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黄胄先生的名人故事
与黄胄先生相识是在1963年。当时海军部队办画展,由于我有参展作品,便到了北京。当时海军有两位首长跟黄胄先生的关系非常好,有时候是黄胄先生到首长家来,有时候是首长带着我去黄胄先生家,就这样开始了我们之间的交往。当时,黄胄先生是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的创作员。由于不用坐班,我便经常去他家里学习。他的家在羊坊店,极普通的住房,印象中是二楼。进门的.墙上挂着陈伯达书写的丈二匹的四个大字“道法自然”,把这堵墙塞得满满的。
后来,他换上了自己画的《风雪巡逻》。一位出色的画家,天赋与勤奋缺一不可。黄胄先生对我影响最大的就是他的勤奋。我曾开玩笑说,他除了睡觉之外,手里永远离不开竹子,吃饭时是一双筷子,其余的时间是抓着一支毛笔。无论是朋友,还是他的长辈、领导来看望他,他都只顾画画,头也不抬,只是说:“你好啊!来啦!”从不放下画笔,更不起身倒茶。
周有光先生名人故事
周有光先生今年已110岁了。他对中国思想文化的贡献,典型地体现在其晚年精心结撰的学术随笔上。在85岁那年,周先生离开办公室,走出“专业的深井”,开始在无边无际的知识海洋里起航。他以读书为帆,以思考为舵,以写作为桨;他心无挂碍,目光如炬,跨越横蹊,脱离窠臼,对陈规戒律犁庭扫穴,对真知真理热情推介;他融汇文史哲经,吸纳古今文化,提出一系列真知灼见,并赢得“周百科”的称誉。
周老拥有比无数老年人和中青年更为清醒的思想。周老的学术随笔,纵论今古,时空交错,叙评结合,臧否人物,叙述从容,论理透彻。他说:“历史像一条河一样,河的上面有波浪,这个波浪受风的影响,一下子往东,一下子往西。你在这个波浪里面生活,弄得眼花缭乱,弄不清楚。我现在不研究河流上的风浪,我研究河流下面的潜流,潜流比较稳定,它的方向比较明白。我就是研究这个潜流,根据潜流,我假定一个理论,就是我自己认为可以讲清楚的,就是整个人类前进轨道是怎么回事。”
2007年,我担任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副秘书长,自此每年1月我都与学会领导一起,前往名誉会长周有光先生的寓所,为老人贺寿。后来,又先后数次陪同外地友人前往探望。每次拜会,我都被百岁老人的睿智谈吐、和蔼音容及独特的人格魅力所感动。
一次利用在北京开会间隙去探望周先生,先生微笑着说:“以前,都是从国家的角度看世界,所以观点各不相同。现在,应该从世界角度去看国家。光从中国角度看也是看不清的。”老人娓娓道来的这段话,絮絮如话家常,但认真回味,却如醍醐灌顶,令人警醒。这就是知识老人在世界观和方法论上的文化启蒙。我当时心中蓦然浮现“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的诗意图画——百岁老人高瞻远瞩的目光与安详淡定的神态,给我留下难忘的印象。
多年来,我尽量搜集并力求系统地研读周公关于社会文化的`著述,俯读仰思,反复品味,常有豁然开朗的感受。随着阅读的深入,思想渐入佳境,视野、胸襟渐次开阔,视角、思维、逻辑以及对事物的观察、分析和评论,第一跳出僵化的窠臼,第二不再拘泥于微观枝节,而尽力在历史长河和世界范畴时空交叉的维度着眼、联想、比较、探研……这也许就是古人所说的“精骛八极,心游万仞”吧。自身的文化开蒙和思想升华,完全归功于周老“授人以渔”的思想点化和润物无声的文化推力。
梁实秋先生名人故事
早年看过梁实秋先生的一篇写猫的文章,多少年都记得文中猫的母爱。梁实秋先生生于北京,他笔下的猫就是我年轻时穿过胡同常见的倏然一闪的生灵。猫在先生的笔下散发着最为原始而感人的母爱。
故事大抵是讲民国时期北平(今北京)胡同院落中梁先生的书房,有一只野猫连续不断地划破书房的窗户纸,从窗棂中穿过入室,常常把梁先生的书桌弄乱。梁先生无可奈何,但他的厨师精通旁门左道,在窗棂上用细铁丝下套,当晚就将那猫捕获。次日一早,厨师要将猫正法,梁先生不忍,遂为猫求情。厨师答应从轻发落,将猫身上的铁丝另一头系上空铁皮罐头,开门放猫一条生路,瘦猫受惊乱窜,拖着罐头盒丁零当啷一路绝尘而去。
当天夜里,梁先生准备入睡,忽听见铁皮罐头盒在后院哗啦哗啦如脚镣之响,然后铁罐顺树上房,每过房顶瓦垄时发出咯噔咯噔的声音,令人心惊。梁先生以为是猫之阴魂归来,忽然咣当一声,铁丝断了,铁罐落地,在深夜中发出清晰的声音。此时梁先生听见猫的`一声叹息,然后紧接着是窗户纸被撕破的声音,猫回来了!
我记得我读到这里时头发都竖起来了,我随着梁先生一同悄悄地去了书房,一同小心地踩上高凳,看见藏在书柜顶上的瘦猫惊恐地拥着四只小猫喂奶。其情其景让人知道母爱非人类独有,凡生灵都有自己与生俱来的母爱,只不过自恃尊大的人类不知道尊重其他生灵的情感,才有今天随处可见的荼毒生灵的场景。多少年过去了,梁先生笔下北平胡同深夜的猫以及随着它的恐惧一步一响的铁罐声仍在我心头挥之不去,促使我写下这篇有关猫的小文来纪念梁实秋先生。
2023名人故事:钱钟书先生
导语:钱钟书,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研究家。晚年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1972年写作《管锥篇》。1976年参与翻译的《毛泽东诗词》英译本出版。1982年创作的《管锥编增订》出版。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关于钱钟书先生的名人故事,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2023名人故事:钱钟书先生
【人物介绍】
钱锺书(1910年11月21日-1998年12月19日),原名仰先,字哲良。曾用名钟书,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清宣统二年十月二十日(1910年11月21日)生于江苏无锡。一九九八年病逝于北京。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研究家。钱钟书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研究家。他出身于书香门第,幼承家学,天资过人,青少年时就喜好古经典籍,故而练就了文史方面的“童子功”。他在文学上是一个全才,既是一位大学者,又是一位大作家。他学贯东西,在中国古典诗词,西方语言文化方面都有所建树。是中国数千年文化传统在一个风气开通、历史转型时期的特殊结晶。[2]台湾著名作家、诗人兼讲座教授余光中分析当代中文时,常称道钱西学列于中国人之第一流,两岸三地之作家如陶杰、宋淇,行文之时,亦多交许赞之。钱氏于中文一面,文言文、白话文皆精,可谓集古今中外学问之智慧熔炉。
【人物故事】
◆对钱,他姓“钱”但看得很淡
【第1句】:上个世纪80年代,美国普林斯顿大学邀请钱老讲学,开价16万美金,交通、住宿、餐饮免费提供,可携夫人同往,钱钟书却拒绝了。英国一家老牌出版社,得知钱老有一本写满了批语的英文大辞典,派人远渡重洋,叩开钱府的大门,许以重金,请求卖给他们,钱老却说:“不卖!”
【第2句】:钱钟书担任中国社科院院长期间,有一次,给他开车的司机撞伤行人,找到钱老想借医疗费,钱老问明情况,说:“需要多少?”司机答:“3000元。”钱老说:“这样吧,我给你3000元,不算你借,不用还了。”
【第3句】:1991年,国内18家省级电视台联合拍摄《当代中华文化名人录》,钱老被列入第一批的36人中,他也婉言谢绝了。当得知被拍摄者会有一笔酬金时,钱老莞尔一笑:“我都姓了一辈子钱,难道还迷信钱吗?”乃至后来《围城》被拍成电视连续剧后,电视台付给原著者万余元稿酬,钱钟书也执意不收。
◆对名,钱钟书看得更是淡泊
【第1句】:钱钟书也许是当代中国少有的几个真正意义上的“隐士”。知其名者多,慕其名而想拜见、求教、采访、索字等等的人更多,但钱钟书终日闭门读书写作,谢绝应酬,见过他的人可谓少之又少。他博人精深的学问博得了海内外学术界的景仰,有人统计,《管锥编》、《谈艺录》共涉及几千种书。
【第2句】:法同著名作家西蒙·莱斯曾说:“如果把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的话,钱钟书是当之无愧的。”还有一位外国记者说:“来到中国,我只有两个愿望:一是看看万里长城,二是见见钱钟书。”一次,一位英国女士来到中国,因为太钟情于《围城》,所以给钱钟书打电话想拜见他,钱钟书在电话里说:“假使你吃了一个鸡蛋觉得不错,又何必要认识那下蛋的母鸡呢?”
【第3句】:他也从不做寿。钱钟书八旬初度,家中的电话一度闹翻了天:学界同仁、亲朋好友、机关团体,纷纷要给他祝寿。他所在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还准备为他开一个纪念会或学术讨论会,但钱钟书一律婉拒。对这类活动,他早已有言在先:“不必花些不明不白的钱,找些不三不四的人,说些不痛不痒的话。”
◆对书,钱钟书却看得很重
杨绛曾称钱老为“书痴”。钱宅满室书香,他的客厅与书房合二而一,主要空间都被书柜书桌占据着,两张老式的单人沙发挤在一隅,权且待客。简朴的房间里最醒目的是大小书柜里占满的书籍:中文与外文、古典与现代杂陈,显示着主人中西文化的贯通。《围城》的英、俄、德、日文译本也在其中。他一生都在孜孜读书,乐此不疲。新的、旧的、中文的、外文的,但凡到手都要翻翻看看,好在供他阅读的书,如富人“命中的禄食”那样丰足,会从各方面源源供应,外文书刊也从未断炊,只要手中有点外汇,他们就张罗着买书,国外出版社的稿酬,他一般不取现金,而是开出书单子,请对方实物支付。
无论世事如何变化,钱钟书始终安如泰山,锲而不舍地守着他的摊子,只问耕耘,不问收获。“非淡泊无以明志”。淡泊是一种修养、一种气度、一种智慧、一种境界,钱钟书保持了一颗淡泊的心,摆脱名利的羁绊,真正做到了返朴归真、潜心回归自然。
以上素材可适用主题:淡泊、坚持、钻研、不忘初心、做自己、追求、热爱、静、精神贵族等等。
上一篇:关于做人要低调的说说合集80句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