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井冈山精神,写对井冈山精神感受论文
井冈山学习心得体会XX年X月,我有幸参加了公司在市委党校举办的处级后备领导干部培训班,并于X月XX日~X月XX日到位于井冈山的江西干部学院进行学习。
现将我在井冈山学习期间的心得体会汇报如下:学习期间,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通过组建团队、破冰、红歌会、军训等活动,增进了师生之间、学员之间的团结和友爱。
江西干部学院组织我们到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大井毛泽东同志旧居、荆竹山雷打石、黄洋界哨口、小井红军医院、小井红军烈士墓、曾志同志墓等地点进行了现场教学。
在体验式教学中,我们重走了当年朱毛红军挑粮小道,我们沿着当年红军行军路线穿越河谷、山林、救护伤员、举行了誓师大会等。
我们还听了感人肺腑的红色故事会,追忆了前辈的人生坐标,参观了茨坪毛泽东同志旧居,观看了井冈山革命斗争全景画,接受了大型革命斗争实景演出《井冈山》的情景教学,听取了《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等专题讲座,参与了主题为井冈山精神代代相传的互动课堂。
通过上述学习和活动,我们踏着先辈的足迹,回顾党的历史,缅怀英雄烈士,切实感受到了我党建业初期的艰难,同时,我们也看到了现在井冈山地区和整个中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深刻的感受到,国家的强大、民族的富强都离不开中国共产党艰苦创业和正确领导,因此更加坚定了我们的共产主义信念。
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光荣历史,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于1927年在井冈山亲手开创了中国革命第一个农村根据地,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井冈山因此被载入中国革命的光辉史册。
井冈山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
登上井冈山,心中的那种悲壮与神圣的情感油然而生,我们参观了老一辈革命家在井冈山地区战斗、生活过的遗址遗迹,重新回顾了那一段前赴后继、艰苦斗争的光荣历程,我仿佛回到了过去那段血与火的峥嵘岁月,在参观过程中,我的心灵一次又一次受到震撼,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把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革命道路,实现了中国革命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井冈山的斗争,代表着中国革命的正确方向。
井冈山革命斗争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摇篮,在井冈山红色根据地,党的领导在这里得到加强,中国革命从这里走向胜利。
井冈山时期是我党我军创业的艰难阶段,条件艰苦,生活物资极为短缺,人员武器严重不足,加之敌人的严密封锁和多次围剿,使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处于非常困难的境地。
但是,在党的正确领导和指挥下,坚定的红军战士保持高度的团结与旺盛的革命斗志,团结广大群众,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种种困难,自力更生,百折不挠,英勇奋战,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的胜利,建立了第一个红色革命根据地,开创了中国革命新的篇章。
一九二七年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白色恐怖笼罩全国。
毛泽东在湘赣秋收起义失利的情况下,毅然率领起义部队向反动统治薄弱的农村进军,把党的工作重点由城市转向农村,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在这里,无数革命先辈为革命胜利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不惜抛头颅、撒热血,粉碎了敌人一次又一次围剿,壮大了革命队伍。
在井冈山的伟大斗争中, 我们党形成了“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的井冈山精神,为中国革命播撒了燎原火种,成为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
在井冈山上你会明白,生与死不过是生命的不同存在方式,将自已融入到祖国和民族的伟大事业中,就会获得永生。
井冈山精神教育和鼓舞了几代共产党人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祖国富强而前仆后继,流血牺牲,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从而彻底改变了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
革命先辈们所培育的红色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宝贵的精神财富,更是激励中国人民建设新中国的伟大力量,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竭动力。
在今天,我们更应弘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红色精神和他们敢于开拓创新的勇气。
在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伟大历史过程中,我们应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开拓进取,与时俱进,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弘扬革命精神、民族精神,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2010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要求: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
我读完讲话全文后深受启发和震撼,加上这次在井冈山学习,听取了《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等专题讲座,使我的思想得到了升华,心灵受到了洗礼,更加坚定不移地要求自己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和事业观。
通过在井冈山的学习,使我深刻认识到,共产党人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规律的科学,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民大众解放与发展的科学,是关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科学。
它为人类社会提供了最科学、最完整、最严谨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必须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理想信念,是世界观和政治信仰在奋斗目标上的具体体现。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树立和坚持明确的理想信念。
我们党从成立那一天起,就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指导下把在中国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确立为自己的远大理想和奋斗目标,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确立了为之不懈奋斗的坚定信念。
在血与火的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革命先烈在生死考验面前所以能够赴汤蹈火、视死如归,就是因为他们有坚贞不渝的崇高的理想信念。
通过井冈山学习,使我更加深刻地领会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唯一宗旨”这句话的含义。
习近平同志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权力观,概括起来是两句话: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执政理念,是领导干部掌权用权的本质要求。
领导干部无论官当多大、权有多重,都只有为人民服务的义务。
我们共产党人掌权用权,最重要的是要出于公心,做到公正处事、公道用人,坚持“五湖四海”,不搞亲亲疏疏,不拉帮结派,严格按照党的用人标准和政策办事。
党组织把我们放在领导岗位上,给我们提供为人民服务的大舞台,这是对我们的信任,一定要珍惜使命、不负重托,在难题面前敢于开拓,在矛盾面前敢抓敢管,在风险面前敢担责任,尽心尽力干好工作。
通过井冈山学习,我体会到了革命先烈们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听到了革命后代们不为名利所动的感人故事,使我摒弃了注重“个人名利”、“个人奋斗”等狭隘的事业观。
重新认识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事业观,就是为人民利益不懈奋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懈奋斗。
一切个人的追求和价值都应当体现在为党和人民事业奋斗之中。
习近平同志指出,领导干部树立正确事业观,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不坚持科学发展,即使一时搞得轰轰烈烈,最终也干不出党和人民需要的事业来。
对待政绩,要坚持实践观点,把求真务实作为实现政绩的基本途径;要坚持群众观点,把维护群众利益作为追求政绩的根本目的;要坚持历史观点,把科学发展作为衡量政绩的主要标准,做到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兼顾。
领导干部树立正确事业观,很重要的是对人民群众要充满感情,对工作对事业要富于激情。
激情是一种可贵的工作状态和工作品质,往往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创造潜能。
作为领导干部,我们都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满怀激情投入工作,把干事创业作为自己的天职,努力创造出无愧于党、无愧于国家、无愧于人民的业绩。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观后感 作文600字(要原创) 一路收获一路歌 (就是成长的故事,也一定要原创)
观后感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千里迢迢来到了红色摇篮,创建的红色根据地——井冈山.早就听说井冈山很美,但在印象中, 对井冈山感觉始终是黄洋界炮声过后的战场,是红军迂回行走的小路,是风展红旗如画的摇篮,是淳朴憨直的革命老区.我也常自问:如果没有毛泽东和他的红军, 井冈山,一个中段的几座普通山峰,能否驰名天下 没想到当我踏上这片神奇土地的时候,出现在我眼前的浓郁的传统人文与的风光,如同一曲雄壮而又秀美的交响曲,深深地感染着我,亲身感受到它的不 凡. 我们重点参观了,系 统,全面地记录了中国工农革命军从1927年9月直至1930年期间的整个过程.我们在馆内一步一步走着,目睹着井冈山怎样从一块默默无闻的土地发展成为 中国革命历史上最伟大的革命根据地.此刻,我们迈出的每一步,都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与生命铺垫而成的.我的脚步因此变得沉重而缓慢了,不愿放过这博物馆 里的每一个细节.可以说,参观后得到的东西远比我想象的要多,既看到了革命斗争的腥风血雨,又看到了根据地建设的欣欣向荣.两年零四个月,在历史长河里只 是短暂的瞬间,毛泽东在井冈山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所开辟的中国革命道路,却续写了跨世纪的辉煌;海拔不过千余米的井冈山,与 相比,并不算巍峨挺拔,但却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不断来探访.究竟是什么力量支持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从胜利走向更大的胜利 现在我终于有了不虚此行之感,因为我终于明白了这种力量就是井冈山精神 .井冈山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记录着英雄们当年改天换地的凌云胸怀,他们这支最初仅有几千人的队伍,20年后壮大成为数百万人的大军.眼前 肃穆的绿岭青山,似乎就在表达着对这些井冈英雄的深深思念.青葱的井冈山,红色的根据地,每一株树木都讲述着一个故事,每一条小路都记录着一段历史. 此 次井冈山之行,让我受益匪浅,留下了三点深刻印象,一是坚定信念的精神;二是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三是勇于胜利的勇气.我要将此次井冈山之行所汲取到的精神 运用到今后的工作和学习当中,不断地鞭策自己要勤于思考,勤于学习,要以更高昂的工作热情,更认真工作态度,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取得长足进步,让我们弘 扬井冈山,做的楷模.一路收获一路歌 有天在 QQ 上和以前的一个学生聊天,他说,老师,我已经 20 岁了。
当时心下一惊,掐指一 算,是呀,从 2000 年毕业,到如今已经是从业 11 年的“老”教师了。
回首人生中最美好的这段青 春年华,心中感慨颇多。
刚毕业的时候,我自己还是个大孩子。
任教的第一所学校,被大家称作“桃花源”——前不着 村后不着店,旁边是一片果园。
学校很小,学生多数来自农村,条件当得起“清苦”二字——没有 暖气的冬天, 班级支起老式炉子, 在家中饭来张口的我们, 在呛人的浓烟中学会生炉子。
一天下来, 烟熏火燎之中,脸上仿佛总有层厚厚的煤灰;在家里连花都没浇过的我们,扛着工具在学校的一片 小菜园里刨地种菜,自给自足;没有电脑,没有背投,最高科技的教具是录音机…… 虽然如此,但是回忆当初,印在脑海里的,不仅仅是条件的“苦” ,更有收获的“乐” 。
教具少, 自己动手做——语文课上的拼音卡片、各种各样的小动物头饰,数学课上的钟表、口算卡……老师 少,我们还要上音乐课,录音机帮大忙,甚至还学会指法混乱地弹完一首曲子;活动课,一个人管 三个组,瓶画、壁挂,甚至还和学生一起用酒精灯做彩色蜡烛……这样五彩缤纷的经历,磨练了意 志,锻炼了能力,让平面的生活立体起来。
而这样孜孜不倦的追求,来自于知足乐观的。
说: “爱就是充实了的生命,正如盛满了酒的酒杯。
”是啊,只有把工作当作一种享受,把爱 注入到工作之中,才能体验到自己的。
如果问起老师的对于自己的职业最大的理想是什么,我想很多老师会说: “让学生喜欢我” 。
自 己做学生的时候,总是觉得真正懂得学生心意的老师太少。
褪去了学生的青涩,自己成了为人师表 者,就发自内心地想让学生喜欢自己,想真正的融入他们之中。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面对着的是和 我们截然不同的新一代少年,从年纪上,我们相差二十多年;从思想上,他们虽然还稍显稚嫩,但 有时可能比我们还要超前;从对事物的认识上,他们远比我们要单纯。
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尊严和价 值,赞赏每一个学生的独特和成绩,放大每一个学生身上的优点,是让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必经之 路。
“生命因为付出了爱,而更为富足。
”这句话常常浮上心头。
我曾经教过这样一个孩子,他从 小在父母的溺爱下长大, 在三年级的时候, 曾经在一些大孩子的蛊惑下, 参与了偷盗自行车的行为。
当时刚听说这件事时,我心里没谱——万一处理不好,很难保不再发生类似的事情。
后来,我发现 他在受到表扬后表现会更好,我便不经意的在班级夸夸他,同学们也常常写稿子到广播站表扬他的 进步,就这样,这个曾经让老师头痛不已的“捣蛋鬼” ,逐渐地成了积极的“劳动小能手” 。
次年, 我改教一年级。
当时教的学生,已经升上五年级。
可是每当看到他们时,总会感到一丝丝温暖—— 当我的嗓子嘶哑的时候,会有同学轻声问候;当低年级的工作需要帮忙时,会有大孩子主动走上前 来。
那天,当我领着小小的值日生,在班上打扫卫生时,是那个曾经的“捣蛋鬼” ,悄悄走进来, 帮着我扫地、摆桌子…… 一个微笑,一句鼓励的话,一个小本子,一张奖状,如果论其价值,真的是轻如鸿毛。
可是, 在一个后进生的心理,面带微笑的鼓励话语,写满表扬的评语和象征荣誉的奖状,却如同甘露般珍 贵,如珍肴般美味。
作为老师,我告诉自己,要做孩子们人生中的橡皮擦,擦去那些错误的、不快 的阴影,让他们知道自己的价值,明白自己该珍惜什么,该坚持什么,该拒绝什么,该摒弃什么。
使他们学会选择,能选择,引领他们走上人生的光明大道。
孟子曾经有言:“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 (《孟子•尽心上》),这话说的是要象及 时之雨对受教育者加以化育,使之能更好地成长。
人们通常把教育工作者比喻为 “园丁”,我知道, 必须要将这样“润物细无声”的艺术融入教学,才能与学生共同成长。
只有付出了热爱,必才能收 获尊重。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
”一年又一年,我一路经历着风雨和磨练,一路收获着感动和美 好——是领导,引领我在专业道路上不断成长,认清方向;是同事,帮助我从青涩的“菜鸟”成长 为驾驭课堂、管理班级的多面手;是学生,教会我只有付出,才能收获的真理;是家长,伴随我逐 步走近家庭教育……是谁说过,生命就像一场马拉松。
让我们怀着对教育事业满满的爱意,在教育 这条漫漫长路上,且歌且行,且行且歌
急找井冈山旅游心得的文章
参观井冈山学习心得体会 此次到革命老区井冈山参观考察学习,虽然直到此时才奔向井冈,但心不知道已经“魂飞梦绕”五百里井冈多少次了
在火车和汽车上连续颠簸了一整天后,我们终于来到了井冈山。
此时一路上的想象,一路上的描述全都变得不再重要,让我惊诧的是这个“燎原星火”、这个“红色圣地”给我的第一印象却是满眼的绿,千百种绿深浅交错被云雾配合着形成了美妙的层峦迭嶂。
但你走近观察可以发现,这里的土壤又是红色的。
不知这是否早就预示了这是一片红色政权蓬勃发展的土地。
伴随着一路的赞叹和惊呼声,沿登山公路盘旋而上,我们赶往慕名已久的黄洋界,寻访革命前辈战斗的遗迹。
赞叹的是这气象万千,林海云海一处;惊呼的是这峭壁千仞,山路如此崎岖。
难怪毛主席曾经发出“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的感慨。
如今站在昔日地势险要、防守森严的黄洋界哨口,再也看不见战旗飘动,听不见呐喊声震天,但我身旁的炮台和身后横竖两块纪念碑,仿佛在默默地讲述着几十年前军民齐心协力,以不足一个营击溃敌军两个团的历史佳话。
黄洋界上最受欢迎的恐怕就是那门具有传奇色彩的迫击炮了。
据介绍,当年它用仅有的一枚炮弹击中了敌军指挥部,让敌人误以为遇到红军主力而仓皇撤退。
于是,每个人都想在这里留影纪念,但由于时间关系,最后演变为一批批的合影,并且每次摆好镜头以后都有人不断挤进去,这是不是有点红军战士当年争先恐后打击进犯敌人的劲头
沿着山路目送黄洋界渐渐远去,我们下山来到了井冈山红军造币厂。
房屋是简陋的,但当年发挥的作用是重要的,有点人民银行前身的味道。
值得一提的是这里可以穿红军军服留影,于是成就了一幅幅“珍贵”画面:好多“革命”旅游同志身着戎装,腰挎手枪,指点江山,目视远方,革命胜利之喜悦溢于言表。
此外还有诸如首长阅兵、红军三女杰等多幅“珍贵”照片相继问世。
随着暮色渐渐来临,我们回到了驻地。
迎接我们的是神往以久的红米饭、南瓜汤。
也不知是同志们太累了,还是这红军饭太香,用风卷残云来形容绝对是再恰当不过了。
晚上躺在床上,呼吸着井冈山清新、湿润的空气,感受着井冈山的恬静,我相信同行的每个人在享受这份恬静时都会同时想到她的来之不易。
“井冈山,两件宝;历史红,山林好”。
英雄的业绩与壮丽的山河交相辉映,构成井冈山得天独厚的风光特色。
朱德委员长称其为“天下第一山”。
迎着日出,我们驶向了井冈山的瑰宝——龙潭。
龙潭因其周边的五潭十八瀑而闻名,又因其中的五龙瀑而得名。
只见河水在峡谷中左突右冲,不断向谷底跌落,形成了梯状的五个气势磅礴的瀑布和深潭。
云开雾散,艳阳当空,一边眺望着远山,一边体味着近水,我们真的有了种融入大自然的感觉。
正是出于这种感受,全体同志们十分努力地按动着相机快门,不断将不同的美景与人物进行着排列组合,以美景衬托人物,力求山美水美人更美。
当天下午我们参观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系统、全面地记录了中国工农革命军从1927年9月直至1930年期间的整个过程。
我们在馆内一步一步走着,目睹着井冈山怎样从一块默默无闻的土地发展成为中国革命历史上最伟大的革命根据地。
我知道,我们脚下每迈出的一步,都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与生命铺垫而成的。
我的脚步因此变得沉重而缓慢了,不愿放过这博物馆里的每一个细节。
可以说,参观后得到的东西比我想象的要多,既看到了革命斗争的腥风血雨,又看到了根据地建设的欣欣向荣。
两年零四个月,在历史长河里只是短暂的瞬间,毛泽东在井冈山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所开辟的中国革命道路,却续写了跨世纪的辉煌;海拔不过千余米的井冈山,与三山五岳相比,并不算巍峨挺拔,但却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不断来探访。
究竟是什么力量支持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从胜利走向更大的胜利
现在我终于有了不虚此行之感,因为我终于明白了这种力量就是“井冈山精神”。
带着这种释然的感觉,我们来到了井冈山之行的终点站——革命烈士陵园。
在这里,我们又一次体会了革命斗争中壮烈牺牲的烈士们的光辉业绩和无私奉献精神。
来到井冈山,才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我们今天的生活是用先辈的鲜血换来的这句话的份量。
至此,这次红色之旅可以说完满结束了。
我们重温了革命历史,缅怀了死难先烈,但更重要的是我们领悟了一种精神——井冈山精神。
这种精神不但是革命胜利的根源,同样也是实行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取得成功的一个根源。
如果每个团员干部都能发挥一点井冈山精神,那么我们的工作一定会做得更好,真正成为党的好帮手和后备力量
有井冈山有感500字,快快快
参观“井冈山”有感“井冈山”在中国大地上,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是一个充满了红色情怀的地方。
1927年,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以后,毛泽东、朱德等同志先后率领秋收起义等部队向井冈山进军,在这里创造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第一次农村革命根据地。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块红色土地上进行了建党、建军、建校等一系列伟大革命实践活动,创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揭开了中国革命史的新篇章,使井冈山享有“中国革命摇篮”的盛誉。
乘上列车开始了井冈山朝圣之旅。
经过一夜的舟车劳顿,于2011年8月25日晨到达井冈山,匆匆吃过早饭,坐上汽车上井冈山。
一路上,导游滔滔不绝地讲解着南昌起义的革命壮举和毛主席在井冈山的传奇故事。
第一个目的地--黄洋界,1928年,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二次围剿,红军取得了革命史上的以少胜多的经典胜利,使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进入巩固时期。
今日虽已再听不到隆隆的炮火声,但是当年保卫战中的那尊神勇大炮依旧威风凛凛地矗立在悬崖边上,还有毛主席所作的词以及“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八个烫金大字鲜明如昨日。
下一站是大井毛泽东旧居,所见屋前毛泽东平时读书、看报时坐过的大石头以及屋后毛泽东常在树下观看红军练兵的两棵常青树。
1929年1月底,红四军主力三千多人向赣南进军开辟新的革命根据地,留下红五军七百多人坚守井冈山。
后来终因敌众我寡,井冈山失守。
2万多敌人窜入大小五井,提出“石头要过刀,茅草要过火,人要换种”的烧杀口号。
大井村的房屋几乎全被焚毁。
井冈山人民按原貌修复大井毛泽东同志旧居时,将保存下来的残墙镶嵌在新墙中以作历史的见证,并对屋后两棵常青树精心施肥培植,对毛泽东同志坐过的那块石头也加以保护,并将其命名为“读书石”。
旧居旁约10米处一栋民房是朱德、陈毅居住地旧址。
经过一夜的休整后,第二天又陆续参观了观龙潭瀑布,接着我们参观了井冈山博物馆。
这里记录着我党当年井冈山会师之后的光辉历程,陈列着我党当年的一些文件及革命先烈们使用过的物品,尤其是还有当年我们初中语文课《朱德的扁担》中的那条扁担。
当年井冈山的革命干部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七十多年过去了,但当年的优良革命传统、密切联系群众的好作风,作为我党历史上的一个光辉典范,不仅没有被岁月的风尘所遮蔽,而且代代相传,更显得熠熠生辉。
在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我们重温了入党誓词。
作为一名普通的党员,我们要牢记“人民群众是我们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这一根本道理。
在艰苦的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
涤荡心灵的井冈山之旅,不仅让我们全体党员领略了井冈山如诗如画的秀丽风光,更让我们实地了解了当年革命斗争的艰辛,坚定了我们对党的信念,也使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井冈山精神”——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无私奉献。
“井冈山”是珍贵的精神宝库,也正是我们这一代人最缺少而急需补充的“营养”。
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精神,井冈山精神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中华民族精神在革命斗争中的锤炼和升华,是毛泽东、朱德等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斗争中培育的,是由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精神瑰宝,是中国革命精神的源头。
井冈山精神使我们对什么是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幸福观、苦乐观有了新的认识,每一个人的灵魂都被井冈山革命烈士的英勇事迹深深震撼。
井冈山之行无疑给自己上了一堂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课,井冈山精神激荡在我们的心中,对党的信仰更加坚定了。
这正是我们此次红色之旅的意义所在,她留给我的是永远的红色记忆。
红色旅游心得体会,600字左右,谢了
【第1句】:民族精神源远流长,她们是中久历史的积淀、光荣传统的升华代文明晶。
回望历史,从中华民族独立,到人民解放,再到国家富强,中国人民一路走来.长征不但继承了民族精神,而且丰富和发展了民族精神,不断为之增添新的内容。
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也是在未来岁月里薪火相传、继往开来的巨大精神动力。
【第2句】:长征精神之所以历久弥新,就在于它不是静止的.它承接着井冈山精神,又不断形成了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更为它注入了新的时代血液,增加了新的丰富内涵.
【第3句】:长征精神是历史的,又是现实的.其可贵就在于,它能够在漫长的时间积淀中转化为对现实的启示,体现了党之魂、军之魂和民族之魂.
【第4句】:一边是国-民-党重兵的围追堵截,一边是恶劣到极点的自然环境和匮乏的物资供应,红军之所以能在连基本的生存条件都不具备的情况下坚持行军和战斗,直至取得最后胜利,靠的就是这种精神.
【第5句】:这,就是长征精神——就是把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第6句】:长征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特有的魅力使它就像一部最完美的神话,突破时代和国界,在世界上广为传扬。
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是一部史无前例、雄伟壮丽的史诗。
【第7句】:长征精神是历史的,又是现实的赞美红军长征精神的句子文章。
其可贵就在于,它能够在漫长的时间积淀中转化为对现实的启示,体现了党之魂、军之魂和民族之魂。
长征精神之所以历久弥新,就在于它不是静止的。
它承接着井冈山精神,又不断形成了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更为它注入了新的时代血液,增加了新的丰富内涵。
【第8句】:无论是吃不上饭的放牛娃,还是胸怀报国志的知识分子,无论是年近花甲的老同志,还是柔弱刚强的女战士,都被凝聚到了这支红色队伍里,都被这种精神所感召、所激励.正因如此,湘江血战中的红军将士在成片成片的战友倒下后,又如同潮水般补充上去.正因如此,雪山草地中被饥饿和疲惫逼至生理极限的人们沿着战友的遗体形成的路标顽强前行,最终走出死的沼泽,迎来生的希望.
【第9句】:长征精神是中国的,又是世界的.从跟随红二方面军进行部分长征的法国传教士薄复礼到千里迢迢来陕北记录长征的美国记者斯诺,从80年代重走长征路的索尔兹伯里到今天仍在这条路上跋涉的来自不同国家的人们,半个多世纪以来,因为各种初衷而开始关注长征的外国人在走近这段历史之后,都不约而同地把他们的焦点对准了红军的精神,那种英勇顽强、一往无前的精神.正如索尔兹伯里所说:“长征将成为人类坚定无畏的丰碑,永远流传于世.阅读长征的故事将使人们再次认识到,人类的精神一旦唤起,其威力是无穷无尽的.”
【第10句】:长征精神是中国的,都不约而同地把他们的焦点对准了红军的精神,那种英勇顽强、一往无前的精神赞美红军长征精神的句子好词好句。
正如索尔兹伯里所说:“长征将成为人类坚定无畏的丰碑,永远流传于世。
阅读长征的故事将使人们再次认识到,人类的精神一旦唤起,其威力是无穷无尽的。
”
【第11句】:历史已经走过70个春秋,红军长征的脚步已经离我们远去。
但是,岁月易老,精神永存。
长征精神将永远以它特有的魅力和震撼人心的力量鼓舞我们开拓进取,奋勇前进。
【第12句】:“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赞美红军长征精神的句子赞美红军长征精神的句子。
” 长征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尽管,红军长征已经过去了七十年,但它的丰功伟绩,惊天地,泣鬼神,彪炳史册,万古流芳,长征精神万岁!
【第13句】:长征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尽管,红军长征已经过去了七十年,但它的丰功伟绩,惊天地,泣鬼神,彪炳史册,万古流芳,长征精神万岁!
【第14句】:红军长征途中那惊天地、泣鬼神、震山河、撼心灵的大无畏革命英雄主义壮举,那一幕幕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历史画面,仿佛就在眼前!那隆隆的炮声、震天的呐喊、成为激人奋进的咚咚战鼓!长征中那无数革命烈士,和无数动人的事件折射出来的长征精神,留给了人们工作和学习以无穷的力量,成为一代又一代人成长进步中的催化剂。
【第15句】:长征精神是我们党之魂、军之魂、民族之魂的最高体现这种精神,无论岁月如何更替,条件如何变化,都应发扬广大。
现在,我们的国家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我们正在进行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同当年红军长征一样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一样需要发扬长征精神,克服一个个艰难险阻赞美红军长征精神的句子好词好句。
井冈山争斗史读后感800字
《井冈山的斗争》,一书写于1928年,伟大的毛主席当年只有三十五岁,虽然很年轻,但是他的智慧与文采在此书中表现的淋漓尽致,书中他提到的很多当时的情况都符合,并且针对当时的不好的状况他都做出了诸多的解决方法。
他在书中写道:“红军至今没有什么正规的薪饷制,只发粮食,油盐柴菜钱和少数的零用钱。
湖南省委要我们注意士兵的物质生活,至少要比普通工农的生活好些。
现在则相反,除粮食外,每天每人只有五分大洋的油盐柴菜钱,还是难乎为继。
仅仅发油盐柴菜钱,每月也需现洋万元以上,全靠打土豪供给。
永新、宁冈两县没有盐吃,布匹、药材完全断绝,其他更不必说。
现在盐已有卖,但极贵。
布匹、药材仍然没有。
”读到这,我的心里感觉十分的难受,虽然没有亲身经历那段战争,但是读到书中的描述,想象着当时的情况,我们不难看出,在当时,包括之前孙中山的革命他们并没有把握到经济权。
这样使得他们在战争的过程当中会遇到很大的困难。
毕竟战争的过程虽然是为了生产力的进步而进行的,但是它本身是不创造生产力,相反是一个大量消耗的过程,没有经济保障的战争无论是否能够获得最终的胜利,其过程都必然是十分困难的。
而与对手相比较,当时的国民政府以及土豪已经拥有了大量的生产资料,在进行战争的过程当中他们的供应是能够有相应的保障。
所以毛泽东在当时以及后面的战争所采取的主要对策就是“将敌人的东西变为自己的东西”。
这其中不仅包括了经济还包括了人力。
在文中,我们发现其中有大量的兵源是来自对方的俘虏。
另外的一些新的兵源也有来自自募,但是由于队伍的发展太快,使得兵源还是一个很重要并且紧迫的问题:“因为下级干部死伤太多,敌军俘虏兵往往过来不久,就要当连排长;今年二三月的俘虏兵,现在有当了营长的。
”“普通的兵要训练半年一年才能打仗,我们的兵,昨天入伍今天就要打仗,简直无所谓训练。
军事技术太差,作战只靠勇敢。
长时间的休息训练是不可能的,只有设法避开一些战斗,争取时间训练,看可能否。
为着训练下级军官,现在办了一百五十人的教导队,准备经常办下去。
”在这里暴露出来的问题很明显就是由于队伍的快速发展,使得队伍的人力出现了大量的断档。
而当时红军的发展速度又已经引起了政府和土豪的打压。
在这样的情况下,又使得队伍必须不断地扩大才能让队伍能够在接下来的斗争中有足够的人力与之抗衡。
而在经济和人力供给不上的情况之下,便会对队伍的信心产生巨大的动摇,从而导致队伍的凝聚力不足,进而便出现了军队的反水(袁崇的一个步兵连和一个炮兵连),中间阶级的反水,还有投机分子的反水甚至土籍农民大部分反水等等。
而这样的反水事件的发生,将使得决策者中间会出现大量的对于相同事物的不同看法和见解。
而这些问题的产生又会因为失败而上升为内部矛盾和分歧。
一旦,分歧扩大,又将出现新的失败,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在队伍扩张的时候,是否要加快速度呢
当一些扩张的速度超过了相应资源供给的速度时,应该怎么办呢
其实,这是一个矛盾。
一方面,在经济和教导都跟不上的情况下是不宜快速扩张的,因为这样的扩张很可能使的队伍太大又没有相应的保障陷入被动甚至瓦解:“革命高涨时(六月),许多投机分子乘公开征收党员的机会混入党内,边界党员数量一时增到一万以上。
支部和趣味的负责人多属新党员,不能有好的党内教育。
白色恐怖一到,投机分子反水,带领反动派捉拿同志,白区党的组织大半塌台。
”另一方面,队伍的不断扩张,使得自己明显暴露在强劲对手的眼中,如果无法快速发展,那么对手就会在自身发展羽翼还未丰满之时就进行打压,这样就更难发展。
“湘赣两省派来的‘进剿’的反动军队,至少有八九个团,多的时候到过十八个团。
”“七月赣敌进攻,八月湘赣两敌会攻井冈山,边界各县的县城及平原地区尽为敌据。
为虎作伥的保安队、挨户团横行无忌,白色恐怖不满城乡。
党的组织和政权的的组织大部塌台。
”我们可以说毛泽东在这方面是幸运的。
虽然受到了很多打压,但是最终他还是克服了这样的打压使得自己的队伍能够不断地有效地得到壮大(虽然说不上强大)。
至少在内部矛盾的解决上并没有将矛盾和分歧扩大,这样在工作的组织和领导上并不会产生什么重大影响。
而另一方面,也是更为重要的一面,就是毛泽东抓住了当时人数最多的阶级(贫农、中农、工人)。
这些人原本是没有生产资料的,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他们只有选择无产阶级统制的方式才能使得他们的利益获得最大化。
而相比较,孙中山当时选择了资产阶级。
资产阶级作为利益既得者,他们选择孙中山并不能为他们带来多大的好处。
故而,毛泽东在比孙中山还要困难的时候依旧能使得自己的队伍不断扩大,并且奠定了后来胜利的基础。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湖南、江西两省边界罗霄山脉中段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经“三湾改编”后的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先后在宁冈、永新、茶陵、遂川等县恢复和建立了党组织,发展武装力量,开展游击战争,领导农民打土豪分田地,建立红色政权,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创立了党领导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历史背景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国内政治局势急剧逆转,中国革命进入低潮。
八七会议后,毛泽东作为中央特派员 开创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到湖南改组省委,并发动和领导了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
在攻打中心城市受挫后,以毛泽东为书记的前敌委员会当机立断,毅然改变原定部署,决定到敌人控制比较薄弱的山区寻求立足地。
10月,毛泽东率领湘赣边秋收起义的工农革命军到达罗霄山脉中段的井冈山地区,开展游击战争,进行土地革命,恢复和建立共产党的组织,建立革命政权和赤卫队。
与此同时,经过团结、教育、改造工作,将袁文才、王佐两支农民自卫军编入工农革命军。
至1928年2月底,包括宁冈全县,遂川西北部,永新、酃县、茶陵等县部分地区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初步建成。
4月,朱德、陈毅率领工农革命军由湘南到达井冈山,同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4军,后改称红军第4军。
1928年4月底,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保存下来的部队和湘南农军到达井冈山,和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5月,组成了毛泽东为书记的中共湘赣边界特别委员会;接着成立了袁文才任主席的湘赣边界苏维埃政府。
红军在赤卫队和人民群众配合下,接连打破了江西国民党军的多次“进剿”。
至6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拥有宁冈、永新、莲花3个县,和遂川、酃县、吉安、安福等县的部分地区。
之后,又打破了湘赣两省国民党军的两次“会剿”。
12月,彭德怀、滕代远率领红5军主力到达井冈山,同红4军会师。
此后,红军粉碎了敌人的多次“围剿”,根据地不断扩大。
1929年1月,毛泽东、朱德率领红4军主力向赣南、闽西挺他后,留下一部红军坚持井冈山的斗争。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能够清楚的感受到红军初始建立时的各种困难,更加了解了我们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不容易,现在的美好生活真的是很来之不易,我们要好好珍惜现在,更要为社会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
秋收起义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的重大历史意义。
。
。
。
。
。
秋收起义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是中共党史和中国革命史上的重大事件.毛泽东亲自组织和领导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随后向井冈山进军,建立中国农村第一个革命根据地,把中国革命引向胜利之途,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第1句】:第一次公开打出了中国共产党的旗帜国民党背叛革命后 ,中国共产党并没有立即抛弃国民党的旗帜,而主张“组织工农暴动于革命的左派国民党旗帜之下”。
这突出地体现在南昌起义中。
但到了秋收起义的筹备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 湖南省委敏锐地觉察到国民党的旗帜已失去威信,提出了与中央不同的意见。
在湖南,国民党的倒行逆施引起了湖南工农民众的强烈憎恨 ,产生了“唾弃国民党的普遍心理”。
毛泽东提出我们“应高高打出共产党的旗子”。
湖南省委也提出“湖南对于此次暴动,是主张用共产党的名义来号召”。
更进一步地,毛泽东提出暴动后的政府不再是国民党政府,而是工农革命委员会 ,湖南省委也决定要“扩大的宣传苏维埃政权”。
当时中央并不同意湖南省委的这一正确主张。
1927年 8月23日,中央复函湖南省委时批评说 :你们认为目前中国革命“可以抛弃国民党的旗帜?这是不对的”。
由于毛泽东、彭公达(时任中共湖南省委书记)等人的坚持,秋收起义从一开始就高高地举起了共产党的旗号 ,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鲜明旗帜。
历史证明,秋收起义同国民党彻底决裂,公开打出共产党的旗号 ,首创工农革命军,是符合中国革命发展形势的正确举动。
秋收起义暴发后第 10天,中共中央也作出了《关于“左派国民党”及苏维埃口号问题议决案》,指出“彻底的民权革命——扫除封建制度的土地革命,已经不用国民党作 自己的旗帜”,“以后关于组织群众的革命斗争,当然无论如何说不上再在国民党的旗帜下进行”。
这是中国共产党人深刻总结大革命失败惨痛教训的结果,表明中国共产党将过去让 出去的革命领导权重新掌握在了自己手中。
【第2句】:奠定了中国共产党后来制定的民主革命时期土地政策的基础 中国共产党在南昌起义时,第一次举起土地革命的旗帜,起义部队前委也多次进行过土地革命政纲的探索。
但是,囿于主客观条件,南昌起义并没有解决好土地政策的问题。
在南昌起义中,曾实行过没收200亩以上大地主土地 的政策。
在地少人众的南方,农民称这种政策实行的结果为“耕者无其田”。
因为中国大地主少,小地主多,单只没收大地主的土地,不能满足农民的要求。
因此这一政策不符合中国国情。
湖南省委在秋收起义过程中对土地问题进行了充分讨论,提出了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土地政策,“湖南省委认为现在的土地革命到了根本取消地租制度、推翻地主政权的时期,此时党对农民的政策,应当是贫农领导中农,拿住富农,推翻整个地主制度的土地革命”。
这一土地政策包含了如下两方面内容 :第一,明确土地革命是要推翻整个地主制度,准确地抓住了土地革命的目标;第二,提出了土地斗争的阶级路线,即在土地斗争中依靠谁 、团结谁、中立谁、打击谁这一全党都在探索的重要问题。
尽管还是有所缺陷,但实践证明,湖南省委提出的这一土地政策是正确的,代表了当时全党的最高水平。
中国共产党后来制定的民主革命时期土地政策就是在这个基础上步完善起来的。
【第3句】: 秋收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建立革命根据地的开始。
【第4句】: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对于中国革命和中国发展进步具有重大意义,它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创建了中国革命的第一个红色政权,锻造了一支体现无产阶级性质的新型人民军队,确立了我们党依靠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的群众路线,培育了以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为主要内容的井冈山精神。
井冈山革命斗争开启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进程,成为中国革命不断走向胜利的光辉起点。
【第5句】:井冈山革命斗争最重要的历史贡献,就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为中国革命找到了正确道路。
这是80年来中国革命和建设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所在。
关于尊干爱兵演讲稿
尊干爱兵--革命处理内部关系的态度目的要求:通习了解我军尊干爱兵的优良传引导官兵懂得尊干爱兵是我军处理内部关系的基本准则,是密切官兵关系、增进战友情谊、增强部队凝聚力的重要前提。
军官要切实端正对战士的根本态度,自觉尊重、关心、爱护士兵,坚决防止和纠正打骂体罚士兵、侵占士兵利益等现象;战士要不断增强组织纪律观念,自觉服从军官的领导和管理,共同营造健康纯洁的内部关系。
尊干爱兵是我军的光荣传统,是我军性质和宗旨在军队内部关系上的具体体现。
在我们这支队伍里,不管你来自何方,哪个民族,也不管你年龄大小,职务高低,都是为了共同的理想而聚集,为了共同的利益而奋斗,相互之间是一种纯洁的、平等的、高尚的新型同志关系。
官兵关系是军队内部之间最基本的人际关系。
在军队中存在多种内部关系,有兵兵关系、官官关系、官兵关系、上下关系、友邻关系、新老关系,等等。
在这些关系中,官兵关系体现军队的性质,是军队成员的道德品质、道德修养在人际交往中的集中体现。
官兵关系处于各种关系中的核心地位,对其它关系起到决定和示范作用。
因此,我军历来十分重视官兵关系,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形成了尊干爱兵的优良传统。
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尊干爱兵都是处理我军内部关系的基本准则。
(一)尊干爱兵是我军的优良传统和政治本色 尊干爱兵,就是官兵政治平等,军官爱护士兵,做士兵的表率,以深厚的感情对待士兵,依法带兵,文明带兵;士兵尊重军官,服从军官的领导和管理,支持军官做好工作,形成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的思想基础和强烈的主人翁意识。
红军时期,在人民群众中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当兵就要当红军,处处工农来欢迎。
官长士兵都一样,没有人来压迫人。
这正是我军官兵关系的生动写照。
【第1句】:尊干爱兵是我军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 我军在创建初期就开始在内部建立新型的官兵关系。
三湾改编明确指出,反对军阀作风,实行军队内部的民主制度。
规定军官不许打骂士兵,废除肉刑,士兵有开会说话的权利和自由。
在井冈山斗争时期,官兵之间实行了政治上和生活上一律平等的原则。
《古田会议决议》从理论上阐述了红军内部关系的原则,首次从官兵平等角度对军官和士兵双方提出了不同的道德要求,第一次完整表达了尊干爱兵的具体内容。
《决议》指出:官长特别是和士兵接近的连以上官长,应当随时看视伤病员,送茶水给他们吃,晚上替他们盖被子。
士兵要尊重官长,自觉接受管理,遵守纪律。
尊干爱兵就是肃清封建主义、军阀主义,根除打骂现象,实行有领导的民主,建立自觉的纪律,官兵团结互助,同甘共苦,相互尊重,相互关心和爱护,团结奋斗。
朱德一条扁担的故事,就是当时军官以身作则,官兵同甘共苦的生动体现。
抗日战争时期,官兵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共度难关,使尊干爱兵的内容得到了进一步丰富。
1942年,八路军政治部在《关于巩固部队政治工作指示》中指出:在部队中应强调关心战士与爱护战士,提倡干部与战士同生死共患难,更多地照顾到战士的切身利益,经常注意对其困难的解决,并不断给予精神上的安慰和鼓励。
1944年底,党中央、中央军委指示全军每个部队都要进行尊干爱兵运动。
1945年,朱德在党的七大所作的《论解放区战场》的报告中指出:近年来,我们在带兵方面的新发展、新创造,就是尊干爱兵活动的开展。
尊干爱兵就是说士兵要尊重干部,干部要爱护士兵。
这一活动,大大地加强了部队的团结,提高了官兵的积极性,使军队各方面的工作有了飞跃的进步。
从此,尊干爱兵作为我军思想政治建设和政治工作道德规范的一个重要内容,不断发扬光大。
解放战争时期,尊干爱兵工作在战争中又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其主要标志是我军开展的团结互助和新式整军运动,王克勤就是当时著名的团结互助模范。
他当班长期间,用他在两种不同军队的亲身感受和体验,教育启发新战士的觉悟,创造性地实行了思想、技术、体力的三大互助活动。
他处处关心同志,亲自为新战士端水洗脸洗脚,并带出了一个紧密团结、屡建战功的战斗模范班。
在这个时期,我军官兵之间、新老战士之间的团结互助蔚然成风。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军继承和发扬尊干爱兵的优良传统,不断充实新内容,取得新发展,并通过条例、条令和规章制度的颁布实施,使这项工作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轨道。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为了解决新时期官兵关系出现的新问题,1986年,中央军委根据新的情况做出了八个不准的规定,即:不准打骂士兵、不准接受士兵礼物、不准侵占士兵利益、不准对士兵罚款、不准酗酒、不准赌博、不准看淫秽物品、不准弄虚作假。
这对于继承和发扬尊干爱兵传统,协调军队内部的关系,巩固官兵之间、上下之间的团结,增强部队凝聚力、提高部队战斗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全军各部队总结出了许多新经验、新方法,涌现出一大批可歌可泣的典型事迹和模范个人,把尊干爱兵工作推向新高潮。
爱兵模范苏宁就是突出的代表之一。
1991年4月21日,沈阳军区某炮团正在进行手榴弹投掷训练。
一名战士挥臂过猛,碰撞在堑壕石岩的手榴弹滚落下来,已拉开弦的手榴弹即将爆炸,苏宁冲上去奋力推开战友。
轰的一声,战友得救了,而苏宁却倒在血泊之中。
苏宁,这位年轻的团参谋长,为了战士的生命安全,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以自己的行动奏响了新时代爱兵的最强音。
【第2句】:尊干爱兵是加强新时期部队建设的本质要求 当前,我们国家正处在全面而深刻的伟大变革时期,改革开放继续深入发展,我军面临着以军事斗争准备为龙头的各项艰巨任务。
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弘扬尊干爱兵的优良传统,更加需要坚强的官兵团结。
历史的经验证明,什么时候偏离了这一传统,部队军阀习气就会抬头,官兵关系就会紧张,部队的战斗力和拒腐防变能力就会削弱。
尊干爱兵是新时期保持人民军队本色的基本要求。
尊干爱兵是由我军性质决定的,是我军同一切剥削阶级军队的一个根本区别。
在我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新形势下,各种腐朽思想不可避免地会渗透进来,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不良倾向也会有所滋长。
这些倾向会影响部队的建设,淡化一些官兵的尊干爱兵观念,影响官兵关系。
现在,我们一些干部贪图安逸、追求享乐,对士兵缺乏基本的感情,有的甚至把官兵平等、互爱、互助的关系看成庸俗的金钱物质关系,就是一种具体的表现。
这是与我军性质相背离的。
因此,我们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尽管和平时期同战争年代相比,我军的地位和所处的环境发生了变化,军队的任务和官兵的成份也发生了变化,但人民军队的性质没有变,根本宗旨没有变,尊干爱兵的传统美德不能丢,否则,就不能称其为新型的人民军队。
江主席指出:在新的历史时期,爱护士兵的教育和工作极为重要,只能加强和改进,而决不可以忽视和削弱。
江主席的重要指示,为我们正确处理官兵关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们要在继承我军尊干爱兵的传统美德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方法新经验,使尊干爱兵的优良传统不断发扬光大。
尊干爱兵是凝聚军心稳定部队的重要因素。
部队稳定的首要条件在于军心的稳定,而军心稳定的基础在于融洽的官兵关系。
官兵关系好,大家心齐气顺,团结一致,部队稳定就有了坚实基础。
如果官兵关系紧张,相互之间矛盾重重,不仅完不成教育训练等各项任务,还容易导致官兵冲突甚至严重的对立,引发事故案件。
我军与历史上一切剥削阶级军队不同之处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能达到军队内部真正团结。
尊干爱兵就是达到这种团结的坚强基础。
首先,尊干爱兵是我军内部团结稳定的政治基础。
我军是在中国共产党绝对领导下的军队,党指挥枪是我军的根本原则。
我党的政治主张体现了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也体现了官兵的根本利益。
因此,广大官兵都能在政治上、思想上和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党的领导把官兵统一在共同的政治方向、政治理想和政治信念上,官兵一旦形成了这样的政治基础,官兵之间的团结就是真正的团结,尊干爱兵就体现了官兵之间有共同的政治方向和目标。
其次,尊干爱兵是我军内部团结稳定的思想基础。
我军的成员在战争年代大多来自农民、工人和其他阶层的劳动人民,和平时期我军的成份大多是青年学生,要使他们在军队中形成一种真正的团结,不加强思想教育,不用先进的思想武装官兵的头脑是不行的。
尊干爱兵正是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下形成的一种内部关系,通过尊干爱兵的教育和活动,形成军队内部团结的坚强思想基础。
第三,尊干爱兵是我军内部团结稳定的道德基础。
尊干爱兵是调节军队内部关系的一种重要道德规范,它要求官兵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这种道德规范根源于劳动人民在实践中形成的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传统美德之中,也是在批判地继承历史上名将用仁爱方式来调整军队内部关系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在无产阶级的道德原则指导下形成的。
第四,尊干爱兵是我军内部团结稳定的利益基础。
我军自建立以来,官兵之间就有着共同的利益。
战争年代,这种共同利益达到了空前一致,和平时期,官兵的价值观念虽然呈现出多元化,但根本利益始终是一致的,其他利益都是受这种根本利益的支配,官兵能正确认识这一点,就能产生增强官兵团结的巨大动力。
第五,尊干爱兵是我军内部团结的感情基础。
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官兵之间同甘共苦、生死与共,结下了牢固的友谊和信任,这种友谊和信任,为我军内部形成同志式关系、战友般情谊,奠定了深厚的感情基础,使尊干爱兵成为官兵的自觉行动。
【第3句】:尊干爱兵是我军强大战斗力的根本保证 毛泽东同志说过: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思想,而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我军之所以由小到大、由弱变强,在艰苦的岁月里始终保持旺盛的革命斗志和必胜的坚定信念,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主要是靠全体官兵团结一致,形成了无坚不摧、战无不胜的强大战斗力。
尊干爱兵、官兵一致,有助于激发官兵主人翁精神,最大限度地发挥士兵的聪明才智。
开展政治、经济、军事三大民主,实行官兵平等,能充分调动和挖掘广大官兵的智慧,群策群力,圆满完成作战和其它各项任务。
我军的许多战略战术的灵活运用,都来源于军队基层的革命实践,许多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和原则,都是官兵的发明创造。
尊干爱兵、官兵一致,能够减少内耗,产生巨大的协同力,保持部队的集中统一和稳定。
部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群体的力量并不是个体的简单组合,群体成员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团结一心,就能产生巨大的力量。
我军官兵之间的团结互助,各部队之间的团结协作,就是催生部队战斗力的无尽源泉。
尊干爱兵、官兵一致,有助于增强部队的凝聚力。
我军是在长期艰苦环境中不断发展壮大起来的,封建军阀、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对派都不能阻挡我军的前进步伐,其重要原因就在于我军官兵同生死、共患难,军官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凝聚出了任何力量都无法征服的英雄气概和革命斗志。
正如毛主席说的:红军的物质生活如此菲薄,战斗如此频繁,仍能维持不败,除党的作用外,就是靠实行军队内部的民主。
只有官兵共同努力,巩固和发展我军平等友爱、团结互助的新型官兵关系,尊干爱兵的优良传统才能在新的形势下不断发扬光大,才能确保在未来战争中打得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