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0.生活中,有些东西拿不准、分不清时,最客观的办法就是让时间去沉淀,时间稍长,事物都会由阴而转为阳面,这是事物的本质规律。“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第2句】:譬如一人而有七子,是七子中一子遇病,父母之心非不平等,然于病子心则偏多。大王,如来亦尔,于诸众生非不平等,然于罪者心则偏重,于放逸者佛则慈念,不放逸者心则放舍。《大般涅槃经》卷二十,梵行品
【第3句】:【佛心禅语】 行善并不是让你去做惊天动地的大事,一件小事也可以体现一个人的 善心。因此,不要因善小而不为,行善从身边的小事开始。
【第4句】:无色彩的爱——“时”不计长短,“地”不分远近,“人”不分宗教与种族,只要有苦难,我们看得到、听得到、做得到,都应尽量去付出,决无希求回报的心念。爱得普遍,爱得透彻,爱得干净利落,就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纯净真爱。
【第5句】:能寂静意故名人,以五趣中能寂静意无如人者。故契经说:人有三事胜于诸天:一勇猛,二忆念,三梵行。《大毗婆沙论》卷一百七十二
【第6句】:【天天禅语】老来有“三好”:经验丰富好、健康长寿好、走入社会当志工更好。
【第7句】:道虽从智慧领悟,尤从澄定体合。必向身心切近、日用动静间沉细思察,方有真实开豁,当下受用。(明)澫益《灵峰宗论》卷二之二
【第8句】:我们尽量不要有脾气,尽量要学忍辱,能忍辱,相貌就生得端正圆满,人人见你都敬佩你,见你和蔼可亲;不是满身炸弹,满身机关枪,人见人怕。——宣化上人
【第9句】:既已归命弥陀,全然交给弥陀,我就不再属于我,而属于佛;既属于佛,就是佛的作品、佛的儿子,就一切都是好的。我们只能怀着十分的虔诚接受佛赐,岂可以自己的好恶对佛的作品评头论足、挑三拣四呢?
【第10句】:人们常说: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一个修佛之人,连小小的善心都没有,更谈何大慈大悲之心呢?再伟大的事物,也是由无数平凡的事物构成的。浩瀚的大海由无数小水滴组成,宏伟的山峰由无数细石堆成。佛的慈悲,也是在一点一滴的小事中体现出来的,平凡是一切美好的基础。
【第11句】:多闻圣弟子不见色是我、异我、相在,亦非知者,亦非见者。《杂阿含经》卷三,第64经
【第12句】:个时身心广大如法界,究竟等虚空,的的分晓便知道,金枝敲玉户,韵出碧霄。——《宏智禅师广录》
【第13句】:悟与不悟,佛性就在那里,或悲或智,与你同体光明,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不来不去。
【第14句】:【佛心禅语】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不幸的事情既然已经发生,不妨看开一 些,勇敢面对现实,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奔向新生活。
【第15句】:我们学佛修行的目的是为普度众生而证得佛果。佛果源于菩萨的福德资粮与智慧资粮。福德资粮依靠众生而积累,智慧资粮依靠诸佛菩萨而圆满。对于追求解脱、成就佛果的人而言,众生给我们带来的恩德是与诸佛菩萨同等的。我们应当对众生怀着感恩之心去传递佛法的真理,并使大家从轮回的沉迷中共同早日觉醒。
【第16句】: 心无妄想,即是佛国 无妄想时,一心即是佛国;有妄想时,一心即是地狱。众生造作妄 想,以心生心,故常在地狱;菩萨观察妄想,不以心生心,故常在佛国。
【第17句】:一个人的习气很难转变,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但也只是难移而不是不能移,只要我们的正念强大,我们就可以更正已经持续了多生多劫的痛苦和混乱的恶性循环。
【第18句】: 不出恶言,不骂恶人 恶口永远不要出自于我们的口中,不管他有多坏,有多恶。你骂他, 你的心就被污染了。
【第19句】: 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用自己的头脑思考,这是我们有限的自 由之一,你珍惜了这种自由吗?你充分享用了这种自由吗?看看我们 的身边,有多少人真正进行着自己的观察,有多少人真正在独立思 考,又有多少人在人云亦云?殊不知,人云亦云是思想的被绑架,是 人世间最大的不自由。
【第20句】:说着莲邦两泪垂,阎浮苦趣实堪悲。世间出世思惟遍,不念弥陀更念谁!《彻悟禅师文案》
【第21句】:我们都想让不安定的心安定,却很难做到,反而浮躁、焦虑,原因是我们从生到死一直在不断向外求。已经获得一些世间的成功,却仍然不满足,并为追求更大的成功不停地造业。有些人失败,却体认不到因果报应,仍然继续造业。现在我们的所思所做,注定了难以获得内心安定,更不用说稳同或发挥功用了。
【第22句】:心志若能守持于道,必能精深博大;否则,即使透彻千经万论,亦如空花水月,一事无成。
【第23句】: 淡泊是理性的成熟,也是最具体的满足;它是积极的乐天知命,而非 消极的听天由命;它是人世的适情致性,而非出世的斩情灭性;非宁静无 以致远,非淡泊无以明志;莫嫌淡泊少滋味,淡泊之中滋味长。淡泊,才 是对人性的透彻了解,才是对世情的深刻领悟。
【第24句】:佛法必须首先与自己的生命连接,然后再谈对国家、社会的利益。书生、学问人学佛,往往好高骛远,根底不牢,隔靴搔痒,奢谈无益。不知离开生命,一切免谈。此皆未生真实生死心,无常感不切。
【第25句】:能知所知法,唯依心妄计,若了所知无,能知即非有。《大乘密严经》卷上,妙身生品
【第26句】:,人的烦恼多来源于常常以自我为一切的中心,人为了维护“我”以及“我的”所属物,而陷入无穷无尽的纠缠中,既和外界争执,也和自己较量,心中太多牵绊,以至于无从解脱。
【第27句】:要得到婚姻的幸福,我们就要忽略对方的缺点,多看对方的优点。因为当我们看到对方缺点时,也正是因为我们身上有相同的缺点。当我们看到阴性场态的事物时,那正是我们内心的投射与写照。
【第28句】:如来所转妙法轮,一切皆是菩提分,若能闻已悟法性,如是之人常见佛。《华严经》卷十三,光明觉品
【第29句】:一位哲人说过:“很难说世上有什么做不了的事,昨天的梦想可以是今天的希望,还可以是明天的现实。”理想是每个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没有泪水的人,他的眼睛是干涸的;没有梦想的人,他的世界是黑暗的。怀揣理想,人生便可轻舞飞扬。
【第30句】:能善行礼节,常敬长老者,四福自然增:色、力、寿而安。《法句经》卷上,述千品
【第31句】:人生如跑马拉松。浮躁的心态、盲目地加速,只是一时的痛快,对长远 的发展并不是好事。很多时候,挺得住就是有成果的开始,人生到底可跑多 远,并不在于速度快慢,而是要不停地跑。无论做什么事,有明确的目标、 根据动机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方法,才是走向成功的关键。
【第32句】:想想看,我们所找的所找的人,大抵是跟我们类似的,或者灵魂最相近。最起码,某方面的感觉很相近。我也知道,人生如痴之长,我还会不停地邂逅,但最美的,应该是邂逅自己。因为,只有自己最懂得自己,要什么,不要什么。雪小禅《邂逅自己》
【第33句】:佛陀曾教我们理财四分法:一、四分之一奉养父母,二、四分之一教育子女,三、四分之一用于家庭,四、四分之一投入社会公益事业。
【第34句】:又问:身孰为本?答日:欲贪为本。又问:欲贪孰为本?答日:虚妄分别为本。又问:虚妄分别孰为本?答日:颠倒想为本。又问:颠倒想孰为本?答日:无住为本。又问:无住孰为本?答日:无住则无本。文殊师利,从无住本,立一切法。《维摩经》卷中,观众生品
【第35句】:夫宴坐者,不于三界现身意,是为宴坐。不起灭定而现诸威仪,是为宴坐。不舍道法而现凡夫事,是为宴坐。心不住内,亦不在外,是为宴坐。于诸见不动而修行三十七品,是为宴坐。不断烦恼而人涅槃,是为宴坐。《维摩经》卷上,弟子品
【第36句】:恭敬于法及说法者,为法,欲法,乐法极乐,助法,住法,持法,护法,坚住于法,赞叹于法,住于法行,增法,求法,以法为力,施法器杖,唯法为务。《大宝积经》卷八十二,郁伽长者会
【第37句】:远离一切戏论,不思未来,不忆过去,不被现境所牵,保全当下的心,能够安住在全然的觉照之中,无住无相,不落空,这是最好的修习禅定,自然解脱一切。
【第38句】: 机会的一半掌握在自己手中,往往没有被很好地运用,一半被客观把 持,能让客观听命于主观者极少。因此,人的一生难免遗憾,注定残 缺。残缺和遗憾是生命的常态,不妨乐观一点。
【第39句】:青天白日的节义,自暗室屋漏中培来。旋乾转坤的经纶,自临深履薄 处得力。
【第40句】: 可是在现实中,偏偏有人私心太重,贪婪成性。这样的人不会施舍钱 财、救助他人,同样,如果他遭遇到困境,也不会得到他人的布施和援 助。因此,为了让人生更从容、美好,我们也要正确地看待钱财,取舍 有道。
【第41句】:世界上最有价值的东西是什么?黄金?珠宝?美玉?这些东西在世人眼里都很值钱,但是值钱就能够说它们很有价值吗?显然不是。一般来说,我们认为最值钱的东西往往也是最没有价值的,最有价值的东西并没有价钱。就像智慧是绝对无价的,这就是佛常说的颠倒。
【第42句】:颠沛患难,是煅炼佛祖英灵汉一大炉鞴,能受煅炼,便如松柏历岁寒而愈坚。……种种逆境,可动心忍性,增益不能,皆所以成就自己而已。(明)澫益《灵峰宗论》卷五之二
【第43句】:【天天禅语】以为自己最好或不如人,都是内心的障碍;能去我执,才能轻安自在。
【第44句】:生命不过是广大宇宙终极微末的一个点而已。相对来看,什么才真正伟大高超呢?怎样才算是激越呢?不如平淡些,脚踏实地地做人做事。
【第45句】:人间好话,要如海绵遇水般牢牢吸住;世间是非,要如水泥地般坚固,水过则干。
【第46句】:友贤择善居,常先为福德,敕身从真正,是为最吉祥。《法句经》卷下,吉祥品
【第47句】: 你用真诚换来的不一定是真诚,但你用虚假换来的就一定是 虚假。真诚就像不可或缺的空气,人们需要它、享受它,但很少有人 想到要发自内心地感恩;虚假犹如打出去的拳头,你的作用力多大, 来自对方的反作用力就有多大,这种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同时发 生,用力越猛,对双方造成的伤害越深。
【第48句】:承诺过的事一定要完成,所谓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也。(当代)星云《人间佛教的戒定慧》
【第49句】:无论任何学问,任何法则,倘使脱离了人生,它就不再有任何意义。虽然安详是禅的生命、是法的现证,但它也是人生的最高生活艺术。——耕云先生
【第50句】:布施可以种一收十;持戒可以三业清净;忍辱可以自他得益;精进可以无事不成;禅定可以身心安住;智慧可以洞察秋毫。知道因缘,懂得随缘,学会惜缘,创造善缘,灭却心头无明火,点燃人间智慧灯。
【第51句】:佛在心中,佛之道,是烦恼及苦的止息。人生之苦,生,老,病,死。欲望不止,苦海不尽。佛之道行于人间,只为普度众生。众生有苦,佛道不灭。佛,乃一念。焚香叩拜,我跪的不是佛像,而是迷茫的自己;万里修禅,我找的不是路,而是迷失的自己。双手合十,六根清净万苦灭。
【第52句】:佛学的智慧,不仅可以让人们把人生看得更透、更开、更淡,同时也能启迪心灵,引导人们乐善好施,帮助别人。
【第53句】:当我们真正参透了因果循环、了悟了生之大义、能够保持一颗平常心时,就一定能够坦然面对人生的挫折,度过生活的困境。
【第54句】:已断微细沉掉,心三摩地相续转时,若起功用作行,反成三摩地之过失。修此对治,谓不作行,安住于舍。当知此舍,是舍防护功用,非舍取境之力也。(明)宗喀巴《菩提道次第略论》卷六
【第55句】: 据说我国现在有【第4句】:2亿网民,如果这个数字有依据,那就是说 全国近三分之一的公众都是网民。因为网络的虚拟性和多数网民身份 的隐秘性,个人认为,单个网民的网络发声多为心声,表露的情绪也 很少加以掩饰。从这个意义上说,网络声音更接近现实声音,网络民 意更接近于真实民意。
【第56句】:【真理无私】真正的美是属于所有人的,任何人都没有强据为已有的权利。太阳是照所有人的,空气是让所有人呼吸的,大路是给所有人走的。假如因为自己起来得早,第一个看见太阳升起,喊了一嗓子“太阳升起来了”,便认为自己拥有专利,硬要向人收“日照费”,是不是太霸道了呢?
【第57句】:若能于一切众生中深行慈心,如人见子遭急苦恼,尔时慈心转名为悲。见一切众生得增益事生欢喜心,如己无异,是名为喜。于亲舍亲,于怨舍怨,然后于一切众生慈心平等,悲、喜亦尔。故经中说:为断憎爱,修习舍心。(古印度)诃梨跋摩《成实论》卷十五
【第58句】:有人常为负担太重而困扰。师言:“不要担心负担多、责任重;能受天磨方铁汉,只要脚步站稳,力气是愈用愈大的。”——证严法师
【第59句】:以种种方便调御众生,决其诤讼,抚其孤弱,恤其茕独,遂其胜行。皆令永断十不善业,正修十善。“四十华严”卷十一
【第60句】:有四种根本罪,乃至活命因缘,亦不应犯。云何为四?渭谤诸法、舍离菩提心、悭吝、恼害众生。《大日经》卷六,受方便学处品
【第61句】: 凡事能保持低调,做到富而不奢,贵而不显,不仅可以保护自己,使 你融人人群,与人们和谐相处,也可以使你暗蓄力量、悄然潜行,在不显 山不露水中成就事业。
【第62句】:佛正法有二:谓教、证为体,有持、说、行者,此便住世间。(古印度)世亲《俱舍论》卷二十九
【第63句】:问:“在人与人之间,您的心难道没有障碍吗?”师言:“修行是自己心甘情愿的,就是因为要脱离人我是非,才需要修行。如果修行还去招惹人我是非,那又何必修行呢?”
【第64句】:【天天禅语】我们所拥有的珍贵的人一生台,并不是用来做毫无意义的事情,也不是为我们过度享受奢侈而提供资源,而是我们挑战烦恼、降伏自心、发挥爱心、启迪智慧等修行解脱之道的大好时机。让我们共同珍惜宝贵的人生,千万不要错过良好的机会,也不要浪费有限的时间与福报。
【第65句】:“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善虽小,却能为你的人生积德;恶虽小,但也许会使你因此而丧命。“多行不义必自毙”,不要因贪恋而作恶。处处为善,才能享受快乐、圆满的人生。
【第66句】: 骂人,大家都觉得是不文明的行为,可是还是有人忍不住要骂,看来 是缺乏安忍的定力,用佛家的话讲,就是犯下了恶口罪业。佛家的口业分 恶口、两舌、妄语、绮语。
【第67句】:若自得利,先推他人,其心常一,无有放逸。见他得利,欢喜如己。《菩萨善戒经》卷六
【第68句】: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莎士比亚说:“全世界是一个舞台,所有的男人和女人都是演员,他们各有自己的进口与出口,一个人在一生中扮演许多角色。”
【第69句】:房间因其空,才可有家具电器之摆放。众生心因其空,方能含容世间出 世间之万有而无碍。日月轮转,如烦恼如菩提,不碍虚空之性,体证此 虚空之性,暂且谓之禅心,为何暂且?只因执着虚空亦成相对,诸位, 你能粉碎虚空吗?
【第70句】:爱无过于己,财无过于谷,光明无过慧,萨罗无过见。《杂阿含经》卷三十六,第1006经
【第71句】: 烦恼来自我们的心,别人不可能给你烦恼。在日常生活中,自己给自 己生烦恼的事比比皆是。当了几年处长之后就想当局长,结果提了一个资 历比自己差很多的人上去了,你肯定不高兴,其实你所处的位置不知有多 少人羡慕着,再说局长有局长的烦恼,而且局长的烦恼未必少。
【第72句】:【时间与财富】 善于利用时间之人,将会拥有更多的财富;虚度时光的人,就会失去 人人都想得到的东西。
【第73句】:怎样让自己变成一个人见人喜、漂亮可爱的人?佛日:不悲念过去,不念于未来,于现前而活,则肤色清润。——《佛陀文案·下篇·杂品》
【第74句】:在一定时期内,人的能力、处境以及拥有的资源是一定的,有没有担心的事、能不能把事情办好、会不会留下遗憾,跟欲望大小有什么关系呢?
【第75句】:【敬、礼、帮、防四心禅】 历史经验证明,每个成功人士都具有敬重贵人之心、礼待小人之心、 帮助好人之心、防备坏人之心。
【第76句】:为大导师,引诸众生人佛法门;为大法将,善能守护一切智城。《华严经》卷六十八,入法界品
【第77句】:无事之时,闭门时品一壶清茶,尝一平淡的心境,若镜、似水;独处时洒一缕清香,净一净尘霜的面容,醉神、静心;静思时掬一抹书香,滤一滤浮躁的人生,如冰、若禅。笑看人生,学会宽容。
【第78句】:【佛说】:百态之世原是苦海,看破红尘方为上岸。【我问】:若是世人都上了岸,又到何处找苦海?又到何处找岸?
【第79句】:禅不是佛教专有的,也不是佛陀创造的;但是禅是佛陀发现的,是每一个人都有的。说穿了,禅就是人间佛教。
【第80句】:欲如水,不遏则滔天。私欲人人有之,只是多与少的区别而已。莫作妄 语说,一发恶因缘,能凿缚生死,善道不可见。甘露及毒药,皆在人舌中。
【第81句】:【天天禅语】即使世间的科技再高明,创造力再惊人,物质世界改变再大,到面临死亡时,仍然无法改变无常的事实,也无法解决生老病死的问题。乔布斯先生的离世,就是对大家的一个提醒,也是一个呼唤,使我们从轮印回的沉迷中觉醒。
【第82句】:即心即佛莫妄求,非心非佛休别讨。红炉焰上雪花飞,一点清凉除热恼。——《大慧普觉禅师文案》
【第83句】:法界众生界,究竟无差别,一切悉了知,此是如来境。《华严经》卷十三,光明觉品
【第84句】:一富人请教禅师,为何自己有钱后变得更狭隘了?禅师带他到窗前问:向外看到了什么?富人说:外面有山有水。又带他到镜子前,问:你又看到了什么?富人:自己。禅师笑:窗户与镜子都是玻璃的,区别只是镜子多了一层薄薄的银子。就这点银子,就使人只看到自己而看不到世界了。
【第85句】:禅不可说,要以心感悟;禅无形迹,要牢牢把握,从大干世界中发现禅的真谛,从自然天地中感悟禅的清澄,从心灵深处体验禅的圆融。
【第86句】: 一位君子说:我就是个好色之徒。此话既出,举座哗然。君 子笑言:看你们这些伪人,吾等俗人谁不好色?金钱官位,华裳浮 名,香车美女,名山大川乃至佳肴美味,无不是色。
【第87句】:佛说:为人儿女,孝养父母,应当注意五件事:一要用心经营生计;二是早上起来,率领仆役,按时整治饭食,让父母衣食无忧;三是做事不要父母担忧;四是常念父母的养育之恩;五是父母一旦生病,赶快请医生治疗,不要延误。
【第88句】:若有尊敬佛,念报于佛恩,彼人终不离,一切诸佛住。《华严经》卷二十三,兜率宫中偈赞品
【第89句】:夫求法者,不着佛求,不着法求,不着众求。夫求法者,无见苦求,无断集求,无造尽证修道之求。所以者何?法无戏论,若青我当见苦、断集、证灭、修道,是则戏论,非求法也。《维摩经》卷中,不思议品
【第90句】:是菩萨于昼夜各三时中,以己所作财施、法施所得果报,愿与一切众生共之,令过去、现在、未来一切有行众生,生妙国界,及出世乐。是人虽作如是布施,终不希望求其果报。《大宝积经》卷九十三,善臂菩萨会
【第91句】:禅的“不一般”,是说它打破偶像、没有崇拜,它要一切众生与佛平等,大家都跟佛一样。——耕云先生
【第92句】:倒是人心总是纷乱复杂,起伏不定,愚痴的人总想改变什么,智慧的人能够顺其自然。
【第93句】:以应萨婆若心,以自方便入诸禅,不随禅生,亦教他令人诸禅,以无所得故,是名菩萨摩诃萨禅那波罗蜜。《摩诃般若经》卷五,问乘品
【第94句】: 《坛经》上的这段话告诉人们,若想摆脱人生中的各种困惑,必须要 做到“淡泊清心”。将一切烦恼、困惑看淡,那天天都将是好日子。
【第95句】:是法皆空远离,亦不可取。汝等舍离,是涅槃想,莫随于想,莫随非想,莫以想舍想,莫以想观想,若以想舍想者,则为想所缚。《大宝积经》卷一一二,普明菩萨会
【第96句】:禅坐当身体疼痛时,我们的散乱心才能收回来、才安住在身体上、此时的昏沉才赶跑、欲望才消失,往住在身体稍作舒服后又会出现昏沉、散乱、欲望,所以说初期修禅疼痛反而有利于产生定力、淸明、智慧等一系列的基础。
【第97句】:对于工作和生活中林林总总的事件,可以按重要性和紧急性的不同组合 确定处理的先后顺序,做到鹅卵石、碎石子、沙子、水都能放到罐子里去。
【第98句】:筝一曲云水禅心,让丝丝禅意融进生命,在心底安静的生长。心的安静犹如坐在花树下听风,就连呼吸也是染了香气的,沉静的妙处体现在平和与相知,仅凭只言片语便可领会其心,那是开在两个人心间超越灵犀之外的花朵。
【第99句】:一切烦恼由我执来。我执是虚假的自我,因为有我,就有我高兴、我不高兴。——耕云先生
上一篇:搜狐视频年度精选积极向上的的文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