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高中生,我想写两篇论文《纪念邓小平南巡讲话20周年》和《哥伦布发现新大陆520周年》各需要1500字
这是我们学校以前办过的活动,楼主你可以参考 20XX年XX大学学生会XX活动第X期——策划案一、活动名称: 20XX年XX活动——第二期二、: 热点议案,大家争议。
三、活动内容简介: 邀请学校各大名师,组成强大的阵容,以美式议苑为蓝本,由学生提议人提出议案,附议人补充议案,开展对社会热点议题的讨论,最后由代表各院的民意团投票决定出议案是否通过。
四、活动目的: 从名师们的不同角度的分析,讨论热点议题,让同学学会多角度看待和分析问题,增强同学们的大局观,提高对社会的关心度,扩大视野,为以后的学习、生活获得更多的帮助。
五、活动时间: 10月下旬(具体时间待定)六、活动地点: 图书馆学术报告厅七、活动对象: XX大学全体师生八、活动前期内容:
【第1句】:以宣传海报的方式开展议题、提议人和附议人的征集活动;
【第2句】:邀请一名老师当任活动当晚的主席角色;
【第3句】:邀请5名嘉宾参加活动当晚讨论;
【第4句】:发邀请函给各个院出人组成民意团代表;
【第5句】:活动前的宣传。
九、XX活动活动流程:1放轻音乐(观众入场)(6点30开始到6点55结束);2播放校会视频(6点55分时候学生主持提示大家保持安静,7点开始放);3播放议案征集相关PPT;4播放XX活动四字的视频;5学生支持人出场:由学生主持推出主席、评议人(同时播放介绍PPT),并把现场交给主席;第一环节:提议和评议1主席请出提议人;2播放提议事件视频;3提议人提议;4播放相关视频;5评议人轮流评议(每人5分钟到8分钟);第二环节:提议人、附议人与评议人的议论1提议人邀请附议人上场;2提议人、附议人对老师发表观点和提出问题(每人3分钟);3相关评议人回答;第三环节:民意团第一次投票1民意团第一次表决;2主席向民意团代表提问(5分钟到8分钟);第四环节:自由议论; 1提议人、附议人发言 2评议人自由议论(主席在其中协调) 3主席邀请体验者上场 4自由议论 5轮流一句话总结第五环节:民意团第二次投票1民意团第二次表决;2主席再次提问民意团和观众(最好提改变想法的)(15分钟到20分钟);3主席宣布结果;第六环节:结束学生主持出场,宣布结束,组织拍照。
十、宣传方案: (一)征集议题宣传:在司法鉴定中心门口的路上立两个钢架。
(二)活动宣传:
【第1句】:三教橱窗海报一张;
【第2句】:宿舍楼下A3海报;
【第3句】:图书馆门口桁架;
【第4句】:司法鉴定中心门口两个钢架;
【第5句】:横幅一条。
(三)场内布置:
【第1句】:大背景写真;
【第2句】:钢架两个。
十一、物资清单:宣传:共钢架6份,横幅一条,桁架大写真一张,A3写真海报23张,三教橱窗海报一张,背景大海报一张其他物资:吧台椅子1张 透明胶5份A4红纸100张A4白纸100张双面胶5份尼龙绳5份中性笔30支矿泉水24瓶尼龙卡带2包十二、活动预算:宣传预算:活动其他物品预算: XX大学学生会学术部 二〇一〇年八月十日 格式不好直接复制过来,标题居中就好了。
也可以找一下部门的学长,问一下以前此类活动有没有类似的策划,接过来参考一下很有用的。
希望能帮到你。
大约七八十年代的时候听说有几个神童,他们是谁,他们的事?
耀眼神童今归何处
26年再审视“神童”[图] 2005年07月22日 08:40:33 来源:南方周末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本稿】
【读后感言】
【进入论坛】
【推荐 】
【关闭】 新 华 网 检 索 .传媒在线导航. 传媒期刊 传媒研究 热点直击 新新传媒 国际传媒 记者行动 精彩瞬间 媒介经济 传媒了望 他山之石 新闻背后 传媒职场 背景资料为少年班入学资料,中为宁铂,右为谢彦波 向春/制图王轶庶/背景照片 宁铂、谢彦波、干政等这些当年最为耀眼的神童今归何处 7月1日上午,那些穿着短裤和球鞋的中年男人站在母校宽阔的草坪边互相拍照。
这是中国科技大学1978级少年班成员分别26年之后的首次班级聚会。
在合肥的烈日下,昔日“神童”们温和有礼,神态自信。
他们中有一半以上来自国外,却仍对这所学校颇感自豪,渴望着能为它做点儿什么。
那些要做的事情包括:为校友基金会捐上几笔款项,开办几场讲座,以及为自己的班级树立一块价值10万元的纪念雕塑。
雕塑将刻有每个成员的名字,包括张亚勤,也包括宁铂、谢彦波和干政。
不过,在他们身后的校史馆里,关于这个班级的陈列却没有这么一视同仁。
作为首席科学家,张亚勤的名字在陈列柜中非常醒目。
与此不同的是,在几张有宁铂、谢彦波和干政出现的图片下面,他们仅仅被写作了“少年班同学”。
这3位当年家喻户晓的“神童”的命运,发人深思。
“那是宁铂和谢彦波的时代” 从举荐信发出的那一刻起,这命运就注定无法逆转。
“那是宁铂和谢彦波的时代。
”中科大校友、盛元国际投资公司董事长张树新回忆说,“那时他们在整个国家都是绝对的明星。
” 1978年,整个中国的报纸、杂志、电视都在报道宁铂。
据当时的报道,宁铂2岁半时已经能够背诵30多首毛泽东诗词,3岁时能数100个数,4岁学会400多个汉字,5岁上学,6岁开始学习和使用中草药,8岁能下围棋并熟读。
几乎一夜之间,这个戴眼镜的神奇少年为整个国家所熟知。
他被称为“神童”。
受宁铂影响最深的是当时的孩子们。
这个超乎寻常的“神童”刺激了望子成龙的家长们,促使他们向自己的孩子施加压力。
相当多的孩子因此第一次意识到自己多么平凡无奇。
一些受到激励的孩子效仿宁铂,开始超前学习并跳级,另一些孩子则倍感压力。
“当时父亲拿着报纸,对我说,‘看看人家宁铂,再看看你
’我立刻觉得,如果宁铂愿意做他的儿子的话,父亲一定会把我像垃圾一样丢掉。
”多年以后,毕业于北大物理系的习路平回忆说,“那种痛苦、伤心的感觉我至今不能忘记。
” 类似事例决非个案。
宁铂在1980年代早期的影响力是如此之高,以至20多年后,有人把他与张华、朱伯儒并列为当年的“时代人物”。
一切都源自一封信。
1977年,宁铂父亲的好友、江西冶金学院教师倪霖,致信当时兼任院长的国务院副总理方毅,举荐这位江西赣州八中高二级的少年天才。
其时,中国百废待兴,举贤正是要务。
当年11月3日,方毅副总理批示当时为中科院下属单位的中国科技大学:“如属实,应破格收入大学学习。
” 中国科技大学派人到赣州考察宁铂,准备进行“破格”的教育,接着又为此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大学少年班。
当时聪慧的孩子并非只有宁铂一个。
“在赣州八中,当时就有许晋、潘辛菱和陈英3人与他不相上下。
”当时的班主任余深贵回忆说。
在中科大特别组织的考试中,排名第一的是许晋,宁铂只考了第二名。
不过,这并没有阻止宁铂被公众看成是“神童中的神童”。
从举荐信发出的那一刻起,这命运就注定无法逆转。
1978年3月,宁铂和谢彦波由此来到了中国科技大学。
而其后25年中宁铂不断想要离开,却始终没有成功。
1978年3月18日,全国科学大会召开。
后来它被认为是一次历史性的会议。
“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等观点在会议上重新提出。
闭幕式上,中科院院长郭沫若发表了书面讲话。
这一时期后来即被称为“科学的春天”时代。
整个国家对科学的热忱,使得对宁铂的各种赞美也达到了最高峰。
1978年春天的一个早上,后来成为首席科学家的张亚勤在上读到一篇报告文学。
看完之后他激动了整整一天,然后又整晚没有睡觉。
这是他第一次知道“神童”宁铂的事迹。
几天之后,张亚勤跳了级。
6个月后,他也考入了。
这一年最吸引读者的新闻是,13岁的宁铂与方毅副总理下了两盘围棋并获全胜。
报刊上发表了宁铂在中科大校园葡萄架下读书的照片,这个葡萄架很快就成了新生和外来客必须参观的地方。
在纪录片里,宁铂率少年班同学仰望夜空、为同伴们指点星象的镜头留在了很多人的记忆中。
人们对宁铂的兴趣之浓厚,已使报纸的传播能力不能匹配,他的故事甚至成为了手抄本的题材。
在这一年,就读于的干政看到了这些手抄本中的一份。
在考入少年班之后,干政告诉老师,他是受宁铂的影响才来到这里的。
他记得那份手抄本被太多的人传阅,纸张又破又旧,边缘卷了起来。
同样,谢彦波也被“选中”了。
“宣传宁铂是因为他最有名,”一位当年的少年班校友说,“宣传谢彦波则是因为他年龄最小。
” 很快,谢彦波天真的微笑、算术板书的背影,也出现在了媒体刊登的照片上。
其后几年中,中国科技大学的招生广告上都有他的身影。
尽管他还系着红领巾,又是一个畏惧与人交往的孩子,还是被安排经常参与各种各样的“活动”。
相比之下,干政当时受到的宣传并不多,不过这只是与宁铂和谢彦波相比而已。
在当时一本名为的畅销书中,就写有“干政切瓜”的故事:当时少年班的招生老师提问干政,对一只西瓜横竖各切多少刀,那么会留下多少块西瓜———数字不断上升,12岁的干政却始终对答如流,直到招生老师惊其为天才。
许久之后接受媒体采访时,宁铂曾经说,自己是时代需要的产物。
如今,谢彦波也持相似的观点。
他们都曾表示,如果青春可以重来,他们决不会再读少年班。
个中原因,正是多年以来甚少公开过的事实:在那宁铂与谢彦波的时代,两个主人公自己却忍受着苦闷的煎熬。
宁铂的“逃亡” 25年中宁铂不断想要离开,却始终没有成功。
直到毕业之后很久,宁铂还在不断地回忆自己赴中科大报到前一天的那个上午。
那天他被倪霖叫到了家里———一切因倪霖的举荐信而起。
倪霖说,自己对他有两点担心。
这两点是:
【第1句】:宁铂被捧得太高,如在天上,希望他自己能够清醒认识;
【第2句】:跟别的孩子不同,宁铂早熟,早恋倾向严重,尽管他的父母都还没觉察到这一点。
倪霖警告说,如果宁铂去招惹女孩子的话,那么最终受害的将是他自己。
宁铂在1994年说:“遗憾的是,那些年我几乎把这些话给忘了。
” 在宁铂自己看来,青春期是把双刃剑。
比当时大多数孩子早得多,宁铂11岁就进入了青春期。
这使得他相对成熟,在学习时拥有比同龄人更强的自控能力。
不过发育与年龄之间的落差,似乎又让他备尝苦闷的滋味。
他多才多艺,兴趣广泛,不仅擅长围棋、中医,还是张树新组织的“星期天”诗社的成员。
尽管如此,以当时中科大11∶1的男女生比例,以及他的比别人更小的年纪,实现浪漫憧憬的机会还是相当渺茫。
另外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是,他身材矮小,在女生面前的魅力值并不高。
真正的苦恼大约出现在16岁左右。
“当时明显地看得出来,他对女孩子感兴趣,”张树新回忆说,“但是他就那样———我是宁铂啊———不说,绷着。
” 她对宁铂的印象是,极端自尊,又极端自卑。
不过,她相当欣赏宁铂的一点:尽管看上去似乎不通人情,实际上他却相当绅士。
对于当时的少年班来说,类似的问题并不典型。
入学时谢彦波11岁,干政12岁,他们的青春期焦虑还要在几年之后才能出现。
大多数孩子是如此之小,以至班主任汪惠迪不得不在早上帮他们冲奶粉,有时还要为每人煮上一个鸡蛋。
除了白天的文化课之外,下午她还要给他们加上一节当时学校里还没有开展的体育课。
晚上她要去查房,替他们关灯。
即便是在“神童云集”的少年班里,宁铂的聪明程度也让大家钦佩不已。
不过,他在课业方面的表现并不出色,不及格的科目甚至多过了一般同学。
然而外界的赞美仍在继续,公众意义上极具天赋的宁铂形象从来就没有被否定过。
“其实当时宁铂就不行了。
”27年后,当年的同学彭兴说,“他的成绩很一般,而且表现出来的性格很怪。
” 尽管如此,一条通往圣殿的道路一直铺到了宁铂和谢彦波的面前。
这座圣殿就是在当时中国科学界红极一时的理论物理。
宁铂、谢彦波和干政3人的专业都是理论物理。
干政显然适合这一领域,CUSPEA考试的优秀成绩就是证明;谢彦波的天赋更为明显,甚至在很多年里被周围的人半开玩笑地称为“未来的诺贝尔奖得主”。
相比之下,宁铂与物理学的结缘却是一个再明显不过的错误。
在赣州八中时,宁铂的物理成绩就在各科目中较弱,更重要的是,他对它缺乏兴趣。
入学一年后,少年班学生开始选系。
宁铂告诉汪惠迪老师,“科大的系没有我喜欢的。
”汪惠迪帮宁铂打了一份报告,请求调到去学天文。
这是他第一次试图离开科大,也是失败得最干脆的一次。
“因为科大不愿意放走这个名人。
”如今汪惠迪说。
她把报告交给了教务处长,报告立刻就驳回了,原话是,“既来之,则安之。
” 对天文学的爱好受阻之后,宁铂把它转向了对神秘主义“星象学”的研究。
在中科大内部,宁铂的“怪异”的名声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此。
彭兴觉得,宁铂后来对宗教和气功的执著似乎与这一时期的爱好也有关系,“当时他就神神道道的。
” 离开少年班16年后,宁铂曾私下回忆说,自己当时的痛苦主要还是来自于舆论的过分渲染。
“在很多场合,人们要求我七步成诗。
”他说,“那时我只是一个不谙世事的小孩,长期接受的教育又是顺从、克己复礼,因此痛苦充溢着我的内心。
那些年我就是在压抑自己的个性中度过的。
‘神童’剥夺了我许多应该享有的生活和娱乐的权利。
” 本科毕业之后,他留校任教,并在19岁成为全国最年轻的讲师。
不过,这已经是他能创造的最后一个记录了。
1982年他第一次报考研究生,但报名之后就放弃了考试。
第二次,他前进了一步,完成了体检,然后放弃了。
第3次,他又进一步,已经领取了准考证,但是在走进考场的前一刻又退缩了。
后来他对别人解释说,他是想证明自己不考研究生也能成功,那样才是真正的神童。
不过汪惠迪以及身边的很多人却认为,他只是过分地恐惧失败。
在第3次退缩时,学校的一位老师抓住了他,逼他去考,他声称,再逼的话他就逃跑。
宁铂一直想逃跑。
他很少做物理学科的研究,却把大量时间用于围棋、哲学和宗教。
1980年代后期,在科大天体物理系的课堂上,他开始向学生询问托福考试的情况。
1989年、1990年、1991年,他连考3次托福,均未过关。
1988年结婚之后,他练习气功,吃素,与常见的生活习惯渐行渐远。
1993年,因为与妻子的一次小口角,他跑出家门,四处游荡了半个多月。
这之后两年间,他一度下海,最远跑到了海南,最终却不得不回到科大。
1998年,宁铂参与了一次央视“实话实说”节目,探讨“神童教育”。
当年的一则报道说:“节目录制期间,宁铂频繁抢过话筒发言,语速很快,情绪激烈,猛烈抨击‘神童教育’。
周围观众不时发出笑声,很多年轻人已经不知道他就是大名鼎鼎的神童宁铂。
”“第一神童”的倾诉已经无人倾听,属于他的时代彻底烟消云散了。
2002年,宁铂前往五台山出家,很快就被中科大校方找了回去。
他又一次失败。
再一年后,他成功了。
终生的缺陷 在朋友们面前,谢彦波健谈而放松,但他似乎不懂得如何与决定其命运的人相处。
彭兴生于1963年1月,入学时16岁,是少数的几个超过15岁年龄限制的学生之一。
入学之后他接受的任务之一就是“看着”谢彦波。
少年班同学与当年班主任汪惠迪老师(中)合影 记者 王轶庶/图 谢彦波年龄小,自理能力差,自视甚高,尤其不懂如何与人交往。
入学时他刚刚11岁,此前只有小学5年级的人生经验。
在中国科技大学流传甚广的一个传说是,第一次走进校门时,他还在滚动一只铁环。
谢彦波受到困扰的时间要比宁铂晚得多。
他回忆说:“在少年班的最初阶段我年龄还小,对外界的宣扬没什么太多的感觉。
”第一个学年过去后,打牢了基础的谢彦波选择了物理系。
从此,这个系着红领巾的大学生的潜在天资得到了充分表现,一路成绩骄人,直到毕业。
不过,从入学时起,老师和同学们对谢彦波的担忧就从没消散过。
“人际关系这一课,心理健康这一课,整个班级的孩子都落下了,他的问题就尤其严重。
”汪惠迪老师说,“他们在上学时没能养成好的心态,没有平常心。
这种缺陷不是一时的,而是终生的。
”与此对应的是,一些当年的少年班成员承认,他们至今仍缺少人际关系方面的能力。
“这是没办法的事情,”少年班同学秦禄昌说,“一旦过了那个年龄,这一课就永远补不上了。
” 在朋友们面前,谢彦波健谈而放松,但他似乎不懂得如何与决定其命运的人相处。
1982年,谢彦波提前一年大学毕业,15岁在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跟随于渌院士读硕士,18岁又跟随中科院副院长周光召院士读博士,被看好在20岁前获得博士学位。
不过,这段最为春风得意的时光,却成为他人生转折的开始。
“他没能处理好和导师的关系,博士拿不下来,”汪惠迪说,“于是转而去美国读博士。
” 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谢彦波可谓因祸得福,得以跟随大名鼎鼎的菲利普·安德森教授学习,后者在1976年因为在凝聚态物理研究方面取得突破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奖。
在沃德罗普的著作《复杂》中,这位教授被描述为一个深邃而傲气的人。
对安德森来说,谢彦波的性格中有着令人无法容忍之处,那就是比他本人还要傲气。
“我的论文不讨他的喜欢,”谢彦波说,“写的是他的理论的不对。
” 在普林斯顿的中国同学圈子里,谢彦波与导师不睦,渐渐成为公开的秘密。
本来,事情并非毫无转机,可是恰在这时,发生了轰动一时的北大留学生杀死美国教授事件。
当人们意识到应该避免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时,谢彦波被怀疑为潜在的危险。
中国科技大学的一位副校长决定让谢彦波回国,这意味着后者的留学生涯的结束。
这件事情后来在中科大内部争议颇多。
此前有传闻说,谢彦波曾用手枪或菜刀威胁过安德森。
记者就此向谢彦波求证,他神情自然地予以否认说:“那我没有,我没有。
” 同样铩羽而归的还有干政。
他与谢彦波的轨迹惊人的相似:都是在普林斯顿,都是学理论物理,都是与导师关系紧张。
回国后,物理系的一位主管老师找到了干政,表示他可以回科大读博士。
令大家惊讶的是,干政拒绝了。
几年之后,在家赋闲已久的干政又表示想到科大工作。
这一次科大没有同意,当时科大聘用教师已有新规定,博士文凭是必要条件。
就在4年前,汪惠迪老师还劝干政再去读博士,干政表示不想读了,他不信再花一年时间还找不到一份工作。
这一年的努力最后也化为了泡影。
在此期间,他的精神疾病时好时坏。
最终,干政被自己禁锢在了与母亲共同居住的房间里。
相比之下,谢彦波的“运气”要好一些。
他以硕士的身份接受了近代物理系教师的工作。
很快他结了婚,没有什么积蓄,分到了一套楼下总是有人打牌的小房子。
在持续不断的烦恼中,用了将近10年的时间,“未来的诺贝尔奖得主”才结束了往日的梦想。
做不成普通人 宁铂的梦想之一就是做个“普通人”。
如今看上去,这一梦想已经难以实现。
多年以后,每当谈及少年班,中科大校方必定提起张亚勤,以证明少年班教育的成功。
少年班同学彭兴认为,后者的成就恰恰得益于当年的默默无闻。
“其实他和谢彦波的情况差不多,刚来的时候年纪都小,基础都不行,跟着课程都很吃力,但是天分比较好。
”他说,“他们俩的差别,就在于谢彦波被宣传得太多,心理压力大,人也容易张狂。
张亚勤受到的宣传就很少。
” 对于3位“神童”的人生路,当年的班主任汪惠迪感到难过,但是并不觉得意外。
“当时各个方面的因素,宣传、压力、体制、教育方式,都对这几个特殊的孩子不利。
”她说,“可是,我们眼看着一切发生却无能为力。
”当时她不希望这几个最有名的孩子受到太多的报道,也一再告诫他们一定要把自己当作普通人,但均收效甚微。
“那个年代需要一个宁铂去唤醒人们对于教育和科学的重视,这种需要形成巨大的压力,最终却压垮了宁铂。
”秦禄昌说。
当年的秦禄昌在那个著名班级里不受瞩目,如今则在美国北卡大学物理系和材料系担任教授,因其国际领先的研究成果而被称为“纳米博士”。
在6月30日的同学聚会上,有些当年的少年班同学说,这也许是人生的宿命,因为3位面临问题的昔日神童在童年时期都曾经表现得比较孤僻。
不过,立刻有人反驳说这不是问题,“就本来的性格来说,少年班里有几个开朗外向的
” 当年的少年班同学,如今供职于旧金山议价金融机构的裴益川说,人生路上变量太多,很难说清楚什么才是宁铂等人的麻烦的真正制造者。
“也许我们看到的都是皮毛呢
”他说,“也许这是高智商群体中必然出现的宿命呢
” 程陆华的看法与此接近。
她是宁铂的前妻。
她也相信,造成宁铂等人的问题的因素是无限复杂的。
正因为这一原因,在前些年,她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反对矫枉过正,与前夫的思路一直存在分歧。
她像别的家长一样,要用约束的、规划的方式培养孩子。
宁铂则坚持,决不应该设计孩子的未来,应任其自由发展,哪怕孩子最终只能做个普通的人。
他对孩子惟一的教化是,不以自我为中心,要真正地去爱人,关心人。
实际上,在成年之后,宁铂的梦想之一就是做个“普通人”。
如今看上去,这一梦想已经难以实现。
张树新说,宁铂等人的麻烦,恰恰在于没有人会把他们当做普通人看待。
实际上,即便是在1996年前后,一些媒体报道宁铂“只成为了一位讲师”之时,众人的叹息仍然基于这位“少年天才”拥有着杰出禀赋这一前提。
9年之后,情况又大不相同。
如今人们已经忘记了追问宁铂、谢彦波和干政的去向。
他们的名字几乎不再出现在新闻之中。
即便是宁铂的父亲宁恩渐,也已经放弃了过去的所有幻想。
他现在的期望只是,儿子能够重新回到科大工作。
“宁铂还在学习,他还没有完蛋。
”这位父亲倔强地说,“我相信他有一天会回来的。
” 宁恩渐拒绝透露儿子的行踪,因此记者最终也没能找到宁铂。
在网络上搜索他的相关信息,同样没有任何线索。
只是在一家网站上,记者找到了宁铂建立的一处同学录,成员只有孤零零的一个,就是他自己。
网站记录的建立时间表明当时他已出家为僧,不知身在何处。
那是2004年元旦的晚上。
(记者 李海鹏)
向张利司尚学习读后感
这个我们这里没有学啊。
========= 根据天长市教育局《关于开展向张利、司尚同学学习活动的通知》精神,为确保我校向张利、司尚同学学习活动的开展,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宣传学习张利、司尚同学先进事迹为契机,教育和激励广大学生诚实守信、立志成才,同时挖掘身边的受助学生克服困难、逆境成才的典型事例,深入开展系列学习教育活动,引导广大学生学先进、赶先进,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和专业技术,立志成人成才。
二、实施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3月25日-3月31日)
【第1句】:制定向张利、司尚同学学习活动实施方案;
【第2句】:开展国旗下讲话活动,利用国旗下讲话对全体学生进行一次学习动员;
【第3句】:营造学习氛围,在校园内公示栏张贴张利、司尚同学的先进事迹,利用学校电子屏幕、校园网以及张贴宣传标语,挂横幅等形式集中宣传。
(二)学习讨论阶段(4月1日-4月30日)。
【第1句】:各班召开一次学习张利、司尚同学先进事迹的主题班会;
【第2句】:组织学生写读后感言,并在校园网开辟专栏进行刊载;
【第3句】:组织开展向张利、司尚同学学习为主题的演讲比赛或专题座谈会、讨论会;
【第4句】:开展向身边的先进人物学习活动。
(三)小结阶段(5月1日-5月10日)。
对学习活动进行总结,并将学习活动的图片与影像资料留存备查。
5月8日前将学习小结(2000字左右)上报教育局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三、活动要求 务必要高度重视本次活动的开展,加强领导、认真组织,精心安排,做到把向张利、司尚同学学习活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相结合,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相结合,在全校营造学习先进、立德树人的浓厚氛围。
高中三年规划演讲稿
高中六个学期的分析和目标为实现以下规划需要做到:信心,满怀激情,走好成功第一步。
切忌盲目激情,要有计划分步骤的学习,养成踏实认真的学习态度。
【第1句】:高一上半学期是一个初中走入高中的过渡时期。
这个时期的主要目标是:积极适应各科老师的教学方法,迅速吸收新知识,同时稳住脚跟,一步一个脚印地进步。
所以这个学期的目标简单来说就是四个字:适应、稳定。
【第2句】:高一下半学期是一个适应后的寻求及养成期。
这个时期由于对自己的学习态度、方法、能力有了一个比较客观的认识,因此对各学科特点有了一定掌握。
这个时期的主要目标是:重点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做到循序渐进地、有规律地学习,全面发展,形成自己的优势学科。
简单来说就是:养成、规律。
【第3句】:高二上半学期是一个定位起飞期。
此时,高中生活早已适应,学习方法、习惯已经成熟,所以,这个时期就要开始有所突破。
这个时期最主要的目标是:进入一本梯队。
【第4句】:高二下半学期是一个稳步发展期。
有了高二上半学期的起飞和突破之后,又要开始稳住脚跟了,这时要全面地、客观地看待自我和他人,毕竟“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这个时期的主要目标是:稳定自我水平,基本确定自己在年级的学习地位。
【第5句】:高三上半学期是一个扎实复习期。
经过高二的认知后,自己的学习地位也稳定下来,不再轻易后退。
就要完全静下心来稳扎稳打地复习。
此时也要注意调整心态,摆正主观态度。
时刻保持新鲜的自信心、坚韧的性格。
不要受客观环境的影响,履行自己的计划,做到步步为营。
【第6句】:高三下半学期是一个加速冲刺期。
可以适当地做些拔高。
要全面解决自己所面临的问题,查缺补漏,扫除残敌,不留后患。
还有此时心理素质也很重要。
时刻摆正心态,注意情绪的变化,做到自我及时调整,自我鼓励和认定。
就如爱迪生所说:“自行是成功的第一秘诀”。
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第1句】:预习预习最重要的是能发展我们学生的自学能力,减少对老师的依赖,增强独立性;预习可以加强记课堂笔记的针对性,改变学习的被动局面。
【第2句】:听课听老师讲课是获取知识的最佳捷径,老师传授的是经验证的真理;是老师长期学习和教学实践的精华。
上课集中注意力。
思想开小差会分心等一切都要靠理智强制自己专心听讲,靠意志来排除干扰。
【第3句】:作业作业是提高思维能力,复习掌握知识,提高解题速度的途径。
通过审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可以达到巩固检验自己的目的。
完成作业时,一定要做到独立完成,去形成自己的一个独立的思维习惯。
【第4句】:复习及时复习的优点在于可加深和巩固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根据遗忘曲线,识记后的两三天,遗忘速度最快,然后逐渐缓慢下来。
学过即习,方为及时。
俗话说“温故而知新”,就是说,复习过去的知识能得到很多新的收获。
这个“新”主要指的是知识达到了系统化的水平,达到了融会贯通的新水平。
课文升国旗读后感
升国旗的心得体会 篇一:升旗仪式心得 升旗仪式鼓我心 又到了周一的升旗仪式,我异常兴奋,这对我来说是一次有着特殊意义的升旗仪式,在这一天,我将作为升旗中队的一员站在领操台上,俯瞰同学,仰望国旗。
在这个阳光明媚,白云朵朵的天空下,同学们在大操场上排着整齐的队伍等待升旗仪式的开始。
只见升旗手昂首挺胸地走到了国旗台上,他们身披绶带,手带白色的手套,站在那里威风凛凛;礼仪班出旗了,他们迈着整齐的步伐走向升旗手,升旗手小心翼翼地接过五星红旗走到旗杆下准备升旗。
随着主持人的一声令下,五星红旗伴随着雄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徐徐升起。
只见台下的同学们个个神情严肃,脸上带着庄重带着幸福齐刷刷对着红旗敬礼。
望着那徐徐上升的国旗,望着那迎风飘扬的国旗,望着那在空中舞动的国旗,我的心情无比的激动。
我的眼前仿佛呈现出几十年前中国的满目疮痍——那皇家园林被烧为平地和血腥南京大屠杀的悲惨,那革命烈士抛头颅洒热血的悲壮,这面红旗是多么的来之不易
想起毛泽东在天安门广场上宣告新中国成立——五星红旗冉冉升起,那壮丽的场面和旺盛的士气,那激动人心的泪水和欢呼,中国人们的幸福是多么的来之不易
我们脖子上佩戴的红领巾是用无数英雄的鲜血染成的,也是国旗的一角。
我站在红旗下向天空望去,蓝蓝的天空,衬托着白云,五 星红旗就好像一团火焰,带给我们温暖,照亮了大地。
国旗啊
你永远是我们心中最耀
儿童身心和谐滋养读后感言
六一儿童节庆祝活动领导讲话稿少年儿童小朋友们、老师们:今天,我们欢聚一堂热烈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
首先,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向全县2万多名少年儿童致以节日的问候,祝你们节日快乐
向为少年儿童健康成长而辛勤耕耘的广大教师、少先队辅导员、少年儿童工作者和关心支持少年儿童事业的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
县委、县政府历来重视少年儿童工作,十分关心广大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
近年来,我县以全面落实《儿童发展规划(XX-2011)》的目标和任务,坚持”儿童优先”的基本原则,牢固树立”爱护儿童,教育儿童,为儿童作表率,为儿童做好事”的责任意识,调动全社会方方面面的力量,启动实施了”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希望工程”、”春雷计划”、”爱心助学”等一系列为少年儿童办的实事工程,极大地促进了我县儿童事业的发展。
我县儿童受教育水平普遍提高,儿童的合法权益得到进一步保护,儿童生存与发展的环境日趋优化。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今天的幼苗,明天就将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我们要始终把培养跨世纪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自己的任务,坚持对广大少年儿童进行基础的共-产主义启蒙教育、组织教育、自我教育,积极投身青少年思想建设的主战场,充分发挥实践教育的优势,全面提高少年儿童素质。
共青团组织更要肩负起全团带队的光荣任务,加强少先队的建设和发展,
适合二年级学生的数学小故事。
数学神童高斯1960有1777年4月30日,高斯出生在德国一个农民家庭。
小时候,高斯就很喜欢数学。
在呀呀学语时,高斯常常趴在院子里数小鸡。
稍大一些,他就跟着邻居的孩子做数学题,每次都算得又快又准确。
上学后,高斯对数学特别感兴趣。
但是数学老师看不起乡下的孩子,常常出一些难题刁难学生。
一次,老师让他们求从1加到100的和,并规定做不出就不许回家吃饭。
孩子们连忙动手算起来。
可是数字太多,算着算着,一不小心就错了。
正在大家手忙脚乱的时候,高斯站起来报告:“老师,我做好了。
” 老师在一边看着小说,他头也不抬地说:“你肯定错了,重新算过。
”但高斯非常自信,拿着答题板走到老师的旁边让他看。
突然,老师瞪 大了眼睛。
5050
答案是正确的
老师惊奇地问他用了什么方法。
高斯胸有成竹地说:“1+100=101,2+99=101,3+98=101……这样共有50个101。
101乘以50就是我们要做的题目的答案。
老师,您看我做得对吗
”老师非常惭愧。
从此以后,他专心教书,对高斯更是精心辅导。
高斯学习非常努力。
后来,他在数学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同时,他还在天文学、电磁学、大地测量等科学领域里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上一篇:建筑优秀企业获奖感言发言稿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