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文学奖的恢复
老舍是现代非常有影响力和知名度的作家,他创作的散文一直备受人们的推崇。今天小编和大家讲述的是关于老舍文学奖的恢复的事情,欢迎大家阅读。
北京老舍文学院昨天在北京市文联揭牌成立,由北京市作家协会主席刘恒担任院长。记者了解到,老舍文学院成立后将会积极推动恢复老舍文学奖工作,在该奖项未正式列入之前,计划以文学领域业内评审的方式开展评选,吸引首都作家广泛参与。
曹文轩、毕淑敏、刘庆邦、徐坤、邹静之为北京老舍文学院副院长,北京作家协会驻会副主席、秘书长王升山担任常务副院长,聘任陈晓明、格非、白烨、叶广芩、周大新、孟繁华、周晓枫、张清华、陈福民、程光炜、贺绍俊、张柠、孙郁、李林荣、宁肯、祝勇、邱华栋、王泉根、徐小斌19位在文学创作和教研上成绩卓越的学者作家为客座教授。
老舍文学院的特色在于加强对驻会作家及合同制作家管理引导,积极培养京派文学人才,建设一支有影响力的北京作家队伍。深入了解作家的思想状况和创作动态,加强作家培训和创作指导。老舍文学院还将做好文学研究及舆情分析工作,系统整理北京文学事业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大力推介北京名家名作,促进北京与国内外、海内外的作家、文学组织间的学术交流。搜集文坛动态,剖析当前文艺发展形势下的新思潮、新观点,及时提供各种文艺舆情。
2023年,北京老舍文学院将围绕“出优秀作家,创优秀作品”的主线,推动各项工作全面展开,为打造“北京作家的摇篮”奠定坚实的`基础。计划举办首届网络文学创作高研班、北京市中小学老师作家培训班、寒暑假小作家培训班、“文学托举梦想”系列培训班,组织各类文学活动和对外交流,开展驻会专业作家的创作管理和服务工作,推动老中青幼的北京作家梯队建设。探索在网络作家中开展职称试评工作,以职称评定为抓手推动首都文学创作,扩大北京老舍文学院在首都文艺界乃至全国文艺界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知识扩展:老舍外孙执掌捷豹路虎在华业务
最文艺的“大家”老舍先生的外孙,成为执掌豪华汽车品牌的一方大员。北京晨报记者从捷豹路虎获得消息,自2023年1月1日起,潘庆先生将出任捷豹路虎全球董事、捷豹路虎中国总裁及奇瑞捷豹路虎董事,直接向捷豹路虎全球CEO施韦德博士(Dr.RalfSpeth)汇报。
潘庆为老舍先生外孙。履新之后,潘庆将负责捷豹路虎在华业务,领导捷豹路虎实现在中国市场的长期战略发展。2023年是捷豹路虎进入中国市场的第六年,这一战略任命将为捷豹路虎在华业务提供统一领导部署,进一步助力中国市场的继续发展。现任捷豹路虎大中华区代理总裁李大龙(RichardShore)将结束长达18个月的代理,继续专注其捷豹路虎中国首席财务官的本职工作。11月3日,捷豹路虎中国荣膺英国商会2023“年度英国公司奖”,这一荣誉也为李大龙先生的代理工作画上完美句号。
施韦德欢迎潘庆加入捷豹路虎大家庭,领导捷豹路虎在中国这一最为重要市场中的业务发展。在众多国际化汽车制造商的高管中,潘庆是首位来自中国内地的全球董事会成员。凭借中国豪华汽车市场方面的丰富经验与深刻见解,相信他是推动捷豹路虎在华业务阔步向前、进一步提升捷豹路虎盈利能力与全球布局的不二人选。
拥有丰富汽车行业管理经验的潘庆,曾在大众集团的亚洲业务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此前的9年中,他先后服务于大众、曼恩及奥迪汽车并担任重要领导职务。谈及捷豹路虎中国总裁这一全新角色,潘庆说道:“成为捷豹路虎中国大家庭的一分子,倍感欣喜与激动。”
鲁迅文学奖
导语:鲁迅文学奖,是以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伟大旗手鲁迅先生命名的文学奖项。与老舍文学奖、茅盾文学奖、曹禺戏剧文学奖并称中国四大文学奖。创立于1986年。鲁迅文学奖是中国具有最高荣誉的文学奖之一,旨在奖励优秀中篇小说、短篇小说、报告文学、诗歌、散文杂文、文学理论评论的创作,奖励中外文学作品的翻译,推动中国文学事业的繁荣发展。下面是应届毕业生网小编经过精心收集的鲁迅文学奖相关内容,更多相关资料尽请关注应届毕业生网。
【设立背景】
鲁迅文学奖以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伟大旗手鲁迅先生命名的鲁迅文学奖,设立于1996年,其前身“全国中、短篇小说奖”,自1980年代初新时期文学开始即设立。
【评选要求】
范围
【第1句】:凡属评奖年度内在国家批准出版发行的报纸、刊物、出版社发表和出版的上述文学体裁、门类的作品,均可参加评选(单篇作品以首次发表的时间为准,书籍以版权页标明的第一次出版时间为准)。
【第2句】:鉴于评选工作的语言限制,凡是用少数民族文字创作的作品,要求以汉文译作参加评选。用少数民族文字创作的作品,可参加中国作协有关少数民族文学奖项的评奖。
【第3句】:诗歌和散文、杂文作品,以出版的诗集、散文、杂文集参评。文学理论和文学评论著述,单篇作品和理论评论专著,均可参评。
【第4句】:凡是台湾作家在大陆正式出版的文学作品,都可以参加鲁迅文学奖、茅盾文学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和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等4项大奖的评选。
标准
【第1句】:坚持思想性与艺术性完美统一的原则,所选作品应有利于倡导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精神,有利于倡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和精神,有利于倡导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有利于倡导用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对于体现时代精神和历史发展趋势、反映现实生活,塑造社会主义新人形象的催人奋进、给人鼓舞的优秀作品,应重点关注。要兼顾题材、主题、风格的多样化。
【第2句】:重视作品的.艺术品位。鼓励在继承我国优秀文学传统和借鉴外国优秀文化基础上的探索和创新,尤其鼓励那些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富有艺术感染力的作品。
【第3句】:重视作品的社会影响力。各奖项评委会,可根据本条例的要求,结合该文学体裁门类的特点,听取读者意见,提出具体要求。
纪律
【第1句】:确保评奖的权威性与公正性。鲁迅文学奖各奖项的评奖委员会要坚持评奖标准,实行评委名单公开、评委会评语公开制度。
【第2句】:杜绝违法乱纪行为和人情请托等不正之风。评委会、审读小组及评奖办公室成员,不得有任何可能影响评选结果的不正当行为。一旦发现此种行为,有关评委或工作人员的资格将被取消,有关参评作品的资格也将予以取消。
【第3句】:实行回避制度。评委会成员若有作品参评,或与参评作家作品有较为密切的关系(如系作品的责任编辑、参评作者的亲属等),必须回避。若发现有隐瞒者,取消评委资格,并不得再参加鲁迅文学奖评奖工作。
机构程序
机构
【第1句】:鲁迅文学奖各奖项的评奖工作由按文学体裁、门类分别组成的各奖项评奖委员会承担。各评奖委员会下设该奖项的评奖办公室,处理评奖的具体工作。
【第2句】:各奖项评奖委员会委员由中国作家协会聘请文学界有影响的作家、理论家、评论家和文学组织工作者担任,人数以11人为宜。担任各奖项评奖委员会委员者不应交叉。每一届评委应比上届更新1/2以上。京外评委应占评委总数的1/3以上。评委名单由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确定,并报告主席团,同时报请上级主管部门备案。
【第3句】:中国作协成立鲁迅文学奖评奖办公室,协调各奖项的评奖以及负责评奖结果的发布和颁奖大会的组织工作。
【第4句】:各奖项评奖委员会组成后,须认真讨论评选标准,重申评奖纪律,统一思想,以确保评选工作的导向性、权威性与公正性。
程序
【第1句】:参评作品征集。经中国作协书记处批准后,以中国作协的名义统一发布征集参评作品的通知,请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作协、各行业文协(作协)、全国各省级以上有关出版单位和大型文艺杂志社在规定期限内向各奖项评奖办公室报送符合评选要求的参评作品。
【第2句】:推荐备选作品。各评奖办公室报请各评委会批准,聘请若干评论家、作家和编辑家组成审读小组,对推荐作品在广泛阅读、讨论的基础上,进行筛选,提出适当数量的作品,作为供评委会审读备选的篇目。经由3名以上评委联名提议,亦可在审读小组推荐的篇目以外,增添备选篇目。在评选过程中,可适当召开读者座谈会,听取读者的意见。
【第3句】:投票产生各单项奖的获奖作品。评委会在认真阅读全部备选篇目的基础上,经充分的协会商与讨论,最后投票产生获奖作品。投票是否采用记名方式,由评委会以少数服从多数原则确定。作品获得不少于评委总数的2/3的票数,方可当选。
【第4句】:评奖揭晓。评选结果报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备案,由中国作协统一发布。对获奖作品,颁发奖牌和奖金。对出版、刊登获奖作品的出版社、杂志社及其现任编辑颁发证书。
【奖项设置】
包括以下各奖项: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全国优秀诗歌奖;全国优秀散文、杂文奖;全国优秀文学理论、文学评论奖;全国优秀文学翻译奖。
【社会影响】
评委会认为,获奖作品在思想上、艺术上均达到一定水准,宏观地体现了1995—1996年中国文学7个门类取得的进展和成就。这是在连续多年多数文学门类没有进行全国性评奖后一次文学实绩的检阅,显示了文学界逐步形成的民主、团结、鼓劲、繁荣的氛围。获奖作品以其自身质量表明了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与时代共同进步,与人民血脉相连,弘扬时代的主旋律,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努力奉献的精神。
养花老舍原文
《养花》一文是老舍先生所创作散文,讲述了养花过程中,作者老舍先生的所感所想以及发生的有趣的事情。下面是小编分享的养花原文,欢迎阅读!
我爱花,所以也爱养花。我可还没成为养花专家,因为没有工夫去研究和试验。我只把养花当做生活中的一种乐趣,花开得大小好坏都不计较,只要开花,我就高兴。在我的小院子里,一到夏天满是花草,小猫只好上房去玩,地上没有它们的运动场。
花虽然多,但没有奇花异草。珍贵的花草不易养活,看着一棵好花生病要死是件难过的事。北京的气候,对养花来说,不算很好。冬天冷,春天多风,夏天不是干旱就是大雨倾盆;秋天最好,可是忽然会闹霜冻。在这种气候里,想把南方的好花养活,我还没有那么大的本事。因此,我只养些好种易活、自己会奋斗的花草。
不过,尽管花草自己会奋斗,我若置之不理,任其自生自灭,它们多数还是会死了的。我得天天照管它们,像好朋友似的关切它们。一来二去,我摸着一些门道:有的喜阴,就别放在太阳地里;有的喜干,就别多浇水。这是个乐趣,摸住门道,花草养活了,而且三年五载老活着、开花,多么有意思啊!不是乱吹,这就是知识啊!多得些知识,一定不是坏事。
我不是有腿病吗,不但不利于行,也不利于久坐。我不知道花草们受我的照顾,感谢我不感谢;我可得感谢它们。在我工作的时候,我总是写几十个字,就到院中去看看,浇浇这棵,搬搬那盆,然后回到屋中再写一点,然后再出去,如此循环,让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结合到一起,有益身心,胜于吃药。要是赶上狂风暴雨或天气突变,就得全家动员,抢救花草,十分紧张。几百盆花,都要很快地抢到屋里去,使人腰酸腿疼,热汗直流。第二天,天气好了,又得把花都搬出去,就又一次腰酸腿疼,热汗直流。可是,这多么有意思呀!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送牛奶的同志进门就夸“好香”!这使我们全家都感到骄傲。赶到昙花开放的时候,约几位朋友来看看,更有秉烛夜游的味道——昙花总在夜里开放。花分根了,一棵分为几棵,就赠给朋友们一些;看着友人拿走自己的劳动果实,心里自然特别欢喜。
当然,也有伤心的时候,今年夏天就有这么一回。三百棵菊秧还在地上(没到移入盆中的时候),下了暴雨,邻家的墙倒了,菊秧被砸死三十多种,一百多棵。全家几天都没有笑容。
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
知识扩展:老舍的养花读后感
今天我学习了一篇课文,名为《养花》,这篇课文的作者为老舍。学习完这篇课文后,我深有感受。
这篇课文《养花》的主要内容为:老舍自己的养花实践,种易活花,摸着门道,付出劳动,共享成果,菊秧被砸这几件事,切身体会到养花的乐趣: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
老舍多么爱劳动呀!为了养花,老舍考虑北方气候,精心选择花种;为了养活花,能开花,老舍在照顾花中摸门道,找方法;在雨天,老舍抢救花,热汗直流;开花了,老舍与朋友们共享成果,为朋友们赠花;一次意外,菊秧全被砸死,全家几天没笑容。老舍为养花付出了多少呀!
而我,和老舍比起来,简直是天壤之别。我也养过易活的花,可是,我一个星期都没给花浇水,结果枯了;我还养过金鱼,也没有好好照料它们,总不忘观赏金鱼,可就是忘给金鱼喂食,我养的.三条小金鱼,全被活活饿死了;这就别提了吧!就连我自己的房间我都很少打扫,一看,就是个狗窝样儿。
唉!我就是不爱劳动,不付出劳动,怎么会有收获呢?我应该向老舍学习,爱上劳动,并且劳逸结合,一直保持下去。
文章简介:老舍先生是我国著名的人民文学家,他的作品受到广大文学爱好者的称赞和喜欢。在今天,我非常开心的读了他的一篇作品《养花》后深有感触。首先,老舍先生在文章中写道:“我只把养花当作生活中的一种乐趣,花开得大小好坏都不计较,只要开花,我就高兴。”这一点我和老舍先生的观点一致。在搬家以前,我家有个宽敞的院子。姥…老舍先生是我国著名的人民文学家,他的作品受到广大文学爱好者的称赞和喜欢。在今天,我非常开心的读了他的一篇作品《养花》后深有感触。
首先,老舍先生在文章中写道:“我只把养花当作生活中的一种乐趣,花开得大小好坏都不计较,只要开花,我就高兴。”这一点我和老舍先生的观点一致。在搬家以前,我家有个宽敞的院子。姥爷在院子里种了许多花草,我有时也帮姥爷给花浇水、施肥、锄草。我也并不计较这些花开得是大是孝是好是坏,只要开花,我就高兴得跟什么似的。因为这些花之所以能够开放,也有我的一份功劳呀!
我家种的花虽多,却没有奇花异草。因为正如文中所说:“珍贵的花草不容易养活,看着一株好花生病要死,是件难过的事。”有一次,四姨夫拿来一株葡萄苗。虽然说这也算不上什么奇花异草,但是要在大连四季分明的气候条件下把这株葡萄苗养活,却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果然,尽管我和姥爷轮流照管、精心地呵护它,但由于我们缺乏种植葡萄的经验,这株葡萄苗还是慢慢地枯萎死掉了。看着这株葡萄苗慢慢地死去,我心里很难过。这可不是因为我吃酸甜可口的大葡萄的梦想像肥皂泡一样破灭了,而是因为这株葡萄苗也是一个生命,看着一个生命慢慢凋谢、枯萎,最后死去,我真是好难过、好难受。因此,我家只种些好种易活的自己会奋斗的花草。
不过,尽管花草自己会奋斗,我们若是置之不理,任其自生自灭,大半还是会死的。
要养活一株花草,必须要付出劳动。因为,“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有一次,姥爷有事外出,把一盆菊花交给我管理。由于我十分贪玩,把什么菊花、菊草的全给抛到九霄云外去了。过了一个星期,我再去看那盆菊花:花盆里杂草丛生、叶片发蔫,一副萎靡不振的样子。后来,经过精心调养,这盆菊花才逐渐恢复到原来的样子。经历了这场大劫,这株菊花虽没被我害死,却也害了个半残,元气大伤。从此,我再也不敢抛下花草不理了。
读了老舍先生的《养花》,我对老舍先生对花草深厚的感情十分敬佩。同时,我对养花的乐趣也有了新的认识。正如文章中所写到的那样:“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
趣味老舍
老舍的文学语言通俗简易,朴实无华,幽默诙谐,具有较强的北京韵味。
2009年2月3日,是老舍先生110周年诞辰。这位素有“人民艺术家”之称的老先生,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那些读之令人唇齿留香的“京味儿”十足的文字作品。当我们忆及老舍先生,他仿佛离开并未太久,仿佛仍旧活在北京城的丰蛊胡同里,活在他的“丹柿小院”里。他活得实在、鲜明、有情趣、有韵味,她活在每一个细节里。想起“老舍”两个字,就如同听见了咿咿呀呀的胡琴声,就如同品尝了一口浓郁的花茶,这就是老舍先生的人格魅力。
老舍是个苦出身,但这并不妨碍他的乐观主义精神和幽默才能,也许只有贫苦的人才真正懂得“苦中作乐”的窍门吧。老舍40岁时曾写了质朴自谦、妙趣横生的自传,大抵能概括他的品性:
“舒舍予,字老舍,现年四十岁,面黄无须。生于北平。三岁失怙,可谓无父,志学之年,帝王不存,可谓无君。无父无君,特别孝爱老母,布尔乔亚之仁未能一扫空地。幼读三百篇,不求甚解。继学师范,遂奠教书匠之基,及壮,糊口四方,教书为业,甚难发财,每购奖券,以得末彩为荣,亦甘于寒贱也。二十七岁发愤著书,科学哲学无所懂,故写小说,博大家一笑,没什么了不得。三十四岁结婚,已有一男一女,均狡猾可喜。闲时喜养花,不得其法,每每有叶无花,亦不忍弃。书无所不读,垒无所获并不着急。教书作事均甚认真,往往吃亏,亦不后悔。如此而已,再活四十年,也许有点出息。”
老舍一岁半的时候,作为保护皇城的旗兵的父亲就死在了八国联军的炮火下,他对于父亲的记忆力几乎没有。老舍自己说,他的性格和处世方式大都承继了母亲,他的爱干净、勤劳、诚恳、坚忍不拔,都是从小就从母亲那里学到的。
交游广阔――老舍的朋友们
大文豪苏东坡曾说过:“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无一个不好人。”老舍在这方面跟他有一拼。
老舍爱画,也就爱和画家来往,和他结交的画家当中,北方的有徐悲鸿、齐白石、溥雪斋、于非瘩、陈半丁、李可染、叶浅予,南方的有傅抱石、黄宾虹、林风眠、丰子恺、关山月、关良。
不单与这些名家成为好友,对于那些尚未成名的画家,老舍也是极尊重的。老舍患有坐骨神经痛症,腿脚不便,但是每次大小美术展览会他必到,还要当场自己掏钱买画,而且专找还没订出去的画或者少有人订的画。他愿意让每个人都不受到冷淡,他愿意让每位画家的劳动都受到社会的尊重。这些被他买下的画,当场被标一个小红纸条,上面写着“老舍订”。
解放初,许多北京的国画家尚未被安排工作,生活比较窘迫,他们常常拿些自己的作品来让老舍欣赏挑选。老舍绝不让他们扫兴而归,总要高高兴兴地留下一两幅,而且一定立即付稿酬。于是,一时间老舍家中国画家们络绎不绝。到春节,老舍必定精心拟一份名单,然后自己出钱,分成一份一份,用红纸包好,让家人按名单给画家们一一送去。后来,老舍以北京市文联主席的身份帮助这批画家成立了中国画研究会,开办了作品展销门市部。最后,征得周总理的同意,在1957年成立了国家正式兴办的美术创作机构――北京中国画院,老画家们纷纷走上了固定的工作岗位。
老舍还有一大帮戏剧界和曲艺界的朋友。
老舍和四大名旦、名净郝寿臣、名须马连良都是好友,来往甚密。老舍对他们的艺术造诣很推崇,多次在青年文学工作者面前以他们严肃对待艺术的态度、过硬的基础功夫和不断创新的精神为例,讲解文艺上相通的规律。有一次,老舍和梅兰芳一同出国,主动要球和梅兰芳同住一屋。两位老人,彼此照应,互相搀扶,形影不离。外国记者向梅博士约稿,老舍替他开夜车,一夜赶出两篇来。
老舍要写作,便走出去体验生活,和老百姓打成一片。他在写话剧《女店员》时,到店里体验生活,一进店就和店员们、大妈们打成一片。1950年写《龙须沟》时,他来到当时又脏又臭的龙须沟,向当地居民嘘寒问暖。于是之曾说老舍的剧本越挖越深,没有尽头。如果没有生活体验,光靠一招一式演不了老舍的戏。老舍还曾指点在剧中演坏人的演员,演坏人要演出坏人不认为自己坏,使演员深受启发,老舍先生刻画出了这种人的灵魂。
无心插柳――老舍的趣味收藏
老舍收藏小珍宝起步很晚,是他50岁以后的事情。他的收藏原则很有个性。收与不收,全凭自己的喜好,并不管它们的文物价值。自己看着顺眼,喜欢它,就买下来,也许上面有裂纹,或者残缺了一角,很不值钱。对于这种有毛病的东西,除非很古老,文物专家们是不屑一顾的。老舍可不管这些,他以一个艺术家的眼光去看待它们。“瞧!这一笔红釉子,多自然,多好看!”冲这笔红釉子,他就买下了那个瓷盘。而古董商们和行家们却绝不是这样。他们看一个古瓷盘,先翻过来看看盘底的标记,是万历年间。还是康熙年间,其次看看是否有残缺,然后才点头,或者摇头,说这个“值”或者“不值”。
老舍的老朋友,著名的文学家和文物家郑振铎先生有一回仔细地看了老舍陈列在自己客厅里的小摆陵:青花瓷碗、陶俑、变窑瓶等等,一边看一边摇头,最后轻轻地说了一句:“全该扔。”老舍不为所动,他电轻轻地回答了一句:“我看着舒服。”两人对笑了半天。
老舍喜欢折扇,除了它的实用价值之外,他更看重它丰富多彩的艺术含量。折扇是个妙物,正面能画,反面能写,集画、诗、书法、篆刻于一体。扇骨也自有许多讲究,材料各异不用说,还是雕刻艺术家们大显身手的好对象。
清末民初京剧舞台上涌现过一大批杰出的京剧表演艺术家,他们的名气极大,然而,知道他们之中多数都能画一手好画的人却非常之少,他们遗留下来的作品也很难找到。这使老舍很兴奋,如果能收集一套名伶们的扇面,岂不有绝大的文物价值?这完全是一个新的系列!四大名旦――梅、程、尚、苟四位先生都会画,可是老舍并不向他们求画,他自己去收集,费很大的劲儿去淘换,这是乐趣!然后,出其不意,向表演大师本人出示这些作品,看着他们惊讶的样子,老舍那份得意就甭提了。而且因为这个,他们之间的友谊又加深了好多。梅兰芳的琴师有一次赠给老舍一把梅先生画的扇子。琴师说这把扇子有着非同寻常的经历,很有纪念意义。原来,梅先生演《晴雯撕扇》时,必在上台之前,亲笔精心画一张扇面,装上扇骨,带到台上表演,然后当场撕掉。演一次,画一次,撕一次,成了规律。这位琴师后来索性等散了戏偷偷地把撕掉的扇子捡回来,请裱画师想办法贴好,送给老舍的那把就是这么捡回来的。老舍大为感动,他为琴师的细心体贴入微而感动,更为梅先生在艺术上的一丝不苟而赞叹不已。老舍多次向朋友们出示这把扇子,当然,还要动情地讲述梅先生画扇面的故事。后来,老舍还不止一次地在演讲里引用这个例子,他高度
评价梅先生的认真勤奋。
经过十几年的辛勤收集,老舍先生收藏了一百多位名伶的扇子。其中有王瑶卿、汪桂芬、陈德霖、奚啸伯、裘盛戎、叶盛兰、钱金福、姜妙香、俞振飞、侯喜瑞、李桂春、金仲仁、韩世昌、红豆馆主等,足够开一个名伶扇画展。老舍晚年的一大爱好便是请他的文学朋友们来家中观看这些扇子,作家朋友们也把参观当成一种难得的艺术享受。
在一篇叫《恋》的短篇小说里,老舍这么写道:“在北平的琉璃厂,我们都常常可以看到两种人。第一种是规规矩矩,谨谨慎慎,与常人无异的。他们假若有一点异干常人的地方,就是他们喜欢收藏字画、铜器或图章什么的。这些人大致都有点常识。他们手中,有了余钱,便花费在使他们心中喜悦而又增加一些风雅的东西上,第二种人便不是这样了。他们收藏,可也贩卖。他们看着似乎风雅,可是心中却与商人没什么差别。他们的收藏差不多等于囤积。”
老舍很注意收集文人们留下的东西。他藏有一块砚台,不大,长14厘米,宽9厘米,厚【第2句】:5厘米,前方有两厘米长的坡形水池,四周有小边,如此而已。可是,装砚台的盒子相当讲究,有底,有盖,红木,盖上镶嵌着一只玉螃蟹。有乒乓球那么大,看这盒子就知道砚台一定有点来头。果然,在砚台的左侧立面上有七个篆字:笠翁李渔书画砚。
国内外有不少专家研究李渔,可是,谁也没有发现过李渔用的任何一件实物,大家苦苦搜索,一无所获。老舍所藏李渔书画砚是怎么来的,已不可考,只知道是1949年以后收藏的。老舍生前也未出示过,所知者甚少。老舍去世后此砚陂抄走,后来又归还,在抄和还的过程都未引起注意。近两年,有专家在老舍故居看见了它,惊呼:“这是唯一的!”并说美国哈佛大学研究李渔的专家极想一览其风采,急着要做拓片。
妙趣横生――老舍的幽默才能
老舍的幽默不难从他的散文中看出,在生活中这位文学大家更是将诙谐幽默的人生哲理发挥得不遗余力。
有个剧团演了一出自己编排的.戏,政治意义很强,艺术水平一般,可某些官方人士却捧得极高。在一次会议上,剧作者非要请老舍先生公开发表点意见。老舍说:“我这人是写小说的,说笑话行,不会提意见。我给大家说个笑话吧!”他说有个唱花脸的演员,因为戏唱得太糟,一上台观众就喊倒好,剧团只好解雇他。可是他自己却没唱够,便提出条件说:“叫我走可以,把行头和李逵的斧子让我带走,我回家自己唱去。”从此,他天天在家里唱,唱了没几天,派出所警察来找他了,警察说:“你的街坊邻居来派出所告状,说你这戏唱得四邻不安,你停了吧。”这个人只能穿上行头,拿了斧子到城外山沟里去唱。在这里唱是没人管了,可也没人听。这多少有点扫兴。这天他正唱着,从山上下来一个打柴的,背着柴火正迎面向他走来。他对打柴的说:“你想死,你就往前走,要想活下来,就坐下来听我唱戏。”打柴的说:“这好办,我正爱听戏,您就唱吧。”这下他高兴了,连唱带比划,非常投入。谁知他正唱到得意处,打柴的哭着叫道:“先生,我看你还是杀死我吧!”
说到这儿,全场一片笑声。等大家笑完了,老舍补充了一句:“作品好不好,群众自有公平评价。”
抗战期间,北新书局出版的《青年界》曾向老舍催过稿。老舍在寄稿的同时,幽默地寄去了一封带戏曲味的答催稿信:“元帅发来紧急令:内无粮草外无兵!小将提枪上了马,《青年界》上走一程,吠!马来!参见元帅。带来多少人马?2000来个字!还都是老弱残兵!后帐休息!得令!正是:旌旗明明,杀气满山头!”
作家楼适夷有次去看望老舍。“最近写些什么?”楼适夷问道。满族出身的老舍笑着说:“我正在当‘奴才’,给我们的‘皇帝’润色稿子呢!”一阵大笑,方知老舍正接受一项新任务――为中国末代皇帝溥仪修改他的自传《我的前半生》。
1934年12月,《论语》半月刊连载老舍的长篇小说《牛天赐传》第九节,校样打出后,文尾尚余空白一处,老舍见状,遂提笔在空白处为自己的作品撰写广告一则――“《牛天赐传》是本小说,正在《论语》登载。”以为补白。主编人林语堂过目,莞尔一笑,签字付印。除此之外,老舍还有许多自撰的、妙趣盎然的广告:
《老舍幽默诗文集》不是本小说,什么也不是。
《赶集》是本短篇小说集,并不去赶集。
《猫城记》是本小说,没有真事。
《小坡的生日》是本童话,又不大像童话。
《二马》又是本小说,而且没有马。
《赵子日》也是本小说。
《老张的哲学》是本小说,不是哲学。
《上任》写山大王拜访侦探长。
《牺牲》写美国式的牺牲法。
《柳屯的》是一种女权的膨胀。
《末一块钱》写都市的晚间,少年的末路。
《老年的浪漫》写为儿子娶还是为自己娶。
《毛毛虫》写新时代的一种诅咒。
《善人》从私生活上看一位女善人。
《邻居们》写不打不成相识。
《月牙儿》写一个个穷女子的生活。
《阳光》写一个阔女子的生活。
上一篇:十大歌手16字口号汇聚五篇
下一篇:返回列表