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散文集文学网!

关于图书分享的名人名言-经典名人名言

文心雕龙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关于学习的读书名人名言分享

【第1句】:现在努力了,你将会征服人生;而不努力,人生将征服你。庄伶

【第2句】:举一而反三,闻一而知十,及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会贯通,以至于此。朱熹

【第3句】:学习是为自己,不是为了别人,因为,别人没有义务为你的前途负责。饶佳

【第4句】:不学而求知,犹愿鱼而无网。葛洪

【第5句】:读书何所求,将以通事理。张维屏

【第6句】:士欲宣其义,必先读其书。王符

【第7句】:在紧张的环境下,适当地放松一下,对身心对学习都有很大的帮助。方伟明

【第8句】:天分高的人如果懒惰成性,亦即不自努力以发展他的才能,则其成就也不会很大,有时反会不如那天分比他低的人。矛盾

【第9句】:夫所以读书学问,本欲开心明目,利于行耳。颜之推

【第10句】:多诈的人藐视学问,愚鲁的人羡慕学问,聪明的人运用学问。培根

【第11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第12句】: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缀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陶渊明

【第13句】:不爱做题的学生不是好学生。厉富钰

【第14句】:不怕吃苦,终可取得自己理想的成绩徐广越

【第15句】:不敢妄为些小事,只因曾读数行书。陶宗仪

【第16句】:立身以力学为先,力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第17句】: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第18句】:学习不是股票,想炒就炒,不想炒就抛售。李玉冰

【第19句】:成功的科学家往往是兴趣广泛的人。他们的.独创精神可能来自他们的博学。贝弗里奇

【第20句】:学固不在乎读书,然不读书则义理无由明。朱熹

【第21句】:自控能力是指南针,有它你不一定走向成功,但没有它你一定会迷失方向。潘世前

【第22句】:非读书,不明理。要知事,须读史。李光庭

【第23句】:知识是珍贵宝石的结晶,文化是宝石放出来的光泽。泰戈尔

【第24句】: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学,如炳烛之光。刘向

【第25句】: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第26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第27句】:如果不学习,那将会落后于人。

【第28句】:做学问的功夫,是细嚼慢咽的功夫。好比吃饭一样,要嚼得烂,方好消化,才会对人体有益。陶铸

【第29句】:心向着前进的方向,全世办界会给你让路。吴乐凡

【第30句】: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第31句】:只要付出努力,就一定能取得好成绩。洪优

【第32句】: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第33句】:当我们搬开别人脚下的绊脚石时,恰恰是在为自己铺路。陆子健

【第34句】:人们都说现在决定未来,其实真正地是未来决定现在。倪竞

【第35句】: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第36句】:一日不书,百事荒芜。李诩

【第37句】:为自己的梦想插上翅膀,飞向成功的彼岸。赵柯

【第38句】:开卷有益。赵光义

【第39句】:六经三史,诸子百家,非无可观,皆是为治。苏轼

【第40句】:求学的三个条件是:多观察多吃苦多研究。加菲劳

【第41句】:当以读书通世事。倪元璐

【第42句】: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只不过是愈来愈发觉自己的无知。笛卡儿

【第43句】: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

【第44句】:应当随时学习,学习一切;应该集中全力,以求知道得更多,知道一切。高尔基

【第45句】:学贵精不贵博。知得十件而都不到地,不如知得一件却到地也。戴震

【第46句】:学习就像爬山,目的性强爬得就快,尽管山坡陡,但坚持登上山顶才是最大的成功。应亚男

【第47句】:既然选择了远方,就不顾风雨兼程。吴逸雨

【第48句】:格天功业有本源,谁谓读书记名姓?归庄

【第49句】:虽天才隽朗,而实须坟诰以广知。葛洪

【第50句】:非同一般的学习,学习非同一般。张霄峥

【第51句】:游手好闲的学习并不比学习游手好闲好。约贝勒斯

【第52句】: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朱舜水

分享关于读书的成语

关于读书的成语

昼耕夜诵:白天耕种,夜晚读书。比喻读书勤奋。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出处】宋·祝穆《方舆胜览·眉州·磨针溪》:世传李白读书象耳山中,学业未成,即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解释】谚语。比喻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多么难的事也能做成功。【示例】~,经过五年的刻苦努力,他熟

枕经籍书:枕着经,垫着书。形容酷嗜读书,以书为伴。

枕籍经史:枕着经典,垫着史书。形容专心一意读书。

枕典席文:谓以典籍为伴,勤于读书学习。

折节读书:折节:改变过去的志趣和行为。改变旧习,发愤读书。

照萤映雪:利用萤火虫的光和白雪的映照读书,形容刻苦地读书精神

招贤纳士:招:招收;贤:有德有才的人;纳:接受;士:指读书人。招收贤士,接纳书生。指网罗人才。

摘句寻章:摘取、搜寻文章的片断词句。指读书局限于文字的推求。

凿壁偷光: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

臧穀亡羊:〖解释〗《庄子·骈拇》载,臧、穀二人牧羊,臧挟策读书,穀博塞以游,皆亡其羊。后因以为典,喻事不同而实则一。

臧谷亡羊:《庄子·骈拇》载,臧、谷二人牧羊,臧挟策读书,谷博塞以游,皆亡其羊。后因以为典,喻事不同而实则一。

源头活水:原比喻读书越多,道理越明。现也指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映月读书:利用月光来照明读书。形容家境清贫,勤学苦读。

映雪读书:利用雪的反光读书。形容读书刻苦。

引锥刺股:锥:锥子;股:大腿。晚间读书时想睡觉,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以保持清醒。形容学习勤奋刻苦。

一介书生:一介:一个。旧时读书人的自称或对普通读书人的雅称。

一箪一瓢:一箪食物,一瓢饮料。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

摇头摆脑:脑袋摇来摇去。形容骄傲自得或自得其乐的样子。亦以形容读书吟诵的姿态。

洋洋盈耳:〖解释〗洋洋:众多;盈:充满。指宏亮而优美的声音充满双耳。形容讲话、读书的声音悦耳动听。

燕颔儒生:有封侯之相的读书人。亦用以称美志在建立军功的士人。

寻章摘句:寻:找;章:篇章;摘:摘录。旧时读书人从书本中搜寻摘抄片断语句,在写作时套用。指写作时堆砌现成词句,缺乏创造性。

雪天萤席:比喻不分寒暑,刻苦读书。

雪窗萤几《文选·任昉〈为萧扬州作荐士表〉“集萤映雪”李善注引《孙氏世录》:“孙康家贫,常映雪读书。”《晋书·车胤传》:“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后即以“雪窗萤几”比喻勤学苦读。

学富五车:五车:指五车书。形容读书多,学识丰富。

五行俱下:谓读书敏捷神速。

五行并下:五行文字一并看。形容读书速度快。

五行并下:五行文字一并看。形容读书速度快。

五车腹笥:比喻读书多,学识渊博。

文弱书生:〖解释〗文弱:文雅而体弱。举目文雅,身体柔弱的读书人。

韦编三绝: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比喻读书勤奋。

徒读父书:徒:只。父书:父亲之言论。白读父亲的兵书。比喻人只知死读书,不懂得运用知识,加以变通。

孙康映雪:比喻读书非常刻苦。

宿学旧儒:〖解释〗指老成博学的读书人。

硕学通儒:儒:指读书人。学问渊博,通达事理的学者。

书香门第:旧时指上辈有读书人的家庭。

书通二酉:比喻读书甚多,学识丰富精湛。二酉,指大酉山、小酉山。据说小酉山上石穴中有书千卷,相传秦人于此而学,因留之。见《太平御览》卷四九引南朝宋盛弘之《荆州记》。后因以此为喻。

书声朗朗:〖解释〗形容读书声音清朗而响亮。

书声琅琅:形容读书声音响亮。

书读五车:形容读书多、知识丰富。

世代书香:世世代代都是读书的人家。

士农工商:〖解释〗古代所谓四民,指读书的、种田的、做工的、经商的。

十行俱下:眼睛一瞥就能看下十行文字。形容读书极快。

十年寒窗:形容长年刻苦读书。

十年窗下:科举时代,读书人要取得功名,终年埋头在书本里。形容十年时间闭门苦读。

诗礼之家:诗:指《诗经》;礼:指《周祀》、《仪礼》、《礼记》。旧指世代读书讲究礼教的人家。

诗礼人家:世代读书以传统封建礼教为行为准则的人家。

三余读书:充分利用一切空余时间读书。

然荻读书:然:“燃”的本字,燃烧;荻:芦苇一类的植物。燃荻为灯,发奋读书。形容勤学苦读。

七行俱下:读书,同时读七行。比喻非常聪明。

牛角书生:比喻勤奋读书的人

牛角挂书:比喻读书勤奋。

囊萤照书:囊萤:把萤火虫放在袋子中。形容家境贫寒,勤苦读书。

囊萤照读:用口袋装萤火虫,照着读书。形容家境贫寒,勤苦读书。

纳士招贤:〖解释〗招:招收;贤:有德有才的'人;纳:接受;士:指读书人。招收贤士,接纳书生。指网罗人才。

目不识书:谓读书很少或没读过书;不甚识字或不识字。

磨穿铁砚:把铁铸的砚台都磨穿了。比喻读书用功,有恒心。

两脚书橱:指读书很多但不善于应用的人。

立地书橱:比喻人读书多,学识文博。

立地书厨:比喻人读书多,学识渊博

老虎借猪,相公借书:相公:旧指读书人。比喻东西正合自己的心愿,到手后就据为己有。也比喻各有各的爱好。

琅琅上口:琅琅:玉石相击声,比喻响亮的读书声。指诵读熟练、顺口。也指文辞通俗,便于口诵。

匡衡凿壁:《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后以“匡衡凿壁”为刻苦读书的典实。

开卷有益:开卷:打开书本,指读书;部分国:好处。读书总有好处。

据鞍读书:在马背或驴背上读书。后多形容学习勤奋。

九儒十丐:儒:旧指读书人。元代统治者把人分为十等,读书人列为九等,居于末等的乞丐之上。后指知识分子受到歧视和苛待。

尽信书不如无书:〖解释〗泛指读书不要拘泥于书上或迷信书本。

集萤映雪:集萤:晋代车胤少时家贫,夏天以练囊装萤火虫照明读书;映雪:晋代孙康冬天常映雪读书。形容家境贫穷,勤学苦读。

积雪囊萤:积雪:南朝孙康映雪读书。囊萤:晋代车胤把萤火虫装在口袋里,借荧光读书。形容刻苦攻读。

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谚曰:‘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技之易习而可贵者,无过读书也。”【解释】积蓄财产,不如学点技术。【示例】【故事】

浑浑沉沉:广大貌。《淮南子·兵略训》:“天化育而无形象,地生长而无计量,浑浑沉沉,孰知其藏。”一说,“沉”当为“沆”字。参阅清王念孙《读书杂志·淮南内篇二》。

画荻教子:荻:芦苇。用芦苇在地上书画教育儿子读书。用以称赞母亲教子有方。

含英咀华:咀:细嚼,引伸为体味;英、华:这里指精华。比喻读书吸取其精华。

滚瓜烂熟:形容读书或背书流利纯熟。

挂席为门:汉初丞相陈平,好读书,在未发迹时,家里很穷,挂着破席子当门。见《史记·陈丞相世家》。后以“挂席为门”指隐士居处。亦形容贫穷或居处简陋。

腹载五车:比喻读书甚多,知识渊博。

焚膏继晷:膏:油脂,指灯烛;继:继续,接替;晷:日光。点上油灯,接续日光。形容勤奋地工作或读书。

废书而叹:因有所感而停止读书。

读书种子: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启后的读书人。

读书三到:形容读书十分认真。

读书破万卷:破:突破;卷:书籍册数。形容读书很多,学识渊博

读书得间:间:间隙。比喻窍门。读书得了窍门。形容读书能寻究窍门,心领神会。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见:显现。读书上百遍,书意自然领会。指书要熟读才能真正领会

读不舍手:舍:舍得,愿意。读书读到有兴趣时舍不得放下。

道学先生:〖解释〗指思想、作风特别迂腐的读书人。

箪食瓢饮:一箪食物,一瓢饮料。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

大璞不完:指玉既经雕琢,就失去了天然的形态。旧时比喻读书人做了官,丧失了原来的志向。

唇腐齿落:比喻读书讽诵极为勤苦。

春诵夏弦:指应按季节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后泛指读书学习

穿壁引光:穿:凿通;引:引进。凿通墙壁,引进烛光。形容家贫读书刻苦。

朝经暮史:经:指旧时奉为经典的书籍;史:指历史书籍。一天到晚诵读经史。形容勤奋读书。

才贯二酉:二酉yǒu:指大酉山、小酉山。据《太平御览》卷四引《荆州记》裁:传说大酉、小酉(在今湖南沅陵县)二山藏书很多。因以才贯二酉形容读书甚多、学识渊博。《镜花缘》一六回:“大贤世居大邦,见多识广,而且荣列胶庠,自然才贯二酉,学富五车了。”

布衣韦带:原是古代贫民的服装,后指没有做官的读书人。

博览群书:博:广泛。广泛地阅读各种书。形容读书很多。

病国殃民:使国家受害,人民遭受苦难。明·桑绍良《独乐园》楔子:“只因误用了王安石,创立新法,招呼党类,病国殃民,天下骚然。”亦作“祸国殃民”。郭沫若《不读书好求甚解》:“你们的动机不怕就出于利国福民,然而你们的结果必弄到~。”

闭门读书:关起门来在家里读书。形容专心埋头苦读

闭户读书:关着门在家里埋头读书。

白面书生:指缺乏阅历经验的读书人。也指面孔白净的读书人。

白面书郎:〖解释〗犹白面书生。指只知读书,阅历少,见识浅的读书人。有时含贬义。亦泛指读书人。

白面儒生:〖解释〗犹白面书生。指只知读书,阅历少,见识浅的读书人。有时含贬义。亦泛指读书人。

白面儒冠:〖解释〗犹白面书生。指只知读书,阅历少,见识浅的读书人。有时含贬义。亦泛指读书人。

八百孤寒:八百:形容很多;孤寒:指贫寒的读书人。许许多多贫寒的读书人。

傲贤慢士:贤:有才德的人。士:读书人和有才干的人。用傲慢的态度对待有德有才的人。

暗室求物:在没有光亮的房间寻找东西。比喻读书不得要领,难见成效。

舍策追羊:放下手中书本去寻找丢失的羊。比喻发生错误以后,设法补救。语本《庄子·骈拇》:“臧与榖二人相与牧羊,而俱亡其羊。问臧奚事?则挟筴读书;问榖奚事?则博塞以游。”陆德明释文:“筴,字又作策,初革反。李云:竹简也。古以写书,长二尺四寸。”

舌战群儒:舌战:激烈辩论。儒:儒生,旧指读书人。原指与众多的儒生谋士争辩,驳倒对方的议论。后泛指与许多人激烈争辩并驳倒对方。

山陬海筮:【出处】清·王晫《今世说·德行》:“宦辙所至,山陬海筮,有以读书能为文者,必枉车骑过之。”【解释】山隅和海边。泛指荒远的地方【示例】【故事】

那些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分享

【第1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第2句】: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第3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第4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第5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第6句】: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第7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第8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第9句】: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第10句】: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第11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第12句】: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第13句】: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第14句】: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第15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第16句】: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第17句】: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第18句】: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第19句】: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第20句】: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第21句】: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三国志》

【第22句】: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第23句】: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第24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第25句】: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第26句】: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第27句】: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第28句】: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第29句】: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第30句】: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陶渊明

【第31句】: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第32句】: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第33句】: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第34句】: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礼记》

关于说话的成语分享

小升初作文考试时,是不是经常烦恼不会用成语,找不到合适的词用到文案里呢?以下是关于说话的成语分享,欢迎阅读。

【第1句】:【显而易见】:形容做的事情或说的话非常的有道理,非常的明显,极容易看清楚事实的真相。

【第2句】:【义正辞约】:道理严正公允,措词简炼。亦作“辞顺理正”。

【第3句】:【文以载道】:载:装载,引伸为阐明;道:道理,泛表示思想。表示文章是为了说明道理的。

【第4句】:【通元识微】:通晓玄奥微妙的道理。

【第5句】:【颠扑不磨】:比喻道理正确,推翻不了。同“颠扑不破”。

【第6句】:【言之有礼】:说的话有道理。

【第7句】:【攧扑不破】:无论怎样摔打都不破。比喻道理正确,推翻不了。

【第8句】:【词严义正】:词:言词,语言;严:严谨;义:道理;正:纯正。表示言辞严厉,道理纯正。

【第9句】:【入情入理】:入:合乎。合乎常情和道理。

【第10句】:【至德要道】:至:极,最。最美好的品德和最精要的道理。

【第11句】:【析精剖微】:表示剖析精微深奥的道理。

【第12句】:【言之成理】:之:代词,表示所说的话。话说得有一定道理。

【第13句】:【怡然理顺】:怡然:快乐的样子。使人心悦又能把道理阐述得很清楚。

【第14句】:【名正理顺】:表示名义正当,合乎道理。

【第15句】:【一理贯之】:贯:贯穿。用一个根本性的事理贯通事情的始末或全部的道理。

【第16句】:【智者见智,仁者见仁】:表示对待同一问题,其见解因人而异,各有道理。

【第17句】:【义正词严】:义:道理。词:言辞。道理正当公允,严肃的措词。亦作“义正辞严”、“辞严义正”、“辞严意正”、“词严理正”、“正义严辞”。

【第18句】:【词强理直】:言词有力,道理正当充分。

【第19句】:【衡情酌理】:估量情况,斟酌道理。

【第20句】:【持之有故,言之成理】:持:持论,主张;有故:有根据。表示所持的见解和主张有一定的根据和道理。

【第21句】:【名正言顺】:名:名分,名义;顺:合理、顺当。原表示名分正当,说话合理。后多表示做某事名义正当,道理也说得通。

【第22句】:【一贯万机】:贯:贯穿。把一种道理贯穿于万事万物之中。

【第23句】:【孕大含深】:孕:包涵。包含着博大精深的道理。

【第24句】:【盗亦有道】:道:道理。盗贼也有他们的那一套道理。

【第25句】:【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只能用心去揣摩体会,没法用话具体地表达出来。表示道理奥妙,难以说明。有时也表示情况微妙,不便说明。

【第26句】:【通幽洞微】:通晓、洞察细微而幽深的道理。

【第27句】:【妙言要道】:妙:神妙,深微;要:重要,中肯。中肯的名言,深微的道理。

【第28句】:【入理切情】:表示合乎道理,切合实情。

【第29句】:【贯穿融会】: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化汇合,得到全面透彻的理解。同“贯通融会”。

【第30句】:【不言而喻】:喻:了解,明白。不用说话就能明白。形容道理很明显。

【第31句】:【毋庸置议】:毋:无:毋庸:不必,无须;置议:进行讨论。不需要讨论。表示事实或道理很清楚。

【第32句】:【神会心融】:犹言融会贯通。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化汇合,得到全面透彻的理解。

【第33句】:【彰明昭着】:犹彰明较着。表示事情或道理极其明显。

【第34句】:【公道大明】:公道:公正的原则道理,即正义。公正的道理得到发扬。比喻正义得到伸张。

【第35句】:【理正词直】:道理正当,言词朴直。

【第36句】:【言之有理】:说的话有道理。

【第37句】:【微言大义】:微言:精当而含义深远的`话;大义:本表示经书的要义,后表示大道理。包含在精微语言里的深刻的道理。

【第38句】:【事有必至,理有固然】:事情是必然要发生的,道理本来就该这样。表示某些事情无论怎样防止,还是要出现,这是按照事物固有的规律发生发展的,是无法改变的。

【第39句】:【至理名言】:至:最;名:有名声的。最正确的道理,最精辟的言论。

【第40句】:【词言义正】:词:言词,语言。义:道理。言辞严厉,义理正大。

【第41句】:【阐幽明微】:使幽深隐微的事物或道理显露出来。

【第42句】:【词严义密】:措词严谨,道理周密。

【第43句】:【不言而谕】:谕:旧时表示上对下的文告、表示示。不用说话就能明白。形容道理很明显。

【第44句】:【持之有故,言之有理】:持:持论,立论;故:根据。立论有根据,讲话有道理。

【第45句】:【辞顺理正】:道理严正公允,措词简炼。

【第46句】:【取譬引喻】:打比方,作譬喻,用以说明道理。

【第47句】:【贯通融会】:犹言融会贯通。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化汇合,得到全面透彻的理解。

【第48句】:【辞严义正】:辞:言词,语言。义:道理。言辞严厉,义理正大。

【第49句】:【冰释理顺】:释:消化;顺:通顺。冰层消融,理路通顺。比喻疑问都解开了,道理也讲通了。

【第50句】:【忠言逆耳】:正直劝告有道理的话一般听起来会非常的不顺耳朵,但有利于改正缺点错误。

239746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