和 “职业技能+创业”培训。职业培训行动所需经费从就业专项资金中列支。

6.完善就业创业指导服务。落实鼓励劳动者创业的相关扶持政策,为创业者提供相关公共服务。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因地制宜建设示范性创业孵化基地。继续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就业工作的首位,加强对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支持贫困家庭毕业生就业创业。做好 “9+3”学生就业促进工作。开展一系列专项活动,重点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农业富余劳动力、高校毕业生等群体就业。因地制宜开发乡村道路协管、城乡保洁、城乡社区管理服务等公益性岗位,优先安排就业困难人员、贫困家庭未就业的大中专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等就业。

(三)实施民族地区十五年免费教育计划

从2016年春季学期起,全面免除民族自治州、自治县(共51个县)公办幼儿园3年保教费和公办普通高中3年学费并为所有普通高中在校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所需资金,省财政给予定额补助,其余部分由州、县财政承担。在实行上述政策时,对经教育部门批准设立的民办幼儿园和民办普通高中,按公办幼儿园和公办普通高中的财政补助标准给予等额补助,— 26 — 其收费标准高于财政补助标准的部分,由学生家庭承担。到2020年,民族自治地方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学前两年毛入园率达80%以上,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75%;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0%。

(四)实施乡村教师专项支持计划

1.拓展乡村教师补充渠道。大力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扩大四川省免费师范生计划培养规模,从目前每年2000名增加至3000名,重点面向 “四大片区”,进一步优化调整培养方案,切实加强本土化培养,采取多种方式培养 “一专多能”乡村教师。建立 “四大片区”农村中小学校直接招聘本科及以上学历急需紧缺专业人员制度。

2.职称(职务)评聘和生活待遇向乡村学校教师倾斜。按照国家 •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有关要求,研究完善乡村教师职称(职务)评聘条件和程序办法,实现县域内城乡学校教师岗位结构比例总体平衡。从2016年起,取消乡村教师评聘职称(职务)对外语成绩(外语教师除外)、发表论文的刚性要求。全面落实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国家级贫困县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大力建设边远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师周转宿舍,改善教师生活条件。

3.推动城镇优秀教师向乡村学校流动。全面推进义务教育阶段教师队伍 “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2015年研究制定我省城乡教师交流(轮岗)实施办法,2016年启动实施,— 27 — 2017年全面实施。到2017年,每年交流人数达到应交流人数的10%以上。

4.全面提升乡村教师能力素质。加大贫困地区乡村教师培训力度,提高乡村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通过“国培计划”和省级教师培训项目,开展贫困地区教师集中培训和远程培训,省级每年组织1000人集中培训,2020年前,乡村教师接受360学时的全员培训。建立贫困地区乡村教师荣誉制度,省、市(州)、县(市、区)分别对在乡村学校从教20年、10年以上的教师予以激励。

(五)实施藏区千人支教十年计划

按照已有的市对州、县(市、区)对县(市)的结对关系,进一步明确校对校的对口支援关系。到2016年底,完成1500所学校的结对关系,藏区乡镇以上的幼儿园、中小学校至少与一所内地学校结成对口支援关系。从2016年春季学期开始,内地对口支援藏区的县(市、区),每县选派具有3年以上教学实践经验的优秀教师到藏区学校任教。藏区每县选派幼儿园、中小学校的管理干部到内地对口支援学校挂职锻炼;每县选派一线教师到内地对口支援学校跟岗学习。

继续深入实施 “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教师专项计划,每年选派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优秀幼儿园、中小学校骨干教师到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支教。

(五)生态建设扶贫专项方案

— 28 — 为深入贯彻省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大力实施生态建设扶贫,构建国土生态安全体系,筑牢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基础,拓宽贫困群众增收渠道,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一、对象范围

以有扶贫工作任务的20个市(州)160个县(市、区)为实施范围,重点支持秦巴山区、乌蒙山区、大小凉山彝区、高原藏区(以下简称 “四大片区”)88个贫困县,加强对全省建档立卡的168.48万贫困户497.65万农村贫困人口的生态建设扶贫,并向生态脆弱的藏区、彝区等重点区域倾斜。

二、目标任务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快治理突出生态问题,筑牢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本底。到202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37%,草原植被综合覆盖度达到90%,扶贫搬迁120万贫困人口,草地退化、湿地萎缩、水土流失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等重大生态问题基本遏制,生态安全屏障基本建成,生态产品供给能力明显提高,生态经济长足发展,贫困人口收入显著增加,贫困地区农牧民与全省同步实现全面小康。

(一)加强生态保护建设

加快脆弱地区生态治理步伐,优先安排贫困地区开展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石漠化综合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湿地恢复、生态脆弱地区治理、水土流失综合防治

— 29 — 等重大生态工程建设。结合区域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一批能促进当地农牧民增收致富的经济林(草)果产业。加强水资源保护和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遏制水生态系统失衡趋势,建立完善以水功能区管理为核心的水资源保护制度体系。

(二)促进生态资源利用

加强生态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推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变。依托森林、草地、湿地及野生花卉资源,规划建设一批生物科考、森林探险、植物花卉(彩叶)观赏、森林康养基地,促进生态资源转变为生态资本和经济效益。加强森林公园、国有林场和森工企业重要景区(点)水电路及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提升景区的可进入性和舒适性,扩大游客规模,带动当地群众就业和增加旅游服务收入。鼓励农牧民积极培育林下药材、森林蔬菜和发展林下生态养殖业,大力发展立体林业和循环经济;引导有序开展林下野生菌和森林蔬菜采摘,推动珍稀生态资源永续利用。

(三)开展人居环境治理

深入推进以大气、水、土壤为重点的污染防治工作。加强水源保护和水质保障,不断提高贫困地区供水水质合格率。探索从省到县的环境维护管理第三方服务共同分担机制,推进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开展以贫困地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畜禽养殖污染综合治理、生活污水及垃圾处理、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为主的水环境污染治理工作,全面整治贫困地区农村水环境。强化化肥、农药等投入品管理,加大农产品产地重金属污染治

— 30 — 理力度,开展农作物秸秆、废旧农膜循环利用,加强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在乡镇、村、居民点开展以脏乱差治理、人畜分离、垃圾污水处理为重点的环境突出问题整治,推进改厕、改圈(舍)、改灶、改院和治弃、治污、治理乱搭乱建。

(四)推进防灾减灾避灾

在生态环境恶劣、生态环境脆弱、不具备基本发展条件及自然灾害频发的地区,结合新型城镇化、灾后恢复重建、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等,在群众自愿的前提下,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易地扶贫搬迁和生态移民、避灾移民。加大对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防治力度,强化地质灾害隐患工程治理,加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建设群专结合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加大森林、草地生物病虫害防治和预警监测体系建设力度,提升防灾减灾能力。

三、进度安排

(一)生态保护建设。到2020年底,除生态脆弱地区外,贫困地区生态治理任务基本完成,森林、草地和水生态系统步入良性循环;累计实施天保工程公益林建设180万亩、退耕还林180万亩,治理石漠化土地582平方公里,实施生态脆弱地区治理3.2万亩(其中沙化土地治理2万亩、干旱半干旱生态综合治理1.2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500平方公里,治理区域的水土流失面积减少85%以上,土壤侵蚀模数至少降低一个等级。

(二)生态资源利用。到2020年底,生态旅游和林下经济产值达到300亿元,贫困地区农民人均林业收入达到1700元。

(三)人居环境改善。到2020年底,贫困地区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达到90%以上。

(四)防灾减灾避灾。到2020年底,开展8万户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安臵和370处地质灾害治理,完成120万贫困人口扶贫搬迁和生态移民安臵任务,实现具有搬迁条件和意愿的贫困户应搬尽搬,草原鼠虫害防治率达到30%,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率达到70%,森林火灾损失率控制在1‰以内。

四、政策措施

(一)加强生态用地用途管制。(略)

(二)加大生态治理投入力度。(略)

(三)强化移民搬迁政策支持。通过调拨、转让或集中进行土地开发等方式,解决搬迁贫困户宅基地、口粮田。用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土地整治、地质灾害避让搬迁等政策。适当提高易地扶贫搬迁补助标准,给予搬迁建房贷款贴息。加大财政投入,将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臵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纳入统一规划,优先安排实施。对自主移民的,要合理引导、规范管理、强化服务,解决好子女入学、社会保障等问题,帮助他们融入当地生活。

(四)切实增加农牧民生态收入。

(五)深入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六)加强科技服务支撑。

(七)建立完善生态建设扶贫考核评价体系。

五、资金筹措

2015—2020年,全省共需筹措生态建设扶贫资金164.3亿元,其中:争取中央补助110.84亿元,省级安排49.96亿元,市、县安排3.5亿元。

(六)医疗卫生计生扶贫专项方案

为深入贯彻省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进一步健全贫困地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消除医疗卫生区域发展不平衡,大力促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提升卫生计生服务能力,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切实解决贫困群众看病就医问题,提高人口健康素质,特制定本方案。

一、对象范围

全省49765万农村贫困人口中病患者和 “老弱伤残” 脆弱人群,特别是其中172.28万患大病、慢性病贫困人口;秦巴山区、乌蒙山区、大小凉山彝区、高原藏区(以下简称“四大片区”)88个贫困县服务能力薄弱的基层卫生计生机构。

二、目标任务

通过开展医疗卫生计生扶贫 “五大行动”,实施 “八免四补助”,切实减轻贫困人口治疗疾病经济负担,助推贫困人口恢复劳动力、脱贫增收,摆脱长期贫困。自2016年起,— 33 — 对在县域内基层医疗机构就诊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门诊和重特大疾病住院个人医疗费用给予减免,力争个人医疗费用支出控制在10%以内。到2020年,基本实现在县域内基层医疗机构就诊的建卡贫困人口中重特大疾病患者住院个人医疗费用零支付;建立健全贫困地区基层卫生计生服务体系,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全面改善贫困地区居民健康状况;88个医疗卫生计生扶贫重点县服务能力全面提升,当地居民健康、卫生资源、公共卫生均等化、疾病防控等主要指标接近或达到全省平均水平;每个贫困县至少有一所二级医院,其中20万人口以上贫困县至少有一所二级甲等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100%达标;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小病不出乡镇”;人均期望寿命接近全省平均水平;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30/10万以下,婴儿死亡率控制在12‰以下;传染病和地方病得到有效控制;认真执行计划生育政策,严格控制政策外生育。

三、进度安排

到2020年,基本实现在县域内基层医疗机构就诊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重特大疾病住院个人医疗费用零支付;88个医疗卫生计生扶贫重点县服务能力全面提升,当地居民健康状况全面改善,主要卫生指标接近或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卫生计生人员在数量和质量上接近全省平均水平,贫困地区卫生计生队伍总量增加8.5万人,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执业(助理)医师数、注册护士数、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人员数与全省

— 34 —平均水平差距明显缩小,专业技术人员的学历、职称、执业资格和岗位技能等素质明显提升。20万人口以上贫困县至少有一所二级甲等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100%达标;增加县级医院应开展服务项目数,按要求设臵完整的业务科室;提升远程医疗服务水平,所有贫困县建成远程会诊系统并开展网络医疗服务;县级医院医疗服务项目覆盖率达到75%;乡镇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达到98%以上;传染病报告发病率控制在全省平均水平左右。

四、政策措施

(一)大力实施贫困人群医疗救助扶持行动

全程经济有效医疗服务,助推劳动力恢复。依托相关部门建立贫困人口识别标示。对贫困人口实行 “八免四补助”,对住院贫困人口全覆盖实行 “先诊疗后结算”制度,诊疗结束后由医疗机构与医保、民政救助和医疗爱心基金经办机构直接结算。开展多种专项免费医疗服务。努力实现所有贫困伤病人得到有效治疗,所有贫困残疾人得到有效康复,尽早让他们恢复或部分恢复劳动能力,为脱贫增收、摆脱长期贫困创造条件。

发挥医保对贫困人口医疗费用支付的主体作用。逐步提高贫困人口的医保筹资标准和补偿水平。各地要资助贫困人口参加基本医疗保险(新农合),实现参保率100%。研究调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完善门诊统筹基金管理制度,探索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重点将区域内住院疾病排名、费用占比前十位的病种纳入支付方式改革范围;适度扩大新农合报销范

— 35 — 围,逐步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和县级医疗机构住院补偿比,建立与医保(新农合)制度有效衔接的大病保险制度,提高农村贫困人口重大疾病医疗保障水平。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覆盖所有贫困重特大疾病患者,大病保险筹资标准随医保筹资水平的提高适当增加。推动建立大病保险与医保(新农合)的 “一站式”服务和即时结算机制。

发挥专项救助对贫困人口医疗费用支付的补充作用。逐步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纳入医疗救助,对其中患慢性病需要长期服药或患重特大疾病需要长期门诊治疗,导致自付费用较高的,给予门诊救助。对已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在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经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及各类补充医疗保险、商业保险报销后的个人负担费用,在救助限额内按不低于70%给予救助。

发挥医疗爱心基金对贫困人口医疗费用支付的减负作用。按照 “医疗机构筹一部分、社会各界捐一部分”原则,多渠道、多方式筹集资金建立医疗爱心基金,充分发挥其对贫困人口医疗费用支付的减负作用。

医疗机构承担贫困人口基本医疗服务职能。基层医疗机构负责贫困人口的基层首诊,解决常见病、多发病问题,县级医疗机构负责急危重症医疗救治,省、市级医疗机构提供技术支撑,确保贫困人口县域内就诊率达到95%以上。各级医疗机构严格按照医保报销目录使用药品、耗材,开具检查检验单。

(二)大力实施贫困人群公共卫生保障行动

1.免费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为诊断明确、在家居住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和35岁及以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型糖尿病患者提供健康管理服务。对由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家属提供或直接转自原承担治疗任务的专业医疗卫生机构的疾病诊疗相关信息进行管理,随访评估、分类干预、健康体检;对35岁及以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筛查、随访评估、分类干预、健康体检。

2.免费提供妇幼卫生健康服务。深入实施医改妇幼重大专项,为24万名农村孕产妇实施住院分娩补助,开展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工作。进一步加大妇幼卫生区域协作和对口支援力度,推动受援县提高妇幼健康服务能力,扶持有潜力的受援县创建等级妇幼保健机构。实施第二周期提高民族地区31个县孕产妇住院分娩率项目,为民族县配备越野型母婴急救转运车,畅通孕产妇和危重婴儿急救绿色通道,有效提升贫困地区妇女儿童健康水平。

3.免费开展疾病监测与计划免疫。进一步提高传染病监测实验室检测能力和监测质量,及时发现、报告病例,加强病例个案调查和疫情处理。开展afp病例、麻疹、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健康人群免疫水平等监测工作。免费为适龄儿童接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进一步提高接种率。

4.免费实施重大传染病和地方病防治。加强艾滋病防治。完善贫困地区实验室网络建设,优化调整哨点监测布局,加强

— 37 — 疫情评估分析,做到早发现、早管理、早治疗。加强感染者随访管理,推动各地进一步将随访管理重心下沉、关口前移。扩大干预覆盖面,开展以免费安全套推广为核心的经性传播综合干预措施。建立戒毒药物维持治疗机构、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转介等综合管理机制。健全医防结合服务体系,扩大艾滋病免费抗病毒治疗覆盖面,提高病人治疗质量。扩大宣传教育覆盖面,建立宣传平台,加强对高危人群和重点人群宣传教育的针对性,树立群众自我保护和防护意识。到2020年底,存活感染者和病人数量控制在12万人以内,随访检测比例达到85%,抗病毒治疗比例达到85%。

加强结核病防治。开展结核病防治发现、治疗和管理,提高结核病防治工作的可及性和患者的依从性。逐步提高贫困地区结核病实验室痰培养及药敏工作检测能力。将肺结核病纳入门诊大病统筹范围。推动特殊人群结核病防治,加强贫困地区结核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创建工作,积极开展以提高全民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晓率为目的的健康促进活动,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到2020年底,88个贫困县结核病报告发病率较2015年下降20%,报告发病患者数控制在2万人以内。

加强包虫病综合防治。扩大人群查病范围,对6至12岁儿童进行监测。加强病人治疗和管理,为包虫病患者免费提供规范药物治疗,动员符合手术指征病人接受外科手术治疗并给予补助。强化传染源犬只管理和驱虫,以村为单位,对所有犬只进行登记管理。开展健康教育,加强包虫病防治知识宣传教

— 38 — 育,引导农牧区群众改变不卫生的生产生活习惯。到2020年底,达到包虫病基本防控标准。

加强大骨节病、血吸虫病等防治。完善病情监测网络体系,开展大骨节病监测和评价、健康教育、现症病人医疗救治、专业人员培训及能力建设;开展人群血吸虫病筛查、治疗,加强血吸虫病疫情报告与管理。到2020年底,普格县继续巩固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成果,喜德县和昭觉县达到消除血吸虫病标准;大力开展消除麻风病运动,加大发现、治疗力度,开展健康教育、预防性服药、专业人员培训及麻风病院村能力建设,力争到2020年,贫困地区达到并巩固基本消除麻风病状态;建立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地氟病防治长效工作机制,全面巩固和落实防治措施。

(三)大力实施贫困地区医疗能力提升行动

1.全面开展乡村卫生机构达标建设。统筹做好乡镇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整合到乡镇卫生院工作,加快推进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进一步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完成88个贫困县中未达标的205个乡镇卫生院和2530个村卫生室、“四大片区”外未达标的1382个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到2020年,乡村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达标率达100%;统筹安排连片扶贫地区1155个乡镇卫生院职工周转房建设,逐步改善生活待遇和住房条件。增加乡镇卫生院应开展服务项目数。中心卫生院至少设臵临床科室、医技科室、公共卫生部门、综合办公室。临床

— 39 — 科室至少设臵有急诊(抢救)室、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全科医学科、中医科;医技科室至少设有药房、化验室、x光室、治疗室、处臵室、消毒室、信息统计室。一般乡镇卫生院至少设臵临床科室、药房、化验室和治疗室。支持88个贫困县的50%乡镇卫生院等基层机构配备中医诊疗设备,建设中医药特色诊疗区或中医馆。每个乡镇卫生院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不少于10项,每个村卫生室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不少于5项。

2.稳步推进县级医院提标创等。以人才、技术、重点专科、远程医疗为核心,加快推进贫困县县级医院能力建设。加强临床薄弱专科、临床核心专科建设,夯实临床支撑专科基础,打造临床优势专科,重点支持县域内发病率和近3年县外转诊率排名前五位的疾病病种对应科室的临床专科建设,加强远程医疗服务平台建设。提升贫困县医院等级,健全一级诊疗科目。依托省级优质康复资源,加强县医院和康复医疗机构能力建设,提高残疾人医疗康复能力。

3.积极引导卫生人才服务基层。完善城市医师晋升职称前服务基层规定,建立青年医师下基层长效机制。省、市两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晋升中级、副高级职称前,须到贫困县医疗卫生机构支援6个月;晋升高级职称前,须到贫困县医疗卫生机构支援3个月。将贫困地区县二甲及以下医疗卫生机构的卫生技术人员纳入基层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考评范围。全覆盖实施三甲医院(含中医医院)对口支援

— 40 — 贫困县医院(含中医医院)和二级医院(含中医医院)对口支援贫困县中心卫生院,稳步提升受援医疗机构服务水平。到2020年,贫困地区每个县医院新增3项临床

扶贫对接工作方案篇五

内蒙古恒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银企对接会活动方案

(初稿)

内蒙古恒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内蒙古恒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目录

一、指导思想

二、活动组织

三、银企对接活动安排

四、银企对接活动内容

五、宣传报道

六、参加对接活动有关单位主要任务

七、相关工作时间安排

内蒙古恒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为进一步推动政银企合作,努力解决企业面临的融资难问题,促进银行资金对企业和项目的信贷支持,推动我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政府推动、银企合作、注重实效、互利共赢”的方针,通过政府搭建银企对接平台,大力推动银企沟通合作,营造良好的生态金融环境,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参与和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缓解我市重点企业、中小微企业资金需求压力,实现银企共赢发展,从而促进市区域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二、活动组织

全市银企综合性专场对接活动由市政府主办,市金融办、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人行和银监分局承办,市委宣传部、市农委、市商务局、市国土资源局、市住建委、市工商联等部门协办。

1、成立市银企对接活动组委会。市政府副市长xxx任组委会主任,市政府副秘书长xxx、市金融办、发改委、经信委、人行、银监分局主要负责人任副主任。各承办、协办单位和县区、开发区负责人为成员。组委会办公室设在市金融办,市金融办副主任xxx任组委会办公室主任,市发改委重点办主任xxx、市经信委副主任xxx、市人行副行长xxx、银监分局调研员xxx任组委会办公室副主任。

内蒙古恒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2、参加活动的(准)金融机构。

1.我市(准)金融机构:市农发行、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邮储银行、xx商银行、xx农商行、xx银行、xx村镇银行等银行业金融机构和xx担保有限责任公司、各小额贷款公司。

2.邀请上述银行的省级机构及省内其他金融机构参加活动。

三、银企对接活动安排:

全市银企对接活动安排

1、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贷款专项对接活动;

2、xxx区银企对接活动;

3、xxx区银企对接活动;

4、xxx区银企对接活动;

5、xxx区银企对接活动;

6、xxx开发区银企对接活动;

7、全市银企综合性对接活动;

上述活动中,全市银企综合性对接活动举办1场,由市政府主办。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贷款专项对接活动由市住建委主办、xxx区、xx区、xx区指挥部协办,其他7场专项对接活动由各区、自行举办,时间、地点自定。

综合性专场对接活动举办方式和时间、地点

1、举办方式:我市综合性专场银企对接活动计划采取自办方式,报省政府备案,请省政府领导及相关部门和金融机构参加。

2、活动地点:(待定)

内蒙古恒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3、活动时间:(3月上旬)

4、参加领导:邀请省政府领导率省组委会成员单位 市委、市政府领导,市组委会成员单位

四、银企对接活动主要内容

活动主要内容

(一)开幕式

1、省政府领导致辞

2、相关单位发言

(1)市金融办介绍推进政银企合作有关情况;(2)市人行介绍金融政策及金融特色产品;(3)市经信委代表中小企业介绍融资需求情况;

3、举行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网启动仪式

(1)银监分局介绍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网有关情况;

(2)市领导点击启动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网。

4、大会签约

5、市领导讲话

6、省、市领导巡展

(二)银企对接活动

各金融机构设立展台,现场宣传金融知识、推介金融产品、服务项目,安排专业工作人员驻台咨询洽谈。金融机构、参会单位和企业进行互动对接。

内蒙古恒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五、宣传报道

1、宣传重点。一是突出金融为重点项目、小企业、农户、个体工商户服务的总体情况和典型事例;二是加强金融项目创新,扩大信贷支持,为承接产业转移,推进我市“xxxx”产业体系建设和“xxxxx”城市发展战略,为建设现代化大城市提供金融支持的情况;三是加强政银企合作,努力促进互利共赢的经验;四是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的经验和做法。

2、主要宣传形式。适时举行新闻发布,在市主要媒体宣传对接活动、对接成果等情况,加强沟通,积极做好向上级媒体供稿工作。

3、在网站建立专栏。在xxx市政府门户网设立对接专栏,及时公布活动安排情况及相关信息。

六、参加对接活动有关单位主要任务

(一)市金融办会同有关部门起草对接会活动方案;组织现场布展及签约工作;负责与省金融办对口衔接工作;统筹协调市金融机构工作;负责对接成果统计汇总上报。

(二)市发改委负责汇总筛选推介项目并编印成册;负责通知入选项目报送单位联系项目方参会;负责重点项目调度会整体安排。

(三)市经信委负责汇总编印市工业项目投资导向计划册(含相关产业发展规划及促进政策);负责介绍中小企业融资需求情况;负责组织部分有融资需求的企业参会;负责在政府门户网站开设专栏。

(四)市人行负责组织各行筛选、汇总签约项目;负责组织银行和企业到对接会现场签约;负责介绍金融政策。

内蒙古恒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五)市银监分局负责邀请市外银行参会;负责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网启动仪式有关工作。

(六)市委宣传部负责对接活动宣传报道。

(七)市接待处负责省政府领导及省级部门、金融机构接待工作。

(八)市政府办负责邀请省政府领导;负责市领导活动统筹安排。

(九)市相关部门负责对口邀请和接待省直有关部门,市金融机构对口接待省级金融机构。

(十)县区政府、开发区、指挥部,市住建委、科技局、农委、商务局负责申报推介项目参加综合性对接活动,并将项目简介送市发改委汇编成册;负责通知入选项目单位参会。在各专项对接活动中,负责组织推介项目和签约项目单位参会人员参加银企对接活动;组织相关企业做好同银行签约准备工作;负责统计对接活动成果,于活动当月报市金融办。

(十一)市各银行负责收集汇总综合性对接活动签约项目报送市人行;准备现场宣传资料和展板制作资料(电子版)报市金融办;安排现场咨询人员;准备签约项目及签约文本,并联系签约企业参会。负责在各专项对接活动举办当月,将对接活动成果报市金融办。

(十二)市xxxx担保公司、各小额贷款公司负责准备现场宣传资料和展板制作资料(电子版)报市金融办;安排现场咨询人员。

七、相关工作时间安排 1、3月初拟定我xxx银企对接活动方案(送审稿),报市政府审定。

内蒙古恒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2、3月中旬请市政府领导召开专题工作会议,明确各相关单位工作任务,部署筹备工作。

3、向省组委会申报我市对接会方案,并做好同省衔接工作。

4、完成签约项目筛选汇总。

5、完成推介项目筛选汇总;完成推介项目编印工作。

6、各家金融机构将现场展板制作资料报送市金融办,开始会场展板制作。

7、各家金融机构分别完成宣传推介资料准备工作。

8、完成现场布展各项工作。

9、举办“xxx市银企对接活动”。

****年**月**日

信息流广告 网络推广 周易 易经 代理招生 二手车 网络营销 招生代理 旅游攻略 非物质文化遗产 查字典 精雕图 戏曲下载 抖音代运营 易学网 互联网资讯 成语 成语故事 诗词 工商注册 注册公司 抖音带货 云南旅游网 网络游戏 代理记账 短视频运营 在线题库 国学网 知识产权 抖音运营 雕龙客 雕塑 奇石 散文 自学教程 常用文书 河北生活网 好书推荐 游戏攻略 心理测试 好做题 石家庄人才网 考研真题 汉语知识 心理咨询 手游安卓版下载 兴趣爱好 网络知识 十大品牌排行榜 商标交易 单机游戏下载 短视频代运营 宝宝起名 范文网 电商设计 职业培训 免费发布信息 服装服饰 律师咨询 搜救犬 Chat GPT中文版 经典范文 优质范文 工作总结 二手车估价 实用范文 爱采购代运营 古诗词 衡水人才网 石家庄点痣 养花 名酒回收 石家庄代理记账 女士发型 搜搜作文 石家庄人才网 铜雕 词典 围棋 chatGPT 读后感 玄机派 企业服务 法律咨询 chatGPT国内版 chatGPT官网 励志名言 河北代理记账公司 文玩 朋友圈文案 语料库 游戏推荐 男士发型 高考作文 PS修图 儿童文学 买车咨询 工作计划 礼品厂 舟舟培训 IT教程 手机游戏推荐排行榜 暖通,电采暖, 女性健康 苗木供应 主题模板 短视频培训 优秀个人博客 包装网 创业赚钱 养生 民间借贷律师 绿色软件 安卓手机游戏 手机软件下载 手机游戏下载 单机游戏大全 免费软件下载 石家庄网络推广 石家庄招聘 石家庄网络营销 培训网 网赚 手游下载 游戏盒子 职业培训 资格考试 成语大全 英语培训 艺术培训 少儿培训 苗木网 雕塑网 好玩的手机游戏推荐 汉语词典 中国机械网 美文欣赏 红楼梦 道德经 网站转让 鲜花
204658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