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文案文案
【第1句】:有能一日用力寻,阴阳消长自有真。
【第2句】:十三势者,一炁之演练也。
【第3句】:妙手一着一太极。
【第4句】:精练已极,极小亦圈。
【第5句】:刻意留心在腰间,腹内松静气腾然。
【第6句】:拳不敌法,法不敌功。
【第7句】:练习十三势必须与一炁相结合,否则便是死架。
【第8句】:一开—合,有变有常。
【第9句】:道法自然。
【第10句】:若言体用何为难?意气君来骨肉臣。
【第11句】:听劲有二:一称外听,一称内听。前者系指推手时以手去听对方之劲炁而应答随化;后者系指盘架时以灵去听自己之劲炁而合关窍玄机。
【第12句】:十三势既喻八卦、五行,就不能忽略卦气,就不能不知生克。不知内窍外穴,强配呼吸而练,怎么不出气病。
【第13句】:脚踩阴阳手划圆。
【第14句】:天地为一大太极,人身为一小太极。
【第15句】:无处不是圈,无处不是拳。
【第16句】:中定者,九宫也,为先天之元炁之所藏。亦即真炁穴之位。上对夹脊,下对尾闾,与灵性涌泉呼应契合。
【第17句】:心为令,气为旗,神为主帅,身为驱使。
【第18句】:天下之武术,莫不存有此十三势。
【第19句】:拳势之伸缩变化,步法之进退穿插,皆依元炁而生化。
【第20句】: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动一静,互为其根。
【第21句】:阴阳明而手足得其用,虚实定而攻守得其宜。
【第22句】: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
【第23句】:十三势之外形要求,固为沉肩、坠肘、松腰、坐胯,如不能使神经、筋脉、骨节之元真扭结不散,随着伸缩钻翻,贯注于内窍外穴,仍难生效。
【第24句】:顺中用逆,逆中行顺。
【第25句】:阴阳共处一个圆,千变万化不离圆。
【第26句】: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
【第27句】:天人合一。
【第28句】:以心行意,以意导气,以气运身。
【第29句】:太极拳十三势,捧、捛、挤、按、采、挒、肘、靠、进、退、顾、盼、定。实即八卦、五行之合称。
【第30句】:动之则分,静之则合。
【第31句】:迈步时,应以尾闾上下对直,并与支持身体重心之脚跟相合,身体才能正直,不偏不倚,中劲相聚,神炁贯顶,此为三元步法。
【第32句】:太极拳要慢要松,旨在内听自己之炁机,流行全身。结合窍穴之玄妙。这是练成内功的'秘诀。
【第33句】:十三总势莫轻视,命意源头在腰隙。
【第34句】:十三势八法,为后天八卦,故其形象圆。即一切动作,都在圆中生化。
【第35句】:鼓荡内敛者,一炁分合也。即先天化后天,后天合先天意。
【第36句】:开合虚实,即为拳经。
【第37句】:无形支配有形,是政治之秘;有形控制无形,是练功之秘。
【第38句】:无过不及,随曲就伸。
【第39句】:太极者,道也。两仪者,阴阳也。
【第40句】: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
【第41句】:一阴一阳之谓拳。
【第42句】:一伸即变化,一缩即凝聚,是即太极。动而生八卦,静而归一炁,这就是太极拳。
【第43句】:分者,拳势之变化,属演绎,目的在于走化黏随;合者,劲炁之凝聚,属归纳,目的在于攻人发放。
【第44句】:拳术一道,首重中和。
【第45句】:其大无外,其小无内。
【第46句】:势者,内含炁机,是活的;架者,则无生机,是死的。
【第47句】:《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第48句】: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
【第49句】:太极无极也,万物之生。负阻而抱阳,莫不有太极,莫不有两仪。
【第50句】:纵放屈伸人莫知,诸靠缠绕我皆依。
【第51句】:太极拳利用圆中之劲,旋弹于敌,这旋弹劲为八势合一,即后天还于先天,故发人而不见其形也。
上一篇:踏实稳定的名言警句-经典名人名言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