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散文集文学网!

古圣贤的名言都有什么-经典名人名言

文心雕龙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孔子名言60句

孔子,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孔子名言,欢迎阅读。

【第1句】: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第2句】: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

【第3句】: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第4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第5句】: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第6句】: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第7句】: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第8句】: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第9句】: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第10句】: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第11句】: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第12句】: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汝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第13句】: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第14句】: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第15句】: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第16句】: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第17句】:不学礼,无以立。

【第18句】:朝闻道,夕死可矣。

【第19句】:小不忍则乱大谋。

【第20句】: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第21句】: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第22句】: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第23句】: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第24句】: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第25句】: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第26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第27句】: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第28句】:过,则匆惮改。

【第29句】: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第30句】:不迁怒,不二过。

【第31句】: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第32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第33句】: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第34句】: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第35句】: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第36句】: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第37句】: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第38句】:宁武子,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第39句】: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第40句】: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第41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

【第42句】: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第43句】:吾日三省吾身。

【第44句】: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第45句】: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第46句】:人能宏道,非道宏人。

【第47句】: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第48句】: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的欲,不逾矩。

【第49句】:鞭扑之子,不从父之教。

【第50句】: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第51句】: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第52句】: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第53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第54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第55句】: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第56句】: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第57句】: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第58句】: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第59句】: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第60句】: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拓展阅读:孔子人物轶事

义利之辩

鲁国有一道法律,如果鲁国人在外国见到同胞(遭遇不幸),沦落为奴隶,只要能够把这些人赎回来(帮助他们恢复自由),就可以从国家获得金钱的补偿和奖励。(孔子的学生)子贡,把鲁国人从外国赎回来,但不(向国家)领取金钱。孔子说:“赐(端木赐,即子贡),你错了!圣人做的事,可用来改变民风世俗,教导可以传授给百姓,不仅仅是有利于自己的行为。现在鲁国富的人少穷人多,(向国家)领取补偿金,(对你)没有任何损失;但不领取补偿金,鲁国就没有人再去赎回自己(遇难)的'同胞了。”

子路救起一名溺水者,那人感谢他送了一头牛,子路收下了。孔子高兴地说:“鲁国人从此一定会勇于救落水者了。”

孔子学琴

孔子在学习方面是很虚心,尤为刻苦。有一次孔子随师襄学鼓琴。曲名是《文王操》。孔子苦苦的练了很多日子,师襄子说:“可以了。”孔子说:“我已经掌握了这个曲子的弹法,但未得其数。”又练了很多日子,师襄子又说:“可以了,你已于其数。”可是孔子仍说:“不可以,未得其志。”又过了相当的时间,师襄子认为这回真的可以了,可是孔子仍然认为自己没有弹好这首乐曲。于是,孔子反复的钻研,体会琴曲的内涵,直到他看到文王的形象在乐曲中表现出来了,才罢休。

孔子相师

《史记》记载一日孔子子乘着一辆马车周游列国。来到一个地方,见有一孩子用土围成了一座“城”,坐在里面。孔子就问:“你看见马车为什么不躲开呀?”那孩子回答:“人们说您孔老先生上晓天文,下知地理,中通人情。可是,今天我见您却并不怎么样。因为自古到今,只听说车子躲避城,哪有城躲避车子的道理呢?”孔子愣了一下,问:“你叫什么名字?”孩子答道:“我叫项橐。”孔子为了挽回面子,就想出了一连串问题来难项橐,但是都被项橐巧妙的化解。

孔子觉得这孩子知识渊博,连自己也辩不过他,只得长叹一声,俯下身子对项橐和蔼地说:“后生可畏,我当拜你为师。”回头对弟子们讲:“三人行必有我师矣。要不耻下问。”经孔子这一褒奖,项橐便名扬九州,震动朝野。以后《史》、《志》有关章节都有记载。据《史记》记载,甘罗十二岁拜丞相时,还拿项橐作比喻,说服文信侯吕不韦让自己出使赵国。南宋大儒王应麟编写的《三字经》劝诸后生说:“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盖出于此

实验欹器

《荀子·宥坐》记载“孔子观于鲁桓公之庙,有欹器焉。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为何器?’守庙者曰:‘此盖为宥坐之器。’孔子曰:‘吾闻宥坐之器,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孔子顾弟子曰:‘注水焉。’弟子挹水而注之,果中而正,满而覆,虚而欹。孔子喟然而叹日:‘吁!恶有满而不覆者哉!’”

宥和右的意思相同,也跟侑意思一样,劝说、勉励的意思,坐同座。古时候的人没有桌椅,只能坐地上,公元前面是案几。常用的物品放在右边,所以,座位右边是经常关注的地方。宥坐即座右铭。

欹器的底是尖的,它有个特点:空虚时只能歪斜地放着,即“虚则欹”;当注入一半左右的水,就可端正地摆放,就是“中则正”;但注水又不可太满,水太多了,它又会自动侧翻倒,把水都倒了出来,这就是“满则覆”。欹器是对它的俗称,当人们利用它的特性赋予了文化内涵后,又送它一个雅号叫宥坐。

藏书始祖

孔子于68岁返回鲁国,开始整理图书典籍。尤其是在晚年,主要精力是用在校勘、整理典籍方面,孔子是中国最早的图书整理者,相传他整理《诗经》、《尚书》等文献,并把鲁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成为中国第一部编年体的历史著作。孔子在整理文献中,创立了揭示文献“为之作序”、“言其作意”的目录学方法。为《诗》、《书》作序,或附于书后,或临于书首,或另出单行,这在揭示文献的内容上起重要作用。孔子整理图书所定的《六艺》,对汉代刘向、刘歆父子在《别录》、《七略》书目分类上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孔子的学生子路曾向他提建议,“由闻周之征藏史有老聃者,免而归居。夫子欲藏书,则试往因矣”。孔子通过国家的藏书,了解了虞、夏、商、周四代的典章制度和历史。他所收藏的图书主要以《诗》、《书》、《礼》、《乐》、《春秋》等。《公羊解诂》载孔子“使子夏等十四人救周史记,得百二十国宝书”,说明在编定《六经》时,广泛搜集各国典籍。故后,“所居堂弟子内,后世因庙藏孔子衣冠、琴、车、书。”

232073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