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散文集文学网!

观看伟大的改革专题片感言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如何培养孩子的爱国情怀

如何培养孩子的爱国情怀爱国主义是指在知祖国、爱祖国的基础上,立报国之志、学报国之才、践报国之行。

一个真正的人才,不仅要拥有才能,更要拥有健全的人格,健全的人格首要一点就是热爱祖国。

现在,许多小学生爱国的热情不是很高,在他们心中,爱国是长大后的事情,现在,他们只要每天佩带红领巾就是爱国了。

所以,培养孩子的爱国情感,树立民族自尊心与民族责任感,是我们小学德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怎样培养孩子的爱国情感呢。

一、充分利用中队活动课,帮助学生认识祖国。

【第1句】:开展知识讲座,认识国旗、国歌、国徽与祖国版图。

中队活动课,展示我们的国旗、国徽,并且播放国歌。

让学生认真观察它们的形状与颜色。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为五星红旗,长方形,红色象征革命,其长与高为三与二之比,旗面左上方缀黄色五角星五颗,象征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大团结,星用黄色象征红色大地上呈现光明。

一星较大,四星较小环拱于大星之右侧,并各有一个角尖正对大星的中心点,表达亿万人民心向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如似众星拱北辰。

旗杆套为白色,以与旗面的红色相区别。

国徽的内容为国旗、天安门、齿轮和麦稻穗,象征中国人民自‘五四’运动以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诞生。

我们的国歌是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

这支爱国歌曲曾经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炮声中,广泛而迅速地传遍了祖国的长城内外、大江南北。

它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勇敢、坚强、抗击外敌、团结一致的优良传统和顽强的斗争精神。

1940年以后,它被传到了美国。

南洋和法国等地。

不仅激励着中国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

而且成为世界反法西期战线和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中,代表中国人民最强音的一支爱国主义战歌。

国旗与国徽是祖国的象征。

爱祖国,首先就要爱我们的国旗国徽,会唱我们的国歌,在升国旗时要严肃认真地向国旗行队礼。

站在祖国版图前,给学生讲解我们祖国各处的风土人情,让学生了解祖国壮丽河山、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和中华民族对人类世界的巨大贡献的同时,激发小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同时帮助他们了解我国近代所以落后,并客观地分析它落后的原因和未来美好的前景,激励他们刻苦学习、发愤图强的精神。

【第2句】:开展丰富多彩的学国史,知国情活动。

学校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祖国在我心中》演讲比赛;《我爱祖国》征文比赛;讲英雄故事比赛;看革命故事书籍;观看历史影片、利用黑板报、宣传橱窗,介绍祖国的光辉历史和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建设成就;指导小学生收看新闻等电视节目,开展社会调查,使小学生感受祖国四化建设的飞速发展。

特别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条途径,做到结合教学讲历史、讲传统;结合教学讲爱国民族英雄和科学家、艺术家的卓越贡献;结合教学讲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结合教学讲社会主义建设的飞速发展和党的方针政策的无比正确;结合教学讲爱国主义理论、远大理想和奋斗精神,等等。

二、充分利用革命基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课外活动课,带领学生祭奠革命烈士纪念碑或者参观革命胜地。

也许历史离我们的学生太远了,在往常的活动中,很多学生站在纪念碑前没有恭敬的心情,甚至有的学生在举办祭奠仪式时还窃窃地笑。

所以,祭奠活动不能仅仅是举办缅怀仪式,还可以邀请革命前辈现场讲英雄故事,让学生们了解我们的革命前辈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而奉献出宝贵的生命,教育他们不仅要缅怀革命烈士的斗争精神,还要继承他们的遗志,努力学习,积极锻炼,将来把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

三、关心时事,培养民族自豪感与爱国责任感 我们不仅要在学校里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还要求学生每天养成读书看报,收看新闻的良好习惯,让他们了解祖国的重大事件,并且积极讨论,积极参与。

例如。

祖国要举办奥运会了,我们小学生该为奥运会做些什么

祖国成功举办了奥运会,你有什么感想

我们的神州七号宇航员成功漫游太空,你激动吗

通过讨论祖国这些伟大的成就,培养孩子热爱祖国,为祖国而骄傲的情感。

雪灾、风灾、四川地震,是我们国家的重大灾难,学生们不仅要知道这些事情,还要知道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国民是怎样坚强地战胜这些灾难的。

国难当前,我们作为一个小学生,应该为国家做些什么

许多学生都把自己的零用钱捐给了灾区,是用自己的行动爱我们的祖国。

并且告诉学生,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团结的大家庭,我们为自己的祖国而骄傲的同时,还要有为祖国而奉献的强烈的责任感。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维护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的需要,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需要,也是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积极发展的需要。

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都要努力探索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多种途径,扩大教育成果,为国家繁荣与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谈谈你对沂蒙精神的认识1000字范文

学习沂蒙精神心得体会一:沂蒙精神与群众路线学习心得体会一、重温“红色沂蒙”的革命历史和优良传统沂蒙是一片红色的热土。

在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在这里撒播革命火种,领导创建了沂蒙革命根据地。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沂蒙人民战天斗地,开拓进取,取得了众多伟大的成绩。

4月1日上午,我们首先乘车来到了蒙阴县孟良崮战役纪念馆。

1947年5月,华东野战军在陈毅、粟裕的指挥下,经过浴血奋战于孟良崮歼灭了国民党精锐部队整编七十四师及援军一部,扭转了解放战争初期华东乃至全国的战局,在人民战争史上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在讲解员带领下,大家怀着崇敬的心情,先后参观了第一、第二展馆的展厅,一件件历史实物,一张张战场照片,一个个感人故事,把大家带到了战火纷飞的革命岁月。

走出纪念馆,松柏环绕着革命烈士墓区,学员们伫立在烈士英名碑前,向粟裕将军和革命烈士敬献花篮,向为国牺牲的革命先烈肃立默哀,集体重温入党誓词,并聆听了陈若克为革命坚贞不屈、英勇就义的感人事迹。

参观结束后,大家观看了《英雄孟良崮》教学片,并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了挑担子、推小轮车等现场体验式教学比赛,真切感受到沂蒙人民踊跃支前、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

4月2日上午,我们来到刚刚落成开放的沂蒙革命纪念馆。

该馆按照国内一流展馆的标准定位,通过图片、影视资料、实物、雕塑、场景复原、声光电等多种更为直观的形式、高科技的手法全面展示沂蒙革命战争史。

在二楼沂蒙精神展区,大家认真倾听了讲解员的讲解,重温了战争年代党和人民军队为了沂蒙人民的翻身解放抛头颅、洒热血,沂蒙人民义无反顾跟党走、舍生忘死投身斗争的革命历史,深刻认识了在革命战争过程中培育形成的伟大的沂蒙精神。

在三楼党的群众路线主题教育展馆里,大家详细地了解了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中,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建立了深厚的鱼水情谊和密不可分的血肉联系,进一步增强了开展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月2日下午,我们乘车前往沂南县红嫂教育基地。

在这里,大家先后参观了用乳汁救活伤员的“红嫂原型”明德英、无私创办战时托儿所的“沂蒙母亲”王换于、双肩扛起火线桥的“沂蒙大姐”李桂芳等红嫂典型纪念馆,集体吟唱革命歌曲《跟着共产党走》。

不同的事迹,不同的经历,给学员们带来的却是同样的感动,同样的震撼。

特别是听了“沂蒙母亲”王换于孙女于爱梅所作的“沂蒙母亲和她的儿女们”事迹报告会,大家无不被王换于积极从事党的工作、冒死营救革命同志、舍己抚养革命干部子女的非凡事迹深深感动,思想和心灵得到了洗礼。

二、深刻领会沂蒙精神的内涵和特质革命战争年代,在硝烟弥漫的蒙山沂水,党和人民军队为了人民利益出生入死、喋血苦战,用生命保卫群众利益;沂蒙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用自己的热血和生命拥护、支持党和人民军队,共同锻造了“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

沂蒙精神内涵丰富、价值巨大。

“爱党爱军”展示了沂蒙人民立场坚定、信念执着的崇高政治信仰;“开拓奋进”概括了沂蒙人民追求进步、敢为人先的改革意识;“艰苦创业”展现了沂蒙人民在艰难困苦条件下自强不息、隐忍负重的精神风貌;“无私奉献”表明了沂蒙人民顾全大局、自我牺牲的价值取向。

沂蒙精神与其他红色精神相比,最大的不同就在于,沂蒙精神的创生主体是沂蒙人民群众,而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的创生主体是党中央和人民军队。

由此可见,沂蒙精神最鲜明的特质就是“群众”二字。

这是因为沂蒙精神有两个重要支点:一是信仰。

正是我们党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群众,老百姓才真正信任党、坚定跟着党干革命、搞建设、谋发展;二是人民群众是胜利之本、力量之源。

正是我们党始终坚持一切依靠人民群众,团结带领人民群众不懈奋斗,党和国家事业才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沂蒙精神深刻揭示了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唯物史观,集中体现了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的精神品格,形象反映了我们党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生动诠释了党的群众路线是全部工作的根本方法和根本路线的宝贵经验。

三、以沂蒙精神为动力自觉践行群众路线“红色沂蒙”四天的现场教育活动,使我们充分意识到,“联系群众鱼得水,脱离群众树断根”,中国共产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

回顾那段艰难的岁月,重温那段光辉的历史,我们在思想上受到了震撼,心灵上得到了洗礼,对如何更好地践行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新的思考。

深思沂蒙精神的形成过程,找到维系党群血肉联系的感情基础。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和营养剂。

在革命战争年代,党和军队用鲜血和生命守卫百姓家园,人民群众义无反顾跟党走,“沂蒙红嫂”用乳汁救活了八路军伤员,鲁南人民“用小车把革命推过了长江”,“最后一口饭做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党政军民生死相依、水乳交融。

从沂蒙精神的形成过程看,是共同信念、共同目标和共同命运,把党和群众紧紧联系在一起,结成了密不可分的鱼水关系。

这是今天党群关系的感情基石。

反思沂蒙精神的形成过程,就要系统学习党的历史,时刻牢记党之所以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壮大,就是因为党始终来自人民、根植人民、服务人民。

把握沂蒙精神的深刻特质,增强践行群众路线的不竭动力。

沂蒙精神的根本特征是人民性。

学习和传承沂蒙精神,要重点解决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问题、精神状态问题和工作作风问题。

一方面,要形成思想自觉,把践行群众路线内化于心。

就是要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的最高位置,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宗旨意识,真正明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真正做到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另一方面,要形成行动自觉,把践行群众路线外化于行。

就是要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把人民不愿见到的“四风问题”彻底查找出来、打扫干净,用切实有效的行动赢得人民群众对党的拥护和支持。

倡树沂蒙精神的时代价值,投身为民服务的伟大实践。

学习传承沂蒙精神,关键在实践。

一要多到群众中去。

经常深入群众,问计于民,问需于民,自觉拜群众为师,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不断提高做群众工作的水平。

二要自觉服务群众。

千方百计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多做打基础、利长远、可持续的事,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三要努力创造一流业绩。

紧紧围绕“两个百年目标”,立足本职岗位,认真履职尽责,做到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确保让群众满意,凝聚形成干群同心、合力发展的正能量。

历史充分证明,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

只有对人民群众有了真感情,才能自觉把来访群众当家人,把群众来信当家书,把群众反映的问题当家事,把群众工作当家业,从而为群众真心实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中培养和增进爱民、亲民、为民的感情,眼睛向下看,身子往下沉,把群众最关心、最突出、最现实的问题解决好。

我们相信,只要广大党员干部始终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宗旨意识,把为民谋利放在第一位,自觉践行群众路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一定能胜利实现!

关于民族团结读后感300字

不知道你具体要哪方面的,给你找点。

灯光渐暗,光影愈加清晰,“百年潮·中国梦”6个金色大字在大屏幕呈现。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梦想。

”习近平总书记洪亮的声音在会场回荡。

这是29日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时的一幕。

这次学习准备充分。

早在6月,省委、省政府就组团赴山东考察学习,相关部门形成了《从青岛工业“五朵金花”的成功转型看云南工业转型升级》、《云南工业“五朵金花”兴衰的启示》调研报告等,作为中心组学习材料;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紧紧围绕如何谱写中国梦云南篇章、如何推动全省产业转型升级主题精心作了发言准备。

29日一早,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以观看电视政论片的形式开启了别开生面的学习。

“中国梦寄托了中华民族几代人的共同梦想,凝聚了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中华儿女的热切期盼。

”3个多小时的影片以中华民族百年追梦历程拉开序幕,用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宏大视野,围绕“百年追梦”、“中国道路”、“中国精神”、“”、“”5个方面,讲述了一个个生动可感的“中国故事”,揭示了中国梦的本质就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这一深刻道理。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梦的重要论述,深刻阐述了中国梦的本质,人民的向往就是我们党肩负的重大使命和奋斗目标。

要深刻领会,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省委副秘书长、省委办公厅主任张朝德边看边写下体会。

影片里的一幕幕画面、一段段诉说引发强烈共鸣,与会者结合工作实际进行着思考——“云南要强,农业必须强;云南要美,农村必须美;云南要富,农民必须富。

我们要坚定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信念,打响‘云’品牌。

”省农业厅厅长张玉明说。

“尽早脱贫致富、与全国人民共同奔小康,是文山80万贫困群众的中国梦,也是州委、州政府的责任。

”州委书记纳杰道梦想谈责任。

党工委副书记黄云波说,建设是云南促进产业聚集发展的战略举措,要坚定不移加快新区发展,补短板、抓转型、促跨越。

大家认为,我们要用中国梦来凝聚发展共识,要用云南精神来凝聚创业激情,让梦想绽放出更加绚丽的色彩。

中午12时观影结束,大家仍意犹未尽。

丽江市委书记罗杰感言:“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云南应抓好物质基础和精神支柱两方面,做好抓改革、促发展、扩开放,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云南实践。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为我们树立起了发展的方向和前进的旗帜,要坚定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以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安居乐业的实际成效来彰显中国梦的具体价值。

”州委书记童志云说。

“始终贯穿着一个主题: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要通过学习,深刻领会实现中国梦的重大意义,以为指引,更好地观大势、谋大事、抓发展。

”省委书记秦光荣在主持学习时提出明确要求。

一个共同的心声在会场传递:我们一定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用中国梦凝聚发展共识、汇聚发展力量、增强发展自信、坚定发展方向,谱写好中国梦云南篇章

会议间歇,不少参加学习的人员表示,这次学习不仅有详实的材料,还观看了电视专题片,这样的方式很新颖、有效果,让人印象很深。

东方人类故乡。

世界物种基因库。

民族文化活化石。

云南,一片神奇的土地,厚重的土地,温情的土地。

走进云南,就走进了美丽,走进了传奇,走进了故事。

[1]历史因故事而铭记,梦想因故事而点燃。

4月11日,“中国梦·云南故事”--我的云南故事大型征集展示活动启动仪式在昆明举行。

“中国梦·云南故事”-我的云南故事大型征集展示活动由云南省委宣传部主办,和承办。

作为支持企业对活动独家冠名协办。

活动将通过动员海内外各界人士共同发掘和感悟“云南故事”,展示云南魅力,凝聚云南力量。

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赵金,总裁田舒斌,副社长徐玉长,主任罗敏共同开通本次活动官方网站,正式启动“中国梦·云南故事”-我的云南故事大型征集展示活动。

赵金表示,“中国梦·云南故事”-我的云南故事大型征集展示活动将通过人们在云南的亲身经历,所感所想,以及日常生活中的精彩点滴来讲述富有浓郁时代烙印、云南特色的鲜活故事,更好地阐释、宣传和弘扬中国梦,把人们寻梦的理想讲述出来,把人们追梦的历程展示出来,激发广大人民的奋斗热情,坚定人们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信心,汇聚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合力。

本次活动主题为“中国梦·云南故事”,将围绕弘扬“云南精神”、凝聚“云南力量”、传播“云南声音”、展示“云南形象”的总体要求,面向全社会多形式征集“云南故事”,通过全方位立体展示,“讲好云南好故事、唱响云南好声音、塑造云南好形象、绽放云南好风采,让世界了解云南、读懂云南、喜欢云南”。

活动面向全国各地及港澳台和全球华人华侨征集“云南故事”。

“有梦想的地方才有故事,有故事的地方必有梦想。

”田舒斌在致辞中说,云南带给了世界很多精彩的故事,无论是对纳西民族文化深入研究的美国探险家约瑟夫·洛克,还是创作了《消失的地平线》的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以及对云南赞不绝口的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的丈夫菲利普亲王,云南让他们成为了故事的主角。

“中国梦·云南故事”活动就是要把发生在这神奇多彩土地上的动人故事记录并传播到海内外,“让新时代的云南故事像洛克、希尔顿们的创作一样,镌刻在人类记忆的长河中”,田舒斌说。

“中国梦·云南故事”-我的云南故事征集展示活动将持续半年,活动分为作品征集、投票公示,终审评选和重点展示四个阶段。

故事征集内容包括具有“云南元素”的方方面面,如云南人文、历史、生态、自然风光、民族文化、民族团结、边疆稳定以及经济发展、社会变迁、云南精神、百姓生活、情感故事等等多个方面。

故事既可以是个人亲历,也可以是所见所闻,可以讲人,也可以讲事。

要一篇500字的《游革命烈士纪念馆有感》急急急

此次参观邓子恢纪念馆,看到老一辈革命先辈们的在艰苦的生活环境下仍然心怀崇高理想,为祖国为人民,抛头颅,洒热血,争取利益,建立新中国,我实在感慨万千

相比之下,我们现在的生活实在太幸福了,但着幸福来之不易,我永远铭记,着是无数的革命先烈用热血,用生命换来的,应该倍感珍惜,决不能因优越的生活条件而遗忘艰苦奋斗的精神,时刻紧记先辈们的辛劳,一定要认真学习现代科学,立志将中华民族精神发扬光大,我们民族必将屹立与世界民族之林

邓子恢(1896—1972)是伟大的共产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福建龙岩农业工作的卓越领导人。

老前辈是伟大的共产党员,我们应该学会批评与自我批评,这是党的优良传统,党员之间能够敞开心扉地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也应在我们之间形成风气。

我努力在营造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氛围,党员要有容人之度,从自己开始,虚心的听取批评和建议,在今年的党员发展会上,已初步形成了良好的会风,使党员和申请人受到很大的教育。

生活工作在我们身边,大家熟悉、了解,更容易接受,学习效果更好。

或许他们还存在这样那样的缺点,但瑕不掩瑜。

因此,我要时刻严格要求自己,以期早日加入党组织,成为光荣的党员

对特殊情况的同学的思想工作,则尽可能地做到耐心细致,对新的朋友应该给以生活上的指导,提高他们对新环境的能力;化解朋友之间的矛盾,帮助发生矛盾的朋友正确对待自己,认清自身的不足,为共同创造团结协作的校园环境而努力。

我为身为中国人而骄傲,为身为一个团员而自豪,为能在党的领导下成长而高兴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我们拥有最年轻的笑颜,革命先辈们绘制了蓝图,积蓄了时代发展的不竭动力,在为每一双与时俱进的脚步导航,形成了世界上最坎坷的民族今天最矫健的身影

我们有幸,一次次见证历史;历史有幸,一回回经历辉煌

沿着港澳回归的足印、顺着三代人“高峡出平湖”的梦想,走进西部大开发飞腾的黄土地、跨上世界贸易组织的国际平台,展望2008年的缤纷五彩、预见未来20年的灿烂辉煌,我们会情不自禁的为祖国喝采。

历经风雨沧桑的中国共产党,仍有一颗年青的心脏,她让我们青年一代凭添几分热情,再增几分希望

我们不由得要为自己加油、定向。

未来13年,我们将同时代一起赛跑,赛跑在中华民族最崭新的跑道。

中华民族又一次向伟大复兴迈出了举足轻重的一步。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历史如镜,可以鉴往知今,悠悠的五千年文明已经在新时代淀积为勤奋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岁月如山,可以登高远望,中国共产党多年来的风雨历程,使曾经的星星之火已变成无数人心中不灭的火炬

站在世纪初启的历史时刻,无论是回眸厚重的历史,还是俯瞰当今世界,抑或是展望未来。

我发现,当今中国正处在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伟大的祖国以她海纳百川的胸怀和无坚不摧的气概,从她这边独好的经济政治形势和捷报频传的历史盛事,使世界惊叹的目光应接不暇。

在十七大嘹亮号角奏响的时候,大会选举产生了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党的中央领导集体顺利了实现了新老交替,一批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领导干部进入了中央领导机构,我相信,在胡锦涛主席的“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的指引下,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一定会不辱使命、不负重托、继往开来、开拓奋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一定能够开创新局面,一个经济更发展、民主更健全、科技更进步、文化更繁荣、社会更和谐、人民生活更殷实的社会一定会早日实现

中国共产党的本质特征和建党宗旨,就是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党的群众路线历来是我们事业发展成功的力量之源。

在和平建设时期,虽然环境和生活条件都大大改变了,但是,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仍然是我们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一定能永葆生机与活力。

我们参观了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各时期的展览,再一次感受到:近百年来,无数中华儿女为了民族的独立、人民的幸福和祖国的繁荣富强,前仆后继,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美好的今天。

半小时的参观很快就结束了,我带着沉重的心情,迈着沉重的脚步一步步走出纪念馆,并在纪念馆门前合影留念。

回望着身后“隆重庆祝新四军建军七十周年”的标语,我感到非常激动与自豪,激动的是能够在闽西这块红土地上生活学习4年时光,感到非常荣幸;自豪的是革命烈士用鲜血、用壮丽、用光荣而短暂的一生,换来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位后来人都应该向先辈们学习,学习他们至死不渝、顽强不息的革命斗志,学习他们战胜重重困难,夺取最后胜利的伟大精神。

我们会自觉地自重自律、自奋自强,让自己融入集体,顺应时代,这是历史对我们青年一代的召唤,这是党对我们青年一代的厚望。

因为时代发展的趋势,恰如大江东流。

我们的爱国之情、集体之心、报恩之愿、自强之志,只有顺应发展的时代大潮,我们的所作所为才能有利于国家,有益于集体;才能无愧于长亲,无悔于本心,我们的青春才能绽放光彩,我们的生命才会价值永恒

《大国崛起》每一集的读书笔记

第一集:海洋时代  内容:葡萄牙 西班牙  15世纪,欧洲最早诞生的两个民族国家葡萄牙和西班牙,在国家力量支持下进行航海冒险:在恩里克王子的指挥下,葡萄牙一代代航海家们开辟了从大西洋往南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的航线;在伊莎贝尔女王的资助下,哥伦布代表西班牙抵达了美洲。

  当麦哲伦完成人类第一次环球航行后,原先割裂的世界终于由地理大发现连接成一个完整的世界,世界性大国也就此诞生。

葡萄牙和西班牙在相互竞争中瓜分世界,依靠新航线和殖民掠夺建立起势力遍布全球的殖民帝国,并在16世纪上半叶达到鼎盛时期,成为第一代世界大国。

  但是,这两个依靠掠夺迅速崛起、却在战争中挥霍财富而没有发展工商业的帝国很快盛极而衰,世界舞台上的第一场大戏悲剧性落幕。

  第二集:小国大业  内容:荷 兰  地处西北欧、面积只相当于两个半北京的小国荷兰,在海潮出没的湿地和湖泊上,以捕捞鲱鱼起家从事转口贸易,他们设计了造价更为低廉的船只,依靠有利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商业信誉,逐渐从中间商变成远洋航行的斗士。

  日渐富有的荷兰市民从贵族手里买下了城市的自治权,并建立起一个充分保障商人权利的联省共和国。

他们成立了世界上最早的联合股份公司--东印度公司,垄断了当时全球贸易的一半;他们建起了世界上第一个股票交易所,资本市场就此诞生;他们率先创办现代银行,发明了沿用至今的信用体系。

  凭借一系列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的创立,17世纪成为荷兰的世纪。

  由于国土面积、人口等天然不足,17世纪末,荷兰逐渐失去左右世界的霸权。

但直到今天,荷兰人的生活依然富足,荷兰人开创的商业规则依然在影响世界。

  第三集:走向现代  内容:英 国(16 - 17世纪)  与欧洲大陆隔海相望的英国,在1588年与西班牙无敌舰队的海战中大获全胜,就此逐步登上世界舞台。

从中世纪走向现代社会的过程中,强有力的君主制成为关键的一环。

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对海洋探险和贸易的鼓励、开明的治国态度和处理社会矛盾的妥协手段,使这个地处边缘的岛国,迎来了早期的辉煌。

  但是,接下来的国王查理一世却因为坚信君权神授,违背了英国早在13世纪时由《大宪章》所确定的国王必须遵守法律的原则,和议会之间进行了一场为时四年的内战,战败后的查理一世被宣判死刑。

最终,英国通过光荣革命,逐步建立起君主立宪制,完成了向现代社会的转型。

  相对宽容的社会环境,为英国的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为工业革命的到来做好了准备;同时,也让这个岛国一步步走向了世界舞台的中心位置。

  第四集:工业先声  内容:英 国(18 - 19世纪)  随着英国殖民扩张和海外市场的成熟,商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手工工场的生产已经不能满足需要。

为了鼓励发明创造,英国颁布了世界上最早的《专利法》。

这一切,使得英国出现了全民热衷于发明、生产和贸易的景象。

  当牛顿发现了宇宙运行的规律后,科学的精神渗透到英国社会中;当瓦特最终以万能蒸汽机解决了最核心的动力问题后,英国工业化开始以惊人的速度全面展开;当亚当·斯密以《国富论》指出了自由竞争的市场规律后,英国人开始在本国强大工业能力的支持下,推行自由贸易,拓展全球市场。

  在各种合力下,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

在此期间,英国打败了强邻法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殖民帝国。

  19世纪中后期开始,殖民地日益成为英帝国的负担,而自由市场经济的弊端也逐渐显现,英国的发展开始减慢,最终丧失了世界霸主的地位。

  第五集:激情岁月  内容:法 国  17世纪时,国王路易十四在法国建立起欧洲大陆最强大的绝对王权,并籍此将法国的经济、文化、军事力量都带到了历史上的第一个高峰,巴黎城就在那一时期诞生。

路易十四对文化艺术的喜好培育了国民对思想文化的推崇,席卷了整个欧洲的启蒙思想在法国得到了普遍传播。

  启蒙思想打破了欧洲中世纪的神学枷锁,开启了理性的大门,而法国社会一直无法解决的三个等级之间的矛盾却愈演愈烈。

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人权与公民权宣言》颁布。

  但是,欧洲各君主国的绞杀使法国出现了极端事件和长期动荡。

这时,拿破仑以大革命之子的形象出现,用征服欧洲的方式再次将法国带向颠峰。

  然而,武力扩张并不能维持大国地位。

直到二战之后,法国才在戴高乐独立自主发展道路的带领下,恢复了往日的光荣。

  第六集:帝国春秋  内容:德 国  当欧洲各国纷纷建立民族国家之际,欧洲大陆中部的一片国土始终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

对分裂有着痛苦记忆的德意志人在思索中呼唤着一个统一的国家。

  通过不懈努力,经济学家李斯特提出的通过经济统一实现政治统一的方式得以实施,关税同盟的建立使贸易壁垒被打破,德意志经济快速发展。

  铁血宰相俾斯麦则在欧洲列强环饲的夹缝中求生存,在外交上作足准备后,最终以三场对外的战争在1871年完成了德国统一。

他遵循欧洲大国的均衡原则,为德国带了宝贵的和平发展空间。

  一直以来高度重视教育、科技的德意志,迅速站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前沿,用30多年的时间超过英国,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

但是,随后德国却很快成为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

  二战后,德国再次分裂。

通过对战争的深刻反省,德国最终以和平的方式完成了国家的再次统一。

  第七集:百年维新  内容:日 本  150年多前,在四艘美国黑船的胁迫下,长期闭关锁国的岛国日本选择了不战而开国。

外部压力成为国家内部变革的动力,黑船来航15年后的1868年,明治维新正式开始。

  在求知识于世界的维新纲领指导下,日本派出由政府高官组成的岩仓使节团到欧美各国考察。

此后,日本开始了国家工业化:大久保利通以拿来主义的方式推进殖产兴业、文明开化,开办大量官营工厂,并大力扶持民营企业。

  日本现代企业之父涩泽荣一弃官经商的传奇经历成为那个时代的注脚。

  大久保的继任者伊藤博文则顺应国内自由民权运动的呼声,制定了巩固维新成果的日本第一部宪法。

但是,同时写进《大日本帝国宪法》的天皇制埋下了日本军国主义抬头的隐患。

  和所有迷信武力争霸的国家一样,原子弹爆炸的蘑菇云结束了日本军国主义的迷梦。

二战后的日本,以《和平宪法》为基础,在美国扶持下,经济迅速发展。

在1968年,即明治维新百年之际,成为当时仅次于美国和苏联的世界经济强国。

  第八集:寻道图强  内容:俄 国  1697年,俄国沙皇彼得一世前往欧洲各国游历和学习。

归来后,他用强硬手段推行了一场社会变革。

从穿衣、吃饭,到科学教育、商业活动、军队建设,彼得用野蛮的方式推进了俄罗斯的文明进程,他甚至亲自审讯反对改革的太子。

在打败了强敌瑞典之后,彼得下令建造起一个面向欧洲的新首都圣彼得堡。

  继承彼得改革的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引进欧洲的启蒙思想,重视教育,并试图起草法律,但改革无法触动农奴制。

女皇的业绩最终只能表现在领土扩张上,在18世纪后期,俄罗斯成为地跨欧亚美的大国,并成为欧洲事务中的重要角色。

  但是,农奴制使俄罗斯很快在经济、技术领域落后于完成了工业化的英法等国。

在战争-革命-改革的多次反复中,这个在传统和现代之间徘徊的民族,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思考能力。

列夫·托尔斯泰等一批俄罗斯知识分子希望能够找到一条自己的道路。

正是在这样的思考中,俄罗斯逐渐创造了属于自己的独特文明。

  第九集:风云新途  内容:苏 联  1917年,苏维埃政权在十月革命后诞生。

在探索从未有人实践过的社会主义道路时,列宁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及时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调整为新经济政策,保护了农民,也吸引了哈默、福特等外国投资者。

苏联经济逐渐复苏。

  列宁去世后,在面临封锁和战争威胁的国际环境下,斯大林决定加快工业化进程,开始实施计划经济,优先发展重工业。

随着两个五年计划的完成,苏联一跃成为工业强国,令当时正处于经济危机中的欧美各国惊叹不已。

工业化成就的光芒掩盖了苏联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模式的弊端。

而很快到来的二战检验了这一工业化成果。

苏联新工业区的威力和苏联人民的巨大牺牲,使它赢得了战争的胜利,也赢得了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应有的地位。

  作为一次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苏联为全人类提供了前无古人的经验和思考。

今天,俄罗斯人正在为民族复兴而努力,这个民族的未来值得期待。

  第十集:新国新梦  内容:美 国(17世纪 - 19世纪)  1620年,五月花号载着一百多名英国清教徒来到北美大陆。

遵照登陆前签订的《五月花号公约》,清教徒开始了在新大陆上自治管理的生活。

100多年后,由于英帝国强行增收印花税,殖民地独立战争爆发,1776年,北美13个殖民地宣布成立美利坚合众国,并在1787年制定了对美国发展影响深远的成文宪法,建立起中央政府。

  此时,大量移民带来了欧洲最先进的技术成果,拿过欧洲接力棒的美国,迅速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 美国快速发展,但制宪会议上悬而未决的奴隶制问题,最终在1860年导致了一场内战。

林肯总统带领北方打赢了这场维护国家统一的战争,中央政府也由此逐渐壮大。

在政府推动下,历时一个多世纪的西进运动成果斐然。

  此后,爱迪生将美国率先带入电气时代,对发明和创新的制度性保障成为这个国家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1894年,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强国。

这个年轻的国度已站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潮头。

  第十一集 危局新政  内容:美 国(20世纪初 - 二战结束)  自由竞争,使得美国迎来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黄金年代。

一大批垄断性的大公司、大财团相继出现,第一家托拉斯集团-洛克菲勒的标准石油公司是其中典型的代表。

但问题很快显露:垄断导致中小企业倒闭,机会平等丧失;社会严重两极分化,劳资矛盾激化。

美国人开始反思这种经济社会发展的模式。

1901年上任的西奥多·罗斯福总统顺应进步主义的思想和社会的要求,通过反垄断和立法保障工人权益等方式,开始了美国历史上第一次政府干预经济的行动。

  随后,福特生产线的诞生、电气时代一批新技术和发明的出现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战带来的订单,进一步壮大了美国经济。

  1929年,波及全球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来临,美国损失惨重。

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加大了政府管理经济的力度,通过一系列新政措施,使美国逐步走出困境,也由此开创了看得见的手(政府)和看不见的手(市场)共同作用于经济的混合经济模式。

  第二次世界大战成为美国历史新的转折点,美国在政治、经济、科技、军事等方面都成为世界第一强国,并由此开始主导世界。

  第十二集:大道行思  一、大国之谜  回顾500年来各个世界大国发展的历程,讨论大国崛起的关键性因素。

单一的因素一定是错误的,但有一些共同的因素却值得关注:重视科学和教育、建立起适合本国国情的政治经济制度、善于学习但绝不简单模仿别国的道路、后发国家在国家力量主导下加快现代化步伐等。

  二、大国之惑  历史上的大国依靠掠夺殖民地和武力争霸崛起,已被证明结局并不美好;妄图依靠战争打破和重建世界格局,已被证明结果事与愿违。

德国的兴衰是最好的例证。

同样,历史一再证明:没有永远的霸权国家,大国的兴衰交替,是不可避免的历史法则,英国在主导世界两个世纪后也开始重新认识自己的位置。

  三、大国之路  二战后,各国逐渐开始理智地寻找大国之路。

日本通过跨国公司战略实现了经济崛起;美国在信息革命和高科技领域的领先使得国家持续发展。

  当全球市场把世界紧紧连结在一起,大国之间的互动、合作和依存关系开始增强,具有历史眼光和战略智慧的国家开始作出理性的判断。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时代潮流中,法国和德国携手开启的欧洲新秩序引人关注,欧盟为和平与合作的国家发展模式提供了时代的注脚。

  四、大国之思  对于理想的大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关于大国的话题,也许是一个永远无法穷尽的讨论。

我们不知道21世纪的变化将把大国带向何方,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建立永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将是人类共同努力的方向。

  -----------------------------------------------------------------------------------------  (完)

入党积极分子、党课培训结束4000字心得体会、感想.

入党培训班学习心得我这次有幸以积极分子的身份参与了松江区委党校举办的入党培训。

虽然这次培训只有短短的三天,但它的意义与其对我的影响却是十分深远的。

通过这次的培训学习,我理解了什么是建设马克思主义者学习型政党以及其重要性。

建设马克思主义者学习型政党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它的提出是我们党永保先进性的需要。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有着七千多万党员的大党。

作为一个大党,有的党员虽然组织上入了党,但思想上并没有完全入党。

同时,社会生活中的各种思潮时刻影响着党的肌肤。

这就要求广大党员和领导干部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牢固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以保持我们党的先进性。

建设学习型政党也是我们党提高驾驭世界潮流能力的需要。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

世界多级化,政治环境变幻莫测,国际力量对比出现新态势,中国对外交往日渐增多,同国外政党间的交流互动不断增加,正确处理好国际事务已成为我们党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同时,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产业链进入了一个新的调整与升级时期,我国不能错失机遇。

因此,面对日趋复杂的国际形势,我们党必须加紧学习,培养一批具有世界眼光、战略思维、通晓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金融、法律、科技、管理等专业知识的治国理政的人才,才能破解时代发展给我们提出的各种新问题。

通过这次的培训学习,让我更深刻地了解了中国共产党党史,让我再一次领会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句话。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人民共和国。

在建国以后,党领导人民继续前进,战胜了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的威胁、颠覆、破坏和武装挑衅,维护了中国的独立和安全。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建国以来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行改革开放,开辟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

十四届三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形成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又作出了开展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的决定。

充分证明了我党的与时俱进。

通过这次的培训学习,更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入党动机。

“我为什么要入党

”“正确的入党动机又是什么

”这次的培训为我解了惑。

正确的入党动机概括起来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实现共产主义。

这句话如果只是写在纸上,那它永远都只是一句官话,一句口号。

但若将它记于心中,那它将成为你的动力和目标。

正确的入党动机,绝不能靠听一次党课,看一本党课教材就确立起来,而应该在实践中不断地充实与提高,在实践中不断用切身体验来深化对党的认识,端正入党的动机。

肖瑾明治制果食品工业(上海)有限公司四天的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将近结束,虽然时间很短,但通过这次学习却使实我的思想.学习和工作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变,真所谓受益非浅。

经过党课的学习,使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

党课的学习,使我更深刻的了解了党的性质和宗旨.党的指导思想.党的奋斗目标和基本路线以及党的最终目标和现阶段的基本任务等等,不断的深化了我对党的认识。

中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想结合的产物。

中国***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核心。

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回顾中国***走过的八十年的光辉历程,功勋卓著。

中国***对我们中华民族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一九二一年七月二十三日至八月初,中国***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大会通过了中国***纲领,规定了党的奋斗目标,中国***宣告成立了。

她从成立之日起就忠实的代表工人阶级和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从此,中国***领导人民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领导中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领导中国人民把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推行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理论一道确立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我们要牢牢把握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不断增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奋勇前进。

经过党课的学习,使自己清楚了,要加入中国***,第一,要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才能经受住党组织的考察。

只有为了献身****事业,更好地为人民服务而要求入党,才是唯一正确的入党动机。

这种入党动机之所以是唯一正确的,因为它与党的性质、宗旨、奋斗目标和党员条件是一致的。

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做到:

【第1句】: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努力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

【第2句】:通过实践锻炼,不断端正入党动机。

【第3句】:用正确的入党动机克服不正确的入党动机。

第二,要按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并且对照党员标准找出自己的差距。

要以高度的自觉性,正确认识自己,严于解剖自己,明确在哪些方面达到了党员条件,哪些方面还没有达到,找出克服和解决的办法,一步一个脚印地把自己锻炼成为工人阶级的先进分子。

第三,自觉接受党组织的培养、教育和考察。

【第1句】:要主动向党组织汇报自己的思想、学习、工作和有关情况。

【第2句】:要积极参加党的活动,努力完成党组织交给的工作任务。

【第3句】:要认真参加党组织的培训。

【第4句】:要自觉接受党组织的考察。

第四,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以实际行动争取入党。

要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

能够把对****事业的忠诚同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之中,坚定地站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前列,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要有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克己奉公,勇于牺牲的高尚情操。

要进行持之以恒的努力,首先在思想上入党,做到未进党的门,先做党的人。

请党组织考验我吧!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心得体会 2009年的4月12日至4月14日,我在党组织的关怀下,参加了建邺区党校组织的入党积极分子培训。

通过党校培训,我在思想上对中国共产党有了比较系统的认识,对党的性质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并在内心树立了共产主义信念。

同时,通过学习,我也清醒的认识到自身的缺点和不足,这使我也感觉到自己距离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还有着很大的差距,但我相信通过自己不断学习、不断努力从而使自己不断提高,以实际行动争取早日加入中国共产党。

首先,我谈谈学习期间对党的进一步认识。

新党章中明确提出了我们党是中国工人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她代表了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发展真理。

通过学习新党章以及参观优秀共产党员牛正儒的先进事迹后,我深刻地体会到以上这几点,同时由衷的向我们党表示崇高的敬意

通过培训,我还深刻的认识到自己在思想和实际行动中的许多不足。

以前,我认为加入共产党只要做好本职工作就可以了,但现在我认识了党员的标准和党员八项义务,马上就有了对比。

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除了要认真深入地学习马列主义理论和做好本职工作以外,还要密切联系群众,要坚持党的利益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要自觉遵守党的纪律和国家法律法规,坚决地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

在以前的工作中,我还有过小富即安的心态,通过这次培训,经过党的教育,我也深刻地认识到这一想法是错误的。

党一直要求所有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要朝气蓬勃、昂扬志气在改革开放和建设中锐意进取,勇于实践。

而我这种小富即安的想法恰恰违背了党的号召,不顺应潮流。

长此以往,也必然要被其他的同志甩到身后,甚至是拖集体的后腿。

不过,请党组织放心,我既然认识到这一不足,就一定会在今后的工作中去改正,使自己在各方面都经得起党组织的考验,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为了使自己能够更加向党组织靠拢,我决心努力做好以下几方面: 首先,树立起正确的入党动机,坚定自己的共产主义信念。

成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并不意味着就一定能够入党。

如果党组织没有批准我的申请,那只能说明我肯定存在着不足,只有从根本上解决了问题,才能为党组织认可。

入党不是请客吃饭,更不是为自己捞政治资本的阶梯工具。

必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念,不惜牺牲一切,树立起正确的无产阶级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端正入党动机。

其次,牢记两个“务必”,切实做到“两个务必”。

毛泽东同志当时提出,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这是他卓越的高瞻远瞩。

牢记“两个务必”,必须准确把握“两个务必”的本质内涵:一是在成绩面前,不能停滞不前,而要与时俱进,不骄不躁;二是不管在艰苦的环境下还是在较好的条件下,都不能贪图享乐,而要保持一种艰苦奋斗的创业的精神。

重温“两个务必”不仅是对党的建设的巨大推进,对我们个人也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第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一方面坚持学习、提高本领,另一方面勇于实践,锐意进取。

作为年轻人,仅仅依靠学校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工作、生活上的问题是远远不够的,这要求我们还要不断地通过实践进行再学习、再提高。

要保持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开拓进取的精神状态,在不断地学习提高中思考和解决遇到的难题。

共产主义事业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最光辉的事业。

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一定要以党员的要求严格要求自己。

同时,不断培养自己坚韧不拔的意志,坚定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坚定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坚持按照党章的规定,坚决服从组织的安排和决定,积极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牢固树立共产党员的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创新意识,积极从思想上争取入党,争取早日成为新时期的合格共产党员,同时为把我们国家建设成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和谐社会而奉献自己的力量。

2009年9月2日到8日,我很荣幸的参加了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训班,通过这几天的学习,我进一步了解我区关于Xx建设的宏伟目标,了解了党的性质、宗旨、纲领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听取了有关党章的讲座,观看了反邪教专题片,…… 虽然只有短短几天的学习,但我真是觉得受益匪浅。

在此,我要感谢敬爱的党组织给了我这么好的一次学习机会,让我更加深了对党的认识,同时我也对自己的发展方向更加明确了。

我一直认为共产党是神圣的,一直很渴望加入中国共产党.虽然离真正的党员还有很远的距离,但党课的学习是我们系统了解党,认识党的很好平台,通过这次学习,我对党有了更深的认识。

学习时间虽然很短,但我觉得收获很大,体会也颇深,以下是我此次学习的一些心得。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党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通过学习,我了解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代表,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党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

我们党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思想的。

自1921年中国共产党创建至今,已经走过了近80年的光荣历程。

这几十年,中国共产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幼稚到成熟,不断发展壮大。

党的辉煌历史,是中国共产党为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历史;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历史;是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战胜一切困难,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

中国共产党无愧是伟大、光荣、正确的党,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坚强领导核心。

人的一生或重于泰山,或轻如鸿毛,就如保尔所说:人最宝贵的是生命。

生命于每个人只有一次。

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回首往事,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愧;临终之际,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解放全人类而斗争。

”这就是我为什么要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从九八年的洪灾,到零三年的非典,再到去年的雪灾、地震以及奥运,广大的共产党员冲锋在前,吃苦在前,他们实践着新时代共产党员的风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胸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带头执行党和国家现阶段的各项政策,勇于开拓,积极进取,不怕困难,不怕挫折;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已奉公,多作贡献;刻苦学习马列主义理论,在工作中努力创造一流成绩;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坚决同危害人民、危害社会、危害国家的行为作斗争。

他们感动着我、激励着我加入到党的队伍中。

作为一名中学教师,是中国共产党把我从一个不懂事的孩子培养成为一名有文化的教育工作者。

我对党的认识,是逐步加深的 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中国共产党有着自己的纲领,并始终不渝地坚持纲领…只有坚持中国本.文,来.源,于.贵,州.学,习.网, 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始终保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正确方向。

通过学习,我更明确了党的性质及纲领,更深刻地认识了党的伟大,更坚定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信念。

要加入共产党,就意味着比群众多吃亏,比群众多挑重担,多作贡献,努力在各方面培养自己,提高自己,只有把自身的能力提高,才有可能带动其他人进步。

当别人遇到什么困难苦衷,应热情关怀,主动帮助,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争取入党的基础和精神动力,以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

正确的入党动机和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来源于共产主义的科学理论和对共产主义的科学理解。

没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理论的指引,就不能确立正确的政治信念,没有正确的政治信念,我们的各项事业就不会胜利,只有从革命的理论中吸取营养,才能坚定正确的政治信念,很难设想,一个连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理论基本原理都不懂的人,会有正确的入党动机

会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

倘若连党章都没有学习过,对党的基本知识一无所知,怎么能正确对待党呢

所以,要自觉学习党章,努力掌握党的基本知识,从而更好地了解党的性质和党的纲领,加深对党的认识;了解党即使受挫折,犯过错误,然而党终究是伟大的、光荣的和正确的。

今后,我要按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的言行,这是争取入党的必要条件。

要求入党,首先必须要了解入党的条件,学习党章和党的基本知识,明确党员应承担的义务和责任。

但是,仅仅这样是不够的,还必须按照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从行动上表现出来。

因此,我认为:一个真正要求入党的同志仅仅口头上承认党纲党章是很不够,更重要的是要以实际行动来争取入党。

把现实的奋斗目标建立在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上。

谦虚谨慎,主动靠拢组织,经常征求党员和周围同事以及党组织的意见,向党组织汇报思想和工作情况等等。

自觉的按照党章的规定严格要求自己,只有这样,才能不辜负党的期望,才能用坚实的步伐迈进理想的殿堂,实现自己的美好夙愿,早日加入中国共产党。

我愿意接受党组织的长期考察,努力争取成为一名共产党员。

入党要经过一个培养教育过程,我们年轻人有朝气勃勃、思想活跃、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特点,但是对马列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知识了解的不够深刻,缺乏革命实践的锻炼,往往表现出并不那么成熟,这就需要自觉接受党组织的考察,不断接受教育和帮助,提高思想觉悟。

应当要有接受组织长期考验的思想准备。

从现在起,我会更加严格要求自己,正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从一点一滴做起,持之以恒,努力地向党组织靠拢,争取早日加入中国共产党。

国庆感想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在收获的季节里,我们迎来了伟大祖国60岁的生日。

万民同庆,举国欢腾,神州大地,普天欢庆各族人民的伟大节日。

六十年前的这一天,中国伟大领袖毛泽东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从此,中国人民迈开巨大的步伐,意气风发地走在社会主义大道上。

特别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方向展翅翱翔,祖国插上了改革开放的翅膀,中国的综合国力迅速增强,人民的生活质量年年提高,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令世人瞩目。

是啊

仅仅五十六年,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记得那条通往家乡的路,我五岁时还是一条泥路,十岁时变成了柏油路,现在成了宽阔的水泥马路,两边不再是简陋、低矮的平房,而是一排排花园式的别墅。

中国的变化难道不使全世界人民刮目相看吗?!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4周年,中国人民不会忘记,64年前那些难忘的荧幕形象:小兵张嘎、狼牙山五壮士、闪闪的红星中的潘冬子、平原游击队中的李向阳、红岩中的江姐、许云峰、红色娘子军中的吴琼花、红莲……不仅唤醒了一代人对过往历史的怀念,而且呼唤着和平年代中的英勇和坚贞。

六十四年可以让一个豆蔻女儿成为一个耄耋老人;六十四年,可以将一个呀呀学语的孩童变为已过花甲的老人;六十四年,可以让两代人先后走过“而立”…… 记得2001年7月13日的晚上,那是一个不眠之夜。

当宣布北京作为2008年奥运会举办城市时,中国人赢了

流泪了

谁会容忍美国轰炸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

谁会容忍日本教科书随意改写“南京大屠杀”的事实

一个具有几千年文化历史的中国,它受过非人的侮辱,使它变得更加坚强,更加长盛不衰。

为什么

因为中国人民有坚韧不拔的意志,有坚持不懈的精神,能够经受住百年的磨难,又怎会害怕挫折呢

60年风同风雨雨,60年沧桑巨变,谁也不会忘记60年前一个个历史见证。

我们坚信,祖国的明天更美好。

面对飘扬的国旗 面对飘扬的国旗亿万双眼睛注视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亿万颗心灵伴随祖国母亲一起搏动。

抬头仰望,发现鲜艳的国旗已在共和国的上空飘扬了半个多世纪。

在世纪之交的今天,共和国已走过了六十个春秋。

六十年前,“洋油”“洋面”还充斥着中国的大江南北;六十年后的今天,许多国产名牌已遍及世界各地。

六十年前,我们的祖先还把汉代的耕梨插进二十世纪的农田;六十年后,现代化机械已开进中国的农家。

六十年前,港澳游子还站在金门望厦门;六十后,归国侨胞已站在厦门望金门。

一样的遥望,却是两样的情形。

六十年里,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依旧淳朴中隐着聪慧,荒中透着俊季,可再也听不见那血泪凝结的叹息,更也找不到贫贱不堪的足印,再也寻不见你昔日枯瘦蹒跚的身影,麦穗和齿轮构筑的太阳,伸出金色的臂膀擎着一片晴空,逶道而来,斩断阴霾的剑光在普照众生的沧桑。

你傲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不管身边的风云如何的变幻,始终坚定地沿真理的方向勇往直前。

你笑迎着八面春风,在激越的节奏里,眺望着更加灿烂的前程。

我灵魂的纤绳永系向你风帆的桅杆; 我手中的彩笔,永远写你壮重的风姿; 面对飘扬国旗,血液在奔涌,思绪在沸腾,理想的根须在土里扎得更深。

面对飘扬的国旗,我们已把自己溶入母亲炙热的胸襟。

向祖国致意,为母亲祝福 又是一个金色的秋天,放眼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遍地金黄,繁华似锦,高楼矗立,煤海流金,大海扬波,长城起舞。

秋天,总给人们带来喜庆,带来诗意,带来遐想,带来憧憬,更带来希望,而今年的秋天,非同一般,更不寻常。

在这美好的季节,从江南水乡到北国边陲,从赣江只滨到拉萨林卡,共和国每一平方公里的热土都浸透着欢欣与幸福,流淌着甜蜜与歌唱。

十三亿华夏儿女以豪迈激越的歌声放飞金色的理想与玫瑰色的憧憬,放飞坚如磐石的信念与对伟大祖国赞美的诗行。

呵,祖国,我的母亲,在欢庆您诞辰60周年之季,我热血沸腾,思绪澎湃。

我们有多少贴心的话儿要对您讲,有多少赞美的歌儿对您歌唱。

60年,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只是弹指一挥间,然而,伟大的祖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到处是日新月异的创造。

到处是招商引资,促进经济建设的洪流。

我仿佛看见南湖的红船沐浴着太阳的金辉,向今天驶来。

井冈山的红旗,杜鹃笑靥和映山红的壮美像的红霞款款飘来。

宝塔山的热风,延河水的激浪,青纱帐的故事挟着黄河的琼浆,孕育了千万英雄的儿女。

呵,古老的长城挺起不屈的胸膛,奔腾的长江翻卷晶莹的浪花,千里草原回荡深情的马头琴声,拉萨林卡正传来牧民奔向小康的欢歌笑语。

于是,我看到祖国辽阔的大地上,华夏儿女于天地间引吭高歌。

欢庆祖国母亲60岁的生日,以共和国儿女的名义,向祖国致意,为母亲祝福。

啊,祖国,您如一叶希望之帆,从共和国开国大典的隆隆礼炮声中驶来;从天山脚下热瓦甫与三弦琴动人的琴声中驶来;从黄河激越澎湃的涛声和万里长江雄浑的船工号子声中驶来;从航天英雄杨利伟乘坐的神州5号宇宙飞船遨游太空的喜讯中驶来;从城市改革振兴的蓝图和乡村富裕文明畅想曲中驶来。

于是,我看到春风吹进亿万扇幸福的门窗,听到了“春天的故事”响彻华夏大地。

辽阔的海疆飞驶英雄的战艇,西部边陲又腾起冲天的火箭。

漫漫半个多世纪的历程中有过辉煌,有过挫折。

勤劳勇敢的中国人在三代领导人和党中央领导下,众志成城,排除万难,以极大的热情投入“振兴中华,壮我国威”的经济建设。

历史告诉我们,告诉未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像灯塔照亮祖国的锦绣前程,党中央正带领全国人民努力践行“三个代表”,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向美好未来。

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进军中,华夏儿女创造了无数奇迹,在世界民族之林让世人刮目相看。

你看,深圳,珠海,厦门等一批特区掘起座座金山,浦东新区挺起胸膛,骄傲也抒写振兴中华的醒目标题。

钢铁巨龙大京九腾飞南北,展示中国的雄姿。

香港回归,澳门回归,战胜四川他大地震灾害,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神舟七号胜利升空……所有这些,无不使中华儿女无不扬眉吐气,豪情万丈。

此刻,我的耳边又回响我的我爱国之心,万里长城永不倒这雄浑,激越的歌声。

这歌声呼唤着华夏儿女励精图治,创造更家美好的明天。

朋友们,迎着太阳,秋风送爽,让我们站在古老的长城上以一种深情,以一种豪迈,以一种庄严的仪式,端起金杯,痛饮欢庆的美酒,轻轻柔扶脚下的每一寸土地,共同祝福我们亲爱的祖国国泰民安,前程似锦。

我爱你——中国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矫健的苍鹰扇动着双翅,无畏的目光点亮前行的道路。

呼吸一口新鲜的空气,让久储的梦想复活,闭上我们的双眼,让我们一起来飞翔

今天我将给大家带来最真挚的演讲。

我演讲的题目是《我爱你——中国》。

在我人生道路上走过的13个春秋里,我一直认为自己很幸福,我的生活时时充满着欢乐,处处铺满着鲜花。

谈起这些,妈妈对我说:“你这么幸福,是你生活在我们伟大的祖国,生活在幸福的年代。

”老师对我说:“只有祖国的富强,才会使我们幸福的生活之花永放光华”。

翻开历史我看到:没有祖国,就没有了家,没有家就没有我们,祖国不强盛,人民就遭殃。

是啊,当祖国积贫积弱的时候,她的人民就挨饿受冻、受辱被欺;当祖国繁荣富强的时候,她的人民就快乐幸福、昂首挺胸

祖国和她的人民,正如母亲和儿女,荣辱与共、血肉相连

我们的祖国,就是我们的母亲,我们的祖国,就是我们最亲最爱的祖国母亲

她有960万平方公里广袤无垠的疆土;她有上下五千年光辉灿烂的文化;她有饮誉世界的四大发明;她有三山五岳的秀美江川……这一切都会使我——祖国的女儿,为有这样母亲而骄傲和自豪! 当然,我们不会忘记那“烽火连三月”的日子,不会忘记那黄浦江上的外轮,不会忘记那颐和园中的八国联军,还有那一箱箱的鸦片…… 鲁迅先生说过:“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

祖国的儿女在黑暗中摸索、在痛苦中企盼、在屈辱中抗争。

虎门销烟、太平天国、义和团起义… …无不表现了祖国儿女寻求解放与和平的坚强意志。

五四运动的呐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从此,祖国母亲踏上了新的征程

不久,我们的祖国母亲已经60岁了。

60年,弹指一挥间,旧中国的千疮百孔,民不聊生已成过去。

今天,我们的经济高速发展;我们的科技硕果累累;我们的教育日新月异;我们体育突飞猛进;我们的综合国力日益增强……这些都在向世人昭示:我们的祖国是腾飞的蛟龙

我们的祖国是屹立的巨人

60年啊

祖国的天“春风杨柳万千条”;祖国的地“青山着意化为桥”;祖国的儿女啊

“遍地英雄下夕烟”。

60年的励精图治,60年的上下求索,如今的祖国早已挺立在古老的东方,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

昨天是一页翻过的历史;今天是一个崭新的起点;明天是一幅宏伟的蓝图。

“中华儿女多奇志、敢叫日月换新天”。

我们应该有“为中华之崛起而学习”的宏伟抱负,应该有为祖国富强而献身的远大志向,让我们用全部的聪明才智和生命热血来建设我们的祖国吧

现在,我要深情地说一声:“我爱你——中国

”为了祖国美丽的永生 我们在星光灿烂下倾听时代的钟声,我们在漫漫长夜中等待黎明的曙光,多少次,我们心潮难平,多少次,我们辗转难眠,多少次,我们都是为了这不同寻常的一天……祖国母亲六十年华诞! 仰望长空,历史的星光依然闪烁!我们的中国古老而伟大,我们的中国壮丽而永生!蔡伦纸上书写着她的智慧,指南针上旋转着她的方向,刀光剑影下她一次次回归和平,精神劫难中又一次次积薪自焚,重获新生。

为了祖国的成长,无数人前仆后继,呕心沥血,为了祖国的富强又有多少人燃尽了自己的生命和青春!即使在那封建主义的绞杀下,即使在那帝国主义的炮火中,中国人依然用自己的脊梁挺起了中华古老的长城。

六十年前的十月一日,我们的祖国振翅一飞,再度冲上云霄,向全世界发出了最为雄健豪壮的声音:“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巨人的呐喊,震荡环宇,让群山响应,大海回波! 从那以后,一代新的天之骄子站立起来,他们用自己的灵魂之火温暖了祖国一度冰冷的身躯,用青春的热血点燃了祖国曾经暗淡的灵魂,用激越的歌声纺织了祖国的一身彩霞。

置身历史,我们溶于其中,分享着那过去的兴奋与悲痛;放眼未来,我们会发现,面前的道路更遥远更艰难。

让我们把科学、理性,进步作为自己的伟大目标,让我们用高尚的品德,优异的成绩献给祖国。

将中华儿女的豪气与龙的传人的胆魄融于自己青春,献出自己的智慧和爱,让我们在五星红旗下庄严宣誓:我们将努力奋斗,为了美丽的祖国我们将竭尽全力,为了祖国美丽的永生! 朗朗乾坤,堂堂中华。

高龄百万岁,繁衍百亿人。

铁肩挑五岳,巨手开三峡。

腰环万里长城,脚跨九曲黄河。

高攀文明圣火,穿越世纪风云。

或熊熊薪传百代,光灿灿彪炳千秋。

我们伟大的母亲“祖国”即将迎来她五十七周岁的生日。

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一个幅员辽阔、山河壮丽、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的国家。

她像一位巨人,屹立在世界东方。

优美秀丽的江南风光,雄伟豪放的北国山川。

气势磅礴的长江,号称世界屋脊的喜马拉雅山脉……都是那样的令人神往。

我们热爱祖国,如同热爱我们的母亲,因为母亲是我们的心灵、身体的来源于归宿。

祖国的甘泉、母亲的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优秀儿女。

他们为了自己的祖国,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为了伟大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一轮又一轮的朝阳。

我们的祖国走到今天经历了多少艰难的历程

谁会忘记悲壮的甲午战争

谁会忘记圆明园燃起的冲天大火

谁会忘记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

谁会忘记黄浦江畔“华人预购不得入内”的牌子

为了洗雪国耻,为了拯救危亡,多少中华儿女前仆后继,谭嗣同,李大钊,杨靖宇,赵一曼……中国共产党从诞生经历了70多年的风风雨雨。

今天,他依然坚定的驾驶着“南湖船”,迎风搏浪,向着社会四个现代化的目标奋勇前进

为我们的祖国唱一首十月恋歌,那十月恋歌,是从守卫在南沙群岛的海疆战士们心中流露出来的,是从中国南极长城站考察站队员挥动的红旗中飘出来的,是从农民粗硬的手指间跳出来的,是从我们辛勤的园丁们的笔尖上耕耘出来的,是从炎黄子孙拳拳的心中涌出来的。

我们伟大的共和国已经五十七华诞了。

五十七年前,拥有五千年灿烂文明的古老国家获得了新的生命力。

五十七年的风雨中,中华巨龙不断崛起,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在这种氛围里展望未来,谁的激情不在诗人的笔端喷涌

谁的血液不在人民的动脉流淌

谁的探索不在艰难中跋涉?谁的意志不在痛苦中磨练?谁的遐想不在欢愉中沉思

谁的拼搏不再追求中进取…… 我国的钢产量、煤产量世界第一;我国粮食产量世界第一;体育健儿为祖国捧回了一个又一个各种体育比赛不同项目的第一。

身为炎黄子孙,由谁会不因祖国而骄傲,为祖国而欢呼呢

祖国呀

眼光给你以色彩,雨露给你以芬芳,长城给你以脊梁,黄河给你以力量,人民给你以信任,战士给你以安宁,你还亲带着什么

历史的天平上正期待我们加上一颗金子般的心

我爱祖国的劳动人民,是他们种的庄稼,挑来的河水把我哺育长大。

我爱祖国的语言。

她的每一个词每一个字,都同我们的生活血肉相连,同我的心一起跳跃。

我爱祖国的文化,有时我朗读中国诗歌中的名句,体会到其中的优美的图景,感触到其中的铿锵的节奏,婉转悠扬韵律,领略到其中言外的神韵。

当我读到得意的时候,就不觉反复吟诵,悠然神往。

当他触动到我精神的褶皱的深处时,我就不觉留下了眼泪。

我爱我们祖国的土地

狂风曾来扫荡过它,冰雹曾来打击过它,霜雪曾来封锁过它,大火曾来烧灼过它,大雨曾来冲刷过它,异国奴隶主的铁骑曾来践踏过它,帝国主义的炮弹曾来轰击过它。

不过,尽管受了这些磨难,他还是默默的存在着。

一到了春天,它又苏醒过来,满怀信心的表现出来盎然的生意,万卉争荣的景色。

爱国主义,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内涵,今天,它主要表现为亿万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献身于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事业,那么,作为高中生的我们,应该用我们的青春吸收和给予,吸收知识,是为了将个人的力量用来实现祖国的梦想。

四化建设为我们青年一代提供了用武之地,无数的科学险阻在等待着我们去攀登,无数事业上的难关在等待着我们去攻克,“海阔人鱼跃,天高任鸟飞”。

我们在完成的任务——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要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从而把自己培养成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所需要的人才,中国经济腾飞所需要的人才

深深的祝福我们的祖国“祖国与天地同寿,江山共日月争辉

” 现实存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概括地说,改革开放,我们“改”出了一个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直观地考察我们的现实社会,经过改革开放,同三十年前相比,确实已经有了很大的差别。

从全党和全国的工作重点看,早已由阶级斗争为纲转变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生产资料所有制看,已经由过去的“一大二公三纯”、公有制一统天下,改变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从经济体制看,已经由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从社会状态看,已经由封闭和墨守陈规的社会转变为对外开放、融入世界和全面进行改革、越来越活跃的社会;从出发点看,过去建设社会主义,强调为国家、为人类作贡献,现在强调改善人民生活,以民为本。

在全党全国工作重点转移后,通过改革开放形成和确立起来的以上五个方面的成果,可以看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要素。

这样一些重大的变化,给我们的社会和社会成员带来什么呢

首先是经济的快速发展。

1980年,我国工农业总产值是7100亿元(见十二大报告),到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达到

【第21句】:09万亿元,即使扣除价格上涨因素,也增长了几十倍之多。

我国的经济发展之快,被国际舆论视为奇迹。

人民生活普遍改善。

进入历史新时期的时候,我国大约九亿人口,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的人口竟有

【第2句】:5亿之多。

现在,人民的温饱问题已经基本解决(还留下一个不小的尾巴),广大人民的生活普遍得到明显改善。

这是大家都可以感受得到的事实,不必一一列举。

综合国力大幅度增长。

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明显提高增强了。

人的精神面貌深刻变化。

人民受教育程度提高了,青壮年文盲已基本扫除,九年制义务教育已基本普及,大学的毛入学率已经达到百分之二十。

过去年代存在的那种个人迷信、思想僵化状态从根本上得到改变。

人们敢于独立思考,参与意识大大增强。

什么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呢

以上这些,就是现实存在的、我们生活在其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当年,邓小平曾说:“坚持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68页)回过头来看,确实是这样。

改革开放是推动中国发展进步的强大动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从实践和历史的角度看,改革开放,其意义决不亚于民主革命时期找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以上事实,充分说明了中国的快速发展和巨大进步。

特别要强调的是,生产力发展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

以上事实,充分说明了改革开放的路线是正确的,充分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生命力。

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体现 但是,国际国内都有人认为,改革开放搞了一个中国特色的资本主义,或者说,中国现在是共产党领导的资本主义。

有人甚至想当然地列出几条,作为标准,对照现实社会,指责改革开放偏离了社会主义方向。

这里涉及到一个老问题,就是究竟什么是社会主义

这个问题确实很重要,需要搞清楚。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不能丢开老祖宗,随心所欲地发议论。

那么,什么是科学的社会主义呢,老祖宗是怎么说的呢

马克思和恩格斯着重在经济方面讲了什么是社会主义(从经济上分析和判断社会性质是唯物史观的基本方法),基本的思想和要求是: 首先要消灭资产阶级的私有制,由社会占有生产资料。

恩格斯强调:社会主义同现存制度的具有决定意义的差别当然在于,在实行全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组织生产。

(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4卷第693页)马克思和恩格斯将“公有制”与“社会占有生产资料”两个概念在同一意义上使用,但这两个概念的包容性是很大的,其具体实现形式决不限于国有制和集体所有制。

要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总量。

在《共产党宣言》中就提出了这个要求,以后他们又不断地阐述这个思想。

“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3卷第633页)这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思想。

马克思和恩格斯一再强调,他们的理论是活的行动理论,而不是必须机械照搬的教条,这些基本原理的具体运用,完全取决于人们不得不在其中活动的那个特定的历史环境。

就是说,要从各国的实际出发。

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3页)这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新概括,同老祖宗讲的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完全一致,而且有所深化。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的思维方法,是列举几条特征,来判断社会主义,而不善于从基本思想的高度、从本质的高度理解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我们认定发展是硬道理,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我们强调发展生产、改善人民生活,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更是提出了以人为本。

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较好地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由于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又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特别要强调的是,以人为本,用中国语言表达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思想。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应当提升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

应当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比传统模式的社会主义,更多更好地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思想和要求。

传统模式的社会主义,从消灭了剥削制度、建立了生产资料公有制以及确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来看,都属于科学社会主义的范畴。

但是,由于在指导思想上对什么是社会主义认识不完全清醒,思想僵化,传统模式的社会主义中确有不少不符合科学社会主义的东西,概括地说,主要有:“一大二公三纯”的所有制、计划经济体制、以阶级斗争为纲、高度集权。

通过改革开放,这些不符合科学社会主义的东西,有的相当彻底地改掉了,有的正在改变。

总之,我们的改革开放,改掉的是不切合中国实际的东西,是不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东西,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符合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任重道远 但是,我们要清醒地看到,从传统模式的社会主义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转变还远远没有完成,我们的改革开放任重道远。

观察我们的社会,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市场秩序还不够规范,市场的发育程度还比较低;传统社会主义模式还有残存,旧体制的思想、观念、习惯、活动方式、领导方法还存在,等等。

还要看到,在我们的现实社会中,还存在一些非社会主义的东西,这主要是指封建主义的残余影响。

邓小平曾指出,党和国家领导制度存在官僚主义现象、权力过分集中现象、家长制现象、领导职务终身制现象、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这些弊端都带有封建主义色彩。

最近揭露出来的山西黑砖窑,是比封建主义还要落后的东西,带有奴隶制的色彩。

以上这些,其性质都是非社会主义的,都在革除之列。

回顾三十年来的改革开放,总体上很成功,但在某些方面也存在失误失衡。

现实社会中的各种关系,最基本的是经济与政治、经济体制与政治体制的关系,而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不够协调,经济体制改革迈出了几大步,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政治体制改革却是碎步缓行,进展不大。

“官本位”非但没有削弱,还有增强之势。

目前存在的民生问题突出,贫富差距拉大,为富不仁现象增多,丑恶现象陈渣泛起,社会风气败坏,腐败严重等问题,都同政治体制改革不到位有关。

目前改革处在关键阶段,问题很多,矛盾复杂,难度很大,各种议论纷起,我们要下最大决心,拿出民主革命时期提出将革命进行到底那样的决心、气概和魄力,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

回顾三十年来的改革,我们体会到,从旧体制转变为新体制,从传统模式的社会主义转变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确实是一场革命。

在改革进程中,困扰改革者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姓资姓社”的问题。

改革从起步时起,就有人指责是走了资本主义道路;改革每前进一步,都伴随着“姓资姓社”的争论。

邓小平针对“姓资姓社”的争论,明确指出:“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2页)这就是有名的“三个有利于”标准。

“三个有利于”标准不仅是实践标准的发展,更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

“三个有利于”标准是邓小平改革思想的精髓。

“三个有利于”标准是廓清“姓社姓资”迷雾的有效武器。

正如有的领导干部所说,这些年,我们就是靠“三个有利于”标准壮了胆。

坚持改革开放,就要坚持以“三个有利于”为判断标准。

我们看到,有的文章谈论改革,洋洋万言,引了不少邓小平的话,但就是不讲“三个有利于”标准,真是咄咄怪事

不赞成“三个有利于”为判断标准,必然要另立判断标准,这是挑起“姓社姓资”争论的习惯做法。

实践已经证明,离开“三个有利于”标准谈改革开放,很可能南辕而北辙。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的头脑要保持清醒。

恩格斯说,社会主义“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

这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一条重要原理。

我们坚持改革开放,完全符合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的要求,也适应了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的内在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中形成,在改革开放中发展。

只要我们坚持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将会取得更大的发展和进步。

大国崛起每集写50~100字简单记录

1海洋时代(开篇暨葡萄牙、西班牙)  15世纪,欧洲最早的两个民族国家葡萄牙和西班牙,在国家力量支持下进行航海冒险:在恩里克王子的指挥下,迪亚士、达·伽马等葡萄牙一代代航海家们开辟了从大西洋往南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的航线;在伊莎贝尔女王的资助下,1492年哥伦布代表西班牙抵达了美洲。

当麦哲伦完成人类第一次环球航行后,原先割裂的世界终于由地理大发现连接成一个完整的世界,世界性大国也就此诞生。

葡萄牙和西班牙在相互竞争中瓜分世界,依靠新航线和殖民掠夺建立起势力遍布全球的殖民帝国,并在16世纪上半叶达到鼎盛时期,成为第一代世界大国。

但是,这两个依靠掠夺迅速崛起而没有发展工商业的帝国很快盛极而衰。

2小国大业(荷兰)    地处西北欧、面积只相当于两个半北京的小国荷兰,在海潮出没的湿地和湖泊上,以捕捞鲱鱼起家从事转口贸易,他们设计了造价更为低廉的船只,依靠有利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商业信誉,逐渐从中间商变成远洋航行的斗士。

日渐富有的荷兰市民从贵族手里买下了城市的自治权,并建立起一个充分保障商人权利的联省共和国。

他们成立了世界上最早的联合股份公司——东印度公司,垄断了当时全球贸易的一半;他们建起了世界上第一个股票交易所,资本市场就此诞生;他们率先创办现代银行,发明了沿用至今的信用体系。

凭借一系列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的创立,17世纪成为荷兰的世纪。

   由于国土面积等天然因素,17世纪末,荷兰逐渐失去左右世界的霸权。

但直到今天,荷兰人的生活依然富足,荷兰人开创的商业规则依然在影响世界。

3走向现代(英国·上)     (16—17世纪)     与欧洲大陆隔海相望的英国,在1588年与西班牙无敌舰队的海战中大获全胜,就此逐步登上世界舞台。

从中世纪走向现代社会的过程中,强有力的君主制成为关键的一环。

女王对海洋探险和贸易的鼓励、开明的治国态度和处理社会矛盾的妥协手段,使这个地处边缘的岛国,迎来了早期的辉煌。

  但是,接下来的国王查理一世却因为坚信君权神授,违背了英国早在13世纪时由所确定的国王必须遵守法律的原则,和议会之间进行了一场为时四年的内战,战败后的查理一世被宣判死刑。

最终,英国通过光荣革命,逐步建立起君主立宪制,完成了向现代社会的转型。

   相对宽容的社会环境,为英国的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为工业革命的到来做好了准备;同时,也让这个岛国一步步走向了世界舞台的中心位置。

4工业先声(英国·下)    (18 — 19世纪)     随着英国殖民扩张和海外市场的成熟,商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手工工场的生产已经不能满足需要。

为了鼓励发明创造,英国颁布了世界上最早的。

这一切,使得英国出现了全民热衷于发明、生产和贸易的景象。

当牛顿发现了宇宙运行的规律后,科学的精神渗透到英国社会中;当瓦特最终以万能蒸汽机解决了最核心的动力问题后,英国工业化开始以惊人的速度全面展开;当亚当·斯密以指出了自由竞争的市场规律后,英国人开始在本国强大工业能力的支持下,推行自由贸易,拓展全球市场。

在各种合力下,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

在此期间,英国打败了强邻法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殖民帝国。

19世纪中后期开始,殖民地日益成为英帝国的负担,而自由市场经济的弊端也逐渐显现,英国的发展开始减慢,最终丧失了世界霸主的地位。

5激情岁月(法国)     17世纪时,国王路易十四在法国建立起欧洲大陆最强大的绝对王权,并籍此将法国的经济、文化、军事力量都带到了历史上的第一个高峰,巴黎城就在那一时期诞生。

路易十四对文化艺术的喜好培育了国民对思想文化的推崇,席卷了整个欧洲的启蒙思想在法国得到了普遍传播。

    启蒙思想打破了欧洲中世纪的神学枷锁,开启了理性的大门,而法国社会一直无法解决的三个等级之间的矛盾却愈演愈烈。

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颁布。

    但是,欧洲各君主国的绞杀使法国出现了极端事件和长期动荡。

这时,拿破仑一世以大革命之子的形象出现,用征服欧洲的方式再次将法国带向巅峰。

    然而,武力扩张并不能长久维持大国地位。

直到二战之后,法国才在戴高乐独立自主发展道路的带领下,恢复了往日的光荣。

6帝国春秋(德国)    当欧洲各国纷纷建立民族国家之际,欧洲大陆中部的一片国土始终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

对分裂有着痛苦记忆的德意志人在思索中呼唤着一个统一的国家。

通过不懈努力,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希·李斯特提出的通过经济统一实现政治统一的方式得以实施,关税同盟的建立使贸易壁垒被打破,德意志经济快速发展。

   铁血宰相俾斯麦则在欧洲列强环伺的夹缝中求生存,在外交上作足准备后,最终以三场对外的战争,在1871年完成了德国统一。

   第一步是1864年初挑起对丹麦的战争。

把属丹麦的石勒苏益格-荷尔施泰因两公国(居民多数为德意志人)并入德国。

   第二步是1866年挑起对奥地利的普奥战争。

1866年7月3日在萨多瓦战役中,普鲁士获得决定性的胜利。

根据1866年8月的布拉格和约,奥地利退出德意志联邦,普鲁士兼并了荷尔施泰因以及战争中站在奥方的几个德意志联邦诸侯国,统一了德意志的北部和中部,建立起在普鲁士领导下的北德意志联邦。

   第三步是1870年的普法战争。

1870年7月19日,在俾斯麦的挑动下,法国向德国宣战。

拿破仑三世吹嘘说,这只是一次“到柏林的军事散步”。

但他碰到的已不是昔日的普鲁士,而是一个比较强大的、坚决反对分裂的德意志民族。

1870年9月2日,德军在色当战役取得对法国的决定性胜利,生俘了拿破仑三世。

至此,统一南德的障碍已除,德国的民族战争的任务已经完成。

俾斯麦驱兵直入巴黎。

1871年1月18日在凡尔赛宫宣告了德国的统一,成立了德意志帝国。

俾斯麦也同时出任德意志帝国的宰相。

他遵循欧洲大国的均衡原则,为德国带了宝贵的和平发展空间。

   一直以来高度重视教育、科技的德意志,迅速站在了的前沿,用30多年的时间超过英国,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

但是,随后德国却很快成为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

二战后,德国再次分裂。

通过对战争的深刻反省,德国最终以和平的方式完成了国家的再次统一(1990年10月3日0时)。

7百年维新(日本)    150多年前,在四艘美国黑船的胁迫下,长期闭关锁国的岛国日本选择了不战而开国。

外部压力成为国家内部变革的动力,黑船来航15年后的1868年,明治维新正式开始。

在“求知识于世界”的维新纲领指导下,日本派出由政府高官组成的岩仓使节团到欧美各国考察。

此后,日本开始了国家工业化:大久保利通以拿来主义的方式推进殖产兴业、文明开化,开办大量官营工厂,并大力扶持民营企业。

日本现代企业之父涩泽荣一弃官经商的传奇经历成为那个时代的主角。

大久保的继任者伊藤博文则顺应国内自由民权运动的呼声,制定了巩固维新成果的日本第一部宪法。

但是,同时写进的天皇制埋下了日本军国主义抬头的隐患。

原子弹爆炸的蘑菇云结束了日本军国主义的迷梦。

二战后的日本,以为基础,在美国扶持下,经济迅速发展。

在1968年,即明治维新百年之际,成为当时仅次于美国和苏联的世界经济强国。

现在,日本已经超过德国,成为了世界上经济第三强的国家。

8寻道图强(沙俄)     1697年,俄国沙皇彼得一世前往欧洲各国游历和学习。

归来后,他用强硬手段推行了一场社会变革。

从穿衣、吃饭,到科学教育、商业活动、军队建设,彼得用野蛮的方式推进了俄罗斯的文明进程,他甚至亲自审讯反对改革的太子。

在打败了强敌瑞典之后,彼得下令建造起一个面向欧洲的新首都圣彼得堡。

    继承彼得改革的女皇引进欧洲的启蒙思想,重视教育,并试图起草法律,但改革无法触动农奴制。

女皇的业绩最终只能表现在领土扩张上,在18世纪后期,俄罗斯成为地跨欧亚美的大国,并成为欧洲事务中的重要角色。

    但是,农奴制使俄罗斯很快在经济、技术领域落后于完成了工业化的英法等国。

在战争—革命—改革的多次反复中,这个在传统和现代之间徘徊的民族,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思考能力。

等一批俄罗斯知识分子希望能够找到一条自己的道路。

正是在这样的思考中,俄罗斯逐渐创造了属于自己的独特文明。

9风云新途(苏联)    1917年,苏维埃政权在十月革命后诞生。

在探索从未有人实践过的社会主义道路时,列宁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及时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调整为新经济政策,保护了农民,也吸引了哈默、福特等外国投资者。

苏联经济逐渐复苏。

列宁去世后,在面临封锁和战争威胁的国际环境下,斯大林决定加快工业化进程,开始实施计划经济,优先发展重工业。

随着两个五年计划的完成,苏联一跃成为工业强国,令当时正处于经济危机中的欧美各国惊叹不已。

工业化成就的光芒掩盖了苏联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模式的弊端。

而很快到来的二战检验了这一工业化成果。

苏联新工业区的威力和苏联人民的巨大牺牲,使它赢得了战争的胜利,也赢得了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应有的地位。

作为一次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苏联为全人类提供了前无古人的经验和思考。

今天,俄罗斯人正在为民族复兴而努力,这个民族的未来值得期待。

10新国新梦(美国·上)     (17世纪—19世纪)    1620年,五月花号载着一百多名英国清教徒来到北美大陆。

遵照登陆前签订的《五月花号公约》,清教徒开始了在新大陆上自治管理的生活。

100多年后,由于英帝国强行增收印花税,殖民地独立战争爆发,1776年,北美13个英殖民地宣布成立美利坚合众国,并在1787年制定了对美国发展影响深远的成文宪法,建立起中央政府。

    此时,大量移民带来了欧洲最先进的技术成果,拿过欧洲接力棒的美国,迅速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

美国快速发展,但制宪会议上悬而未决的奴隶制问题,最终在1860年导致了南北战争的发生。

林肯总统带领北方打赢了这场维护国家统一的战争,中央政府也由此逐渐壮大。

在政府推动下,历时一个多世纪的西进运动成果斐然。

    此后,爱迪生将美国率先带入电气时代,对发明和创新的制度性保障成为这个国家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1894年,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强国。

这个年轻的国度已站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潮头。

11危局新政(美国·下)    (20世纪初 — 二战结束)    自由竞争,使得美国迎来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黄金年代。

一大批垄断性的大公司、大财团相继出现,第一家托拉斯集团—洛克菲勒的标准石油公司是其中典型的代表。

但问题很快显露:垄断导致中小企业倒闭,机会平等丧失;社会严重两极分化,劳资矛盾激化。

美国人开始反思这种经济社会发展的模式。

1901年上任的西奥多·罗斯福总统顺应进步主义的思想和社会的要求,通过反垄断和立法保障工人权益等方式,开始了美国历史上第一次政府干预经济的行动。

    随后,福特生产线的诞生、电气时代一批新技术和发明的出现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战带来的订单,进一步壮大了美国经济。

1929年,波及全球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来临,美国损失惨重。

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加大了政府管理经济的力度,通过一系列新政措施,使美国逐步走出困境,也由此开创了看得见的手(政府)和看不见的手(市场)共同作用于经济的混合经济模式。

    第二次世界大战成为美国历史新的转折点,美国在政治、经济、科技、军事等方面都成为世界第一强国,并由此开始主导世界。

12大道行思(结篇)    一、大国之谜     回顾500年来各个世界大国发展的历程,讨论大国崛起的关键性因素。

    二、大国之惑     历史上的大国依靠掠夺殖民地和武力争霸崛起,已被证明结局并不美好;妄图依靠战争打破和重建世界格局,已被证明结果事与愿违。

    三、大国之路     二战后,各国逐渐开始理智地寻找大国之路。

    对于理想的大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关于大国的话题,也许是一个永远无法穷尽的讨论。

我们不知道21世纪的变化将把大国带向何方,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建立永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将是人类共同努力的方向。

79766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