谣言止于智者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选文,回答问题。
①谣言来源于污浊刷灵魂,它是散布者为了达到某种不可告人的目的而捏造的谎言。
②谣言是可怕的:它有一种邪恶的力量,能给人的心灵带来莫名的恐慌;它能让人处于多疑猜忌的境地难以自拔;它能摧毁人与人之间的信任,给友情、爱情、亲情笼罩上一层挥之不去的阴影;然而,对于那些不相信谣言的智者来说:谣言的力量却等于零——他们能识破谣言的真相,并且绝不会让谣言插上“飞翔”的翅膀。
③蠢人常常会因为听信谣言而害人害己。战国时期,秦军进犯赵国,把赵国的门户重镇上党团团围住。赵王派廉颇率大军救援,走到长平时,上党已被攻下。面对秦军的凌厉攻势,久经沙场的廉颇知道秦军锐气正盛,便摆出一副要打一场持久战的阵势。秦军准备速战速决,可廉颇只守不攻。秦军害怕了,因为他们经不起拖!于是便派人到赵国散布谣言,说:廉颇年老软弱,害怕进军。不敢出战,要让年轻力壮的赵括带兵,秦军就会因为害怕而溃败退走。赵王果然听信谣言,派赵括前去接替廉颇为将。结果是赵军大败,四十余万大军被秦将白起悉数坑杀。若不是魏国及时相救,赵国恐怕已经就被秦军顺势给灭了。赵王听信谣言的结果是:赵国差点招来灭顶之灾。
④愚蠢的人经不起谣言的迷惑,而智者却往往能化谣言于无形。同样是在战国时期,魏文侯派乐羊去攻打中山国,三年末下;在此期间,各种谣言纷起,说乐羊围而不攻是想拥兵自立。然而,谣言并没有动摇魏文侯对乐羊的信任,他一面派使臣慰问前线的'部队,一面又加派作战的兵力。打下中山国归来之后,魏文侯送给乐羊两个箱子,乐羊打开一看,顿时大惊失色、汗如雨下,原来箱子里都是说他有异心的奏章。试想,如果魏文侯当时听信了“乐羊想拥兵自立”的谣言,结果会是怎样?恐怕中山国依旧是中山国,而乐羊却早以成为刀下之鬼了。
⑤因为轻信谣言,多少王朝走向没落,多少同邦离心离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谣言无腿,却能像风一样四处游走,一旦遇到昏庸发热的头脑,便会掀起狂涛巨浪,吞噬理智的航船,铸成无法弥补的大错。
⑥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对待谣言呢?让我们来听一个故事:一个人风风火火地跑到一位哲人那儿说:“我有个消息要告诉您……”哲人打断他的话说:“等一等,你要告诉我的消息,用三个筛子筛过了吗?”那人不解地问:“哪三个筛子?”哲人说:“第一个筛子叫真实。你要告诉我的筛子是真实的吗?”来人说:“不知道,我从街上听来的。”“第二个筛子是审查。你要告诉我的消息审查过了吗,是善意的吗?”那人踌躇地说:“不,刚好相反。”哲人说:“第三个筛子是掂量。这个如此让你激动的消息重要吗?”那人不好意思地说:“都是街头巷尾的传说,无所谓重要不重要。”哲人说:“这消息既然一不确定是否真实,二非善意,三不重要,那就别说了吧,免得人们被这虚假的谣传所困扰。”
⑦朋友们,谣言止于智者,这我们把这三个“筛子”放在心中,相信我们一定能在谣言面前做一个“智者”,而不是谣言的迷惑者、传布者和受害者。
1.本文可以用文章中心论点作标题,请将文章标题写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简要概括第③④段列举的事例论据,并文案它们分别证明了什么分论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除运用事例论证外,还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根据上下文内容,仿照划文案,在文中横线上写两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完全文,你一定知道该如何对待谣言了吧!请写下你的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谣言止于智者。
2.第③段:赵王听信秦军谣言差点招来灭顶之灾。证明“蠢人常会因为听信谣言而害人害己”。第④段:魏王侯不听“乐羊想拥兵自立”谣言,打下中山国。证明“智者能化谣言于无形”。
3.对比论证。用正反来年感方面事例对比,突出了相信谣言的危害,有力证明了中心论点。
4.示例:多少事业毁于一旦,多少朋友成为对头。(内容是轻信谣言的危害,形式与画文案一致即可)
5.围绕“自己不造谣,不传播谣言,不相信谣言”谈即可。
《谣言止于智者》阅读答案
①近来,社会上“妖言惑众”事件的频繁发生,对人民生活和社会稳定产生了严重危害。虽然人们知道,谣言是个别人为了达到某种不可告人的目的而捏造的谎言,但仍有不少善良的人在无意之中成为了谣言的传播者。许多人被谣言迷惑,而智者却往往能化谣言于无形,也就是说,谣言止于智者。
②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人风风火火地跑到哲人那儿,说想要告诉他一个消息。哲人平静地打断他的话说:“等一等,你要告诉我的消息,用三个筛子筛过了吗?”哲人所说的“筛”,就是看消息是否真实,是否经过审查,是否具有善意。来人表示只是听来的。最后哲人说:“那就别说了吧,免得人们被这虚假的谣传所困扰。”哲人面对看似令人激动的消息,淡定从容,以自己的标准过滤虚假信息,让谣言停止了传播。【甲】面对不确定的信息,智者能以淡定的心态,理智应对,不为谣言所惑。
③面对不确定的信息,智者能以渊博的知识,明辨是非,不为谣言所困。谣言像四处游走的无根之风,而知识却正如遮挡、消解它的高山茂林。当智者遇到谣言的无根之风时,能运用知识的高山茂林,使谣言得以消解。【乙】自2007年至今,对于拟建PX(对二甲苯、低毒化合物)项目,多地民众均选择坚决抵制,被谣言所惑是重要原因之一。其间,某搜索网站上的“PX”词条多次被人篡改,将PX解释为“剧毒”。为了阻止妖言惑众,清华大学化工系的学生用丰富的专业知识、大量的科学依据进行论证说明,还原了科学的真相,从而攻破谣言。这次破谣的成功,表明了知识对于明辨是非的必要性。
④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网络让谣言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因此,对于不确定的信息,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尽自己所能组织谣言的传播,在谣言面前我们人人都应该做一个“智者”。
【第20句】:为什么说“谣言止于智者”?(4分)
【第21句】:简要分析第③段中画线句的作用。(2分)
【第22句】:如果在文章【甲】或【乙】处补写一个论据,下面材料放在处使用最恰当。(只填序号)(2分)
【材料】
战国时期,魏文侯派乐羊去攻打中山国。三年未下。在此期间,各种谣言纷起,说乐羊围而不攻是想拥兵自立。然而,魏文侯却相信乐羊这样做自有其道理。他一面派使臣慰问前线的部队,一面又加派作战的兵力。最终乐羊成功打下中山国,魏文侯重赏了乐羊。
参考答案:
【第20句】:面对不确定的信息,智者能以淡定的心态,理智应对,不为谣言所惑;面对不确定的消息,智者能以渊博的知识,明辨是非,不为谣言所困。(共4分,每个要点2分)
【第21句】:画线文案运用比喻论证法。将谣言比喻为无根之风,突出其不真实与传播速度快的特点;将知识比喻为高山茂林,突出知识对谣言的消解作用。在此基础上。形象地阐明智者运用知识消解谣言的做法。论证通俗形象,使人容易接受。(共2分)
【第22句】:甲(共2分)
雨前阅读答案
最后的鸽群带着低弱的笛声在微风里划一个圈子后,也消失了。也许是误认这灰暗的凄冷的天空为夜色的来袭,或是也预感到风雨的将至,遂过早地飞回它们温暖的木舍。
几天的阳光在柳条上撒下的一抹嫩绿,被尘土埋掩得有憔悴色了,是需要一次洗涤。还有干裂的大地和树根也早已期待着雨。雨却迟疑着。
我怀想着故乡的雷声和雨声。那隆隆的有力的搏击,从山谷返响到山谷,仿佛春之芽就从冻土里震动,惊醒,而怒茁出来。细草样柔的雨丝又以温存之手抚摩它,使它簇生油绿的枝叶而开出红色的花。这些怀想如乡愁一样萦绕得使我忧郁了。我心里的气候也和这北方大陆一样缺少雨量,一滴温柔的泪在我枯涩的眼里,如迟疑在这阴沉的天空里的雨点,久不落下。
白色的鸭也似有一点烦躁了,有不洁的颜色的都市的河沟里传出它们焦急的叫声。有的还未厌倦那船一样的徐徐的划行。有的却倒插它们的长颈在水里,红色的蹼趾伸在尾后,不停地扑击着水以支持身体的平衡。不知是在寻找沟底的细微的食物,还是贪那深深的水里的寒冷。
有几个已上岸了。在柳树下来回地作绅士的散步,舒息划行的疲劳。然后参差地站着,用嘴细细地抚理它们遍体白色的羽毛,间或又摇动身子或扑展着阔翅,使那缀在羽毛间的水珠坠落。一个已修饰完毕的,弯曲它的颈到背上,长长的红嘴藏没在翅膀里,静静合上它白色的茸毛间的小黑睛,仿佛准备睡眠。可怜的小动物,你就是这样做你的梦吗?
我想起故乡放雏鸭的人了。一大群鹅黄色的雏鸭游牧在溪流间。清浅的水,两岸青青的草,一根长长的竹竿在牧人的手里。他的`小队伍是多么欢欣地发出啁啾声,又多么驯服地随着他的竿头越过一个田野又一个山坡!夜来了,帐幕似的竹篷撑在地上,就是他的家。但这是怎样辽远的想象啊!在这多尘土的国度里,我仅只希望听见一点树叶上的雨声。一点雨声的幽凉滴到我憔悴的梦,也许会长成一树圆圆的绿荫来覆荫我自己。
我仰起头。天空低垂如灰色的雾幕,落下一些寒冷的碎屑到我脸上。一只远来的鹰隼,仿佛带着愤怒,对这沉重的天色的愤怒,平张的双翅不动地从天空斜插下,几乎触到河沟对岸的土阜,而又鼓扑着双翅,作出猛烈的声响腾上了。那样巨大的翅使我惊异。我看见了它两胁间斑白的羽毛。
接着听见了它有力的鸣声,如同一个巨大的心的呼号,或是在黑暗里寻找伴侣的叫唤。
然而雨还是没有来。
1933年春,北京
(选自《画梦录》,人民文学出版社,有删改)
相关链接:何其芳,1912年出,中国现代作家。1933年,时值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我国东北后,又加紧蚕食华北,而国(min)党政府卑躬屈敌,民族危机深重,政治气候低沉。面对现实,当时一大批知识分子既对黑暗现实不满,又找不到出路。
【第1句】:请用文章中的词概括下面三种动物在雨前的不同神态。(3分)
(1)鸽子: (2)白鸭: (3)鹰隼:
【第2句】:对比是本文重要的表现手法之一,请简要分析作者将南方的湿润与北方的旱渴进行对比的作用。(2分)
【第3句】:作者描写景物语言精致,请赏析下面句中加点的词。(2分)
细草样柔的雨声又以温存之手抚摩它,使它簇生油绿的枝叶而开出红色的花。
【第4句】:作者描写白色的鸭后写道:“可怜的小动物,你就是这样做你的梦吗?”这话话表现了作者对白鸭怎样的情感态度?(2分)
【第5句】:结合文章内容,阅读相关链接,试探究作者写作本文的意图。(3分)
参考答案:
【第1句】:(3分)(1)惊惶(2)烦躁(3)愤怒
【第2句】:(2分)表现了作者对雨的盼望,对故乡美好景物的怀念与向往,对新生活的追求。
【第3句】:(2分)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雨声轻柔而又温存的特点。
【第4句】:(2分)“可怜”,值得怜悯的意思,表现了作者对白鸭苟安生活的不屑。(意思相近即可。)
【第5句】:(3分)要点:作者通过对一系列景物久旱盼甘霖的描写,(1分)揭示了当时知识分子共同的心态:既不满于现实,又找不到出路的犹豫、伤感、焦躁,同时表现了作者抗击陈腐、追求新生活的愿望。(2分)
这篇何其芳《雨前》阅读答案是由文学网小编为您收集整理,希望通过这些阅读练习和答案,能帮助同学们把握语文阅读的特点,进而提高阅读、鉴赏、写作能力以及语文综合素养。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鸟说》阅读答案
阅读《鸟说》一文,完成8-11题。
余读书之室,其旁有桂一株焉,桂之上日有啁啾者,即(1)而视之,则二鸟巢于其枝干之间,去地不五六尺,人手能及之。巢大如盏,精密完固,细草盘结而成。鸟雌一雄一,小不能盈掬(2),色明洁,娟皎可爱,不知其何鸟也。
雏且出矣,雌者覆翼之,雄者往取食。每得食,辄息于屋上,不即下。主人戏以手撼其巢,则下瞰而鸣,小撼之小鸣,大撼之即大鸣,手下,鸣乃已。
他日,余从外来,见巢坠于地,觅二鸟及鵱鷇(3),无有。问之,则某氏僮奴取以去。
嗟乎!以此鸟之羽毛洁而音鸣好也,奚(4)不深山之适(5)而茂林之栖?乃托身非所,见辱于人奴以死,彼其以世路为甚宽也哉?
注释(1)即:走近,靠近(2)掬:用手捧,盈掬:这里指用手满握。
(3)鵱:音构,鸟卵。这里指幼鸟。(4)奚:为什么。(5)适:到……去
【第8句】: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1)则二鸟巢于其枝干之间()(2)雌者覆翼之()
(3)鸣乃已()(4)见辱于人奴以死()
【第9句】: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
A.桂之上日有啁啾者何陋之有(《陋室铭》)
B.雏且出矣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马说》)
C.即而视之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D.主人戏以手撼其巢则以一平板按其面(《活板》)
【第10句】:用“╱”标出下面文案的朗读停顿(共两处)。(1分)
其旁有桂一株焉
【第11句】:翻译下列文案。(4分)
(1)问之,则某氏僮奴取以去。
(2)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
【第12句】:本文和《马说》在写法上相似,都运用了哪种写作手法?表达的主题有何不同?(3分)
参考答案:
【第8句】:(1)做巢筑巢(2)盖、蒙(3)停止(4)受辱【第9句】:D(2分)
【第10句】:其旁╱有╱桂一株焉(1分)
【第11句】:(4分)(1)问周围的人(它的去向),原来是某人(屋主)的童仆把它们抓走了。
(2)略
【第12句】:托物寓意(1分)
《马说》抨击统治者的昏庸无能,抒发作者怀才不遇的思想感情。(1分)
本文告诫有识之士应该选择适合自己的处所去发展。(1分)
上一篇:生物仿真实验室标语汇编90句
下一篇:学校减负的宣传标语汇集9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