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散文集文学网!

歇后语文案大全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1句】:【说大话不怕风大闪了舌头】(惯)讥讽人吹牛皮、说大话毫无顾忌。

【第2句】:【炒豆众人吃,炸锅一人事】好处大家得到,出了事一个人 负责。类似的:为别人的豆子,炒烂自己的锅。王朔《轮 回》:“我的责任?当初谁死皮白赖缠着我要在这批货上过 道手?炒豆众人吃,炸锅一人事。我这个月闲着没有?”

【第3句】:【教人教心,浇花浇根】见“浇花要浇根,教人要教心”。

【第4句】:冷眼看螃蟹——看你横行到几时

【第5句】: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硬如铁。

【第6句】:【风吹连檐瓦,雨打出头椽】连檐瓦,出头椽,均为房檐外露 部分。指先出头的有危险。张行《武陵山下》:“唉,风吹连 檐瓦,雨打出头椽,像高二佬这样千里挑一个的人,死得好 苦!”

【第7句】:麻线上扯电灯——搞错了路线

【第8句】:【坟墓】“坟墓”是埋葬死人的穴和上面的封土堆。坟墓源自战国以后,中国最大的坟墓当属秦始皇陵。为什么坟墓源自战国以后?原来,“不封不树”是春秋时期的墓葬制度,也就是说当时丧葬只有埋在地下的墓,而没有出现高出地面的坟,也不在墓前种树。这是为什么呢?这种制度和当时的灵魂信仰有直接的关系。春秋时期,当时的中原人认为人死后其灵魂不是在墓中,而是附在尸上。这个尸不是尸体的意思,其本意是指死去的祖先或者神灵。人死后,灵魂直奔祖先。人们祭拜“尸”,就相当于祭拜祖先。唐代杜佑《通典》卷四十八《礼八·沿革八·吉礼七》记载:“尸,神像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中释“尸”为“祭祀之尸,本象神而陈之,而祭者因主之。”即用一块木牌即神主牌来象征灵位,象征死去的祖先。正因为有尸祭民俗的存在,所以,不封不树就成了当时墓葬的主流,即有墓无坟头。因为祖先的灵魂不在墓中,就没有必要再封土为坟,并种树以示标志了。战国以后,逐渐兴起了封树之风,而且越封越大,到秦始皇陵墓达到了顶峰。而后,封土植树成为丧葬的风俗,延续至今。

【第9句】:【走独木桥】见“过独木桥”。

【第10句】:【珍珠玛瑙都出在鳖身上】(谚)珍珠、玛瑙:两种宝物,贵族妇女常用作首饰。比喻不论花钱多少,都算在主人名下。

【第11句】:【脸皮薄】(惯)指人容易害羞,不好意思。 也作“脸皮嫩”。

【第12句】:【牛身上拔一根毛】谓数目极少,分量极小。成语:微乎其 微、九牛一毛、沧海一粟。清代《红楼梦》:“那日在庙里还 愿,花了几万银子,只算是牛身上拔了一根毛罢咧。”

【第13句】:【要得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见“若要人不知,除非己不为”。

【第14句】:林黛玉葬花——情愁意冷;自叹命薄

【第15句】:【 老鼠走到猫口】边比喻落人险境。明代《初刻拍案惊 奇》:“那岛上有小喽罗数百,正在那里使枪弄棒,比箭抡拳。 一见有海船飘到,正是老鼠在猫口边过,如何不吃!”

【第16句】:生孩子不叫生孩子——下(吓)人

【第17句】:【逆子顽妻,无药可治】见“蛮妻拗子,无法可治”。

【第18句】:【肚皮贴着脊梁骨】(惯)肚子里没有一点食物,瘪瘪的。形容非常饥饿。 也作“肚皮饿得贴脊梁”。

【第19句】:【 稂不稂,莠不莠】稂,莠,均为田中类似禾苗的野草。比 喻人没出息,不成材。成语:不稂不莠。清代《儒林外史》: “人生世上,难得的是这碗现成饭,只管稂不稂莠不莠的到 几时?”

【第20句】:【狼到天边不改性】释义:比喻坏人本性不改。例句:狼到天边不改性,会同我们一条心?十年来,我们的人怎么死的,我两眼怎么瞎的?他们比狼还狠十分!

【第21句】:【娃子不哭奶不胀】小孩没哭,无须喂奶;奶不胀,无须挤。 指没有发生什么麻烦,暂时消停。清代《儒林外史》:“我这 里‘娃子不哭奶不胀’,为什么把别人家的棺材拉在自己门 口哭?”

【第22句】:【借给他点儿胆子断定他不敢。】浩然《艳阳天》:“那倒 是,借给他个胆子让他反,他也不敢了。”

【第23句】:【八哥嘴巴毒蛇心】(惯)形容人说得好听,而心肠却非常狠毒。

【第24句】:八月十五坐月子——赶在节上了

【第25句】:【好汉护三村,好狗护三邻】(谚)英雄好汉能保住周围村庄的安定,一条好狗会护住周围邻居不遭偷盗。指是好男儿就要做好一方的保护神。 也作“好狗护三邻,好汉护三村”。

【第26句】:【胆小不得将军做】(谚)胆小怕事的人做不了将军。指只有胆量大的、敢作敢为的人才可以领兵打仗。也泛指胆小的人成不得大事。 也作胆小的得不了将军位。 胆大做将军。

【第27句】:【方榫头,圆榫眼】连接不上,结合不上。成语:格格不入。 语文图书:“明明是一种修辞现象,却硬要从逻辑上来解释, 无疑于方榫头,圆榫眼,只能格格难入。”

【第28句】:新栽的杨柳——光棍一条

【第29句】:牛皮纸上雕花——刻薄

【第30句】:【瞎炸烟】(惯)指本来不懂还乱说乱嚷。 也作瞎咋呼。 瞎咋唬。

【第31句】:【按着葫芦扣籽儿】强行全部取走。清代《醒世姻缘传》: “哪像如今听见那乡里有个富家,定要寻件事,按着葫芦抠 子,定要挤他个精光。”

【第32句】:【发高调】见“唱高调”。

【第33句】:舅舅给我家送来了几包棉籽壳,叫种蘑菇。爸爸看着棉籽壳,皱皱眉头说:“种,没有时间;不种,棉籽壳又浪费了。怎么办呢?”妈妈说:“你遇事总是心问口,口问心。种!我包了。”说完就笑起来,我和爸爸也笑了。(山东·临沂)

【第34句】:三月里炒青蚕虫——又青(亲)又热

【第35句】:【今天天气哈哈哈】指见面无话可说,或不谈正题,支吾敷衍。 传记图书:“逢到这时,他只好答非所问,今天天气哈哈哈。”

【第36句】:水桶烂了底——两头空

【第37句】:【有志者事竞成】指有坚强意志的人事业终究能够成功。典出《后汉书·耿弁传》。东汉初年,山东豪强张步占据青州十二郡,势力强大而且气焰十分嚣张,光武帝刘秀派大将耿弁前去讨伐。耿弁顽强作战,接连获胜。在战斗中,耿弁被箭射中大腿,他强忍剧痛,悄悄拔刀把箭截断后继续战斗,耿终击溃张步。刘秀大喜,亲自到临淄慰劳军队,并夸赞耿弁说:“将军从前在南阳时曾主动请战,当时我担心难以成功,便没答应。现在看来,将军是有志者事竞成啊!”从此留下这句BBB。

【第38句】:【好死不如恶活】(谚)死得再好,也不如痛苦地活着。指凑合活着总比死得痛快要好。 也作“好死不如赖活着”。

【第39句】:【 肚饥想起牙缝菜】遇到困难,只能想些勉强补救的办法。 李准《黄河东流去》:“肚饥想起牙缝菜,就在这时候,四圈忽 然想起,他的一件旧棉袄还在大五条家放着。”

【第40句】:【大腕】“大腕”是近几年才流行的,原来词书中设有,新出版发行的《当代汉语新词词典》解释为:大腕又称大牌,指名气大,实力强的明星巨匠。“大腕”这个词是怎么来的呢?“腕”,据词典解释即臂下端与手掌根相连可以活动的部分。说白了就是手腕。显然,此“腕”非“大腕”之腕。 “大腕”应来自“大万”或“大蔓”,因为音谐意同。 “大万”或“大蔓”本来是江湖艺人们的专用语言,或者说是江湖隐语。按照旧时走江湖的规矩,“蔓”和“万”是对“姓”的代称。比如,通报姓名来历为“报万(蔓)儿”,称成名或显扬名声为“扬名立万(蔓)”。“蔓”是本字。 “蔓”本指蔓生植物的长茎,具有延伸、攀附之意,蔓有粗细长短之分。粗长强壮的自然是“大蔓儿”。而社会上的姓氏宗族也有大小、强弱之别,所以将。“蔓”移用过来,强大有名望者就称“大蔓儿”了。但是,传到后来“大万(蔓)”作为名人代称,常常使人摸不着头脑,于是又把代表人的力量输出的“腕”借来,因“蔓”“腕”谐音,牵强附会地演变成“大腕”。这样传来传去就成了如今的“腕儿”或“大腕儿”了。如当今社会的大腕很多,什么“影视大腕儿”、“足球大腕儿”、“房地产大腕儿”、“汽车大腕儿”等等。

【第41句】:最近一段时间,阴雨连绵,眼看麦子到熟的季节了,天气却不见晴好。爷爷发愁地说:“三月怕三七,四月怕初一;三七、初一部不怕,就怕四月十二下。四月十二湿了老鸹毛,麦子必从水里捞。”(河南·西平)

【第42句】:【卖灰面遇见吹大风】(惯)灰面:白石灰末。比喻局面糟得无法收拾。

【第43句】:我们班上有几个同学学习目的不明确,上课不专心听讲,作业不认真做。老师说:“你们要努力学习啊!不能搬个南瓜当凳坐,混一天是一天。”(河南·内乡)

【第44句】:【肚大如柳斗,神仙难下手】(谚)肚大:大肚子病,即臌(gu)症。柳斗:用柳条编织成的提斗。指臌症是不治之症。

【第45句】:【九天阴,一天晴】阴天多于晴天,常用来比喻人的脸部表 情,经常阴沉,难得一笑。海外於梨华《三人行》:“大哥二十 九岁了,还没有对象,脸色九天阴一天晴。”

【第46句】:【半夜吃黄瓜——不知头尾】(歇)指不知道事情的底细或经过。 也作半夜吃黄瓜——摸不着头脑。 半夜摸黄瓜——不知头尾。

【第47句】:【一棍子打死】(惯)比喻对人或事粗暴地全盘否定。

【第48句】:头发捻绳子——不合股;合不了股

【第49句】:老太太坐飞机——抖起来了

【第50句】:【成气候】(惯)比喻有成就或有前途、有出息。

【第51句】:落榜听见喜鹊叫——不忍闻

【第52句】:窗口插桂花——里外都香

【第53句】:【三个和尚没水吃】自己只顾自己,没有团结合作精神,不 愿意多出力,互相推委。《鲁迅书信集》:“办小刊,我的意见 是不要贴大广告,却不妨卖好货色,编辑要独裁,一个和尚 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是中国人的老 毛病。”

【第54句】:【槐花黄,举子忙】(谚)槐花黄:槐花在农历七月开放。举子:科举时代应试的读书人。指农历七月正是举子忙于应试的时节。

【第55句】:坦克车放手榴弹——不对口径

【第56句】:扳不倒儿掉在血盆里——红人

【第57句】:【扎鱼不扎母子鱼,打猎不打失群雁】(谚)母子鱼:将近产子的鱼。 失群雁:离群的孤雁。指捕鱼打猎也应有怜悯之心。

【第58句】:姑妈常常在背后说人闲话,奶奶对她说:“云朵厚了要下雨,闲言多了惹是非。”(广东·龙门)

【第59句】:活鱼丢在沙滩上——干蹦跶

【第60句】:【装大瓣儿】蒜讽刺人摆架子,装样子。韩志君等《篱笆· 女人和狗》:“那喜鹊算个啥东西?跑到我面前来装大瓣儿 蒜。”

【第61句】:姑姑的儿子来到我家,每逢吃饭总要与我弟弟占桌子抢板凳,争碗夺勺。爷爷笑着说:“你俩是反贴门神不对脸,一个槽上拴不住俩叫驴啊!”(河南·汝南)

【第62句】:【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此语比喻人与周围事物、人与人之间习性的关系,常因环境等改变自己。此典出自《北堂书钞》六十五卷引《晋傅玄少傅箴》:“夫金木无常,方圆应形,亦有隐括,习与性成,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晋朝的大臣傅玄是个品学兼优的人,很受皇帝敬重,被任命为太子的首席教师——太子少傅。太子府里属员很多,有宫女、太监以及一大批为太子办事的官吏。这些人为讨太子欢喜,阿谀逢迎,在这样的环境里,要想学好是很难的。为此,傅玄非常忧虑。有一次,他给太子讲课的时候,讲道:“想要做一个好人,做一个好皇帝,你一定要多接近正派的人。譬如,常接近朱砂,就会被它染红;多接近墨水,就会被它染黑。对自己则一定要严格要求,行为端正,做到这些,周围的人才会跟你学,正派的人才会围绕到你身边来。譬如:声音清亮,回声就一定和谐;自己站得直,影子就一定不会斜。你如果多接近正人君子,那么符合德义的话就会听得多,自己的行为就会逐渐符合规范准则。如果你多接近小人,那就好像进入卖鲍鱼的店一样,时间久了,你就闻不到兰花的芳香了。”后来皇帝听到了傅玄的这番话,觉得很有深意,就命人把它写在屏风上,放在太子的房里,让他每天读一遍,把它叫做《太子少傅箴》。从此,“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成了太子警示自己的座右铭。

【第63句】:【锅开着等下米】释义:开:液体沸腾。比喻十分紧迫。例句:母亲心疼女儿,说道:“过几天再说吧吧,这也不是锅开着等下米的事儿。”

【第64句】:小明最贪玩,不好好读书,妈妈拿着他的成绩单,叹道:“你呀,顿顿白馍不离手,走出校门像疯狗,玩耍没忧愁,看看成绩你咋抬头?”(河南·镇平)

【第65句】:【三翻六坐九拿爬,十个月的伢儿喊爸爸】(谚)婴儿在生下三个月后会翻身,六个月能坐起,九个月能爬行,十个月会发声喊“爸爸”。指婴儿出生一岁之内的成长是有阶段性的。

【第66句】:【饱汉不知饿汉饥】释义:比喻得到安乐、满足的人不知道别人的困难,不关心别人的疾苦。例句:萧大爷亦劝他慢些,“我同钱太爷还有句话说”。小爷们等不及,只是跺脚,说:“误了差使,钉子是我碰。你饱汉不知饿汉饥,我劝你快走罢!”

【第67句】:扁担挑灯笼——两头明

【第68句】:【铁身上的蚊子——无着嘴处】(歇)嘴:本指嘴巴,转指说话。指插不上嘴,无话可说。

【第69句】:【拴着的驯马拉五百,没笼头的野马驮三千】(谚)驯马:驯服的家马。笼头:用皮条编成的戴在骡马头上的套具。指家马负重力小,野马负重力大。比喻死守家门没出息,出外闯荡长才干。

【第70句】:【 不怕人穷,就怕志短】只要有志气,就能改变穷困的状况。 李准《龙马精神》:“常言说:不怕人穷,就怕志短。咱们是穷 队,可是我们看到他和长水几个没明没夜往前领着干,心里 总觉得有个依靠。”

【第71句】:我离开教室的时候忘了拿红领巾,回到家才想起。妈妈说:“今后到哪儿走的时候,都要看一看丢东西没有。千金难买回头望啊!”(四川·犍为)

【第72句】:【自己打嘴巴,给别人听响儿】贬低自己,以讨好别人。王 蒙《失态的季节》:“要不写个检讨,出发前给大进送去?他 一激灵。他也是要摘下舌头烧小菜的。他也是要自打嘴巴 给别人听响儿的。”

【第73句】:【下课】“下课”一词原本是教学用语,指一堂课结束。现在却增添了新的词意,指体育教练因执教能力被迫停教。它源自四川的球迷。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经过四川球迷们的演绎,下课词义得到进一步的拓展,变成了足球队教练被迫离职的一种生动写照。“下课”最初应用在中国足球队第一任外籍教练施拉普纳身上。当时这位德国老头告诉中国球员,如果不知道将球往哪踢好,就往门里踢,1993年中国足球队却在成都惨败,而在成都也破天荒地响起了“施拉普纳,下课”的愤怒声音。从此,“下课”一词被广泛地应用在足球领域,随后,又被广泛地引申到其他体育领域,几乎与引咎辞职同义了。同时,也用于指示某些事物该被淘汰的意思。

【第74句】:蚊子叮铁牛——无处下口

【第75句】:家有一老,犹如一宝,有了疑问,问之便晓。

【第76句】:【 踩一头,翘一头】踩下这一头,那一头翘起来,如同跷跷 板。表示照顾不过来。成语:顾此失彼。清代《红楼梦》: “论家事,这里是踩一头儿翘一头儿的,连珍大爷还弹压不 住。”

【第77句】:【牛大自有破牛法】(谚)比喻问题再复杂,事情再难办,也自有对付和解决的办法。

【第78句】:“手当笔,地当纸,比你强的是老师。”奶奶经常告诫我,平时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只有这样,才能感到自己的不足,才能进步。(山东·滕州)

【第79句】:锯子锯掉烂木头——摧枯拉朽

【第80句】:荷包里鬼叫——腰(妖)精

【第81句】:四月的梅子一多少带点青(亲)

【第82句】:马老腿慢,人老嘴慢。

【第83句】:【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在险恶的形势下,镇静自若。 成语:处之泰然、安如泰山。张贤亮《习惯死亡》:“她说一有 新的情况,她就会挂电话。你应该以不变应万变,任凭风浪 起,稳坐钓鱼台。”

【第84句】:【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释义:徐庶:三国时谋士,曹操把他骗到曹营,但他下决心不给曹操出谋划策,不发表意见。例句:全队上下一百好几十双眼珠转都不转地盯着他,眼巴巴地等他开口。他倒好,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第85句】:【曹州兵备——管事宽】(歇)曹州:古代州、府名,唐时辖境相当于今山东东明、菏泽、成武、曹县和河南兰考、民权等市县地,唐末黄巢起义于此。兵备:即兵备道,明代设在各省重要地方负责整饬兵备的道员。本指曹州地广,兵备道管的面很宽,转讥人爱管闲事或管事过多。 也作“曹州兵备——管得宽”。

【第86句】:【君子断交,不出恶声】(谚)断交:断绝交往。恶声:伤人的话语。指有修养的人和人断交时能保持冷静的态度,不以恶语相向。

【第87句】:黄鼠狼生耗子———辈不如一辈

【第88句】:【井淘三遍吃甜水,人从三师武艺高】释义;比喻虚心好学,多向人请教,学到的知识就多。例句:俗话道:“井淘三遍吃甜水,人从三师武艺高。”往后儿,你要注意随时随地向认字的人们学习,多认些老师。

【第89句】:机关枪打鸭子一呱呱叫

【第90句】:【有手不打上门客】(谚)上门客:登门求见的客人。指对来客要以礼相待,不得粗暴。

【第91句】:【三月的芥菜——心里烂】(歇)心:菜心,转指人心、中心、核心。 指从内部变坏,失去了生机,面临彻底败亡。

【第92句】:【同烧一炉香】(惯)比喻有共同的心愿。

【第93句】:【 过筛子过箩/过了粗箩过细箩】原指筛面粉。借指审查,筛 选,或经过严酷的考验。徐光耀《平原烈火》:“大扫荡的时 候,一块过了筛子过箩,一块吃苦共难,在生死关头,你帮我 助,谁也没有说过谁占了便宜,谁吃了亏。”

【第94句】:偷嘴猫儿——性难改

【第95句】:爸爸下岗后,想买一台玉米营养面条机,又怕生意不好,犹豫不决。妈妈鼓励他说:“树是人栽的,路是人开的,试一试吧!”(山西·平陆)

【第96句】:【宁恼远亲,不恼近邻】(谚)宁可惹恼远方的亲戚,也不惹恼紧挨的邻居。指在人际关系中,经常打交道的左邻右舍,比远居的亲戚重要得多。

【第97句】:星期天,我去外婆的商店里玩,看见一位叔叔领着一位小姐姐在店前卖唱。外婆对那位叔叔说:“你应该让孩子上学。庄稼误了是一季儿,孩子误了是一辈儿。”(河南·许昌)

【第98句】:【锔锅的戴眼镜——找碴儿】(歇)碴儿:器物上的破裂处,谐“茬儿”。比喻故意挑毛病,找差错。

【第99句】:【老猫不在家,耗子上房笆】释义:房笆:铺在房椽子上面的苇箔(b。)、秫秸等。比喻没有人管束了,便任意胡来。例句:牛大婶:“对!‘帅不离位’真不假,看你们这‘老猫不在家,耗子上房笆’了。”

18113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