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散文集文学网!

对蚕桑文化课程感言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白居易《观刈麦》这句话是啥意思?

写在前面的话——山西阳城,我生活了二十年的地方,算是我的家乡么

但在我心中对那个地方有着深深的眷恋,又一个二十年的都市生活,也没有让我从心底将它淡忘……69年的六月初,十八岁的我,从海河之滨天津来到了山西阳城。

我不是做为知青来这里插队的,而是跟着承建三线军工厂的父亲,母亲,一家人来到阳城一个小山村的。

那时阳城没有火车站,我们在晋城八甲口下的车,当汽车穿行在盘山公路上,同行的一位大叔对我说:“丫头,从此天津的生活结束了。

”那语气分明带着些许的惆怅,可我却被眼前的景色吸引住了。

青山,郁郁葱葱;路边,山花烂漫,头上,蓝天白云,脚下,泥土芳香。

从小生活在天津的我那见过这些好景致呢

我和欢呼雀跃着……当我们来到工厂所在地时,也没感到了一丁点的陌生。

因为我们住的地方和在天津一样,虽然是一排平房。

见到的人,也是我们从天津老厂来的那些人,说的还是家乡话,吃的还是原来一样的饭,那时我觉得要比天津还好呢。

记得那时在天津也很难买到排骨,活着的大公鸡,猪肝,猪蹄的更是很少见,可在这却不一样了,我们不用起的很早去排队,也不用票,都能常吃到,只是青菜少,但管生活的同志会去到侯马,焦作采买,水果到太原用车拉回去。

我和同龄人在这里一起走上了工作岗位,一起度过了人生最美好的年华,一起在阳城的小山村安了家,二十年,经过我们辛勤的建设,我们生活的地方就像个村中的小城,花果山种着各样的果树,山脚下流淌着芦苇河的水,有商店,邮局,幼儿园,托儿所,两个学校,有蓝球场,图书馆,所有的孩子都是在那接受并完成了他们最初的教育和学业……所以当我看到《美丽家乡——山西阳城》这篇博文章时,就想转载在《听雨轩》。

告诉大家我曾生活在这个地方。

从我做博起“寻访三晋名人故里”就是一条主线,想让更多的朋友了解山西,热爱山西,向往着这个地方。

现在我转载到四十多位名人和他们的故里了,但没有一个是我曾经生活过的地方,只有下一位要向大家介绍的“陈廷敬”他的故里就是——山西阳城。

所以我先将这篇文章转载在此,以便让大家更多的了解这位“午亭山村”的主人。

美丽家乡——山西阳城 山西省的东南部,有一座小城,它位于太行山上,相连太岳山、中条山,气候宜人。

那就是阳城。

阳城县隶属于山西省晋城市。

它位于晋城的最南端,南与河南省的济源市相交,西与山西省沁水县相接。

阳城于西汉设县,古称“获泽”。

距今已有两千多年。

是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

阳城,古称凤凰城,为什么叫凤凰城,已无从考证了。

但是,据老人们讲,古时,阳城旧城酷似凤凰,凤凰头朝东,向着晋城。

尾朝西,对着沁水,两个翅膀向南 北。

是吃晋城,屙沁水。

只是,在解放阳城的过程中,古城遭到破坏,在十年文革中,做为破四旧的革命对象,旧城更是消失殆尽。

老人们说,由于县城的风水好、脉气好。

所以,阳城出了许多名震四方,流芳千古的大人物。

自隋朝科举以来,先后出过120余名进士,出过王国光、张慎言等4 位尚书和田从典、陈廷敬两位宰相。

铸就了“康雍盛时,名列三城”、“嘉道之际,风高五属”的历史辉煌。

在县城,至今还流传着“九凤朝阳,十凤齐鸣”的故 事。

这“十凤”全出在阳城县城北的一个小村,当时科举应试,全村共去了十位学生,应试揭榜,全村十位是榜上九位有名,惟独老师最看好的,最有潜力的学生榜 上无名,且不知去处,当地县衙和老师在伤感之余书了九凤齐名的门楼,在树起门楼之后,那位学生回来了,原来他被皇帝钦点为状元,参加殿试并陪皇帝用膳。

该 老师在经历了伤感高兴之际,又书“十凤齐鸣”,又做门楼。

结果,小村口,共有两道门楼,各刻有“九凤朝阳”和“十凤齐鸣”。

可惜,这也在文革中被毁,但 是,小村从此后就叫被做鸣凤村,流传至今。

老人们说,阳城可以有这么多的名人,全赖于我们的凤凰古城,全赖于阳城的脉气好。

其实,我认为,之所以有阳城如此的成就和阳城比较先进的生产力是分不开 的。

阳城是个多资源的地方,是个煤炭大县,就是现在,煤炭依然是我县的支柱产业。

从明初开始,阳城煤炭的开采业就很发达。

同时,在元初,我县的蚕桑种植, 冶炼铸造,陶瓷工艺位于全国之最。

阳城的产品数量多,质量好,销向各地。

对了,北京故宫里的琉璃瓦就是我们阳城产的。

所以,阳城的经济实力自古就很不一 般。

不一般的经济实力自然支持着阳城人的读书求仕。

同样,这个经济实力造就了阳城人好学的文化氛围。

在这种环境下,涌现出一大批能人志士,也就不奇怪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

老人们说的脉气好,风水好,也并不是胡说。

不是有个成语叫人杰地灵吗。

我们阳城人杰,地也灵。

阳城位于太行山上,自然该县也多山,多美 景。

随便走走,便可见青山翠柏,流水人家。

有人说,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我说,“阳城险,蜀道可比肩”。

记得有一回与阳城司机闲聊:“外地司机一到了阳 城,就不会开车,为什么,在外地是平坦大道,而阳城是弯多,坡陡。

在车上可以看见不远处的白雾飞过,不用开车了,走都能吓爬下”。

这个并非虚言。

记得一次 去山东回来在高速路上,看到了那里的海,看到那里的平川,曾是十分兴奋。

谁知,不久便已厌烦。

当车子驶入晋城地段时忽然看到路旁高山林立。

山峰险赫,道路 劈山而过,起伏不止。

车内一片感叹之声,竟有人哼起了《人说山西好风光》的曲子。

是的,阳城的风光美,美不甚收。

古人也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阳城的山和外面的名山大川相比,不是很高,但是很美。

阳城的山,很多。

有名的有蟒河、云蒙山、九女 湖、析城山、小尖山、历山等,数不甚数。

无论夏秋,远眺群山,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来到历山或者羊柏山,我们站在圣王坪和舜王坪上可以感受着草原的心情, 古书上记载:“舜耕于历山,陶于河喾,渔于镬泽”。

呵呵,也许,我们坐着的地方就是舜或尧耕作的地方呢。

蟒河有“秀、险、幽、奇”四大特点,享有“北方小桂林”的美誉。

在蟒河,就想起了毛泽东的《沁园春 长沙》里的一句来:看万山红遍,层林竟染。

是啊,面对着漫山红叶,残阳夕照,名贵的国家级保护植物红豆杉、兰草星散其间。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猕猴穿越其间, 娃娃鱼(大鲵)游在水中。

使人如入仙境,流连忘返。

如果来到阳城,其实还有一个重要的地方要去,那就是皇城相府。

它是清康熙年间的宰相,《康熙字典》的编纂者陈廷敬的故居。

相传,陈廷敬的老母年迈,可是想 看看雄伟的皇城。

无奈,岁数已大,儿子心疼老娘。

数日后做出个决定,要翻修府邸,让母亲不仅可以看到“皇城”,而且可以住在“皇城”。

于是,开始了修建 “皇城”,这件事情立刻惊动了朝野,康熙帝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的爱臣会逾制修建,于是微服私访。

在陈廷敬的新城里,看到了高大的城墙和被城墙围着的内城、 外城还有河山楼,中道庄等。

只是,它们的规格很小。

同时,皇帝听到了陈廷敬孝母的故事,大受感动。

当即为陈府题词为“午亭山庄”,所以皇城又名午亭山庄。

说到皇城相府,我提一下皇城村的带头人,张家胜,他有魄力,有远见,有胆识。

当地村民都叫他张大帅,他农民出身,在改革开放初,他顶住内外压力,跑借贷、 请专家、要批复,在本村发展煤矿。

一九九八年,全村收入达6000万元,人均收入4000元,率先实现了全国小康乡镇之列。

一九九七年,他又一次顶住压 力,挖掘陈廷敬故居的潜力,开发了皇城相府旅游圣地,并邀请到《康熙王朝》、《别拿豆包不当干粮》等剧组在该地拍摄,造就了皇城相府的繁荣景象。

张家胜可 以说是阳城人实干苦干的一个缩影。

阳城的多山造就了阳城人的吃苦耐劳,也形成了阳城的秀美山河。

但是,也阻碍了信息的流通,影响了阳城的发展。

阳城有许多的特色土产,美味小吃包括更多的美丽地方未被外面所了解。

阳城的特产以山萸最为有名。

它产于风景区蟒河,微红,果小,味甜涩、可补肾、涩精,是不可多得的名贵中药。

此外,阳城县横河镇的核桃也深负其名。

它核大,瓤厚,能补脑益髓,早已远销海外。

对于阳城的地方小吃,我最喜欢的是烧肝。

它以鲜猪肝加佐料,用花油包卷,加料酒,姜、蒜、盐等物,经煎、蒸、炸等工序,最后达焦黄酥软。

出锅就可以闻到一 阵香味扑鼻,咬一口外焦里嫩。

沾上香醋,也可以加点蒜末,又解馋,又解酒,真是好吃。

除此外,阳城的杂格、煎饼、米羹等小吃也是让人过口不忘。

其实,阳城的山美、水美、小吃美,都没有阳城人民美。

阳城人民的质朴、好客,更是阳城的美丽风景线。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阳城人民欢迎着大家的光临。

(完)(下周我带大家走近阳城,寻访中国清朝康熙大帝的老师、《康熙字典》的总裁官、文渊阁大学士光禄大夫陈廷敬的名人故居,位于山西省阳城县北留镇皇城村的——皇城相府)

诸神的起源读后感一百字

上大学前,或者准确的说,如果不是因为自己选择了文管,我想自己很少会这样比较认真地看理论性较强的文化类书籍。

此前看到类似的书籍,单独看书名就会觉得无聊,就算真的打开来看了,也是“一目十行”地浏览,完了之后也不会记住很多有效信息。

本着“要好好完成作业”和“改变自己以前狭隘阅读面”的原则,加之对于文化图腾神话等方面的了解甚少,我的阅读速度很慢,往往是看几页就要做一次笔记,结果“罢书”之时,我已经做了四千多字的笔记……同样的,读书时长也由原本计划的两天变成了一个星期。

实话说,刚开始上图腾和神话课的时候,我觉得无比的抽象和找不到一个立足点,它们是多么的杂乱和不确定,以至于我不知道什么该相信而什么又该质疑。

尤其是看到推荐书籍和老师讲述的观点不一致时,那叫一个纠结

因为自己相关知识储备还不够,所以看到不同的立场与观点时,没有足够的判断力去取舍。

直到那次跟老师聊天后,自己才渐渐明白到:对于文化,也许真的没有什么所谓的对与错。

既然如此,就没有必要让自己一定要支持某人的观点。

每个人都可以对同一个文化事件有不同的看法,以及与外界截然不同的观点。

因为历史等诸多繁乱的因素,导致我们很难甚至不能完全恰当地理解到某文化元素在当时的环境下的真实相貌。

也许就因如此,只要是依据了合适的研究方法,那么其符合逻辑的研究结果多少也会有可取之处。

所以,不要指望文化跟数学等会有确定的毋庸置疑的答案。

我能做的,就是努力地多涉及相关书籍,丰富自己见识,那么自己的立场与观点也会渐渐明确,不会再因为不同的言论而忐忑。

正如书中所言:“中国上古神话,向以难治见称。

困难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史料不可靠,记载的矛盾和歧异。

因此造成了‘异名同格’、‘同名异格’、‘同事异名’的三类混乱现象。

”对于刚开始学习神话的我们来说,感到困惑也是正常的。

宏观来讲,文化多元性导致了文化理论适用度不高。

如此便容易理解,为什么何新先生在借用西方太阳神崇拜的一系列理论来解释中国的神话时,我总有一种违和感。

尤其是当先生论证中国神话的所有男性神和女性神都分别是同一个人时,我在感叹其博览群书与知识渊博之余,也实在是难以同意他的观点。

同时,我亦觉得先生在论证方面欠严谨,语言有些过于绝对。

如 “女娲是月神,又是主管男女婚姻大事的“高母(媒)”之神。

后世传说把婚姻之神称作“月下老人‘”或“月老”,其来源即本在此。

”月神主管婚姻,对上了“月下”与“月”,那么“老”呢

女娲可不老啊

再者,唐朝《续幽怪录》中的月下老人,是一位男性。

何谈“来源”……又如:“随着这种生产期性禁忌的出现,那些不需要遵守这种禁忌的日子,就成了全族发泄由于压抑反而更增强欲望的节日。

这些节日的特征就是疯狂地、毫无拘束地性交,即真正的放荡。

这就是‘春社’和‘社会’的起源。

”的确,经考证,西方的某些民族确实存在生产期性禁忌,可是于中国还没有确切的证据表明亦存在同样的制度。

西方的历史可以给研究中国历史提供借鉴,但将其作为本土历史制度等的起源,未免存在偏颇。

再者,为了避免生育、欲望等耽误生产,不一定全世界都采取“禁性”的解决办法。

就似当今中西方在大型比赛前夕对运动员采取禁欲措施的截然不同的态度。

不过,我还是挺欣赏何新先生结合古语音研究史料的方法。

如 “羲和的古音读作Xie,缓读即“羲——娥”,或“羲——和。

”它可以让我们以更接近古人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时代误解。

另一方面,我对此书从女性神崇拜的角度去解释“月经”的说法印象很深刻,也再次被人类智慧折服。

神话是民族意识的创造物,它当然也会反映出民族文化和思维类型的基本特点。

虽然在《诸神的起源》中有很多是我不理解亦不同意的观点,但它亦给我普及了不少的文化知识——向辛勤工作的何新学者致敬

《陌上桑》 汉乐府赏析

陌上桑 汉乐府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

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

湘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巾肖〉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

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年几何

”“二十尚不足, 十五颇有余”。

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

” 罗敷前置辞:“使君一何愚

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

” “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

何用识夫婿

白马从骊驹;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腰中鹿卢剑,可值千万余。

十五府小史,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

为人洁白晰,鬓鬓颇有须。

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

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

这诗是汉乐府中的名篇,属《相和歌辞》,写采桑女秦罗敷拒绝一“使君”即太守之类官员调戏的故事,歌颂她的美貌与坚贞的情操。

最早著录于《宋书·乐志》,题名《艳歌罗敷行》,在《玉台新咏》中,题为《日出东南隅行》。

不过更早在晋人崔豹的《古今注》中,已经提到这首诗,称之为《陌上桑》。

宋人郭茂倩《乐府诗集》沿用了《古今注》的题名,以后便成为习惯。

“陌上桑”,意即大路边的桑林,这是故事发生的场所。

因为女主人公是在路边采桑,才引起一连串的戏性情节。

《陌上桑》故事很简单,语言也相当浅近,但有个关键的问题却不容易解释:诗中的秦罗敷到底是什么身份

按照诗歌开场的交代是一个采桑女,然而其衣着打扮,却是华贵无比;按照最后一段罗敷自述,她是一位太守夫人,但这位夫人怎会跑到路边来采桑

萧涤非先生《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是这样看的:“末段为罗敷答词当作海?蜃楼观,不可泥定看杀

以二十尚不足之罗敷,而自去其夫已四十,知必无是事也。

作者之意,只在令罗敷说得高兴,则使君自然听得扫兴,列不必严词拒绝。

”以后有人作了进一步的申发,认为罗敷是一位劳动妇女,诗中关于她的衣饰的描写,纯出于夸张;最后一段,则是罗敷的计谋,以此来吓退对方。

这已经成为通行的观点。

但这些其实都是一厢情愿的推测之辞,诗歌本身并没有提供这样的根据。

以二十不足之女子嫁年已四十之丈夫,即在今日亦不足为奇,何以“必无是事”

况且文学本是虚构的产物,又何必“泥定看杀”其断然不可

至于 后一种引申之说,看来似乎天衣无缝,其实仍是矛盾重重:既然作者可以夸张地描写罗敷的衣饰,而不认为这破坏了她的身分,为什么就不可以给她安排一个做官的丈夫

这是用不同的标准衡量同样的情况,而曲成已说。

其实《陌上桑》并不是一篇孤立的作品,以上的问题,要从产生这一作品的深远的文化背景来解释。

我们先从诗题《陌上桑》所设定的故事场所说起。

中国古代,以男耕女织为分工。

“女织”从广义上说,也包括采桑养蚕。

桑林在野外,活动比较自由,桑叶茂盛,又容易隐蔽,所以在男女之大防还不很严厉的时代,桑林实是极好的幽会场所。

在这里,谁知道发生过多少浪漫的故事

自然而然,桑林便不断出现于爱情诗篇中。

这在《诗以》中已经很普遍。

《汾沮洳》是写一个女子在采桑时爱上了一个男子:“彼汾一方,言采其桑。

彼其之子,美如英。

美如英,殊异乎公行

”《桑中》是写男女的幽会:“云谁之思,美孟姜矣

期我乎桑中,要乎上官,送我乎淇上矣

”可以说,在《诗以》的时代,桑林已经有了特殊的象征意味,或者说,已经有了一个文学的“桑林”。

随着时代的变化,这种自由自在的男女情爱遭到了否定。

上述诗篇,也被儒家的经师解释为讥刺“淫奔”的作品。

于是,在文学的“桑林”中,开始产生完全不同的故事。

最有名的,便是秋胡戏妻故事。

西汉刘向《列女传》记载:鲁国人秋胡,娶妻五日,离家游宦,身致高位,五年乃归。

将至家,见一美妇人采桑于路旁,便下车调戏,说是“力桑不如逢国卿”(采桑养蚕不如遇上个做大官的),遭到采桑女的断然拒绝。

回家后,与妻相见,发现原来就是那采桑女。

其妻鄙夷丈夫的为人,竟投河死。

乐府中有《秋胡行》一题,就是后人有感于这一传说而作。

古辞佚,今存有西晋传玄之拟作,内容与《列女传》所载大体相同。

可以到,“桑林”中的故事,原来大多是男女相诱相亲,而现在变成了女子拒绝子的引诱。

当然,人们也可以说,秋胡是一个“坏人”,这种故事与《诗经》所歌唱的纯真爱情根本不是一回事。

但不要忘记:在民间传说文学故事中,虚设一个反面角色是很容易的。

关键在于,通过虚设的人物活动,作者究竟要表现什么样的生活态度、审美理想。

这样我们能得出结论:汉代的“桑林”,已经不同于《诗经》时代的“桑林”,文学中的道德主题,开始压倒了爱情主题。

我们大概可以相信已经失传《秋胡行》古辞与《列女传》所载故事并无大异。

而《陌上桑》显然是这一故事或直接从《秋胡行》演化而来的。

试看两个故事的基本结构:场所:大路边的桑林;主人公:一位采桑的美妇人;主要情节:路过 的大官调戏采桑女,遭到拒绝。

所不同的是,在秋胡故事中,调戏者是采桑女之夫,故事最终以悲剧结束;在《陌上桑》中,采桑女另有一位做官的好丈夫,她拒绝了“使君”的调允,并以自己丈夫压倒对方,故事以喜剧结束。

实际上,《陌上桑》是把《秋胡行》中的秋胡一劈为二:一个是过路的恶太守,一个是值得夸耀的好丈夫。

但尽管《陌上桑》在很大程度上沿袭了《秋胡行》的故事,却也作了重要改变,从而使诗的重心发生转移。

秋胡戏妻的故事,主旨是宣扬儒家道德,采桑女即秋胡妻的形象,也完全是一个道德形象。

她即使是令人感动的,恐怕也很难说怎么可爱。

故事中也提到她长得很美,但作为一个结构万分,这只是导致秋胡产生不良企图的原因。

而《陌上桑》中的秦罗敷,除了拒绝太过的调戏这一表现德性的情节外,作者还花了大量篇幅,描摹她的美貌,以及周围人对她的爱幕。

这一部分,实际是全诗中最精彩的。

这尽管同《诗经》所写男女相诱相亲之情不同,但两者具有共同的基点:即人类的普遍的爱美之心,和对理想的异性的向往,所以说,罗敷的形象,是美和情感的因素,同时代所要求的德性的因素的结合;换言之,是《诗经》的“桑林”精神与《秋胡行》的“桑林”精神的结合。

也正是因为罗敷不仅是、甚至主要不是一个道德形象,所以作者也没有必要为她安排一个强烈的悲剧下场,而让她在轻松的喜剧气氛中变得更为可爱。

由此可见,《陌上桑》的故事,并不是一个生活中具体事件的记载或改写,而是漫长的文化变迁的产物罗敷这个人物,也是综合了各种因素才形成的。

她年轻、美丽、高贵、富有、幸福、坚贞、纯洁,寄托着那些民间无名作者的人生理想。

也因为她是理想化的,所以她并不严格遵循现实生活的逻辑。

她既是一个贵妇人,又是一个采桑女。

其实这并不是什么难以理解的事情,民间故事中的人物,常常有这样的情况。

那些公主、王子,实际是代表着普通民众的心愿。

一定要拿后世僵化得莫名其妙的政治观念去穿凿附会,反而是荒廖混乱的。

然后回到诗歌本身。

这诗原来按音乐分为三解,其文字内容,也相应地分为三段。

第一段着重写罗敷的美貌和人们对她的喜爱。

起首四句,从大处说到小外,从虚处说到实处,是典型的民间故事式的开场白。

同时,这四句也奠了全诗的气氛:明郎的阳光照耀着绚丽的楼阁,楼阁中住了一位漂亮的女子,色鲜明,光彩流溢,好像中国年画的味道。

“照我秦氏楼”,既是亲切的口气,也表明诗人是站在罗敷的立场上说话,并由此把读者引入到这种关系中去。

而后罗敷就正式登场了:她提着一只精美的桑篮,络绳是用青丝编成,提把是用挂树枝做就。

这里器物的精致华美,是为了衬托人物的高贵和美好。

再看她的打扮,头上梳的是斜倚一侧、似堕非堕的“倭堕髻”(东汉时一种流行发式),耳朵上挂着晶莹闪亮、价值连城的 明月珠,上身穿一件紫红绫子短袄,下身围一条杏黄色绮罗裙。

一切都是鲜艳的、明丽的、珍贵的、动人的。

这好像是一个采桑的农妇,其实是一个理想中的美女。

照说,接下来应该写罗敷的身体与面目之美。

但这很困难。

因为诗人所要表的,是绝对的、最高的美,而这种美无法加以具体的描绘。

谁能说出什么样的身材、体态、眉目、唇齿算是达到了完善无缺的程度

作者也不可能满足所有读者的各具标准的审美要求。

于是笔势一荡,作者不直接写罗敷本身,而去用周围的人为罗敷所吸引的神态:过路人放下了担子,伫立凝视。

他好像年岁较大,性格也沉稳些,所以只是手捋着胡须,流露出赞叹的神气。

那一帮小伙子便沉住气,有的脱下帽子,整理着头巾,像是在卖弄,又像是在逗引;至少赚得美人流波一转,便可得意民多时。

种田的农人更糟,看得失了神,活也不干了;回家还故意找碴,摔盆砸碗。

-因为看了罗敷,嫌老婆长得丑。

这些都是诙谐的夸张之笔,令人读来不禁失笑,好像拿不准自己在那场合会是什么模样。

其效果,一是增添了诗歌的戏剧性,使得场面、气氛都活跃起来;更重要的是,通过从虚处落笔,无中生有,表达了不可描摹完美。

反正,你爱怎么想像就怎么想像,罗敷总是天下最美的。

这实在是绝妙之笔。

观罗敷的一节,也最近于“桑林”文学的本来面目。

它所表现的,是异性间的吸引,是人类爱美的天性。

但它又不同于《诗经》中的作品,而是有分寸有限制的。

那些观者,都只是远远地伸长了头颈看罗敷,却不敢走近搭话,更不敢有越规之举;而罗敷好像同他们并不发生关系,旁若无人。

这就在男女双方之间,设下了一道无形的墙。

这便是“发乎情而止乎礼义。

”同时也有另一种分寸:尽管有那么多人在围观,那些小伙子几乎就在冲破防线,作者也没有让罗敷给他们来一通义正辞严的斥责。

要不然,就太教人扫兴,太没有味道了。

因为这诗原有双重的主题,作者都要照顾到。

当然,整个第一段,是为了完成美和情感的主题,只是限制它,不让它破坏道德的主题。

下面第二段,就开始转向了。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

”好大气派

“使君”是太守、刺史一类官员的尊称,他们执掌一个地区的全权,汉人比之于古代的诸侯。

官做得大,气派自然大,胆子跟着大。

别人见了罗敷,只是远远地看着,这位使君就不甘心于此了。

于是派了手下人去问:这是谁家的漂亮女子

多少年纪了

罗敷不动声色,一一作答。

这都是为了充分地展开情节,使矛冲突有一个酝酿的过程。

若是一上来就剑拔弩张,文学趣味就少了。

顺带,又写出罗敷的年纪:十五至二十之间。

中国古人认为这是女子一生中最美妙的时光。

而后进入矛盾冲突的高潮。

使君问道:你可愿意坐上我的车,跟我回去

罗敷的回答犹如当头一棒:“使君一何愚

”有了“一何”二字,语气十分强烈。

理由是很简单:你有你的妻,我有我的夫。

各安其家室,乃是礼教之大义,岂可逾越

这一节是从秋胡戏妻故事中继承来的,表现了诗歌的道德主题。

而道德主题,总是在善与恶的冲突中才能表现得鲜明强烈。

第三段紧接上一段的未句“罗敷自有夫”,由主人公全面铺展地夸耀丈夫。

罗敷到底有没有那么一个丈夫

这问题本来很简单:诗中说有,我们只好承认有。

尽管在一般读者的心理中,都不喜欢文学作品里的漂亮女子早早嫁人,那也无奈何。

这问题还可从二方面来证明:其一,《陌上桑》的故事来源于秋胡戏妻故事,秋胡妻本是出嫁了的美妇人;其二,作者在这里是要彰扬忠贞的道德,总得先有丈夫才有忠贞。

但第三段也并不完全是从道德主题着眼的。

不然,完全可以让罗敷来一通说教。

但如果真是那样,就糟糕了,这个美女马上就变得干巴巴的,教人喜欢不起来。

所以作者也是适可而止,道德大义在第二段用结末二句话点明之后,到第三段就转向一层富有喜剧色彩、诙谐的情节,使读者依然能够享受到文学的趣味。

罗敷夸婿,完全是有针对性的。

使君出巡,自然很有威势,于是她先夸丈夫的威势:丈夫骑 马出门,后面跟着上千人的僚属、差役;他骑一匹大白马,随人都骑黑色小马,更显得出众超群;他的剑,他的马匹,全都装饰得华贵无比。

使君官做得大,她就再夸丈夫的权位:丈夫官运亨通,十五岁做小吏,二十岁就入朝作大夫,三十岁成了天子的亲随侍中郎,如今四十岁,已经做到专权一方的太守。

言下之意,目前他和你使君虽然是同等官职位,将来的前程,恐怕是难以相提并论了

最后是夸丈夫的 相貌风采:丈夫皮肤洁白,长着稀稀的美髯,走起路来气度非凡,用这些来反衬使君的委琐丑陋。

这么一层层下来,罗敷越说越神气,越说越得意,使君却是越听越晦气,终了必然是灰溜溜逃之夭夭。

读自然也跟着高兴,直到故事结束。

需要说明的是,罗敷的这位丈夫,也是童话中白马王子式的人物,不可拿生活的逻辑去查考。

萧涤先生说,对这一节不可泥定看杀,不可求其句句实在,原是说得很对,但这个人物在故事里却是合理的存在,这是要注意到的。

前面说了,《陌上桑》其实有双重主题,但作者处理得很好,并没有彼此分离 。

从道德主题来说,至少在本诗范围内,作者所要求的道德是合理的。

在这里,坚贞并不是一个抽象的、违背人性的教样,而是同确实可爱的丈夫及幸福的家庭生活联系在起的。

从美的情感的主题来说,也没有因为道德约束的存在而受到过分的削弱。

罗敷的美貌,在作者神妙的笔下表现得动人心魄,取得了以前文学作品所未有的效果。

对于常人出于爱美之心而略有失态的行为,作者只是稍作揄,始终不失人情味。

爱慕美色,其实是人的天性。

但这种天性在生活中不能不受到约制,所以文学作品常常在这方面提供安全无害的补偿。

《陌上桑》在这方面的意义恐怕比它的道德意味更重要一些,或至少说更受人喜欢。

所以在《陌上桑》出现以后,魏晋南北朝产生了大量的模拟之作,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变化的诗篇。

至于它的独特的表现手法,直到元明清的戏曲小说中,还不断有人效仿。

如《西记》写莺莺出场时,便先写周围人看得失魂落魄的神态,正是从此中来。

88626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