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一脉说家训的阅读答案
家训,是中国历史上的家长用于训诫、教育子弟后代的文字。它包括家诫、家规、家书、家范、家箴、庭诰、遗训等形式。
家训的产生和发展源远流长,从周文王的《诏太子发》算起,成文的家训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历代的名人志士、文豪学者、文武大臣多以家训的形式训诫子弟、垂饬后代。这些家训有不少一直流传到今天,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很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有些家训收集了不少警世哲语,并将这些警世哲语加以编排、分类,读来朗朗上口,对今人也颇有警策意义。有些家训,如颜之推的《颜氏家训》,除了教子、治家等内容外,还涉及音乐、风俗等内容,简直可以说是一部家教百科全书了。
一般来说,家训的内容包括修身、治家、处世、为学、立志、气节、为政等几个方面,其中又以修身、处世、治家为最主要。
封建士大夫历来重视对子孙后代的人格教育,反映在家训中,就是勉子立志、劝子为学、教子修身的内容。教子为学方面的家训,关于学习方法和治学态度方面的论述所占比例极大,尤其在家书中,更是占绝大部分。其中如“志当存高远”、“有志者当勉学以就业”、“君子忧天下不忧个人”等足可让人奋发;“生不可不惜,不可苟惜”、“正不可不守”、“清白之家,当以家声为要”等,又足可让人守定气节,义不受辱;反映戒骄戒躁、反躬自省、节欲制怒、淡泊寡欲等思想的训诫之言也举不胜举。
因为是“家训”,所以“治家”在其中占主要地位是可以理解的。由于中国封建时代盛行宗法制度下的大家族,所以“治家”不仅仅是父慈子孝,耕读传家,而且包括了相当部分的有关宗族礼法、墓域祠堂、田产房屋、奴仆侍役等方面的规定。其中立家以勤俭为本的思想为主,中间还夹杂安贫乐道、耕读传家、教子当早、教子当严、齐家以和、忍让兴家、教子以正等思想,这些思想都是今应该加以弘扬的。
已广为人知的家书,是家训的一种重要形式。家书往往随事而写,有感而发,尽管不很系统,但富有情感,词气真切。在家书中,有的直接点出了教子的主题,如西汉刘向的《诫子歆书》、三国诸葛亮的《诫子书》等。
与家诫的板起面孔的训诫相比,家书中那些娓娓道来的长者之言,更富于感染力,更能启发、教育和鼓舞下一代。如诸葛亮的“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彭端淑的“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左宗棠的“志患不立,尤患不坚”等,都是家书中的教育名言。这些名言,今天读来,仍使我们的心灵为之震撼。
1.下列关于“家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家训分家诫、家规、家书、家范等多种形式,历史上家长用其对子弟后代进行训诫和教育。
B.家训的产生和发展历史悠久。有些家训一直流传至今,最早的家训是周文王的《诏太子发》。
C.有的家训除了教子、治家等内容外,还可涉及音乐、风俗等内容,如颜之推的《颜氏家训》。
D.家训中“治家”这一内容占主要地位,其中安贫乐道、齐家以和等现在也应弘扬的思想在家训中都有所体现。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家训的内容主要是修身、治家、处世,而家训中关于学习方法和治学态度方面的论述占绝大部分。客从(杜甫)阅读答案附赏析情诗(曹植)阅读答案附赏析魏书·明亮传阅读答案附翻译生态影视的`困惑与超越阅读答案大医精诚妙手仁心阅读答案塞下曲四首·其一(王昌龄)阅读答案附赏析守住传统文化的精气神阅读答案采桑子·杂忆阅读答案附赏析涵养我们的“精神道统”阅读答案垃圾人阅读答案以笔作枪的抗日勇士张乐平阅读答案中华文化具有会通精神阅读答案古代的神话阅读答案中国新诗为何处境“尴尬”阅读答案为荆棘而感恩阅读答案读”出一个书香中国阅读答案朋友,你到过黄河吗阅读答案讨白阅读答案谢家麟:创新是没有终点的旅程阅读答案但开风气不为师阅读答案
B.“治家”不仅仅倡导父慈子孝,耕读传家,还起到了强化封建社会宗法制度的作用。
C.古代家书富有情感而又词气真切,那些娓娓道来的长者之言比板起面孔的训诫更富于感染
力,更能启发、教育和鼓舞下一代。
D.古代家书中不乏教育名言,如“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就充分表现出诸葛亮对求学者的教诲与期望。这些名言今天读来仍使我们受到震撼。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的名人志士多用家训训诫子弟,这些家训既教育鼓舞了子孙,又为今人留下了一笔很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
B.家书中那些含有让人奋发、守定气节、戒骄戒躁、淡泊寡欲等思想的训诫之言举不胜举,这和封建士大夫重视对子孙后代的人格教育有很大关系。
C.封建士大夫注重“勉子立志、劝子为学、教子修身”,尤其注重“劝子为学”,也留下了不少这方面的名言警句。
D.对于家训中有关宗族礼法、墓域祠堂、田产房屋、奴仆侍役等方面的规定,今人需要辩证地看待。
阅读答案:
【第1句】:B
【解析】(曲解文意,原文“从周文王的《诏太子发》算起,成文的家训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原文强调是“成文的家训”,并不意味着《诏太子发》是最早的家训。)
【第2句】:C
【解析】(A偷换概念,原文中说“教子为学方面的家训”关于学习方法和治学态度方面的论述所占比例极大。B无中生有,“起到了强化封建社会宗法制度的作用”文中无据。D张冠李戴,“表现出诸葛亮对求学者的教诲与期望”错误,文中举例为家书,自然是教诲子弟后代的。)
3.C
【解析】(“尤其注重‘劝子为学’”一句错误,文中只是说“教子为学方面的家训,关于学习方法和治学态度方面的论述所占比例极大”,可见选项是对原文的主观臆断。)
《家训文化的发展历程》的阅读题及答案
试题内容:
(一)论述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家训文化的发展历程中国的家训文化可谓源远流长。家训最早是通过父母对子女的当面训诫来体现的。据《史记?鲁周公世家》记载,西周政权建立以后,遍封功臣,建立诸侯国。周武王之弟周公旦,受封于鲁国。周公旦由于要留在京城辅佐侄子周成王,不能就封,就让自己的儿子伯禽就封于鲁。伯禽临行之前,“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周公训子,是一段关于中国家训文化、最早又最可信的记载。
父母对子女面对面的训诫,用文雅的词来说,就是“庭训”。“庭训”典出《论语?季氏》,讲的是孔子当面训诫儿子孔鲤的故事。由此,“趋庭”、“鲤对”、“庭对”也成为中国家训文化的代名词。后来,中国的家训通过书信、训词和遗嘱等形式传递;再后来,家训又通过制定完整的家规、家约、家范来体现,形成了家庭内部所有成员的行为准则。家训的形式日益丰富。
中国的家训内容十分广泛,包括伦理道德的要求、文化知识的教育、谋生技能的传授、为人处世的告诫等,几乎涉及个人、家庭、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国的'家训文化从一开始就有着明确的指向:
一是训导教育子女成人成才。这是家训最基本的一个功能。前文说到周公戒子、孔子庭训,都体现了这一点。中国的家训文化,可分为萌芽期、发展期、成熟期、衰败期、蜕变期,但不管是在哪一个时期,家训都离不开对子女的教育。
二是实行家庭的自我控制。任何一个家庭都不是孤立的。它作为社会细胞、社会的基本单位,必须接受来自外在的社会控制。这种社会控制包括法律控制、行政控制、道德控制以及习俗控制。同时,为了维护家庭内部的稳定,调整和处理好家庭内部关系,将子女培养成人,使家庭得以承继和绵延,还必须要有家庭的内在控制及家庭的自我控制。这种自我控制的一个主要方面,就是通过口头或书面的各种形式的家训来体现,从而起到对子女、对全体家庭成员的教育、引导和约束的作用。
三是确立良好的家风。家风是指一个家庭的传统风习,是人们在长期的家庭生活中逐渐形成和世代延传下来的生活作风、生活习惯、生活方式的总和。家风的形成,是家庭长辈和主要成员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诲的结果,而家训和家风有着密切的联系。隋朝初年的颜之推在《颜氏家训?治家篇》中说过这样一段话:“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是以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矣。父慈而子逆,兄友而弟傲,夫义而妇陵,则天之凶民,乃刑戮之所摄,非训导之所移也。”在这里,作者强调了家风引导和家庭中长者、尊者的表率作用的重要性。在近现代,江南钱姓家族人才辈出,若星汉灿烂,这和其先祖制定了《钱氏家训》,钱氏子孙代代相传、恪守不移、形成良好的家风是分不开的。
(选自胡申生的《中国家训家风中的文化传承》,有删改)
【第1句】: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家训最早是古代父母对子女的当面训诫,是以口头表达的形式来体现的。
B.中国的家训文化源远流长,“周公训子”就是这种文化最早最可信的源头。
C.“周公训子”说的是周公旦对替自己就封鲁地的儿子临行前当面训诫叮嘱的事。
D.周公旦以自己为迎接贤士而常中断洗头和吃饭的事来告诫儿子要礼贤下士。
【第2句】: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论语?季氏》中讲述了孔子训诫儿子的事,后人归纳出了“庭训”“趋庭”“鲤对”“庭对”等词语,这些词语后来成为中国家训文化的代名词。
B.中国家训文化的内容要求是指向家庭及其成员的,其功能包括教育子女成人成才、实行家庭的自我控制以及确保形成良好的家风。
C.家训的体现形式在不断更替,从口头训诫发展到通过书信、训词、遗书等传递的形式,再后来又演变为完整的家规、家约、家范等准则性条文。
D.中国家训的内容十分广泛,几乎涵盖了个人、家庭、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伦理道德、文化知识、谋生技能、为人处世等多方面的内容。
【第3句】: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家训文化的萌芽期还是发展期、成熟期,乃至衰败期和蜕变期,教育子女成人成才始终是家训最基本的一个功能。
B.作为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必须接受社会多方面的控制,同时,家庭也必须要有内部的自我控制,这样家庭才能稳定并得以延续。
C.家训和家风有着密切的联系,家庭中的尊长以身作则,同时又教育其他成员循规守矩,久而久之,良好的家风便逐渐形成并延传下来。
D.江南钱姓家族的先祖制定了《钱氏家训》,钱氏代代相传、恪守不移,形成了良好的家风,故而其后代人才辈出,如星汉灿烂。
试题答案:
【第1句】:(3分)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学生把握原文内容的能力。“源头”错,原文是“最早又最可信的一段记载”,故选B。
【第2句】:(3分)答案:C解析:原文是“家训的体现形式日益丰富”,从口头到书面,多种形式并存,并不是除旧布新的“更替”和“演变”。故选C。
【第3句】:(3分)答案:D 解析:强加因果。《钱氏家训》的制定与传承并非钱氏家族后代人才辈出的充分条件故选D。
宋代家训阅读答案
家训,是中国古代的家长出于督促家庭成员尤其子孙修其身、齐其家的美好理想,而对其言行提出的种种规范、劝谕或警戒。
宋代家训的数量远超前代,根据纂述者的身份,分为帝王家训、宗室家训、士大夫家训和百姓家训,其中士大夫家训最多,如范仲淹《义庄规矩》、包拯《家训》、陆游《放翁家训》等。宋代家训继承了传统家训的散文、诗歌、条规等体裁,又创造性地将散文与诗歌融于一体,先以散文叙事,后以诗歌阐发。宋代家训体裁上的另一大发展是辑录体家训的大量出现。辑录体家训就是将宋及宋前历代训家教子的成文文献或相关的家庭规范汇集起来,以历史上的人、事为榜样和范例教育子弟。
宋代家训的繁荣,与宋代社会的发展变化关系密切。宋代由门阀政治时期转入官僚政治时代,婚姻不重阀阅,选官以科举为主,土地买卖自由。在这样的社会中,贫富无定势甚至贫富易位的现象屡见不鲜。家族如何在竞争中取胜,如何维护家族利益长期不衰,是每个家庭都必须面对的问题。一些家族特别是士大夫家族积极纂述家训,以期通过对家庭成员的道德教化、行为规范等令其修身、齐家,从而维持家族在竞争中的优势地位。
宋人提倡家庭治生,强调辩证节俭和量入为出的基本原则。这些治生内容出现在家训中与宋代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有密切关系,也体现了家族维持正常运作的总体考虑和支持科举的良苦用心。宋人把俭朴当做应代代相传的优良传统,认为节俭是人最高尚的行为,但节俭又不是吝啬,要量力而行,“丰俭随其财力,则不谓之费”;对公益事业,则要尽力而为,不要吝惜财产,“不可谓舍财不见获福而不为”。这些治生内容得到了后代家训的继承和补充。
重视教育是宋代家训的内核。宋人注重道德教育,在家训中贯穿儒家思想以规范家庭成员的言行,并在强调修身与齐家之后,倡导治国与平天下的追求。宋人还在家训中突出参加科举考试以入仕的教育及其他知识教育,以提高子孙的素质,其中教育贵早、宽严相济等教育原则至今仍有借鉴意义。对子孙教育重视与否,关乎家族能否兴旺发达。宋代鄱阳大族洪氏,从农、商并重发家开始,到富而重教培养出子孙考中进士,走出了一条由山村农户向士绅人家转变的道路。但此后族中晚辈皆荒废学业,骄奢淫逸,家中再无一人进入士绅阶层,家道走向衰落。
家训的纂述,是为家族的长久兴旺,所以一般不会违反朝廷的法律。有的宋代家训及后续规矩还曾得到朝廷的许可或支持,而朝廷也会给家族政治、经济上的支持和法律上的保护,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治国与平天下离不开家庭的'修整、稳定和繁荣。当对家庭子孙等成员言行的规范、劝谕或警戒不能奏效时,家长便采取肉体惩罚、经济惩罚、精神惩罚等惩罚方式,但宋代家训中很少有对某类过错者要严惩至处死的规定,一些惩罚常采取告官但又不至于处死的方式来实现。家训与法律有相互依赖之处,但家训侧重家庭的发展,法律则更关注社会的长治久安。
(删改自2012年01月05日《光明日报》)
【第1句】:下列关于“宋代家训”特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宋代家训的数量远超前代,在体裁上也有自己的创新。
B、宋代家训提倡家庭经营生计,并补充了一些基本原则。
C、宋代家训重视道德教育,也重视参加科举考试教育等。
D、宋代家训与法律有互相依赖之处,但其目的各有侧重。
【第2句】: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辑录体家训以历史上的人、事为榜样和范例教育子弟,这样的方式决定了这种家训的纂述者以士大夫居多。
B、在贫富无定势的宋代社会,士大夫家族积极纂述家训是一种督促家庭成员修身齐家从而维持家族优势地位的手段。
C、宋代以后的家训在治生内容方面,也强调节俭但不吝啬、对公益事业要尽力而为不要吝惜财产的基本原则。
D、宋代家训不仅强调家庭成员要修身齐家,还倡导追求治国平天下的理想,这表明宋代家训受到了儒家思想的影响。
【第3句】: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大量出现的辑录体家训丰富了宋代家训的体裁,它不仅能帮助家族在竞争中获胜,还能维护家族利益使其长期不衰。
B、宋人视俭朴为应该代代相传的传统,这表明宋代百姓家训在治生方面的基本原则要严格于士大夫家训中的相应原则。
C、宋代鄱阳大族洪氏忽视教育子孙,使族中晚辈无人进入士绅阶层,家道走向衰落,洪氏也由士绅人家变回山村农户。
D、宋代家训借助官方势力惩罚犯有某类过错者的方式,体现出家训与法律在追求“治国平天下”理想方面关系密切。
参考答案:
【第1句】:B“补充”属曲解原意。材料中的“强调”指对已有的东西特别着重。
【第2句】:A“这决定……”的说法属无中生有。
【第3句】:DA项“不仅……还……”的说法属强加关联和言过其实。B项说法属推断错误。C项“变回”的说法超出文意,属无中生有。D项,要注意原文中“并在强调修身与齐家之后,倡导治国与平天下的追求”和“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治国平天下离不开家庭的修整、稳定和繁荣”的说法。
论城市文化阅读答案
①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们搞了这么多的文化建设,但是究竟什么才是体现出一个城市的文化灵魂?这个问题很大,依我个人之见,或许三点要义是可以简单讲一讲的。
②文化是什么?第一,文化是我们的家,文化是我们感觉到人生的温暖的地方,是关怀,是生命的意义,一个城市有文化,就表明这个城市让我们留连忘返,像家一样的温暖适意。没有文化,我们就会感觉到在现代社会漂泊无依,无家可归。上海的文化是以中国文化为根的,其实中国文化就是心灵的文化,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价值即是时于心灵的重视。应该多创造条件,多提供机会,扩大人们之间心灵交流的空间,加强心灵相通的纽带,让大家都能有机会表达心里想说的话,就像在一个现代民主空气的家里,长辈小辈可以平等地无拘地自由地坐下来谈心一样,有丰富的心灵表达的城市,这样一个城市,我们就可以说它是一个有文化的城市。
③第二,文化是花样,有文化的城市,正是提供着不同的花样,让人们可以在其中自主地选择,自主地寻求意义的城市。越是选择的可能性多,越是自主,就越是有文化。而只有一种向往,一种追求,不管是什么追求,不管是升官发财还是求神拜佛,都是一个平面化的城市,都是没有文化的城市。一个最有魅力的城市,其实就是最自主、最从容,最有花样的.城市,是最有自己独立品格、尊重每个人自己寻找乐趣,富于充实的人生意味的城市。
④第三,文化是我们的根,是我们的胎记,是我们与生俱来的不可抹去的生命记忆。上海文化很大程度源自中国江南文化,我在这里之所以强调江南文化,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更多强调地方性,这既是文化发展的重大策略,也是珍惜我们的家底,保护我们的财富,因为在上海江南文化的底子里,有多少好东西!在杭州,每天我从西湖边上走时,我都会发现有女子在练习武术,或操练剑术,她们穿着传统的服装,旁若无人地完成她们的动作,她们做得相当认真专注,神情动态,那样从容,那样安静,那样自信。从她们的神态,可以读出几千年江南风土人情积淀所发育的一种文化的尊严与美的混和。这里面有一种很自主的力量,很自发的需求。上海文化里,就比较少有这样有本有源的民间人文意识的自觉。上海对它的身上的江南文化因素,还是不够充分重视。譬如至今张爱玲的故居,还没有能在这个城市里现身,张爱玲其实是很大程度上的江南文化的呀,譬如弘一法师和丰子恺,以及众多的上海近代人物,他们的故居都没有能留下来。
【第1句】:联系上下文,填入第③段画线处最恰当的词语是____________(3分)
A.而且B.并且C.但是D.因而
【第2句】:第④段加点词“胎记”在文中的意思是(3分)
【第3句】:第④段画线句运用了论证方法,其作用是(3分)
【第4句】:从全文看,一个有文化的城市应该是(1)____;
(2)____;(3)____(9分)
【第5句】:团区委要求全体初三学生在网络博客中为黄浦区城市文化建设献计献策,请你结合文章内容,选择一个角度,写一段80字的发言稿。(8分)
参考答案:
【第1句】:D(3分)
【第2句】:标志(印记等)(3分)
【第3句】:举例列举张爱玲、弘一法师、丰子恺等名人故居没有保留下来的事实证明上海对它拥有的江南文化因素,还是不够充分重视(3分。前空1分,后空2分)
【第4句】:(1)有丰富的心灵表达的城市
(2)提供着不同的花样,让人们可以在其中自主地选择,自主地寻求意义的城市
(3)能自觉珍惜、传承优秀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共9分。每空3分。)
【第5句】:略(示例一:黄浦城市文化建设过程中应该充分展示城市建筑的多样性,既要大力保护外滩的万国建筑群,也要保护好富有上海特色的石库门建筑以及豫园地区江南民居建筑,让上海成为一个最有建筑花样的城市。示例二:黄浦文化很大程度源于江南文化,因此建设过程中必须重视保护民族传统文化,如豫园不仅是江南园林的精品,点春堂还曾作为上海小刀会起义的指挥部,我们应该大力宣传使它成为黄浦城市文化的名片。)(8分)
上一篇:助学筑梦铸人的名言-经典名人名言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