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岁寒三友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要像松一样不畏任何艰险,不怕任何打击的硬骨头精神, 要像梅一样具有卓尔不群的气节和人品,要像竹子一样做个有有气节的人,不为强势低头。
在人生道路上,只有不断朝岁寒三友靠齐,才能不断地提高我们的品性。
学习哲学后的感悟
对于《论语》,总有一种特殊的感情,曾经是强迫自己去读,因为高中语文老师要求严格,不读的话,上课叫起来很尴尬。
那时倒不觉得怎么,但是在老师的强迫下,文言文阅读能力提高了,可以不用老看别人的翻译了。
现在对于这些古典书籍不那么恐惧了,甚至还觉得有点亲切感。
去年年底,于丹在百家讲坛开讲《论语心得》,百家讲坛的收视率一下飙升,一时网上议论的沸沸扬扬,一月份我去买这本书,就已经重印了七次,看后觉得心里压抑了好久的东西自己表达不出来,但是书中表达出来了。
对于《论语》,书店的书更多的是学者压人式的讲法,而《论语心得》这种亲切的讲法一下将读者拉近了,我们好像就是孔子席前一个安静的学生。
正如书中说,论语不同与励志格言,它不是一句一句的教诲,而是一幕幕场景,像话剧一样来看最有意思。
《论语》当中孔子是一个温良恭俭让的形象,和学生探讨问题总是和颜悦色,是商量的语气,尽管孔子比他的学生要大好多岁。
想想现在的课堂,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又要看幻灯,又要做笔记,忙的不亦乐乎,真是感慨良多啊。
仁是《论语》当中出现很多的一个字眼,但是《论语》当中并没有给出定义,只有两句克己复礼为仁和仁者爱人,其他的解释是针对不同的学生给于不同的答案,这就是孔子的因材施教吧。
对于君子,书中也没有给出定义,而是将其与小人做了多次对比。
比如“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
。
。
。
。
孔子总是将答案留给学生,现在又把答案留给了我们这些读者。
我觉得《论语》在今天最重要的的是给了我们现代人一双眼睛,一双看心灵的眼睛,让我们在这个物化的时代,了解到在我们的内心其实还有一片广阔的天空。
我们的快乐其实来自于这片还未开垦的土地。
教我们自己为自己营造一片精神的乐土,让我们把目光由只向外看转为向内看,完满自己的内心,做一个心胸开阔,心境敞亮,心态坦然的人。
摘录几段我喜欢的句子。
《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
《论语》终极传递的是一种态度,是一种朴素的、温暖的生活态度。
孔夫子正是以此来影响他的弟子。
这种变化最终达到了一个境界,叫做“神于天,圣于地”。
这六个字其实是中国人的人格理想:既有一片理想主义的天空,可以自由翱翔,而不妥协于现实世界上很多的规则与障碍;又有脚踏实地的能力,能够在这个大地上去进行他行为的拓展。
孔夫子的这个形象身上,凝聚着他内心传导出来的一种饱和的力量。
这种力量就是后来孟子所说的“浩然之气”。
只有当天地之气凝聚在一个人心中的时候,它才能够如此的强大。
《论语》的思想精髓就在于把天之大,地之厚的精华融入人的内心,使天、地、人成为一个完美的整体,人的力量因而无比强大。
人对自然万物,有一种敬畏,有一种顺应,有一种默契。
这是一种力量,我们如果学会了提取锻造这种力量,我们就能够获得孔夫子那样的心胸。
我们看到,孔夫子的态度非常平和,而他的内心却十分庄严。
因为其中有一种强大的力量,那是信念的力量。
孔夫子是一个特别讲究信念的人。
其实,一个人的视力本有两种功能:一个是向外去,无限宽广地拓展世界;另一个是向内来,无限深刻地去发现内心。
我们的眼睛,总是看外界太多,看心灵太少。
《论语》的精华之一,就是告诉我们,如何用平和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中的缺憾与苦难。
人首先要能够正确面对人生的遗憾,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接受下来。
不要纠缠在里面,一遍一遍地问天问地,这样只能加重你的苦痛。
第二个态度是,要尽可能地用自己所可以做的事情去弥补这个遗憾。
承认现实生活中的不足之处,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弥补这种不足,这就是《论语》告诉我们对待生活缺憾的态度。
当一个不幸降临了,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它尽快过去,这样你才会腾出更多的时间去做更有价值的事情,你才会活得更有效率,更有好心情。
而一个人的自信心来自哪里
它来自内心的淡定与坦然。
要做到内心强大,一个前提是要看轻身外之物的得与失。
假如一个人真能做到一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真能“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就做到了约制。
而能够反省到自己的错误并且勇于改正,这就是儒者所倡导的真正的勇敢。
君子因为有心态的平和、安定和勇敢,他的安详舒泰是由内而外的自然流露;小人表现出来的则是故作姿态,骄矜傲人,因为他内心多的是一股躁气,气度上便少了一份安闲。
你要想做一个别人愿意和你交流,也可以和你交流的人,最关键的是你要有一个敞亮的心怀。
这就是《论语》中所提倡的“坦荡荡”的心境。
君子的力量始自于人格与内心。
他的内心完满、富足,先修缮了自我修养,而后表现出来一种从容不迫的风度。
一个人反省自己的行为,而能够不后悔、不愧疚,这个标准说低也低,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到;说高就是个至高无上的标准,大家想想,要使自己做过的每件事都禁得住推敲,实在又是极不容易的事。
所以孔子才把它作为君子的人格标准。
一个人有了一种仁义的大胸怀,他的内心无比仁厚、宽和,所以可以忽略很多细节不计较,可以不纠缠于小的得失。
只有这样的人,才能真正做到内心安静、坦然。
我们无法左右外在的世界,只有让内心的选择能力更强大。
当我们很明白如何取舍,那么那些烦恼也就没有了,这就是孔夫子所说的“知者不惑”。
那么在今天这个社会,怎样成为一个君子
我想不妨从倡导“恒心”开始。
我们现在这个社会有了多元选择,我们在兴奋、激情的驱使下,在众多选择中摇来摆去,难以决定。
这是缺乏“恒心”的表现。
君子还有第三个标准,就是“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论语?卫灵公》)。
就是说:君子是合群的,虽然他内心里庄重、庄严不可侵犯,但他在一大群人里头却从来不争。
同时,他也决不拉帮结派,谋取私利。
君子则胸怀坦荡,因为他坦然无私,所以能够平和,能够以善意跟所有人走到一起。
孔子说:“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论语?宪问》)这在今天成为一个成语,叫“言过其行”。
一个人说的多于他做的,是君子之耻。
无论你的理想是大是小,实现所有理想的基础,在于找到内心的真正感受。
一个人内心的感受永远比他外在的业绩更加重要。
在今天看来,一个人的发展,最重要的往往不在于终极的理想有多么高远,而在于眼前拥有一个什么样的起点。
我们往往不缺乏宏图伟志,而缺少通向那个志愿的一步一步积累起来的切实的道路。
理想和行动的关系,就如同引线和风筝的关系。
这个风筝能飞多远,关键在于你手中的线。
而这条线,就是你的内心愿望。
你的内心越淡定,越从容,你就越会舍弃那些激烈的,宏阔的,张扬的,外在的形式,而尊重安静的,内心的声音。
这会使你走到社会角色中的时候,能够不失去自我,能够有担当,能够做到最好。
孔子强调一个人的内心修养,决不是放弃对社会的责任,而是为了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这句话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理解。
第一个角度,是君子有天下使命,不管这个地方是奢华的还是简陋的,对他来讲只是一个外在环境而已;第二个角度,就是君子的内心有一种恒定的能量,他可以使得周边熠熠生辉,繁华似锦,他自己生命里面的气场可以去改变一个简陋的地方。
内在的心灵标准衡定你的生命是否开始有了一种清明的内省,并且从容不迫,开始对你做的事情有了一种自信和坚定。
孔子说:“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
知我者其天乎
”(《论语?宪问》)皇侃对这段话的解释是:“下学,学人事;上达,达天命。
我既学人事,人事有否有泰,故不尤人;上达天命,天命有穷有通,故我不怨天也。
”可见,“知天命”关键在于一个“知”字,要能够了解什么是自己的天命。
当自己能够客观认识命运中的穷与通,人世间的好与坏,知道这一切都很自然,那么你就能理性把握,平静应对。
有一句谚语说得好:两朵云只有在同一高度相遇,才能成雨。
学习《论语》,学习任何经典,所有古圣先贤的经验最终只有一个真谛,就是使我们的生命在这些智慧光芒的照耀下,提升效率,缩短历程,使我们尽早建立一个君子仁爱情怀,能够符合社会道义标准,不论是对自己的心还是对于社会岗位,都有一种无愧的交待。
我想圣贤的意义就在于,他以简约的语言点出人生大道,而后世的子孙或蒙昧地,或自觉地,或痛楚地,或欢欣地,一一去实践,从而形成一个民族的灵魂。
让那种古典的精神力量在现代的规则下圆润地融合成为一种有效的成分,让我们每一个人真正建立起来有效率、有价值的人生,大概这就是《论语》给予我们的终极意义《论语》是春秋时期孔子的言论辑录,当中蕴涵着丰富的人生哲理。
而于丹教授却以她自己方式更通俗地为我们广大群众解读了这本著作,从而使得这本千百年来的著作能够更贴近我们的生活。
于丹教授在她谈《论语》心得时,开篇就讲到:宋代开相赵普曾经标榜说,自己以半部《论语》治天下。
可见《论语》在古代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发挥的巨大作用以及古人对《论语》的推崇。
于丹教授明确地阐述自己的心得:“《论语》告诉大家的东西,永远是最简单的。
《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
于丹教授告诉我们《论语》中对交友有非常明确的标准,谓之,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也就是说,好朋友有三种,坏朋友也有三种。
这三种好朋友的标准是什么,会给我们的生活事业带来什么样的帮助;而那三种坏朋友又是什么样的,会给我们的人生带来怎样的影响,我们又如何来分辨好朋友和好朋友呢
其实人这一生有什么样的朋友直接反映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为人,好朋友就是一本书,他可以打开整个你的世界,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什么样的人你只要观察他的社交圈子,从这样一个外在环境是可以看到他自己内心价值取向的。
那么论语中鼓励交什么样的朋友呢
很简单,孔子说:在这个世界上,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偏辟、友善柔、友便妄,损矣。
先说三种好朋友,所谓益者三友就是友直、友谅、友多闻,也就是第一这个朋友为人要正直,要坦荡要刚正不阿,一个人不能有谄媚之色,要有一种朗朗人格,在这个世界上顶天立地,这是一种好朋友。
因为他的人格可以反映你的人格,他可以在你怯懦的时候给你勇气,他可以在你犹豫不前的时候给你一种果断,这是一种好朋友。
第二种是友谅,也就是宽容的朋友。
其实宽容有的时候是一种美德,他是这个世界上最深沉的美德之一,我们会发现,当我们不小心犯了过错或者对他人造成伤害的时候,有时候过分的苛责还有一种批评,都不如宽容的力量来得恒久。
其实有时候最让我们内心受不了的是一个人在忏悔的时候没有得到他人的怨气反而得到淡淡的一种包容,所以有一个好朋友,他会给我们内心增加一种自省的力量;宽容的朋友不会使我们堕落或者更多的放纵自己反而会让我们从他人的内心包容上找到自己的弊病,找到自己的缺失。
所以有一个宽容的好朋友,他是一种做人的情怀,他是一种悲悯,他是在这个世界上对于一花一叶、一草一木关怀中所折射出来的光芒,这是第二种好朋友。
第三种叫做友多闻,在先秦那个时代,不像我们有电脑,有这么发达的资讯,有铺天盖地的媒体,那个时候人要想广视听怎么办呢,最简单的一个办法,交个好朋友,让你朋友所读的书,那些间接经验转化成你自己的直接经验系统。
当你在这个社会上感到犹豫彷徨有所踌躇的时候,到朋友那里以他的广见博识为你做一个参考,来帮助自己做出选择。
所以结交一个多闻的朋友就像翻开一本辞典一样,我们总能从他人的经验里面得到自己的一个借鉴系统,这就是孔夫子所说的三种好朋友,叫友直、友谅、友多闻。
《论语》中的益者三友就是正直的朋友,宽容的朋友,广见博识的朋友,这就是孔老夫子所称道的三种好朋友;那孔老夫子所说的三种坏朋友又是些什么样的人呢
什么是友偏辟,就是性情暴躁的朋友。
那当然,每一个人的生活不一样遇到的情况也不一样,很有可能遇到一件事,你还迷茫的时候你的朋友先怒了,先告诉你这件事情不能这么做。
第二种叫做友善柔。
这个正好反着,这个不是脾气特别暴躁的朋友,是脾气特别优柔寡断的朋友。
我们发现,过分优柔寡断其实他在浪费你的生命能源,也可能你要去辞职了,你说有一个机会我要下海或者我要跳槽,你去问朋友,朋友说想想吧,你现在的地方也不错呀,你要是万一走了你什么什么就丢掉了。
至于的三种,所谓友便妄,是最坏的一种朋友。
大家都知道佞臣之说,佞,就是那种心怀鬼胎的,有心计的,要以一种不择手段的方法去谋取个人利益的这种小人。
他们是真正的小人,是那种心理阴暗的人,但是这种人往往会打扮出来一副善良的面孔。
由于他内心有所企图所以他对人的热情比那些没有企图的人可能要高好几十倍,所以你一不小心要是被这种人利用的话,那么你的一生你就给自己套上了枷锁。
如果你不付出惨痛的代价,这个朋友是不会放过你的。
这其实在考验我们自己的眼光和知人论事的能力。
损者三友,益者三友,它告诉你,在这一辈子里面所做的所有事情,内心是应该以朋友作为一个坐标的,这种标准有可能是防微杜渐的,不见得这个朋友作出多么伤大雅的事情来,哪怕就是一个苗头,他可能就觉得说这个人做我的朋友以后可能是我的危险。
宋代开国宰相赵普曾经标榜说,自己以半部《论语》治天下。
可见《论语》在古代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发挥的巨大作用以及古人对《论语》的推崇。
那么,对于我们现代社会,现代人的生活,《论语》还有什么现实意义吗
《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
就是教给我们如何在现代生活中获取心灵快乐,适应日常秩序,找到个人坐标。
《论语》是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教学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被学生片片断断记录下来的语录。
这些以课堂笔记为主的记录由他的学生汇集编纂,后来就成了《论语》。
《论语》终极传递的是一种朴素的、温暖的生活态度。
大家知道,孔子弟子三千,其中有七十二贤人。
孔夫子正是以这种朴素的、温和的生活态度来影响他的弟子,他的弟子都是一粒种子,把那种生活的态度、生活的智慧广为传播。
名言故事50个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 周恩来同志是全国各族人民敬爱的总理。
他一生为国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他在青少年时代,就富有革命理想,立志为兴我中华而读书。
1910年夏,12岁的周恩来,跟随伯父到东北奉天,先在铁岭银岗书院读了半年书,后来,转入奉天关东模范学堂读书。
有一次,老师提出“为什么读书”的问题,要同学们回答。
有的说“为了明礼而读书”,有的说“为了光宗耀祖而读书”,还有一个学生说“为了帮助父亲记账而读书”,弄得哄堂大笑。
当老师问到周恩来时,他站起来响亮而严肃地回答说:“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充分表达了少年周恩来要为祖国独立富强而发愤学习的宏伟志向。
1912年10月,关东模范学堂隆重举行建校两周年纪念会。
当时,14岁的周恩来感慨万分,挥笔写了一篇《关东模范学校第二周年纪念日感言》的作文。
他在文中明确写道:“学生读书应以担负“国家将来艰巨之责任”为己任。
这篇优秀作文,收录在一书中。
后来,周恩来转到读书。
他和同学们发起组织“敬业乐群会”。
在会刊上,他发表了许多诗篇和文章。
其中有一首诗写道:“险夷不变应尝胆,道义争担敢息肩
”抒发了他忧国忧民和发愤图强的情怀,表达了他立志革命到底的崇高理想。
1917年,19岁的周恩来,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远涉重洋到日本留学。
临行时赠给同学一首诗写道:“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富群科济世穷。
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表示他决心钻研社会科学,挽救国家的危亡,以古人那种“面壁十年”的刻苦精神,来改造当时的社会,即使壮志难酬,蹈海而死,也不愧为中华儿女,充分表现了他年青时代的远大抱负。
爱迪生的故事 爱迪生 一生只上过三个月的小学,他的学问是靠母亲的教导和自修得来的。
他的成功,应该归功于母亲自小对他的谅解与耐心的教导,才使原来被人认为是低能儿的爱迪生,长大后成为举世闻名的“发明大王”。
爱迪生从小就对很多事物感到好奇,而且喜欢亲自去试验一下,直到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为止。
长大以后,他就根据自己这方面的兴趣,一心一意做研究和发明的工作。
他在新泽西州建立了一个实验室,一生共发明了电灯、电报机、留声机、电影机、磁力析矿机、压碎机等等总计两千余种东西。
爱迪生的强烈研究精神,使他对改进人类的生活方式,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浪费,最大的浪费莫过于浪费时间了。
” 爱迪生常对助手说。
“人生太短暂了,要多想办法,用极少的时间办更多的事情。
” 一天,爱迪生在实验室里工作,他递给助手一个没上灯口的空玻璃灯泡,说:“你量量灯泡的容量。
”他又低头工作了。
过了好半天,他问:“容量多少? ”他没听见回答,转头看见助手拿着软尺在测量灯泡的周长、斜度,并拿了测得的数字伏在桌上计算。
他说:“时间,时间,怎么费那么多的时间呢?”爱迪生走过来,拿起那个空灯泡,向里面斟满了水,交给助手,说:“里面的水倒在量杯里,马上告诉我它的容量。
” 助手立刻读出了数字。
爱迪生 说:“这是多么容易的测量方法啊,它又准确,又节省时间,你怎么想不到呢
还去算,那岂不是白白地浪费时间吗?” 助手的脸红了。
爱迪生喃喃地说:“人生太短暂了,太短暂了,要节省时间,多做事情啊!”历数古今中外一切有大建树者,无一不惜时如金。
古书有云: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
汉乐府有这样的诗句: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晋朝陶渊明也有惜时诗: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唐末王贞白诗中更有一寸光阴一寸金的妙喻。
法国作家巴尔扎克把时间比作资本。
德国诗人歌德把时间看成是自己的财产。
鲁迅先生对时间的认识更深刻。
他说:。
无端地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无异于谋财害命。
法拉第中年以后,为了节省时间,把整个身心都用在科学创造上,严格控制自己,拒绝参加一切与科学无关的活动,甚至辞去皇家学院主席的职务。
居里夫人为了不使来访者拖延拜访的时间,会客室里从来不放坐椅。
76岁的病倒了,有位老朋友问他想要什么东西,他说,我只希望还有若干小时的时间,让我把一些稿子整理好。
当代青少年多数都很羡慕美国、日本富裕的生活及其轿车、电器,然而,你知道他们是多么珍惜时间吗
早在200多年前美国还没独立的时候,美国启蒙运动的开创者、科学家、实业家和独立运动的领导人之一富兰克林就在他编撰的一书中收入了两句在美国流传甚广、掷地有声的格言:,时间就是金钱。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辽宁青年参观团在日本出席一个会议,出国前团长准备了厚厚一叠发言稿,可是届时日方官员递上的会序表却写着:中方发言时间:10点17分20秒至18分20秒。
发言时间仅为一分钟。
这在那些一杯茶水一支烟,一张报纸看半天的人看来,似乎不可思议,而在日本却是极为平常的。
日本从工人到学者,时间观念都非常强。
他们考核岗位工人称不称职的基本标准就是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单位时间的劳动量,时间一般精确到秒。
爱迪生 一生只上过三个月的小学,他的学问是靠母亲的教导和自修得来的。
他的成功,应该归功于母亲自小对他的谅解与耐心的教导,才使原来被人认为是低能儿的爱迪生,长大后成为举世闻名的“发明大王”。
爱迪生从小就对很多事物感到好奇,而且喜欢亲自去试验一下,直到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为止。
长大以后,他就根据自己这方面的兴趣,一心一意做研究和发明的工作。
他在新泽西州建立了一个实验室,一生共发明了电灯、电报机、留声机、电影机、磁力析矿机、压碎机等等总计两千余种东西。
爱迪生的强烈研究精神,使他对改进人类的生活方式,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浪费,最大的浪费莫过于浪费时间了。
” 爱迪生常对助手说。
“人生太短暂了,要多想办法,用极少的时间办更多的事情。
” 一天,爱迪生在实验室里工作,他递给助手一个没上灯口的空玻璃灯泡,说:“你量量灯泡的容量。
”他又低头工作了。
过了好半天,他问:“容量多少? ”他没听见回答,转头看见助手拿着软尺在测量灯泡的周长、斜度,并拿了测得的数字伏在桌上计算。
他说:“时间,时间,怎么费那么多的时间呢?”爱迪生走过来,拿起那个空灯泡,向里面斟满了水,交给助手,说:“里面的水倒在量杯里,马上告诉我它的容量。
” 助手立刻读出了数字。
爱迪生 说:“这是多么容易的测量方法啊,它又准确,又节省时间,你怎么想不到呢
还去算,那岂不是白白地浪费时间吗?” 助手的脸红了。
爱迪生喃喃地说:“人生太短暂了,太短暂了,要节省时间,多做事情啊!”历数古今中外一切有大建树者,无一不惜时如金。
古书有云: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
汉乐府有这样的诗句: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晋朝陶渊明也有惜时诗: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唐末王贞白诗中更有一寸光阴一寸金的妙喻。
法国作家巴尔扎克把时间比作资本。
德国诗人歌德把时间看成是自己的财产。
鲁迅先生对时间的认识更深刻。
他说:。
无端地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无异于谋财害命。
法拉第中年以后,为了节省时间,把整个身心都用在科学创造上,严格控制自己,拒绝参加一切与科学无关的活动,甚至辞去皇家学院主席的职务。
居里夫人为了不使来访者拖延拜访的时间,会客室里从来不放坐椅。
76岁的病倒了,有位老朋友问他想要什么东西,他说,我只希望还有若干小时的时间,让我把一些稿子整理好。
当代青少年多数都很羡慕美国、日本富裕的生活及其轿车、电器,然而,你知道他们是多么珍惜时间吗
早在200多年前美国还没独立的时候,美国启蒙运动的开创者、科学家、实业家和独立运动的领导人之一富兰克林就在他编撰的一书中收入了两句在美国流传甚广、掷地有声的格言: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金钱。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辽宁青年参观团在日本出席一个会议,出国前团长准备了厚厚一叠发言稿,可是届时日方官员递上的会序表却写着:中方发言时间:10点17分20秒至18分20秒。
发言时间仅为一分钟。
这在那些一杯茶水一支烟,一张报纸看半天的人看来,似乎不可思议,而在日本却是极为平常的。
日本从工人到学者,时间观念都非常强。
他们考核岗位工人称不称职的基本标准就是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单位时间的劳动量,时间一般精确到秒。
理想 人的活动如果没有理想的鼓舞,就会变得空虚而渺小-- 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理想,这种理想决定着他的努力和判断的方向。
就在这个意义上,我从来不把安逸和快乐看作生活目的的本身--这种伦理基础,我叫它猪栏的理想--科技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惜时 你热爱生命吗
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富兰克林 把活着的每一天看作生命的最后一天--海伦·凯勒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落日无边江不尽,此身此日更须忙--陈师道 在今天和明天之间,有一段很长的时间;趁你还有精神的时候,学习迅速办事--歌德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岁去弦吐箭--孟效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萧绎尊师 不学自知,不问自晓,古今行事,未之有也--王充勤奋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张衡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韩愈 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卡莱尔 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 好学而不勤问非真好学者。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勤劳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长眠--达·芬奇(意大利) 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人的大脑和肢体一样,多用则灵,不用则废--茅以升 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
但愿你首先学会吃得起苦--屠格涅夫 灵感不过是“顽强的劳动而获得的奖赏”--列宾 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成功=艰苦劳动+正确方法+少说空话--爱因斯坦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真心英雄》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自古以来学有建树的人,都离不开一个“苦”字。
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爱迪生 艺术的大道上荆棘丛生,这也是好事,常人望而却步,只有意志坚强的人例外--雨果自信 自暴自弃,这是一条永远腐蚀和啃噬着心灵的毒蛇,它吸走心灵的新鲜血液,并在其中注入厌世和绝望的毒汁--马克思 祖国的未来在我们身上,我们的未来在我们的手中--中学生宣言 我们应该有恒心,尤其要有自信心--居里夫人自由 自由不是无限制的自由,自由是一种能做法律许可的任何事的权力--孟德斯鸠 纪律是自由的第一条件--黑格尔 个人的自由,以不侵犯他人的自由为自由--穆勒 不能制约自己的人,不能称之为自由的人--毕达哥拉斯生活 知识本身并没有告诉人们怎样运用它,运用的方法乃在书本之外--培根 生活是知识的源泉,是作文素材的宝库。
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笛卡尔 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遇事问个为什么--巴尔扎克 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方法成为科学家的--爱因斯坦 知识有如人体血液一样宝贵。
人缺了血液,身体就会衰弱;人缺少知识,头脑就要枯竭--高士其 美到处都有。
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乏美,而是缺乏发现--罗丹 我扑在书籍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高尔基谦虚 如果我看得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牛顿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毛泽东 不满是向上的车轮--鲁迅 老是把自己当珍珠,就时常有怕被埋没的痛苦。
把自己当泥土吧
让众人把你踩成路--孔繁森修养 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亚里士多德 茶也醉人何必酒,书能香我不须花。
人不可像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但丁 萤火虫虽然只能发出微弱的光,但它敢于向黑夜挑战的精神却是最可贵的。
陆地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还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胸怀。
人格是心灵的尺度,权力和金钱丈量不出它。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 不会宽容人的人,是不配受到别人的宽容的--贝尔奈友情 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
--孔子 友谊要用真诚去播种,用热情去浇灌,用原则去培养,用理解去护理。
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严正的朋友。
其它 坚持就是胜利。
不怕慢,就怕站;站一站,二里半。
如果你希望成功,就以恒心为良友,以经验为参谋,以谨慎为兄弟吧--爱迪生 成功之花,人们往往惊羡它现时的明艳, 然而当初,它的芽儿却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满了牺牲的血雨--冰心名人名言快乐往往在你为着一个明确的目的忙得无暇顾及其他的时候突然来访。
-- 苏格拉底(古希腊)永远不快乐的心很可悲。
--玛利亚特(英国)为真理而斗争是人生最大的乐趣。
--布鲁诺(意大利)最快乐的事莫过于无拘无束。
--培根(英国)人生是这样易于变化,当快乐在我们前面的时候,我们总应该及时抓住他。
--大仲马(法国)人们往往容易忍受最大的痛苦,而难以享受过度的快乐。
--巴尔扎克(法国)
诚信友善有爱心的心得体会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层面的第四个价值准则,是友善。
“友善”这个词,应该拆分成两部分来看:“友”是友好,表现友好,这是行为要求、是表面现象;而“善”是善良,心怀善意,这是心理要求、是内心态度。
如果只强调表层的友好而不顾内心真情实感,就容易沦为伪善;而如果只强调内部的善心而不谈如何外化于行,就容易产生隔阂误解。
所以,“出于善意的友好”,这才是“友善”这个词对于人际关系的完整诠释。
(一)与人为友,心从善念 在我们每个人的人际交往中,都会面对这样两类人——其中一类,是我们认同的、喜欢的、看重的人群。
他们,要么从客观本身就是正面的典范、优秀的代表,要么从主观意识上与我们秉性相投、志同道合、性情契合,要么,是拥有的职权、地位、名望、资历等因素对我们产生着重要影响而使人不能不重视。
总之,这样一类人群,每个人都会比较本能地以友好态度相对,我们姑且称这一类群体,是我们人际交往中的积极关系人群。
对于积极关系人群,友好以对是自然而然的,所以此时我们需要自省的是:面对这些重要人士,我们表现出的友好,是否真正出于善意的本心?容易做到的是外表友好,不容易的,是内心能否与外在行为保持一致的善意:我们是否会因为迁就而表里不一?是否会因为奉承而言过其实?是否会出于顺从而言不由衷?是否会出于权威而阳奉阴违?此时,追溯这份友好表现的内心出发点就格外重要。
对于本心不同而表面为友的人,在《论语》里有着明确的论述,孔子提出了“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对人有益的朋友有三种,益友的特点是“友直、友谅、友多闻”,也就是正直的朋友、诚信的朋友、博文广志的朋友;而对人有害的朋友也有三种,损友的特点是“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也就是一味谄媚逢迎的朋友、表面奉承而背后毁谤的朋友、总是花言巧语而所言不实的朋友。
同样是表面为友,但内心是否诚恳善意,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看得清清楚楚,然而当我们身处在友朋之中、当我们为他人之友的时候,却常常浑浑噩噩、混沌不清。
友好的态度、入眼的欢颜、顺耳的笑语,往往模糊了诚意与浮夸的界限、掩盖了真情实意与别有用心的本质。
甚至,一种嘘寒问暖之姿可能已经顺延成了社交上虚与委蛇的习惯,似乎表象上的和乐融融,就是我们追求的友善关系。
但是,我们是否真敢于叩问,当洗尽浮华过后,还有几个朋友依然住在自己心里?自己又能留在几人心里? 所以孔子的弟子曾参,领悟了老师的教导之后,就每天自省多次、追问自己的内心,他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他每天多次反省自身,问自己:我为别人做事是否有不忠诚于人的时候?我与朋友相交是否有不诚信于心的时候?我学习的知识是否有践行不够的地方?在传统文化里,并不追求高朋满座、门庭若市的浮华朋友,易聚易散;中国文化追求的,是君子之交、其淡如水的诚心待人,善意如初。
所以当我们作为主导者呼朋唤友、乐在其中的时候,当我们作为从属者三五成群、众星捧月的时候,我们能否坦然回答,自己和他人的友好相交,都是善意相对、不掺邪念的? 诸葛亮在《论交》里说道:“势利之交,难以经远。
士之相知,温不增华,寒不改叶,能四时而不衰,历险夷而益固。
”出于势利的交往,不能久长,不可稳固。
而君子相交的珍贵,就像是一棵常青树,在温暖的顺境里不必去刻意锦上添花、增枝加叶,在寒冷的逆境中也不会改投别处、落井下石,能够经处任何时节的考验,而且在患难之时更显坚固。
所以,在“友善”一词里,“善”的重要性,就如同是常青树的根基,促发着地表上生长出友好的绿叶与鲜花,然而花叶都只是美好的表象,善意才是这棵树之所以长存的基础。
花开花落的表象可顺其自然,坚如磐石的善心却不可更改。
《孟子》里说:“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与人为善是君子最高的德行。
善中友外,方为友善。
(二)与人为善,给人机会 对于积极关系人群,我们在表现出友好的同时,要注意自己的发心是否真诚善良。
而对于那些我们不认同的人、不喜欢的人、不在意的人,比如与自己意见相左、志向不同的人,或是学问水平、职位成就、生活质量甚至道德品性都低于自己的人,我们常常会怠慢、会轻视、会疏忽,更有甚者,会恶言相向、势同水火。
每个人生命里都存在着这样的人群,而且我们每天绝大部分遇见的都是这个群体,比如陌生人、比如点头之交、比如身份低微的人、比如本身素质不高的人,与这类人群的相交,其实是构成了我们无所不在的交往空间。
我们姑且称呼这类人际群体,为人生中的非积极关系人群,他们不是我们抱有强烈主动性要去交往、去了解、去友好相待的。
然而任何一种人群、任何一种交往,都是我们生活中必须面对的一部分,如果让这一部分以消极之心、以怠慢之态、以无礼之姿去对待,那么这种消极、怠慢、无礼就首先构成了我们自己人生整体的一部分,就已经消解着生活对于我们自己的友好。
所以,面对非积极关系人群是否能秉持理智的友好,才真正体现出一个人的修为。
而怎样达成这份修为,我们可以翻开《论语》找答案。
《论语》对于为人处世最切实的指导意义之一,就在于它提出了“忠恕”的概念。
在《论语》里有这样一段遗响千年的对话: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
”曾子曰:“唯。
”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 孔子向曾参传道,告诉他:我所有的学说,都是由一个基本思想贯穿的。
曾参领受,而其他学生却不明所以,纷纷向他求教,曾参对大家感叹:老师的学说,就是“忠恕”二字啊。
曾参是孔子座下天分极高的弟子,他和孔子的对话,犹如佛祖拈花、迦叶微笑,了悟于灵犀、受教于无言。
而曾子后来,也确实如迦叶发扬了佛教一般,成为了将孔子儒学思想既有继承、更有发展的一代“宗圣”。
他与孔夫子在一问一答间提炼总结出的这个“忠恕”至理,也提供给了孔门弟子、给世间君子一条得以依此行事的金科玉律。
“忠”就是尽己之心、以待己之心去待人,所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自己想立得住、也要使别人能立得住,自己想行得通、也要使别人能行得通,也就是,尽我之心,忠人之事;而“恕”是如人之心、换位思考,不仅尽自己之所愿,还能想他人之所想,也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能够将心比心。
孔子的另一位学生子贡又问过老师:是否有一个字可以作为终身座右铭的?孔子肯定地回答说:“其恕乎。
”恕,这个字就是最为重要的、可以奉行终身的指导思想。
以“忠恕”的标准衡量,当我们面对不如自己的人,能否站在他人的立场上去体谅和理解、去宽恕和包容,能够依然不吝啬地给予友好呢?比如,当我们出入门庭、路过保安的时候,能否道一句不冷漠的问候?当我们接收快递、收受邮件的时候,能否说一句不漠然的感谢?当我们购买服务、享受照顾的时候,能否留一个不冰冷的笑脸?当我们车厢电梯、路人同处的时候,能否在眼神相接时给出一个不失礼的点头示意?…… 而面对那些在以前曾有过失或者与自己曾有摩擦的人,我们就可以从此理直气壮地攻击他们、敌视他们、伤害他们了吗?孔子的一字之教,告诉我们“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增广贤文》告诉我们“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左传》又告诉我们“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能否促发他人向善转化、能否促进关系转为善交、能否促使自己善心不堕,就从我们以理智之心、以善良之愿秉持的友好态度开始。
所以,友善,不仅在于与人为友、心从善念,还在于与人为善、给人机会。
(三)与己为友,首存善心 友善,不仅是对他人、对外部世界的一种态度,同时也是对自己、对内部心灵的一种精神。
一个不能首先与自己为友、不能本身发心善良的人,是无法处理好与他人、与社会的友善关系的。
所以《中庸》中才会说“故君子慎其独也”,“慎独”,这是中国文化中重要的自我警醒。
一个人独处时的心理状态和行为状态,是他发散开来、面对世界的源点。
一个能够充实自我、享受孤独、反省内心、明察优劣的人,才是一个具有人格独立性的人,他不会因惧怕孤独而不加分辨、交下酒肉朋友,不会因缺少主见而人云亦云、盲目随波逐流,不会因无所事事而浮躁草率、寻衅滋事为乐;不会因信念不定而被人左右、偏激从众行事。
因此,诸葛亮在《诫子书》里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淡泊宁静,就是能君子慎独、能与自己安然为友;明志致远,就是能推己及人、能与社会友好长处。
所以,首先培养一颗常存善念的心,能与自己做朋友、能对话自己的得失,而后才能在社会中无论遭遇观念如何冲击、无论面对事态如何变幻,都不忘初心、不失本性,友善待人、友善处世。
《管子》说“善人者,人亦善之”,《老子》说“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假如我们感觉这个社会还不够友善,那么正说明,作为社会一份子的我们,对这个社会还不够友善。
当我们用自我的一份友善去点亮自己和周围的时候,就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开始。
一篇200字的学习心得体会
上了初我明显感到初中的学习与小学学习大区别。
初中程多了,课堂上不认真,课后要是再想把老师讲的弄懂弄透,那就困难得多了。
所以,我们必须跟着教师走,相信教师,才能真正有效学习。
鲁迅有一套学习的“十字法”——多翻、跳读、设问、五到、立体。
我认为这是很有价值的学习方法。
“多翻”就是多翻各种各类书籍,以开阔视野,启迪思路,增长知识。
其实,多看课外书,增长课外知识,开阔视野,对平常的学习和考试都有好处,能更好地理解知识。
“跳读”是指无论如何都不会读懂某个问题时,先跳过去,向后看,于是连前面的都明白了。
这用在英语短文阅读理解上十分有效,联系上下文能很好地帮助我们理解短文内容。
“设问”就是带着问题去读书,我们在阅读文章时就应该如此,这样做,能使我们在阅读过程中得到答案,提高学习效率。
“五到”是心到、口到、眼到、手到、脑到。
这“五到”无论在学习、考试还是平时做事,都应该做到。
也只有真正做到这“五到”,才能真正有效地做好每一件事,事半功倍。
“立体”指有一般的读,又能重点的深掘;既要有横断面,又要有纵剖面;既有对原著有关有钻研,又有对有关资料的涉猎。
这就是要求我们不能只看片面,应多角度地认识事物,这样才能认识得全面、深刻。
此外,我们学习要有“恒心”两个字,有了它,才能像蚕吃桑叶一样,一口又一口,坚持不懈地去啃,直到预定目标顺利攻克。
平时,要多思多练,在学习过程中要勤于思考,注重积累,在思考做题的过程中累积解题技巧和经验。
还有,就是要先把书上的“死知识”给“死死地”背下来,再把熟练的知识灵活运用。
这就是“先死记,再活用”。
有时候,我们学习了一些知识,当时能记住,但过会儿就忘记了,这就与记忆方法有关。
我认为,在学习过程中,看、写、读、听、背,多管齐下效率高,也记得牢。
著名科学家茅以升先生,是个记忆力超群的人。
人们问到他的记忆秘诀,他的回答是:“重复
重复
再重复
”学过的知识如果不重复,不多久,能记得到也就剩那么一点儿。
所以,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尝试着“看写读听背”一并运用,一并提高。
过后,每隔一段时间就重复知识,也就是定时复习。
这种学习方法,能减低遗忘率,更有效地记住知识。
开学时,老师曾对我们说:“行动是最好的语言。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其实,如果能做到这几点,成绩必然提高。
学习是一件苦差事,但苦中有乐。
只有克服重重困难,吃的下学习过程中的苦,才能超越自我,获得成功。
而行动比任何计划、检讨更有用。
说得天花乱坠,却没有实际行动,那又有什么用呢
行胜于言。
不知道可不可以
寻找名人名言小故事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 周恩来同志是全国各族人民敬爱的总理。
他一生为国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他在青少年时代,就富有革命理想,立志为兴我中华而读书。
1910年夏,12岁的周恩来,跟随伯父到东北奉天,先在铁岭银岗书院读了半年书,后来,转入奉天关东模范学堂读书。
有一次,老师提出“为什么读书”的问题,要同学们回答。
有的说“为了明礼而读书”,有的说“为了光宗耀祖而读书”,还有一个学生说“为了帮助父亲记账而读书”,弄得哄堂大笑。
当老师问到周恩来时,他站起来响亮而严肃地回答说:“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充分表达了少年周恩来要为祖国独立富强而发愤学习的宏伟志向。
1912年10月,关东模范学堂隆重举行建校两周年纪念会。
当时,14岁的周恩来感慨万分,挥笔写了一篇《关东模范学校第二周年纪念日感言》的作文。
他在文中明确写道:“学生读书应以担负“国家将来艰巨之责任”为己任。
这篇优秀作文,收录在《奉天教育品展览会国文成绩》一书中。
后来,周恩来转到天津南开中学读书。
他和同学们发起组织“敬业乐群会”。
在会刊《敬业》上,他发表了许多诗篇和文章。
其中有一首诗写道:“险夷不变应尝胆,道义争担敢息肩
”抒发了他忧国忧民和发愤图强的情怀,表达了他立志革命到底的崇高理想。
1917年,19岁的周恩来,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远涉重洋到日本留学。
临行时赠给同学一首诗写道:“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富群科济世穷。
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表示他决心钻研社会科学,挽救国家的危亡,以古人那种“面壁十年”的刻苦精神,来改造当时的社会,即使壮志难酬,蹈海而死,也不愧为中华儿女,充分表现了他年青时代的远大抱负。
好像不是很对哦~~希望可以帮助你~
上一篇:三年级数学公开课感言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