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词中的刚柔兼济
辛稼轩的词洋溢着一种强烈的英雄主义气息,在其刚健之美的同时还不乏英雄的柔情。
辛弃疾对雄浑阔大的景物往往显出特殊的爱好,但对细约优美的事物也绝不忽略。
【第1句】:辛词的审美特征
(一)雄奇刚健
辛弃疾对雄奇刚健之美的钟情,在他的创作中时有直接的表露。比如他晚年居瓢泉开山径曾偶得一石壁,嶙峋突兀,因此对其颇为欣赏,因以“苍壁”命名,并曾作词两首,其中有句云:“莫笑吾家苍壁小,冷藏呢个势欲摩空。相知唯有主人翁。有心雄泰华,无意巧玲珑。”这固然是为不能欣赏苍壁之美的人而发,却也明白地表达了他对雄奇刚健的事物特别钟爱的审美情趣。
不难发现,辛词中较少有纯粹的写景之作,词人笔下的景物,多是作为一种情感交流的对象和情感抒发的背景,或出于铺垫和渲染的需要而出现的,因此对物象的选择也都涂上了一层词人自己的感情色彩。
那首著名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就有许多雄奇刚健事物。此词中,用典用事极多,光是牵涉到的人物就有孙权、刘裕、完颜亮、拓跋焘、廉颇等五个,而这五人,或正或邪,或明或暗,都是曾经叱诧风云的历史高光人物,这表达了作者建功立业的迫切愿望,收复故土的强烈决心。而词中选取的景物也都极有针对性,并没有牵强的运用典故,舞榭歌台这样的颓废之物终会被风雨吹打而逝去,那些斜阳草树,寻常巷陌,都已经历尽沧桑,经历过金戈铁马的洗礼。其实这些看起来很平常的事物也都能引起稼轩特别的关注,那是因为他们跟英雄人物联系在了一起,辛弃疾向往的就是那种力挽狂澜的感觉,因此比较符合辛稼轩的审美情趣。
(二)深婉雅丽
辛弃疾在对雄奇刚健事物情有独钟的同时,也不乏深婉雅丽之美的直接或间接的流露。
辛弃疾的写景咏物有一个比较明显的特征,即他所选择的景物大多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见之物,随处可见,信手拈来,而又不落俗套,显得婉媚细约而又不乏清新意趣。他的一首《清平乐村村居》名垂千古。全词只有短短几句,却把一家农户的环境气氛和全家老少勤俭淳朴的劳动生活面貌都鲜明地勾勒出来,给读者展示出一幅生动的农家生活画面。在描写手法上,这首小令,没有一句使用浓笔艳墨,只是用纯粹的白描手法,描绘了农村一个五口之家的环境和生活画面。作者能够把这家老小的不同面貌和情态,描写得维妙维肖,活灵活现,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如若不是大手笔,是难能达到此等艺术意境的。
另外一首凸显意境的名作是《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在这首词中,作者采用了侧面烘托和动静相映的表现手法。明月、清风、稻花、星雨、茅店、溪桥,原都是无情物,而惊鹊、鸣蝉、青蛙,自然也不会有人的感情。但对这些客观景物的描写,却可以反映出作者的思想和心情。对于夜行黄沙道中的作者来说,他所看到、听到、嗅到、触到、感觉到的一切,都是令人心情舒畅、欢欣鼓舞的。整首词的中心是“说丰年”,而着重表现的是作者因年丰而引起的欢快情绪。
正是这些看起来比较平淡的词作,将辛弃疾推向了宋词创作的巅峰。这些词看起来平淡无奇,但是却意境深刻,给人壮美外另一种美的`享受。
(三)“雄泰华”和“巧玲珑”的融合
对婉媚细约之美的兴趣,对雄奇刚健事物的爱好,对辛弃疾来说,实则是兼容并蓄的,这在其作品中得到了经常性的体现。
信手拈来一首《蓦山溪》。这首词天马行空,肆意横行。上片写婉媚细约之美,显得清新自然,充满生活气息。下片则体现了一种跃马扬刀、封侯建功的豪情。上片花柳、雕红缕翠、草堂,下片兵符、兜鍪、五鼎三刀,这些截然不同的事情在词中并存病完美融合,刚柔兼济。此词上下两片意脉贯穿,蝉联而下,也不同于一边词上下两片各述一意,结构上有其独特之处。
另外我们要注意到的是,在辛弃疾的笔下,山的形象往往是雄壮、奇特、和奔放的。然而有时候,在词人笔下,这些山又是妩媚秀丽的。比如:“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同样是写山,有的山像奔腾的战马,有的却如娇媚的美人。对“山”的不同描写,就反映了稼轩多元的审美倾向。
【第2句】:辛词审美情趣的思想渊源
(一)传统儒家思想的侵染
辛弃疾受其祖父辛赞影响极深,可以说是辛赞对辛弃疾进行了爱国启蒙育,而这种启蒙教育正是儒家传统忠君爱国和积极入世思想的体现。这种思想在当时对推动社会进步有着一定的作用。辛弃疾就对儒家的思想进行了比较合理的取舍,他那种积极向上的态度,豪迈进取的精神,反应在了他的那些豪放的词作中。
儒家十三经中的《易经》中有关于阴阳、生死、吉凶、福祸、难易等对立统一哲学思想的论述,刚柔也是属于这一范畴,二者之间是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相对稳定而又不断变化的矛盾综合体。《易经系辞上》中说:“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乾道生男,坤道生女。”熟读儒家经典和其他中国传统文学名著的辛弃疾不可能不知道这样的观点,这样的观点也广泛影响了他的创作思想和审美情趣,形成了他刚柔兼济的风格。
(二)兵家“气”、“势”思想的影响
辛弃疾对兵家思想有着相当深入的理解,他论兵力主“气”“势”,不可能不影响他的审美情趣和文学创作。
重“气”的观点在他的《美芹十论》和《九议》中体现得十分明显:“盖人而有气,然后可以论天下”;“以气为智勇,是真足办天下之事”。从中可以看出,辛弃疾不但对“气”十分推崇,而且加入了自己的认识和理解,比如他就“智”的因素加入到了“气”中。又比如:“论天下之事主乎气,而所谓气者又贵乎平。气不平不足以知事之情,事不知其情则败。今事之情有三:一曰无欲速,二曰宜审先后,三曰能胜任败。”这种“贵乎平”的观点体现了他审美情趣中清新自然的一面,因为只有在心平气和的时候,才能感受到那种深婉雅丽的的美。稼轩不光有“少年横槊,气凭陵”的豪气,也能够静下心来,心平气和地分析敌我形势,闲时还能够纵情山水,享受生活,不是一味地逞才使气,能够尚气却有节,尚勇能用智。这种思想体现在他的创作中就是那种刚柔兼济,豪婉兼容,纵留有度。
另外兵家论“势”的思想也影响了稼轩的论文。《美芹十论》开篇便是《审势》,论述了“形”与“势”之间的关系。他虽没有直接以势论文的文字留下来,但是他在创作中却正是贯之以气,变化以势,兼融刚柔,不执一偏,所以我们认为其文学思想和观念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到兵家论势思想的影响。
辛弃疾词中的“移情”与“无理而妙”的解析
辛弃疾词中的“移情”与“无理而妙”
文章摘要:这首词算是辛弃疾的政治抒情词,就表达方式而言,采用的不是直接抒情的方式,而是采用曲达的手法。所谓曲达,是指心里有急切想说的话,但考虑到自己处境险恶,不敢将心中所想原原本本地畅快淋漓地说出来,而是凭借花鸟山水来含蓄委婉地抒发自己的忧愤。而“移情”和“无理而妙”就是他“曲达”所用的手法。…
【编者按】在辛弃疾的词中,抗金复国是其主旋律,其中不乏英雄失路的悲叹与壮士闲置的愤懑,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还以生动细腻的笔触描绘江南农村四时的田园风光、世情民俗。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词中也常表现出“移情”与“无理而妙”。下面结合《满江红》来一探辛词的特色。
诗歌是抒情的艺术,为了表达感情,诗人可以说把一切抒情手段都用尽了。辛弃疾的词,表达的是细腻而丰富的感情,运用的手段最突出的是用典,其次便是“移情”与“无理而妙”。现在结合他的《满江红》来谈谈他对“移情”和“无理而妙”的运用。
《满江红》内容如下:
点火樱桃,照一架、荼如雪。春正好,见龙孙穿破,紫苔苍壁。乳燕引雏飞力弱,流莺唤友娇声怯。问春归、不肯带愁归,肠千结。
层楼望,春山叠;家何在?烟波隔。把古今遗恨,向他谁说?蝴蝶不传千里梦,子规叫断三更月。听声声、枕上劝人归,归难得。
“移情”指的是为了突出某种强烈的感情,有意识地赋予客观事物一些与自己的感情相一致但实际上并不存在的特性,这样的手法叫做移情。运用移情,首先将主观的感情移到事物上,反过来又用被感染了的事物衬托主观情绪,使物人一体,能更好地表达人的强烈感情。
这首词的上片表达伤春愁绪。词人辛弃疾痛惜江南之春的不久长,他的这种感伤春天的心理外化为这样的物象:“乳燕引雏飞力弱,流莺唤友娇声怯。”因为春姑娘就要回去了,预感到春的短暂,乳燕飞得没有兴致,其翱翔之力“弱”了下来;自在的流莺,歌声不畅,它们的啼音听起来有“怯”的感觉。
这样理解简单了些,因为曾经叱咤风云的英雄辛弃疾怎么会有如此小儿女的伤春感怀。我们必须明白,伤春的内心还是因为伤时伤国。对于一个政治理想落空、在现实生活中屡受挫折的人来说,“春归”象征着的是希望破灭!
要读懂这首词,读懂辛弃疾,就应该明白他在“燕”和“莺”身上移注了怎样的感情,还要明白这感情背后的`感情。
“无理而妙”是古诗所用的表现手法,“无理”指诗人在诗中进行有悖情理、事理、物理的意象描写与情感表达,而“妙”指我们在品味这些有悖情理、事理、物理的意象描写与情感表达时产生了审美快感。
在这首词里,“问春归、不肯带愁归,肠千结”就属于“无理”之语。
辛弃疾好似在对空呼喊道:千愁万恨,都是你春天给引出来的;如今你自个儿走得利索,却把愁留给人不管了,你可知我已经愁肠千结,无法解开!这一串怨春之语,可谓无理之极,然而有情之极,“肠千结”三字,尤能夸张地表达出词人抑郁不堪的烦乱心绪。
春有什么过错呢?春来春去,是极正常的自然现象。词人辛弃疾之所以这样写,这样说,实际上是想委婉地道出内心无限的愁和恨。所以詞的下片有“层楼望,春山叠;家何在?烟波隔。”原来词人内心所郁积的,并不是春花秋月的哀愁,而是怀念家山的深沉悲痛。词人登高楼而远望家乡,无奈千重万叠的春山遮断了双眼,茫茫无边的烟波阻隔了归路。这春山、这烟波,象征祖国的分裂,象征政局的险恶,象征词人执着追求的抗金恢复大业所遇到的无数艰难险阻!词人内心还有“恨,这“恨”决非一般文人士大夫风花雪月的小恨,而是深沉悲痛的家国大恨;词人为雪此大恨而奋斗,响应却寥寥无几,此恨几乎无处可以倾诉。这样道来,让我们对辛弃疾这位爱国志士有家难归的痛楚有了深切的感受与体会。
这首词算是辛弃疾的政治抒情词,就表达方式而言,采用的不是直接抒情的方式,而是采用曲达的手法。所谓曲达,是指心里有急切想说的话,但考虑到自己处境险恶,不敢将心中所想原原本本地畅快淋漓地说出来,而是凭借花鸟山水来含蓄委婉地抒发自己的忧愤。而“移情”和“无理而妙”就是他“曲达”所用的手法。
易经刚柔相推而生变化
“刚柔相推而生变化。”
吉凶是哪里来的?拿物理现象来讲是:“刚柔相推而生变化。”刚柔.我们知道就是陰陽.物理世界中抽象的就叫陰陽,实质的就叫刚柔。
刚就是陽,柔就是陰,像矛盾,事实上也是互相推荡的一种现象。在中国的文化思想中,矛盾也不过是一种现象,就是《易经》所谓的象。它表示了这种变化的关系,说明了矛与盾的原理。
像太极拳的推手一样,你推过来,我推过去,两种力量.互相推荡,”刚柔相推而生变化”。洋人们讲逻辑什么的,讲到矛盾呀,统一呀,肯定呀,否定呀…
…大家认为高明得很,以为这就是学问。我们当年也拼命地读,但我读完以后就丢了,那不过是变化的现象,没有什么了不起。等干现在讲心理学,举出很多的个案.证明这个心理反应是如何如何。
这样做法很辛苦,个案看完了.有没有用?这些心理状况也许是社会上普遍发生的.现象,也许是整个的社会心理发生的变化.总之,变化的过程太多了。譬如说我们用的电灯,开了电门我们只感觉它亮,小知它随时都在变化;刚开始那一秒的电已经消耗了,它随时在消耗,随时在成长,随时在生灭。可是大家看不到这个变化,只看到电灯在亮着。
而《易经》已经看到这个变化.知道这个过程,所以它指出物理世界是“刚柔相推而生变化”。这两大原则大家要记住。
观察自然的现象,《系辞》告诉我们自然现象的涵义。拿佛学来说.自然现象中山河大地是无情的东西;一切众生,像我们这些有生命的人,是有情的东西。
所以佛学称众生为“有情”,是有灵性,有思想的;物质世界则是无情的东西。是没有思想的,“圣人设卦”,让我们观察到无情世界的现象,“系辞焉而明吉凶”。众生是哪里来的,也是宇宙物质世界的一种现象。“刚柔相推”,是两种正反质能相互推动.因而产生了有情世界的一切众生。
假使这两大原则把握住了,知道丁刚柔相推而生变化的理,你想卜卦算命的话就可以百算百准了,不过这个中间也有它的变化,是看时、空的大小来决定的。
像医生看病,说今天病好一点没有?病人说没有,还是很痛。但你昨天还痛得躺在床上,今天已经可以下床活动了,已经不错了。可是人总不满足,因为他不晓得“刚柔相推而生变化”的道理.大家懂了这个原则以后,就可以进一步学《易经》了。
辛弃疾简介
南宋是实现不了他的理想的,他的文才与豪气,虽不是不是词人,也得变词人。下面是诗人辛弃疾的介绍,欢迎阅读。
【诗人简介】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著有《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开禧北伐前后,相继被起用为绍兴知府、镇江知府、枢密都承旨等职。开禧三年(1207年),辛弃疾病逝,享年六十八岁。后追赠少师,谥号“忠敏”。
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可是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但他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始终没有动摇,而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1]。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著名词作《水调歌头·带湖吾甚爱》、《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满江红·家住江南》、《沁园春·杯汝来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等。现存词600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文学成就】
辛弃疾有许多与陆游相似之处:他始终把洗雪国耻、收复失地作为自己的毕生事业,并在自己的文学创作中写出了时代的期望和失望、民族的热情与愤慨。在文学创作方面,他不像陆游喜欢写作诗歌尤其是格式严整的七律,而是把全部精力投入词这一更宜于表达激荡多变的情绪的体裁。
辛弃疾在词史上的一个重大贡献,就在于内容的扩大,题材的拓宽。他现存的六百多首词作,写政治,写哲理,写朋友之情、恋人之情,写田园风光、民俗人情,写日常生活、读书感受,可以说,凡当时能写入其他任何文学样式的东西,他都写入词中,范围比苏词还要广泛得多。而随着内容、题材的变化和感情基调的变化,辛词的艺术风格也有各种变化。虽说他的词主要以雄伟奔放、富有力度为长,但写起传统的婉媚风格的词,却也十分得心应手。如著名的《摸鱼儿·淳熙亥己……》,上阕写惜春,下阕写宫怨,借一个女子的口吻,把一种落寞怅惘的.心情一层层地写得十分曲折委婉、回肠荡气,用笔极为细腻。
【曲折生涯】
初到南方
辛弃疾初来南方,对朝廷的怯懦和畏缩并不了解,加上宋高宗赵构曾赞许过他的英勇行为,不久后即位的宋孝宗也一度表现出想要恢复失地、报仇雪耻的锐气,所以在他南宋任职的前一时期中,曾热情洋溢地写了不少有关抗金北伐的建议,像著名的《美芹十论》《九议》等。尽管这些建议书在当时深受人们称赞,广为传诵,但已经不愿意再打仗的朝廷却反应冷淡,只是对辛弃疾在建议书中所表现出的实际才干很感兴趣,于是先后把他派到江西、湖北、湖南等地担任转运使、安抚使一类重要的地方官职,去治理荒政、整顿治安。这显然与辛弃疾的理想大相径庭,虽然他干得很出色,但由于深感岁月流驰、人生短暂而壮志难酬,内心也越来越感到压抑和痛苦。
隐居生活
辛弃疾一向很羡慕笑傲山林的隐逸高人,闲居乡野同他的人生观并非没有契合之处;而且,由于过去的地位,他的生活也尽可以过得颇为奢华。但是,作为一个热血男儿、一个风云人物,在正是大有作为的壮年被迫离开政治舞台,这又使他难以忍受,“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所以,他常常一面尽情赏玩着山水田园风光和其中的恬静之趣,一面心灵深处又不停地涌起波澜,时而为一生的理想所激动,时而因现实的无情而愤怒和灰心,时而又强自宽慰,作旷达之想,在这种感情起伏中度过了后半生。“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鹧鸪天》),在这些词句中,埋藏了他深深的感慨。宁宗嘉泰三年(1203),主张北伐的韩侂胄起用主战派人士,已六十四岁的辛弃疾被任为绍兴知府兼浙东安抚使,年迈的词人精神为之一振。第二年,他晋见宋宁宗,慷慨激昂地说了一番金国“必乱必亡”(《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并亲自到前线镇江任职。
宋宁宗开禧元年(公元1205年),辛弃疾任镇江知府,时年六十五岁,登临北固亭,感叹对自己报国无门的失望,凭高望远,抚今追昔,于是写下了《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篇传唱千古之作。但他又一次受到了沉重打击,在一些谏官的攻击下被迫离职,于当年重回故宅闲居。虽然后两年都曾被召任职,无奈年老多病,身体衰弱,终于在开禧三年秋天溘然长逝,享年68岁。
上一篇:歌颂父母的名言警句-经典名人名言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